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與十五萬
昨天收到學費單,看到價格後很想哭,是開心的哭,因為跟以前私立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
我們之前選的學校在私立中不算最貴的了,但是註冊費、月費、雙語課程費、交通費、餐費....各種加起來以後,每學期十五萬是跑不掉的。
一開始唸小學時,第一學期沒有太大感受,那時候我們家還是雙薪家庭,筋肉老爺隨便開個課都是學員爆滿(其實當然沒有隨便),很容易開兩三次學費就到位;
結果開學沒多久後他中風了,因為再怎麼樣都不希望影響到小孩子就學狀況,於是小一下學期與小二整學年,我都過著....每個月收到月費通知都想哭的狀態。
但是熬著熬著也就熬過來了,現在兒子轉到公立學校讀書,環境、老師、硬體、軟體......樣樣都好,先屏除掉轉學開學不適應問題,我真的覺得「公立學校非常好」。
今天看到註冊單後,6000多元唸一學期還真是傻了一下,瞬間覺得要是當初那15乘以3的45萬,拿來好好投資會不會更好?
那些錢好好投資,複利效應,到孩子長大後成為他的就學金(留學金),可能會遠比小時候就撒一堆錢來得實際,不然一般家庭要買房、要生活,哪裡生出來幾百萬的留學錢。
點通我的是兩個非常會理財的女商人:一個買儲蓄型美元保險給孩子當留學金,一個買元大ETF。#有錢人小孩的留學金也是理財理來的,這是我那時候的震撼。
兜回來,這邊要講的當然不是「公立好還是私立好」,不同家庭環境、迥異的孩子個性每個人都該適得其所;
我比較想坦承自己與聊聊的是:
「小資家庭有沒有必要硬撐著讓小孩讀昂貴的學府?」
因為身邊不少小資朋友爸媽,都在焦慮著孩子就學應該送到哪?總有一股社會氛圍,飄散著「送到私立就比較不會輸在起跑點上」、「送到私立唸書就會從此人脈廣闊」、「私立小學的爸媽比較沒有三教九流」、「私立小學的孩子比較單純」的思緒。
然後這些爸媽們就勒緊褲帶,牙一咬的也要讓孩子唸私立學校去了(然後孩子大了就沒錢資助深造費了。)
想坦承的事情就是我也曾經有這些迷思,卻在孩子唸書的過程當中一一發現這當中有很多BUG!所以後來乾脆心一橫,搬家轉學一次搞定。
#想要贏在起跑點本身就是個迷思
比較常看見的是在大量填塞教育後,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要不就是揠苗助長後,孩子不知所謂而學變成了考試機器;再不長大後能逃離爸媽魔掌,孩子的人與心一去不復返。
贏在起跑點一點意義都沒有;
贏了別人又怎麼樣?
人生過的是自己的,快樂往往不來自於輸贏,而是心裡有暖流。
#唸私立也不會讓孩子人脈比較廣闊
老實說真的想要人脈廣闊,長大了好好念EMBA會實際一點。都是快狠準的人脈。
#每個階層都有三教九流
只是看對方遇到了,是要用蠻力跟你對幹,還是用財力壓死你。再者,哪裡都有不單純的小孩與家庭,所以應該是教自己的小孩是非判斷,然後父母多觀察與陪伴,及時發現問題就介入處理才是。
總之今天看到了註冊單真是感動與感觸,反正不管念那種學校,爸媽的用心陪伴都很重要!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2的網紅蔡旺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行政院去年宣布「班班有冷氣」的政策推廣,各縣市積極配合,然而享受冷氣之於也需關心碳排放成本,市議員蔡旺詮要求市府效法其他縣市,擬定具體減碳政策。同時它也關心未來振興券發放問題,為弱勢族群發聲,呼籲不要再以現金換券的方式,徒增市民負擔。 今(27)日台南市議會總質詢,市議員蔡旺詮對台南市各級學校安裝冷...
