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隔三個月的連載終於生出來😂
應該是歡天喜地的新年飯卻都沒人說話
彼此靜靜地吃年糕湯,各有所思
到底年糕湯吃進鼻子還是吃到嘴裡我都不知道
婆婆突然放下湯匙,打破沉默開口問了黃先生:
『你們接下來打算怎麼做?』
黃先生不知是打算正面迎戰還怎樣
竟然直搗黃龍的說『我們,要結婚。』
我聽完整個愣住!!!
欸⋯等等,現在是提這件事的時候嗎?
我剛剛才被你歐摸尼大扣分耶!
我非常慌張,也荒唐的看著他
婆婆沉默了很久,現場空氣根本凝結
然後她像是做了甚麼重大決定一樣
用了一種非常嚴肅的口吻對我說:
『我朋友兒子跟外國人結婚後,生活就跟噩夢一樣
媳婦不懂韓文,完全不能適應韓國文化跟社會
特別生了孩子以後
除了原本的文化隔閡,就連教養問題都出現了
婆媳之間根本無法溝通,彼此都非常痛苦
撐了幾年,孩子的媽回自己國家去,離婚了
聽過這些話的我,真的很難接受妳。』
當下心臟像是要炸裂的感覺
這意思是希望我知難而退嗎?
這實在叫我如何是好........
黃先生握住我的手,給我別擔心的眼神
我猜他準備要跟婆婆據理力爭
此時,婆婆輕輕叫了我的韓文名字
這是她第一次不帶Si(小姐/先生)叫我的名字
『但是孩子啊,我人生一直有個信念
人無法選擇環境,卻可以選擇良善
就像妳是不是韓國人,不該是我判斷妳的標準
我覺得慚愧,我好像一直只介意妳是個外國人
但卻沒有真正想理解妳原本的樣子
而且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發現很多妳的優點
像是妳的韓文溝通完全沒問題
還努力去學習我們的文化
有時我甚至忘了你是外國人
阿伯吉也說兒子很多改變
心裡其實反而對妳有很多感激之情
本來心裡抗拒到鬱悶到差點生病
才發現這壓力是我自己給自己的
那些我擔心的似乎都是我自己的問題
不知道有這樣婆婆的我們家
妳願不願意當我們家的媳婦?
願意跟我家孩子結婚嗎?』
啊?啊啊?這些話是什麼意思?
劇情的走向變化太快,我還來不及回神
公公這才說
『歐媽有多愛她的孩子,就有多擔心你們受傷
她花了很多時間去說服自己
原諒我們老了啊~
很多事情要接受非常需要勇氣。
孩子,如果妳願意
我們真的非常期待妳成為我們家的一份子』
今天出發到黃先生家之前曾想過
過去幾段感情都不是很順利
好不容易似乎遇見最適合我的人
不過萬一這段感情卡在家庭這關
我就打算要放棄、不強求了
但目前這是甚麼急轉直下的劇情
低頭盯著年糕湯的我
眼前越來越模糊
/
婆婆總說期許自己不要是個固執的老人
因為經過這一次
她相信很多轉念之間會迎來更多幸福
就像她寶貝孫子就是她一轉念得來的
我想,真的是這樣
哪怕一次我們也試著去相信吧♥️
/
不過我是個很少掉眼淚的人
在別人面前更是沒有
那天卻哭的有點慘
(後來黃先生都會拿那天笑我!😒
不只這樣啊!
當天是新年1月1號我被公婆求婚Say Yes後
(對,他們比黃先生更早問我要不要結婚🤣)
兩老立馬看了日期
然後就決定後3/1結婚!
準備時間根本不到60天耶?
快到別人大概會誤以為我們是先有後婚之類😂
但才短短60天卻發生很多戲劇性的事情
差點想把黃先生給踢開不結惹!
