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策略 #兩種blog思維 #出版物思維 #圖書館思維
上週末的時候,我沈浸在 #如何翻修自己的blog 的世界中。必須說,這真的讓我非常開心,我想做這件事已經非常久了,但是之前的腦袋都只是一些很遙遠、模糊的想法,最近慢慢成形,我覺得非常興奮。
之前我們透過《沒人看見你的好,你要懂得自己誇》這本書來找到了我未來寫blog的方向(這本書之後還會有另外一次的實作文章,我想放在如何寫blog的自我介紹頁面,之後會寫),也透過了拆解GA分析從2019年我的網站上線後,到目前為止累積的30萬瀏覽數,發現了一些我的核心文章與類別。
因此,我想要循著這條線,繼續來探究我要如何編排我的blog,你可能會覺得好奇,為什麼不是直接編修排名在前的文章,的確,編修很重要,但是,編修之前,我們必須確定:
- #這值得編修
- #如何編修
- #編修的方向是什麼
剛開始寫blog的時候,blog對我來說,只是一個存放文章的地方,現在,我的寫作即將邁入第五年,目前的blog文章超過200篇,因此,我覺得是時候來整理一下。
我很初步的概念,是認為我應該要 #製造出明顯的blog動線,讓讀者可以在進到我的blog的時候,迅速知道 #我是誰、#我可以提供什麼協助、以及 #如何提供,他們可以 #快速找到可以幫助他們的文章,甚至可以知道 #如何聯繫我。
於是,我花了點時間,將我目前200篇的文章依據主題重新分類,也將blog中 TOP 50的文章重新依據主題編排,我覺得我的畫面越來越清晰,可是我覺得我需要更明確的概念。
如果你有玩過魔術方塊你就會知道,雖然魔術方塊看起來是凌亂的,但是其實他是有一個解法的,我感覺我的翻修blog就是再解魔術方塊,我知道他有解法,而我需要找到解法。
●○●
週末,我看到了這篇文章:Your Blog Is Not a Publication by Jimmy Daly,我覺得實在是寫得太好了,完全就是將我腦袋的想法非常有邏輯的寫出來,我反覆看了幾次,因此,我決定將內容寫下來。
1. 這篇文章的主題是在說明「內容策略(content strategy)」我以前總覺得這個離我好遠,而且哪來那麼多的理論,但是,我看完後,發現,#內容策略或許就是解魔術方塊的解法。
2. 圖書館模式(Library Approach):
文中提到最好的內容策略思維是「#品質以及深度( #quality and #depth)」,而做到這樣的內容策略,需要的就是將你的blog以圖書館模式呈現,你思考看看,當你去圖書館的時候,你會發現,一個架上的圖書基本上都是同一個主題,因此,你可以在同樣地方,找到跟這個主題相關的內容,進而回答你的問題。
3. 出版物思維(Publication Approach):
大部分的blog在編排文章的時候,呈現的方式是按照時間排序,這就是出版物思維,從最新的文章一路顯示到最久以前的文章。但是一個blog可能主題多元,這對於來到你的blog想要尋求特定問題解答的人,其實是非常不易搜尋的。
4. 以解答讀者的問題、拉長讀者的停留時間、甚至是讓讀者產生信任感來說,兼具品質以及深度的文章,才是最有幫助的,但是,這樣的文章產出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
5. 如果你觀察GA,你會發現80%的訪客是從搜尋而來的,只有20%的客戶是重複拜訪,也就是說,有80%的新訪客,因此,圖書館模式可以創造出好的呈現方式,#讓新訪客了解你。
(這個數字完全和我的GA數字不謀而合,太振奮人心了)
6. 因為圖書館模式的文章會需要你大量的時間,因此你產出的速度會降低,可是你的文章將會為了「#讀者所需」而打造,並且創造長青文章。
(如果你調整過文章你就會知道,god,修改文章需要花的時間可能大於重新寫一篇的時間)
7. 如何打造圖書館模式文章:
(1)#將文章的類別清楚展列,讓讀者快速挑選需要的文章。
(2)#將不同類型的分開,讓讀者可以輕易選擇想要接受的類型(ex 文章、電子書、線上研討會)
8. 每一個主題的文章都應該要包含三種類型的文章:
(1)關於這個主題的 #基本資訊
(2)關於這個主題你的 #客戶的成功案例 或是 #使用者見證
(3)關於你提供的 #服務 或是 #收費標準
這件事情,我想到的是,你也可以反過來思考,如果你寫了很多(1)可是卻沒有(2)跟(3),是否代表你錯失了其中可能的商業模式呢?你可以思考看看。
9. 有了第8點提到的三種文章類型,你應該把你的文章展列並分類,你自然會知道是否過去你少寫了某些文章,或是過去偏重某些文章。
我同時想到,為何去年我光靠blog就可以有100個付費職涯諮詢,因為我三種文章都寫了:
(1)關於這個主題的基本資訊:我回答讀者關於職涯的提問,寫了很多職涯的文章。
