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定位的三個盲點》
很多人對市場定位是淪落於廢話層次的詮釋。甚麼叫做廢話?就是產品一定要有需求量,又有獨特性云云。難道沒有需求又不獨特的產品會大賣嗎?而且麥當勞的產品,請問有特色嗎?
市場定位的第一個盲點是:很多定位都是存活偏見,倒果為因的詮釋已經成功的案例。
二戰的時候,聯軍想為他們的戰機裝甲,他們看到被掃射後還能夠飛回來的飛機身上的子彈洞,發現有幾個部位是最常被射的。因為資源短缺,當時他們的想法就只是在被射中最多的地方補上鎧甲就行了。當時就有一個數學家指出這個做法的漏洞 —— 被射下的飛機飛不回來。
能夠被射中而又飛得回來的,那些部位應該不是最致命的,要賭的話,倒不如把鎧甲補在那些沒有被射中的部位。
這就是一般研究行銷和市場定位的盲點,我們都只能研究那些已經成功的,就好像那些二戰被人家打飛機打不下來的飛機。
想學習創業的人,都喜歡聽一些講座,請來那些在某領域很成功的商家做嘉賓。
看起來是有道理,但他可能只是打仗的時候,恰巧沒被打下的飛機。
現實中,失敗的經驗遠比成功的經驗珍貴,你不能為了看彩虹而選擇不要天空下雨。
而且90%創業會在三年內倒閉,也就是說倒閉的機率是比成功的機率大出很多,那90%失敗的經驗也就遠比成功經驗更貼近現實。
還要記得,10%能夠生存下來的創業,也不是每一個都成功,一些只是還能存活,能夠成功賺大錢的是少之又少。
機率越低的東西,隨機和運氣的成份其實就越高。
一個機率這麼低的企業成功,雖然沒中彩票的機率那麼低,但如果我要研究脫穎而出的企業,差不多就好像要研究中頭獎的人為甚麼會中頭獎。
跟打下的飛機飛不回來的例子不同的地方是:失敗企業的那些創業家、員工和客戶都還活著。與其研究成果案例,還不如用心的研究人家的失敗!
第二個盲點就是:迷信大數據,不少現在的人會大呼大數據的時代來臨了,不依賴大數據的公司肯定會倒閉,但如果我們用心思考一下,試問Nokia要倒閉之前,沒有參考過大數據嗎?
實際上他們當年擁有的大數據就是告訴他們智能手機不會成為主流。
這個道理跟人工智能的道理一樣,更多的AI專家是怕人工智能會殺人,不是因為人工智能突然間有了自主意識而變成殺人狂,他們更擔憂的是人工智能出錯而意外殺了人。
人工智能是不會一弄好就甚麼都會,而是是需要很多的人為訓練,最後才會演變成像有智能。大數據還是需要被人詮釋的,而當年Nokia的詮釋就讓他們翻車了。
你可能會認為那個年代的大數據沒有現在這麼精準,現在的大數據是很精準的,能夠幫你大海撈針。問題是越先進的的大數據,是可以累積更龐大的數據和資訊,現在你已經不是在一個大海撈針,因為大數據會給你帶來更多更大的海,這個詮釋會容易嗎?
Nokia也參考了那時候的大數據,他們當年的財力和資源都是頂級的,難道其他公司的大數據會比他更強嗎?
品牌定位的第三個盲點:一些人進入市場,是因為看到人家做,他們就跟著做。另一些人的市場觀,是看到人家做,他就不做。
那麼哪一個才對?
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就應該是人家做,你就不做,這個才有品牌差異化。
實際上不管跟還是不跟,如果你做決定的主要理由是因為看到人家進入一個潮流,你做錯決定的機率是很大的。
你進不進人這個行列,不只是看市場流行甚麼,還要看你的能力是甚麼。
舉例,馬來西亞那些人氣最出名的網紅,講話都是語氣誇張,表情都是七情上臉,其實也有不少人也跟隨這個模式,不是每個都行。我在去年的行動管制開始,就看到很多人直播或做視頻時,突然間都變成寶萊塢TVB式,這些網紅 Wannabe已經紅了嗎?
其中大家模仿已經成功的網紅,主要原因也是第一個盲點 —— 存活率偏見。
你只是看到用這個模式飛機沒有被打下來的概率。
那難道不跟隨他們,你就會有品牌嗎?