如果大家想看我再繼續寫下去囉😜
/
▌前情提要(硬逼大家看的愛情故事😂
〃為何變成黃太太(交往前)
●第一集:https://bit.ly/2lSd2nL
●第二集:https://bit.ly/2lX1jED
●第三集:https://bit.ly/2ksxQSt
●最終回:https://bit.ly/2medw8u
〃為何變成黃太太(結婚前)
●第一集:https://reurl.cc/nVeoo6
●第二集:https://pse.is/3he258
●第三集:https://pse.is/3n94fc
/
照片是2019年在機場送機
婆婆眼眶泛著淚,捨不得芒果跟黃先生
卻也還是笑容以對
她說未來看到照片時
笑著的回憶更美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教養相對論:先懂孩子再懂教,當葉問遇到唐老大會問的13個教養難題」介紹 訪問作者: 黃正昌、 董胤程 內容簡介: 如果有一天, 象徵傳統的葉問與不按牌理出牌的唐老大剛好是鄰居, 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背景不同的兩人,卻都受人敬重; 同樣身為父親,卻有著迥...
「婆媳 教養問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婆媳 教養問題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婆媳 教養問題 在 Dolly's Leben in Deutschland 朵莉德國生活愛分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婆媳 教養問題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婆媳 教養問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婆媳 教養問題 在 [心得] 面對婆媳教養差異-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婆媳 教養問題 在 教養問題吵翻天婆媳過招如何見招拆招?!【醫學大聯盟 ... 的評價
- 關於婆媳 教養問題 在 婆媳教養問題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婆媳 教養問題 在 婆媳教養問題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婆媳 教養問題 在 婆媳教養問題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FACEBOOK、PTT 的評價
- 關於婆媳 教養問題 在 柯呈枋- 【家庭教育免費諮詢】 你有各式各樣的家庭煩惱嗎 ... 的評價
- 關於婆媳 教養問題 在 婆媳問題,有機會可以好轉嗎? - Mobile01 的評價
婆媳 教養問題 在 Dolly's Leben in Deutschland 朵莉德國生活愛分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關於身分剝奪這件事
有天,跟丹尼聊著聊著,我們聊到對於意見身分剝奪這件事,也因為我們彼此的生活背景文化不同,所以交換的非常熱烈。
我們時常會互相分享自己過去或現在職場與生活所看到、遇到的不同文化反應及溝通模式,有些相同,有些不同。
但不變的是一個準則: 尊重每個人都持有發表自己意見的所有權,也就是說,世界上每個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即便他不擁有身分與資格,但前提是,不包括攻擊性及傷害人之言論。
舉些例子,當我們熱烈在討論母嬰話題或是孩子的教養問題時,若有人的建議,違背自己的意見或是不認同意見,有些人就會回: 請問你有孩子嗎?請問你當過父母嗎?請問你是專家嗎?這類的反問句。其實在我看來這是非常沒禮貌不尊重別人的溝通行為,是直接叫人閉嘴的意思,對別人進行了所謂的身分剝奪。
沒當過父母,並不代表沒當過孩子,以不同視角提出意見與建議,也是很重要的意見分享不是嗎?
或是在討論房地產投資問題,然後劈面就問: 請問你有房子嗎?所以沒房子,代表不會投資嗎?
單身的人分享自己的婚姻觀,然後覺得人家沒資格發表意見,沒結過婚,難道就不知兩性相處嗎?
家境較優的人分享自己的生活經驗,或是提出甚麼更好的社會貢獻,然後回一句:那是你家有錢?! 難道有錢人的意見就沒建設性?就一定會是跟錢相關?或許他也是窮苦出身?!
以上都是些生活例子,而且都是一種身分剝奪,因為他沒有跟你一樣的生活身分及資格,他的言論就打折就沒價值?!沒有全盤了解,就該先聆聽與尊重,這個真的值得深思。
再者,在討論每個議題時,以我的職場與生活經驗,其實文化上最大的不同是上下行溝通,在職場無論是在討論甚麼主題,當然大家都可以提出意見,作為優化主題的目的,不過以我自身經驗為例,在德國多數的上下行溝通,無論是以電子郵件亦或是口頭述說,最常聽到或寫的幾句話是: Du hast recht, aber........意思是: 你是對的,可是.......,或是Es wäre besser,wenn........意思是: 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可能可以更好......
無論是甚麼工作項目或是在上活上,若他認真對待,先肯定別人的付出與建議是很重要的,這也是一種尊重的表現,但相對的在台灣過往的工作經歷,通常是馬上點出你哪裡做不好,哪裡有錯誤,這種長期下來,嚴重的話,很容易懷疑自己、懷疑人生。
上至職場,下至生活都是一樣的。我記得在德國剛學洗衣服時,把家裡所有衣服都染色了,我緊張要死,因為我自己就算了,是全家人,衣服當然有貴的便宜的,不過我永遠記得當時我公婆及丹尼的回答: 沒關係,就當一次經驗,有些也染得很好看,謝謝你幫忙大家把衣服放到洗衣機,辛苦你了!!
