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技術與資訊〉分散式能源崛起 -
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09/26/2021 鉅亨網新聞)
逐年攀升的尖峰負載,讓臺灣的能源使用規劃,成為各方焦點。跳脫興建更多電廠的思維,透過「虛擬電廠」,整合再生能源、儲能設備、備援電力等分散式能源,已成為能源管理新顯學。隨著再生能源占比逐步升高,為了解決供電間歇性的問題,能長時間儲存電力的「液流電池」也備受關注。
數 10 年來,臺灣傳統電力供應以大型電廠為主,想要解決尖峰用電問題,除了蓋電廠外,是否還有更省成本、更有效率的解方?
攤開臺灣的用電分布,若以 1 年 8,760 小時來看,臺灣每年用電最多的 200 個小時,對於電力系統產生的額外需求大約為 2GW,相當於年度用電尖峰的 5%,且大多集中在夏季。工研院綠能與環境研究所組長梁佩芳認為,若要持續蓋電廠,得先思考 2 個問題:一是電廠投資大、建廠時間久,還會面臨環保抗爭行動;二是只為了每年 200 小時的尖峰需求興建新電廠,似乎也不太符合投資效益。
其實除了大型電廠之外,民間也暗藏不少中小型的電力資源,像是散落在企業、工廠、住家裡的太陽能、風力、儲能設備、備援發電機、UPS 系統和電動車等。隨著供電挑戰愈來愈大,未來必須要更加靈活善用這些電力資源。「虛擬電廠」概念應運而生,「就是將分散式的中小型資源聚合起來,變成可靠的電力供應來源,就像一個可受控制的電廠。」
用戶代理人扮演關鍵角色
當傳統以大型機組為主的集中式電力系統,走向分散式電力系統後,原先單純做為電力的消費者,同時也轉為電力供給的產銷者。正因為聚集了各種不同類型的用戶參與,虛擬電廠有著更大的調度彈性,能在短時間內提供尖峰負載電力,也能為電力公司提供輔助服務。
相比過去台電控制大電廠,只要一個指令;當眾多小資源集結時,該如何有效管理就成了關鍵。這造就一個角色興起,也就是所謂的「聚合者」或「用戶代理人」(Aggregator),「他必須聚合用戶資源,就像一個統一窗口,去台電或電力市場報價,未來代理人會是新的商機。」
「虛擬電廠有很多不同機制,有些可以做出一桌菜,有些就是很專業的一道菜,不同公司的營運策略都不一樣。」梁佩芳表示,目前虛擬電廠在國際已有不少成功案例,以全球知名的德國公司 Next Kraftwerke 來說,旗下聚合超過 1 萬個用戶,裝置容量達 8GW 以上,並依據用戶特性,設計不同方案,有些投入電力交易市場,有些則投入輔助服務市場;特斯拉(Tesla)也在加州聚集旗下家用儲能設備 Powerwall 的用戶,向電力公司提供電網服務,當加州電力不夠時,便控制電池放電。
滿足五大條件 虛擬電廠商機可期
梁佩芳認為,虛擬電廠必須具備 5 項條件才能發揮其優勢。第一是 ICT 的基礎建設,為了讓代理人清楚掌握每個參與者的狀況,需要導入智慧電表等 ICT 應用,才能即時掌握數據。
第二是預測。代理人需了解電力系統狀況,進行負載預測,事先讓參與者知道未來幾天的用電趨勢,讓用戶有心理準備,提高用戶的參與意願,不至於突然收到斷線通知,措手不及。
第三是打造客製化方案。因應不同參與者的特性,客製化電力的供應狀態,而非所有人一體適用的規則,甚至是調整用戶的生產行為。比如台電大多在下午 1 點到 3 點的尖峰時間,要求降低用電,或許就能和工廠討論改變生產排程。
第四是對市場的了解。代理人需對市場敏銳,針對用戶屬性,細分成不同群體,參與市場上的不同計畫。台電現已要求,未來代理人參與電力市場,必須取得「合格排程者」(Qualified Scheduling Entity;QSE)的資格,代表代理人對市場有基本了解。
第五是決策技術。如何安排出最妥適的方法,讓參與者的成本降低,在電力市場獲得比較高的回報;同時也要有預先準備,當執行期間發生意外的話,如何啟動緊急機制,這些都需要依賴精密的排程決策。
雖然目前臺灣的虛擬電廠概念在仍在起步階段,代理人角色也仍舊偏少,但可以預期,台電的電力交易平台正式上線後,「臺灣的市場就會打開,未來參與電力市場服務會比以前更加自由、開放,只要聚合資源就能去交易,許多業者都在準備,商機可期。」
四大優勢 液流電池成儲能新星
在分散式能源系統中,再生能源和儲能設備不僅是其中的重要一環,兩者也有高度相關。隨著再生能源的占比逐漸增加,面對「看天吃飯」的間歇特性,更需要長時間的儲能設備,才能 24 小時供應綠電,而安全性更高、儲能時間又長的「液流電池」開始受到關注。
