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選人余宗漢表示,候選人沒有任何舞弊行為,不該把責任歸咎在候選人身上。
縣府回應,依規定,未蓋農會圖記及指導員印章者,選舉票無效;若候選人認權益受損,依法可循民事訴訟程序處理。
宜蘭縣代表開票 在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無書者大會】 新文化運動月系列活動 主題書展
陳翠蓮、吳乃德、胡慧玲著,《百年追求 :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卷三:民主的浪潮》(新北:遠足文化,2013)。
民主的得來絲毫不容易,細讀《百年追求》,著實是膽戰心驚之作。每一次的民主抗爭,都是一場以小搏大的勇氣。當今看來稀鬆平常,甚至是覺得百無新意的選舉,於過去卻並不簡單。書中記載的種種關於選舉、開票、作票等例子,那些荒腔走板的事實,現在看來覺得稀奇,但在當時卻是在無奈翻攪後的話語。
一九六零年,國民大會修改《動員勘亂時期臨時條款》,使蔣介石能夠連選連任,而不受憲法約束。兩千多名的國民代表,儘管早已失去原本中國選區與選民的代表性,卻依然行駛著臺灣人民的「民意代表」之職。這狀況即使到了蔣經國時期,所謂的民主政治,卻還是強權對外的一張遮羞布。
或許從一九七五年郭雨新參選立法委員敗選之事、或爾後的中壢事件,便可窺見這時期的選舉局勢。郭雨新原為中國青年黨員,但卻常為弱勢發言,批判國民黨黨政不分。「彭明敏《自由的滋味》一書,談到他逃亡前台灣政治情勢之險惡:『我聽說安全單位已經決定,台灣如果發生動亂,有三個人要立刻毀滅:一個是台北市長高玉樹,一個是省議員郭雨新,第三個就是我。』」此段話也顯示郭的政治能力,和其對立於國民黨的立場。於是在一九七五年,郭雨新以「臺灣民意的領航者」為號召,參與第一選區的立委選舉。
「郭雨新造成北台北最大的選舉旋風,也鼓動了一批台灣青年。……台灣大學法律系學生蕭玉珍記得,發傳單有時會碰到一些外省人,不僅不拿傳單,還開口罵『他媽的!』把傳單揉一揉,往地下丟。蕭說,印象最深刻的事在羅東發傳單,情治人員一直跟監,學生大街小巷鑽。到了另一個定點,還是有情治人員跟監,如影隨形。」
「國民黨目無法紀激起民眾反彈,以實際行動力挺。投票前夕,宜蘭和基隆的政見會人山人海,前所罕見,大家都認為勝利在望。」
「郭雨新選情看漲,國民黨決意封殺,全面買票。不僅動員公務員助選,連軍方也站出來,穿軍服在演講會場發傳單。」
「十二月二十日投票當天,國民黨大作票。郭雨新宜蘭競選總部不斷接到選民電話:『快來阿,他們在作票!』……選民已包圍開票所,要求選務員從廢票當中重新驗票,果然開出五百多張郭雨新的票。」
「開票結果,郭雨新得八萬多票,落選,廢票高達八萬多張。如果計入廢票,應是全台灣最高票。憤怒的群眾聚集競選總部吶喊,要求到宜蘭縣政府抗議。」
除了這場郭雨新以高聲勢落選的鬧劇,其他地區的參選更是充滿離奇之事。「最著名的例子,是高玉樹參選台北市長選舉。高玉樹四次參與市長落選兩次;其中開票所停電、計票中止、廣播停報,花招百出,無奇不有。」「『下午三點,他們看沒有人來投票,就像彈鋼琴一樣,在選舉民冊上整批蓋印、投票。霧社的投票率高達百分之百,有的地方還達到百分之一百零一。』」
種種荒唐選舉結果,使得群眾的憤怒白熱化。一九七七年,當五項地方公職人員選舉合併舉行,也是實施自地方自治以來規模最大的地方選舉時,民眾對於作票、不公的憤怒達到最高點,「中壢事件」於焉而生。
十一月十九日,投票日當天上午,於中壢國小的二一三號投票所,七十七歲的鍾順玉和七十一歲郭塗菊夫妻倆,進入圈票處投票,但其票卻被主任監察員視作廢票。兩老得知此事,遂回投票所要求補發選票,遭到拒絕而起了爭執。檢察官獲報後將兩老帶回分局偵詢,對涉嫌的監察員不做任何偵訊,還讓他在投票所繼續職勤。種種的偏頗使得群眾不滿,聚集於警局前,要上前要求理論。
「群眾又包圍分局,人潮越來越多,……三點四十分,群眾扔出石頭,打破第一片玻璃窗。歡呼聲中,投石如雨,不多久就把警局玻璃砸爛。」
「接近傍晚,群眾開始推倒警車,一輛又一輛。隨後兩輛鎮暴車閃燈鳴笛,喔伊喔一駛入,車前一面大鐵網,寫著『有電』兩字。群眾致此以無所懼,搖晃震爆車,把輪胎漏氣,把震爆車掀了。憲兵趕來維持秩序,兩台白色憲兵車也一併被群眾翻了。」
「黑暗中,警方從某處制高點開槍,十九歲的中央大學學生江文國投不重槍倒地,送醫不治。另一名十九歲青年張志平背部中二刀(一說遭槍擊),送醫不治。」