我當年進入教NLP的行業,不是看到有人做,所以我就跟;也不是因為沒有人做,所以我進入了就沒有競爭。
特別是後者,很多人會誤以為沒有人入場的話,自己進去就可以壟斷或喝到頭啖湯。
實際上你功夫很爛的話,給你插到頭香也沒用。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http://paypal.me/kongdemon
不打小費的話,麻煩幫忙點讚分享,好讓演算法幫我推文!
存活者偏誤例子 在 PanSci 科學新聞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惡靈古堡》、《World War Z》、《屍速列車》到《屍戰朝鮮》,不少影劇都會把殭屍當成故事題材。
而真實世界中,生物變成殭屍的例子也不少見,像是熱帶雨林中一種名為「偏側蛇蟲草菌」的真菌,便會侵入螞蟻的肌肉神經,控制螞蟻的行動,命令螞蟻爬至樹上緊咬住葉子,這個動作被稱為「死亡嚙咬」。
死後的螞蟻成為真菌繁殖的溫床,接著菌絲會從後腦穿出,釋放孢子。這些孢子隨著地心引力落於樹下,哪個倒楣的螞蟻經過,就會變成下一個「喪屍」。
_
聽起來已經夠噁心了嗎?放心,還有更噁的XD
最近丹麥的科學家發現兩種新的喪屍真菌,不同於前面提到的偏側蛇蟲草菌,這兩種真菌的主要宿主,分別是兩種丹麥的「蒼蠅」。
更特別的是,大多數的真菌得等到寄主死亡後才能釋出孢子;但被這兩種真菌感染的宿主,則能繼續生活個好幾天,同時和其他健康的蒼蠅持續來往、互動。
這些真菌會安安分分(?!)的待在宿主身體裡面,悄悄地、一點一點地,以蒼蠅的脂肪、肌肉、生殖器作為養分,不斷生成孢子。
不僅如此,這些真菌還會在蒼蠅的腹部開出一個或多個孔,透過孔洞散播孢子、散播愛(誤);還會趁著春季、蒼蠅繁衍後代的好時節,進行大規模的感染行動!
而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的蒼蠅,持續在找另一伴的路上前行。就這樣飛啊飛,於是整個飛行路線,都成為真菌的繁殖場(邪笑)
寫到這裡,腦中不禁想起「我不馬上殺了你、因為我需要你」的灑狗血劇情......
_
這些真菌孢子,形狀像魚雷,長長的、細細的,兩端略尖,會長成這個樣子就是為了能快速前行。當孢子降落在蒼蠅身上,便會快速擺動進入牠們的腹部,在蒼蠅肚子裡頭開 party,據說一隻感染的蒼蠅可以釋出成千上萬的孢子!(嘔嘔嘔)
那真菌與蒼蠅間的奇妙關係,什麼時候才會結束呢?答案是:當真菌完全掏空蒼蠅腹部,只剩下滿肚的真菌後,蒼蠅才會徹底死亡。
真是一段淒美的故事(完全不對)
_
而這種特殊的生存策略稱為「主動宿主傳播」(active host transmission, AHT),透過這個方式,能更有效地和其它健康宿主接觸。
科學家們認為,這類真菌可能會產生一種「麻醉」物質,自己繁衍的同時又能保全宿主的性命。更重要的是,搞懂 AHT 的機制和釐清這些麻醉物質,未來或許能進一步利用在醫學上。
_
參考資料:泛科學《可能性調查署 布袋戲 EP8》、環境資訊中心《丹麥科學家發現兩新種真菌 可把蒼蠅「喪屍化」》、LiveScience《Newly discovered fungi turn flies into zombies and devour them from the inside out》
_
延伸閱讀:
【行屍走肉】真實版喪屍電影!令人發毛的寄生獸!我們,會是下一個受害者嗎?|可能性調查署 布袋戲 EP8
https://youtu.be/DvQU9vtOxvk
你能在喪屍末日存活嗎?絕沒想過的求生指南!美軍早有對策?|可能性調查署第二季 實拍 EP9
https://youtu.be/NzhcVcLKbUw
─────
📣想聊天問問題?📑喜歡特定科學內容?✨還想直接和作者說你好棒?
從看文章練功、升等到蒐集角色,這些新功能這裡通.通.有!
快加入泛科學免費會員,留言評論、自訂追蹤、點擊光點、獲得知識成就:https://lihi1.com/4g6BW
存活者偏誤例子 在 蔡明劼醫師 健康。瘦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內分泌失調的真相 Ep.11】聽過『肥胖的胰島素假說』嗎?