無論是否身分剝奪式的回絕,或是忽略別人的付出,都是不尊重別人,總歸一句準則就是: 尊重別人,別人才會敬重自己。
夫妻、父母孩子、婆媳、兄弟姊妹相處之道也應如此!
#純屬個人生活經驗的分享
#不喜勿讀
#我們家花園裡的花
#婆婆種得真美
婆媳 教養問題 在 彭菊仙之教養幸福又好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孩子到成年初期還是好多新問題啊,但為何我不寫教養書了?】
前兩天一位記者朋友約我聊天,開頭第一句話就是好奇我新書裡〈自序〉的第一句話~
「老實說,我不想再寫教養書了,這或許是我寫的最後一本關於教養的書…」
記者問:「你說的是『或許』,那到底是真的還假的?」
「應該是多寫了『或許』二字。我確定不會再寫教養的書了。」
記者朋友瞪大了眼睛表示不可思議。
「難道孩子大了就沒有教養問題可寫了嗎?」
「No No No,孩子進入『成年初期』,我發覺有好多新的議題要談,比方說,住校、睡眠、飲食、作息、自我照顧、未來前途思考、和爸媽互動模式的大幅改變……等等。
只要親子關係存在,從嬰兒,到青少年到成年初期、到結婚、婆媳問題、祖孫問題,
雖說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但每個人走在人生途中面對所有的第一次永遠都是新功課。怎麼談都談不完的。」
但是,身為一個媽媽角色,從寫青少年教養書開始,如上一本《家有青少年之父母手冊》,到現在這一本《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我都面臨一個很大的掙扎,那就是,我到底該不該再把自家小子們的成長點滴作為寫作素材?
我誠實回答自己:不•應•該。
眼尖的朋友大約可以發現,以前我寫書,我連書封、書裡穿插的照片都是肥嘟嘟可愛的兒子們,
當時,兒子們還爭著做我的封面人物,沒被選到的兒子還會抱怨說媽媽我偏心,
但是到了《管教的勇氣》這本書,我已經撤下所有我家小子的照片。
寫《家有青少年之父母手冊》時就已經大幅降低書寫自家小子的成長故事。
到近日出版的這一本《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嚴格說來,三十三篇裡面,我只有2.5篇扯到咱家小子們。
「2.5除以33,答案是多少?不到百分之十!我書寫自己孩子的事兒不到10%」
說實在,教養書不寫寫故事一點都不好看了,因為就是一整堆的教條理論,這種書不要說讀者很難看下去,連寫作者也會寫得很痛苦。
所以,在寫這本《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時,另外的90%的內容,我除了蒐集閱讀整合各種資訊,則花了不少時間約訪個案或援用我在演講時遇到的案例,不再把焦點放在自家孩子身上。
拿別人家孩子當案例來剖析,也還是故事,所以也還是頗有可看性(老彭賣瓜一下)。
只是,作為一個從孩子幼兒就開始做記錄的寫作者,如今,孩子已到了青春期、甚至成年初期,
我非常清楚,讀者們最有興趣的,還是我家小子們的發展景況。
「只是,非不得已,在孩子成年後,我連10%都不想再碰。」
這就是我不想寫教養書的第一個理由,是不是很充分啊?
第二個理由、第三個理由,我則寫在我那卯起來抒發了4300多字的「自序」裡(大概是把未來不會出的書之自序一口氣補齊的心態)。
其一是,生了一場大病之後的人生大體悟,
其二,是我從未在臉書上提過的:前年暑假,我這個媽咪自個兒翹家到花蓮五天之後的心境大轉變。(有興趣想知道的就好心去買一本書吧哈哈,這年頭書真的愈來愈難賣啊,靠賣書維生絕對活不成。)
還有一個理由是,十多年前的我一直憧憬著從一個「讀者」變成一名「作者」,甚至喜孜孜地夢想被高抬為「作家」,
此過程中,我當然既是「作者」亦可為「讀者」,兩者沒有衝突矛盾。
而今,奇妙的心態跑出來了;奇怪的答案從我嘴裡溜出來了!
