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毛小孩的你我,都可以關注一下呦!
為台灣的露西們(指黑心繁殖下的受虐動物們)
#推動台版露西法案
協助台灣實現『禁止透過第三方販售寵物』行動
2019年元月 正式展開
邀你一起加入
#完成閱讀如認同請幫轉分享並於留言tag你知道的同樣無法忍受黑心繁殖的朋友
========
行動目標
========
於台灣推動『禁止透過第三方販售寵物』制度,未來民眾想要飼養寵物,只能透過去收容單位認養或是跟合法登記的育種業者直接購買。
這不是一個呼籲行動
這不是一個抗議行動
與其透過呼籲或是抗議
然後指望其他人去做什麼
不如我們自己來
以臉書發文來看這個文當然很長
但以 #終結台灣黑心繁殖場的存在空間
#只要有你的加入
這就會是一個 #實際可以期待的有效率行動
若你不甘於只是羨慕英國
請往下看
一起加入我們的行動行列
讓台版露西法案實際發生
#完成閱讀 #幫轉分享 #一起行動 #讓改變發生 #終結黑心繁殖
========
行動說明
========
#行動一:
寄發明信片以爭取到有實際推動與落實台版露西法案的有權力者的投入
首先我們必須想辦法爭取到全國22縣市首長以及各政黨黨團的重視。民代應為民喉舌,政府應為民服務,然而黑心繁殖場裡那些被割聲帶的育種用動物發不出聲音來,那麼就讓我們成為他們的聲音!
我們需要200位願意幫忙發聲的朋友/單位,一起寄發明信片(明信片內容請往下閱讀),禮貌邀請+堅定要求全國22縣市首長以及各主要政黨於3月17日派員參加【在台灣推行『禁止透過第三方販售寵物』制度-可行性研討會】,並於今年4月4日世界流浪動物日於其臉書上公開發表將如何推動(詳見下方的明信片背面內容)。
#完成下方閱讀後請立即加入明信片寄發行列:https://goo.gl/a4kZ8B
※明信片正面內容(設計圖檔請見留言第一則):
2018年10月,英國議會正式通過,禁止有照業者販售未滿八周大的幼貓幼狗,認為這個年紀的小動物需要待在父母身邊。英國環境、食品暨鄉村事務部並於同年12月23日宣布,將在2019年通過全面禁止透過第三方販售幼貓、幼狗法令,未來購買貓狗皆只能直接找育種者(breeder)。
此項法案被稱作『露西法案』。露西Lucy是2013年自威爾斯一處環境惡劣繁殖場被救出的母獵犬。當時年僅五歲的她,因反覆生產加上長期關籠,讓Lucy脊椎彎曲、關節畸型,被救出時已奄奄一息。三年後露西過世,露西的認養人開始串聯英國多個動保單位展開了目標為不要再有下一隻露西的終結黑心繁殖倡議行動。
很遺憾的是,在台灣,在我們看不到、不願意去看到的地方,也有許許多多的露西們在暗無天日的惡劣繁殖環境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痛苦的活著…。
敬邀願意改變此狀況的台灣公民、動保單位、優質業者、以及真正是為動物而非選票的政治人物,一起加入『推動台版露西法案』的行動!
