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我先歡呼一下!雖然是電話採訪,但是內容依舊精彩唷!
我太開心今天和明天晚上八點「哈娜麥莎微醺時刻」的節目 ,邀請到我非常非常欽佩年輕有為、才華洋溢的年輕音樂家,以太魯閣族傳統音樂結合現代音樂的音樂藝術新秀~謝皓成!
因為去年主辦的泰雅音樂節,結識了皓成,在他白皙年輕的外表下,卻藏著一個古老的音樂靈魂~!
他投注所有的心力,就是希望將太魯閣族的音樂傳承與發揚光大,甚至帶到世界各地!正值年輕歲月的他,已經上演百場音樂會了!
雖然他的音樂學習路程起步較晚,但從大學時代,他的音樂才華源源不斷的創意,ㄧ路過關斬將得到許多的獎項,在各地演出,讓更多人注意甚至重視我們台灣最美的寶藏~原住民族傳統音樂!除了他的父母親長年致力於原住民藝術團的潛移默化,我想也是冥冥之中上天的帶領選擇了一個具有獵人心志的他!
皓成致力於推廣與創作太魯閣族的音樂,擅於演奏太魯閣族傳統樂器獵首笛、口簧琴及木琴,透過音樂的演奏與作曲,讓太魯閣族更能認識自己族群血液裡的文化。最特別的是,他將傳統太魯閣音樂配合結合了古典絃樂甚至現代的電子音樂,他還自己自製傳統樂器在各地各方傳講太魯閣傳統音樂!
他的特別的演出以及得獎作品如下~~
2015年 國家音樂廳跟NSO演出《意與象》馬水龍紀念音樂會;2015年於國家音樂廳演出 《當我們紅在一起─太魯閣傳奇》;2015年 作品《泰雅族織布曲管弦樂》文化部文創之星藝術與文化應用類組第二名,作品《太魯閣傳奇數位音樂》最佳人氣獎⋯。
1996年得到Pulima藝術星宿獎項(Pulima是特別為原住民成立的每兩年ㄧ屆的當代藝術獎項)!
2016年 總統府歲末聯歡演出!
才氣縱橫的他當然也完成了專輯~首張專輯2018年風潮音樂發行的「獵首笛」,以及即將在今年要發行的專輯「還能當多久原住民」,因為疫情延後發行,但是還是值得大家期待!
原本要同步在我的臉書以及電台節目分享在六月跟八月「還能當多久原住民」音樂會,因為疫情而延期,我還是把相關的內容訊息Po在我的臉書上,請大家還是繼續要關注哦!🙏🙏
專輯以及音樂會舉行的時候,
我一定一定會去參與支持!🌹❤️
這麼優秀的太魯閣族音樂家,今天和明天晚上,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49集 6/19播出 曲目
1、Brothers/ Leo Rojas
2、太魯閣傳奇(獵首笛)
3、水(還能當多久原住民)
4、雲(還能當多久原住民)
50集 6/20播出曲目
1、Into the wild /Leo Rojas
2、火(還能當多久原住民)
3、曦月(獵首笛)
4、風 (還能當多久原住民)
🪘⛰🌾🌿🌻 🪘⛰🌾🌿🌻 🪘⛰🌾🌿
「還能當多久原住民?」音樂會介紹
音樂作品將太魯閣族的傳統歌謠融合生活中的活動,並將生活中的「聲音」融入音樂,用Re、Mi、Sol、La四個音階作曲發想,將大自然中的風聲、鳥聲、水流聲及各種大自然的聲音,配合特色樂器發展出多元的曲調。
「若一棵樹被拔離了土地,它能活多久呢?若原住民失去了與土地的連結,還能當多久的原住民呢?如果一棵樹只剩下空殼,還能算一棵樹嗎?如果原住民沒有文化去滋養他的靈魂,還能算原住民嗎?」
新一代太魯閣族音樂家-謝皓成,使用太魯閣族傳統樂器:木琴、口簧琴、獵首笛,結合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樂器,將傳統與現代音樂重新賦予自己的靈魂創作出來,用音樂詮釋從大自然及祖先那得到的道理,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發聲。
「還能當多久的原住民」,是當代原住民對自我身份認同的反思,沒有一定的答案,在這個期待理解與被理解的過程裡,我們也在瞭解、找尋、定義自己。
【特別邀請】
►節目音樂總監|高潮,為獲得第30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專輯獎「斯瓦細格」專輯製作人。
►澳洲管演奏|大恭,台灣Didgeridoo迪吉里度演奏家、台灣迪吉里度社團(野迪迪部落)創辦人。
