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力需求及勞工就業機會 #青年農民創生推動返鄉扎根
柏坊110.03.26質詢
勞動局 : 桃園市缺工嚴重,近期走訪大溪當地農村,休閒農場,農業產銷班,現況面臨最大問題是缺工的窘境,要有生產力又面臨缺工的問題,勞動局請針對各行各業勞動力需求的部分,做出全面性的調查,並研議提出相關解套方法。
未來桃園航空城的發展,桃園很快就要面對無論是基礎建設工程,設廠之後勞動力需求來源及勞工就業機會新問題,市府到底要如何在發展的同時,解決與日俱增的勞動力需求來源。
青年局 : 農業斷層未來將是農業生產面臨最大的問題,重點在於農業生產部分缺工導致農業生產勞動力嚴重不足,青年未來勢必要承擔起農業生產發展的重責大任,青農返鄉從長遠來看對整個地方農業是最好的選擇,請相關單位做出號召青年農民返鄉的工作,社會企業與地方創生推動,近幾年許多大溪在地青年農民都希望成為地方創生提案單位,許多案例都顯示越來越多青年農民在地方扎根的意願,未來會規劃更多大學生做出拾農教育,社會企業夥伴結合在地青年農民,請青年事務局與農業局研討如何介入青年從農計畫,吸引年輕人投入農業生產,滿足地方創新農民需求。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如何 成為 青農」的推薦目錄:
如何 成為 青農 在 中衛產業行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消費覺醒BuyLocal》全臺巡迴倡議工作坊,3月10日來到彰化魔菇部落神農會議廳;由中衛發展中心前瞻服務部說明「消費覺醒倡議」推動緣由、理念、案例,後帶領與會嘉賓進行交流,由各與會者傳承寶貴經驗,包括大農帶小農、合作社帶產銷班、食品廠帶動農食材等,青銀共好、彰顯在地品牌發展、國際行銷、農產冷鏈、友善石虎農作標章推廣的各自發展的經營模式,期望透過與全球消費意識浪潮,集結彼此力量,大聲有力的向消費者發聲,共築永續生產與永續消費的示範家園。
✅古月葡萄
古月葡萄農場堅持選擇用更耗工的草生栽培栽培管理方式,不使用除草劑,每串葡萄套袋處理防治病蟲害的侵襲,並用更長的養分轉換時間,換取更高品質友善栽種的葡萄,種植屬於彰化在地頂級回甘的精品葡萄。
✅乙木羊農牧場
乙木羊牧場強調人道飼養,積極開發各式羊乳製品,且嚴格控管自產品牌羊奶且零添加物,品質新鮮,口感順暢幾無羶味,適合初次嘗試羊奶的民眾,包括優格、羊奶手工脆餅、羊奶貝果;乙木羊堅持建立自有品牌,無懼大品牌羊奶,並期許對消費者發聲,成為高階跨齡族群愛用的地方品牌羊乳專家。
✅東海生鮮行銷
東海生鮮本身經營的養雞場,利用在地生產的玉米作為雞隻飼料,確保禽類食物攝取來源,帶給消費者更安全的肉質,也間接照顧當地農民,共同成長。
✅蕈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主導共好時代與循環經濟的蕈優生技,首先提出三點讓與會者思考:1. 如何能做到企業永續?2. 如何讓消費者支持並主動推廣你的產品?3. 如何讓消費者願意挑選高品質的商品?同時以「越在地、越國際」的想法,點出行銷的重要性,且需要了解產業整體輪廓,才能知己知彼,發揮自己的優勢,蕈優生技分享著自家經驗,就是希望與同業夥伴並肩,讓彰化在地產業發展前行。
✅太陽生鮮農產股份有限公司
自比農業服務業的太陽生鮮,參與特生中心「友善石虎」計畫,協助中寮地區共同友愛石虎的蕉農們因不用藥、不設陷阱、不架圍籬等作法,間接影響到香蕉產量與品質,太陽生鮮則運用自廠成熟的冷鏈技術與行銷通路,協助將香蕉推進銷售端,不僅增加環境友善的栽種面積,更提升整體經營利潤。
✅彰化青農聯誼會
擁有逾1,800位青農所組成的彰化青農聯誼會,主推種植有機稻米,運用有機質栽培與環境維護等方式,提供稻米更良好的生長環境,讓地區所栽培出的稻米具有競爭力,同時亦廣泛與在地企業合作,共同為在地整體經濟發展盡一份心力,期望透過消費覺醒倡議的發聲,讓外面世界來彰化消費,在家裡運用電子商務訂農產,以消費拉動地方產業。