工研院綠能所組長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顧名思義「就是電池裡有液體流動」。液流電池包含 2 個大型的電解液桶槽,內含可儲存電力的活性物質,將電解液以管線輸送到中央元件,稱其為「電堆」。當需要充放電時,便透過泵浦將液體輸送至電堆,產生電子轉移,以此進行放電或儲電。根據電池種類不同,液流電池可使用多種不同金屬元素組成,目前最成熟的便是採用釩離子的液流電池系統。
比起傳統鋰電池,液流電池具備更多優勢。第一是安全,挑選電池首重安全考量,用水溶液安全性高,無爆炸跟自燃風險。第二是設計更有彈性,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第三是使用壽命長,深度充放電循環可超過 2 萬次,至少用 20 年沒問題,平均儲能成本攤提下來,在長時間儲存上比鋰電池更划算。第四活性物質在液體裡容易回收,即使電池長期使用後,裡頭的有價金屬也不耗損。
「液流電池屬於長跑型的選手,潛力上就是適合做連續長時間的放電和儲存,」張文昇說。這也是為什麼液流電池特別適合作為長時間儲能用途,面對間歇性的再生能源,可將綠電安全、穩定的儲存起來,扮演重要的調節角色。
由於能量是儲存在液體裡,桶槽愈大,能提供的能量就愈多,根據不同應用情境,只要增加桶槽與電解液,儲存的能量與時間就能更多、更久。
打造電堆 2 倍功率 創國際領先水準
早在 2008 年,工研院便意識到儲能會是未來電力系統的要角,率先進行小型的前瞻計畫,評估各種不同的儲能方法。直到 2017 年正式投入,在沙崙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打造液流電池系統。
張文昇指出,液流電池有幾個研發關鍵。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便是位於中央位置的電堆,「電池所有的功率跟充放電效率,都在那裡決定。」第二是電解液性質,由於活性物質儲存在液體裡,就像泡咖啡,水加太少,底部就會有很多顆粒沉澱,若能在相同體積中,溶解更多活性物質,就能儲存更多能量。第三是系統整合介面,如何讓液體流動的最好、耗電最低,牽涉到系統設計問題。
工研院在電堆上花最多心思,除了在結構設計面讓能源效率最大化,材料也經過最適化調整,比起市面上相同體積的電堆,工研院可輸出 2 倍以上的功率,居於國際領先水準。
應用範圍廣 積極導入產業
目前工研院已在沙崙打造一套 200 度電的儲能系統,近似於 2 萬顆手機電池的容量。未來沙崙場域希望可以達到電力自給自足達 50% 的程度,儲能系統能調節尖峰負載,也能支援夜間用電,甚至在停電時做為緊急備援電力。
工研院也將此套系統投入產業使用。工研院綠能所總監楊昌中指出,2019 年,工研院和中油攜手打造首座多元電力供應及儲能系統的智慧加油站「臺南前鋒路示範站」。因應未來的電車趨勢,中油率先啟動轉型,著手布建百分百使用再生能源的全綠能站體,提供加油站本身與電動機車充換電需求,其中的儲能系統便是採用安全性更高的釩液流電池。
今年 1 月,政府也通過「一定契約容量以上之電力用戶應設置再生能源發電設備管理辦法」,俗稱「用電大戶」條款,規範契約容量 5,000kW 以上的用戶,必須在 5 年內設置契約容量 10% 的再生能源,而液流電池也很適合推展至工業區和住商大樓。
除了國內的產業化進度外,目前也有國際電池材料公司,委託工研院進行測試工作,顯示技術已被國際認可。工研院也積極將技術技轉給臺灣電池和儲能業者,「透過扶植臺灣有潛力的廠商,讓此技術做到電堆百分之百 MIT,」楊昌中說。在分散式能源和再生能源的發展下,工研院持續以扎實技術力,協助臺灣迎接能源新時代。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29870
♡
契約價金是什麼 在 黑白告狀俠律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存證信函對方故意不收可不可以?
MIT公寓大廈的管理委員會發現住戶雷雷積欠三期管理費拒不繳納,MIT的管委會打算要以法律程序追討雷雷的管理費,經詢問律師後了解需要透過書面催告的方式,請雷雷在一定期間內繳納管理費用,於是寫了一封存證信函寄給雷雷,但雷雷不在家,郵差先生便將招領通知按照規定貼好,但雷雷始終採取選擇性視覺官能障礙症(簡單說就是故意裝沒看到),請問雷雷故意不收存證信函,MIT管委會的催繳通知是不是就不算到達給雷雷呢?
