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會教育】
好友Meilan是來自塞內加爾的非裔女子,在故鄕完成高中學業後就獨自來到法國進入聲譽卓著的HEC 高等商業研究學院就讀,畢業後先後前往美國與英國攻讀碩士學位,嫁給一位法國檢察官,育有一對兒女,並自行創業成立了專門清洗高難度建築外牆的清潔公司,提供一定的工作機會給故鄕塞內加爾移民,她為人風趣幽默,態度不卑不亢,工作積極進取,我總認為所謂「lady」就是像她這樣的人,非常敬佩她,也喜歡與她親近。她的女兒Emma是我中文輔導課的學生之一,也是其中最優秀的學生,聰明用功,對難題具有高度的挑戰意願,是少數可以主動進行自我規劃並確切實踐的青少年,長得十分漂亮,也是芭蕾和體操好手。上個星期,Meilan約我見面喝咖啡聊天,一見面就覺得她有心事,果然,她告訴我暑假剛開始時Emma發生了一件不開心的事:她和閨蜜(白人女孩)逛街時遇到日本時尚雜誌來巴黎進行街拍,攝影師詢問是否能為她們拍照,兩位女孩欣然同意並開心的擺出姿勢,不料日本攝影師很尷尬表示他要拍的是白人女孩而不是Emma⋯⋯。Emma當時很知趣的立刻避了開來,但回到家後卻關在房間裏大哭一場,Meilan眼見從來不曾情緒如此激動的女兒竟有這樣的舉動非常擔心,追問之下才得知實情。但從此Emma對她的態度就變得很疏離很冷漠,不接她的電話也不回她的簡訊,凡事只跟爸爸溝通;Meilan嘆了一口氣說,或許女兒心裏怨懟她這個黑皮膚的媽媽吧,白人爸爸才能讓她覺得可以抬頭挺胸做人⋯⋯。我安慰Meilan別這麼想,天底下的女兒總是和爸爸比較親,她和我不都是「Daddy’s girl」嗎?保證會找機會好好和Emma談談。
昨天Emma打電話給我希望能在中文輔導課開始之前先替她整理一遍上學年學過的中文,於是我們約好今天下午在她家見面。家裡只有Emma一個人,八月去巴賽隆納玩的時候她將原本的辮子頭全部剪掉並整個剃成寸頭,現在頭髮長了一點點,整個頭型配上漂亮的五官和黑亮的膚色、緊實有致的身材搭上Replay短T和寬大的Evisu印花牛仔褲,格外有型,一見面就忍不住讃美她!課程結束後,我們喝著橙汁聊天,再度讃美她的髮型並表示這樣的髮型不是人人能剪,像我這種扁頭就沒辦法,只有她天生具有如此完美頭型的人才能勝任!Emma很開心的說她還是嬰兒的時候,她的外婆就依照非洲的傳統經常按摩她的頭,所以才會這樣。我接著說非洲人天生就具備接近完美比例的骨骼,像是Tyra Banks、Naomi Campbell、Iman Abdulmajid這些超模都是非裔,站出來就硬生生的讓其他超模變得平凡無奇,她能夠有如此的血統真的是上天的禮物,她應該對自己有信心,倘若有人無法領略或欣賞這樣的美好那是他們的無知和損失。我又說她的爸媽都是豁達開朗、積極上進且博學的人,而且很認真開明的培養孩子。無論外表或內在,她都承繼了爸媽的許多優點,真的要好好感謝爸爸媽媽。我接著表示英國詩人William Cowper 說過:
「Variety's the very spice of life,
That gives it all its flavour.」
(多樣性是生活的香料,賦予了生活所有的滋味。)
假如和其他人都一樣的話,是多麼無聊又多俗氣呀!她怎麼能不驕傲並珍惜爸媽給予她的殊勝呢?Emma點點頭,沈默了一會兒,突然雙眼發光的說她很喜歡我的Underground龐克鞋,在巴賽隆納度假時也買了一模一樣的一雙,然後就衝去鞋櫃裡拿出來給我看。「Emma,你知道我為什麼喜歡龐克鞋嗎?因為我最喜歡的龐克搖滾樂團Greenday經常穿這種鞋;我為什麼喜歡Greenday呢?因為他們音樂中的批判與憤怒總會讓在日常生活中遭遇挫折和羞辱的我有了情緒的出口並得到救贖!」然後我們拿著手機一起聽著Greenday的《Boulevard of Broken Dreams》⋯⋯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故事力:TED專業講者親授,職場簡報、人際溝通無往不利」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余懷瑾 內容簡介: 18分鐘說完一個故事,不難。18分鐘說一個讓人印象深刻, 為之感動的故事,很不容易…… 但他們,做到了! 兩位擔任TED×Taipei演講者,說過上百場演講,...
