從遠距辦公,提升到 “遠距股份有限公司”的執行長
兩個月前新出版的這本書,收集了歐美在疫情間遠距工作的調查與經驗值,不但提出非常多實用的小撇步,更是回歸到在企業辦公室工作的本質,然後思考虛實並行的世代,如何重塑工作的樣貌和機會。當然不是所有工作性質都有辦法遠距完成,但是在過去一年多全世界生活型態劇變後,部分遠距工作和室實體和線上混搭的模式,已經是一個不可擋的趨勢了。
這本書最核心的精神,就是說明在遠距工作的時候,應該把自己當成一人公司 (Business of One) 來經營。這就表示你是自己的人事長,開發團隊,研發長,也是行銷長。用這樣的概念思 “遠距股份有限公司” 上班時應該有什麼樣的穿著?應該要如何培訓員工(自己)?要如何跟客戶 (老闆)定義進度和驗收標準?以及要如何讓自己在線上和線下所呈現的專業度是足夠的?
而當你自己一個人在家的時候,其實就要兼顧很多人在辦公室時不需要面對的問題。包括周遭環境的預備,更不要說有孩子的人就同時會變成式督課老師和營養午餐廚師。所以在這當中思考取捨是非常重要的,作者有提出兩個應該摒除的“P" 以及所謂 “OHIO”的原則
第一個要摒除的是拖延 (procrastination) ,一些小的撇步,包括重新拆解自己工作的步驟,讓自己工作視野範圍看到是乾淨和專業的 (就是你要面對的那面牆,還有你的電腦桌面),還有其他協作的同事們設定短期階段性任務,等等。
第二個要摒除的是完美主義 (Perfectionism) ,當然文件能夠弄得越完美越好,但是在精力有限時,最重要的是抓緊目標和驗收條件,適度的放掉其他的堅持,好管理自己的精力,只用在刀口上。在最重要的事上不要進行多工。
而所謂 "OHIO" 原則,是 “only handle it once” 的簡寫,也就是每一個事件只處理一次。對所有的訊息和郵件,試著立刻做歸類的決策。(我自己個人的方法是3個 "D" ,“Delete" 不重要所以刪除,“Defer/Delegate" 立刻轉給需要接手的人, “Do something" 回應或取行動)。概念就是不要讓自己同一個郵件上花兩到三次重複的時間,免得自己的訊息或是郵件開始塞車了 (回到不要糾結完美主義地點)
另外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是思考如何讓自己有3強的能力,他舉例像是一個表演者,能歌能舞能演,就有很高的不可取代性。而在職場他提出的三強是 Reading,Writing,Meeting,我把它廣義的理解為:
- 收集和吸收資訊的能力
- 創作和表達的能力 (開發客戶,產品設計,和寫程式等等都算是創作)
- 與他人協作和組織群體的能力
本書用很多的篇幅給予使用的小技巧,包括上面3種能力有哪些APP工具可以協助,如何整理自己的工作環境還有創造儀式感,甚至還教你如何說服老闆可以少一些視訊會議! 與其說是時間管理,我覺得“精力管理”是一個更精準的表達方式,所以飲食運動休息必須堅持規律,讓自己保持好的精力,也要了解哪些事情讓你充電,哪些事情使你耗竭 (不見得不喜歡,只是很花腦力),有效的跟優先順序和工作時間搭配 (每個人一天當中最有精神的時間不同)。作為自己 “遠距有限公司” 的執行長,最重要的就是有效分配資源啊!
最後我想分享的,是書中有提到在第一個月的時候將近一半的人都感到身心疲乏,畢竟一開始得適應需要點時間,而且遠距工作如果只是把在辦公室的事情,原封不動搬到家,其實會忽略了很多在辦公室不需要花力氣處理的事情 (即時視訊開會,大腦要花的力氣也比面對面要多),所以不要太沮喪,給自己一點重新調整的時間,甚至可以藉著這個機會重新思考自己的個人定位和人生目標。
20多年前的網路興起,在短短幾年之內經歷快速起飛和快速泡沫化。但真正網路的影響力其實從那之後的20年都一直在發酵著。所以我們如果思考虛實混搭的工作場景會是一個長遠的效應,那麼也就不要完全糾結在短期的應付,或是要求自己立刻轉變。而是好好的盤點自己的職涯優勢,思考自己的人生優先順序是什麼,然後用紀律和耐性來幫助自己轉型。個人亦然,經理人亦然,企業亦然。同時也可以好好思考,當大家真的可以身處在同一個空間的時候,是否可以發揮創意讓面對面的時間,變得更加難以取代,更加令人期待?