✅玉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玉美落實產銷履歷模式,以環境永續共生為宗旨栽培作物,確保環境友善的同時,也提供了安全且高品質的農產品給消費者,並利用合理分潤,讓價格穩定,以保障農民權益與收益。
✅沛美生醫股份有限公司
沛美生醫與台灣農產業結合開發天然植萃化妝品,如菇類、竹子、稻米、印加果油等,開發出具功效又有特色的保養品,以不含塑膠微粒及含環境荷爾原料原則,維護大自然環境,並利用回收/再生的包材,創造綠色經濟發展,提升產品價值同時,也促進我國農業經濟。
✅饗享濃豆漿
推廣不濾渣豆漿的饗享,以全食物及裸食概念研發出25種口味的豆漿,特別挑選台灣各地小農的農產品,如大甲芋頭、溪州黑米、屏東玫瑰花等,打造出個人品牌特色,也間接幫助台灣農民,發揮農企業互惠互利精神。
✅台灣優格餅乾學院
台灣優格餅乾學院積極開發二級加工產業,主打運用過剩農產品進行加工,減少農民農損,積極開發創新商品,並接受他廠委託代工,成功建立自身品牌特色。
✅喬伊登國際農產股份有限公司
喬伊登創立優質一級產業品牌「番茄方舟」,利用設施栽培技術於在地不同海拔地區種植高品質且極具獨特性的番茄品種,擁護在地生產理念,促使活絡地方經濟。
✅花田喜彘
強調利用當季無毒農產飼育豬隻,提供給消費者安全美味的肉品,同時希望拉近廚房與牧場的距離,減少碳足跡的產生,與消費者共同做到綠色消費,愛護自然生態。
本場邀請到古月葡萄、饗享豆漿、東海生鮮、彰化青農聯誼會、乙木羊農牧場、彰化縣農產行銷促進協會、花田喜彘、百桂食品、泰泉食品、沛美生醫(食品生技)、蕈優生技、太陽生鮮、喬伊登國際農產及玉美生技等17家業者代表,期許未來結合倡議理念,帶動共好、共享、公平正義的地方經濟永續成長,帶動青農。
小編偷偷跟大家說…就在本周末(3/13-3/15)!中衛中心將整合全台各角落志向相同的夥伴們齊聚華山文創園區,想進一步了解秉持消費覺醒理念的業者與他們辛苦建立的農產品,趕緊打開您的行事曆,記錄下來吧~ 中衛與您們不見不散!!
#消費覺醒 #BuyLocal #中衛中心 #消基會 #蕈優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太陽生鮮農產股份有限公司 #喬伊登國際農產股份有限公司 #彰化青農聯誼會 #雍元蓄牧場 #乙木羊農牧 #宸暘生技食品有限公司 #彰化縣農產行銷促進協會 #台灣優格餅乾學院 #饗享濃豆漿 #東海生鮮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玉美生技股份有限公司 #泰泉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百桂食品有限公司 #花田喜彘 #沛美生醫 #蘑菇部落休閒農場
如何 成為 青農 在 林佳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是李總統99歲冥誕,他是台灣現代歷史重要的人物,透過 #台灣智庫 與 #李登輝基金會 合作舉辦一系列論壇,並且在今明兩天舉行研討會,有系統地探討李登輝在台灣的角色,更重要的是他留下的寶貴資產,來深化台灣的民主、提升民主品質。
推動 #李登輝學,因為李登輝可說是探討台灣民主的鑰匙,以他作主題,可以更深入了解台灣民主的發展,在現有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台灣民主,推動台灣成為一個正常國家。
98年前的今天,這位台灣民主化的關鍵人物誕生,此後,若要了解近代台灣的政治、文化、歷史,都不可能跳過對李前總統的討論。也因此,了解李登輝作為一個個人、一種體制、一個時代,其實是為了瞭解台灣,是為了了解我們為什麼成為今天的自己。
/
從去年11/9系列活動的前導講座直播開始,我們陸續討論出李登輝在政治領導、憲政改革、經貿戰略、農業改革、公民參與等的貢獻與成果,我們可以快速地回顧:
#11月9日前導直播回顧:揭開提煉歷史的工作
回顧整個系列活動初始,11月9日,我們以「時代精神、歷史意識與政治領導:從李登輝學到學李登輝」為題,進行了一場前導直播,邀請詩人李敏勇、作家范疇、導演魏德聖,分別從不同的宏觀脈絡對談李登輝學的意涵。李敏勇老師撰寫了關於李登輝前總統與彭明敏先生的歷史小說《夢二途》,他在直播當時的一句話特別令我印象深刻,他說:「(李登輝)之後我們怎麼樣去建構現在所謂的寧靜革命,或是寧靜革命要怎麼樣真正有成果,如果沒有接續地完成,就會變成歷史的頓點,這非常的可惜。」
