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修持在雲端】
佛祖曾有著名的「筏喻」: 佛之教法如筏,渡河既了,則筏當捨,到涅槃之岸,則正法尚當捨,因之一切所說之法,名為筏喻之法。示不執著於法也。連佛法都不必執著,我們為什麼要劃地為牢,堅持要用千年前的艱澀文言古文去向大眾弘法呢?
「水可載舟, 亦可覆舟」,用在今天,可謂「成也手機,敗也手機」。年青人沒有手機無法呼吸,沉迷網絡世界,泥足深陷,,不能自拔。父母天天咆嘯吼叫要他們放下手機,無異與虎謀皮,反而造成更多世代矛盾。不如學一下佛光山,善用手機和網絡,作為向青年人弘法的最潮載體。
在佛光山的第二天,做了早課回來稍作休息之後,滿禎法師帶我們遍遊這座佔地廣闊的台灣第一座十方叢林。佛光山本來是一座荒山,但星雲法師發現此地形如蓮花瓣狀,在地利上,先天即已具備了佛國淨土的條件, 在短短的數十年中,五片蓮花瓣的五座小山,分別建成了東山,包括地藏殿、大佛城、大智殿、男眾學部; 第二座山供信徒朝山禮佛,包括有放生池、不二門、淨土洞窟、朝山會館及大雄寶殿; 第三座山包括有寶橋、大悲殿、東方佛教學院、中國佛教學院女眾學部; 第四座山是福慧家園與信眾教育園區; 第五座山是峨嵋金頂,包括普賢殿、佛光精舍、大慈育幼院等。我們在抄經堂抄經之後,再去禪堂參觀。
午餐吃自助餐,有將近十款不同素菜可以選擇,十分豐富。午餐後休息片刻,滿禎法師來接我們去法寶堂,這裏正在舉辦一個妙趣橫生的「科技弘法」,將手機對着多幅的國畫及書法作品上,手機屏幕就會出現不同的動態動畫,例如用手機對著牡丹畫,花上面就會出現很多蝴蝶在飛。對著另一幅山水畫,瀑布就會開始流動,原來是用了A R擴增實境的科技。真的實現了星雲大師所說的「遇山水轉、遇石水轉、遇岸水轉、遇舟水轉」的意境呢!
@溫暖人間 577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志蓮淨苑Chi Lin Nunnery是香港一個佛教非牟利慈善團體,屬下設有安老院、佛教志蓮幼兒院、佛教志蓮中學、志蓮淨苑文化部、志蓮淨苑夜書院、志蓮淨苑圖書館。此外,志蓮淨苑亦定期舉行法會。院址位於香港九龍上元嶺志蓮道五號,寺堂以仿唐代原木結構建築為特色,與周邊的斧山公園及南蓮園池結合為大型的仿唐...
女眾 十方 叢林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志蓮淨苑Chi Lin Nunnery是香港一個佛教非牟利慈善團體,屬下設有安老院、佛教志蓮幼兒院、佛教志蓮中學、志蓮淨苑文化部、志蓮淨苑夜書院、志蓮淨苑圖書館。此外,志蓮淨苑亦定期舉行法會。院址位於香港九龍上元嶺志蓮道五號,寺堂以仿唐代原木結構建築為特色,與周邊的斧山公園及南蓮園池結合為大型的仿唐建築群,是香港的特色建築及景點之一。志蓮淨苑亦是香港唯一的「女眾十方叢林」,為從各地而來的各方女高僧提供修道場所。1934年由葦庵法師和覺一法師,在藍昌源等居士協助下,成立一所佛教女眾十方叢林,作為供僧侶清修的場地。由於大量難民隨著國共內戰影響而湧入香港,不少聚居於黃大仙及鑽石山一帶的木屋區,社會福利服務的需求甚大,志蓮淨苑於1948年開辦義學為貧窮兒童提供教育機會。1957年開辦非牟利的孤兒院及安老院,收容貧苦無依。1988年5月,香港政府因興建大老山隧道而清拆志蓮淨苑及周邊的木屋區,政府的市區重整計劃及熱心人士的支持(特別是藝術界及演藝界的積極參與),造就了志蓮淨苑的重建計劃,首先重建護理安老院、志蓮中心,隨著是佛寺、學校、蓮苑等。志蓮淨苑的重建工程於1989年展開,全部重建工程於2000年5月18日完竣,並正式落成啟用。志蓮淨苑的殿堂是以中國唐代傳統木構建築為藍本,採用天然建材,殿堂的木構件,均以榫接方式結合,不須使用釘子,比例和諧優美。殿堂供奉的佛菩薩像依據佛經描述,參照盛唐造像風格,厚重端麗,其造型、手印、執持法器各異,彰顯諸佛菩薩特有的願力和德行。整個殿堂南、東、西邊設三個大門,分別是「山門」、「東門」及「西門」。整體建築佈局為「三進三重門一院」:
• 第一進(闊66米,深36米):山門/蓮池/長明燈/長廊/天王殿/鐘樓/鼓樓
• 第二進:大雄殿/客堂/藥師殿/祖堂/觀音殿/臥佛殿/淨土經變圖
• 第三進:葦公紀念堂/五觀堂/法堂/藏經樓/方丈室/念佛堂
• 一院:萬佛塔
志蓮淨苑以盛唐敦煌莫高窟第172窟北「觀無量壽經變」圖作為佛寺設計規劃藍本,以中軸線為主體佈局,呈現對稱、均衡的唐代建築風格。小部份的建築手法亦採日本「和樣」形式。全棟建築物完全以檜木打造,是現在世界上最大的手造木構建築群。「西方淨土變」又稱「阿彌陀經變」,估計是敦煌石窟最早出現的經變之一,所謂「經變」,即是把佛經的內容「變」成圖畫,甚至雕塑的尊像,「西方淨土變」就是以圖畫來描述西方極樂世界。為配合‘志蓮’的古樸設計,不少樹木有數以百年計樹齡,其中更有兩棵羅漢松是由湖南移植來港二千年以上,大大小小的樹木姿態各異、妙趣橫生。而整個寺院內的木窗,亦以獨特設計,窗內的木條以菱型擺放,據悉亦能阻隔雨水的進入,卻無損涼風飄送入內。無論看植物、建築、古園林設計,亦是一本活的教科書。在護理安老方面,經五年重建和擴建,志蓮護理安老院成為全港最大的護理安老院,共可容納三百五十多位長者。並有日間護理中心及物理治療中心。可見志蓮淨苑在弘法利生各方面,均積極投入,蓬勃開展。1982年得到董事會主席王澤長積極支持,又開辦了達一萬平方英尺的志蓮圖書館,現時館內藏有佛學、哲學、建築及藝術書籍四萬餘冊,並公開提供圖書借閱、期刊閱覽及佛學資料查詢等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