📚延伸閱讀📚
Upheaval “動盪” (轉型的12步驟,千萬不要全盤推翻自己!)
"The Art of Gathering" 聚集的藝術 (如何讓面對面的時刻,有難以取代的魔力?)
全文與延伸閱讀的連結在部落格中👇👇👇
https://dushuyizhi.net/remote-inc-%e9%81%a0%e8%b7%9d%e6%9c%89%e9%99%90%e5%85%ac%e5%8f%b8/
#RemoteINC #遠距辦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0的網紅ezManag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無論你是不是管理職,每個人都會有累的時候,偶爾對工作感到疲乏是相當正常的事, 但因倦怠若造成績效/評價變差,後果卻要自己承擔,該怎麼改善呢?從心理學層面來看又是如何發生的? :: 管理職或HR需要注意職業倦怠帶來的團隊破壞力 ::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唐老師...
「專業耗竭定義」的推薦目錄:
- 關於專業耗竭定義 在 讀書e誌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專業耗竭定義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專業耗竭定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專業耗竭定義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專業耗竭定義 在 指出職業倦怠的特徵包括情緒耗竭、去人格化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專業耗竭定義 在 情緒耗竭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專業耗竭定義 在 情緒耗竭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評價
- 關於專業耗竭定義 在 情緒耗竭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專業耗竭定義 在 情緒耗竭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專業耗竭定義 在 專業耗竭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專業耗竭定義 在 專業耗竭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專業耗竭定義 在 從替代役開始的移動與返家:一位助人工作者的覺察與行動 的評價
專業耗竭定義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科技與人文
科技與人文:兩種文化?
侯勝宗
過去半世紀以來,全球追求的大都是看得見的「科學」發展所帶動出的經濟成長。圖/美聯社
科技改變我們的生活與工作,也改變世界,會不會有一朝一日科技也改變了發明科技的人類呢?「科技與人文」專欄就在此一命題下,來和讀者一同討論與反思。
首先,我們必須先定義清楚這二個名詞,才能往下討論。何謂科技?學者Hacker & Barden(一九八七)定義科技是改變資源以滿足人類需求的知識總和,是一種技術性或專業性的技能或活動;何謂人文?人文就是人類整體文化的總和。由此可見,科技與人文實是一體的兩面,不可分割。但是近代對人文與科技有一些對立的爭辯。史諾的「兩種文化」就是其中的精典。
英國物理學家史諾在一九五九年於劍橋大學發表「兩種文化與科學革命」論點。史諾當年的演講在譴責英國的教育系統,批判英國自維多利亞時代,過度地投入在人文與博雅教育,而長期忽略了科學的重要性,造成人文與科技二種文化的對立。不過,史諾擁戴科學與科技的觀點,並非僅是釐清「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之間的關係,或者提醒大學應如何安排課程以便讓學生更適切地瞭解兩種知識。他同時也把「兩種文化」的論述層次應用到英國如何提升國際競爭力,並探討人類未來應如何應用科學改善貧窮,帶動經濟發展等議題。
事實上,史諾所主張的「兩種文化」論述係奠基在「二元對立」上,忽略了包容與超越的視野。簡單來說,史諾的論點是「西方社會知識分子的生活」被分化成兩種文化,即科學和人文,而他認為這對解決世界的問題是一個重大的障礙。
