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這篇,學會珍惜生活】
對於創作出《三體》的大劉,小編一直以來的印象,就是佩服他在科幻小說上,各種奇思妙想的設定——唯獨沒有想過,會被他的科幻小說灌雞湯(笑)
這部〈帶上她的眼睛〉就是這麼特別的作品。在短短不足萬字的篇幅中,除了慣有的科幻、解謎元素以外,還相當催淚。有種「萬萬沒想到,是科幻小說教會我珍惜生活」的感覺。
一起來看看這部有些感傷的故事吧。
-
帶上她的眼睛 / 劉慈欣
連續工作了兩個多月,我實在累了,便請求主任給我兩天假,出去短暫旅遊一下散散心。主任答應了,條件是我再帶一雙眼睛去,我也答應了,於是他帶我去拿眼睛。
眼睛放在控制中心走廊盡頭的一個小房間裡,現在還剩下十幾雙。
主任遞給我一雙眼睛,指指前面的大螢幕,把眼睛的主人介紹給我,是一個好像剛畢業的小姑娘,呆呆地看著我。在肥大的太空服中,她更顯得嬌小,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顯然剛剛體會到太空不是她在大學圖書館中想像的浪漫天堂,某些方面可能比地獄還稍差些。
「麻煩您了,真不好意思。」她連連向我鞠躬,這是我聽到過的最輕柔的聲音,我想像著這聲音從外太空飄來,像一陣微風吹過軌道上那些龐大粗陋的鋼結構,使它們立刻變得像橡皮泥一樣軟。
「一點都不,我很高興有個伴兒的。你想去那兒?」我豪爽地說。
「什麼?您自己還沒決定去哪兒?」她看上去很高興。但我立刻感到兩個異樣的地方,其一,地面與外太空通訊都有延時,即使在月球,延時也有兩秒鐘,小行星帶延時更長,但她的回答幾乎感覺不到延時,這就是說,她現在在近地軌道,那裡回地面不用中轉,費用和時間都不需多少,沒必要托別人帶眼睛去度假。其二是她身上的太空服,作為航太個人裝備工程師,我覺得這種太空服很奇怪:在服裝上看不到防輻射系統,放在她旁邊的頭盔的面罩上也沒有強光防護系統;我還注意到,這套服裝的隔熱和冷卻系統異常發達。
「她在哪個空間站?」我扭頭問主任。
「先別問這個吧。」主任的臉色很陰沉。
「別問好嗎?」螢幕上的她也說,還是那副讓人心軟的小可憐樣兒。
「你不會是被關禁閉吧?」我開玩笑說,因為她所在的艙室十分窄小,顯然是一個航行體的駕駛艙,各種複雜的導航系統此起彼伏地閃爍著,但沒有窗子,也沒有觀察螢幕,只有一支在她頭頂打轉的失重的鉛筆說明她是在太空中。聽了我的話,她和主任似乎都愣了一下,我趕緊說:「好,我不問自己不該知道的事了,你還是決定我們去哪兒吧。」
這個決定對她很艱難,她的雙手在太空服的手套裡握在胸前,雙眼半閉著,似乎是在決定生存還是死亡,或者認為地球在我們這次短暫的旅行後就要爆炸了。我不由笑出聲來。
「哦,這對我來說不容易,您要是看過海倫·凱勒的《三天所見》的話,就能明白這多難了!」
「我們沒有三天,只有兩天。在時間上,這個時代的人都是窮光蛋。但比那個二十世紀盲人幸運的是,我和你的眼晴在三小時內可到達地球的任何一個地方。」
「那就去我們起航前去過的地方吧!」她告訴了我那個地方,於是我帶著她的眼睛去了。
草原
這是高山與平原,草原與森林的交接處,距我工作的航太中心有兩千多公里,乘電離層飛機用了15分鐘就到了這兒。面前的塔克拉瑪幹,經過幾代人的努力,已由沙漠變成了草原,又經過幾代強有力的人口控制,這兒再次變成了人跡罕至的地方。
現在大草原從我面前一直延伸到天邊,背後的天山覆蓋著暗綠色的森林,幾座山頂還有銀色的雪冠。我掏出她的眼晴戴上。
所謂眼睛就是一付傳感眼鏡,當你戴上它時,你所看到的一切圖像由超高頻資訊波發射出去,可以被遠方的另一個戴同樣傳感眼鏡的人接收到,於是他就能看到你所看到的一切,就像你帶著他的眼睛一樣。
現在,長年在月球和小行星帶工作的人已有上百萬,他們回地球度假的費用是驚人的,於是吝嗇的宇航局就設計了這玩藝兒,於是每個生活在外太空的宇航員在地球上都有了另一雙眼睛,由這裡真正能去度假的幸運兒帶上這雙眼睛,讓身處外太空的那個思鄉者分享他的快樂。這個小玩藝開始被當做笑柄,但後來由於用它「度假」的人能得到可觀的補助,竟流行開來。最尖端的技術被採用,這人造眼睛越做越精緻,現在,它竟能通過採集戴著它的人的腦電波,把他(她)的觸覺和味覺一同發射出去。多帶一雙眼睛去度假成了宇航系統地面工作人員從事的一項公益活動,由於度假中的隱私等原因,並不是每個人都樂意再帶雙眼睛,但我這次無所謂。
我對眼前的景色大發感歎,但從她的眼睛中,我聽到了一陣輕輕的抽泣聲。
「上次離開後,我常夢到這裡,現在回到夢裡來了!」她細細的聲音從她的眼睛中傳出來,「我現在就像從很深很深的水底沖出來呼吸到空氣,我太怕封閉了。
我從中真的聽到她在做深呼吸。
我說:「可你現在並不封閉,同你周圍的太空比起來,這草原太小了。」
她沉默了,似乎連呼吸都停止了。
「啊,當然,太空中的人還是封閉的,二十世紀的一個叫耶格爾的飛行員曾有一句話,是描述飛船中的宇航員的,說他們像……」
「罐頭中的肉。」
我們都笑了起來。她突然驚叫:「呀,花兒,有花啊!上次我來時沒有的!」是的,廣闊的草原上到處點綴著星星點點的小花。「能近些看看那朵花嗎?」我蹲下來看,「呀,真美耶!能聞聞她嗎?不,別拔下她!」我只好半趴到地上聞,一縷淡淡的清香,「啊,我也聞到了,真像一首隱隱傳來的小夜曲呢!」
我笑著搖搖頭,這是一個閃電變幻瘋狂追逐的時代,女孩子們都浮躁到了極點,像這樣的見花落淚的林妹妹真是太少了。
「我們給這朵小花起個名字好嗎?嗯……叫她夢夢吧。我們再看看那一朵好嗎?