※明信片背面內容(設計圖檔請見留言第二則):
敬邀出席:【在台灣推行『禁止透過第三方販售寵物』制度-可行性研討會】
時間:2019年3月17日(日) 13:00~1800
地點:台灣大學獸醫學院三館-B1演講廳
(小編註~本場研討會同時開放給關心的公民與公民團體報名,報名表連結於下)
出席名單公告:
全程參予本次研討會的縣市政府/政黨黨團/民意代表出席名單,將會於3月20日公告在『毛小孩是家人 家人不買不賣』粉絲頁並主動提供全國各動保單位轉分享,好讓台灣數十萬上百萬關心動保的民眾有機會知道,是哪些縣市首長與民代在這樣的非選舉期間還願意來深入關心此議題。
敬邀發表:
敬邀受邀出席本次研討會的全國22縣市首長以及各政黨及民代們,請於4月4日世界流浪動物日當天,於您的臉書粉絲頁上發文說明,針對推動台版露西法案您將採取的行動規劃為何?(請具體說明作法與時程規劃 & 發文時請務必加上 #推動台版露西法案,這樣我們蒐集回應時才不會漏掉。)
『禁止透過第三方販售寵物』是越來越多重視動物福利的國家所採取的寵物販售制度,此制度幫助了動物也同時幫助了人,值得推動的原因包含四大面向:
A. 讓寵物繁殖產業達到良幣驅逐劣幣,遏止黑心繁殖。
B. 讓購買門檻大幅提升,有效降低衝動性購買,從源頭開始降低棄養。
C. 透過此制度的建立,讓愛護動物的民眾成為協助政府管理繁殖產業的最有效監督者。
D. 透過此制度的建立,搭配收容環境提升以及米克斯犬貓的推廣,也能有效提升認養率。
(以上四點的完整剖析說明詳列於後段)
#加入明信片寄發行列:https://goo.gl/a4kZ8B
#行動二:
報名參加3月17日研討會
想要親身參予推動台版露西法案的朋友們,歡迎報名3/17的研討會。在3月17日這一天,關心的公民與公民團體、能實際進行提案的民代們、最後要實際執行的縣市政府與中央主管機關、以及願意與動保肩並肩的寵物產業業者們,要讓改變成真,就需要大家一起更完整與深入地看見問題、探討可能的解方、研究要達成目標所需要面對的種種問題以及能如何克服…。就讓我們一起,讓台版露西法案能在台灣循序漸進地往前推進,終結黑心繁殖,幫助減少受虐動物、提升寵物產業品質、幫助台灣人成為實際行為上更趨於良善的人!
#報名3月17號研討會:https://goo.gl/a4kZ8B
=====================
前述ABCD點的補充說明
=====================
A. 讓寵物繁殖產業達到良幣驅逐劣幣,遏止黑心繁殖
在歐美繁殖者叫做『breeder-育種者』,許多育種者都是因為對特定品種有高度偏愛因此才投入育種,對其繁殖的品種犬貓動物具有高度專業知識,為了維護繁殖出來的品種犬貓動物世世代代的健康,也絕對會避免近親繁殖,而在育種動物上的照顧也不亞於甚至高於一般飼主。
因為對特定品種的愛好,歐美某些育種者甚至是挑客人販售,許多都是採取先登記後販售的制度,也就是當有足夠的客人下訂購買時才會進行配種,並在幼幼生下來之後會讓幼犬幼貓跟著母犬母貓一起生活到六個月大斷奶後,消費者在帶走動物時就已同時完成晶片植入與寵物登記。
寵物的繁殖本就應該要更謹慎地看待,無論牽涉買賣於否,繁殖者理當應具備有專業的動物生理學與行為知識,如此才能保障寵物爸媽與孩子的最大安全與福利。
B. 讓購買門檻大幅提升,有效降低衝動性購買,從源頭開始降低棄養
B1. 寵物販售的價格也應該有其合理性,購買者應該要承擔起育種動物一輩子接受良好照顧所需要成本的合理攤提。而價格本身也就是一個門檻,能阻絕掉只是一時興起就想要買一隻動物來玩玩的衝動性購買消費者,也同時達成防堵棄養的源頭管理。
B2. 必須直接聯繫到育種者,必須先看到育種的環境、育種的種公種母,必須等待很久才能接到購買的動物… … 想要飼養動物,在取得上本來就應該要充滿著不方便,因為要承擔起飼養一隻動物的一輩子,本來就是很不容易的。源頭的取得非常不容易,等於已經開始篩選飼主,已經在預先奠定飼主責任的意識觀念。
C. 透過此制度的建立,讓愛護動物的民眾成為協助政府管理繁殖產業的最有效監督者
