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都威脅到國家安全,仲有咩係冇威脅呢?花草樹木?威脅到架,飛禽走獸雷電風雨更加係⋯
諗到答案嘅人係天才,應獲孔子和平獎!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黃偉民易經講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Wong Wai Man 大陸爆發豬瘟疫。這類疫情,在中國大陸,會蔓延得很快。因為大陸人連地溝油都賣,怎會浪費死豬? 最初出現在東北,幾日間,已經傳到廣東了。 豬肉,是華人主糧食,從南到北,東到西,除了回教教眾,都慣以豬肉配不同食材。所以,這一輪恐慌可以預期。 貿易戰的影響,在民生開始浮現了。...
孔子和平獎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孔孔孔孔….子和平獎呢
孔子和平獎 在 堅離地城:沈旭暉國際生活台 Simon's Glos World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恭喜王賡武教授獲得2020年唐獎基金會漢學獎,這個被稱為「台灣諾貝爾獎」的獎項,公信力自然比「孔子和平獎」高出無數倍。王教授的一生,正是diasporic identity的代言人,生於印尼、新加坡長大、英國博士、澳洲籍、曾在馬來西亞工作、也曾在香港擔任香港大學校長和行政局議員、也是台灣中研院院士,研究國際華僑史成為一家之言,對中土觀點以外的史觀貢獻良多,對未來香港人,也充滿啟發。
以下介紹來自關鍵新聞網:
//6月20日,唐獎基金會(以下簡稱唐獎) 公佈2020年漢學獎得主由知名歷史學者王賡武(Wang Gungwu)獲得。唐獎指出,王賡武教授自1950年代末期至今筆耕不輟,在中國史、中國與東南亞、東南亞華人的認同轉變等領域上具有影響力,也直接或間接地啟發了幾代學者。
現年90歲的王賡武在1930年出生於荷屬東印度(現印尼)泗水,其父親王宓文因受僱於泗水的華僑中學而與妻子丁儼落腳當地,王賡武出生後則再居家搬到英屬馬來亞怡保市。王賡武在2018年出版的回憶錄《Home is Not Here》提到,雖然他在怡保是接受英式教育,但父母會在家教授他中國傳統文化,因此在東南亞多年的生活經歷使王賡武在中國研究上具有獨特視角。
唐獎表示,王賡武教授在馬來亞、澳洲、香港及新加坡建立他的學術生涯,並成為詮釋中國的世界觀的權威,儘管王賡武的背景無可避免地被視為「圈外人」,但正如其特殊的身分,王賡武對中國歷史的獨特見解,使其成了這時代最具原創性與啟發性的歷史學家之一。
唐獎強調,許多研究中國史的東方學者往往從中國內在觀點著手,而西方學者則是由西方相對視角觀看中國,而在馬來亞長大的王賡武,從南方觀點理解中國,開闢了一條不同的路。
而美國已故知名漢學家施堅雅(G. William Skinner,1925-2008)曾表示,王賡武教授同時具有三種學術角色:「中國歷史學家、馬來西亞事務的權威性評論者,以及南洋華人問題的專家」。
通曉中國與東南亞歷史的王賡武
具有東南亞成長背景的王賡武,在東南亞華人研究上具有重大貢獻,他並不認為東南亞華人是一個對中國有著清楚認同的單一群體,因為這些華人移民有著不同的籍貫、在不同的時間點移出中國,有著不同的經濟活動,而且融入其移居國家的程度也有差異。