他該叫什麼呢?嗯,叫小雨吧;再到那一朵那兒去,啊,謝謝,看她的淡藍色,她的名字應該是月光……」
我們就這樣一朵朵地看花,聞花,然後再給它起名字。她陶醉於其中,沒完沒了地進行下去,忘記了一切。我對這套小女孩的遊戲實在厭煩了,到我堅持停止時,我們已給上百朵花起了名字。
一抬頭,我發現已走出了好遠,便回去拿丟在後面的背包,當我拾起草地上的背包時,又聽到了她的驚叫:「天啊,你把小雪踩住了!」我扶起那朵白色的野花,覺得很可笑,就用兩隻手各捂住一朵小花,問她:「她們都叫什麼?什麼樣兒?」
「左邊那朵叫水晶,也是白色的,它的莖上有分開的三片葉兒;右邊那朵叫火苗,粉紅色,莖上有四片葉子,上面兩片是單的,下面兩片連在一起。」
她說得都對,我有些感動了。
「你看,我和她們都互相認識了,以後漫長的日子裡,我會好多次一遍遍地想她們每一個的樣兒,像背一本美麗的童話書。你那兒的世界真好!」
「我這兒的世界?要是你再這麼孩子氣地多愁善感下去,這也是你的世界了,那些挑剔的太空心理醫生會讓你永遠呆在地球上。」
我在草原上無目標地漫步,很快來到一條隱沒在草叢中的小溪旁。我邁過去繼續向前走,她叫住了我,說:「我真想把手伸到小河裡。」我蹲下來把手伸進溪水,一股清涼流遍全身,她的眼睛用超高頻資訊波把這感覺傳給遠在太空中的她,我又聽到了她的感歎。
「你那兒很熱吧?」我想起了她那窄小的控制艙和隔熱系統異常發達的太空服。
「熱,熱得像……地獄。呀,天啊,這是什麼?草原的風?!」這時我剛把手從水中拿出來,微風吹在濕手上涼絲絲的,「不,別動,這真是天國的風呀!」我把雙手舉在草原的微風中,直到手被吹幹。然後應她的要求,我又把手在溪水中打濕,再舉到風中把天國的感覺傳給她。我們就這樣又消磨了很長時間。
再次上路後,沉默地走了一段,她又輕輕地說:「你那兒的世界真好。」
我說:「我不知道,灰色的生活把我這方面的感覺都磨鈍了。」
「怎麼會呢?!這世界能給人多少感覺啊!誰要能說清這些感覺,就如同說清大雷雨有多少雨點一樣。看天邊那大團的白雲,銀白銀白的,我這時覺得它們好像是固態的,像發光玉石構成的高山。下面的草原,這時倒像是氣態的,好像所有的綠草都飛離了大地,成了一片綠色的雲海。看!當那片雲遮住太陽又飄開時,草原上光和影的變幻是多麼氣勢磅薄啊!看看這些,您真的感受不到什麼嗎?」
……
我帶著她的眼睛在草原上轉了一天,她渴望地看草原上的每一朵野花,每一棵小草,看草叢中躍動的每一縷陽光,渴望地聽草原上的每一種聲音。一條突然出現的小溪,小溪中的一條小魚,都會令她激動不已;一陣不期而至的微風,風中一縷綠草的清香都會讓她落淚……我感到,她對這個世界的情感已豐富到病態的程度。
日落前,我走到了草原中一間孤零零的白色小屋,那是為旅遊者準備的一間小旅店,似乎好久沒人光顧了,只有一個遲鈍的老式機器人照看著旅店裡的一切。我又累又餓,可晚飯只吃到一半,她又提議我們立刻去看日落。
「看著晚霞漸漸消失,夜幕慢慢降臨森林,就像在聽一首宇宙間最美的交響曲。」
她陶醉地說。我暗暗叫苦,但還是拖著沉重的雙腿去了。
草原的落日確實很美,但她對這種美傾瀉的情感使這一切有了一種異樣的色彩。
「你很珍視這些平凡的東西。」回去的路上我對她說,這時夜色已很重,星星已在夜空中出現。
「你為什麼不呢,這才像在生活。」她說。
「我,還有其他的大部分人,不可能做到這樣。在這個時代,得到太容易了。物質的東西自不必說,藍天綠水的優美環境、鄉村和孤島的寧靜等等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得到;甚至以前人們認為最難尋覓的愛情,在虛擬實境的網上至少也可以暫時體會到。
所以人們不再珍視什麼了,面對著一大堆伸手可得的水果,他們把拿起的每一個咬一口就扔掉。
「但也有人面前沒有這些水果。」她低聲說。
我感覺自己剌痛了她,但不知為什麼。回去的路上,我們都沒再說話。
這天夜裡的夢境中,我看到了她,穿著太空服在那間小控制艙中,眼裡含淚,向我伸出手來喊:「快帶我出去,我怕封閉!」我驚醒了,發現她真在喊我,我是戴著她的眼睛仰躺著睡的。
「請帶我出去好嗎?我們去看月亮,月亮該升起來了!」
我腦袋發沉,迷迷糊糊很不情願地起了床。到外面後發現月亮真的剛升起來,草原上的夜霧使它有些發紅。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有無數點螢火蟲的幽光在朦朦朧朧的草海上浮動,仿佛是草原的夢在顯形。
我伸了個懶腰,對著夜空說:「喂,你是不是從軌道上看到月光照到這裡?告訴我你的飛船的大概方位,說不定我還能看到呢,我肯定它是在近地軌道上。」
她沒有回答我的話,而是自己輕輕哼起了一首曲子,一小段旋律過後,她說:「這是德彪西的《月光》。」又接著哼下去,陶醉于其中,完全忘記了我的存在。《月光》的旋律同月光一起從太空降落到草原上。我想像著太空中的那個嬌弱的女孩,她的上方是銀色的月球,下面是藍色的地球,小小的她從中間飛過,把音樂溶入月光……
直到一個小時後我回去躺到床上,她還在哼著音樂,是不是德彪西的我就不知道了,那輕柔的樂聲一直在我的夢中飄蕩著。
不知過了多久,音樂變成了呼喚,她又叫醒了我,還要出去。
「你不是看過月亮了嗎?!」我生氣地說。
「可現在不一樣了,記得嗎,剛才西邊有雲的,現在那些雲可能飄過來了,現在月亮正在雲中時隱時現呢,想想草原上的光和影,多美啊,那是另一種音樂了,求你帶我的眼睛出去吧!」
我十分惱火,但還是出去了。雲真的飄過來了,月亮在雲中穿行,草原上大塊的光斑在緩緩浮動,如同大地深處浮現的遠古的記憶。
「你像是來自十八世紀的多愁善感的詩人,完全不適合這個時代,更不適合當宇航員。」我對著夜空說,然後摘下她的眼睛,掛到旁邊一棵紅柳的枝上,「你自己看月亮吧,我真的得睡覺去了,明天還要趕回航太中心,繼續我那毫無詩意的生活呢。」
她的眼睛中傳出了她細細的聲音,我聽不清說什麼,逕自回去了。
我醒來時天已大亮,陰雲已佈滿了天空,草原籠罩在濛濛的小雨中。她的眼睛仍掛在紅柳枝上,鏡片上蒙上了一層水霧。我小心地擦乾鏡片,戴上它。原以為她看了一夜月亮,現在還在睡覺,卻從眼睛中聽到了她低低的抽泣聲,我的心一下子軟下來。
「真對不起,我昨天晚上實在太累了。」
「不,不是因為你,嗚嗚,天從三點半就陰了,五點多又下起雨……
「你一夜都沒睡?!」
「……嗚嗚,下起雨,我,我看不到日出了,我好想看草原的日出,嗚嗚,好想看的,嗚……
我的心像是被什麼東西溶化了,腦海中出現她眼淚汪汪,小鼻子一抽一抽的樣兒,眼睛竟有些濕潤。不得不承認,在過去的一天一夜裡,她教會了我某種東西,一種說不清的東西,像月夜中草原上的光影一樣朦朧,由於它,以後我眼中的世界與以前會有些不同的。
「草原上總還會有日出的,以後我一定會再帶你的眼睛來,或者,帶你本人來看,好嗎?」
她不哭了,突然,她低聲說:
「聽……」
我沒聽見什麼,但緊張起來。
「這是今天的第一聲鳥叫,雨中也有鳥呢!」她激動地說,那口氣如同聽到世紀鐘聲一樣莊嚴。
落日六號
又回到了灰色的生活和忙碌的工作中,以上的經歷很快就淡忘了。很長時間後,當我想起洗那次旅行時穿的衣服時,在褲腳上發現了兩三顆草籽。同時,在我的意識深處,也有一顆小小的種子留了下來。在我孤獨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顆種子已長出了令人難以察覺的綠芽。雖然是無意識的,當一天的勞累結束後,我已能感覺到晚風吹到臉上時那淡淡的詩意,鳥兒的鳴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黃昏時站在天橋上,看著夜幕降臨城市……世界在我的眼中仍是灰色的,但星星點點的嫩綠在其中出現,並在增多。當這種變化發展到讓我覺察出來時,我又想起了她。
也是無意識地,在閒暇時甚至睡夢中,她身處的環境常在我的腦海中出現,那封閉窄小的控制艙,奇怪的隔熱太空服……後來這些東西在我的意識中都隱去了,只有一樣東西凸現出來,這就是那在她頭頂上打轉的失重的鉛筆,不知為什麼,一閉上眼睛,這支鉛筆總在我的眼前飄浮。終於有一天,上班時我走進航太中心高大的門廳,一幅見過無數次的巨大壁畫把我吸引住了,壁畫上是從太空中拍攝的蔚藍色的地球。那支飄浮的鉛筆又在我的眼前出現了,同壁畫疊印在一起,我又聽到了她的聲音:
「我怕封閉……」一道閃電在我的腦海裡出現。
除了太空,還有一個地方會失重!!
