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萬不要住在一起。我有兩次同居的經驗,只要住在一起,就完蛋了,爆炸了,Booooom!」
-
一旦談到同居,我總是誇大其實。說到底,那也只不過是我個人失敗的經驗和偏見罷了。
-
德國社會學家烏利西·貝克這麼評論:
「家庭、婚姻、親職、性、愛情,這些是什麼?如今都說不準了,沒有人能給出篤定的答案,一切都必須視內容、範圍、道德而定,因人而異、因關係而異,得根據單一情況來判斷該怎麼做、為什麼這麼做、為什麼不這麼做。」
-
相較過去任何時代,我們獲得史無前例的自由。我能選擇我的學校、職業、生活模式、婚姻對象。
-
我為了成為自己而尋找伴侶,但決定分手也是為了忠於自己;我從婚姻中獲得自我實現的機會,同時也為了自我實現而離婚。
-
那些我贏得的自由,以失去依歸作為代價。
-
「那如果以後結婚怎麼辦,總不能分居吧?」
「如果真的不幸進入婚姻生活,那我必須擁有完全屬於個人的小書房,裡面只需要有沙發躺椅就可以了。」
-
你認為我就是一個人自由慣了,很難與他人共同生活。
-
這點很有意思,仔細一想,兩人在進入一段關係時,身上其實都帶有一大堆既定習慣以及滿腦子的自以為是。
-
在《大豆田永久子與三個前夫》中,永久子的其中一任前夫語帶諷刺的指責她:
「妳把我們的沙發丟了,那妳剛晾好收進來的衣服要放哪呢?」
「我可以放床上啊!」
「可是你放床上的話,當你躺下要睡覺的時候,就會發現“哎呀怎麼有衣服,只好把它收起來”,這樣不是很麻煩嗎?」
-
這些想法和習慣到底是哪裡來的呢?另一位社會學家卡爾·奧托·洪德里希認為,人不僅與追求自由與個人化,也追求與它相反的東西,他稱之為「回歸」。
-
「回歸」,特別是指家庭背景。無論我們的青春期如何激烈的衝撞、如何排斥父母的價值觀,它終究會悄悄的回到自己身上。
-
歲月能增加我們的理解力,累積許多專業知識,但除非是刻意對生命歷程中的價值觀有所反思,它往往遠比自己所想像的還要有影響力。
-
我曾經笑我的高中同學,他現在教育孩子時說的那些,根本和他當年抱怨父母嘮叨個沒完沒了的陳腔濫調一樣。
-
回想我自己的原生家庭,父母非常不合,又因為經濟因素考量,必須住在一起,像是被判入永遠受爭吵之苦的牢獄中一般。
-
最近我開始承認這件事了,儘管口頭上說的是能相互溝通的共同生活,但實際上我總是無意識的迴避這種理想中的生活。
-
只要出現任何爭執的端倪,沒有一次我不讓自己墜入漫長的獨處之中。
-
現在一個人待著的書房,與兒時父母在房門外爭吵時的場景,完美的重疊了。隨著年紀增長,「回歸」越容易喚醒過往那些再熟悉不過的東西。
-
回歸,成了一股抗衡的張力,彌補自由所帶來的無所適從。
-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有毒姻親」介紹 訪問編輯:林歆婕 內容簡介: 五種典型有毒姻親,正在侵蝕你的婚姻! ★國際知名心理專家、美國版《情緒勒索》與《母愛創傷》作者蘇珊•佛沃探討「姻親關係」另一力作! ★呂秋遠(律師)、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賴奕菁(精神科醫師;《...