「流血慘劇激化衝突,群眾開始放火燒車。……十一點多,有人縱火燒分局,火是延燒至宿舍,波及分局旁的消防隊。中壢外圍則被憲警軍隊封鎖,管制交通,車輛不得入內。媒體也封鎖消息。」
「由於中壢事件的教訓,選務人員變得謹慎小心,……,得票數是二十二萬票對十三萬票,許信良高票當選。但電視新聞報票時,不論由北而南,或由南而北,都略過桃園不報。」
現代的我們能因種種原因,而不動身實踐投票的權利。但回首過往,有那麼一群人,為了不讓民主輕易淪為幻影,而敢於面對龐大的極權與恐懼。這方等待被圈選的選票,是先輩們傳予後人,看那自由如何脆弱,也如何堅強的證明。
(撰文 / 黃加嘉)
陳翠蓮、吳乃德、胡慧玲著,《百年追求 :臺灣民主運動的故事》
誠品:
(卷一)https://pse.is/LDTLW
(卷二)https://pse.is/L72UX
(卷三)https://pse.is/JJF5T
金石堂:
(卷一)https://pse.is/L22AM
(卷二)https://pse.is/LJ8MH
(卷三)https://pse.is/LEHGM
—
【無書者大會】
新文化運動月系列活動 主題書展
9/20-10/31
臺北市立圖書館 建成分館、延平分館、萬華分館、力行分館、西湖分館、石牌分館
田園城市風格書店、Bookstore 1920s、誠品網路書店、金石堂網路書店
書展頁面:
誠品:nexhibition.aspx
金石堂:https://pse.is/LMVV9
【主題三 走向大眾:有深度的臺灣史】
歷史是寫給大眾的,也由大眾來書寫。學術文獻的價值很重要,但歷史也必須為大眾所 認識。此區書籍多為學術的研究成果轉化為敘述型的書籍,如果你想挑戰一場深度的臺 灣史之旅,那是再適合不過的了。
—
「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自開館以來,一直致力於保存與發揚新文化運動的歷史事件與人物精神。每年10月館慶時期,以藝術節概念策劃「新文化運動月」一系列活動,希望能透過更多元的形式,推廣臺灣新文化運動的精神與內涵。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將與故事Storystudio共同策劃,自8月起舉辦一系列「文化份子大論壇」、「街頭運動會」街區導覽與「無書者大會」主題書展,帶領大眾重新認識臺灣新文化運動。
—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臺灣新文化運動紀念館
承辦單位: 說書 Speaking of Books(史多禮股份有限公司Storystudio. Inc)
合辦單位:臺北市立圖書館、田園城市風格書店、@Bookstore 1920s、誠品網路書店、金石堂網路書店
—
同場加映:新文化運動月戲劇演出《懸河醫生館》
10 月 12 日(六)19:30、10 月 13 日(日)14:30
臺北市藝文推廣處大稻埕戲苑
購票連結:https://pse.is/KNX6G
宜蘭縣代表開票 在 兩個太陽的台灣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年末送暖:為外籍漁工募冬衣活動開跑!】
嗨~大選完的第一個上班日,大家今天過的好嗎?(理科太太語氣)
1124選舉日當天,小編投完票後沒有跑回家等開票,而是搭車前往宜蘭南方澳去探望印尼、菲律賓的外籍漁工弟兄,雖然他們沒有投票權,但1124這天對他們仍然別具意義 -- 因為當天是難得的「月光假」(也就是魚都不出來的日子,大部份漁工休假不用出船),漁工們抓住難得的休假日舉辦了一場年末聯歡活動,眾人的歡笑聲充滿了整個南方澳港區。
不少熟識的漁工看到身為台灣人的小編我,都紛紛走來向我表達他們的感激之意,因為他們有些人身上穿的,就是前幾年善心台灣民眾捐來的冬衣,畢竟在他們故鄉菲律賓、印尼兩國是沒有冬天的,如果沒有這些愛心冬衣,來自熱帶的異鄉人真的很難熬過寒風刺骨的海邊天氣。
但同一時間他們也對我說,有些舊的弟兄返鄉了,新來的弟兄還沒有冬衣,希望幫這些新進弟兄請求大家協助,因此小編今天要在《移人》臉書專頁公告:
「2018年為外籍漁工募冬衣活動,正式開跑!」
讓人欣慰的是,今年總共有三個民間人權團體(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海員漁民服務中心)以及一個公務單位(高雄漁業署)加入這次募冬衣活動,想捐贈的民眾請選擇其中一個單位寄送即可。