我發瘋似的跑上樓,猛砸主任辦公室的門,他不在,我心有靈犀地知道他在哪兒,就飛跑到存放眼睛的那個小房間,他果然在裡面,看著大螢幕。她在大螢幕上,還在那個封閉的控制艙中,穿著那件「太空服」,畫面凝固著,是以前錄下來的。「是為了她來的吧。」主任說,眼睛還看著螢幕。
「她到底在哪兒?!」我大聲問。
「你可能已經猜到了,她是『落日六號』的領航員。」
一切都明白了,我無力地跌坐在地毯上。
「落日工程」原計劃發射十艘飛船,它們是「落日一號」到「落日十號」,但計畫由於「落日六號」的失事而中斷了。「落日工程」是一次標準的探險航行,它的航行程式同航太中心的其它航行幾乎一樣。
唯一不同的是,「落日」飛船不是飛向太空,而是潛入地球深處。
第一次太空飛行一個半世紀後,人類開始了向相反方向的探險,「落日」系列地航飛船就是這種探險的首次嘗試。
四年前,我在電視中看到過「落日一號」發射時的情景。那時正是深夜,吐魯番盆地的中央出現了一個如太陽般耀眼的火球,火球的光芒使新疆夜空中的雲層變成了絢麗的朝霞。當火球暗下來時,「落日一號」已潛入地層。大地被燒紅了一大片,這片圓形的發著紅光的區域中央,是一個岩漿的湖泊,白熱化的岩漿沸騰著,激起一根根雪亮的浪柱……那一夜,遠至烏魯木齊,都能感到飛船穿過地層時傳到大地上的微微振動。
「落日工程」的前五艘飛船都成功地完成了地層航行,安全返回地面。其中「落日五號」創造了迄今為止人類在地層中航行深度的紀錄:海平面下3100公里。「落日六號」不打算突破這個紀錄。因為據地球物理學家的結論,在地層3400-3500公里深處,存在著地幔和地核的交界面,學術上把它叫做「古騰堡不連續面」,一旦通過這個交界面,便進入地球的液態鐵鎳核心,那裡物質密度驟然增大,「落日六號」的設計強度是不允許在如此大的密度中航行的。
「落日六號」的航行開始很順利,飛船只用了兩個小時便穿過了地表和地幔的交界面——莫霍不連續面,並在大陸板塊漂移的滑動面上停留了五個小時,然後開始了在地幔中三千多公里的漫長航行。宇宙航行是寂寞的,但宇航員們能看到無限的太空和壯麗的星群;而地航飛船上的地航員們,只能憑感覺觸摸飛船周圍不斷向上移去的高密度物質。從飛船上的全息後視電視中能看到這樣的情景:熾熱的岩漿剌目地閃亮著,翻滾著,隨著飛船的下潛,在船尾飛快地合攏起來,瞬間充滿了飛船通過的空間。有一名地航員回憶:他們一閉上眼睛,就看到了飛快合攏並壓下來的岩漿,這個幻像使航行者意識到壓在他們上方那巨量的並不斷增厚的物質,一種地面上的人難以理解的壓抑感折磨著地航飛船中的每一個人,他們都受到這種封閉恐懼症的襲擊。
「落日六號」出色地完成著航行中的各項研究工作。飛船的速度大約是每小時15公里,飛船需要航行20小時才能到達預定深度。但在飛船航行15小時40分鐘時,警報出現了。從地層雷達的探測中得知,航行區的物質密度由每立方釐米6.3克猛增到9.5克,物質成分由矽酸鹽類突然變為以鐵鎳為主的金屬,物質狀態也由固態變為液態。儘管「落日六號」當時只到達了2500公里的深度,目前所有的跡像卻冷酷地表明,他們闖入了地核!後來得知,這是地幔中一條通向地核的裂隙,地核中的高壓液態鐵鎳充滿了這條裂隙,使得在「落日六號」的航線上,古騰堡不連續面向上延伸了近1000公里!飛船立刻緊急轉向,企圖沖出這條裂隙,不幸就在這時發生了:由中子材料製造的船體頂住了突然增加到每平方釐米1600噸的巨大壓力,但是,飛船分為前部燒熔發動機、中部主艙和後部推進發動機三大部分,當飛船在遠大於設計密度和設計壓力的液態鐵鎳中轉向時,燒熔發動機與主艙結合部斷裂,從「落日六號」用中微子通訊發回的畫面中我們看到,已與船體分離的燒熔發動機在一瞬間被發著暗紅光的液態鐵鎳吞沒了。地層飛船的燒熔發動機用超高溫射流為飛船切開航行方向的物質,沒有它,只剩下一台推進發動機的「落日六號」在地層中是寸步難行的。地核的密度很驚人,但構成飛船的中子材料密度更大,液態鐵鎳對飛船產生的浮力小於它的自重,於是,「落日六號」便向地心沉下去。
人類登月後,用了一個半世紀才有能力航行到土星。在地層探險方面,人類也要用同樣的時間才有能力從地幔航行到地核。現在的地航飛船誤入地核,就如同二十世紀中期的登月飛船偏離月球迷失於外太空,獲救的希望是絲毫不存在的。
好在「落日六號」主艙的船體是可靠的,船上的中微子通訊系統仍和地面控制中心保持著完好的聯繫。以後的一年中,「落日六號」航行組堅持工作,把從地核中得到的大量寶貴資料發送到地面。他們被裹在幾千公里厚的物質中,這裡別說空氣和生命,連空間都沒有,周圍是溫度高達五千度,壓力可以把碳在一秒鐘內變成金鋼石的液態鐵鎳!它們密密地擠在「落日六號」的周圍,密得只有中微子才能穿過,「落日六號」是處於一個巨大的煉鋼爐中!在這樣的世界裡,《神曲》中的《地獄篇》像是在描寫天堂了;在這樣的世界裡,生命算什麼?僅僅能用脆弱來描寫它嗎?