Q:我們要先問,為什麼管理委員會要先寄存證信函給雷雷呢?
A:因為MIT管委會要先以『書面』定期間向雷雷『催告』,請雷雷給付積欠的管理費。 依公寓大廈管理條例第21條規定,當住戶雷雷積欠應繳管理費已經超過二期時,管理委員會要定相當期間催告雷雷給付,又依寓大廈管理條例第54條有規定,關於公寓大廈管理條例所定應行催告事項,由管理委員會以書面為之。若雷雷仍置之不理時,MIT管委會就可以訴請法院命雷雷給付應繳之金額及遲延利息(一般多以向法院聲請核發支命令的方式為之)。
所以,MIT管委會才要以寄存證信函(書面),存證信函內容要定期間要求雷雷給付積欠管理費(催告)
Q:存證信函的功用是甚麼?
A:套句老牌香港電影「笑傲江湖」裏的對話:「只要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也正是本於江湖在走,防身要有的概念下,當我們在社會生活上,和他人有發生糾紛時,就可以用存證信函表達我們的意思及立場,它的功用如下:
1.意思表示(通知),或立場表達的功能。
例如:房地買賣,買受人不依契約約定給付買賣價金時,出賣人先以存證信函『催告』買受人給付價金,買受人逾期仍不予理會,則再以存證信函表達解除買賣契約之意思。
2.文書證據的功能。
Q:那這樣雷雷故意不領,小英不就很難將催繳通知的意思表示(非對話意思表示)到達雷雷嗎?
A:我們必須先理解民法上對於有相對人意思表的表達方式區分『對話意思表示』、『非對話意思』二種,簡單理解如下:
1.『對話意思表示』:直接表達方式(如面對面對話、利用電話通話)
2.『非對話意思表』:間接表達方式(如傳送簡訊、存證信函、傳真)
這樣我們知道寄送存證信函就是一種『非對話意思表』,那『非對話意思表』什麼時候發生效力呢?
法律是採『達到主義』(民法第95條第1項),在實務的適用上,會以例如,信件已經投入相對人的信箱裏時,發生效力。
......
在本案中如果雷雷實際上有看到郵差按規定貼好的招領通知,但故意不去領取,則依照目前的實務見解,在雷雷受到郵局貼招領通知的時候,該郵件實際上就已進入雷雷實力可能支配範圍內,而相對人處於隨時可了解其內容之地位的客觀狀態下,所以MIT管委會催繳通知的意思表示就已經到達雷雷,並發生效力。
實務見解參考:
※按最高法院 109 年度台上大字第 908 號大法庭裁定「表意人將其意思表示以書面郵寄掛號寄送至相對人之住所地,郵務機關因不獲會晤相對人,而製作招領通知單通知相對人領取者,除相對人能證明其客觀上有不能領取之正當事由外,應認相對人受招領通知時,表意人之意思表示已到達相對人而發生效力,不以相對人實際領取為必要。」
各位朋友,要注意蛤,這號大法庭裁定有提到「除相對人能證明其客觀上有不能領取之正當事由」;所以,如果相對人可以證明有客觀上有不能領取之正當事由,就例外不發生效力哦。
契約價金是什麼 在 高雄市議員李雅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100817市政總質詢
#高端疫苗
衛福部食藥署公告高端疫苗中文說明書,內容記載可提供的保護效期不明,仍須由進行中的臨床試驗進一步確定。
雅靜將市民朋友質疑高端疫苗是否有保護力的問題帶進議事廳,徵詢具專業背景的陳其邁市長。
無奈
雅靜今日在市政總質詢中請教陳其邁市長,高端是否有保護力?是否推薦市民施打高端疫苗?很遺憾,市長未能正面回應,僅回應經過政府許可的疫苗,有什麼就打什麼,不要挑有就打;針對市長的答詢,雅靜非常不滿意,畢竟關係到市民的生命安全,豈可輕忽。
雅靜嚴正呼籲陳市長,身為高雄市民的父母官,請以市民的利益做最大考量,市民的健康優於政治利益,疫苗施打進人體內,必須慎重再慎重,對於未知保護力且尚未取得國際認證的高端疫苗,陳市長應該勇敢說不!!
#聯亞疫苗
聯亞疫苗未通過EUA審核,聯亞公司隨即發布新聞表示將是國人重大損失,將提出申訴。
雅靜認為聯亞疫苗未通過EUA審核,的確是國人重大的損失,怎麼說呢?