我們始終相信,愛一直存在於台灣土地上,只是呈現的方式不一樣罷了(小編也愛外籍移工兄弟姊妹們啊 XD 只是他們在政治領域獲得的支持更少,所以我們只能乖乖用寫報導的方式來愛他們~哭),因此如果您願意貢獻不分國界的愛心來響應這次活動,歡迎將冬衣寄至以下單位:
---------------------
北部、東部民眾請寄至下面兩處地點,並在包裹外觀註明「捐贈漁工冬衣」
106台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83巷24號1樓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收
聯絡電話:(02) 2397-1933
(新事社會服務中心延長收到12月16日)
270宜蘭縣蘇澳鎮華山路117號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收
聯絡人:工會秘書長李麗華 0915-290439
(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收到明年2月)
中部、南部民眾請寄至下面兩處地點,並在包裹外觀註明「捐贈漁工冬衣」
806高雄市前鎮區漁港中一路2號1樓5室 海員漁民服務中心總務室收
聯絡電話:(07) 822-7296
(海員漁民服務中心收到12月中旬)
806高雄市前鎮區漁港北一路1號 高雄漁業署林榮耀收
聯絡人:林榮耀先生0983-521382
(高雄漁業署收到明年元月)
---------------------
另外,小編一樣在下面列出幾個常見的Q&A,希望能減少各位網友們發問的次數。
Q:請問捐贈給外籍漁工的衣服有沒有尺寸及性別限制?
A:由於外籍漁工全部都是男性,並沒有任何女性,因此捐贈過來的冬衣只收男性衣物!只收男性衣物!只收男性衣物!(很重要所以講三次)請不要寄女性衣物唷~~
至於捐贈衣物的類型,由於外籍漁工必須長時間出海作業,因此捐贈衣物希望主要以方便穿脫的「保暖外套、夾克、背心」為佳,此外長褲、帽子、手套...如未破損也可以,但請不要捐贈短袖短褲等夏季衣物。尺寸的話,由於漁工弟兄們高矮胖瘦不一,因此沒有限制尺寸。
Q:請問這項募集冬衣活動會持續到什麼時候?
A:新事社會服務中心收到12月9日,宜蘭縣漁工職業工會收到明年2月,海員漁民服務中心收到12月中旬,高雄漁業署收到明年元月。(感謝網友馮善翊協助打電話確認)
Q:外籍漁工沒有薪水嗎?為什麼他們不自己買禦寒衣物?反而需要我們捐給他們?
A:外籍漁工是在台灣遭到薪資剝削最嚴重的移工族群(遠比工廠移工、家庭看護、外傭還嚴重),由於外籍漁工不受《勞動基準法》保護,因此他們的薪水幾乎都低於法定基本月薪22,000元,且薪水的一大部份還得用來償還高額仲介費,更常遭到莫名其妙拖薪扣薪,許多外籍漁工最後拿到手的薪水可能只剩幾千塊台幣,連寄回家都很勉強,更別說買禦寒衣物了。(曾有漁工對我說,他開心的跟收到錢的故鄉家人通完視訊後,轉頭落淚去啃麵包跟罐頭。)
因此在不平等的勞動法規尚未修改前,捐一些禦寒衣物給外籍漁工幫助他們渡過漫長冬季,算是我們少數能讓這些異鄉人感到台灣人情溫暖的方式之一;當然您有選擇不捐的自由,但小編想讓您知道,過去幾年人權團體舉辦募冬衣活動時收到的衣物都超過五十箱,代表台灣真的有非常多善心人士關心這些海上弟兄的處境。
Q:外籍漁工不是都是台灣漁船的員工嗎?為什麼他們老闆不提供禦寒衣物給他們?
A:關於這個問題,嗯~可以請您去閱讀一下網路媒體《報導者》的「血淚漁場」系列報導,您會發現外籍漁工在台灣漁船的勞動環境惡劣的超乎想像,平常他們必須在漁船上又窄又悶熱的船艙裡睡覺,出海工作後常常得連續工作超過24小時不能休息,三不五時還得被船長船東毆打辱罵,簡單講就是「不把人當人看」,因此小編是不敢奢求在這種情況下,「每一位」外籍漁工的船長船東都那麼善良為他們著想啦。
《報導者》的「血淚漁場」系列報導:
https://www.twreporter.org/…/far-sea-fishing-investigative-…
當然,台灣也有一些好的船長船東願意做這件事,因此有些幸運的漁工是不需要冬衣的;但好老闆的比例差不多跟石虎這種瀕臨絕種動物一樣稀有,因此現實層面還是靠大家直接捐冬衣比較快,至少在人權團體的管理分配下,可以確保讓「每一位」需要冬衣的漁工都可以拿到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