「姻親可以結婚嗎」的推薦目錄:
- 關於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閃亮] 志峰能和玉婷結婚嗎? - 看板CTV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修正為四親等以內的姨表或姑表兄弟姊妹不可以結婚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旁系姻親五親等舉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旁系姻親五親等舉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評價
- 關於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我跟我女友是幾等親可以結婚嗎重貼圖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閒聊] 日本的民法實在太猛.... | C_Chat 看板 - My PTT 的評價
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單媽美國奮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來美國結婚去 你該考慮什麼?》
身為留美再婚前單媽
Grace 除了常常被問留學問題
還有時會被問熟齡異國戀、二婚的問題
畢竟離過婚或大齡的女性在台灣
本來就是不容易找對象的族群
還常常被異眼相看貼標籤
好些女性就跟美國男人談了網戀
最終決定飛來美國閃電結婚
這幾年身邊異國聯姻看得多了
也幫好幾位台籍新娘適應美國生活 找工作
來聊一下Grace 這幾年來的觀察
首先一定要說
抱持著「嫁給美國人搬到外國後
從此可以住漂亮的大房子
外國老公像電影一樣浪漫體貼
家裡只需要老公工作單薪收入
自己英文不好沒關係 在家相夫即可
美國老公會把收入乖乖上繳
美金很好賺也很好用
在美國可以遊山玩水上館子
還可以每年回台灣探親」
這種想法大多數時候是錯誤的
因為大部份的美國男性
都是基層勞工或是中產階級
當然絕對會有少數亞洲女性
她們嫁給優秀的美國或是華裔男性
老公有份非常穩定收入又好的工作
婚後夫妻倆「有共識」後
為了小孩的教育讓太太顧家
但這樣的情形大多數發生在初婚
且女方本身也是同樣優秀
或是有無可取代的長處
簡單來說就是女方可以在美國獨立生存
而好男人們也被他們的妻子牢牢地抓著
很難再回歸到婚姻市場上
一般為了愛情才來美國的女性
尤其是本身英文能力不夠好
或是在美國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
未婚夫即使情話綿綿說你來他會照顧你
請先冷靜想想…
所謂的照顧是指供基本三餐
還是可以幫你買車甚至給你零花錢
老公的家累有多少
扣除之後有多少時間跟精力
可以幫助你學開車 練英文
幫你跟公家機關打交道 找工作等等
來之前別被愛情沖昏頭 最好先釐清
因為雙方的期望值如果差距過大
來了女方要坐一年以上移民監
在家無人可作伴又不會開車
在在考驗老公的個性跟耐心
下班後可以聽你用破英文叨叨絮絮
討論思鄉 雞毛蒜皮 挫折幾個小時
一個認為家裡多一張嘴只有自己在工作
還不體諒我整天找小事憂鬱或生氣
一個認為你都不陪我 又不體貼我
非常容易吵架
再者 美國二婚男性若前段婚姻有小孩
那麼他收入的25-40%會直接成為扶養費
同時小孩如果未成年
他的一半時間也必須照料前婚的小孩
也因為共有監護權
必然跟前妻「常常」有聯繫
這就是考驗中西方教養觀念
以及東方女性安全感缺乏的關鍵
很多時候婚前女方覺得沒關係
婚後忽然覺得世界變了樣
受不了老公亂養亂教寵溺小孩
前妻勾勾纏 或是沒事就生事要錢
小孩沒規矩 對我不尊重
老公沒時間陪我 對我小氣
還嫌我教小孩太嚴格
還有居住環境
美國男性有房的其實不多
很多單身男性都是租房
尤其是出租公寓的空間
會比你在電影裡看到的小很多
更糟的是你會發現
很多美國男性並不急著買房
因為他們沒有成家立業
或是有土斯有財的概念
再者因為不儲蓄
一半以上的美國人
就算想買房
也根本拿不出頭期款
再來說說姻親
一般來說
如果你跟姻親住得比較遠
(車程兩小時以上)
距離會產生美感跟陌生感
即使產生什麼不愉快
一年只見一、兩次
見面時忍忍就算了
產生問題的機會會比較小
但如果住得很近
(一小時車程內)
又在生活上的聯繫很多
尤其是如果男方在某方面依賴公婆的幫助
如果姻親哪裡看你不順眼或有誤解
美國人的直爽就會出現了
他們不會在背後講你
他們會直接在你面前講你
這時候請把東方的溫良恭儉讓放下
該辯解的事情就辯解
否則情況只會更壞 不會變好
更甚者 如果對方不可理喻
如果反正你們夫妻倆也不依賴他
簡單地告訴對方 你們的婚姻不歸他管
mind your own business 即可
臉皮厚點 如果過失不在你
可以暫時斷掉聯絡
你的日子會好過很多
最後Grace 想提醒遠嫁美國的朋友們
想要在美國住得開心的方法無他
就是努力「入境隨俗」
既然決定把美國當第二故鄉
那麼請放下台灣的習慣、觀念
別想著掌握老公的所有金錢和時間
別想著改變美國老公種種的生活習慣
例如早上才洗澡 喝可樂當水 吃垃圾食物
或是老是囤積很多雜物 金錢上及時行樂
你們在他的主場
不論是人事物絕對都站在他那邊
同時 美國崇尚個人主義
美國老公會改變絕對是因為他自己想要改變
不會是因為你脅迫或嘮叨被迫改變
美國男人自尊心很高
咒罵大吵決對只會把他推更遠
再者美國人沒有丈夫應該「照顧妻子一生」的觀念
美國老公跟你結婚單純因為他愛你
如果要離婚也絕對是因為跟你相處不愉快
他認為自己不想再繼續跟你一起生活
分開後 他會想負責的人是孩子 不是你
可以說愛的很純粹 分的也很徹底
總之雖然每段婚姻都是不同的
但是大體上來說
美國的婚姻比較像合夥人關係
兩個人沒有誰決定所有的事情
有爭議也要互相妥協
像兩個人翹翹板各坐一端
談判過程一邊高 另一邊就低
沒有人可以永遠在高處
要怎麼創造談判的條件呢?