「好好學年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杰希嘉巴黎通訊Paris is Paris is Pari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貓町媽媽 親子 玩樂 扮靚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去倫敦上插畫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新聞] 《早點回家》楊子儀、范宸菲學手語疼愛 的評價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Dimanche 迪夢奇- 之前給大家看過2122學年誌的封面今天來秀 ... 的評價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網路上關於迪夢奇學年誌-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網路上關於迪夢奇學年誌-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網路上關於迪夢奇學年誌-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評價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學年誌開箱大解析!國高中生手帳怎麼挑?誰適合寫 ...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手帳本的推薦與評價,DCARD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迪夢奇手帳-學年誌使用心得- 手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好好學年誌 在 [新聞] 《早點回家》楊子儀、范宸菲學手語疼愛 - PTT 娛樂區 的評價
好好學年誌 在 貓町媽媽 親子 玩樂 扮靚日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國冒險樂園好學生獎勵計劃🎖
#giveaway #送$100代幣禮劵(名額10個)
天氣咁熱☄️玩轉暑假嘅同時,
點少得好玩嘅室內活動,
想涼住冷氣咁放電,當然唔小得大小朋友都鍾意既
美國冒險樂園 Jumpin Gym U.S.A🌈
為咗獎勵小朋友努力左一個學年,
第25屆美國冒險樂園好學生獎勵計劃開始咗啦✨
今年以「我的暑期企劃」為主題,等小朋友計劃一下點樣過暑假🏖
🌟好學生醒目獎
今屆參加資格 #簡化,只需出示2020- 2021學年 #學生證明正本 的幼稚園、小學和中學生,由 2021年7月5日至9月14日,可報名參加好學生醒目獎。
⚠️只需幾分鐘就填好資料,記得帶埋 #學童身分證,以核實身份。
🎖合資格的好學生可得到好學生醒目獎
🎈美國冒險樂園 $50 代幣(25個);
🎈美國冒險樂園 $50 迷宮代幣券;
🎈「好學生優惠冊」一本;
✨2019-21年連續三年成功參加好學生獎勵計劃,額外獲贈 $50 代幣(25個)。
✨ 會抽出800位好學生額外再贈$500代幣。
🎉Facebook有獎遊戲
今屆以「「我的暑期企劃」為主題,希望透過Facebook 有獎遊戲活動,讓學生可以好好計劃假期的生活!
🎨我的暑期企劃
企劃卡設計有獎遊戲
🔸成功參加本年度好學生獎勵計劃後,參加者會得到一張 #企劃卡;
🔸參加者需以「我的暑期企劃」為創作主題,創作形式必須為手繪及原創繪畫 / 標語 / 作文 (字數不限);
🔸作品須繪畫在指定的「企劃卡」上,並進入美國冒險樂園好學生獎勵計劃Facebook專頁指定貼文,填寫表格及遞交作品。
參加表格:
https://bit.ly/3yaQPla
快d去 美國冒險樂園-好學生奬勵計劃 了解更多😉
🎁🎁🎁🎁
多謝 #美國冒險樂園 送出 $100代幣禮劵(名額10個)比貓町媽媽讀者,想得到呢份禮物,做齊以下步驟就有機會啦!
1⃣讚好 貓町媽媽親子玩樂扮靚日誌Facebook專頁及美國冒險樂園-好學生獎勵計劃Facebook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GoodStudent.JumpinGym/ ;
2⃣讚好及分享此post,並設定為公開🌎;
3⃣Like最近期的5個post;
4️⃣分享小朋友在暑假的其中一目標,然後tag3位朋友。
🎁遊戲截止日期:
2021年8月9日23:59 ;結果將於3日內公佈。
📣得奬通知
得獎者請自行PM聯絡貓町媽媽親子玩樂扮靚日誌,獎品將平郵寄出。
📍條款及細則
1️⃣暫時只接受香港參加者;
2️⃣禮物將以平郵寄出,得獎者亦可改順豐到付,參加活動即同意此安排;
3️⃣於專頁活躍度較高的參加者會較大機會比選出;
4️⃣如有任何爭議,本Facebook專頁將保留最終決定權及一切權利。
#giveaway #送禮 #回饋讀者 #禮物 #美國冒險樂園 #好學生獎勵計劃 #暑期企劃 #貓町媽媽親子玩樂扮靚日誌
好好學年誌 在 去倫敦上插畫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的大學三年級:從垂頭喪氣,到抬頭挺胸。
這篇文章,有點雜,字超多,或許大家不會讀完,但對我來說,會是一個充滿意義的紀念品。我想過了五年再來讀讀,應該會覺得既欣慰又可愛吧。將懞懂的即將踏入社會、職場的自己所經歷的過程化為文字,真的特別難寫,因為這段時間發生好多事,每個細節都是啟發,都想好好紀錄下來。
--------------(以下正文。)
「大家一天中會有最勇敢或「出頭」特別多的一刻嗎?」
我發現,我常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做出瘋狂的決定,可能我是一個流著貓頭鷹血液的終極夜貓子吧XD。
「我只是想稍微分心一下啦!」
2020年末至今年初焦頭爛耳的趕畢業論文時,我除了私訊了B&D Lab說我要上他們的podcast外,(還沒聽過那兩集podcast的歡迎去聽喔!連結在留言。)