在「兩種文化」對壘的歷史變遷中,史諾激起所了今日高等教育「專門化」與「博雅教育」的爭論。或者擴大來說,是關乎「人」的形象與意義的反思。然而,從廿世紀以來的高教發展來看,其實大學早就傾向以「科學」壓倒「人文」,或者專門化教育取代博雅教育,這幾乎是近代全球大學發展的寫照。過去半世紀以來,全球追求的大都是看得見的「科學」發展所帶動出的經濟成長,隨之而來也造成資源逐漸耗竭,與大自然氣候極端變化的地球反撲。
史諾的兩種文化描述的是六十年前英國劍橋大學的重人文、輕科學,但今日則恰好相反。隨著全球化競爭的浪潮,世界各國十分明顯朝向科技的追逐與發展,人文精神淪入少數人曲高和寡的孤芳自賞。我們大膽預測,未來世界的永續發展決定於科技與人文間可否取得平衡,歡迎加入這兩種文化的愛恨情仇對話。
(作者為逢甲大學公共事務與社會創新研究所特聘教授)
專業耗竭定義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陪我回娘家是委屈,我不愛吃你家的東西,就是看不起?」
「你去問問有哪個媳婦這麼常回娘家?」
「不然換你去工作啊!我待在家。」
「老人家說是要幫忙顧孫,結果都是帶出門炫耀。老人家也不覺得汽車座椅重要……」
「他爸媽怎麼能夠趁我們出國時,自己跑來我家,打開我房間,甚至是衣櫥,還說是『幫我整理』?」
「婆婆稱讚我先生的弟媳,過年都會給她老人家包紅包就算了,還問我:『你公司年終應該也發很多吧?』你說我婆婆是不是在暗示什麼?」
取自《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
各位朋友,早安:
即使是現代社會,在家庭裡光怪陸離的事,還是常發生,只是不一定浮上檯面。所以知道的人不一定多,但寫出來,多少能同理到一些朋友的心。
我很推薦這本書,是因為把伴侶與婆媳,還有原生家庭都寫得清楚。又專業、又接地氣,我相當佩服。
很多人因為覺察不夠,或者喜歡用便宜的方式推卸責任,自己說的話、做的事,輕易就會否認。這時溝通難以產生效果,非要搞得劍拔弩張,對方才願意認真對待。
作者盡可能用很短的篇幅,列點抓出重要概念,幫助我們閱讀。然而,我們都明白,遇到那種把人當假想敵的,喜歡到處挑撥,或者惟恐天下不亂的,早點保持物理距離早解脫。
祝願您,能體會到,會懷疑自己很正常,不一定是自己不好才會這樣!
.
ps.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sychologist.Hung/photos/a.248192138530437/3811987132150902/
……………………………………………………………..
【文/ 陳彥琪】
#公婆或媽媽對自己的育兒方式有意見,怎麼辦?
「小孩不要一直抱,會寵成習慣。」「糖果吃一點,又不會怎樣。長高又不差那幾公分……」作為媽媽,很習慣收到這樣的回應,不管是來自於公婆,又或是娘家長輩的指教與意見。
好像自己怎麼做都不對,怎麼學都不會有最好的一天。有時搬出專家、醫師當黑臉,結果竟連專家、醫生也被長輩否決掉,甚至最後放大絕:「我以前也是這樣養你的,你還不是長得好好的!」
面對被否定的意見,總是令媽媽們感到十分氣餒,甚至開始自我懷疑:「是不是我真的不會帶孩子」?其實不是的,育兒的年代不同了,育兒的方法跟派別也有了更多、更好的選擇,然而,要不同世代的照顧者彼此互相「說服」,往往勸說不成,反成衝突。也許我們也能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而讓彼此的關係更融洽、自在。
1.溫柔、堅定地收下好意:
教養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的二選題。有時不是我的育兒方式不好,而是長輩也有需要展現自己的能力,或是單純也想表達對孩子的愛。肯定對方的善意,不見得非得否定對方,反而較能保持「禮貌而不失尷尬」的距離。
別讓雙方都陷入「較勁」與過度干涉的關係中,也能讓媽媽自己保有育兒決定的自由空間。
2.彈性地看待孩子適應:
一致的教養固然很好,但是有時面對不同照顧者的接觸,也是我們讓孩子學會如何面對不同教養,或是差異對待的好機會。
比起父母向長輩的直接衝撞與反抗,教會孩子如何拒絕、選擇所要,以及區辨什麼對自己是好、是壞,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社會化能力。
…………
#自己是職業婦女,白天雖然是婆婆幫忙帶,但對孩子充滿罪惡感。工作和育兒有可能兼顧嗎?