►西塔琴演奏|吳欣澤,曾任中國人權搖滾詩人、左小祖咒西塔琴手、德國柏林新音樂室內樂團Enenble KNM Berlin主唱,及圖瓦共和國超級女聲珊蔻·娜赤雅克Sainkho NantchyIak現場音樂設計。現為「西尤島融合樂團」西塔琴手兼主唱。
►太魯閣族金曲歌手|伊祭達道,曾獲第18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語歌手獎、第二屆新唐人「全世界華人聲樂大賽」民族男子組銅獎。
►泰雅族金曲歌手|雅維·茉芮Yaway‧Mawring,曾獲第三十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歌手、最佳原住民專輯。
►排灣族吟遊歌手|達卡鬧,被譽為排灣族藍調吟遊歌手,曾入圍第二十四屆金曲獎最佳原住民專輯、最佳原住民歌手。
🪘⛰🌾🌿🌻 🪘⛰🌾🌿🌻 🪘⛰🌾🌿
謝皓成臉書連結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0258662105
2016年Pullman藝術新秀獎
https://youtu.be/u53GEdm1iro
獵首笛專輯
「曦月」https://youtu.be/VuqB3efvMBU
泰雅族織布曲-文創之星獲獎(泰雅傳統結合古典管弦樂)
https://youtu.be/v9XKSqf9spg
Alian原住民族廣播電台三週年音樂會開幕演出
https://youtu.be/SJiBvetHd08
🪘⛰🌾🌿🌻 🪘⛰🌾🌿🌻 🪘⛰🌾🌿
每週六每週日晚上
20:00-21:00
Alian96.3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 哈娜麥莎微醺時刻」
每週六日晚八點
歡迎跟我蘇婭一起聽聽音樂
談談心 小小微醺一下 🥂🍷🥃🌹
App下載「Hinet Hichannel」
~「Alian FM96.3原住民族廣播電台」
Http://hichannel.hinet.net/radio/index.do
(手機電腦都可以聽)
http://alian963.ipcf.org.tw/programs_view.php
(原住民族廣播電台隨選節目網址~可以點選你喜歡的節目收聽)
🪘⛰🌾🌿🌻 🪘⛰🌾🌿🌻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4的網紅Sandra Tavali李婉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Computer Music Ensemble: for Black metal vocal, Prepared piano, Real time sound processing. Composer: Ivan Voinov, Sandra Li, Cvo Yang, Bruce Wang ...
室內樂定義 在 長笛玩家工作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一名】 孩童絕技長笛重奏團 —2020傑人盃音樂大賽B組室內樂團第一名🏅️🏅️🏅️
【第二名】盲人長笛家—陳妍如、沈彥霖—視障音樂文教基金會第28屆視障音樂大賽成人自由跨界組第二名🥈🥈🥈
#BeatboxFlute #絕技長笛 在2020年屢獲佳績,無論演出、比賽、學習都有非常值得驕傲的成績!
.
大家吹長笛的熱情加分,更願意挑戰困難,也終於在公開賽場上獲得了觀眾和評審們的青睞,真實的將音樂帶給身邊的人,也更容易、更享受在投入音樂的律動裡!
—————
(這會是一篇需要閱讀5-7分鐘的長文,以下是我的個人感受,來自內心的聲音,您可以與我們共享上方的喜悅即可,若想進一步感受這些榮耀所帶給我的感觸,那麼就繼續閱讀下去吧!)
▶︎▶︎▶︎
這兩天陸陸續續傳來好多好值得不斷回味的消息,忍不住好想誇獎我的學生們(我常鼓勵學生,但我好像不怎麼常誇獎他們😅)
情不自禁的想著:你們可以不要都這麼棒嗎? Can you please not being so talented😍?
.
更重要的是無論年齡大小,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必要的時候獨當一面,願意發自內心的去帶領彼此,去幫助互相不足的地方,並照顧好夥伴們的身心狀態。
.
我超欣賞學生們的以上這些優點!