「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的推薦目錄:
- 關於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南怀瑾老师: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南怀瑾#中华文化#国学 的評價
- 關於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和 ... 的評價
- 關於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和 ... 的評價
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的台語很不輾轉(liàn-tńg)
小時候不覺得這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因為不論是在家裡跟家人溝通,或是在學校跟朋友聊天,只要會說國語就好了,台語講不好,唯一的差別就是沒辦法跟只會講台語的阿嬤好好聊天。
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說,平常沒有住在一起,只有在週末時會見到阿嬤,阿嬤平常也只問些生活瑣事,只要會日常對答,就算真的有要講什麼重要的事,也有爸爸媽媽幫忙轉譯,語言只是一種溝通的工具,我只要會最常用的工具就好了,會或是不會台語,好像不是什麼太重要的事。
一直到長大了以後,才發現這樣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
.
原來,小時候大家所說的「國語」,其實應該是華語,因為國家語言不應該是官方指派的單一語言,而是所有台灣人的母語都應該視為國家語言被保障。
原來,記憶中並不特別鼓勵講台語的爸爸、身為職業軍人的爸爸,在他小時候經歷過在學校講台語被罰錢,後來投身軍旅後,更不可能在工作時使用台語,被迫和自己的母語漸行漸遠。
原來,印象中對什麼事都溫溫笑著,只有在我不睡午覺偷跑去小河邊釣魚才會大發雷霆、叫我和堂弟跪在祖先牌位前的阿嬤、後來因為腳受傷不便行走而越來越沈默寡言的阿嬤,就是在父權體制下最典型的良家婦女縮影。
阿嬤不是只會講生活瑣事,而是從小在家幫忙拉拔弟妹長大、嫁給阿公後被要求只管相夫教子,不要對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外的事情發表想法,日積月累下來,被迫只能和孫女聊些生活鎖事。
原來,小時候認為不會講台語沒什麼問題,本身就是問題所在。
原來,從阿嬤、爸爸,到我三代和台語漸行漸遠的過程,也是許多人和母語失根脫節的家庭故事。
.
而這些事情,是在阿嬤離開我們之後,我才漸漸明白的。
在阿嬤離開前一兩年,因為動手術後來用氣管內管維持呼吸,長期臥病在床無法說話,台語不輾轉的我,連用她聽的懂的語言分享最近的生活都沒辦法,一直到現在我都還在後悔,我沒跟阿嬤聊過她的人生,現在只能從爸爸叔叔口中去拼湊一些大概的模樣。
後來只要在地方上、在行程中遇到任何講台語的大哥大姊、阿公阿嬤,我都會想起我的阿嬤。
所以我會盡量用我的破台語對話,就算再不輾轉(liàn-tńg)、就算氣口(khuì-kháu)再奇怪,遇到不會講的詞就問,現場請對方示範發音給我聽,我現在知道,對很多人來說,只有最親近的語言才能完整表達生活的難處,如果聽不懂、不會說,那永遠也無法了解他們的生活。
就算阿嬤不在了,我心中依然希望能透過這樣的方式,多少能更貼近以前阿嬤用台語認知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
過去國民黨一黨專政,結合獨尊華語的教育體制,藉由講台語罰錢、各類華語朗讀比賽話劇比賽等方式,讓華語成為台灣多數人可以共同使用的語言工具,也讓母語非華語的台灣人,逐漸脫離自己的母語、自己的文化,成了失根的台灣人。
華語成為「大多數人都可以共同使用的語言工具」,是靠著犧牲華語以外的母語建立起來的,這個現象實際上就是國民黨為了統治目的、抹煞多元在地文化以維持獨裁地位的歷史遺緒。
如果只能使用「多數人都共通的語言工具」,那是不是代表像我阿嬤那樣只聽得懂台語的民眾,都被剝奪了瞭解立法院質詢內容的權利了。
我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主要使用的語言也是華語,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不去直面這個事實。
很開心看到這幾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戲劇、音樂、脫口秀表演,逐漸使用各種母語進行創作,尤其在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之後,有越來越多的政策輔導影音文化、教育部創建的語言辭典,也有支持以母語養育下一代的政策資源來鼓勵大家多使用母語、保存母語。
台灣的民主正朝著越來越多元、越來越開放的方向前進。
但對於昨天 3Qi.tw 陳柏惟堅持用台語質詢,國民黨的孫大千卻說「台灣人民本來就可以自由的使用母語溝通,但是這絕對不代表可以在國會殿堂上,用這樣的方式來耍寶作秀。」
趙少康說「陳柏惟真是做秀做過頭,不把心思放在國家大事上,備詢者儼然接受台語考試,真是官不聊生。」
國民黨人士對於陳柏惟在立法院使用母語質詢的各種冷嘲熱諷,根本就是絲毫不顧台灣多元母語發展的血淚歷史,國民黨一直以來假民主、真獨裁的臉孔表露無遺。
我自己的台語還不夠輾轉,也還沒辦法完全用正確的發音表達我要質詢的內容,所以我沒辦法用台語質詢,但我支持陳柏惟用台語質詢的權利,那不是耍寶作秀,也不是台語考試,那是讓像我阿嬤一樣只懂母語的人,也能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以外,得以瞭解國家大事的方式。
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王炳忠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天是928教師節,在我小學時代曾經是可以放假的日子。回顧我兒時成長的歷程,更覺得除了家庭教育外,學校老師對一個人啟蒙的重要性。我經常戲稱,自己一直在「好學生」和「壞學生」之間徘徊,小學每兩年換一次級任導師,國中時我們班又很特殊的一年換一個導師(通常是三年都是同一個),幾乎前一任導師才認為我是「好學生」,下一任導師就說我是「壞學生」,而且就這麼剛好交替循環!