而《2022台灣最後的機會窗口》的作者,范疇老師則表示,台灣智庫開啟關於李登輝的社會探討非常有助於「提煉歷史、面臨當下、打造未來」。這非常精確地說出了李登輝學的研究旨趣。2024年,則是台灣進入大航海時期的400週年,現在魏德聖導演在籌拍的《台灣三部曲》,就是要說台灣四百年的故事。那是世界第一次的大交流時代,打造了台灣的海盜性、海洋性,是一種掠奪的英雄主義性格,但也是短視的表現。現在,我們珍視這片土地,台灣就是我們的永恆居所,加入世界四百年的台灣經歷過幾個外來政權,現在要告訴世界,民主在這裡生根茁壯,而且台灣可以貢獻國際,李登輝學也是寶貴的台灣故事。
#11月15日國際兩岸座談回顧:政治領導如何在危機中平衡前進
在李登輝學第一場座談會,我們討論了李前總統的國際兩岸策略、台海危機的今昔。最近,美國國務卿龐佩奧發表了聲明,解除過往畫地自限的對台交往「內規」(internal guidelines),其對行政單位所頒發的台灣「接觸準則」(contact guidelines)也全部作廢。台美關係正常化又往前跨了一大步,這在李登輝的時代是難以想像的。1999年李前總統提出「特殊國與國關係」,在國際亟欲與中國展開交往,以為把中國納入自由世界就可以讓中國民主化的氛圍中,台灣因此開始被稱為「麻煩製造者」,中國對台恫嚇都歸咎於台灣的挑釁。
然而,李前總統巧妙地藉國內的民主化改革取得國際認同,用國際的認同鞏固政權正當性,在改革黨國威權體制的同時,尋求對外關係突破,由「三不政策」走向務實外交、元首外交,從推動《國家統一綱領》,設定高難度的統一門檻,到建立兩國論,不斷將兩岸關係國際化。儘管,在李前總統卸任後,台灣對外關係仍被認為扈從在美中關係之下,台灣也難以再走上被統一的路線,服貿在國民黨完全執政下仍被公民運動擋下,就是深刻的例子,因為自由民主已經在台灣成長。
96飛彈危機過後25年的今天,兩岸情勢依然緊張,國內也是本土政權完全執政;但不同的是,經歷三次政黨輪替,台灣認同趨向穩定多數,防中與抗中成為主流民意,而國際社會也在美中角力、數位轉型,以及這一年來嚴峻的武漢肺炎疫情中,看到中國的威脅。台灣民主治理的體制、地理戰略優勢、防疫表現亮眼、在高科技產業供應鏈與乾淨網路中能扮演關鍵角色,已經使各國對台戰略產生質變。
#11月28日憲政改革座談回顧:分期付款式民主轉型成就與未逮
談過外交兩岸,接著我們回過頭來看內政議題。李登輝學座談會的第二場主題就是憲政改革,李前總統主政時期「穿著衣服改衣服」的六次憲改,可算是他留給台灣最寶貴的資產,也是他認定的未竟之業。
綜觀過去的修憲過程,憲政改革工程非一黨一人可促成,領導者之遠見必須配合政治正當性、民意所趨、朝野合作三個國內因素,再加上一個外部因素:國際局勢,才能抓住憲政時機推動修憲。李前總的六次修憲妥善處理這些面向,他除了要「穩定國民黨內部鬥爭」,還妥善「回應野百合學運」、「適時和在野黨合作」,以及「開拓國際空間」,援引各種憲改動力才能促成。
以此觀之,目前台灣有絕佳憲政時機。政治正當性而言,台灣經歷三次政黨輪替,民主深化,行政或立法權力正當性都已不是問題;民意趨向而言,小英政府有史上最高民意授權,且台灣認同穩定居高;朝野合作而言,一來民進黨完全執政,二來各政黨之間對修憲有一定共識;就國際局勢而言,台灣地位比起李前總統時期提升許多,民主治理、經濟發展和防疫成果都讓國際肯定台灣,再也不是「麻煩製造者」。在絕佳的憲政時機上,屬於台灣的憲政改革勢在必行,而且需充分討論。
李前總統說:「台灣應該思考如何建立一個更合乎台灣現狀的憲法,一套更能夠落實台灣民主,實現主權在民的選舉制度,以及一個更符合台灣土地與人口比例的國會與政府架構。」我們是否能再迎來一個憲政時機?讓我們都以台灣為主體來思考,用實踐理想的毅然決然,和享受生活的理所當然,讓台灣盡早走向一個「正常國家」。
#12月12日經貿戰略座談回顧:再探戒急用忍爭來的時間與空間