我也是試圖將這個心情傳給下一個世代:
〝做音樂就像做人,想聽懂音樂就必須有一顆懂得人性的心腸,你必須願意想像才能發揮你巨大的靈性力量,音樂需要靈性,如同你需要你的血液一樣。〞
.
這群孩子怎麼會這麼優秀,
我幾乎什麼都沒做,他們就全都做到了!
我一直認為教育的意義在於看著他們成長、陪著他們失敗,讓他們看著我輝煌,也讓他們看見我並非一帆風順,一起度過所謂失敗和不得志的過程,他們看著我的起起伏伏,同時我也看著他們努力的成長。
.
然後放手。
他們會很好的自己長大。
▶︎▶︎
回到現實,這幾年推廣 #循環呼吸 和beatbox flute當中,其實聽過不少讓人挫敗的話語,也免不了被曲解用意、被誤解、被閒言閒語、不被信任也曾被背叛和無理的攻擊。
.
這些都曾經讓我受傷,每當這個時刻總會想起我的老師在我回國前曾說過的話:
—「你正在做的事總會有一半的人喜歡你、一半的人會討厭你,那何必在意那不喜歡你的那一半呢?只要好好對喜歡你的那一半負起責任,這樣就夠了。」
—「只要你記得你的目標,不斷想起你的初心,無論你在哪裡做什麼,只要你願意熬,那麼只要10年你的根一定會穩,那麼你就會達到所謂的成功了。」
▶︎
我通常面對困境時,都會直接跟學生說我正面臨的困境和我覺得可以做到最好的處置方法,我不介意讓他們知道我為什麼覺得困難,但同時我也會充滿壞意😈的設立一些關卡,有時候會透過觀察,選擇難度較高的方式讓他們練習,失敗、練不成、比賽暫時拿不到好成績都不要緊,只要記住「目的」看見「目標」,就放手去做。
.
看得見失敗會為你帶來什麼,清楚明白成功又會為你帶來什麼,人生很短也很長,享受生命的進程也逐漸放下人生的枷鎖,不被社會價值所定義,走出每個人的特色和個性,選擇就不後悔,然後過完一生,好好交棒。
.
感謝所有曾經以及一直以來都幫助我的人,我無以回報,只能盡量以有限的能力回饋有需要的人,並愛護這顆地球以及星球上的所有生命。
#flute #music #taiwan #musician #beatbox #flutemusic #fluteplayer #fluteteacher #musiccover #taiwanartist
#絕技長笛 #beatboxflute #wavelineflute
#flutegamer #長笛玩家
室內樂定義 在 梁茜雯 Jenny Chien-Wen Li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白鳥之歌】
若說卡薩爾斯是20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家,相信這點無人能反駁。但若要明確指出他的偉大之處在哪,或許沒多少人能一言以蔽之。首先,大家都知道是卡薩爾斯在14歲那年於舊書店發掘了巴哈埋沒已久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並且又花了12年的時間,每天鑽研練習將這部作品發揚光大,使之成為最偉大的大提琴經典而非僅只是訓練指法的練習曲。然而,也因為這部作品,讓卡薩爾斯重新定義並彙整了當代大提琴的演奏技巧,賦予了大提琴全新的藝術生命,讓大提琴不再只是過氣的笨重老樂器。
光是以上兩點,就足以讓卡薩爾斯撐起20世紀大提琴音樂的半邊天,也讓卡薩爾斯名留青史。然而,卡薩爾斯偉大的地方不僅只是音樂藝術上的貢獻,他偉大的人格情操更是後輩的典範。他曾說過自己是個永遠都在「拒絕」的音樂家,他拒絕了一般人無法抗拒的名利、慾望,甚至拒絕了功成名就、飛黃騰達。「拒絕」成了他的招牌,但也成了他之所以偉大的關鍵。究竟他是如何「拒絕」的呢?
這得從他小時候說起,卡薩爾斯是西班牙舉國皆知的天才兒童。四歲進唱詩班、七歲學小提琴、九歲學鋼琴。而十歲時,他已經能全本演奏巴哈十二平均律中的48首前奏曲與賦格了。但小小年紀的他非但沒有選擇當鋼琴家、也不願意當小提琴家,而是投身於當時根本被音樂界視為冷僻樂器的大提琴。這是他人生第一次的拒絕!