會想去購買特定品種的民眾必定是對該品種有偏愛,但當購買門檻很低時,只因偏愛就去購買卻沒有做好責任承擔的準備,就可能在遇到飼養問題時選擇棄養;反之,即使購買門檻如此之高依然想要去購買特定品種來飼養的民眾,他們對特定品種的癡迷偏愛其實是可以變成協助監督業者的一大力量!在此制度下,這些人要直接與育種者進行接觸,要看到種公種母以及他們生活的環境,這也等於是協助淘汰掉不夠好、經不起消費者問與看的業者,購買者本身就是最好的一股監督力量。
D. 透過此制度的建立,搭配收容環境提升以及米克斯犬貓的推廣,也能有效提升認養率
在德國、瑞典、荷蘭等國家,民眾想要飼養一隻狗狗或貓咪時,是很直覺的就先選擇去收容單位認養,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要以購買方式取得寵物是相對於認養更困難的(成本高、取得不易)。當然要達到這樣的目標,還必須搭配收容環境的提升以及米克斯犬貓的推廣,但是,
- 讓單純想要飼養同伴動物的民眾去收容單位認養
- 讓有特定品種偏愛執著的民眾去以高價又冗長繁複的購買過程,取得沒有近親交配之虞、繁殖背後也沒有悲慘的育種用動物的品種動物,這樣也才能同時達到:
收容單位的認養率提升
therefore
收容空間翻轉率提升
--> 協助台灣從TNR(捕捉/結紮/回置)慢慢轉回TNSA(捕捉/結紮/收容/認養)
棄養量也能有效降低
from
~ 因為購買門檻太低導致的衝動性購買造成的棄養狀況降低
~ 因為購買到無良業者隨意近親繁殖下的不健康動物,所導致的棄養(不想承擔或真的無力承擔照顧有先天疾病的寵物所需要的時間與醫療費用…)
==========================
為台灣的露西們推動台版露西法案
協助台灣實現『禁止透過第三方販售寵物』行動
#明信片寄發行動與研討會報名:https://goo.gl/a4kZ8B
活動發起:挺挺動物應援團 x 毛小孩是家人 家人不買不賣
同時也有2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
實際可以期待的有效率行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陪伴你每天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那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哦!
我們常常會用「溫度」的比喻來形容跟一個人的相處,比如說,「這個人說的話讓我的心暖暖的」、「這個人好溫暖」或者是「這個人好冷漠」、「這個人像冰塊一樣」、「像個冰山一樣」,你知道嗎?這樣的一個說法它不只是一個隱喻,他還是我們真實對溫度,不管是自己的體溫還是室溫的感知。
聽到這裡你可能有一點點無法理解,我用一個實驗來跟你分享,讓你感受一下,其實我們對待他人的方法或者是他人對待我們的方式,的確會影響到我們對溫度的感知哦!
這個實驗是心理學家齊普・威廉斯(Kip Williams),他設計了一個叫做「電子球」(Cyberball)的電腦模擬遊戲,在這個遊戲裡面呢,有三個火柴人丟球給彼此,而每個受試者哦,都由一個火柴人所代表,然而這個遊戲玩到一半的時候,它分成兩組,一組是「拒絕組」,另外一組是「接納組」。
如果你被分在拒絕組,那麼這三個火柴人當中,另外兩個代表「其他人」的火柴人就不再把球丟給你,他們只是一次又一次的對彼此玩傳接球的遊戲,把那個代表「你」的火柴人晾在旁邊,讓你覺得有一種被排擠的感覺。然而如果你被分到接納組的話,那麼這三個火柴人就會彼此跟彼此進行隨機的傳接球的活動,你在這裡面完全不會感受到被排擠的感覺。
雖然哦這是一個不起眼的電腦遊戲,甚至於你根本不認識另外兩個玩家,但是如果你被排在排斥組的話,你仍然在感受上會覺得有點難過。
如果用這樣對比的話,被接納就是一種人際的溫暖,而被拒絕就是一種人際的冰冷。接下來就是這個實驗的關鍵了,當這個遊戲結束之後,除了問所有的受試者對於實驗室一些無關痛癢的問題之外,也請他們估計實驗室的室溫。
那些相對感受到人際溫暖、沒有被排擠,被接納的受試者來說,他們感覺到的是溫室相對比較高的;而那些受到人際冰冷、被排擠的受試者,他們感覺到的室溫是更低的。