記得幼稚園時園方經常搞文藝表演,當時不到六歲的我每週都愛看週末「老三台」播出的「國劇選粹」,幼稚園老師就引導我在兒童節表演「平劇」(那時都這麼叫,即「京劇」),算是我人生首次登台。到了幼稚園大班,老師就給我們上「國語注音」,那時我就講一口標準國語,還能說繞口令。到了小學一年級,不知怎地忽然又變木訥起來,結果幸運遇上班上導師非常注重國文,每日都會教我們一句成語,又慧眼看出我有語文天分,就不斷製造機會讓我發言,鼓勵我勇敢舉手回答問題,又讓我上台教全班的小朋友國語注音,還讓我當「老師的小助手」,提升榮譽感,奠定我日後公眾演講的基礎。
但到了小學三年級換導師後,我就忽然從「好學生」變成了「壞學生」。當時我鄰座是個患有智能發展遲緩的女生,常在上課時跟不上,我就一邊教她,但老師就是認定我「上課講話」,要記我「缺點」,我解釋原委,她就又說我愛頂嘴強辯。有回學校升旗典禮,我剛從音樂課本背了國旗歌歌詞,就跟著唱「山川壯麗,物產豐隆……」,也被她硬說是我吵鬧,甚至在聯絡簿上向我父母「告狀」,幸而我爸察覺有異,反批學校老師為何禁止學生唱國旗歌。
那時教師圈都流行打中國結、做串珠手藝,她也經常就讓我們寫作業,自己樂得偷閒搞工藝活。我自尊心極強,覺得她偏愛班上那些比較安靜的女生,以及學校其他老師的小孩,就直接在作業本上寫「請老師不要偏愛女生及老師的小孩」,她看了只有裝傻。後來有一次,她又嫌我話多,竟叫我到訓導處門口罰站,正好小學一年級的導師就在訓導處做行政人員,很訝異她心中的「好學生」怎會如此,及時上前關心,還用當時我戴在身上的彌勒佛玉珮開導,要我如彌勒佛笑口常開,容天下不能容之事,對我往後遇逆境時的處理態度很有幫助。
此後小學五、六年級換了導師,又經常鼓勵我代表班上參與寫作、演講比賽,我重新變回了「好學生」。等到上了國中一年級,卻再次碰上一個嫌惡我的年輕女老師,還經常迎合當時陳水扁剛剛上台刮起的「台獨風」,整天扯「以後台語也可以變國語」。記得當時學期末發成績單,她還把我操行打了個「乙」,說我「喋喋不休,學習尚佳」,結果我爸看了後說:「什麼『尚佳』?我兒子考試全校第一名,應該是優異才對!」
後來我高中考上建中,又碰到了很多奇形怪狀的老師,當然也有幫助我很大的恩師,不過講起來又是一大串故事,等之後有機會再說吧!