15歲那年,西班牙皇室為表彰卡薩爾斯的天才與努力,特地頒發了兩年的獎學金讓他進入聞名全歐的馬德里音樂學院深造,並賦予了他隨時都可進出皇宮與皇太子一同學習音樂的待遇。然而卡薩爾斯竟然拒絕了這樣豐厚的禮遇,選擇帶著這筆獎學金往當時的弦樂重鎮比利時布魯塞爾音樂院學習大提琴。這是他人生第二次的拒絕!
當時布魯塞爾音樂院最知名的大提琴教授是約克伯,約克伯非常看不起這位來自西班牙的懵懂青年,因此有意在大師班的課堂上羞辱卡薩爾斯。只見約克伯輕蔑的隨口問了幾首冷僻艱深至極的曲目,沒想到卡薩爾斯竟能將每一首曲子皆一音不漏的完整背譜演奏。這可讓約克伯瞠目結舌,當場收斂起高傲的態度,打算好好栽培這難得一見的天才。為了留下卡薩爾斯,約克伯甚至願意提供卡薩爾斯食宿、免費幫他上課。但有骨氣的卡薩爾斯斷然拒絕,表面上冠冕堂皇的理由是他不習慣布魯塞爾的生活。但明眼人都知道,他恨極了約克伯歧視、無禮的態度。因此在不惜與西班牙皇室決裂、將所有皇室獎學金一併繳回的要脅下,卡薩爾斯隻身一人離開布魯賽爾,流浪到巴黎,過著落魄的留學生涯。而這是他人生第三次的拒絕!
在巴黎這段日子,雖時他人生最困頓潦倒的時刻,卻也是涵養他藝術生命最豐蘊的時刻。他一方面在夜總會拉大提琴娛樂觀眾、一方面又以巴黎為基地展開遊歷全歐旅行演奏的生活。不僅多次回到西班牙故鄉演奏、更受邀前往倫敦為當時的維多利亞女王演奏。後來也遠度大西洋接受美國老羅斯福總統的邀請,親赴白宮與卡內基音樂廳演奏。卡薩爾斯聲望的頂點是與小提琴大師提博、鋼琴巨擘柯爾托組成了舉世知名的鋼琴三重奏,遊歷世界各地演奏長達30年之久,累積了聲望與名氣。
到了1920年,卡薩爾斯終於回到巴塞隆納。他成立了一個全由素人組成的業餘管弦樂團,不僅不求報酬的訓練喜愛音樂的平民大眾一起演奏,更讓巴塞隆納的市民有了欣賞美好音樂的機會。接下來他更成立了工人音樂協會,讓每天在工廠裡辛苦工作的藍領階級,只需每年繳一美金的會費,就能欣賞卡薩爾斯每兩星期為他們所舉辦的高水準音樂會。
每年夏天,卡薩爾斯總會回到故鄉小鎮開音樂會。同樣的曲目,卡薩爾斯在倫敦可獲得五千美金的酬勞,然而卡薩爾斯卻僅對故鄉的劇院經理象徵性的僅收五美金的車馬費。鄉親們愛極了卡薩爾斯,每當卡薩爾斯回鄉度假之時,居民們總刻意拿起樂器在戶外演奏,無論是嚴肅的室內樂或是熱情的佛朗明哥舞曲,總會故意留下一把樂器無人拿取,以等待卡薩爾斯不期從路上經過而興奮的拿起樂器一同合奏。就是這樣純樸、熱情卻又善良的人民,感動了卡薩爾斯。但也就因為這樣的感動,使得卡薩爾斯做出了人生中最痛苦的一次拒絕。
那是1936年夏天,西班牙爆發內戰,佛朗哥建立法西斯獨裁政權。痛心疾首的卡薩爾斯離開了他摯愛的故鄉,搬到距離法國與西班牙邊境只有數公里之遙的法國小鎮普拉德。從此卡薩爾斯不再稱呼自己是西班牙人,而是他的故鄉之名-加泰隆尼亞人。這是他第四次的拒絕!