在插播了幾個主題之後,總算又要回來講『胰島素阻抗』了。蔡醫師平常也會在網路上瀏覽文章,說真的關於胰島素阻抗,有時候會看到一些語焉不詳、甚至錯誤的資訊,想想乾脆下海自己來寫一篇好了。
大家有聽過『肥胖的胰島素假說』嗎?這個理論是這樣子的:胰島素是一個「肥胖荷爾蒙」,因為它會促進脂肪的合成,所以我們的飲食中盡量不要吃碳水化合物,只要避免讓血糖上升,就能避免胰島素分泌,也就能進一步避免脂肪囤積。
這是一個很直觀的假說,也很受到普羅大眾的歡迎,基本上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法的信徒,大多都把肥胖的胰島素假說奉為圭臬。有些比較偏激的流派,甚至把胰島素說成好像十惡不赦的壞東西,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蔡醫師的看法是這樣,胰島素假說的確能解釋肥胖問題的一個部分,但不會是全部。因為胰島素本身並不是問題的來源,而是結果。我在【內分泌失調的真相 Ep.3 什麼是胰島素阻抗?】裡面講過:在胰島素阻抗的情況下,胰臟會盡全力分泌大量的胰島素來穩定血糖,這就是高胰島素血症(Hyperinsulinemia)。
因此如果想從根本解決問題,我們應該設法改善它的源頭『胰島素阻抗』,而不是僅僅設法消滅末端的胰島素。即使胰島素被講得很恐怖(胰島素本人表示無辜🙄),但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人體可以沒有胰島素嗎?
答案是不行的,人沒有胰島素則不能存活。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缺乏胰島素,發病之後如果沒有按時施打胰島素,就會發生酮酸中毒、送醫治療。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胰島素相對夠用,但是在病情惡化(久病、控制不佳、發燒等)的情況下也可能會胰島素不足,進而發生酮酸中毒。
再舉一個例子,絕大多數的健身運動員,包括健力、健美選手,都會吃碳水化合物。肌力訓練後除了補充蛋白質之外,攝取適量碳水化合物能刺激胰島素分泌,進一步幫助肌肉合成。簡單說:沒有胰島素的幫助,是練不出大肌肌的。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根源是出在『胰島素阻抗』,那要要怎樣打敗這個大魔王呢?,蔡醫師在【內分泌失調的真相 Ep.4 胰島素阻抗是怎麼來的?】講到,胰島素阻抗的成因是「細胞內過多的脂質代謝物堆積」所造成。講白一點:後天的成因就是自己吃進太多熱量、太胖所造成的啦。
所以只要能減肥的方式,基本上就可以改善胰島素阻抗。運動當然是一個好方法,至於飲食方面,你要減醣飲食也好、水煮餐也好,即使是生酮飲食也罷(註),雖然做法不同,但目的都一樣:製造熱量赤字→達到減肥的效果→改善胰島素阻抗→改善高胰島素血症。
(註:釐清一下,我沒說生酮不能減肥,我只是認為用生酮來減肥的風險大過於它的好處,所以我自己不傾向生酮飲食,如此而已。)
那麼蔡醫師推薦怎樣的飲食法呢?記得我在【內分泌失調的真相 Ep.7 飲食觀念入門】說的嗎?首先你只要做到避開三大地雷食物:含糖飲料、炸物、精緻澱粉,基本上有著健康的飲食習慣的人,應該都不會胖到哪裡去才對。至於更多的細節:提高蛋白質攝取、熱量計算,那又要花很多時間來解說了,想學的人再自己來報名瘦身社團吧!
總結一下今天的內容:
1、根據『肥胖的胰島素假說』,飲食中盡量不要吃碳水化合物,只要避免讓血糖上升,就能避免胰島素分泌,也就能進一步避免脂肪囤積。
2、但胰島素本身並不是問題的來源,而是結果。我們應該設法改善它的源頭『胰島素阻抗』,而不是設法消滅胰島素。
3、無論用什麼減肥法,只要製造熱量赤字、達到減肥的效果,就能夠改善胰島素阻抗,進而改善高胰島素血症。
講到這邊,我覺得這個系列的文章也差不多要寫完了,我又可以回去當那個專發酸文跟廢文的蔡醫師了(喂)。之後有想到什麼遺漏的主題我也會盡量補上,並且把這一串文章整理成網誌,方便大家閱讀,也歡迎大家多多轉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