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看法與一年前相同,兩大緊密結合之經濟體,一方以政治干預方式欲脫鉤必然要付出重大代價;實施得越緊急則成本會等比級數上升。
另補充近日我新寫的「停滯型通膨即將來臨嗎?」一文中有關美元實質購買力之觀點。
連結:
https://bit.ly/3Aqvu8c
以世界為整體市場觀之,主流的交易貨幣雖然是美元,但貨幣數量增長與實質經濟活動增長之間的變化差異會造成真實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當美元以前所未見的速度濫印濫發,而中國為首主要製造業生產大國的經濟成長速度開始跟不上時,世界性通貨膨脹就一定會發生。根據諾貝爾獎得主海耶克的「貨幣蜂蜜論」觀點,貨幣注入處的通膨現象會率先發生且更為嚴重,因此我們看到人類歷史難以見到的長期低利率現象與明顯和實質經濟狀況脫鉤的股市、房市表現。這背後與Fed透過購買國債,以及2020年後新發明某些機制購買公司債、房貸債權...等等舉措有關。
然而,所有的嚴重通膨必然要以利率提高或/與稅率提高為結果。
以上是我在新文章中補充強調的觀點。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楊世光在金錢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金錢爆拉群表單請點擊: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O-J7LSDU9UOEuM5byMgm5bDGm2ILUk7tdHgj2SwI4Qk/edit -----------------------------------------------------...
「實質購買力」的推薦目錄:
實質購買力 在 投資癮 Wealtholic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關於奧運獎金
依照《國光體育獎章及獎助學金頒發辦法》,奧運選手金牌2,000萬、銀牌700萬元、銅牌500萬元,若選手選擇月領方式,金牌每月可領12.5萬、銀牌月拿3.8萬、銅牌月收2.4萬,為終生俸制。
-
昨天在節目聊到如果是我會選擇一次領,有聽眾朋友私訊說為什麼會這樣想,領一輩子不是比較好嗎? 要終身俸還是一次領也是因人而異,如果我拿到金牌的話個人會選擇一次領,是因為自己對於投資比較有琢磨。
如果一次領2000萬,將它平均投入一些好的領息績優股上面,抓一個平均報酬6%複利並且持續投入,利用72法則的概念來說,平均12年會翻上一倍。
假設運動選手在25歲拿到金牌的話,50歲的時候會有8000萬的庫存,接下來50歲到80歲的歲月裡,利用8000萬*6%的報酬利息約每月有40萬的現金可以使用,在搭配遞減庫存部位的方式,平均下來一個月約有50萬以上的現金可以使用,這樣算下來應該是比每月領12.5萬還要多。
-
或許有人會說股票有風險,每年6%的績效會不會太高,我覺得這太難用定數去表示,金融環境都會改變,考量到物價膨脹12.5萬在未來的實質購買力也會跟著遞減、還有此刻的市場行情來說還是有不少相對好的公司可以考慮,但如果在此刻認為風險高的話大可將部位做資產配置,將資金存放到趨近於無風險的儲蓄型保險或其他資產上面做一個比重調配,而以上這些概念花不了多少時間,大概一周之內就能完成。
不過也因為有太多的變動因素要考量,真的很難用一個角度去看待這兩個概念,但事實上奧運選手在年輕時拿牌後通常都會繼續努力再拿一面獎牌,很少運動員會因為一次的榮譽而不再去突破,而這些運動員的熱情無法用金錢衡量,當我們在考量到金錢的多寡時,不要忘記這些運動員過去的努力,以及現在正在努力的。
-
奧運選手在拿牌之前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苦練,直到站在奧運的那一刻才會被更多人注視,這就像是績優股一樣,在盤整階段都沒人注意,直到成為飆股的時候才成為大家追逐的對象。
試著想一下
如果買入一檔原本想要每年領6%利息的投資
接著在短短1年翻了5倍
這樣到底要繼續持有還是賣出。
成長股好還是領利息好?