▶圖1:與小學一年級的啟蒙導師錢老師及同學合照,當天是學校運動會,時為1994年左右。
▶圖2:小學一年級,給全班同學教國語注音。
▶圖3、4:幼稚園時(1992-1993年左右)的我和同學校外教學,參訪台北「中影文化城」(現已成民進黨當局清算的「不當黨產」),已可見對鏡頭挺有興趣。
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蔡旺詮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行政院去年宣布「班班有冷氣」的政策推廣,各縣市積極配合,然而享受冷氣之於也需關心碳排放成本,市議員蔡旺詮要求市府效法其他縣市,擬定具體減碳政策。同時它也關心未來振興券發放問題,為弱勢族群發聲,呼籲不要再以現金換券的方式,徒增市民負擔。
今(27)日台南市議會總質詢,市議員蔡旺詮對台南市各級學校安裝冷氣的配套措施提出質疑,強調碳排放成本控管的重要性。他表示,行政院在去年7月7日宣布,全國公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班班有冷氣」政策,該計畫的第一步驟:電力工程改善,正在台南如火如荼的推動,更是領先全國完成第1群校園電力改善工程發包,我們非常肯定市府的執行力與用心。然而市府僅著眼在冷氣的安裝進度上,忽略了冷氣的使用成本,令人憂心。他舉例道,前台灣營建研究院所長,現任綠學院綠色帶路人的鄭瑞濱認為,對碳排放的錯誤認知很多,所以用電的維護管理更顯得重要, 吹冷氣一小時製造約0.6公斤的碳排,鋼筋混凝土建築換算成每小時碳排約0.084公斤,吹冷氣比蓋大樓的碳排更多,顛覆一般人的想像,所以對於冷氣使用成本的控管,請市府應拿出具體對策。蔡旺詮也分享了各個縣市的減碳對策,包含基隆、宜蘭、桃園、新竹、南投、嘉義、高雄、台東等八個縣市,都對冷氣安裝提出減碳具體對策,蔡旺詮也將其整理成四大項,其一,裝設冷氣之學校,應提供其校地依比例種植樹木或綠化植被。其二,設置視覺化的「能源牆」,讓學生吹冷氣之餘,了解電力的消耗並融入節能課程。其三、裝設AI或智慧節能系統,達到節流之作用。其四,架設太陽能或其他綠電裝置,達到開源之作用。他希望市府可以採用這些措施,來為減碳救地球盡一份心力。
教育局長鄭新輝回應,雖然冷氣會耗電,但太陽能發電是黃偉哲市長大力推動的政策,目前陸續發包中,預估發電量將成長10倍,可以彌補冷氣耗電。而植樹的部分,從去年到今年,台南已種植2,200棵樹木,是台灣植樹數一數二多的縣市,達到減碳的效果。EMS節能系統與能源牆也已經發包,陸續正在建置中。承諾會照顧學童吹冷氣的需求,同時透過相關措施減少碳排。
除了關心環境議題外,蔡旺詮也對即將解封的後疫情時代提出看法,其中大家殷殷期盼的振興券,他強烈建議,無論未來振興券是採用紙本或是電子券的形式發放,千萬不要再「用錢兌換」了,他提到1,000元對弱勢家庭是相當大的負擔,尤其過去一年疫情期間,他們的處境更是雪上加霜,他們才是社會上最先該被「振興」的。如果被1,000元的兌換門檻擋在門外,豈不是辜負了政府的美意,請市府向中央表達對弱勢的關懷之意,並盡早研擬相關措施,將「加碼」納入考量,回饋市民,千萬不要讓「排貧」的狀況發生。
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雙北今天起國高中以下全面停課,同為生活圈的桃園,是否會比照雙北停課也被受關注,市長鄭文燦表示,教育局早上統計各校缺課率,達2成就進行全市停課。而停課照顧方面,也採彈性作法可送到學校,由學校安排學習教室。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666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陳其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家歹勢啦!這篇文有點長,因為講到政策,我就情不自禁停不下來。
今年是高雄改制及更名的一百週年。回顧過去百年的發展,我們由名為「打狗」的漁村,數十年來成為台灣最重要的工業城市,肩負國家經濟發展的使命,如今朝向國際宜居港灣城市轉型。
今天是我就任市長以來,第一次施政報告。我提出四大優先、13個方向,考量到過去歷史、展望高雄未來,在城市轉型的關鍵時期,希望為高雄的下一個一百年,奠定堅實的發展基礎,也為市民創造更好的生活。
.