我從來沒想到我會跟訪問我的記者說出我想也沒想過的答案,它必定深深潛伏在我心裡好一陣子了,所以就這麼自然滑順的流出來:
「現在怎麼熱切想當一名『讀者』甚於『作者』呢?怎麼現在覺得『讀書』比『寫作』更開心呢?」
居然,記者訪問我的那個當下,我才把深埋心中的真實掀開來(記者厲害),自己才看個清楚啊。
對了,我還跟記者說,面對成年的孩子,我覺得「不教養」比「教養」來得有效且自在,絕對雙贏!
所以,老莊思維會是我未來的最佳教養路線啊!
#雖然是最後一本教養書但不代表我從此封筆一切隨心隨境隨緣
#雖然是最後一本教養書但還是要好好賣書因為我都寫到自律神經失調了
#幫我用心編書及宣傳書的人更辛苦所以我絕不能辜負他們
#最近我一定會常常用版面來宣傳請多忍耐
#如果你看我的大內宣文很煩了直接告訴我我絕對不會生氣😀
《家有青少年之爸媽的33個修練》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87768?sloc=main
婆媳 教養問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教養相對論:先懂孩子再懂教,當葉問遇到唐老大會問的13個教養難題」介紹
訪問作者: 黃正昌、 董胤程
內容簡介:
如果有一天,
象徵傳統的葉問與不按牌理出牌的唐老大剛好是鄰居,
將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背景不同的兩人,卻都受人敬重;
同樣身為父親,卻有著迥異的教養方式。
兩位在現實中皆為教育專家的作者,
在本書中化身為具備東西方衝突風格的超級奶爸,
以日常為背景,帶出生活中常見的13個教養難題。
有異於一般理論式的教養書籍,
不論是教養問題、溝通問題、婆媳問題等,
皆以貼近生活的情境式對話進行。
第1招:夫妻對教小孩的意見不合時要聽誰的?
第2招:家裡小孩老是吵架怎麼辦?
第3招:如何學習把小孩當成獨立個體,但又能適時管教?
第4招:為什麼小孩總是對媽媽沒大沒小?
第5招:他不是鬧彆扭,可能只是不知道怎麼表達
第6招:怎麼樣拒絕長輩干涉教養,但又不傷和氣?
第7招:不是孩子不聽話,是你不聽孩子說話
第8招:「為什麼大人就可以晚睡」孩子有不平衡的心態該怎麼辦?
第9招:尊重小孩的情緒,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
第10招:不一樣性格的小孩要用不同的處理方式
第11招:爸爸對於兒子和女兒的影響和幫助
第12招:允許孩子頂嘴,學習處理衝突,讓孩子試著調整表達意見的方式
第13招:父母一定要有人扮黑臉嗎?
第14招:不打不罵能管教小孩嗎?
作者簡介:黃正昌
【曾任】
海洋生物科技總經理
芯歡綠能總經理兼首席講師
SGS秘密客Qualicert
得勝者生命教育老師
【現任】
美門企管顧問公司執行長
東京豚骨拉麵、最牛溫體火鍋、
沙卡里巴餐廳創意總監
赤將國際股份有限公司教育長
【專門教授】
親子關係、兩性關係、人際溝通、人格特質與原生家庭、商業談判、口語表達、潛能開發、簡報計巧、幽默力、魅力公關
作者簡介:董胤程
【曾任】
安親班導師
國小學習單、英語課本兼職插畫家
東風電視台節目企製
【現任】
電腦3D動畫師
美門企管顧問公司師資
美門成長學院影像課程製作
Oh卡陪談師
療心卡陪談師及師資
療心卡親子版桌遊帶領

婆媳 教養問題 在 教養問題吵翻天婆媳過招如何見招拆招?!【醫學大聯盟 ... 的推薦與評價

統計顯示,與婆婆感情生變的原因,60%來自小孩的 教養問題 。當雙方教養不同調,婆婆若提出不同看法,很容易刺傷新手媽媽,樣樣都是導火線。 婆媳 大戰 ... ... <看更多>
