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
#張愛玲101歲冥誕
張愛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華人小說家。祖籍河北唐山豐潤,生於中華民國上海公共租界。曾就讀於香港大學和聖約翰大學,受過中西教育。上海淪陷時期,陸續發表《沉香屑 · 第一爐香》、《傾城之戀》、《心經》、《金鎖記》等中、短篇小說。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獨具魅力的作家,她一生的創作涉及小説、散文、劇本評論,其中以小説成就最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視野和女性文學的新天地;二、創造了寫實小説的新高;三、形成了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四、對中國文學史的獨特的貢獻。
1952年張愛玲以完成未完成的學業為名離開中國大陸,其後赴美。在美國期間翻譯了清朝吳語小說《海上花列傳》(韓邦慶著),又寫了文學評論《紅樓夢魘》。張愛玲一生見證了中國近現代史,漂泊於天津、上海、英屬香港、美國各地,最後在美國定居,並於1960年取得美國國籍。
早在之前,1956年時,張愛玲就已經和大自己29歲的德裔美國人賴雅結婚,賴雅逝世後,張愛玲在美國終老,1995年9月8日,因為動脈硬化心血管病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洛杉磯西木區羅徹斯特大道的公寓去世,享壽74歲。
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個獨具魅力的作家,她一生的創作涉及小説、散文、劇本評論,其中以小説成就最高,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拓展了女性批判新視野和女性文學的新天地;二、創造了寫實小説的新高;三、形成了與眾不同的藝術風格;四、對中國文學史的獨特的貢獻。
#張愛玲 #傾城之戀 #金鎖記 #海上花列傳 #半生緣 #看書會近視
⭐️掌握更多訊息,快加入信傳媒Telegram:https://is.gd/a5lUNM
⭐️好玩有趣的新聞分享,歡迎加入信傳媒IG:https://tinyurl.com/y6oqqqbh
⭐️快加入【信傳媒財神到】社團一起財富自由:https://is.gd/pMrY87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京都的文學空間|京都旅行與生活 | 談《#愛欲京都》 . 幸神社裡的猿田彥大神代表是「幸福」還是「性福」?《源氏物語》裡又有什麼樣的女性覺醒故事?這場「#京都 對談」,帶你從 #旅行者、研究者、作家、京都人的不同視野,用感人的故事、神奇的神話、圓滿的人生,切入女性、文學、慾望的三大主題。看完馬上頓悟...
女性文學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被禁錮人生的女子們,如何用「彈詞小說」踐踏禮教?】
明清時代流行於江南一帶的「彈詞小說」,起源於「書場」的講唱節目。通常兩人合作,一邊彈奏樂器,一邊講唱故事。對白部份是白話,中間大段敘事是七字體,用曲調唱出來。
那時候受過教育的女孩們,何嘗不想跟男人一樣,可以轟轟烈烈幹一番大事?然而古時禮教對女人的束縛,讓她們白天相夫教子,到了晚上就不睡了,開始寫小說……
#才女徹夜未眠 #胡曉真 #中國文學 #才女 #女性文學 #彈詞小說
女性文學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英劇推薦:《逐愛 The Pursuit of Love》短評]
「有時候我覺得我們並非天生就是女人,我們就像被剪掉了翅膀,我們不會飛的時候,大家又很意外。」——《#逐愛》(The Pursuit of Love)
Linda 一生都在追逐愛情,即便每一段感情都不盡完美,甚至充滿絕望,但 Linda 不曾放棄過追尋真愛,似乎足以代表「愛情是女人生命一部分」的事實,尤其是在動蕩不安的戰間期,浪漫思想也成為另一種解脫,假想著世界的光明、美好,懷抱著天馬行空的愛與希望,或許以現代的角度來看,是盲目,是愚鈍,但在那個年代,是無所畏懼和勇敢。
《逐愛》改編自1945年 Nancy Mitford 的同名著作,敘述著 Linda 和 Fanny 這對情深如親姊妹的表親一同成長、冒險、戀愛、成立家庭、度過綿延戰火的故事,全劇以 Fanny 的視角描繪 Linda 因受到文學啟發而改變,因愛情的存在而渴望自由,且使她更努力地打破嚴格家教的約束,只盼活出自我,擁有更多的愛。
《逐愛》講的不僅是憧憬愛情與自由的女性,更是講述著超越親情的友誼,我們總以為所有情感都會像愛情一樣隨著幻象破滅而變質,但事實上有些愛至始至終都不會變。
本劇只有短短三集,比較偏女性文學小品,若是喜歡珍奧斯汀的作品,應該也會喜歡《逐愛》對女性和愛情的刻畫,尤其是最後一集所帶來的感動,完全令人難以忘懷(最後十分鐘超溫馨感人)。
《逐愛》可以在 CATCHPLAY+ 和 myVideo 觀看!