那就是提升你自己的價值
你越讓美國老公不捨得跟你分開
他願意為你妥協的事情就越多
千萬別害怕表現你自己
Grace 也鼓勵你儘量發展自己
不論是各種能力或是表達意見
美國人崇拜強者
你害怕踏出家門發展事業 又不願意學習
沒有自主能力 生存能力 經濟能力
到頭來只能處處退讓 被軟土深掘
就像打遊戲沒人想一直帶新手一樣
你越強 身邊的人羨慕尊重的眼神就越多
你的美國老公就越有面子
他的日子越輕鬆 也越愛你
有人問:那不是很實際嗎?一點也不浪漫
婚姻本來就是柴米油鹽 糖衣裹洋蔥
這點不分中西 大家難道還沒參透嗎?
而說到底 婚姻只是人生的一部份
要用婚姻去改變或是逃避自己某部份的缺憾
以為婚姻可以帶給你什麼或讓自己變的不一樣
這樣的觀念是不正確的
每個人都需為自己的成就跟人生負責
如果心態不跟著改變
你還是你自己 只是換了個環境
更糟糕的是 你還換了個你不熟悉的環境
別忘了 飄洋過海結婚或再婚 是你自己選的
用最積極的態度 在這個第二故鄉生根發芽
尊重這片土地的信仰 習慣 價值觀
即使不喜歡的地方請用理性的態度面對
這樣你才能在第二故鄉過得愉快
圖:Grace 的房子即將在年底完工,到時候再開箱跟大家分享喜悅喔🥰
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沉默
「學姊,我今天要檢查。」遞上孕婦手冊。她是眼科門診的護理師,雖說不同科,但也不算陌生。
「你懷孕囉?」Eva接過P的孕婦手冊,笑著說。
「嘿啊,也該AP了。」前年結婚,來門診送過喜餅。在臺灣,被催著結婚之後,下一步就是被催著懷孕,要說沒有壓力,大概是騙人的。
P身後還跟了一個中年婦人。
「我婆婆。」P介紹。
「不好意思,麻煩你們啊。」這是P的第一胎,婆婆喜孜孜的。彎腰跟我們打招呼,笑得嘴都合不攏。
「阿姨麻煩你站這邊喔。」Eva說。
「好,謝謝。」婆婆年紀不大,簡單燙過的染黑及肩捲髮,對襟黑底繡花毛衣,黑長褲,低跟鞋,顯得優雅。P的老公是外院醫師,是護理師和醫師的常見配對。這樣的產檢老公通常缺席,因為「你們自己院內會照顧你」。
P躺著,不好顯得忽略婆婆,貼心地問,「媽你這樣看得到嗎?」
「可以。」婆婆緊盯著螢幕。其實還沒開始檢查,螢幕還是黑的。
「第一胎很開心吧。」我站在 Eva身後,對P笑了一下。
「有點緊張。」P吐了一下舌頭。
「很開心啊,我期待很久欸。」婆婆的高興完全隱藏不住,雙手握在胸前,帶著「夢想成真」的表情。
「這個是頭,我們先量一下頭寬……」Eva開始檢查。
「啊,這是頭喔。」婆婆看著營幕上羊水顯示的黑色背景中,圓圓一圈的頭骨。其實的P懷孕週數才大約十六週,胎兒不到三百公克。
「你看,小朋友手手放在頭兩邊喔。」螢幕上胎兒的手臂在頭的兩側,這是胎兒在子宮內常見的姿勢。
「啊,好可愛喔!」婆婆提高了聲調,彷彿眼前看到的是一個粉紅色的棉花糖。
「媽,他現在只有骨頭,還好而已啦。」P有點囧,試著緩和婆婆的誇張。
「這是大腿骨,是十六週的長度沒錯。」Eva 繼續檢查。
「喔,大腿喔。」婆婆跟著覆誦,「有沒有很長?」
「阿姨,現在這週數,都一樣啦。」Eva忍著笑。
「啊,沒有比較長喔。」婆婆有點失望,對每個檢查結果都好認真。
「現在沒有差啦。」Eva 笑著回答。
P有點不好意思,「媽,現在才幾公分而已啦。」
「啊哈哈,我想說我兒子還滿高的。」婆婆總是想炫耀一下兒子,我們都一起笑了。