不論是選擇了成為全職媽媽,又或者一腳踩進了職業婦女之路,作為母親,好像都會陷入自我追求與孩子照顧的拉扯中。
許多選擇了職業婦女的媽媽們,在兼顧工作之餘,還得一邊擔心孩子沒有母奶哺餵就抵抗力差,又或者乳頭混淆就不肯讓自己親餵了,而難過自己與孩子的關係越漸疏遠。
有時候最直接的打擊,就是來自於社會期待中,那種「自私」、「不負責任」與「不稱職」的母親評價,字字都像把利刃,傷了職業媽媽的心,也讓媽媽們抱著罪惡感,在工作與育兒中蠟燭兩頭燒而耗竭燃盡。
即便作為心理師,我能夠彈性選擇工作時段,但有的時候回到家,看見孩子著急地跑過來抱緊自己,說著:「媽媽都在家工作就好了呀!」「媽媽,我賺錢,你就不用出門工作啦!」的撒嬌話語,還有「媽媽,我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會想我嗎?」的問句,才令人驚覺,原來不需要外界的評價,光是孩子努力地讓自己表現懂事,來理解與接納媽媽去上班這件事,就足以讓媽媽揪心不已。
那麼,當我選擇了工作與育兒並進,該如何消化自己對孩子的歉疚,並能有所平衡兼顧呢?
1.相信相處的品質,遠比時間的長短重要:
只要品質夠好的相處,孩子仍能與我們有正面依附的關係。
很多媽媽會擔憂作為「假日父母」,會與孩子不親,或是被「無法親餵」給綑綁,擔憂自己與孩子的接觸不足,無法給予足夠安全感。但其實全神貫注地擁抱孩子,給予瓶餵,與孩子的情感連結,必然勝過親餵,卻總滑著手機、與孩子沒有目光接觸的母親;因此,好好把握每次與孩子的相處,孩子仍能從與父母相處的精緻時光中感受到愛,以及無可取代的情感聯繫。
2.重新定義「兼顧」,重點在找到自我價值:
別陷入兩邊都要一百分的迷思,請記得:工作跟育兒本身,都不是容易的事情,不要用兩邊都得做好來為難自己。
我是否能從我的選擇中,肯定個人的成就,或是見證了絕對不能錯過的孩子成長?其他的,能願意做到就很不容易了。試著經常鼓勵自己,才是找到平衡的關鍵。
.
以上文字取自
你實在太累了,不是不會當媽媽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5865
@寶瓶文化
https://www.facebook.com/aquariusfans/
.
已額滿_板橋免費公益講座_你還在獨自生悶氣嗎?--示弱的勇氣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339616727062187/
已額滿11/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專業耗竭定義 在 ezManager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無論你是不是管理職,每個人都會有累的時候,偶爾對工作感到疲乏是相當正常的事, 但因倦怠若造成績效/評價變差,後果卻要自己承擔,該怎麼改善呢?從心理學層面來看又是如何發生的?
:: 管理職或HR需要注意職業倦怠帶來的團隊破壞力
::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唐老師的三點精闢心法消除職場倦怠
#國外商管類 讀書會,Great Managers are made, not born. 管理職人、熱愛學習的夥伴們,用一杯茶的時間,減少眼力腦力轉換成本,內化成你的獨門攻略。
★ 本集私語:
減少出門,勤洗手,常酒精清潔,防疫加油! 台灣加油!
歡迎加入我們讀書會一起交流分享 (FB私密社團加入需填email,若被拒絕請再寫一次即可)
★ 優惠活動:
本集使用 [佳樂CAROL-920s] 外銷品動圈式超心型麥克風 (先樂音響贊助)。有興趣可參考-不專業三款mic實測與 團購優惠85折 youtu.be/rUovXlLWftQ (RODE podmic / CAROL 920s / 鐵三角 ATR 2100x-USB )
★ 本集重點摘錄:
你知道嗎?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19年正式將「職業倦怠」列為一種疾病,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把對工作上長期的情緒及人際上的外界刺激,而產生的心理綜合症稱為職業倦怠。
美國研究認為,職業倦怠包括三個面向,分別是:
1.情緒耗竭(emotional exhaustion)
2.去人性化(指對他人消極、冷淡、過分隔離、憤世嫉俗等態度和情緒;)
3.自我效能降低(decreased professional self- efficacy)。
簡單說來就是:「心好累、不高興、我不行。」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你中了幾項呢?
