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新冠肺炎疫情尚未明朗,顯見其散佈威力不容小覷。全民持續提升在室內室外的防護、清潔及自律層級,刻不容緩!而近期想方設法自主進行各式防疫宣導,是為了讓自己涉略更多相關防疫知識,經轉化成為實用攻略後分享,盼能在此次艱辛抗疫路上,盡份心力!此次匯集「五大K.O.疫菌的神隊友」,在生活中可善加應用,有助自己一臂之力盡可能遠離頑固細菌,祈願生活儘早重回正軌!
❶次氯酸鈉
俗稱「漂白水」,為高濃度的次氯酸鈉NaClO溶液,屬於高氧化力的化學物質。其殺菌效果極佳,能有效消滅細菌、真菌及病毒。漂白水需稀釋的主要因素,一方面要達到消毒抗菌效果,不需濃度太高;另一方面,稀釋漂白水能讓次氯酸鈉溶液的pH值稍微下降到8-9,越酸的溶液中次氯酸HClO的比例就會越高,能有助提升消毒抗菌效果
⚠️漂白水稀釋前後都具刺激性,務必戴手套和口罩再行操作
⚠️未使用完調製過的漂白水,請於24小時後丟棄,因其消毒力將遞減
⚠️要殺死細菌類的病原體,漂白水濃度不需太高,以市售漂白水稀釋100倍的濃度就足夠
⚠️市售漂白水濃度大多是5.25%-6.15%的次氯酸鈉溶液,若沒標示濃度也不要緊,記得調配時先參照產品包裝上的使用建議
⚠️漂白水勿用熱水、酸、氨、胺類的成份混合稀釋,會產生大量氯氣,而讓人感到不適,且液態具有高危險性,千萬別自行摻入化學物搭配
❷次氯酸水
其化學式為次氯酸(HCIO),結構和漂白水相似,但並非同一物。其具有破壞細菌細胞膜的特性,且可有消毒作用。在食藥署的規範濃度及劑量下,次氯酸水能用來洗滌食品容器、食材。但要小心次氯酸殘留,消毒過後在使用前,建議再以飲用水沖洗一遍為宜
⚠️避免使用於金屬表面
⚠️經次氯酸水消毒的物品,記得以清水洗淨後再接續使用
⚠️濃度過高時可能導致眼睛、皮膚接觸性傷害,長期使用亦可能引起皮膚炎
⚠️建議盡量別吸入次氯酸水產生的氣體,理由為目前尚未有相關研究證明其氣體對人體肺部安全無虞
⚠️食用器皿清潔建議使用濃度20-90ppm的次氯酸水。家居環境清潔建議使用濃度則落在100-300ppm的次氯酸水為宜
❸酒精噴霧
其具有溶解酯類之能力,而新型冠狀病毒的外膜含有酯類,75%的酒精可使病毒失去活性。酒精亦可以作為無法濕洗手時的替代消毒劑,可用於手部清潔及較小體積之隨身與居家物品消毒用品
⚠️酒精切勿大規模噴灑,並遠離火源,以免釀成火災
⚠️「擦抹」的方式比直接噴灑更好,對物品表面的消毒作用更完整
⚠️95%的酒精,只適合用於酒精燈、酒精爐等用途。而40~50%的酒精,適合用於預防褥瘡;25~50%則應用於物理退熱作用
❹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是利用氧化原理對抗微生物,和水反應之後產生的亞氯酸鹽,不是致癌物質。除了溶於水中,二氧化氯也能用氣體型態分散在空氣中進行消毒,經過陽光照射後,很快就能分解成氧氣和氯氣,不太會殘留。因此,使用後不必擔心有副作用,且其對細菌、病毒、黴菌的細胞壁有較強的吸附和穿透能力,能抑制蛋白質合成,達到抑菌、殺菌效果,是一種對環境、人體和動物相對友善的綠色消毒劑,通常用在自來水消毒,也被合法用於食品洗潔劑中
⚠️使用時配戴手套,以避免皮膚直接接觸而產生不適
⚠️若在室內噴灑二氧化氯消毒水或氣體時,應離開現場勿留在室內,待二氧化氯作用、揮發完後,經通風之後再進入
❺奈米材料
奈米是長度單位,1奈米等於十億分之一公尺,約為頭髮直徑的十萬分之一。凡材料尺寸小於100奈米時,即稱為「奈米材料」。奈米材料種類多元,像是奈米塑膠、奈米金屬、奈米陶瓷、奈米磁性材料等。奈米材料目前廣泛運用於各類領域商品,諸如醫藥、資訊、光電、化工、生物工程等。其中奈米金屬材料中的「奈米金」、「奈米白金」、「奈米銀」則被應用於抑菌噴霧中,以提升抑菌防護力
⚠️帶正電的奈米銀,當接觸到帶負電的微生物細胞後便會相互吸附。奈米銀會刺穿細胞外表,破壞細胞DNA及抑制蛋白質形成,讓細胞無法代謝及繁殖直至死亡,因而達到滅菌效果。當細胞失去活性後,奈米銀便會離開繼續進行抗菌,具優異抗菌續航效能,且不帶毒性和副作用
⚠️奈米金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可將有害一氧化碳轉化成無害的二氧化碳,並將氮氧化物還原。此技術可應用在氣體防護面具與室內空氣潔淨用品。而奈米金在室溫下就能進行反應,且不受水汽影響,具有抗自由基的作用,是維生素C的80倍;亦被添加在生醫材料中,用以增加在體內時的安定性
⚠️奈米白金易於附著物體表面,當與病菌結合後,奈米白金可穿破病菌細胞膜,使病菌喪失活性並壞死。奈米白金穩定性高,能長效防禦。而水本身無電荷,但肌表的水分因皮膚運動、氧化等原因而帶正電,所以水分容易往外散失,而奈米白金則帶負電,基於正負相吸的原理,透過奈米白金作用後,可達到良好的鎖水功能。當添加於保養品中,可幫助皮膚對水分的吸收,並提升水分的續航力,使肌膚常保水嫩與彈性
📢雖市售提供各式滅菌液產品供選擇,但其清潔效果仍然比不上直接以肥皂和清水洗手,建議應將其作為日常輔助清潔備品之用
#凱鈞話重點
#五大KO疫菌的神隊友
奈米金溶液 在 彤在衣起 Alltogeth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最夯商品來囉
你購買了沒?