(2)關於這個主題你的客戶的成功案例或是使用者見證:我將諮詢中較容易重複發生的問題寫成了第二類文章,,並且放上了讀者主動撰寫的諮詢心得。
(3)關於你提供的服務或是收費標準:我同時有一個說明服務、預約時間的畫面,則是第三類。
10. 因為每天會來到你的blog的人事實上是不同的,因此,你的策略應該要放更多在思考如何打造你的圖書館模式blog,這個時候,增加電子報名單、提升社交媒體的追蹤數,就會是因為成功的內容策略伴隨而來的副產品。
以上,是我對於這篇文章的中文整理(沒有逐字稿翻譯,大家有興趣可以直接看原文)
●○●
我的call to action:
有了以上的思維之後,除了「我的未來目標」+「我的文章分類」,現在我還可以多思考了如何文章該如何互相融合,並且要補上我缺少的部分。
不得不說,其實思考這些事情,雖然看起來很無形,也很難敘述,可是,寫作對我來說一直都是一件我希望10年之後我還想要繼續做得事情,因為我在這個過程中非常的快樂,因此,在過了幾年的自嗨時期後(我也非常享受自嗨時期),我認為開始思考策略,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如果我能 #實作並且證明寫作有策略、並且可以變現,豈不是一件非常激勵人心的事情嗎?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如何 修改文章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何「創造」自己的好運?
答案藏在這故事中。如果你找到了,請留言給我。
今天《創新拿鐵》文章的作者,三個月前我還不認識。
三個月前,夢想學校新課程開始報名。因為只收20位,很快就額滿了。
額滿後,本土疫情爆發。
這時有一位同學來報名。報名表中,他跟我說他的故事:他28歲辭去航空公司地勤工作,帶著積蓄到美國學開飛機,一年後拿到執照。
他回台灣報考機師,卻不順利。兩年後,他不得不放棄開飛機的夢想,到科技公司上班。
他想養成寫作習慣,讓自己的作品「有邏輯,有分析,有架構」。
夢想學校怎能不收「有夢想開飛機」的同學!
但我跟他說:因為疫情,實體課程未必能如期舉行,請他等待。
「等待期間,多寫,投稿到各個網站。」
然後三級警戒開始,實體課程確定不能舉行,一位同學退出。
我寫信給「機長」,告訴他課程確定延期,我和同學暫時只能在線上交流。
「有一位同學退出,你願不願意加入?」
他很快就繳了學費。
他呼應了我對他「多寫作」的鼓勵。七月,在F1賽車舉辦時,寫了一篇關於傳奇奧地利賽車手的文章,在夢想學校群組中分享。
這篇文章描述這位賽車手,在氣候不佳時,評估出賽還是退賽的掙扎。
看了文章,我聯想到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賽道」,這樣掙扎。
於是我私信「機長」,問他有沒有興趣把這篇文章,改寫成《創新拿鐵》,把角度換成人生的「出賽」與「退賽」。
用這個角度,不僅因為可以適用於大部分讀者,更因為可以適用於曾放下機長夢的他。
他答應了。
接下來一個月又11天,我和《創新拿鐵》的三位作者,用「機長」自己的標準(「有邏輯,有分析,有架構」),請他不斷修改文章。
他改了,最後成為現在你看到的面貌。
今天,「機長」寫作的夢想,有了第一個成果。
是運氣嗎?
我們都不會開飛機,但都是自己人生的「機長」。每天忙著起、降、在亂流中保持冷靜,並努力讓「乘客」安心。
我們都需要一點好運。
好運能自己「創造」嗎?
答案就藏在上面這個故事。如果你發現了答案,請留言給我。這句留言,也是給未來的你。
明天下午的線上讀書會,我們聊:如何創造自己的「好運」。
如何 修改文章 在 Language Trails 日文學習・日本文化・求職・生活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真正學會一個語言,就是要能夠用自己的想法,說出自己想說的話!
學了一個新單字、新文法,卻不知道該如何造句…
寫了個句子,卻不知道是否正確…
Language Trails聽到你的聲音了!
初級、中級寫作班來了!!
以FB社團的方式運作
初級班(N4、N5程度):一期六個月,只要2380!
每兩週寫一篇週記,一篇週記限300字以內。
中級班(N2、N3程度):一期四個月,只要2380!
每兩週寫一篇週記,一篇週記限500字以內。
老師會幫忙修改文章,教你寫出最自然的日文。
社團的同學們也可以看看其他學日文的同學常常出現哪裡錯誤!
詳情請洽粉絲團
購課連結
https://languagetrails.cashier.ecpay.com.tw/product/000000000190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