-
所以不管是終身份還是一次領
答案還是:因人而異
實質購買力 在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0730「疫苗狂缺 內需急崩 發現金 卡實在!」記者會 國民黨團新聞稿
蔡政府疫苗供應不及,各縣市陸續傳出降載或暫停施打,或暫停預約等情況,連綠營執政的縣市也抱怨疫苗供應量及需求量有落差,但衛福部長陳時中卻說,「量都可接得上來,但地方打太快」,用幹話掩蓋疫苗不足窘境,甩鍋地方背責。疫情警戒造成百業蕭條,亟需政府紓困,但行政院仍傾向倍數消費券方式紓困,無視人民需要。國民黨團今(30)上午召開記者會,嚴厲抨擊蔡政府,完全背離事實,台灣疫苗就是不足,自購疫苗何時到貨遙遙無期,關閉民間自購疫苗申請窗口,難道是準備在8月以後讓民眾施打只做2期期中報告,未獲國際認證的國產高端疫苗?此外,雖然27日疫情警戒降為2級,但是相關防疫規定並未鬆綁,導致各行各業哀鴻遍野,失業率不斷攀升,國民黨團再次主張:一、普發現金1萬元。二、凍漲7、8月份夏季電價。三、重新開啟民間購買國際認證疫苗。呼籲蔡政府苦民所苦,協助人民度過難關。
總召費鴻泰表示,疫苗是不是正如蔡政府所稱「足夠了」?其實真實反映在各級民意代表的服務處電話,是不是接不完民眾不斷詢問何時能打得到疫苗上,無論是第一劑還是準備施打第二劑,或是第一類到第七類等,政府公布的施打順序一日數變,不僅僅一般百姓詢問,包括保疆衛土的國軍弟兄,也在等待何時能打得到疫苗;當人民聽到衛福部長陳時中一句:「不一定打得到」,讓渴望施打疫苗的民眾心都涼了一半。費鴻泰指出,上從行政院到衛福部,5月份開始不斷卡民間購買國際認證的疫苗申請,6月份還打誑語稱民間「買不到,就是買不到」。結果是,永齡、台積電、慈濟相繼買到BNT疫苗共1500萬劑。7月份包括國民黨在內的各縣市政府,申請購買國際認證疫苗時,行政院發言人公開宣稱「國內疫苗足夠,沒有開新專案的必要」,但事實是,到了8月以後國內已經沒有疫苗可打,難道是要民眾不得不打只做二期期中報告、未經國際認證的國產高端疫苗嗎?費鴻泰奉勸蔡英文總統、蔡政府高官們,請「回到人間」,台灣就是缺疫苗,請再次開放民間購買窗口。
費鴻泰進一步指出,根據「痛苦指數」顯示,去年5月的痛苦指數為2.86%,6月份為3.21%;今年5月的痛苦指數為6.59%,6月為6.69%,換句話說,今年的痛苦指數是去年的2倍。所謂痛苦指數,指的是失業率加上通貨膨脹,以絕對值概念呈現,數字越低人民越幸福,反之則越痛苦。費鴻泰表示,通膨造成幣值縮水,實質購買力降低,失業率增高,到今年6月份為止,全國失業率超過4.8%,將近50萬人,其中不包括未列入勞保黑數和應屆畢業生,另外超過100萬人工時不足,造成實質所得下降。費鴻泰表示,領固定薪資的軍公教或許收入不受影響,但是受到整體通膨衝擊,購買力仍會下降;反觀服務業幾乎活不下去,蔡政府、蘇內閣還要在創造所謂的「5倍券」,能夠幫助失業在家,嗷嗷待哺的民眾嗎?國民黨團堅持普發現金1萬元紓困,減少印刷、作業成本將近20億多元的支出,把成本普發到每位民眾身上,再次呼籲蔡政府,請苦民所苦,救急不救窮,儘速普發現金1萬元讓人民及時紓困。
書記長鄭麗文表示,蔡總統、衛福部長陳時中、民進黨立法院黨團都信誓旦旦說疫苗採購充足,但到貨時間、劑量卻不在政府掌握中,且刻意刁難民間購買國際認證1500萬劑BNT疫苗申請,陳時中更是批評國民黨執政縣市打太慢,現在全力配合施打又被說打太快,很快就要開學了,很多老師還沒能接種,規劃一片混亂,蔡政府可以醒醒嗎?鄭麗文質疑,疫情指揮中心刻意操作將8、9月空出來,是逼國人打沒有國際認證的高端疫苗?目前登記只勾選施打高端疫苗的民眾僅有1%,鄭麗文痛批蔡政府如此行銷未經國際認證的國產高端疫苗,根本就太沒良心、太可惡了,蔡英文總統每天躲在臉書小編背後執政,可不可以看看台灣民眾現實生活中每天的窘狀呢?
鄭麗文表示,目前疫情警戒已經降為2級,這次疫情嚴重衝擊經濟,但不管外界怎麼疾呼,行政院長蘇貞昌就是堅持5倍券,相關人事、印刷、硬體成本要多花幾十億,這些錢直接花在人民身上不好嗎?蘇貞昌院長難道不知道人民急需救生圈、及時雨嗎?蘇貞昌院長所謂的相關作業也需要時間,難道不知道多少人失業、多少公司倒閉嗎?國民黨團強烈呼籲蘇貞昌院長請懸崖勒馬,以民意為依歸,就不能夠從善如流發現金嗎?請蘇貞昌大人看看多少縣市議會決議普發現金紓困,請以民意為依歸,而不是順從「昌意」,把封建、衙門心態丟進垃圾桶,國民黨團要求行政院立刻普發1萬元救命錢!