「沒關係,快足月的時候再看看。」我緩頰,婆婆覺得這說法讓她滿意。
「男的還是女的啊?」婆婆問。
「阿姨,我看大腿沒辦法知道是男是女欸。」Eva拿婆婆的語病開了個玩笑。
「啊?」婆婆愣了一下。
「我現在在檢查大腿啦,大腿沒有在分男女的。」Eva只好正經地再講一次。
「哈哈,對啦對啦。」婆婆有點不好意思。
「唉呀,媽你不要急啦。」小聲勸了一下。
「好,頭寬、大腿骨長標準,預產期不用調整。」Eva跟P說明,「羊水量和胎盤位置也正常。」其實這些才是檢查重點。
P認真聽,笑著回答,「好。」
「男生還是女生啊?」婆婆實在耐不住,一直沒聽到她要的答案。
「你要知道性別嗎?」Eva特別問P。偶爾會碰到表明「不要告訴我性別」的夫妻,所以我和Eva會特別先確認一下孕婦或先生的想法。
「好啊。」P一派輕鬆。
「我看看喔……」Eva手上的超音波探頭在P的肚皮上滑動。
「嘿啊嘿啊,看一下啦。」婆婆持續著很興奮的語氣。
「喔,這邊,」Eva指著螢幕,「腳開很開,很清楚,沒有雞雞,女生。」
突然一片沉默。原本一直在興奮狀態的婆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我和 Eva像是目睹了一件不該被看到的事情,尷尬了起來。P被突然的沉默嚇到了。
半晌,婆婆才吶吶地出了聲,「女的喔……」再次陷入沉默。
超音波室裡幾分鐘前的興奮笑聲彷彿突然被抽空,空氣中充滿了從四面八方冒出鬼魅似的尷尬,而且,鬼魅們帶著冷意。
「女的也很好啦。」婆婆打破沉默,硬擠出了像要說給其他人聽,可是其實是安慰自己的話,「沒關係,還有第二胎啊,再生就好了。」婆婆再補一句,試圖降低自己的失落感,但是,這句「安慰」,簡直像插在P心口的一刀。
直到檢查結束,我們都沒人再說一句話。P沉默地拿著孕婦手冊走出檢查室,婆婆陷入自己難以收拾的失望情緒中,無暇顧及任何人。
.
本文摘自《#診間裡的女人2》
不再害怕失去,婦產科女醫師陪妳找尋被遺忘的自己
作者:林靜儀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我不知道如果各位版面上的朋友是P,接下來要怎麼面對婆婆?
讓婆婆陪著產檢,這實在壓力太大。找自己比較熟悉信任的親友陪,會自在很多。
我在猜,會出現這種狀況,有一種可能是,婆婆表面上一直都是說「男女都好」,P也這麼相信。是直到檢查結果出來的這一刻,婆婆忍不住在失望後的沉默,P才明確知道婆婆重男輕女這麼嚴重。
不要說是姻親,男女雙方在剛談戀愛的時候,有些都只會裝出最好的一面。但進入婚姻之後,便逐漸原形畢露,關係不但疏於維繫,還開始惡言相向。
如果是姻親,在婚前給的承諾,在婚後就會變卦,這是常有的事。我還聽過一個例子,婆婆本來要求,「只要生一個男孩就好」,後來真的生出男生了,又說「兩個男生才可以一起玩」,媳婦只好再繼續拚。
我們都知道溝通很重要,但是對於沒有自覺的人來說,就算他滿口說「好」,一切也都要等遇到了才知道。真的遇到了,有些就承受不了了,關係因此產生變化—
P跟婆婆的關係可能就會這樣。
「她們的問題在胯下,也在心裡;對抗的不只病魔,還有心魔。」
看這本書,會了解某些傳統還深深地影響著人心。不但禁錮著女性的軀體,最後男性也不會好過到哪裡去。
祝願您,能藉著病魔,認識自己的心魔!