在這裡面呢,人際當中,那種冰冷、被排擠的經驗,會活化了我們跟身體感受那種冰冷的感覺,所以你可以感覺到在不同的狀況底下,我們對於室溫的感知其實是有主觀經驗的差別。
但事實上呢,所有的受試者他們所在的實驗環境,室溫都是一模一樣的,然而這裡就有一個進一步的問題了,是他們的身體真的會比較冷,還是他們把室溫低估了?比如說當我們被排擠的時候,「寒冷的」這樣的想法就在我們心裡被觸發了。
所以為了做更深入的研究哦,另外一組研究團隊就主持了進一步的研究,在受試者玩過這個電子球的遊戲之後,去測量它們的實際體溫,而使用的是那種非常敏感的溫度計,專門給工業冰箱使用的,它的靈敏度會到0.03攝氏度,他們用這樣的方法把溫度計直接連接在受試者的指尖上,
結果發現哦,在電子球遊戲當中,感受到人際冰冷的那一組,的確他們的皮膚溫度是會下降的,平均會下降0.38度c,你可能會覺得0.38度c這實在是一個很小的差異,但是對我們的身體來說,這是一個很顯著的體溫起伏,所以這也就呼應了前一個實驗,那些受試者為什麼會感覺到室溫比較低。
他們是真的感覺到比較冷,尤其是在遭受到人際的冰冷跟排擠之後,那麼透過這個實驗的分享,你想到什麼呢?如果我們期許自己成為一個溫暖的人,那麼你所帶給別人的不只是主觀感受上心的溫暖,他們的體溫也會跟著變化哦!
也因為這樣子永遠不要小看我們怎麼跟別人連結跟相處,如果你能夠帶給別人溫暖,那就會像是你徜徉在和煦春風一般,它真的不只是個形容詞,而是一個具體真實的身體感受,你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溫暖的人?還是冷漠的人呢?
或者是反過來問自己,你覺得自己的溫度水準在哪裡呢?我想真正重要的不在於你眼前的人能否給你溫度,而是你自己是否能夠成為一個發光發熱的人,哪怕只有一點點,這都是我們帶給這個世界跟他人最好的祝福。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提到的「我們帶給別人的是什麼?」跟人連結的每個相處跟相遇,它都是一個機會,究竟是我們幫別人升溫還是降溫?有沒有一個途徑能夠讓我們先靠近自己、先溫暖了自己,進而可以帶給別人溫暖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往往不在於你要學更多的技巧或能力,這個問題的答案在於,你是否能夠一步一步的靠近自己的潛意識,很多朋友都知道我們最近推出了一門線上課程,叫做「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他是由我的好朋友哈克(黃士鈞博士)他所主講的。
哈克他會用很獨特的潛意識工作的方式,一步一步的陪伴你身體心中的溫度,並且把溫暖帶給別人,我相信對很多朋友來說,這是一個很特殊的學習體驗,也歡迎你的加入!
我相信你會透過這一門線上課程,成為一個更溫暖的自己,也會溫暖你身旁所有的存在,詳細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連結,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就跟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實際可以期待的有效率行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你可能會一直困擾一件事情,就是明明你知道該做某件事,但是你就是會去拖延;或者是,明明知道有些食物要少吃、不能碰,但是你就是忍不住大快朵頤…
其實啊,你不用感覺到太挫折,因為人類在演化的過程當中,我們的資源一直都是稀缺的。
我們現在的豐衣足食,也不過是最近這100多年的事情;所以在這樣的前提底下,吃高熱量的食物和暴飲暴食,其實是我們適應人類大多數時候的生存環境,應運而生的行為。
因為有得吃就要快點吃,你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下一頓在哪裡;而且也因為這樣子,只注重眼前狀態的習慣。