沉重的心理壓力像毒蛇一樣撕裂著「落日六號」地航員們的神經。一天,船上的地質工程師從睡夢中突然躍起,竟打開了他所在的密封艙的絕熱門!雖然這只是四道絕熱門中的第一道,但瞬間湧入的熱浪立刻把他燒成了一段木炭。指令長在一個密封艙飛快地關上了絕熱門,避免了「落日六號」的徹底毀滅。他自己被嚴重燒傷,在寫完最後一頁航行日誌後死去了。
從那以後,在這個星球的最深處,在「落日六號」上,只剩下她一個人了。
現在,「落日六號」內部已完全處於失重狀態,飛船已下沉到6800公里深處,那裡是地球的最深處,她是第一個到達地心的人。
她在地心的世界是那個活動範圍不到10平方米的悶熱的控制艙。飛船上有一個中微子傳感眼鏡,這個裝置使她同地面世界多少保持著一些感性的聯繫。但這種如同生命線的聯繫不能長時間延續下去,飛船裡中微子通訊設備的能量很快就要耗盡,現有的能量已不能維持傳感眼鏡的超高速資料傳輸,這種聯繫在三個月前就中斷了,具體時間是在我從草原返回航太中心的飛機上,當時我已把她的眼晴摘下來放到旅行包中。
那個沒有日出的細雨濛濛的草原早晨,竟是她最後看到的地面世界。
後來「落日六號」同地面只能保持著語音和資料通訊,而這個聯繫也在一天深夜中斷了,她被永遠孤獨地封閉於地心中。
「落日六號」的中子材料外殼足以抵抗地心的巨大壓力,而飛船上的生命循環系統還可以運行五十至八十年,她將在這不到10平方米的地心世界裡度過自己的餘生。
我不敢想像她同地面世界最後告別的情形,但主任讓我聽的錄音出乎我的意料。
這時來自地心的中微子波束已很弱,她的聲音時斷時續,但這聲音很平靜。
「……你們發來的最後一份補充建議已經收到,今後,我會按照整個研究計畫努力工作的。將來,可能是幾代人以後吧,也許會有地心飛船找到『落日六號』並同它對接,有人會再次進入這裡,但願那時我留下的資料會有用。請你們放心,我會在這裡安排好自己生活的。我現在已適應這裡,不再覺得狹窄和封閉了,整個世界都圍著我呀,我閉上眼睛就能看見上面的大草原,還可以清楚地看見每一朵我起了名字的小花呢。再見。」
透明地球
在以後的歲月中,我到過很多地方,每到一個處,我都喜歡躺在那裡的大地上。
我曾經躺在海南島的海灘上、阿拉斯加的冰雪上、俄羅斯的白樺林中、撒哈拉燙人的沙漠上……每到那個時刻,地球在我腦海中就變得透明了,在我下面六千多公里深處,在這巨大的水晶球中心,我看到了停汨在那裡的「落日六號」地航飛船,感受到了從幾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傳出的她的心跳。我想像著金色的陽光和銀色的月光透射到這個星球的中心,我聽到了那裡傳出的她吟唱的《月光》,還聽到她那輕柔的話音:
「……多美啊,這又是另一種音樂了……」
有一個想法安慰著我: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離她都不會再遠了。
孩子你好嗎山頂小屋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成為一位優秀的讀者?】
這次分享的文章,來自俄國作家納博科夫。
他以一些優秀的文學作品為例,談到我們該如何成為更好的讀者,以及優秀作家的三個方面:說故事的人、教育家、魔法師。
一起來看看他的說法吧。
-
優秀讀者與優秀作家 / 納博科夫
我的計畫是找幾部歐洲名家作品來進行研究。做的時候想本著一種愛慕的心情,細細把玩,反覆品味。因此,「怎樣做一個好讀者」或「善待作家」這類標題,或可作為這些針對不同作家的不同討論的副題。早在一百年前,福婁拜就在給他情婦的一封信裡說過這樣的話:誰要能熟讀五六本書,就可稱為大學問家了。
我們在閱讀的時候,應當注意和欣賞細節。如果書裡明朗的細節都一一品位理解了之後,再作出某種朦朧暗淡的概括倒也無可非議。但是,誰要是帶著先入為主的思想來看書,那麼第一步就走錯了,而且只能越走越偏,再也無法看懂這部書了。拿《包法利夫人》來說吧。如果翻開小說只想到這是一部「譴責資產階級」的作品,那就太掃興,也太對不起作者了。我們應當時刻記住,沒有一件藝術品不是獨創一個新天地的,所以我們讀書的時候第一件事就是要研究這個新天地,研究得越周密越好。我們要把它當作一件同我們所瞭解的世界沒有任何明顯聯繫的嶄新的東西來對待。我們只有仔細瞭解了這個新天地之後,才能來研究它跟其他世界以及其他知識領域之間的聯繫。
另外一個問題,是我們能不能指望通過一部小說來瞭解世界、瞭解時代?當然誰也不至於天真到以為只要看看由那些新書俱樂部四處兜裝楨漂亮的標以歷史小說的暢銷書,就能對過去有所瞭解。但是文學名著又當怎樣看呢?比如珍·奧斯丁,她只瞭解牧師家庭的生活,而她書中描寫的卻是英格蘭地主階層的縉紳生活和田園風光,我們可以相信她所描繪的這幅圖畫嗎?再如《荒涼山莊》,這本書寫的是荒唐的倫敦城裡的荒唐傳奇,難道我們可以稱其為百年前的倫敦大觀嗎?當然不行。這裡所討論的其他同類小說也當如實看。事實上,好小說都是好神話,並且這裡選的小說更是最上乘的神話了。
就天才作家(就我們能猜測到的而言,而我們相信我們的猜測是正確的)而言,時間、空間、四季的變化,人們的行為、思想,凡此種種,都已不是授引自常識的古已有之的老概念了,而是藝術大師懂得以其獨特方式表達的一連串獨特的令人驚奇的事物。至於平庸的作家,可做的只是粉飾平凡的事物:這些人不去操心創造新天地,而只想從舊家當、從做小說的老程式裡找出幾件得用的傢伙來炮製作品,如此而已。不過他們的天地雖小,倒也能匯出一些有點趣味的花樣來,招得平庸的讀者一時的喜愛,因為這些讀者喜歡看到自家的心思在小說裡於一種令人愉快的偽裝下得到反映,但是一個真正的作家會發射星球上天,會仿製一個睡覺的人,並急不可待的用手去搔他的肋骨逗他笑。這樣的作家手中是沒有現成的觀念可用的,他們必須自己創造。寫作的藝術首先應將這個世界視為潛在的小說來觀察,不然這門藝術就成了無所作為的行當。我們這個世界上的材料當然是很真實地(只要現實還存在),但卻根本不是一般所公認的整體,而是一攤雜亂無章的東西。作家對這攤雜亂無章的東西大喝一聲:「開始!」霎時只見整個世界在開始發光、熔化,又重新組合,不僅僅是外表,就連每一粒原子都經過了重新組合。作家是第一個為這個奇妙的天地繪製地圖的人,其間的一草一木都得由他定名。那裡結的漿果是可以吃的;那隻從我身邊竄過、身上帶斑點的動物也許能被馴服,樹木環繞的湖可以叫「蛋白石湖」,或者更藝術味一點,叫「洗盤水湖」,那雲霧是一座山峰,只是他登上山頂,當風而立。你猜他在那裡遇見了誰?是氣喘吁吁卻又興高采烈的讀者。兩人自然而然的擁抱起來了。如果這本書永垂不朽,他們就永不分離。
在一次巡迴講學途中,某天晚上我到了一所偏遠的地方醫院,講課的時候,我提出了一道小測驗題,列舉「優秀讀者十大條件」,讓學生從中選四項足以使人成為優秀讀者的條件。原題不在手邊,現在記得大體是這樣的。請從下面的答案中選出四條作為一個優秀讀者所應具備的條件:
1、 參加一個圖書俱樂部。
2、 認同作品中的主人公。
3、 著重從社會經濟角度來看書。
4、 喜歡有情節有對話的小說,而不喜歡沒有情節、對話少的。