王賡武教授按這些歷史因素,分析了多種華人性(Chineseness,或譯中國性)的歷史建構過程,他主張東南亞後殖民國家的國族建構(nation-building)打造了其公民的國族認同,包括華人在內的多元種族都接受了這樣的認同。如現今的華人不再如清末民初那些以「華僑」(Chinese sojourners)身分離開中國的先民,不再只擁有單一的祖國認同,現今海外華人複雜的國族認同已與祖輩大相逕庭。
王賡武教授自50年代末開始專研中國與東南亞華人史,做出了不少經典著作與觀點。承上所述,對於海外華人的國族認同差異,王賡武曾提出了將東南亞華人群體分為甲乙丙三個集團的理論。甲集團的華人多與中國政治保持直接和間接的關係,並關注自身與中國的命運,其政治色彩最為鮮明;而丙集團屬於小而不穩的集團,因為無法把握自身的特性,但一般都保有對當地的忠誠,進而與當地同為一體;至於乙集團的華人則處於甲丙之間,較「講求實際」,最關心的是貿易和社會團體的低姿態與間接政治,常給予不問政治的印象,很少就政治理想與政治目標表態。此理論對於許多研究各國華人社會的學者具有重要意義。
不過,其實一開始王賡武是以研究中國古代史起家的。唐獎指出,王賡武1957年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其博士論文《五代時期北方中國的權力結構》於1963年出版,以北方諸國的視角探討中國的天下觀。
王賡武的學術成就在1960年代引起西方重要漢學家費正清(John Fairbank)的注意,當時費正清正在編纂《中國的世界秩序》,王賡武應邀撰寫〈明初中國與東南亞的關係︰背景分析〉。王賡武近期的專書則多聚焦在中國自1978年以來的「第四波崛起」的趨勢,包括2015年出版的《王賡武談世界史:歐亞大陸與三大文明》,是收錄了王賡武教授的訪談,討論在這可能來臨的「第四波崛起」中,中國正面臨什麼樣的機會與挑戰,以及2019年出版《中道今來:中華傳統與天下新秩序的重建》,都引起了各界的迴響。
關注當代中國與東南亞華人關係
因此在通曉中國史與東南亞華人史的背景下,王賡武教授對探討當代中國與東南亞華人關係的意見具有影響力。唐獎指出,雖然王賡武清楚認識到中國文明的起源在北方,但在馬來亞成長的經驗,以及與對孫中山和辛亥革命歷史的興趣, 使王賡武認知到不少的東南亞華人具有一定的政治實力,這是與他同期的歷史學家較忽略的歷史事實。
2018年王賡武教授在香港大學的演講「中國的南方:視角的轉變」(China’s South: Changing Perspective)時指出,明清政權以北方為政治中心,而南方文人精英往往在北方求得權勢與政治影響力,至於其他的如商人、農民、漁民等百姓階層,則熱衷於前往南洋謀生致富。
王賡武指出,北方政權自古以來較關注北方外敵的軍事侵略,直到十九世紀中以前,都未意識到南方海域的潛在威脅。因此王賡武將這段歷史觀點與中國的現狀相比時指出,正當中國積極在東南亞拓展一帶一路策略時,其實仍未充分了解與處理與東南亞國家之間的潛在矛盾。
二戰後東南亞地區紛紛從殖民地獨立為主權國家,由於境內有許多華人,而且多保有華僑身份,因此效忠爭議成了許多新興東南亞國家與中國的外交難題。為解決此國籍問題,前中國總理周恩來1955年出席印尼萬隆會議時,強調中國鼓勵東南亞的華人應入籍新興國家與效忠。然而,近年來中國崛起所興起的民族主義情緒,也引起東南亞國家的憂慮。
2018年《紐約時報》在探討中國對新加坡華人施加影響力的報導中就訪問了王賡武教授,他認為當基於種族和血緣去聯絡人們的時候,其他國家的政府是無法接受的,王賡武說「另一方面,北京認為這樣做很自然。這就是衝突所在,儘管後果可能是無心的。」
王賡武與中華民國