我們對於那種要累積啊,要長期才能夠有回收,這樣的事情,往往存在於理性上知道,但是實際上卻做不到的狀態。
在我的專業,心理學針對這方面做了一些討論。可是呢,我最近也看到另外一位學者,叫做包博尼斯。
他的領域呢,是研究醫療的應用行為,而他也進一步把自己的理論跟經驗,運用到醫療之外的領域。
比如說職場啊、家庭啊,或者是一般的社交活動…他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觀念,其實也蠻呼應的,這個觀念叫做「50比特思維模式」。
這是什麼意思哦?就是人類的大腦,每秒鐘能夠接收1000萬比特的訊息量;但其中只有50比特,是在有意識的狀態底下,去好好的處理,是屬於「有意識」的思維模式。
你看哦~1000萬比特,比50比特;也就是說,其他的99.99%的思維,都是「無意識」狀態的自動反應。
換句話說啊,人類有很大的一部分,他的行動都是大腦在潛意識狀態底下,自動、自然處理的,我們根本意識不到,也無法為它做任何事。
可是當你聽到這裡的時候,我希望你不要把它理解成為,自己對自己的無能為力,一種合理化的說辭,從此以後不為自己做任何事。
我們不能否認演化的結果,讓我們的心智運作就是如此;可是我們還是可以有一些方法,來幫助自己;而其中我個人認為很有效的一種方法,就叫做「有意識的選擇」。
所謂的「有意識的選擇」,就是把我們的專注力,放在自己「有資源」的地方,能夠做到的地方,或者是能夠控制的地方。
如果我們先不從個人的角度來看,從群體行為的角度來看,這種所謂的「有意識選擇」,和「有意識引導」,它其實是很有用的。
比如說吧,在2008年,奧巴馬跟他的競爭對手麥肯,在進行總統大選的時候,奧巴馬的競選團隊就發現了,他們在印第安納州,那些願意參與投票的30歲以上的白人族群裡面,這些人對於麥肯的支持率,高出奧巴馬16%。
而奧巴馬的競選團隊,同時也知道,他們在這個州的任務十分的艱巨;那要怎麼樣,才能夠說服這些年齡比較大的白人選民,去投票給奧巴馬呢?
當他們進一步的研究之後,他們知道去改變這些人的想法是不可能的;所以呢,他們換一個方式,做了一個更有效的事情。
就是他們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去說服印第安納州的年輕人,去參與投票。
儘管麥肯在年長白人的選民裡面有優勢;但是呢,在18~29歲的年輕人裡面,的優勢是不存在的。
然而奧巴馬在這個群體的支持率,是遠高於麥肯的;所以呢,奧巴馬的競選團隊,就努力的去動員更多的年輕人,去投票給奧巴馬。
結果呢,到最後這一州的投票結果,是奧巴馬勝出的。
而這樣的一個競選策略,就是奧巴馬他們的團隊,把注意力不是放在那些你原本就沒有的;而是去強化那些你原本就有的,就是那一群年輕的選民。
好的,當你聽到這裡,這是一個競選策略;那回到我個人身上,我該怎麼用呢?
其實回到你個人身上,你有沒有專注在你有的部分,然而更前提的部分,是你有沒有先「聚焦」或「累積」,你到底有什麼?
所以呢,這裡有兩個層次哦,第一個,你到底知不知道你有什麼?第二個你有沒有聚焦,並且放大這些你原本就有的?
其實這就讓我會想到,除了時間的規劃之外,個人財務的規劃也是如此!
有很多人,其實不太知道自己有的是什麼,他一直活在一種對於財務的感受;他覺得自己有錢,或他覺得自己沒錢。
甚至於呢,如果你今天想要買房子,或者是有一個長期、需要大筆費用的計劃,那你有真的坐下來,去盤點自己的資源?
知道自己有什麼,或者是去找出那些,你只要專注把它定點放大,就可以讓你更有實力的那些關鍵點嗎?
如果不是這樣子的話,我們回到「50比特的思維模式」,你是不是都讓自己99.99%的無意識,來左右你的人生?
這也難怪為什麼我們面對生命的時候,常常有一種無奈感,然而究竟真的是你如同自己想的,如此的無助,還是你沒有聚焦在,你可以專注的事情上呢?
雖然我們都只能專注在那「50比特模式」,可是這「50比特的資料」,如果是處於一種關鍵決策的指令的話,那你說你的生命,有沒有可能活得更不一樣呢?
你不妨想一下,決定你生命品質的,無非就是兩件事情:第一個,你怎麼運用你的時間?第二個,你怎麼運用你的金錢?