還投了全校只有20個名額的Mentorship programme(業界師徒制計畫?!拜託如果有人有更好的翻譯請留言告訴我。)當初申請只是想稍微分心一下?!申請方法不複雜,只要填寫報名表,標示清楚在創意產業感興趣的崗位,和提交一份CV就行了,因此CV的脫穎而出很重要,不過我沒有寫過CV,所以當初就是把能寫的都擠上去了。
其實投完申請後就繼續埋頭苦幹寫論文了,沒想到二月中旬收到了錄取通知,看著信件思索了一番才想起來我申請了這個programme。
「我與我的業界導師:Lily Richards」
根據我對出版業的興趣,主辦方將我與一位攝影師同時也是設計部編輯的業界導師牽線,Lily Richards任職於英國最大的出版社Penguin Book企鵝蘭登書屋旗下專門出版成年讀物的Vintage Books,我們將展開為期半年以上的師徒關係。
第一次的Zoom會議,就討論出了清楚的目標、她將協助我的方向以及未來半年每次的會議大綱。令我們不解的是,當初我很清楚的在申請表寫上我對「童書插畫出版」感興趣,但主辦卻派了一位不同領域的人,雖都為出版業,企鵝蘭登書屋也以童書起家,但成年與兒童讀物有著天壤之別。因此,我們決定將輔導重心放在:如何結合興趣、如何行銷自己、畢業後五年內的就業規劃、出版社設計部門如何運作、作品集以及履歷輔導,Lily也承諾會將我引介給童書部的設計師,並會在最後一次會議邀請我帶著實體作品集參訪位於倫敦市中心的Vintage Books。
這個業界師徒制計畫難能可貴之處是,它讓我知道我比我想像的更有價值、我的作品是能夠在市場上生存的,只要我妥善規劃以及用對方法。藉由業界導師引路,少摔幾跤,用著我的節奏往屬於自己的正確方向前進。
「當你簽證即將到期的那一刻,你就知道下一步要通往何處了。」
這是在Clubhouse一個藝術房,當我提出我想走高等藝術教育,不知道未來碩士畢業後要不要直接回國後,一位旅法的藝術家講者送給我的一段話。乍聽之下就是不要想太多的意思,更多的含義則是不要限制住自己,這剛好也是我跟Lily聊的最多的部分。我跟她分享了之所以想要回國從教的原因理想以及抱負,但她覺得為何不先在英國累積經驗後,回國會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和待遇。
「英國人會雇用我這個黃種人嗎?」
當我提出了我的疑慮,得到的是正面的答覆。Lily說最近在英國出版界意識到種族聲音多元的重要性,有了很大的整頓以及改革。她任職的部門開始娉請更多非白人來當主管高層,也積極出版來自不同種族的書,所以我不用去擔心種族以及膚色的問題,相反的我會是個優勢。
「我未來的受眾是誰?」
在我用簡報跟Lily介紹了我的作品、強項、商業接案、如何經營社群平台推廣自己後,她給了作品高度的讚揚,但同時點出了許多我在推廣的不足。「你的受眾是英國人還是台灣人?」是她第一個丟出的問題。如果我選擇在英國發展,我的粉專、ig是以中文為主,要怎麼在英國行銷自己?Lily說她的部門很常透過Instagram來找合作的設計師,因此清楚完整的po文和hashtags是關鍵。再來,我一些很棒的商業接案作品都沒有標明清楚合作公司、合作內容,行銷自己作品的時候千萬不能謙虛,最響亮的一定要放在開頭!她給了我下次會議前要完成的任務,就是改善Instagram的po文,至於ig資訊欄的自我介紹,應該更清楚的寫下我是一名插畫家和擅長創作的主題,總之,越明瞭越好!
「除了Instagram和Facebook,還有哪裡可以行銷自己,撰寫個人品牌?」
在會議中我向Lily提出了我的疑慮,我寫作的平台Facebook用戶量正在減少,而且在社群平台越來越少人會耐心的看完長篇大論,Facebook粉專甚至刪除了網誌功能:(。如果我將這些文章記錄搬運到Instagram也不太合適,Instagram的主角是圖片而不是文字。
然而,與其過於在意用戶會不會耐心的看完,不如繼續經營。Lily說,以她一個出版社編輯的角度,不管時代怎麼變,她都是熱愛文字的,所以她在茫茫社群平台找合作設計師時,閱讀創作者書寫的文字是她所好。當然,一定有平台是主打長文與圖,同時拓展到更多平台,曝光自己是必要的,所以她提供了另外一個她們會找合作設計師的網站:It’s Nice That。
「勇敢嘗試,八面玲瓏,面面俱到,努力經營,堅持到底!」
除了文章一開始提到的Podcast,我會常常在Dcard潛水,只要有人po了相關文章,就會去用心回答,並附上自己的平台連結。前陣子,Clubhouse開放給Android用戶,我終於可以體驗跟世界各地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透過聲音來即時討論同個話題的感覺,它是個很好的輸出與學習平台,很多前輩不藏私地提供好多建言。雖然開麥發言令人緊張,但我的社群平台粉絲數增加了不少!(歡迎大家到藝術相關房間來跟我透過聲音巧遇吧~)
「教育是我明確知道自己斜槓的未來一定會走的其中一條路。」
當我簡單的敘述了我在這個粉絲專頁書寫的內容,以及成立的初衷和目的時, Lily覺得我不應該只用中文書寫,因為全世界有那麼多想到英國學習藝術的國際生。Lily在每次會議中總能一語道出我的不足,而我也積極對她的建議做出一些答覆後向她會報。我開始結合插畫藝術與生態教育,發展為畢業專題,一些文章的出處為此平台,加以翻譯、潤飾以及補充後編輯成一系列的雜誌,其兼具了藝術性、商業性、知識性以及獨特性(完整作品在ig)。
Lily建議我直接詢問系上教授在英國投稿的機會,跟教授聊完後,他開給了我名單,也很歡迎我寄文章給他過目,可是,發現我目前所寫的文章字數、專業度等等都不足以「論文」的形式來投稿,所以我到圖書館借了藝術教育的相關論文期刊來閱讀、學習,是未來要努力的方向之一。
除了書,我參加了多場藝術教育學術論壇,大部分對我來說都很深硬,使用的英文不是我平常會講的,這點我需要精進自我來克服。
「如果要在英國有工作就是要跟教授混熟!」
前天我跟韓國朋友去吃炸雞時,她男朋友跟我說了那句話。「有,她有。」我朋友馬上幫我回答她男友。我為了未來要在英國高教界生存真的是付出了蠻多的。除了當了三年的班級代表積極為國際生發聲,還加入了畢業展團隊忙的熬夜做苦空刷存在感。比較特別的是,剛好我大學三年的努力教授們有看在眼裡,作品質量合格,論文拿A,很榮幸的受邀幫學弟妹演講了幾場,也幫申請我們科系的學生做了招生講座。教授只找了兩三個人,作為一位成功打入他們內心的國際生,我還蠻驕傲的。值得一提的是,我(通宵)做的簡報因為太棒了(自己講),現在已經成為教授間開會的材料咯!