5、 事先看過根據本書改編的電影。
6、 自己也在開始寫東西。
7、 有想像力。
8、 有記性。
9、 手頭應有一本詞典。
10、有一定的藝術感。
當時,學生對作品大多看重情感上的認同、情節、社會經濟角度、歷史眼光。當然,你可能已經猜到了,一個優秀的讀者應該有想像力,我自己也在不斷培養,而一有機會就向別人宣傳。
順便說一句,我這裡所指的「讀者」是一種泛泛的說法。奇怪的是我們不能讀一本書,只能重讀一本書。一個優秀讀者,一個成熟的讀者,一個思路活潑、追求新意的讀者只能是一個「反覆讀者」。聽我說是怎麼回事。我們第一次讀一本書的時候,兩隻眼左右移動,一行接一行,一頁接一頁,又複雜又費勁,還要跟著小說情節轉,處於不同的時間空間——這一切使我們同藝術欣賞不無隔閡。但是,我們在看一幅畫的時候,並不需要按照特別方式來移動眼光,即使這幅畫像一本書一樣有深度、有發展也不必這樣。我們第一次接觸到一幅畫的時候,時間因素並不介入。可看書就必須要有時間去熟悉書裡的內容,沒有一種生理器官(像看畫時用眼睛)可以讓我們先把全書一覽無餘,然後來細細品味其間的細節。但是等我們看書看到兩遍、三遍、四遍時情況就跟看畫差不多了。不過總也不要把視覺這一自然進化而來的怪異的傑作跟思想這個更為怪異的東西混為一談。一本書,無論什麼書,虛構作品也罷,科學作品也罷(這兩類書的界限也並不如人們一般想得那麼清楚),無一不是先打動讀者的心。所以,心靈,腦袋,敏感的脊椎骨,這些才是看書時候真正用得著的東西。
好,既然如此,就讓我們來研究一下這樣一個問題:悶悶不樂的人看一本輕鬆愉快的書,他的心理活動會怎樣?首先,他的悶氣消了,然後好歹便踏進了這本書的精神世界。但是,要開始看一本書,尤其年輕人倘若又聽到他們私下認為太保守、太正統的人稱讚過這本書,往往下不了這個決心。不過決心既下,隨後的收穫也是豐富多彩的。文學巨匠當初運用想像寫出了一本書,後來讀這本書的人也要善於運用想像去體會他的書才是。
但是,讀者的想像各不相同,至少有兩種。讀書的時候哪一種合適?一種屬於比較低的層次:只從書裡尋找個人情感上的寄託(在這類寄情讀書法名下還可以分列許多細目),這種讀者常常為書裡某一個情節所深深打動是因為它勾起了他對往事的回憶。也有人特別鍾愛某一本書,只因為其中提到某國某地、某處風景、某種生活方式,使他頓興戀舊之情。還有一些讀者就更糟了,只顧把自己比作書裡某一個人物。這些不同種類的等而下之的想像,當然不是我所期望的讀者。
那麼,一個人讀書,究竟應該怎樣讀才合理呢?要有不摻雜個人情感的想像力和審美趣味。我認為,需要在讀者作者雙方心靈之間形成一種藝術上的和諧平衡關係。我們要學的超脫一些,並以此為樂才好,同時又要善於享受——盡情享受,無妨聲淚俱下,感情激越的享受偉大作品的真諦所在。當然這種事情要做到非常的客觀是不可能的,因為真有價值的東西無不帶有若干主觀成分。譬如,分明你們坐在這裡,卻可能只是我的幻覺;而我也許只是你的一個噩夢。但是,這兒我要說的是:讀者應該知道他在什麼時候,在哪一處得收拾起他的想像,這需要他弄清楚作者筆下是一種什麼樣的天地。我們必須用眼睛看,用耳朵聽;必須設想小說人物的起居、衣著、舉止。《曼斯費爾德莊園》裡范妮·普萊斯的眼珠是什麼顏色,她那間陰冷的小屋子是怎麼佈置的,都不是小事。
氣質人人不同,但是我可以馬上告訴你:讀書人的最佳氣質在於既富藝術味,又重科學性。單憑藝術家的一片赤誠,往往會對一部作品偏於主觀,唯有用冷靜的科學態度來沖淡一下直感的熱情。不過如果一個讀者既無藝術家的熱情,又無科學家的韌性,那麼他是很難欣賞什麼偉大的文學作品的。
一個孩子從尼安德特峽谷裡跑出來大叫「狼來了」,而被後果然緊跟一隻大灰狼——這不成其為文學,孩子大叫「狼來了」而背後並沒有狼——這才是文學。那個可憐的小傢伙因為扯謊次數太多,最後真的被狼吃掉了純屬偶然,而重要的是下面這一點:在叢生的野草中的狼和誇張的故事中的狼之間有一個五光十色的過濾片,一副棱鏡,這就是文學的藝術手段。
文學是創造,小說是虛構。說某一篇小說是真人真事,這簡直是侮辱了藝術,也侮辱了真實。其實,大作家無不具有高超的騙術,不過騙術最高的應首推大自然。大自然總是矇騙人們。從簡單的因物借力進行撒種繁殖的伎倆,到蝴蝶、鳥兒的各種巧妙複雜的保護色,都可以窺見大自然無窮無盡的神機妙算。小說家只是效法大自然罷了。
回頭再來看看那個孩子叫狼的故事。我們也許可以這樣說:藝術的魔力在於孩子有意捏造出來的那隻狼身上,也就是他對狼的幻覺;於是他的惡作劇就構成了一篇成功的故事。他終於被狼吃了,從此,坐在篝火旁邊講這個故事,就帶上了一層警世危言的色彩。但那個孩子是小魔法師,是發明家。
我們可以從三個方面來看待一個作家:他是講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師。一個大作家集三者於一身,但魔法師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他之所以成為大作家,得力於此。
我們期望於講故事的人的是娛樂性,是那種最簡單不過的精神上的興奮,是情感上介入的性質以及不受時空限制的神遊。另一種稍有不同倒也未必一定高明的讀者是:把作家看作教育家,進而逐步升格為宣傳家、道學家、預言家。我們從教育家那裡不一定只能得到道德教育,也可以求到直接知識、簡單的事實。說來可笑,我就知道有些人看法國小說或俄羅斯小說,目的指在於從中瞭解巴黎有多快活,俄國有多悲慘。最後,而且定重要的還是這句話:大作家總歸是大魔法師。從這點出發,我們才能努力領悟他的天才之作的神妙魅力,研究他詩文、小說的風格、意象、體裁,也就能深入接觸到作品最有興味的部分了。
藝術的魅力可以存在於故事的骨骼裡,思想的精髓裡。因此一個大作家的三相——魔法、故事、教育意義往往會合而為一而大放異彩。有些名著,雖然也只是內容平實清晰,結構謹嚴,但給我們在藝術上衝擊之大,不亞於《曼斯費爾德莊園》,或是狄更斯式的富於感官意象的跌宕文字。在我看來,從一個長遠的眼光來看,衡量一部小說的品質如何,最終要看它能不能兼備詩道的精微與科學的直覺。聰明的讀者在欣賞一部天才之作的時候,為了充分領略其中的藝術魅力,不只是用心靈,也不全是腦袋,而是用脊椎骨去讀的。只有這樣才能真正領悟作品的真諦,並切實體驗到這種領悟給你帶來的興奮與激動。雖然讀書的時候總還要與作品保持一定的距離,超脫些。如果能做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帶著一種既是感官的,又是理智的快感,欣然瞧著藝術家怎樣用紙板搭城堡,這座城堡又怎樣變成一座鋼骨架玻璃的漂亮建築。
孩子你好嗎山頂小屋 在 YC Lew - 17去旅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RM2600就能帶你玩遍澳洲3大重點城市。
Perth-Adelaide-Melbourne
10天的澳洲行程終於告一段落了
我度過了一個很愉快的假日
也嘗試了不一樣的旅行方式
也完成了這次窮游的目標 花費不能超過RM1500
到底要怎麼小資玩澳洲呢?