首席副書記長陳玉珍表示,受到疫情嚴重衝擊之下,人民生活艱辛,但政府官員卻整日幹話連連,各級民意代表每天都接到選區民眾詢問,何時可以打得到疫苗,包括何時可接種第一劑和第二劑的時間,這代表現階段疫苗根本不足,施打順序混亂,反而是蔡英文總統以下的政府官員、綠委不斷堅稱「台灣疫苗配送足夠」、「疫苗夠了,只是時間問題」難道蔡政府官員跟百姓活在不同的世界?活在平行時空?還是疫苗都給了接種數字一再膨脹的第二類接種名單,讓政府官員都打了疫苗,所以疫苗足夠了?國民黨團一再要求疫情指揮中心公布第二類施打名單,也疾聲呼籲第二類接種對象,將手臂獻給國產高端疫苗,不要和人民搶打經過國際認證的疫苗。
陳玉珍指出,由於疫苗不足,施打覆蓋率未能達全體免疫,雖然在27日疫情警戒降為2級,但是相關防疫規定並未鬆綁,導致各行各業哀鴻遍野,失業率不斷攀升,立法院「紓困4.0」預算早已在6月18日臨時會三讀通過,行政院應該在這個時機進行紓困措施,而不是整天想著複雜且成本高的紓困方案,何不採用直接、有效、及時雨的紓困方式就是普發現金1萬元。陳玉珍強調,包括國民黨執政縣市在內,都提出發現金紓困的提案或決議,因此國民黨團再次主張:一、普發現金1萬元。二、凍漲7、8月份夏季電價。三、重新開啟民間購買國際認證疫苗。
實質購買力 在 楊世光在金錢爆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金錢爆拉群表單請點擊: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O-J7LSDU9UOEuM5byMgm5bDGm2ILUk7tdHgj2SwI4Qk/edit
-------------------------------------------------------
記得打開頻道鈴鐺🔔 光速接收金錢爆資訊
✨追光者請關注✨
世光Line官方帳號➡ http://nav.cx/2NuwkCF
Facebook粉專➡ https://bit.ly/2CDPgAY
微博➡ https://bit.ly/2NDsWOf
#楊世光 #金錢爆

實質購買力 在 吳秉叡 BRAYW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灣低薪原因有很多,學者專家認為這十餘年來中國的磁吸效應是很大因素!
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台商以大量資本、技術投資中國,數十、上百萬台幹台商在中國工作、消費而少在台灣消費,最後台商在中國的製造業又回頭與台灣製造業競爭,導致台灣本地少了資本投資、少了消費、多了競爭。
不過,雖然台灣薪資相較鄰近東北亞國家低,但實質購買力不算差,比韓國好些。此肇因於台灣社會不允許物價波動,任何物價波動都有可能招致輿論批評,因此物價長期低廉,實質購買力相對雄厚。其實許多國家都將溫和的通膨(如2%)當成政策目標,這有助於提升薪資水準及社會總體購買力。
另外,近幾年平均薪資增加比表面看起來大,許多隱性的薪資增加都在勞保健保等社會保險支出上,導致資方明明增加了薪資投入,表面的平均薪資卻沒有增加,這點或許是被吃掉的數據。
最後,低薪因素有很多,有勞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解決,近期行政院形塑的加薪氛圍立意良好,我希望政府能通盤考量,不僅要在大公司實踐,也要落實到中小企業,不要讓任何一個角落脫鉤,請行政院全體機關多加努力!

實質購買力 在 陳泰源-房仲/主持人/歌手/作家/演講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160225東森財經 房市慘 1月營建業景氣燈號創8個月新低
影片網址→https://youtu.be/h7BhwDKsw5M
景氣內外都凍傷,外銷訂單連10黑,營建業景氣燈號也連翻跌,1月份營建業氣候測驗點只有78.08點,創8個月新低,房子難賣,連房價也直直落。
記者 戴慈慧 採訪報導……↓
???表示:「房市政策鬆綁的邊際效應逐步趨弱,加上買賣雙方還需要一段時間來進行價格認知差距,上半年房市交易表現應該會趨於平淡。」
不只量縮探底,攤開調查報告,臺灣房價跌幅7%,高居全球新興市場之冠,香港也不遑多讓,以6%的跌幅位居第二,牛津學院調查也顯示,台灣從去年年底開始房價急速下跌。
房仲業者 陳泰源 表示:第一個是追價追不上去(房價飆、薪資棟漲、台幣貶值,實質購買力下降),第二個是供需問題(部分造鎮區量體過大)生活機能不夠導致大家還在觀望,不願意買,第三是整個大環境不好(怕買貴)。
房市多空因素衝擊交易量持續探底,1月份6都成交移轉棟數僅1.16萬棟,不僅比上個月少了68.3%,更創下17年來新低,商界大老也喊話,不要再加稅。
商界大老:「還沒開始就要加稅,我想企業都嚇死了,我們希望在這個不景氣之下,新政府團隊能夠從其他財源設法。」
投資環境不樂觀,中信金也在24日公告,撤銷150億現金增資案,看來投資人保守觀望,恐怕才是上策。
網址→http://blog.yam.com/taiyuanchen/article/131776762

實質購買力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實質購買力 平價數據來源:https://waa.tw/KY6Tk6 房價所得比數據來源:https://waa.tw/9oC2TV. ... <看更多>
實質購買力 在 【財經懶人包】實質購買力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The uploader has not made this video available in your country. 【財經懶人包】 實質購買力. 2.6K views 6 years ago. USTV 非凡電視.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