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興趣引導分享
有網友提問後我認真回想一下到底我平常引導的習慣是什麼?
首先培養孩子的好奇心很重要:
當孩子們覺得任何事物新奇時都是考驗媽咪腦中蒐索書單的時刻,譬如為什麼天空是藍色?為什麼月亮會跟著我們走?當有疑問時會陪他們找出相關繪本追根究底,如果孩子不是特別愛問為什麼,也有Usborne 翻翻書或類似十萬個為什麼的繪本能買來引導孩子思考「為什麼?」
另外多旅行多看看大自然也很有幫助,孩子們所觀察到的世界往往不太一樣,當草莓季採草莓🍓能多看植物類的繪本,當有恐龍特展時就能看恐龍或研究草食性肉食性的動物,所以家要打造成圖書館很重要,能趁熱頭上做各種串連,若等小孩想探索才要去圖書館預約再借,等拿到書可能注意力又放到別的主題了😅,Myon完美的解決這問題,關鍵字ㄧ輸入,符合程度的書應有盡有,所以知識類的書我都省起來了😉
另外我很感謝myOn news幫了我很大的忙,每天精選的新聞總是很新奇,文末推薦的繪本往往會引誘他們想繼續深入探討下去
像美軍撤出阿富汗我們就ㄧ起探討了恐怖組織,911當時的情況等,海地大地震我們ㄧ起複習地震的原理,而前幾天講到威尼斯的當日遊觀光稅要漲價,我的思緒馬上飄回近十年前造訪的開心時光,孩子們驚奇新聞中的水都,接著再看了幾本介紹義大利的書,Daniel 說老鼠記者有提到文藝復興時期的特色與義大利出生的達文西,再次讓我驚驗老鼠記者真的好值得當教科書反覆看喔🤓
最後當然要用媽媽憶當年在威尼斯2天ㄧ夜的故事與照片當結尾,然後一起許願武漢肺炎快快趕走,希望下次是帶全家舊地重遊看看這美麗的水都
📚AR/Myon購買請洽:
https://lin.ee/v70C8eu
#也跟大家分享美麗的風景照跟憶當年照
威尼斯 為什麼 是 水都 在 旅人選物.雜貨.盤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年 義大利 威尼斯
這幾天真的好熱好熱,
讓我們一起來去水都威尼斯涼一下。
從尼斯飛往威尼斯的旅程最後,
隔壁的大哥告訴我們,
威尼斯人覺得他們是自成一國的概念,
不覺得是屬義大利。
是個人想法還是真是如此就有待商議惹。
Google map的定位系統一直是旅行的好朋友,
但在威尼斯島上很容易跳針,
一直是喬巴模式的散步狀態。😂😂😂
看到船上賣著蔬果,
煮婦魂附身的當然要看一下嚕。
雖然廁所收費這件事情在歐洲很常見,
但⋯⋯這真的是妞這輩子目前為止,上過最貴的廁所惹😂😂😂
或許會想,那為什麼不去喝杯咖啡順便上廁所呢?
就在這之前才去了咖啡店但沒有外借廁所😭😭😭
大家週末愉快,要好好繼續待在家唷😉😉
#大稻埕 #迪化街 #台北 #台灣 #dadaocheng #dihuastreet #oldtown #taiwan #taipei #早餐 #晚餐 #午餐 #下午茶 #蛋糕 #甜點 #自煮 #自炊 #相機食先 #旅行 #旅遊 #travelling #防疫 #威尼斯 #義大利 #歐洲
威尼斯 為什麼 是 水都 在 PhD Backpacker - 旅博士媽咪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人生就是一段旅程
#圖為前天發現半年前買的戰袍遇到疫情都穿不到
#被三個大男人扛到威尼斯
#留言處有幾乎天天被搭訕的證據
有一次我在法國尼斯的曬太陽日子結束,打算繼續往米蘭前行,在火車上我選了一節安靜無人的包廂,打算好好的補眠。這時候三個法國大男人衝進來然後立馬開始跟我搭訕和攀談問我一個人要去哪。
『米蘭』我回答。
接著就是一陣分享這一個多月來的流浪故事,當時是暑假,背包客的時代,火車上背包客都會互相認出同類,單身、皮膚黝黑、墨鏡、背心短褲加夾腳拖還有一個超大的背包。
他們要去匈牙利參加一個音樂節,打算花一天一夜坐火車從法國一路穿越義大利並往上走到匈牙利。接著我們就天南地北的聊,他們拿出自己公司的5公升紙箱裝的粉紅酒,我們就在火車上喝起來了。背包客的生活就是在路上一群不認識的背包客聚起來過著中午前喝醉的自在。