我的付出主要目的就是:我想成為下個學年度的系上職員studio fellow,有點像助教的角色,但我能夠根據我的專長在系上設計課程、帶課程,我認為是個必要的經歷。有好消息再分享給大家咯。
「從Lily到Katy,終於跟出版社童書部牽線了。」
聽從Lily的建議,與其紙上談兵,我應該要到實體書店去看、去翻我喜歡的作品以及它們的出版社,最重要是弄清楚,目前出版社都出了什麼樣的書。那趟到書店的考察彷彿幫我打了強心針,我一直對自己的作品風格不太自信,也不知道結合生態與插畫的市場有多大,結果現在英國的書店,滿滿的都是自然相關的書,尤其在童書領域,很開心的找到了好幾本符合我得強項的作品。
在半年師徒會議結束前,Lily履行了她的承諾,把我引介給了企鵝出版社童書部設計部門的編輯Katy。Lily一直重複強調讓我直接與童書部門溝通的重要性,因為她真的對這個領域不了解,運作模式很不相同。
我將簡單的作品集寄給Katy,她很喜歡我的作品並且親切的空出了時間與我進行視訊會議。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會議,Katy給了我很多建議,包含如何強化作品集,以及我作品的市場性。其中一點,跟Lily持相反意見的是,Katy 認為我需要一位插畫經紀人,經紀人能夠更準確的篩選適合我的案子同時保護我的興趣,再者,因為她任職的童書部門幾乎都是透過插畫經紀公司找合作插畫家。(Lily說成年讀物部門是5:5)Katy也開出了一個適合我的插畫經紀公司名單。
我鼓起勇氣問Katy,我的作品有沒有機會跟她們合作,她沒有正面答覆,但她說會將我放入以後的備選名單,也鼓勵我持續累積作品,並且定期回傳新的作品集給她。
「結果Lily是系上教授老婆的下屬兼很好的朋友。」
我知道他們的關係乍看下有點複雜,在畢業展親友夜當天,教授、教授的太太和Lily一起出現在畢業展,一起誇獎我,驚訝之餘,會心一笑,一切都連在一起了。(那天畢業展親友夜(無親無故的我)邀請了Lily出席。Lily千里迢迢趕來倫敦,還準備了一張卡片給我。)
哇!有人看完嗎?這篇真的寫超久的,你應該也看得很久XD
感恩~
好好學年誌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故事力:TED專業講者親授,職場簡報、人際溝通無往不利」新書介紹
訪問作者: 余懷瑾
內容簡介:
18分鐘說完一個故事,不難。18分鐘說一個讓人印象深刻,
為之感動的故事,很不容易……
但他們,做到了!
兩位擔任TED×Taipei演講者,說過上百場演講,
兩位重量級演講者攜手合作,
教你學會故事力!