NO.10 借酒澆愁
NO.9 容易生氣不耐煩
NO.8 什麼事都提不起勁
NO.7 上班昏昏欲睡
NO.6 工作效率變差
NO.5 常常發呆放空
NO.4 睡眠品質變差
NO.3 早上起不來狂遲到
NO.2 健康出問題
NO.1 裝病請假翹班
超過五項並且影響到工作生活,建議到家醫科或身心科 看看喔!
如果你是管理職或HR,更要注意了,
因為職業倦怠感是很容易在辦公室發酵蔓延,進而讓團隊產生雪崩式的士氣崩解。
所以 如何避免團隊出現職場倦怠,如何帶領團隊同仁 渡過職業倦怠感難關,
如果我們管理職能早一點、包括去改善一些工作環境、工作流程,適時給予他們一些建議、鼓勵,
來避免人才最終採用「離職」作為解決的方式, 帶來團隊損失。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唐老師的三大建議:
1.自我覺察
2.硬實力
3.軟實力
★ 本集提到的過往重點:,
Ep03.(00:17:00) 馬斯洛需求法則
★ 本集分點章節:
(00:00:14) 本集導覽
(00:01:03) 職業倦怠的三個定義
(00:02:07) 管理職或HR需要注意職業倦怠帶來的團隊破壞力
(00:03:00) 台灣網友最廣泛討論的十大職業倦怠現象
(00:07:09) 從心理學層面看職業倦怠為何發生? 外部與內部因素
(00:09:40) 上市櫃公司副發言人的三大建議
★ 本集補充資料
早上醒來只想裝病請假!網友熱議「職業倦怠十大症狀」by網路溫度計 https://reurl.cc/9rZ5Ga
=====================
Music C.C. by Chester Bea Arthur -Folk Physics / Free Sound Effects https://lihi1.cc/QIOep
@同步更新至
Spotify|Google podcast|Firstory|KKbox|SoundOn|Pressplay| Youtube |TuneIn|MixerBox|Himalaya|CastBox ....等28平台
@節目鼓勵與反饋請到Apple Podcast 給五顆星留言& 記得訂閱
:: 如果您喜歡,請贊助鼓勵我們繼續製作節目💰 https://lihi1.cc/s1mES (50秒影片教學, lihi1.cc/N8vYt )
@活動: 一日之星|報名當來賓|Podcaster聯盟接案推廣計畫 https://lihi1.cc/C3EEF
@如果你也想開始做自己的podcast ,歡迎使用 Firstory 的邀請碼W-B23W9K可得小額啟動基金
★ 本集快問快答:
如果你已有你個人的優勢識別答案,歡迎加入我們讀書會一起交流分享、彼此砥礪喔
以上都來這網址分享 https://lihi1.cc/tZCUD 或 FB社團
@ 歡迎分享
1. 你為何會當上主管?
2. 你是幾歲當上主管?
3. 留下一句主管真心話
@你也想要有一個公司以外的交流成長小組、經驗轉換&彼此支持嗎? 免費加入 讀書會群組
:: IG:www.instagram.com/ezmanagergo
:: FB社團: https://lihi1.cc/NOlrM
@合作接洽 ezmanagerGo@gmail.com (不分大小寫)
:: 上Youtube搜尋「怎麼給星評分」一分鐘教學影片,或點這 https://lihi1.cc/N8vYt (分享給你沒在聽podcast的親友)
專業耗竭定義 在 情緒耗竭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情緒耗竭定義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情緒耗竭、職業倦怠意思、耗竭英文 ... 年1月6日· 四、專業角色壓力、工作性質壓力與情緒焦點因應策略對工作耗竭具. ... <看更多>
專業耗竭定義 在 情緒耗竭定義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健康急診室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情緒耗竭定義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情緒耗竭、職業倦怠意思、耗竭英文 ... 年1月6日· 四、專業角色壓力、工作性質壓力與情緒焦點因應策略對工作耗竭具. ... <看更多>
專業耗竭定義 在 指出職業倦怠的特徵包括情緒耗竭、去人格化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Maslach 與Jackson (1981)兩位學者認為職業倦怠可以被定義為「生理或情緒的耗竭症狀,它包括消極的自我觀念、消極的工作態度,及喪失對他人的情愛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