首先你需要訂到便宜機票
像我這次的機票全部都是分開買
Kuala Lumpur-Perth (AirAsia X)
Perth-Adelaide (Virgin Australia)
Adelaide-Melbourne(Tiger Air)
Melbourne-Kuala Lumpur (AirAsia X)
機票都是提早6個月買的
除了澳洲內陸航班
原本打算從Perth-Melbourne自駕遊的
沒想到租車+還車費用差不多RM10K
放棄好了 更改行程
像Adelaide到Melbourne其實也有巴士可以搭喔
不過機票價還比巴士便宜一點
而且又節省時間 所以選擇飛機
———————————————————
機票安排✈️✈️
亞航: www.airasia.com/
虎航: www.tigerair.com.au/
Virgin Australia是我在慣用的機票比價網找到的 www.skyscanner.com/
———————————————————
交通安排
一般上要是去Perth我都只會選擇Bayswater No Bird
每次都會選擇這家 主要是價錢便宜沒有隱藏收費
缺點就是在機場內不設專櫃 需要自己搭車到公司
現在應該可以安排Shutter接送了
沒錯的話一個人AUD5 要是搭的士大約AUD30
這是網址
https://www.bayswatercarrental.com.au/perth/car-hire
還有另一個我在墨爾本訂車的網站就是rentalcar了
這個是幫你比較所有出租車公司的價錢
然後你自己做選擇 價錢還算合理
這裡的油站每間油價都是不一樣的
但我們覺得沒差那麼多
所以只要沒油了就會去加
———————————————————
路線安排
由於澳洲很大
所以基本路線一定要先規劃好
基本上我都是從最遠開始玩之後再慢慢回到市中心
也就是第一天會比較累
下飛機後就要去到最遠的地方
像我這次的路線就是
Perth-Albany-Bunbury-Rockingham-Fremantle-Perth
Perth-Adelaide-Barossa Valley-Adelaide-Melbourne-Torquay-Anglesea-Apollo Bay-Port CampbellMelbourne
其實原本有些地方想去的例如Margaret River, Busselton等
由於臨時安排不到住宿所以取消了(有房間不過太貴了而作罷)
所以安排路線方面最好多安排幾條路線
比較Flexible
———————————————————
住宿安排
一般上我都是優先考慮價位
再考慮地點 再來才是舒適度
地點很重要 總不可能因為便宜而住的偏遠
到時交通費可能來的更高了
一般上我都儘量不超過AUD30一晚為上限
而我找的住宿點最重要就是要有廚房
方便我們自己準備食物
大部分的Hostel都有廚房
不過是公共使用的空間
這個是我最常找房間的網站
www.hostelworld.com/
還有就是大家熟悉的Agoda
www.agoda.com/
這次多虧住朋友家幾天省下了不少住宿費
———————————————————
飲食安排
其實澳洲的食物真的是很貴
隨便都是AUD10起跳
要是一天吃3餐的話都要馬幣90了
10天的話我的預算肯定遠遠超標不能完成
所以 我們都是到超市買食材
再自己下廚 平均豐富的一餐
有肉,有蔬菜,有澱粉類也只不過馬幣RM15左右
而且還是自己喜歡的口味
平均一天吃2餐 早餐都是很簡單的喝我們帶過去的shake
這樣就能省下了一半的費用呢
來了澳洲10天 我只在外面吃過3餐
一餐就是西澳著名的Cicerello's Fremantle魚扒
還是2人Share一盤呢(份量很大啦,有兩片魚扒,還有洋人胃口的炸條)
另一餐就是Taka's Kitchen了 一份套餐AUD6.9
還有最後一天的晚餐
剩下都是自己準備喔
飲用水方面呢 最好就是去大型超市購買
半打1.5公升的水大約 AUD5.6
一支大約 AUD0.8
千萬不要去便利店購買
價錢會讓你吃一驚呢
沒錯的話600ml就要AUD2了
所以 儘量在大型超市購買
———————————————————
大致上就只需要這些網站就能安排一個完美的行程了
有些人可能會看不起我們這些小資旅遊的人
畢竟出國就是要花錢享受
但我還是覺得出國玩還能做到節省才比較厲害
如果不嫌囉唆
還可以看看我這10天完整的行程
所有路線 費用我都有一一列出來
先謝謝你的閱讀
———————————————————
Day 1(11-5-2016)
紅眼航班 抵達珀斯差不多早上5點半
澳洲海關很嚴格
任何肉類,水果,乳製品都嚴格禁止入境
請多加留意
比較過許多出租車公司
我還是喜歡平時用習慣的No Birds
價格實惠公道 沒有隱藏收費
每次來到珀斯都會使用這家公司
租車由11日早上7點開始 14日中午2點歸還
總費用為AUD205(已經包括保險了)
但這家公司有個缺點 就是機場沒有服務櫃檯
只能到了機場另外搭出租車前往Bayswater的公司
出租車到這家公司車資AUD30
這次計畫直接往南部開車到Albany
然後再慢慢玩回去珀斯 這樣的行程比較不那麼壓力
Albany距離珀斯約415公里 開車時間約4小時30分
買了8瓶1.5L的礦泉水AUD6 之後就一路開往南部內陸的路線去Albany
在澳洲開車一定要注意時速 不要超速喔
總之4小時的路途上經過了不少的牧場 看過了不少的綿羊 乳牛 還有很多的國家公園 看多了其實很無聊
途中經過第一個城鎮Kojonup
看到旅客中心就下去拿資料
小鎮的工作人員很耐心 一直告訴我們要去哪裡玩
旅客中心旁邊就有一個The Kodja Place 是一個小型迷宮啦
她推薦我們去Porongurup
我們去了 結果搞的差點迷路
之後還是乖乖去Albany
這次往南部的第一個目的就是去The Gap
The Gap就是一個建在海上的觀景台
當海浪拍打石頭時會感到震撼
走在上面的鐵架橋不時還會要搖晃
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力量
The Gap旁邊就是另一個景點
Natural Bridge
顧名思義就是天然的石頭橋
看完了這兩個景點 沿途出去會經過一個Cable Beach
經過一個樓梯下去