然而在運用金錢的部分,你知道自己的資源區到底在哪裡嗎?這一切的起始點,需要的是你很踏實的去記帳、去編列自己的預算;更重要的一點是,這背後的「信念」。
雖然我們有很多行為的決定,都是無意識左右的,可是這些無意識,它的根源就是你的過去經驗。
在我們推出的【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裡,除了很實際的讓你學會怎麼樣記帳,編列自己的預算,去規劃自己的消費之外。
更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會回到背景,讓你去回溯在你成長的經驗當中,對於錢這樣的一個信念,到底是受了什麼影響?而你可以怎麼樣幫助自己去「重塑」自己的財富觀念。
我想啊,不管是具體的記帳,還是調整自己的信念,都是你可以幫助自己好好努力的「50比特」。
透過關鍵細節的調整,其實那99.99%的無意識,它是為你服務的,你可以為它下一個更好的指令。
最後呢,在這邊做一個重要的提醒,就是我們【理財心裡學】這一門線上課程,1399的優惠會在6月30號,也就是今天晚上12點就截止了!
所以如果你還沒有加入的話,請你務必一定要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
然而,不管你會不會加入我們的課程,我都希望你能夠過上一個,你想要的富足人生;期盼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可以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
請你務必一定要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最後提到的【理財心裡學】這一門課,相關的課程資訊,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
1399的優惠,期待你把握機會,也期待你的加入,那麼今天就給你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實際可以期待的有效率行動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來到「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在你過去執行很多專案的過程當中,不知道有沒有過這樣的經驗?特別是那種時間的排程比較長的,它不是短期的,它可能是長達數個月的那種計劃。
通常呢,在這個計劃的前半部,比如說它6個月吧,前三個月可能都沒什麼動靜,你也不會有什麼動作;而當你意識到過了三個月之後,接下來只剩下三個月了,這時候你就會開始有所行動。
而且呢,隨著時間的期限越來越近,你的速度越來越快,那麼關於這樣的一個現象跟狀態哦,有一個名詞叫做「唉呀效應」。
就是當時間過了中線之後,你就會有一種~哎呀,我要快點做!哎呀,來不及了!
這個名詞呢,是誰提出來的呢?它是由一位叫做「康尼.格西克」的學者,他做了一系列研究。
我在這邊跟你分享一下,他研究一群商學院相關學系的學生,他們能用11天的時間分析一個案例,而且要寫一篇論文出來。
那在剛開始的時候,團隊的成員彼此爭論不休,有些人還堅持要引進外部的建議;但是,這11天的計劃,到了第6天,剛好就是這個專案進度的中間點的時候。
在他們討論的過程當中,有一個成員說了一句話,他說:「我們的時間所剩無幾」。
很奇妙的事,就在這句話脫口而出不久,這個團體就拋棄了原本毫無建樹的那些方法,他們擬出修正之後的策略,並且一直執行到最後。
那格西克他就寫道,就這個團隊看他的成員來說,在中間點的時候,成員會產生一種新的急迫感,而這個緊迫感就是「唉呀效應」。
其實呢,這是我們一種心裡的警報系統,它提醒我們我們已經浪費了一半的時間;因此,就會開始給自己一些比較積極正面的壓力,因為「唉呀~我們沒有時間了!」
格西克在他後面的研究當中,進一步確認了「哎呀效應」的力量。
他在一個實驗裡面,他找攻讀MBA的學生,讓他們組成8個團隊,而且要求他們先用15或20分鐘,閱讀設計的概要,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去製作廣播的廣告。
此外呢,就像他前面所做的研究一樣,這次他也把成員之間的互動過程記錄下來,而且逐字謄寫對話的逐字搞。
在這一個小時的專案過程裡,在28~31分鐘之間,每個團體都出現了「哎呀」的意見。
比如說,好!我們現在進行到一半,我們現在真的遇到麻煩了,這個就是「哎呀效應」會有的一個談話模式。
而且呢,這8個團隊當中,有6個團隊,在中間點集中爆發的過程當中,出現了最重要的進展!
所以你回想一下,這個實驗的設計是請這一群人,用15~20分鐘去讀設計概要,然後再用一個小時的時間製作廣播的廣告。
他們的製作時間是一個小時,真的很巧哦,在28~31分鐘之間,每個團體都出現了「唉呀效應」!