後來兩個女生進來我們車廂,應該是都滿了吧,半小時兩個奶奶進來。我們立馬安靜了許多,後來法國男問奶奶說我們會很吵嗎?奶奶說不會,接著奶奶就說『這音樂好』指著我們用播放器放的音樂。
接下來的一路上都被說服要一起去匈牙利,當天早上我本來預計下午到米蘭,待個一週再往威尼斯去。因為我早期旅遊的型態就是當天下午才訂當晚住宿或所以基本上16人房青年旅館我都可以。
到了義大義米蘭後,我的行李被一個男生扛走了!另外兩個男生把我整個扛起來從米蘭的月台換到另一個月台!我就這樣被半推半就的扛上往威尼斯的車了。
到了威尼斯後我們四個人一起吃了晚餐我酒也醒了,就跟他們三個人說掰掰,直接住一晚,隔天再搭車回去米蘭找朋友。
人生的旅途中,本來就沒有終點,人生本來就有不同玩法。有人喜歡湖光山色的鄉下有人喜歡多采多姿的大都市,有人喜歡兩個都喜歡而且隨時按照心情變化。有人喜歡布宜諾斯艾利斯、有人喜歡拉斯維加斯,有人喜歡伊斯坦堡、有人喜歡約翰尼斯堡。有人喜歡過著快節奏和充滿挑戰的生活,有人喜歡安靜緩慢的退休生活。每個人有每個人最想要的生活方式。
回到之前分享的『世界那麼大!人都是不一樣的』沒有認清楚自己是誰或者是釐清自己想要什麼,就會很容易掉入比較、競爭和嫉妒,到處酸人的粉專也就是這樣的情況下誕生。
有人覺得博士學位很了不起,但我自己創業後發現除了學術界以外,文科博士用處很不高,還會被嘲笑你創業浪費時間做什麼stupid phd。一個去劍橋做博後研究的同學說我給保母的薪水都比她一個博士還高,自嘲著說讀博士要幹麼,還好他轉往業界最近去牛津藥廠進行研發。
後來我自己創業、到學術界教育界以外的地方闖蕩著,發現博士學歷沒有太大幫助還會減低受雇的意願,雇主只會覺得『一定是想逃避去找工作才會一直念書』特別是你找的工作跟學術又沒有相關的時候。我今年初在招聘的時候,看到博士學位的履歷沒有工作經驗的全部刷掉。現在找工作的時候,發現當初應該要念MBA的,高薪的職位都是直接硬性規定需要有MBA的學歷。
這時候我就恍然大悟,其實很多人勸我放棄這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學位,職場上(至少在我想選的產業)學位拿去換一袋馬鈴薯還差不多,但是我其實很感恩自己一路上因為這個博士的『旅程』開啟了我的『創業之路』。
博士是一張機票,但我已經跳機沒有踏上原本的路,因為途中我看到更好的風景和更想要的東西(例如薪水)XD。如果像我妹這樣Caltech全獎物理博士又熱愛教育,超愛研究,超愛實驗,整個是一直到社區關注孩子、領養非洲孩子,昨天還來問我怎樣平台才能更好讓學生跟他互動,那教授這個路就是適合她的。對於博士學位,我真心不覺得是我的路,我就是雞肋心態,覺得已經花了很多時間不如就完成吧。(超誠實)
而且想到我要一輩子發期刊就覺得這真不是我要過的,我只想要一輩子每天充滿驚喜的擴展眼界,嘗試不同產業去創業也好、求職也好。當然我知道我有很多敬重的老師真的是對研究充滿熱誠,一路上受了好多老師幫助。當初因為我會讀書,所以很多人鼓勵我來唸博士,沒想到卻開啟了我另一條路,人生的路我用自己的雙腳來行走。
沒有人有資格去評判其他人走的道路,想跳機、想換目的地、玩到一半不想玩了,想做什麼都是自己的選擇.真正有自信的人不會沒有安全感的去批評別人為什麼都不要跟他一樣,剛才看了一段話。
『人不會去嫉妒自己沒有的東西』
就像人不會嫉妒窮人,因為大家都希望有一點財富,人也不會嫉妒醜的因為大家喜歡美的,回到自己釐清自己要什麼想要過什麼生活,並且確信堅定的往前走。不用酸人沒有完成博士,學歷沒你高,我在房地產界多年,高中畢業擁有Waterloo六十套公寓、國中畢業擁有億萬莊園的人也很多。
人家喜歡去冰島,不用在那邊吶喊著埃及好。
#嫉妒心理學
#自己過得幸福的人不會看別人不順眼
#你以為是寶別人可能以為是屎
#你以為是屎別人可以以為是寶
#每個人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