.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連結請見留言處
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有毒姻親」介紹
訪問編輯:林歆婕
內容簡介:
五種典型有毒姻親,正在侵蝕你的婚姻!
★國際知名心理專家、美國版《情緒勒索》與《母愛創傷》作者蘇珊•佛沃探討「姻親關係」另一力作!
★呂秋遠(律師)、鄧惠文(精神科醫師;榮格心理分析師)、賴奕菁(精神科醫師;《好女人受的傷最重》作者)同感推薦!(依名稱筆劃順序排列)
我們帶著自己的故事、經驗與需求走進婚姻,
也走進一個擁有長時間情感包袱與群體習慣的家庭。
我們不是跟一個人結婚而已,
婚姻帶來了伴侶,也同時帶來了姻親……
▌只要出現姻親問題,就會出現婚姻問題!▌
五種典型的問題姻親:
◆挑剔型:不管是誰的問題,反正都是你有問題!
◆吞噬型:進了我家的門,就是我家的人!
◆控制型:不聽我的話,就不把財產分給你們!
◆脫序型:你們也不幫我的話,就沒人可以幫我了!
◆排擠型:你只是個「外人」,沒有說話的權利!
你的公婆或岳父母會:
・不斷批評或瞧不起你嗎?
・經常要你的伴侶滿足他們的需求嗎?
・貶低你的外表、工作、政治立場、宗教信仰或其他對你來說重要的事嗎?
・常常未經詢問就強加給予建議嗎?
・批評你教育孩子的方式嗎?
・以不合理的方式要求、占用你的時間嗎?
・酗酒或濫用藥物嗎?
假如以上七項有任何一項答案是肯定的,就表示你的婚姻中存在著不時製造混亂的姻親,而且他們認為自己有權控制你的生活。
作者簡介:蘇珊・佛沃
國際知名諮商師、講師及作家,作品包含紐約時報暢銷冠軍《愛上M型男人》、《母愛創傷》、《跳痛的愛》、《情緒勒索》和《為什麼他說謊,卻毫無罪惡感——看清愛人的謊言,化心痛為重生力量》等書。除了私人執業外,她也在美國南加州多所心理衛生與精神醫療機構擔任諮商師、講師及顧問,同時透過大眾媒體,分享珍貴的專業經驗,並曾於美國廣播公司主持即時現場直播的互動性談話節目,長達六年。現於加州洛杉磯執業。
聯絡信箱:fsusanf@aol.com
個人網站:www.susanforward.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rikh30erug/hqdefault.jpg)
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修正為四親等以內的姨表或姑表兄弟姊妹不可以結婚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我國民法親屬編,基於優生學及倫常觀念的考慮,特別規定下列親屬間不能結婚(民法第983條): 1.直系血親(例如父、女,祖父、孫女)及直系姻親(例如女兒與 ... ... <看更多>
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旁系姻親五親等舉例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說愛你 的推薦與評價
提供旁系姻親五親等舉例相關PTT/Dcard文章,想要了解更多姻親可以結婚嗎、旁系姻親五親等舉例、旁系姻親在五親等以內輩分不相同者有關夫妻/感情文章或書籍, ... ... <看更多>
姻親可以結婚嗎 在 [閃亮] 志峰能和玉婷結婚嗎? - 看板CTV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志峰和佩芬是親姐弟,
然後玉婷和鎮宇是親兄妹,
雖然這對兄妹可能不同戶口。
而佩芬和鎮宇是夫妻關係,
這種親等關係兩人可以結婚嗎?
不曉得有沒有懂法律的可以幫忙解一下惑 @@
看民法有如在看文言文, 有看沒有給他懂 (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5.241.12
※ 編輯: Thermograph 來自: 59.125.241.12 (12/01 02:4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