📍採用了源自南非的24K純黃金,將黃金導成1-1000奈米的膠體溶液
📍具有卓越的抗氧化效果,以及紫外線阻隔效果
📍最明顯、且快速見效的效果是縮小粗毛孔👍🏻
📍改善易敏感肌,緩解發炎痘痘肌
📍適用任何膚質
❤️SPA MASTER 金鑽智感透潤肌底精華液❤️
🔥 改善多種肌膚問題👍🏻
1.有效修復受損屏障,使皮膚不再感到乾燥
2.縮小粗毛孔
3.淡化細紋、提升氣色
4.舒緩敏肌、活性抗老
5.補水,保濕,舒敏,強韌
🔥母菊花
擁有多種生物活性,在改善問題肌方面,可是精華乳中的修護小幫手
作為肌底的超級
奈米金溶液 在 王立第二戰研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對於一個科學家、工程師來說,在研究奈米材料的過程中,會發現了很多很多與常識不相同的東西。
已知原子是物質最小的組成(先不管原子內了),但你知道單一原子其實產生不了物理與化學性質嗎?或者應該說,我們宏觀上看到一塊銅片,所有的性質都屬於塊材(bulk),就算你說溶解在水中,總會是打散的吧?很抱歉,大部分都是叢(cluster),好比用硝酸把銅塊溶解,課本會說電解質水溶液,會解離出不少的銅離子與硝酸根離子。
但你知道,實際狀況是數以千百計的硝酸銅分子組成的cluster,其中一個分子解離出一顆銅離子嗎?其他都是膠結在一起,可以用超音波或是其他方法打散,但再怎樣都做不到徹底分解,讓一杯溶液中都存在單一分子與其解離的正負離子。大分子會這樣,簡單的小分子就比較不會有這類狀況,像是晶體類的如氯化鈉,溶解後就大部分分離,不大會形成cluster。
而奈米材料研究有趣的點就在此,與人類社會很像,單一原子有其性質,就跟每個個體都有個性,但組成群體後就會顯示出群體性質。用我們最常見到的特殊金屬「鐵」來說明好了,鐵是元素中磁性最強的,但是單一顆鐵原子並不能產生磁性。
磁性是鐵鈷鎳一種透過立方堆疊後,彼此之間的交互作用力咬死,使得外層電子繞動時產生的磁場往同一方向的結果,磁場相互加強產生了群體效應,讓整塊鐵Bulk出現強烈的磁性。但有意思的是,鐵的群集要到幾顆鐵原子才能產生出宏觀的磁性呢?
答案是至少要幾十顆,一顆鐵原子沒有磁性,十顆排列依然不會有,但是五十顆堆疊成一小塊就會出現了。但數百顆到數千顆、數十萬顆堆疊呢?就會出現很有趣的現象,很多小磁區會出現,每一個磁區都受到內部驅動力,有特定的指向,彼此之間還可能相互對抗,但同時也受到群體的壓力,趨向指向某一個方向。
所以當你施加外在強大的磁場,就會迫使整塊鐵內的每一個小區域,通通指向特定的方向。反之若沒有外力,內部的小磁區會有很多相互抵消,使得整體的力量減弱。
各位,看到最近幾年的新聞,有沒想通,大自然的道理就在其中,不分學科都有其共通的道理,唯有解離社會,使其脫離群體(Bulk)性,完全原子化,各自才會依靠原子間作用力,形成自發性的小群體(cluster),各自有各自的特質,沒有權威也沒有壓迫,形成真正的多元化社會,而從這邊更可以理解,外在壓力再怎樣大,原子個體本性還是趨向展現個性的,只要我們消滅壓迫,就能形成徹底的多元社會,符合物種演化的最適結果。
社會就是如此,天底下沒有新鮮事。
==========
以上是廢文寫作教學,教你怎樣套大量正確但完全不能類比的名詞,用在社會科學上面,既可以故弄玄虛,又含糊可以代換任何對象,遇到人社學者可以嘲笑他們不懂科學,遇到科學家則可以說你不懂社會。超好用的,想當新興教派教主,多磨練一下,就能大話唬爛,把一群人唬弄一愣一愣。
這是最近看到那些包著科學名詞,狂推鬼扯左翼思想,穿上政治正確外衣,逼迫他人接受自己偏執的感想。
#請千萬不要把這整篇文當真
奈米金溶液 在 [資訊] 奈米金膠體溶液- 看板Chemistry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
目前小弟有在製作純奈米金粒子溶液,請問有人有需求嗎?
採用物理熔融法製作,非化學還原法,純度高
溶液成分:奈米金粒子,去離子超純水,pvp分散劑
製備方式:物理法直接生成(不含前驅物,不含還原劑等化學物質)
外觀依粒子大小不同有顏色差異(表面電漿共振效應)
圖片上圖為奈米銀溶液
下圖為奈米金金溶液(左至右粒子大小約90nm,60nm,30nm)
溶劑可選擇:乙二醇,乙醇,去離子DI純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9.146.13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hemistry/M.1464324494.A.2F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