雅靜曾在今年6月踢爆政府在高端、聯亞尚未進行二期解盲,就偷偷與兩家公司簽訂採購合約,除了以高於國際認證疫苗的價格採購,更簽訂極不平等的採購合約,據採購合約內容記載「廠商證明其已盡商業上最大努力而仍無法履約者,機關同意不對廠商追償已支付之契約價金」,政府竟然簽訂如此不平等合約,這段條款表示聯亞就算未通過EUA,疫苗無法上市,也不用賠償甚至退還政府已經支付的契約價金,民脂民膏就這樣打水漂,真的是國人的重大損失,國人也要提出申訴,要求聯亞退回採購價金。
雅靜請教市長,簽訂這樣的採購合約適當嗎??簽訂這樣的採購合約對得起國人嗎??很遺憾,市長未正面回應,僅回應國際在做疫苗採購的時候,類似這種合約精神是很正常的事情,要去看整體國際在疫苗採購常規的做法到底是怎麼做,不能用一般商品合約採購的訂定方式來看。
雅靜特別強調,高端、聯亞是領有政府補助研發的國產疫苗,並非國際疫苗,豈可與國際採購相提並論。
#疫後經濟
雅靜質詢市長,人民紓困、振興經濟,哪個重要?市長答詢先紓困再振興。
雅靜認為人民紓困、振興經濟都重要,具體建議市長,紓困、振興兩者必須並進,紓困、振興並進,人民才會興。
雅靜認為認為振興券只是強迫人民消費、活絡經濟,對廣大的民眾而言,下個月開學,即將面臨的是學費、房租等支出,振興券不是及時雨,現階段民眾最需要的是現金。
疫情期間民眾收入減少,但房貸、房租、油錢、三餐等常態性支出卻一文不少,民眾真的很苦。普發現金對於民眾來說才是及時雨。
本席認為普發現金+振興券兩者並進,人民一定興。
所以,雅靜特別拜託市長,向中央提出人民紓困、振興經濟兩者必須並進的建議。
#高雄券
針對陳其邁市長規劃印製高雄券1千元普發市民,以277萬市民人口數計算,每人發1000元,市庫約支出27.7億。
若是以經濟部針對三倍券的效益基礎預估,陳其邁市長提出的高雄券效益僅僅約80億。
雅靜認為發放現金1千元更勝於高雄券,不僅節省高雄券印製經費,市民消費可找零,可靈活使用支出。
雅靜同時請市長不必擔心市民會存起來,生吃都不夠了還會曬干嗎?
#把振興券留在高雄
中央預計發振興券,各縣市已經在摩拳擦掌規劃方案如何吸引外縣市振興券來消費,高雄市各局處也正在擬定相關促銷方案。
雅靜在市政總質詢提出一項「搶券大作戰-把振興券留在高雄」方案與市長研究,探討效益能高於高雄券的方案。
雅靜以商業模式來探討,將市府比喻為公司,商家比喻為業務員,商家收取的1000元振興券,可向市府換得1200元現金,市府也不必砸錢辦活動刺激消費,讓商家自行規劃吸引消費方式,化身搶券高手。
雅靜認為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樣的措施對於商家是誘因,能促使各個商家想方設法推出促銷方案,想盡辦法讓各地民眾拿出振興券消費。
讓各個商家使出渾身解數策畫促銷方案,總比經發局單打獨鬥規劃方案,會更有效率,而且商家策畫的方案都是量身打造,比起經發局的單一方案更具彈性。
雅靜推估假設本市商家搶券100億,以1.2倍兌換現金,市府僅以20億就能獲得百億效益,並且省下高雄券印製成本,並還能增加稅收,效益更勝於高雄券,市民、商家、市府都是大贏家。
#大東轉型 鳳山轉運
鳳山大東轉運站地理位置為鳳山的蛋黃區,轉運站周邊文化底蘊深厚,各行政單位都比鄰而居,商圈、文教、政治、歷史人文都圍繞著我們的大東,而如何善用這片占地將近3千820坪的市有地,發展經濟、增加地方建設為現階段的重要課題。
雅靜具體提出市府該思考在保有市有地的基礎上進行地方建設,而不是一昧選擇可能會變賣土地的聯合開發,建議市府應在保有土的基礎上,研究商圈發展與建設的可能性,如BOT、OT或是其他可行方式,既能保有市有財產又能創造地方繁榮,而聯合開發應列為最後的選擇,再其他方式皆不可行之後,再來考慮。
#中油高雄廠汙染整治
雅靜肯定市長對於加速高雄煉油廠第三區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工作,目標由122年提早至111年且已完成招標。
目前土壤汙染整治分為【現場處裡】及【離場處裡】,其中因為南部並無油汙染土壤再利用處理機構,所以相關汙染土壤都需要往北輸送,導致增加碳足跡、增加碳排放量,如此反而與環保的理念背道而馳。
雅靜建議市府應該藉由輔導磚窯廠轉型,建立高雄在地油汙染土壤再利用處理機構,如此一來既可減少整治汙染時所產生的碳排放,也可以輔導在地夕陽產業轉型提高當地就業率,形成三贏的局面。
#高雄市議員李雅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