那讀到這裡我心裡就在想,其實有很多人在面對中年的時候,可能是三十幾歲到四十幾歲這中間,都會在人生裡面開始有一定的「唉呀效應」發生。
比如說,有很多人會中年轉行、中年創業,開始在中年的時候去做一些自己一直在想,但一直沒有去做的事情,
如果以我們人生的維度來看的話,三十幾歲到四十幾歲,是不是就是剛好我們以平均壽命來看的「中間點」呢?
可是很奇妙的一點是,我發現有一些人,他會很積極的去面對「唉呀效應」;在那個「哎呀」發生之後,他真的很認真的去實踐自己的人生。
不管成或敗,他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滿足,因為他努力過;可是有些人哦,「唉呀!」就永遠是哎呀而已!
這就讓我想到,這中間的差別在哪裡,雖然格西克他沒有後續的研究;但是呢,我不妨把我自己一些觀察到的經驗,我要先說,這不是實驗研究,純粹只是我自己的經驗來跟你做一點分享。
我發現,我在面對中年那個「哎呀效應」發生的時候,有些人在他人生的後半場,能夠越活越好,我覺得關鍵就在於他前半場的準備。
雖然我們知道有時候時間還沒到,你要一個人去改變跟創業,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可是關鍵在於當那個時間真的到了,你在這之前你為自己預備了什麼樣的資源,包含你的信念,包含你的習慣,甚至於包含你的財務準備。
所以我就看到有一些人,他在中年的那個關鍵點,他做了一些轉變和轉型,他就算不成功,他回到自己原本的位置,他也甘願。
那在我的觀察裡,這樣的人或許在世俗成就上,沒有達到一定的成果,可是在他主觀的生命裡,他覺得自己沒有白走這一遭。
可是我也發現很多人,在他人生的前半場,準備的是不夠的,當那個「哎呀」發生,就發生了幾種狀況!
第一個「哎呀」,永遠是「哎呀」,他永遠活在一種驚恐當中,但他實在是不敢做任何的改變。
而第二種呢,它呼應了這個,「唉呀」他做了一些改變。
可是你要知道真實的人生不是童話故事,這樣的改變,無論是中年創業,或者是中年轉職、轉行;如果以大數據的或然率告訴我們,其實失敗率是非常、非常高的。
然而老天殘酷的公平,就會體現在這裡,如果你的前半場準備得不夠,那麼當那個「哎呀」發生,就算你去改變,即使失敗也幾乎很容易,也可以確定的,就是會掉到你的頭上。
然而當我們面臨這樣的失敗的時候,真的有一些人就從此以後一蹶不振,但是有一些人呢,別忘了後半場,後面的40年,是不是也有它的中線?
我發現了有些人,可能在40歲的時候,他的改變沒有得到好的成果,可是他人生的後半場,隨著進入50歲、60歲,又開始漸入佳境,為什麼呢?
因為他那一次的失敗,他真的開始為自己做準備;於是人生後半場,後半場的40年當中的中線的20年,是不是大概會落在五十幾歲,到六十幾歲那個階段?
對呀~其實人生很短,但其實人生也很長,端看你怎麼看!
所以呢,今天透過「哎呀效應」這件事跟你說了這麼多,無非就是想講一句話叫做「成功是給有準備的人」。
希望你聽到這,也不要覺得我花那麼多時間,就只講這一句話。
然而我想有些最簡單的話,它有最深刻的哲理,關鍵就在於我們有沒有為自己做好準備,去迎接生命當中的那個「哎呀」的時刻!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還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頻道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五顆星評價,我們需要你用具體的行動來支持我們。
然而要是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趣的話,尤其是我們最近的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在6月30號的晚上12點之前,有1399的優惠,你加入了嗎?
其實呢,你要面對人生的後半場,或者是無論你在人生的哪一個階段,你要讓自己之後過上一個更富有的人生,關鍵就在於,無論在信念還是實質的層次,以為自己做了多少準備?
【理財心裡學】這門課它會帶給你很大的幫助,讓你在面對真實人生當中,尤其是財務的信念,跟怎麼樣累積財富的實際做法,都會有很具體務實的前進。
透過【理財心裡學】,我相信他能夠為你帶來一個更富有的人生,期待你的加入,也期待你的發現,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了,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實際可以期待的有效率行動 在 #實際可以期待的有效率行動 - Explo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explore #實際可以期待的有效率行動at Facebook.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