雖然王賡武在印尼出生,英屬馬來亞成長,在英國得到博士學位,後來在香港、澳洲展開學術生涯,並在1992年成為台灣中研院院士,但其實王賡武與中華民國有著深厚的關係。
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講師毛升在《澎湃新聞》的書評指出,2018年有兩位同年出生的重要中國史學者都出版了回憶錄,那就是余英時和王賡武,但也許王賡武的回憶錄《Home is Not Here》是以英文書寫,因此相對少人關注,而在學界有巨大影響力余英時則以中文書寫回憶錄,在台北的銷量不俗,得到了廣泛迴響。值得一提的是,余英時也是首屆唐獎(2014)漢學獎得主。
至今《Home is Not Here》未有中文版,一般中國媒體多翻譯為《此處非故里》。有趣的是,儘管該書為王賡武教授首部回憶錄,但書中僅談及其人生的前19年的歲月。
王賡武父親王宓文的大學學歷是英國文學,儘管王宓文決定讓王賡武在英屬馬來亞接受英文教育,以利於在未來得到好的就業前景,但父母仍要他在家中學習中國古文、歷史,以保有身為中國人的國族認同。王賡武父母多年來的願望,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舉家回到祖國-中華民國首都南京定居,但隨著太平洋戰爭的爆發,使得回國的行程百番受阻。
在中國抗戰時期,來自中國的武漢合唱團曾到東南亞各地巡演,當中包括王賡武所居住的城市怡保。這巡演目的是為了籌款支持中國的抗日戰爭,所唱歌曲包括《歌八百壯士》、《中國不會亡》、《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等。王賡武記得,原本他對中國的事情不太感興趣,但隨著馬來亞華人支持抗日而興起的民族主義情緒,也使他身為中國人的國族認同更強化了。
儘管二戰結束後,王賡武全家在1947年得以返回了南京,但由於父親已久居南洋多年,已無法習慣南京的氣候,最終母親只好陪同身體不適的父親身體返回馬來亞,而王賡武則考上了南京中央大學外文系。不過接踵而來的經濟蕭條、國共內戰爆發,中央大學被迫停辦,最終王賡武在父母的催促下,只好於1948年12月再返回了馬來亞怡保。
為了完成被中斷的大學學業,王賡武選擇到位於新加坡的馬來亞大學就讀,但當時的入學條件是必須有英屬馬來亞國籍,王賡武只好放棄了中華民國國籍。值得一提的是,後來王賡武也涉入馬來西亞的政壇,1968年他與一眾馬國的學者、政治領袖成立了多元族群政黨民政黨。
這意味著在王賡武一生的前19年,他曾是中華民國國民,而且曾回中華民國定居近2年。王賡武的父母曾希望舉家回中國大陸生活,但時代的不容許,又讓他們回到了馬來亞。王賡武沒在回憶錄中細說,為何當初不選擇繼續留在中國大陸,或選擇跟國民政府到台灣,不過也因其在大時代顛沛流離而獲得生命經歷,成就了他日後在中國與東南亞華人關係研究領域的地位。
(Source: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6731)
▶️ 北京以新加坡模式改造香港,錯在哪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B5XM55wKg
⏺ 史景遷夫人
https://www.patreon.com/posts/38198120
孔子和平獎 在 黃偉民易經講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Wong Wai Man
大陸爆發豬瘟疫。這類疫情,在中國大陸,會蔓延得很快。因為大陸人連地溝油都賣,怎會浪費死豬?