接著,我們談到李前總統的經貿政策,而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於「戒急用忍」,這個政策的出現和總統直選、國際與兩岸關係走向正常有密切的關聯。最近,網路上瘋傳一張2002年的手寫字條,是黃適卓董事長公布當年蔡英文總統謄寫的備忘錄,訴說著李前總統卸任後,朝小野大的阿扁政府面臨要求讓台積電赴中生產的巨大聲勢,李前總統籌組的台聯建言延續戒急用忍的理念,延緩「護國神山」台積電八吋晶圓廠的西進。若不是二十多年前,李前總統「戒急用忍」經貿戰略的超前部署,或許美中貿易戰中我們也會成為受制裁的對象;數位轉型下受制於中國最多的,可能是台灣;而疫情下供應鏈斷鏈受害最深的,也會是台灣。
「戒急用忍」是1996年李前總統在台海飛彈危機之後脈絡,提出的對中投資主張。許多人理解的「戒急用忍」是禁止赴中投資,但其實真正的意思是要審慎評估、放慢腳步,因為對單一市場過度依賴、技術、資金、人才被掏空的後果,台灣經濟體承受不起,且台灣當時西進的速度已經是世界數一數二的飛快。但是當年不論是國內企業,或國際大廠,都汲汲營營要進入中國市場,在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其高速成長的經濟更是強大的吸力,好像不跟中國做生意就會被世界淘汰。逆勢而為的「戒急用忍」等於直接與企業作對。不過,各國對中投資涉及的是可大可小的經濟利益,中國對台灣的主權聲索卻未曾改變,李前總統認為,民眾和國家經濟,不能和個人的企業同等看待,所以,那時他的態度很堅定。
我印象很深刻,那一場座談會,李安妮董事長特別補充一件有趣的故事。她說她曾問父親「戒急用忍」的意思,李前總統只是淡淡地回:「我也不知道啊,你們讀中國書的才知道。(台語)」李安妮董事長解釋,原來李前總統不是刻意引經據典,但要強烈地對國人表達,赴中投資不能急,要以台灣當前經濟戰略作為前提。李前總統的智慧與遠見庇蔭了後代,除了得到經濟優勢,還保住了主權存續。在經貿戰略上,我們有幸能夠在李前總統的基礎上,也要肩負起責任,建立國家品牌,做民主的科技重鎮,也從防疫大國走到觀光大國,展現台灣的軟實力。
#12月26日農業政策座談回顧:農為國本到農業轉型的產業永續
而李前總統推動台灣經貿走向國際的同時,也注意到城鄉差距擴大、農村人口流失、台灣小規模經營的小農與兼業農難以應付國際自由化競爭等課題。農業專業背景出身的他,特別重視農民的福祉和農業的發展,他曾說:「不管我在什麼位置上,我永遠都是農業人」。
農業政策可說是他最早展現政績的領域,1973年擔任政委時期,他就透過不斷研究、倡議,廢除了強迫農業產值投入工業部門的「肥料換穀政策」。李前總統也希望培育農民成為有技術,且有經營管理能力的農業主力,1981年,在他擔任臺灣省主席任內,就提出「八萬農業大軍」政策,以培力農民,帶動農業結構調整。
儘管李總統在2000年卸任,他還是持續關注農業議題。當時一次金改,想一步到位解決農漁會信用部的經管問題,引發熱烈反彈。李前總統認為農業金融雖需改革,但要慢慢調整體質,而不是直接衝撞。後來促成農業金融法,同時成立全國農業金庫,讓農業金融監理一元化,並解決逾放比過高的問題。
2014年,我在競選台中市長時,李前總統還曾陪我到東勢農友家座談。我記得他殷切地關心台中農業,並強調要幫農民解決休耕地的問題。他還說,補貼機制已經過時,政府應該鼓勵青農自立。他認為,如同太陽花學運一般,台灣需要青年世代共同打拼,才更有發展機會。「農為國本」是他身體力行的理念,他用他的專業,一輩子關懷這片土地和其所養育的人們。
#1月9日公民參與座談回顧:從爭選擇的自由到做自由的選擇
到了上週六所舉辦的第五場座談,我們討論公民參與。或許你會問李前總統是政治菁英,他和公民參與又有什麼關聯呢?回到台灣智庫展開李登輝學系列活動的初衷,李登輝學指的是李登輝作為一個個人(Individual)、一種體制(Institution)、一個時代(Era),關於台灣民主轉型的研究,而公民參與在民主鞏固的過程和民主社會的運行,都扮演重要角色。
作為台灣民主化的推手,在體制內,李前總統從政時期以「民之所欲,長在我心」作為治理國家的依歸;在體制外,他卸任後以「新時代台灣人」的公民身分,持續倡議理念20年。不論作為一種體制或個人,他都相當重視公民參與,而作為一個時代,他更是促成公民參與環境的關鍵人物。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終結萬年國大、落實總統與地方首長直選,談李前總統對台灣民主化最大的貢獻,絕對少不了他把台灣從威權帶向自由的指標性作為,但顯然他自己也認為絕對不止這些,他曾說:「所謂的民主主義並非只是握有投票的權利,而是人民主動參與政治時,透過監督政府才得以實現。」