專長生命教育,
授頒全國創意教學獎特優等眾多獎項——仙女老師
致力預立醫囑,
多次受邀至各大專院校主講生死醫療議題——朱為民醫師
攜手共著
歷時兩年精心力作
訓練你的表達能力
發掘自己的故事力
讓你簡報、面試無往不利
與人溝通更具個人魅力
◆故事主題力
為什麼說故事要有主題?學會如何打造故事的整體感與使命感,用三個方法找到故事的價值。
◆故事結構力
了解故事的開頭、轉折和結尾,每一個環節對故事的影響,帶你從電影預告說出一個有結構的好故事。
◆故事畫面力
重建現場讓觀眾猶如親眼所見的三種方法、使用時間軸說故事的好處、如何說個有溫度的故事……一步步學習將聽眾帶進故事情境裡。
◆故事吸引力
了解聲音、肢體與走位在故事的運用,關於表情的三個練習,使用道具的技巧……讓你的故事更有吸引力。
◆故事實戰力
從在地故事講一場接地氣的演講、以故事掃除觀眾對於演講的排拒印象,訓練自己成為實力派說書人。
作者簡介:朱為民
1983年生,台中市人。家庭醫學╱安寧緩和╱老年醫學╱職業醫學專科醫師,現任台中榮總職業醫學科主治醫師、康善社會福利慈善基金會董事、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講師。2016 TEDxTaipei 講者。亦是「民醫晚安。朱為民醫師」粉絲團版主。著有《預約。好好告別》、《人生的最後期末考》。
期許自己成為病人和照顧者生命中可倚靠的支柱,多元關注台灣高齡化及善終議題。在安寧病房服務以及照顧老年人的經驗當中,陪伴過許多病人及家屬走過生命的幽谷,也看過許多悲歡離合。相信每一個生命故事的背後,都會對社會上的每一個人有不同的啟發,因此用心把這些故事記錄下來。
「喜愛閱讀、音樂、戲劇、寫作以及說故事。商周、自由時報、關鍵評論、康健雜誌等,多家媒體轉載相關著作,並受邀至交通大學、成功大學、師範大學等多間大專院校及知名企業演講生命、死亡與安寧緩和醫療議題。」
作者簡介:余懷瑾
臺北市立萬芳高中國文老師,學生都暱稱她為仙女。專長為故事與表達,課程設計,教學方法,演講技巧。
˙2016TEDxTaipei講者(一堂由老師以身作則的生命教育)
˙2018年第五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主講嘉賓(3800人/場)
˙2018年中國星教師年度榜樣
˙國家教育研究院「故事軸線與感動力」課程講師
曾經獲得105年「教育大愛菁師獎」、103年全國SUPER教師――評審團特別獎、103 學年度臺北市特殊優良教師――導師類、102年「台大SUPER教案獎」第七屆壹等獎、102年台北市教學卓越獎、101年「台大SUPER教案獎」第六屆壹等獎、101年全國創意教學獎特優等獎項。

好好學年誌 在 Dimanche 迪夢奇- 之前給大家看過2122學年誌的封面今天來秀 ...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給大家看過2122學年誌的封面今天來秀一下21/22好好學年誌的封面吧! 目前兩個系列都開始進入印製前的準備工作了應該四月中下旬就能開放預購囉~ ... <看更多>
好好學年誌 在 網路上關於迪夢奇學年誌-在PTT/MOBILE01/Dcard上的升學 ... 的推薦與評價
精選策展:台灣設計|Dimanche迪夢奇|誠品推薦:《專利可撕式無時效週計畫專案本》備註:這款是無時效款。 ... 2021-2022 Dimanche好好學年誌/ 棉花糖. Dimanche 2021 ... ... <看更多>
好好學年誌 在 [新聞] 《早點回家》楊子儀、范宸菲學手語疼愛 的推薦與評價
《大愛劇場:早點回家 Way back home》五分鐘預告:
三場葬禮,從茫然、悲痛到從容, 是嘉俐面對生死觀的展現;六次金鐘,從稚嫩、興奮
、意外、感恩、反省到分享,是嘉俐被法水滋養的蛻變。
「用父母給的身體做善事,才是行大孝!」引領她進入慈濟,改變人生。演繹大愛劇場十
三年後受證,第六次入圍金鐘獎最佳女主角,證明戒律並不是演員表演枷鎖。表演,不只
是人生的奇妙旅程,更是不斷求新求變、不斷挑戰自我的華麗冒險。
https://fb.com/DaAiDramaOffical/videos/762886628660091
https://youtu.be/ZHDCs8L-q08
《大愛劇場:早點回家》四十五個角色綜合圖:https://bit.ly/3pao88k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c8M1wVJOpHyYze0R5VJ7G_kMmNGqb9HC
國立藝術學院表演課 劇團 八點檔 大愛電視台