【延伸閱讀】
🔶Netflix 2021年6月完整片單:https://pse.is/3gvzms
------------------------------------------
➡️有興趣也可以追蹤我的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little_reading_monster/
➡️部落格不定期會更新影評、書評、電影新聞、佳句相關文章:
https://amesily1936.pixnet.net/blog
女性文學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京都的文學空間|京都旅行與生活 | 談《#愛欲京都》
.
幸神社裡的猿田彥大神代表是「幸福」還是「性福」?《源氏物語》裡又有什麼樣的女性覺醒故事?這場「#京都 對談」,帶你從 #旅行者、研究者、作家、京都人的不同視野,用感人的故事、神奇的神話、圓滿的人生,切入女性、文學、慾望的三大主題。看完馬上頓悟法喜聖靈充滿!
.
#什麼是愛?#什麼是欲?#什麼是色?他們又怎麼在古都京都裡既浪漫又性感又超脫地被展開。《#愛欲京都》作者巧梅老師,與偽學術的長潔,一起談談我們無法到達的京都(哭),一起聊聊我們的愛恨生死。
.
#今天的內容有:
➡ 《愛欲京都》的三種閱讀
➡ 解讀京都的文學空間
|
片頭 | 黃士家
編輯 | 李長潔
#快來看我們有新片頭了
#蔚藍文化
#健行文化
歡迎來臉書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Pseudoscholarship/
女性文學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FB:https://www.facebook.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在上一集中,我們講述了艾莉絲.孟若的小說〈浮橋〉:
金妮的丈夫獲邀至屋內參與社交,但屋外卻秘密展開了一場命定的邂逅──在沼澤上,在晃動的水面和群星之間,金妮和瑞克這對臨時的姊弟戀,在浮橋上接吻了。
這是一個晃蕩不安的吻。
他們的腳下並非堅實之地,而是浮橋,是水面。
這當然是個隱喻:這場相遇超脫於原本的日常生活之外。
太陽已然隱沒,所有可見、可預測的個人歷史(那些屬於堅實的、屬於日常生活的「地面」)亦隨之消逝,唯有浮動不定的星光存留於水中,存留於空間之中。
一個秘密而懷抱著背德的刺激與快樂的吻。
伊格言說,這是生命中一扇「偶然敞開的窗口」。
像是一段時光的逆反:
年輕的金妮曾經嫁給比她大許多歲的社運狂熱分子,如今,金妮老了些,卻吸引了比她小許多歲的少年瑞克。
金妮是個重症病人,剛做完化療,病體虛弱;她與瑞克的邂逅彷彿一項神賜之禮。
孟若的小說原文如下:
「真可惜月亮還沒出來。」瑞克說:「月亮出來時這裡真是好。」「現在也好。」他手臂溜過來環住他,好似他這樣做一點問題也沒有,並且要多久就多久。他親她的嘴。對她來說,她似乎生平第一次參與一個**本身就是件大事**的親吻。完整的故事,單單就事件自己。一首溫柔的序曲,足夠的壓力,全新的探求和接受,持留的感謝,和滿足的分開。
什麼叫做「第一次參與一個本身就是件大事的親吻」呢?這什麼意思?
伊格言說,是的,如果你接受了你男友或女友的吻,那是因為你們是情侶。
你們的吻可能用以表達愛意,或者,其實是更親密的做愛的前奏。
一個吻總是隸屬於某段關係,它往往是某件「更大的事情」裡的一個環節,所以,它並不是「本身就是一件大事」。
但在這裡,金妮和瑞克的吻並非如此。
此事純屬意外;然而在那一刻,那「本身就是件大事」,
或者那大事突然幻化其身形,變成了「全部的事」──偶然的窗口擴大了,張開了。
整個世界被窗口溢出邊界的光所籠罩。
而原本的生命主體(一位社運份子的妻子、一場意外疾病的襲擊、一段尚可接受卻又有些食之無味的婚姻)則逆反成為殘餘,成為贅物,成為幻影。
事情顛倒過來了。
那是人類無可窮盡的深邃與神秘,生命本身如流體般變幻不定的可能性。天啟。
這是作者獻給書中人的禮物──或者反過來說:書中角色獻給作者的禮物......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女性文學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艾莉絲‧孟若作品
https://rebrand.ly/d93a7
☞伊格言作品
https://rebrand.ly/rg2brg
─────
☞〈與上帝討價還價的後果──艾莉絲‧孟若〈柱和樑〉〉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20/03/07/%E8%88%87%E4%B8%8A%E5%B8%9D%E8%A8%8E%E5%83%B9%E9%82%84%E5%83%B9%E7%9A%84%E5%BE%8C%E6%9E%9C%E2%94%80%E2%94%80%E8%89%BE%E8%8E%89%E7%B5%B2%E2%80%A7%E5%AD%9F%E8%8B%A5%E3%80%88%E6%9F%B1%E5%92%8C%E6%A8%91%E3%80%89
☞IG:https://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請記得按讚、留言、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孟若 #小說 #諾貝爾文學獎
────
今天的故事是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的短篇小說〈浮橋〉。
開始前,伊格言先為讀者打了支預防針──他說,孟若的作品向來有點「難」。
問題是,難在哪裡?