我是野百合世代的,那個時候,我們沒有選擇的自由,連參加讀書會都可能被搜查、逮捕;連在校門口的肥皂箱上演講,都要先做好被處分懲戒的準備。電影《返校》最恐怖的地方不在於它的恐怖元素,而在於它所反映出的真實面。所以解嚴後,公民社會得到一點解壓,90、91年代風起雲湧的學運試圖衝撞體制,公民運動碰上了政治機會,才迎來動員戡亂時期的終結,回歸憲政體制,有機會修改憲法。逐漸地,在李前總統主政下透過修憲,台灣人才可以選擇自己的政府、民意代表,靠著一棒又一棒的接力,我們終於爭到選擇的自由。
台灣今天公民社會的活力是30年前無法想像的。李前總統曾提過「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就是身為台灣人,卻無法為台灣盡力的悲哀。他說,「台灣人長期以來,有著自己無法治理自己國家的悲哀歷史」,而他生為台灣人,也曾處於想為自己做些什麼卻辦不到的年代。這裡指的,當然是公民參與、政治參與,而他在卸任後已經可以用「新時代台灣人」公民的身份參與,我們也習以為常地用各種方式對公共事務發表看法。「生為台灣人的悲哀」已經轉變為「生為台灣人的幸福」。
但這不代表我們可以一直確保我們能做出「自由的選擇」,而這是我們恆常的追尋。制度沒有完美,台灣人當家作主後,對國家與社會的想像為何,如何藉一次又一次的公民參與改變政治,面對巨量的資訊和更純熟的資訊操弄,又如何防衛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這些是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在方方面面,都要面對的課題,因為民主是一場沒有終點的接力賽。擔任台中市長時,我透過青年議會、社會創新等方式擴大公民的參與;現在擔任交通部長,我以「人本交通,連結共好」的理念,投入營造公民社會的環境。不論在什麼位置,擔任什麼角色,都能投入和促進公民參與,這也是李前總統精彩一生的示範。
/
以上,簡短地回顧我參與幾場座談會之後的心得。除菁英觀點,其實先前台灣智庫所作的三次民調,也充分地反映出現階段台灣人民對李總統極高的正面評價。對李總統當年的各項政績,不論是國際兩岸、經貿戰略,亦或是民主轉型,都給予極為高度的肯定。而特別的是,30歲以下的青年,所給出的正面評價,幾乎都高達八成,甚至到九成以上。這樣的趨勢,我們也在前幾場座談會的參與者和這次研討會的報名者身上看到。許多青年朋友的參與,代表年輕世代對理解台灣過去的渴望,以及對找尋台灣未來的關切。而這,正是我們舉辦「李登輝學」系列活動的最大目標:希望能探索「時代的課題」,激起「世代的對話」。
再次感謝這系列活動的所有參與者,許多舊雨新知因為李登輝學在此相會,可能是出於對李前總統傳奇一生的好奇、對李前總統下的政治體制有興趣,或是想要了解李前總統的時代,但我們一定有個共通點,那就是對台灣的關懷。在進行三次民調,從人民的眼光看李前總統的貢獻;舉辦五場座談,用世代的對話探討台灣的今昔之後,現在我們將展開兩天的研討會,邀請大家一同聆聽專家學者對李登輝的見解與定位。
這個研討會不會是個結束,而是透過李登輝學,提煉歷史、擘畫未來的開始。
如何 成為 青農 在 休閒農業可以成為國內旅遊的新亮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桃園青年從農輔導計畫開訓,培育青農完成創業夢想http://www.cnma.org.tw/... ... <看更多>
如何 成為 青農 在 高市府推青農補助申請窗口在新北三重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台視新聞獨家報導!為了輔導在地 青農 ,高雄市農業局推出青創農企業孵育計畫,提供夢想基金,協助指導,要 成為青農 後盾,不過卻發現,明明補助是針對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