此後,卡薩爾斯開始了他一連串長期抗議、習慣拒絕的歲月。二戰爆發,卡薩爾斯拒絕前往德國為納粹演奏、也拒絕了墨索里尼之邀到義大利演奏。之後他拒絕前往承認佛朗哥政權的英國演奏,二戰過後更拒絕了赴美國演奏,原因同樣是因為他們都承認了佛朗哥政權。卡薩爾斯發誓,只要佛朗哥政權存在的一天,他勢必與邪惡周旋到底,沒有模糊地帶、更沒有商量餘地。恨極卡薩爾斯的佛朗哥政權不只一次發出全球通緝令,將卡薩爾斯列名為遭到通緝的戰犯,明令若活抓卡薩爾斯必定砍斷他的雙手,讓他永世不得拉琴。但卡薩爾斯依舊拒絕如故、抗議如故。就這樣,他拒絕了大半個世界。此時的他寧可在法西交界蒼涼偏僻的庇里牛斯山上舉辦寒酸的音樂節,也不願為這些光鮮亮麗卻面目可憎的政客演奏。
然而卡薩爾斯的普拉德音樂節卻因此成了世界頂尖音樂家的朝聖之地。他們爭相參與每一年音樂節的活動與演出。就在1950年,巴哈逝世兩百週年之際,卡薩爾斯組了一個僅有數十人的小小樂團專門演奏巴哈的管弦樂作品。而這小型樂團的陣容與卡司足以媲美當時世界各大頂尖樂團,樂團首席是大名鼎鼎的曼紐因、而大鍵琴手則是廿世紀最偉大鋼琴家之一的塞爾金。如此陣仗,讓當年的紐約時報大篇幅報導,也讓卡薩爾斯成了音樂界追求自由民主的人權鬥士,更在1958年獲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個人聲望達到頂峰。但這樣的頂峰卻是他用數不盡的拒絕所換來的。
1959年,卡薩爾斯終於赴美國紐約演出,然而邀請他的並非已多次遭受閉門羹待遇的美國,而是聯合國國際大會。在那場音樂會中冠蓋雲集,就連西班牙駐聯合國大使都親自前往聆聽「戰犯」的演出。卡薩爾斯拒絕了西班牙,但卻沒有一個人能拒絕他的音樂!又一次,紐約時報給當晚演出的卡薩爾斯發表了這樣的社論:「值得慶幸的是,佛朗哥政權沒有蠢到在眾目睽睽下拒絕文明。」
一個用拒絕堆砌起來的價值觀,給了我們這樣不凡的啟示與榜樣。他的尊嚴建立在不屈服於任何現實利益,更以人道精神、自由民主為畢生追求的信仰。自1945年起,每一次的音樂會,卡薩爾斯必定以他家鄉加泰隆尼亞的民謠《白鳥之歌》作為終曲。在這首曲子裡,能聽到他的傲然於世的骨氣與勇氣,更能聽到他慷慨無私的包容與熱情。骨氣勇氣代表的是不妥協的價值觀,包容熱情卻是對眾生的擁抱與關懷。這如同卡薩爾斯所說的:
「對人類尊嚴的侮辱就是對我的侮辱,而維護正義是我的良知使然;事實上,人類的良知比音樂重要得多。雖然你可以用音樂來提升人類的良知,但是最偉大的是愛,卻是對所有生命的愛。」
本文第一則留言裡的影片旁白,是卡薩爾斯於1971年最後一次受邀在聯合國大會上演出時的演講錄音。當年他已91歲高齡,其聲調仍然鏗鏘有力、感人肺腑。再過兩年,大師辭世,卡薩爾斯留給世人的絕不只有偉大的音樂藝術,其崇高的情操與人格,更是人類永遠追求的真理,照亮這世界每個陰暗的角落!
室內樂定義 在 Sandra Tavali李婉菁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Computer Music Ensemble: for Black metal vocal, Prepared piano, Real time sound processing.
Composer: Ivan Voinov, Sandra Li, Cvo Yang, Bruce Wang
Sound engineer: Cvo Yang, Bruce Wang
Metal Vocal: Chi Yue
Prepared Piano: Sandra Li
Premiere Production: Body Phase Studio, Guling Avant-Garde theatre, Taipei, TAIWAN, 2014.4.26
About the work:
Dirge is a prepared piano piece that is processed through electronics and fused with a harsh vocal speaking the poem "Dirge" by Shakespeare. "Dirge" is written about deat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ying. The meditative, dark sound interlaced with complex piano melodies and rhythms creates a perfect, romantic atmosphere around the aspect of death. The harsh vocal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cries of a crow, traditionally a messenger of death.