會看見很正在翠釣的人們
我們直接坐了下來吹吹海風
然後趕在超市6點關門之前回到城鎮
因為要準備晚餐的材料
買了一隻烤雞 1包快熟面共AUD11
還有打了油 AUD36
酒店AUD104
因為有租車的關係今天比較多錢
今日總開銷 AUD392/4 = AUD98
———————————————————
Day 2(12-5-2016)
今早9點出門 第一站就是沿著南部路線前往Denmark
Denmark是一個小城鎮 很簡單樸素
到這裡第一件事就是去infomation拿資料
工作人員幫我們計畫了一連串路線
Cheese farm-Honey Farm-巧克力園-Green Pool- Elephant Cove等
最後我們選擇順路去Walpole的Green Pool,Elephant Cove,巧克力園,Honey Farm。
Green Pool真是太漂亮了 的確有讓人驚艷
因為天氣好 所以照出來的照片都是漂漂亮亮的
天氣雖然冷 但我還是下水感受一下
水的溫度比平時冷一些 但還是能接受
再來我們就步行去Elephant Cove
其實就是岩石長得和大象很像
有梯階可以下去(其實不需要下去 下面就只是普通的沙灘而已)
這個景點後就順路先去巧克力園
老闆娘很熱情 請我們吃了很多種不同風味的巧克力
還讓我們品嚐了當地的巧克力酒
然後巧克力園外面就很適合拍照了
之後繼續前往下個地點-Hoeny Farm
我們在這裡點了一份蜂蜜冰淇淋AUD8.50
口感還不錯 我喜歡蜂蜜姜口味
原本打算去tree top的
由於gps帶錯了 結果帶了我們直接去tree top motel
想著掉頭回去還要多開15公里 結果就決定不去了
因為今天原本想去瑪格麗特河的
可是上網看了酒店太貴了
busselton也沒有便宜的住宿
結果就在bunbury找到了一晚上AUD100的Villa
為了省錢我們決定今晚就住在Bunbury
直接把Margaret River & Busselton省略
所以說在來之前一定要準備多幾條路線
我們一路開上來bunbury已經是傍晚5點了
終於抵達我們今晚休息的地方了
這個三角形的套房太可愛了
還有廚房 閣樓
最重要就是很便宜啦
之後就去bunbury附近的海邊看日落
看日落的地點就在Bunbury燈塔附近
一直等到太陽下山了我們才準備回去就係
回程在順路去coles超市買晚餐的食材
買了義大利麵 零食 快熟面 雞蛋 雞肉 義大利醬 蘑菇 香腸
總消費為AUD40 (一半是明天早餐的食材)
所以今晚平均也是一個人AUD5
省錢的一天 我又做到了
今日總開銷 AUD32.50
———————————————————
Day 3 (13-5-2016)
13號星期五
今天一早起床就把昨天剩下的材料拿來準備早午餐
這2餐的費用也是一個人AUD5罷了
10點check out後就去海豚中心了
入門票AUD10 這是我們來這裡幾天第一次花費買門票
這張票其實可以免費讓我們入園3次
只不過我們時間有限
海豚中心裡面的工作人員都有很細心的為我們解說海洋的故事
海豚的生態環境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滿心期待海豚的出現結果海豚最終都沒有出現
只好放棄 直接繼續下個目的地Rockingham
這次的目的是企鵝島
每個小時1趟船 5分鐘就可以到島上了
入門票AUD23 包括進去中心看企鵝
如果不要進去中心只是打算在島上走走的話
入門票則AUD15 最後一班回程的船是中午4點
進去企鵝中心 工作人員就會開始介紹每一隻企鵝
然後會開始餵食 企鵝好可愛的說
整個過程大約3分鐘
之後就去步行環島
大約2KM 40分鐘就可結束島上很多候鳥 會一直想攻擊我們
因為我們打擾它們了
爬到島的最頂端可以看見整個島
很漂亮 不過很可惜沒有看到野生企鵝
結束了這個行程就去Fremantle
來這裡當然要去Fremantle Market看看當地人的市場
今天終於花錢吃晚餐了
因為份量太大份了
所以我們都是一套份量 2人使用
吃起來剛剛好不會太飽
這餐費用為AUD30
除4人一人AUD7.5
這家店的食物真的不錯
大力推薦
我每次來到珀斯都一定會光顧
今天又要打油了 又花費AUD46
今日住在Ocean Beach Hostel
放下行李後我們就開車去Perth市中心看夜景了
我們都是選擇在Kings Park看夜景
然後再去了Perth地標SwanBell
今天是花錢最多的一天
今日總費用 AUD87
———————————————————
Day 4 (14-5-2016)
今天是最後一天在Perth
就在宿舍前面的Cottesloe Beach吹吹海風
每次來Perth都會選擇住在Cottlesloe
因為這裡有我最喜歡的大海
又沒有市中心的煩躁
然後距離飛行時間還有又再次回去Fremantle了
總是喜歡Fremantle
喜歡這裡的建築風格 喜歡這裡的氛圍
這次去Fremantle的目的就是要吃背包客推薦的Taka's Kitchen
這是一家日式料理店
為什麼會備受背包客喜愛呢
因為這家店價廉物美
只需要AUD6就可以吃飽了
而且還是日本料理耶
超划算的啦
吃飽後再去監獄逛一逛
我們沒有買入門票進去
因為5點就要飛了
之後就開車回去出租車中心還車子了
在這之前把汽油加滿再歸還 AUD8
還去了超市買了一些零食和晚上要吃的快熟面AUD8
因為到了Adelaide已經10PM了
商店應該都打烊了
從出租車中心到機場一人AUD5
接下來就要去Adelaide了
將會在朋友家留宿了
終於可以省下住宿費用了
我朋友Jade還開車到機場接我們到她家留宿呢
到了機場下了飛機就看到有個外國女人對我們揮手
原來就是Jade啊
真是好久不見了
今天總花費:AUD15
———————————————————
Day 5 (15-5-2016)
我們就住在Barrosa Valley的Tunanda
這裡本身就是一個旅遊景點
是Jade的家
也是我們這幾天落腳的地方
Jade一早就起身了
還準備了早餐
還推薦當地人最喜愛的Vegimite給我們
就和馬來西亞的媽咪醬差不多
其實和麵包搭配真的還不錯喔
Jade很開心我們喜歡Vegemite
一直說:"I'm so proud of you guys love Vegemite."