👉四大優先:
#產業轉型
•橋頭科學園區
• 亞洲新灣區設立5G AIoT創新園區、5G應用示範場域
•轉型高階製造中心(和發+仁武)
•新材料創新研發專區
•高雄表參道計畫(以車站為核心,將後驛、大連、長明、三鳳中街、新堀江、中央公園、南華、六合等商圈進行轉型改造)
•205兵工廠遷建
•打造前鎮國際級觀光漁港
#增加就業
•青年創業資源網、青年創業發展基金、青年就業超前部署(大實習計畫)
•培育專業技術人才
•鳳山中城計畫(結合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與周遭建軍站藝術群落的文化藝術能量,積極爭取「台灣設計研究院南部分院」、「文策院南部中心」與國家級博物館來高雄設點)
#交通建設
•積極推動捷運岡山路竹延伸線、小港林園線、黃線
•加速輕軌二階
•大眾運輸接駁MeN.Go
•綠色交通運具
•共享運具(YouBike 2.0將繼續擴增租賃站,公車式小黃將提供更彈性的預約服務)
#解決空污
•國營事業帶頭降低污染源
•持續改善空污(PM2.5 AQI橘色提醒110年目標力求降為108年的一半,281站日)
👉除了四大優先外,市府也將以13個方向來努力,帶給市民好生活。
[#真安心]
1.財政紀律 舉債減少 建設增加
2.基礎建設強化
•路平SOP(落實道路施工標準化、道路挖掘管理再精進)
•綠園道(鐵路地下化完工、拆除陸橋後,將原先的鐵路廊帶,打造成為城市中的綠園道)
•透過公民參與設計,打造共融式公園
•污水接管工程
3.強化系統防災能力
•警消設備提升
•科技辦案執法、警民合作、打擊犯罪
•治水防災(針對積淹水熱點,加速提出改善方案等)
[#顧教育]
4.學童上課有冷氣(結合綠能、節電等措施)
5.推動雙語教育
6.校園永續環境
7.提升運動環境
•友善運動環境
•以促參方式、活化閒置空間、引進民間資源,增設10個國民運動中心為目標
• 開放夜間學校戶外運動空間(預計明年6月前可完成62校)
•選手培訓獎勵與生涯發展
[#好生活]
8.在地文化 走入世界
•海洋流行音樂中心
•文化建設繼續推動(大美術館、見城、興濱、眷村文化保存)
•打造南台灣國際觀光城市
•原鄉建設與文化傳承
•友善新住民
•客家文化保存
9.減輕青年負擔—#長照、#幼托 政府都在
•興辦社會住宅(四年內預計興建/興辦至少6,000戶)
•降低托育與托幼負擔(將開辦首創全國夜間托育及臨時托育、公共托嬰中心、社區公共托育家園至110年底將可達34處)
•持續提升公共化幼兒園供應比率(預計110年公共化可達40%)
•長照服務涵蓋率提升(長照服務涵蓋提升至46.59%、1學區1日照預計111年完成達65個)
10.衛生醫療與防疫
11.社會安全網全力建構
•勞工權益維護
• 社區關懷照顧據點(111年底目標達500處)
•照顧弱勢家庭
•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
•維護高齡者健康(肺炎鏈球菌疫苗+居家醫療交通費補助)
•毒品防制
12.建構農漁業高雄隊
•挺豬農加碼方案(發給每場養豬場消毒劑、補助養豬場除臭生物製劑、全面補助豬瘟疫苗)
•輔導農民因應價格波動
•農作物保險(市府編列1千萬預算,針對水稻、芒果、香蕉(植株/收入)、番石榴、荔枝、棗、木瓜、梨等8項農產品,補助農民參加「農作物保險」)
•漁產品輔導
13.發揮治理效能
•智慧城市推動委員會
作為高雄子弟,回饋故鄉,是我一生的理想;只要市府團隊在任的每一天,都將秉持「緊緊緊」的精神,讓高雄成為所有人都能夠實現理想、築夢踏實的海洋首都。
大港起風湧之時,高雄人從來就不怕挑戰,我們將以撼動TAKAO的精神,向前程邁進。謝謝大家。
.
完整簡報👉 https://www.facebook.com/pg/chenchimai/photos/?tab=album&album_id=3626938120701775
學校教育比家庭教育更重要 在 南怀瑾老师: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重要#南怀瑾#中华文化#国学 的推薦與評價
南怀瑾老师: 家庭教育 比 学校教育更重要 #南怀瑾#中华文化#国学. 22 views 6 months ago. 南怀瑾文教. 南怀瑾文教. 76 subscribers. Subscrib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