嚴老師嚴藝文 小馬徐愷 珊妮兵家綺 陳慧玲黃婕菲
王老師王琄 Maggie何依霈 麥可張書偉 小澤楊承翰
國立藝術學院同學 林秀美翁淑華 珍妮林玟誼 導演馬力歐
鍾玲 蔡宜真 酒促奧客李辰翔 傑克曾子益
李大明宮能安 酒促奧客呂曼茵 蘇炳憲王為 慈濟
王正帆王霆晏 小莫莊鵑瑛 陳霆蕭正偉 佩珊師姊洪喻蕎
陳又倫洪毓璟 小陶劉香君 席曼寧潘慧如 杏娟師姊德馨
黃品儀蔡墨含 神秘男周詠軒 紀媽咪林嘉俐
┌林月英黃佳婈 李秀珠呂曉青┐
├林月英張辰羚 李秀珠李孟學┤
│ │兄妹 ┌─────┬親子───┐ │姊妹 │
├林朝枝藍葦華 林嘉俐方宥心 李秀紋陳婉婷┤
├林朝枝楊子儀 林嘉俐朱薇彤 李秀紋范宸菲┤
親子 英英美黛子朱薇彤 臺中清水 |
└爺林連章章永華 阿媽李王玉梅楊麗音┤
臺中大甲 阿媽李王玉梅林雨宣┤
阿公 李桐鐘談學斌|
阿公 李桐鐘 |
阿祖 何璦芸┘
《早點回家》楊子儀瞞父母修改大學志願 范宸菲、陳婉婷拍戲手語初體驗
2023-05-22 10:00:00/大愛電視/https://daai.tv/announcement/171
林嘉俐的父母都是聾人,在聾人家庭成長、求學、戀愛、職場的真實人生故事,成了大愛
電視推出最新的大愛劇《早點回家》的題材,由楊子儀、范宸菲、藍葦華、陳婉婷分別飾
演童年與成年時期林嘉俐的父母。
劇照:《早點回家》朝枝(楊子儀飾演)與秀紋(范宸菲飾演)抱著剛出生的嘉俐,百般疼愛
楊子儀、范宸菲、陳婉婷上大愛電視「大愛真健康」節目通告宣傳《早點回家》,分享拍
戲幕後心情,以及平時習慣做什麼運動紓壓。范宸菲平常會透過固定運動排解壓力,當創
作卡關時就會去跑步或騎腳踏車,活絡血液循環趕走壞心情。陳婉婷小時候學跳舞,現在
偶爾會做瑜珈保持體態。楊子儀每個禮拜會到健身房報到兩到三次,做背部拉筋相關運動
,也喜歡透過游泳在水中寂靜世界沉澱心靈,楊子儀形容跟靜坐很像,可以完全沒有雜念
,全身跟水融為一體,心也可以靜下來。三個人在「大愛真健康」節目帶領觀眾一起做運
動,預計2023/05/22至2023/05/28播出。
側拍照片:《早點回家》演員范宸菲(左)、楊子儀、陳婉婷到「大愛真健康」宣傳。
《早點回家》劇組邀請電影《聽說》的手語教學老師許晶喬在開拍前三個月前教學指導,
三個人坦言手語是拍《早點回家》非常有挑戰的部分,「不能講話」也都是拍戲以來的第
一次。陳婉婷過去拍大愛劇只有遇到手語歌才需要學手語,這次全劇比手語,陳婉婷真正
練習後才知道,每天相處的手指頭沒辦法聽使喚、很不靈活,文法也跟平常講話不一樣,
熟悉後發現表達高興與難過的情緒不只有手部而是全身性傳達。除了看影片學習,陳婉婷
在路上看到有人比手語也會特別注意對方的動作。
照片說明:《早點回家》演員陳婉婷到「大愛真健康」宣傳。
范宸菲很喜歡手語,過去曾報名聾人協會的手語課學過一段時間,要跳脫慣性使用的發聲
和語言,改用全身表達讓她覺得很有趣。開拍前一個月特別回去找老師惡補,范宸菲希望
除了劇本台詞以外,可以再學多一點生活的詞彙更融入角色。戲劇預告片出來後,范宸菲
給手語老師看,得到「很像、不錯」的讚美。
照片說明:《早點回家》演員范宸菲到「大愛真健康」宣傳。
楊子儀在《早點回家》正式接觸手語,開拍前遇上疫情,一開始還能跟老師面對面上課,
之後加裝隔板、最後改成線上教學就可以錄下來在家反覆練習,戲劇開拍日期延後也增加
練習時間算是因禍得福。楊子儀大學就讀戲劇系,在學校學運用「聲音」把話講清楚台詞
才能深入內心,沒想到在《早點回家》裡完全用不上,是要用肢體眼神傳達每字每句,楊
子儀媽媽知道他要演出聾人,希望楊子儀可以演到「看他們的眼神就可以知道他愛我」。
照片說明:《早點回家》演員楊子儀到「大愛真健康」宣傳。
林嘉俐媽媽擔心演員這條路會很辛苦,陳婉婷的媽媽到現在還會說「當年是不是不該跟妳
說妳有考上藝術大學」擔心女兒工作不穩定,但有新戲要開播陳婉婷的爸媽還是會到處宣
傳,陳婉婷自勉要持續有作品讓家人安心。范宸菲父母一樣會擔心她工作不穩定,但也沒
有阻止范宸菲的演藝之路。
照片說明:《早點回家》陳婉婷飾演林嘉俐的媽媽。
楊子儀出生書香世家,當年選填大學時偷偷把台大志願改成台藝大,家人也會擔心他有一
餐沒一餐。楊子儀剛入行主持外景節目一個月薪水不到一萬元靠過去存款支撐,每天出門
假裝去工作不讓媽媽擔心。楊子儀相信「戲台站久就是你的」有對的正知正見、心是善的
,因緣俱足下演藝工作一輩子都可以繼續下去也可以不斷提升。楊子儀最近則推掉一些戲
劇工作,專心經營阿西陳博正的YouTube頻道及推廣素食,楊子儀說過去兩年忙著拍戲沒
有參與「今年要好好專注(經營)」之後再回去拍戲。
楊子儀認為演員遇上的每個角色都跟過去生命有關。演校長因為爸爸是訓導主任更清楚學