吃飽後就帶我們出去玩了
Gorge Wildlife Park
Jade說這個park最值得的就是不需要額外收費就能抱無尾熊
入場費為AUD17一人
裡面有很多在澳洲才看得見的野生動物
袋鼠是一定少不了的 最重要的還是抱無尾熊
這一抱就值得了
因為之前在Sydney和Perth的動物園都不允許抱
只可以靠近的拍照
之後 我們繼續前往下一個Park
就是木馬公園(我給它取的名字)
裡面也和Gorge Wildlife Park差不多
不過屬於小型的
最後我們再去了薰衣草花園
不過因為不是花開的季節
所以沒有想像中的漂亮我們回到主人家
Jade準備了烤羊給我們
Jade的媽媽 女兒 朋友Paul都來了
我們一塊兒聚餐 有說有笑
Jade的烤羊真是太美味了
謝謝Jade為我們準備了豐盛的一餐
我們帶來了榴蓮Dodol
嘗試推廣馬來西亞
讓他們試試榴蓮的滋味
結果應該是很難接受榴蓮的味道吧
我很喜歡這樣的旅行
雖然我的英語本來就說的不好
但短短的一天我也開始聽明白
也開始可以和他們溝通了
即使不會說 也能用肢體來表達
我想這樣的經歷這輩子在我心中將難以磨滅把
今日總花費:AUD24(入門票+我們在超市買的一些材料準備明天做飯給Jade一家人吃)
———————————————————
Day 6 (16-5-2016)
今天的行程就是Barossa Valley酒莊遊
簡稱微醺之旅
一路上就平常了不同酒莊的美酒
這裡的酒真的很順口 很滑 又不嗆
我的同行隊友買了差不多10幾瓶
準備帶回去馬來西亞
希望過海關時能夠瞞天過海
Maggie Beer Farm是我極力推薦的一家店
這家店的醬料都很好吃
很值得購買
我們也去了Jacob's Creek酒莊
這個酒莊很漂亮
入口處就有這家酒莊的歷史
類似時光隧道 讓我們了解它的過去
有庭院可以拍照
而且價錢比起馬來西亞便宜太多了
大約去了5家酒莊
我們中午就回到家了
今天換我們親自下廚準備馬來西亞口味給Jade
結果大受好評呢
雖然行程不多 卻感到很充實
旅行本來不應該這樣嗎
今日總消費:AUD3
———————————————————
Day 7 (17-5-2016)
今天是我們最後一天在Barossa了
明早就要啟程墨爾本了
捨不得這裡的一切
又是美好的早晨
因為我們可以睡到自然醒
自己準備早餐
再來又是和昨天一樣的行程
酒莊一家接一家
還去了Barossa Sculpture Park
就是可以從山頂眺望整個Barossa的好地點
距離Jade的家只有10分鐘的車程
沒想到她居然說他也是第一次到這個地方
若我們沒來 她說她也不可能到這個地方
接著我們又繼續我們的微醺之旅
又去了幾家的酒莊
Barossa被全世界選為最佳品酒的地方
Jade的媽媽邀請我們到她家作客
還準備了拿手的波蘭雞湯麵
太美味了
我們把整鍋湯都吃完了
下廚的人應該會開心吧
我想也是 奶奶的笑容說明了她很開心
離開奶奶家之前
給奶奶一個大大的擁抱
下次見面還不知道會是什麼時候了
Jade載我們回家之前提議說要不要去冒險
結果帶了我們去墓園
天色好黑啊 真的還有些恐怖
或許是這幾天的時間過的太快了
他們都太親切了
Jade說我們來了家裡變得比較熱鬧
因為平時就她和兩個孩子住而已
不捨得離開這裡了
下次有機會一定再次回來
和你們住一起 一起熱鬧
今日總消費:0
———————————————————
Day 8 (18-5-2016)
幾天的相處讓我們更加不捨得對方
今天要離開阿德萊德了
謝謝Jade送我們到機場
也謝謝Paul特地過來送機
帶著不捨得心情離開阿德萊德
謝謝你們在澳洲的關照 期待在馬來西亞和你們見面
前往最後一個目的地-墨爾本
租了車就開往墨爾本市中心了
第一站就是Brighton Bathboxes
一整排五顏六色的小屋建在沙灘旁邊
這些房屋據說是給當地人置放他們用具
墨爾本景點不多
來這裡總沒錯
再來行程就是在市中心無目的的漫遊
也沒什麼好玩的
大部分城市都是這樣
算了 反正只是路過
明天又要往西南部去了
AUD70最後3天出租車費(一個人)
第二天的早餐AUD1
住宿AUD30
今日總消費:AUD101
———————————————————
Day 9 (19-5-2016)
老實說我不是很喜歡墨爾本這種大城市
所以我一早就把今天也將會是這次行程的最後一夜安排在Apollo Bay
距離墨爾本大約2.5小時
原本今天打算直接到Port Campbell的
最後還是決定慢慢走 慢慢欣賞這條美麗的大洋路
沿途都是海景 而道路都是建在山崖旁邊
反正是自駕遊 想停哪裡就停哪裡
今天的行程就是
Melbourne-Torquay-Anglesea-Lorne Pier-Apollo Bay
這條就是鼎鼎大名的大洋路了
沿途陪伴的都是海景
而我們今天只打算開一半的路而已
最有印象的就是Bird Rock Lookout附近的其中一個點了
這個景點就是在大洋路開始的第一個城鎮Torquay
就是一條小路一直要往下走
然後就會看到梯子 梯子是直接下海去的
沒有沙灘 只有石頭
是許多衝浪愛好者的天堂
站在上面往下看會感到大自然的震撼力
我會大力推薦大家可以到這個地方看看
沿著路就會抵達Anglesea
這裡不能錯過的就是燈塔了
燈塔這裡也有觀景台讓你看海景
接下來你還會經過一個Lorne Pier小鎮
喜歡這個小鎮的寧靜
我們停下車去當地的吊橋看看
小公園也有河水很平靜
旁邊確實洶湧的大海
我發現原來澳洲政府有特別填土
只讓河水一小部分流入大海
怪不得每條河流都那麽的平靜
接下來就是一路玩 一路停 一路看
到了Apollo Bay也已經5點了
天色已經變暗了 而且還下起大雨
我們就到了附近的超市買了晚餐的食材
食材AUD5
住宿AUD30
今日總消費:AUD35
———————————————————
Day 10 (20-5-2016)
最後一天了
如往常般 起床 準備早餐 再出門
要去大洋路的必看景點The Twelve Apostles
從Apollo Bay開車前往大約90分鐘就可以抵達了
天空一直灰灰的 還下起細雨
途中我們繞過了山路
經過Castle Cove
這個地方距離The Twelve Apostles不遠而已
幸運的是在我們抵達The Twelve Apostles時天空突然放晴
才能照出藍藍的海水
這個Twelve Apostle總是和墨爾本劃上等號
總之不來這裡就表示你沒來過墨爾本
而且一定要親自來看看這壯觀的景色
我們接著又去了London Bridge
途中會經過Port Campbell這個小鎮
約1點就開車回墨爾本了
大約3小時
接著漫無目的的逛商場
吃在澳洲的最後一頓晚飯
9點去機場
回家
澳洲行End
打油AUD12.5
晚餐AUD10
今日總消費:AUD22.5
———————————————————
機票費用
Kuala Lumpur-Perth RM246 (AirAsia X)
Perth-Adelaide RM440 (Virgin Australia)
Adelaide-Melbourne RM180 (Tiger Air)
Melbourne-Kuala Lumpur RM554 (AirAsia X)
Total: RM1420
10天住宿+租車+打油+伙食(不包括個人消費如買手信。雖然我也買不多啦)
我換的時候匯率是AUD1:RM3
AUD418 = RM1254
10天總消費:RM2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