伊格言說,難在作者想傳達的主題往往非常幽微而隱秘,不甚明顯,也沒有一個固定的解答。
這種寫法很容易讓讀者如墜五里霧中,感覺困惑:這些人究竟在幹嘛?下一步要做什麼?
但這種迷霧正是孟若埋下的線索:將情感的幽微轉折,包裹壓抑在樸素而冷調的筆法之中。
以本篇小說〈浮橋〉為例,題材上是個(疑似)小三介入婚姻的故事;
但其實想討論的並非「外遇」一事,而是另有主題,偷偷躲在情節表面的巨大冰山之下。
故事講述尼爾和金妮一對夫婦,丈夫尼爾比太太金妮大16歲,但金妮得了癌症,已做過幾次化療。
她比丈夫年輕這麼多歲,所以從沒想過自己有可能會比尼爾先死。
而尼爾的職業是一名社會運動者。
在金妮眼中,尼爾幾乎處於死當邊緣──他既不事業有成,對妻子也不怎麼體貼。
舉例來說:金妮化療出院,尼爾開車去接她,陰錯陽差卻到了不太熟識的,麥特和珠恩夫婦位於玉米田中的家裡。
那是個樸實的農家,女主人珠恩盛情力邀二人入內作客。
但罹癌的病人金妮身體孱弱,不想作客,只想趕快回家。
尼爾顯然沒有體貼到這一層。他將箱型車停在屋外的空地,和金妮起了小爭執:
「可是剩了好多豆子濃湯。」珠恩說:「你們一定得進來幫忙清掉那豆子濃湯。」
金妮說:「哎,謝謝。可是我什麼都不想吃。這樣熱時我什麼都不想吃。」
「那就改喝點東西。」珠恩說:「我們有薑汁汽水、可樂。我們有桃子酒。」
「啤酒。」麥特對尼爾說:「要不要來罐藍牌?」
金妮向尼爾招手要他過她車窗來。「我沒辦法。」她說:「就跟他們講說我沒辦法。」
「你知道你會傷到他們的面子。」他低聲說:「他們是好意。」
「可是我沒辦法。不然你去好了。」
他彎身更近:「你知道若你不去會怎樣。看來會好像說你比他們尊貴許多。」
「你去。」
「你一到裡面就好了。冷氣真的會讓你舒服些。」
金妮搖頭。
從這一幕我們可以感受到夫妻間的意見不合。
再扣回尼爾的特殊身份,我們發現,尼爾是個「社運份子」,或說「社運領袖」──在新聞和歷史中,我們可以看到社運領袖拋頭顱、灑熱血,為理念奮戰;但往往無從得知這些社運領袖背後妻子的心情。
尼爾比金妮大16歲,金妮把最美好的青春歲月給了他;
他們之間顯然有愛,但尼爾沒給金妮等值的回饋──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尼爾具備組織能力,善於社交,嫻熟於人際關係與應對進退;
但這樣懂得瞻前顧後、察言觀色的「世故技能」,在他們面對農家夫婦過度熱情的邀請時,反而為金妮帶來困擾。
換言之,尼爾總是在照顧「外人」,卻不怎麼顧慮自己的「內人」。
金妮終究獨自留在了戶外,沒有進屋裡去。
但她突然有了尿意──夕陽西下,彩霞滿天,她偷偷躲進玉米田裡去小解。
伊格言說了件有趣的事;他說,在小說情節中,凡是遇到小解,那麼大概百分之七十都帶有「自由」或「解放」的寓意;
此處也不例外──金妮的小解不僅是生理上的放鬆,更預告了下一刻,情感上更大的自由。
因為當她小解結束從玉米田出來後,就遇上了男主角瑞克......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Readmoo專訪1:如果在YouTube,一個小說家
https://news.readmoo.com/2020/01/07/200107-interview-with-egoyan/
Readmoo專訪2:那些關於孤寂的問題,以及......
https://news.readmoo.com/2019/03/21/190321-lonelieness/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女性文學 在 台灣女性文學研究-邱貴芬-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製作單位:財團法人何春木文教基金會主辦單位:台中市政府文化局欣中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協辦單位:台中教育大學台灣語文學系聽打員:施秀玟、陳旻憶 ... ... <看更多>
女性文學 在 淡江大學女性文學研究室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女性文學 研究室深掘相關資料,並設立專題講座,觸發群體對性別議題的深入思考。我們從女性、文學與性別等角度切入,在各種文化、時代和文字之間,讀出不同波長的光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