校運作方式;演房地產人員剛好自己曾從事房地產;這次在《早點回家》飾演林嘉俐的爸
爸,也是因為跟林嘉俐有緣份。陳博正曾經跟他說「這輩子都沒殺過人但真的要演殺人犯
怎麼辦?這輩子沒有不代表過去生沒發生過,如果不斷去觸發就可能觸發出這種感覺」一
開始楊子儀不相信,但開始學佛打坐靜坐後發現自己也觸發到過去生的事情,這種感覺讓
楊子儀似曾相識。
節目將在5/22至5/26上午六點半首播,以及5/27至5/28上午八點半首播,分別由范宸菲、
陳婉婷與楊子儀帶領觀眾一起做運動保健。
林嘉俐花蓮當媽媽 孩子每個月盼「早點回家」
2023-05-14 09:00:00/大愛電視/https://daai.tv/announcement/165
林嘉俐最近不僅戲劇滿手,大愛劇場《吉姊當家》正在上演,緊接著林嘉俐自己人生故事
《早點回家》就要搬上螢幕。已經52歲的林嘉俐工作忙碌現實生活雖然還沒有結婚親生子
,母親節卻不孤單,在慈濟大學卻有另一群「孩子」每個月在等著她回家。
劇照:《吉姊當家》劇中林嘉俐(右)看到小孩出生,覺得一切都值得。
林嘉俐受邀到大學當志工「懿德媽媽」,主要就是陪伴與了解學生出門在外求學的心情,
透過定期跟學生孩子們聚會維繫感情。
劇照:林嘉俐到大學擔任志工媽媽,給學生鼓勵與陪伴。
但隨著自己與年輕人的年齡差距變大,林嘉俐也遇到挫折,擔心傳訊息文字太多學生會已
讀不回,林嘉俐最後則笑說「這應該是所有媽媽都一樣吧」。林嘉俐分享與年輕人溝通要
「將心比心」,因為自己想要給對方的並不一定都是對的、孩子不全然想要接受,只能盡
量靠近他們的心,去想他們要什麼,林嘉俐認為這也是演員與角色之間的溝通方式。
照片:林嘉俐到大學擔任志工媽媽,與學生同樂互動。
林嘉俐原本以為只要當一學期的志工媽媽,後來才知道是要帶好帶滿一個班級的學生從入
學到畢業,沒想到林嘉俐的好人緣,就算學生已經奔向職場,彼此還是會連絡與關心,好
感情仍在延續,林嘉俐也沒有停止繼續當「志工媽媽」,正在陪伴新學年的學生。
照片:林嘉俐到大學擔任志工媽媽,陪伴學生。
林嘉俐除了抽空到花蓮當志工媽媽,也會透過大學安排的課程,吸收「陪伴與教育」相關
的新知識,不同於演藝職場中血淚交織的情緒,林嘉俐透過擔任志工回到大學「在職進修
」吸收最新的教育理念,避免跟學生、世界脫節。林嘉俐說「懿德媽媽」與演藝工作,兩
者都要充滿熱情,才能展現好作品、做好陪伴者。
林嘉俐在聆聽學生與學生家長的溝通問題,她會藉由自己的人生經驗來從旁協助學生,不
會直接切入情感方面。林嘉俐覺得有「血緣關係」的愛會更絕對、關心會更直接與霸道,
自己過去也有與媽媽爭鋒相對的時候,林嘉俐分享「長大就知道那些都是因為愛,只是說
在當刻需要更多的善解來同理對方」,而在當志工的好處,就是透過分享經驗讓自己慢慢
咀嚼這些心情、更同理對方。
照片:《早點回家》戲中方宥心(左,飾演林嘉俐)與媽媽陳婉婷互動。
以林嘉俐的故事出發的戲劇《早點回家》,由方宥心主演,描述林嘉俐的童年到成為演員
的心路歷程,在聾父母與聽小孩家庭中成長的林嘉俐,曾經也經歷叛逆的青春期與自卑,
劇中將由方宥心演出林嘉俐的心境轉變,《早點回家》即將在五月二十九日播出,帶領觀
眾一同尋找回家的路。
大愛劇《早點回家》5/29起播出,「CODA」林嘉俐人生搬上螢幕
方宥心演林嘉俐的故事,
楊麗音演隔代教養阿嬤,藍葦華、陳婉婷噤口比手語,
嚴藝文、王琄客串演出表演老師
2023-05-17 09:00:00/大愛電視/https://daai.tv/announcement/167
「CODA」Child of Deaf Adults,父母都是聾人,小孩聽力正常;林嘉俐就是出生在父母
都是聽障的家庭。1996年德國電影「走出寂靜」(Beyond Silence),小小年紀的「拉拉」
從小就是父母與外界溝通的橋樑,近年奧斯卡最佳外語「樂動心弦律」,英文片名就是
CODA,「露比」一樣愛音樂,這些聾人家庭的孩子,從小就多一個「手譯員」的角色,比
起一般小孩就是特別會「翻譯人心」,「自癒力」相對上也高人一等。
照片:方宥心(中,飾演林嘉俐)帶著林嘉俐(左,故事主人),
以及小嘉俐(朱薇彤飾演)一起回家。
《早點回家》劇情描述林嘉俐從小在外公、外婆家長大,雖不缺愛卻始終缺少一份對家的
歸屬感,對於父母是聽障人士這件事情始終無法釋懷,對自己也缺乏一份認同與自信。敏
感細緻的特質,加上活潑外向勇於表現自己的天份,引導林嘉俐考上戲劇系,走上演藝人
生。經歷外公、外婆去世、母親秀紋中風成為植物人臥床五年,還要照顧生活散漫的父親
,全劇用人物堆砌,再從中剖析林嘉俐是怎麼找回自信跟回家的路。
照片:劇中嘉俐看到媽媽塞給她的錢,不禁慚愧的哭了起來。
《早點回家》是第一部拍攝藝人故事的大愛劇,大量使用手語,由方宥心飾演林嘉俐,兩