最初出現在東北,幾日間,已經傳到廣東了。
豬肉,是華人主糧食,從南到北,東到西,除了回教教眾,都慣以豬肉配不同食材。所以,這一輪恐慌可以預期。
貿易戰的影響,在民生開始浮現了。
十四億人口,大陸的糧食生產供應,不足以應付需求。
主要都要靠入口。
對付美國對中國貨品的懲罰性關稅,習近平聲稱以牙還牙,但中共手上的「牙」不多,另類報復,靠大陸的官僚刁難絕藝出動了。
對於美國貨,中共的海關都盡力極仔細的檢驗。不是抽樣檢查,是每箱每箱的開箱檢查。
尤其是食物。
任由新鮮變壞,反正排隊,讓美帝見識中國大陸官員的認真嚴謹。
官僚手段在華人世界熟能生巧,但市場仍是有需求。大陸人,面對市場又以靈活走位見稱。
美國豬肉不好買,也引來官僚系統的刁難,那便入口俄羅斯豬肉,以應需求。
俄羅斯豬肉,因年前有瘟疫而禁止進口大陸,今次因應中美貿易戰,不買美國豬肉,便破禁向俄入口豬肉。
對於貿易戰,大陸人的態度一向這樣,不買美國大豆,可以向巴西買,向阿根廷買;不買美國豬肉,難道俄羅斯沒有豬肉?有錢,怎會買不到東西?
今次的「非洲豬瘟」,隨著俄羅斯豬肉進入東北,很快便南下廣東了。
中美的戰爭,由貿易開始,但不是只局限於關稅層面,你罰我的貨品,我罰回你的貨品,奉陪到底這麼簡單。
上周末(24日),美國國會的「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表名為「中國的海外統戰工作」報告,確認董建華為共諜,在美國搞統戰工作。
對香港人來說,這其實不是新聞。老董搞這麼多的基金會、智庫,難道只是聯誼感情麼?不過,經由美國國會出報告,點名老董那些什麼「中美交流基金會」的活動,實屬罕見的。
那些為老董奔走的一大堆香港名流,開始想想自己的處境了。何志平仍在紐約拘留,尚算安全;像黃桂芬這樣下場的,幫共產黨做事的人,應聽過不少吧!
老董身邊,那一大群有頭有面的人,本身衣食豐足,兒孫齊整的,為什麼仍走這樣的渾水?
這種聯繫海外華人勢力,配合強國崛起,影響世界的,還有惡名昭著的「孔子學院」。
老董的基金會、智庫,向一般人派錢。所以你見到那些反共幾十年,未到九七,急急移民的名人,近年都一百八十度晚年親共,大讚習主席和黨中央。因為親共有著數,華人晚年一般又貪錢。
孔子學院派錢的對象,是大陸留學生和學者。
孔子學院和孔子無關,就像「日本財務」和日本無關,「巴黎毛冷」和巴黎無關一樣。但孔子的名稱好用,因為劉曉波,北京自己搞了個孔子和平獎,對沖諾貝爾和平獎。
「孔子學院」最初騙了外國人,批准他們在大學校內設立,有各式各樣的獎學金,由大陸留學生申請。
漸漸大學方面發現,這些「孔子學院」不是研究四書五經,也不會研習什麼論語、繫傳。他們派錢給大陸學者,收了錢便用他們的方法盜竊大學同事的研究成果。
特朗普早前說,基本上每一個在美的大陸留學生,都是間諜,原來是基於這份報告作依據。
這些大陸學者學生,有幸去到外國名牌大學,文明社會,面對知識的薰陶,民主自由的吸引,卻寧願收中共錢,為虎作倀!
老董八十多歲,賣了家族公司,拿了三百多億,有子有孫,不安享晚年,卻日夜奔波,為禍香港,為禍人間!
為什麼?
孔子死後,幾位高弟,繼承了孔子的志願,開班授徒,承傳孔門學問和精神。
但每人性格不同,背景各異,雖說都是發揮孔子智慧,但往往演繹不同。
子夏說:
大德不踰閑,小德出入可也。
子夏對學生說,大原則不能超出界限,要堅持,不能隨便更改;至於一般的小毛病,人人都有,不要過份苛求了。
子游聽到子夏上課這樣說,便譏諷說:
子夏之門人小子,當洒掃應對進退則可以矣。抑末也。本之則無,如之何?
子游說,子夏咁教學生,做些基本生活需要就OK. 但這些只是末節而已,根本的大道理未教啊,怎麼辦?