Dirge (134)
William Shakespeare
COME away, come away, death,
And in sad cypres let me be laid;
Fly away, fly away, breath;
I am slain by a fair cruel maid.
My shroud of white, stuck all with yew,
O prepare it!
My part of death, no one so true
Did share it.
Not a flower, not a flower sweet,
On my black coffin let there be strown;
Not a friend, not a friend greet
My poor corse, where my bones shall be thrown:
A thousand thousand sighs to save,
Lay me, O, where
Sad true lover never find my grave
To weep there!
About the composers:
Ivan Voinov is a first generation Russian living in America, where he has grown up, maintaining strong cultural ties back to his ethnic Russian roots, which can easily be heard in his music. During the later years if his high school career, he became successful as an ensemble composer, having several of his pieces performed across his home state, Vermont, and appeared on the radio for interviews on two occasions. Ivan is now studying computer music and recording rats major at Peabody conservatory, studying under Dr. Geoffrey Wright, where he is exploring the rich depths of sounds and capabilities and control pertaining to the field of electronic music.
Sandra Li, of the Siraya people, is a former keyboardist of the classical ensemble "Indulge" and the well-know metal band "Chthonic". Her musical works crossover between classical and fine art, film and documentaries. She is the composer for the TV documentary "Unknown Taiwan" produced by the Discovery Channel. Also, she was the artistic director of the musical "Dark Baroque”. Ms. Li earned the Master of Music degree in Computer Music from the Peabody Conservatory of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in Baltimore, Maryland, U.S.A., where she studied Computer Music with Dr. Geoffrey Wright.
輓歌
威廉莎士比亞
無常爾來矣﹐置我於柩床。一息已云絕﹐殺我乃姣娘。
麻絰及紫杉﹐速備慎毋忘。無人愛我深﹐乃肯殉我亡。
竟無一好花﹐撒余靈柩旁。竟無一良朋﹐弔余埋骨場。
不須為余泣﹐葬余在遐荒。親友無覓處﹐免其徒哀傷。
《輓歌》是為預先設置的鋼琴,現場即時聲響效果控制,與金屬黑死腔演場所創作的作品。人聲的部分所吟唱的是莎士比亞的詩作 "輓歌"。這首詩所描寫的角度,是從一個渴望垂死的靈魂,面對生命中無法抗拒的凋落。企圖利用鋼琴複雜的旋律與節奏營造出一種完美浪漫的死亡氛圍,暴烈的人聲比喻為烏鴉的哭聲,代表死亡的傳統使者。
Ivan Voinov 來自俄羅斯,成長過程中大部分居住在美國。在他的作品中,充分展現了俄羅斯的民族意識與風格。就讀高中時,已經展露在室內樂作品的創作能量,樂曲曾發表於 俄羅斯,佛蒙特州,與電台相關專訪。目前就讀於約翰霍普金斯琵琶地音樂院電腦音樂系,主修作曲,雙修錄音藝術。師從 Dr. Geoffrey Wright。創作特色專注於聲音的探索以及有關電子音樂現場控制的深入研究。
汪戊全,來自台灣台北,2013年畢業於臺北科技大學互動媒體設計研究所,目前嘗試以手作的細膩態度融入互動媒體設計的謹慎思考,共同創造出述說新形態故事溫暖人心的價值。
楊政,來自臺灣,畢業於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在組樂團的過程中受到身邊不同藝術形式的人啟發試著追求無法明確定義的表演形式。曾經重新定義縫紉機的聲音的意義,在各地做過演出,同時於2013年在牯嶺街小劇場手作工作坊演出。
李婉菁 Sandra Tavali,西拉雅人,前indulge , 閃靈樂團鍵盤手; Discovery Channel 「謎樣台灣」配樂,音樂劇「黑暗巴洛克」音樂總監。作品常為跨界藝術、電影、紀錄片配樂等。約翰霍普金斯琵琶地音樂院電腦音樂研究所畢業,師從 Dr. Geoffrey Wright。
室內樂定義 在 台北室內樂集 的推薦與評價
台北室內樂集由一群喜愛演奏室內樂的朋友所成立, 不定期以不同型態的組合舉辦音樂會, ... 1750-1810)由海頓或莫札特所創作的音樂才是古典音樂,我認為古典音樂的定義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