婆媳 教養問題 在 柯呈枋- 【家庭教育免費諮詢】 你有各式各樣的家庭煩惱嗎 ... 的推薦與評價
夫妻之間相處問題⚠️婆媳關係⚠️個人情緒管理⚠️親子教養溝通其實孩子和你想的不一樣⁉️ 想找人聽一聽❓說一說❓聊一聊❓ 歡迎每周一, ... ... <看更多>
婆媳 教養問題 在 [心得] 面對婆媳教養差異-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大家午安,首PO有點緊張,先自我介紹一下
我本身是有證照的心理師,從去年10月小孩出生後在家專心帶小孩
過程中有一些心得覺得可以趁育兒閒暇之餘寫點東西跟大家分享
如果有一些有興趣的育兒相關題材或疑問也歡迎大家提供給我
我可以就自己的專業和經驗有一些分享
-------------------------------------------------------
【好讀MEDIUM原文】:https://link.medium.com/rTQzGYiq6W
育兒是一件很需要幫手的事,而我算是很幸運的媽媽,身邊的婆婆媽媽都很願意幫忙帶小
孩,但上一代帶小孩的觀念難免跟年輕人有些出入(不要說上一代啦,同一代媽媽之間也
差異很大),也會碰到傳說中難以避免的婆媳教養不同調的問題。
【婆婆與我的教養差異】
我是一個對小孩衛生蠻隨便的媽媽,有一次帶小孩跟朋友在外用餐,吃到一半看到隔壁桌
準備入座的媽媽在嬰兒座椅上噴酒精擦了好幾次,才突然有點心虛剛剛自己二話不說就把
兒子放上不知上一個使用者是誰的椅子,還一邊撿被丟在地上的玩具給他繼續咬(想說吃
點細菌可以培養抵抗力),但是也有我很介意的點,像是不喜歡小孩看電視和手機,不喜
歡勉強小孩吃東西或喝奶,覺得他想吃就會吃,核心概念就是很注重小孩的獨立性。
我婆婆很會帶小孩,很快就能察覺和回應小孩的需求,也很會觀察小孩的個性、作息,把
兒子交給她我很放心,但是婆婆注重的跟我很不同,婆婆很愛乾淨、很重吃,為了讓小孩
好好吃飯也不介意給他看電視,對小孩照顧得很仔細,什麼都用得好好的。
【難以閉上的另一隻眼】
我在小孩出生前對於托嬰給長輩就有一個理論是「要請人家幫忙帶小孩就要尊重人家的方
法」,我是很真心覺得這是做人的禮貌,如果意見那麼多就自己帶,但是真的等小孩生出
來就不是這麼回事,愛子心切總是會擔心這樣那樣會對他有不好的影響。
每次目睹小孩被婆婆超高速一匙接一匙地餵,已表現出不想吃的樣子還是被用湯匙撐開嘴
巴,然後一邊還看電視看得傻楞楞(有時還在看中天,很怕兒子被假新聞騙),真的是看
得我很煎熬,擔心小孩吃太多、養成以後吃飯都要看電視等人餵的習慣。一開始會笑笑提
醒說「他好像不想吃了」、「看得都傻掉了喔」,但每次都提也是顯得我很煩,想要叫老
公去提醒,但是老公就是一個根本無所謂的個性,他一開口很明顯就是我在背後嘟囔,給
人感覺更不好,有時逼他傳達逼得太緊,還會被老公覺得是我意見很多難搞。
因為難以處理這種看不下去又無法阻止的煎熬,我每每托嬰都會儘快出門,想說眼不見為
淨,也多一點放風約會時間。
【婆婆如何養育她的兒子】
某個平日早上,先生去上班,我在客廳吃早餐,婆婆抱著我兒誇他力氣很大,我順勢抱怨
他會爬以後想拿什麼就伸手直直衝,我整天就在盯著他有沒有去到危險區域或拿不該拿的
東西,要抓他又抓不住,好奇婆婆以前怎麼有辦法在家做手工又帶小孩,婆婆便開始分享
自己以前帶小孩的生活。
婆婆說,以前很多家庭代工的工作,工廠早上把要做的貨送來,順便就把昨天做完的成品
收走,所以她就會趁早上工廠的人來之前帶兒時的老公跟姊姊去市場,也不一定是要買東
西,只是一天只有這個時間可以出門,讓小孩有機會透透氣。那時候不流行推車,她揹著
還不會走路的胖兒老公,有時提大包小包的,沒有手牽姊姊,只能叫她要好好拉著衣服跟
著。