個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從小到大都存在著「不安全感」,也努力讓人不要感覺到。兩個人
過去沒有合作過,三度入圍金鐘獎的方宥心,要詮釋一名獲得金鐘獎最佳女配角的林嘉俐
,方宥心切入點「儘量不以模仿的角度」,從探討內心層面為出發點,呈現出林嘉俐從求
學到職場的各種不同面向,以及林嘉俐在演藝事業一路以來「刻骨銘心、深層內心的轉折
跟轉念」。
照片:林嘉俐(方宥心飾演)打工被客人罵、扣薪水、半路機車還壞掉,不哭花臉也難。
尤其劇中運用大量的手語,在拍攝前三個月,與整個拍攝過程中,都有手語老師隨行協助
演員,因為只要一個小小的手勢角度不對,整句話會可能會是另一個意思。手語老師除了
教學,還要事先把劇本「翻譯」成手語劇本。手語的字彙與文法與一般人相當不同。《早
點回家》劇中的演員在學習與詮釋過程中倍加辛苦,方宥心開拍前三個月就開始練手語劇
本,感覺用演四齣戲的精氣神演一部戲。
照片:方宥心飾演林嘉俐,楊麗音飾演林嘉俐的外婆。
楊麗音飾演林嘉俐的外婆,原本就是戲劇中「專業媽媽」跟「專業阿嬤」的不二人選,《
早點回家》中楊麗音更是一次就把「婆媽」兩個角色演好演滿。劇中女兒都變白髮,楊麗
音卻還是一頭烏黑頭髮,不斷染髮的原因是為了「等女兒醒來」。藍葦華在《早點回家》
褪去「最有在地man味」「國民老公」的偶像魅力,收起具有超磁性聲優般的嗓音,演一
個「無聲」勝有聲的好爸爸。藍葦華什麼角色都想嘗試,從未演用手語演過戲,特別主動
爭取聾人的角色,拍戲時都會有手語老師在場指導,藍葦華經常拍到神來一筆想加戲也能
得到及時奧援,一點都沒在怕。陳婉婷跟藍葦華飾演一對聾人夫妻,真實人生中最難演的
「好老公」角色,藍葦華在《早點回家》中實踐,跟陳婉婷兩人用手語溝通的愛,比台詞
更加動容。
照片:藍葦華與陳婉婷飾演嘉俐的父母親,全劇兩人用手語溝通。
客串演出請來老師級的嚴藝文跟王琄,嚴藝文說自己跟林嘉俐一樣是「怕犯錯」的個性,
一直到畢業,老師都不斷提醒嚴藝文在表演上要「大膽、冒險」,這次回到北藝大演表演
老師,學生們被嚴藝文的表演「燙」到,連聽嚴藝文說故事,每聽一次就感動的哭一次。
王琄演教劇場基礎課程的老師,王琄剛好是方宥心最喜歡演員,拍起戲來特別開心,方宥
心邊跟王琄拍戲還能邊充電。《早點回家》劇中還演出許多演藝圈響噹噹的人物,像是「
國民媽媽」林美秀、鍾欣凌其實是林嘉俐的閨蜜鐵三角、還有金鐘編劇徐譽庭、陳慧玲是
林嘉俐演藝路上的貴人,席曼寧、陳霆、蘇炳憲全都在《早點回家》裡成了彩蛋。
照片:嚴藝文演出嘉俐的大學老師。
《早點回家》將於5月29日起每週一到五晚間八點,於大愛電視、YouTube頻道、Yahoo TV
同步播出。更多影集資訊請上官方粉絲團查詢。
https://fb.com/way.back.home.tv
https://fb.com/DaAiDramaOffical
《大愛劇場:早點回家》公益講座〈CODA怎麼長大的?聾人子女的成長故事〉
此場講座的免費報名:https://www.accupass.com/event/2305100241486347091010
講座主講:林嘉俐、廖曉彤
講座時間:2023/05/27(六)14:00-16:00(13:30進場)
講座地點:慈濟人文志業中心大愛電視一樓大愛廳(臺北市北投區立德路2號1樓)
《手比嘛會通》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fJOvcvKb2RxLEsgRgOvmOxhLDsmAKN0
《大愛劇場:早點回家》無聲勝有聲
https://fb.com/way.back.home.tv/videos/1031582251143998
〈回家吧〉
演唱:方宥心
和聲、和聲編寫:林美璊
作詞、作曲、編曲、製作:吳嘉祥
歌詞完整版:https://youtu.be/uJX4OSDIYBM
---
#1a8mgRA2 (DaAiTv)、www.ptt.cc/bbs/DaAiTv/M.1680018075.A.282.html
我本來想在文章標題,
寫「《早點回家》楊子儀、范宸菲、藍葦華、陳婉婷學手語 疼愛林嘉俐」,
塞不下去,所以,文章標題的斷句變成這樣XD
感覺很好看,已釋出的歌曲〈回家吧〉也很好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2.35.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aiwanDrama/M.1684827496.A.23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