他是譏笑子夏沒有教學生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抱負。
我們留意子游說,基本教育那六個字:洒掃、應對、進退。
表面看,這六個字沒有什麼了不起,但它就是中華文化的基本生活教育,人格教育。
如何做一個人,先從這六個字做起。
未識字前,先從這種生活規範學起。進一步十歲八歲才學認字,到十八歲,才學大人之學。
將來無論是王侯將相,名商巨賈,販夫走卒,都要生活。
所以,先學做人的知識,培養做一個人,然後再學高深的修養,這便是大學之道。
今日我們只重視功能性的知識,英文、法文、日文、拉丁文,鋼琴、小提琴、色士風、各式樂器,三五個學位、碩士MBA,去過天涯海角旅行,住過不同的酒店,吃過各地美食……
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洒掃、應對、進退,小時沒有學,大時學不了。
沒有這些做人的基本,政府出事了,企業出事了,社會出事了,家庭出事了,整個時代都出事了。
共產摧毀了中華文化,中共又摧毀了人的基本價值和人格,所以,大陸無論什麼階層,什麼學歷,有錢沒錢,一概不懂得這幾個生活的基本要求:洒掃、應對、進退。
北京要香港盡快融入大陸,大灣區要模糊香港的存在,曾鈺成要求基本法賦與中聯辦的地位和角色。
你要保留香港的價值?
像陳浩天這樣,說說港獨是沒有用的。
從一個人的基本做起,訓練自己從「洒掃、應對、進退」做起吧!
2018年8月28日星期二下午5:00
你的收看、訂閱、讚好便是對「易經講堂」的支持,謝謝。
#貿易戰 #豬瘟 #孔子學院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M9xrTmJbpY/hqdefault.jpg)
孔子和平獎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升旗易得道 2018年2月6日
主持: Tony Choi, Johnny Fok, 許留山
第一節 : 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揪出林鄭月娥反黨集團。抗衡西方霸權,唯有頒發三個香港人攞孔子和平獎!
第二節 : 泛民無大將,左膠作先鋒!港島補選九死一生,馬仔區軒攻擊力不足,九西鄭泳舜冇奶媽唔敢上選舉論壇。
第三節 : 踢爆Keeper黃浩真正身份,肥佬黎成功將幕後金主打靶,8000萬盒圓曲線替壹週刊輸血!
第四節 : 放題價格反映通漲,發達容易、揾食艱難/香港千億富豪趣事,淺水灣道90號,李嘉誠完勝黃志祥蔡志明!
第五節 : 港股跟隨美股大跌,跌到年廿九,農曆年後迎接大升市!加密貨幣崩潰在即,Bitcoin派貨速度加快,血肉長城在4000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XlBPFEwrt8/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GRs_CjQ2pkwR98vVnjOU_yq1Dpw)
孔子和平獎 在 升旗易得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升旗易得道 2018年2月6日
主持: Tony Choi, Johnny Fok, 許留山
第一節 : 諾貝爾和平獎提名,揪出林鄭月娥反黨集團。抗衡西方霸權,唯有頒發三個香港人攞孔子和平獎!
第二節 : 泛民無大將,左膠作先鋒!港島補選九死一生,馬仔區軒攻擊力不足,九西鄭泳舜冇奶媽唔敢上選舉論壇。
第三節 : 踢爆Keeper黃浩真正身份,肥佬黎成功將幕後金主打靶,8000萬盒圓曲線替壹週刊輸血!
第四節 : 放題價格反映通漲,發達容易、揾食艱難/香港千億富豪趣事,淺水灣道90號,李嘉誠完勝黃志祥蔡志明!
第五節 : 港股跟隨美股大跌,跌到年廿九,農曆年後迎接大升市!加密貨幣崩潰在即,Bitcoin派貨速度加快,血肉長城在4000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m1k9dKfgAA/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CJS_ReBZn8GbAe-QACGBsjnsIa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