回家以後婆婆便要開始工作,給小孩自己睡一下、玩一玩,中午吃飯也很趕,但給小孩自
己吃又怕弄得髒兮兮的還要收拾,不如趕快餵一餵吃完要繼續做事,下午就讓他們在窗戶
看車子,自己玩玩具、睡午覺,到四點多會有麵包車到樓下,就讓姊姊牽著老公去買麵包
,回來吃完五六點就有卡通了,她就趕快去煮飯,邊看完餵小孩吃飽、七八點趕去床上睡
覺,婆婆就要自己繼續工作,因為一定要做完給工廠隔天收,有時都熬夜到一兩點。就是
這樣,日復一日。
我聽著她說,一邊意識到那些我看不下去的那些育兒方式,就是這些辛苦日子裡,一個母
親為了兼顧家計和孩子,不得不發展出的俐落手法,而且也就這樣把我家那位先生拉拔得
白白胖胖、健康快樂地長大來給我摧殘,心中滿是敬佩和感謝。於是那些原本看不過去的
,好像也沒什麼大不了了。
當然,能這麼容易接納或許部分是因為我在意的點本來就算很輕微,有些長輩錯誤的觀念
是真的會危害小孩,又固執、說不得讓媽媽很頭痛,但我想,試著也問問他們過去是不是
也是這樣帶他們的小孩,甚至是他們小時候如何被養育的,也許就能有多一些線索去理解
他們的做法;或許是不自覺地沿用了舊時的方法,或許是過於努力地想補償當時的遺憾。
無論如何,在理解後的溝通,總會容易一些。
【後記】
今天把一直處在一個雜物籃狀態的嬰兒床清乾淨,想說至少有個地方把兒子關著,有時忙
著短暫不在眼下也不會亂爬危險,老公回來以後看到他被關在裡面說:「我小時候大概很
長的時間都這樣度過。媽媽在忙。」
我:「那天跟媽媽聊,她說揹你去市場很重,而且都要工作到凌晨。」
先生愣了一下才回我:「對啊,所以儘量對他們好一點。」 雖然常聽他這樣說,但我在那
個瞬間不知怎地突然鼻酸了一下。好像在聽完一個母親的故事之後,也更貼近了她的孩子
一些。
不過這段對話對於平時不正經的我們來說有點尷尬,我打岔地說:「以後我兒會不會說媽
媽都常常跟我一起躺著所以不用太孝順啊?」 想不起一邊講話一邊從嬰兒床抱起兒子的先
生最後回應了什麼,只記得那刻我們很靠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185.10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59190402.A.353.html
※ 編輯: aquo (114.36.185.109), 05/30/2019 12:29:37
※ 編輯: aquo (114.36.185.109), 05/30/2019 12:33:00
感覺是蠻棘手的關係問題,但好像比較偏婚姻板
如果你願意的話可以站內信我細節,我也許可以私下給你一些回應
XDDDDD放洗衣槽超好笑
安胎辛苦了
我覺得我陪兒子躺他都很開心,有媽媽陪躺的孩子最幸福!
謝謝提醒呢,我婆婆是還好,如果小孩有表現生氣也不會勉強
兒子看起來對食物也還蠻有熱忱(只是有點擔心他體重過重XDD
雖然不是很清楚實際的情況
但我想你的小孩可能是在進食壓力下發展出一個能逃避的方法
媽媽私下可以對小孩表達理解他不想被勉強的心情
如果孩子知道自己的拒絕有被聽見、尊重,也許排斥的情況會好一點
我現在只有假日會托嬰給公婆(自己出門放風)
平常自己帶的時候都儘量讓他習慣坐餐椅慢慢吃
你的方法也很好呢,其實我也覺得長輩年輕時已很辛苦
年紀大含飴弄孫、平常有自己的生活才好
主責帶小孩很不輕鬆
謝謝大家的鼓勵,也很開心有些推文說得到一些啟發和反思
之後有靈感再跟大家分享!
(BTW我先生看到這篇的推文說:後,大家是覺得我很暖吧)
(才不是吧????)
※ 編輯: aquo (114.36.185.109), 05/30/2019 23:21: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