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紅極一時的天后布蘭妮在昨天出席個人監管案聽證會的時候,敘述了自己這13年了遭到父親各種控制的人生。
13年來,布蘭妮被強迫工作、被強迫聽從行程安排,在COVID-19疫情爆發後,更是被謊騙因為疫情無法外出剪頭髮、修指甲、按摩及針灸,布蘭妮沒有辦法依照自己的意志去自己想去的地方。
在這段敘述中最令人聞之心痛的是:布蘭妮沒辦法生小孩,但原因不是因為她無法懷孕,而是因為她體內有避孕器,她想移除,但父親不允許她外出找醫生!
布蘭妮,39歲,家喻戶曉的西洋天后,舉辦過七次巡迴演唱會,身家近17億,如此有錢有名的人,居然也會因為 監管制度,而無法控制自己的人生,到底監管是什麼?
在台灣,我們稱呼這種監管制度為監護宣告,通常是用在保障當事人不會因為判斷、表達能力下降,而做出有害於自己的行為。
例如:小明患有精神異常、失智症,家人怕他因一時失察會被詐騙,便能夠向法院聲請監護宣告,讓小明的法律行為(交易、分配財產等)無效,得以受到法律保護。
那如果小明想要撤銷監護宣告,有辦法嗎?
當然可以,只要小明能證明自己的精神、心智沒有問題。
話說回頭,布蘭妮現在就是卡關於此。
想要證明自己的精神、心智沒有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依靠醫院鑑定。
如果布蘭妮的精神、心智狀況真的已經毫無問題,希望法院可以盡快撤銷她的監管制度,不要再讓布蘭妮陷入毫無人權的泥濘,也讓許多人心目中的超級天后回歸!
(圖片取自聯合報)
#freebritney
#奶爸律師
#陳又新
失智症鑑定醫院 在 新聞人 黃旭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人物誌】
助親人重逢 尋人高手蔡淑女許願幫失散家庭圓夢
新北市海山警分局防治組巡佐蔡淑女被譽為「尋人高手」,16年來為超過500多個無名屍、失蹤人口找到回家的路,也幫出養國外青年找到親娘。她許願,在退休前幫350餘名安置在機構的街友、失智者、精神疾病患者找到親人。
流落街頭被安置的街友,需要建立「指紋、DNA、照片」等3項關鍵資料庫,才有助於將來親人報案協尋時比對資料。但,現在各縣市安置社福單位實際有採檢與照相的不多,因此,要聯結這些失蹤人口與家屬,相當不易。
去年底的警政署會議中,「尋人高手」蔡淑女曾向內政部反映,才蒐集到350多名的部分安置名單,甚至不包括黑數、不包括有些縣市尚未呈報。但只是空有名單,相關資料庫並未建立一樣茫茫大海撈針。
蔡淑女希望在這兩年退休前,協助找到350名安置對象,讓失散家庭家屬得以團圓,讓街友不再流離。
海山警察分局巡佐蔡淑女,於雲林麥寮離鄉背井從警,深刻體驗流離失所的思親念鄉。民國94年投入協尋失蹤人口至今,以「人在公門好修行」的態度,盡心讓家屬圓夢。
她表示,2005年起負責失蹤人口協尋,2009年再接手無名屍協尋。不過,2014年(民國103年)協助台裔芬蘭青年柯尼(Conny Wiik)越洋找到生母,動人的過程記憶猶新。
蔡淑女說,當年柯尼千里迢迢來台認親圓夢,她自己也有3個孩子,充分理解與感受母子分離,思念重逢的親情。前兩年,柯尼的生母在林口長庚醫院病逝,柯尼雖來不及返台,但心中至少沒有遺憾。
要搭起親情橋樑,過程辛苦不足為外人道。蔡淑女不但促成「不可能的任務」,大海撈針的功力也不想退休後繼無人,近年致力傳承經驗,除在警校專任教導學生,也曾擔任警政署尋人小組教官,指導過許多徒弟、徒孫。
有多年成功尋人和協尋無名屍體經驗,在上課時,蔡淑女還特別指導學員相關的尋人關鍵與技巧。蔡淑女曾獲頒模範警察、模範公務員、協尋績優楷模、警察節終身貢獻獎,當年獲頒獎接受我訪問時說,她對尋人超級任務,已達到忘我境界,看見尋親人臉上的微笑曲線與淚水,「比我自己獲獎還高興、興奮。」
新北市警局防治科將於近期開辦「尋人高手種子教官研習營」,蔡淑女說,希望將這項本領與訣竅開枝散葉,帶學員在電腦前實務操作,「如果只是課堂播放PTT(簡報檔案),一定睡成一片」。
因為,比對資料吃力不討好,又沒有績效。為了比對案子,必須逐一比對3000筆資料,檢驗家屬的DNA後,才能讓無名屍落葉歸根。但,這些是她犧牲利用休假持續清查換來的,有時候,在冥冥之中似乎真有往生者相助。
台灣本島各警局她幾乎跑遍了,甚至前進金門縣擔任教官,成績逐漸展現。去年底彰化縣員林市失蹤20年的高姓婦人,被家屬登報宣告死亡。警方採集親友的去氧核醣核酸(DNA)比對,終於促成母女在花蓮縣玉里的安置機構相認。這項成果是民國103年「新北經驗」開始埋下的種子。
她說,民國100年曾提議依去氧核醣核酸採樣條例法源,為失智症、精神疾病等路倒病人、街友「按捺指紋、建立DNA資料、拍照存檔」,建立協尋資料庫。否則缺乏比對資料,政府的好心安置卻成為「天涯海角隔離」的無心錯誤。
蔡淑女說,警方發揮「雞婆」精神雖是動力,但從體制著手才能斧底抽薪,上述3項關鍵,她推動10年,至今仍有無力感,民國100年的建議,各單位興趣缺缺,為了法源、經費,各有立場。但新北市政府的作法足以借鏡。
民國103年,前新北市長朱立倫支持,時任副市長侯友宜積極推動,在社會安全網會議中提案,原本不願意的市府社會局,在侯友宜「督導」下,兩天內願意提供「忘了我是誰」的安置對象名單。
她說,運作至今7年,現在新北市警局刑事鑑識中心主任黃國政、法務部法醫研究所、戶政事務所的協助支持下,愈來愈多無名屍體得以落葉歸根或失散、失蹤者得以親人團圓。
尋人過程中,DNA資料庫比對,只是科學鑑定的最後一哩路,最重要關鍵是前端的人工耐心比對系統資料、按圖索驥、鉤稽、調閱通聯紀錄、畫人脈樹狀圖,以及永不放棄的溝通,並從蛛絲馬跡與大膽假設中,小心求證所有的可能。
蔡淑女說,比對無名屍與尋親不同,找失蹤人口要從關鍵的特徵著手,第一現場的員警,是否拍下足夠的照片,提供系統資料庫很重要,警政署也必須支持,擴大雲端容量儲存資料。
尋親則要「溯源」,透過親屬提供文件與資料找線索,並釐清、篩檢、排除非目標對象。找女子較困難,服過兵役的男子,有指紋與影像建檔比對。當事人願不願意提供DNA比對?比對成功願不願意相認?都是圓夢的關鍵。
姻緣路上,鵲橋讓牛郎織女相見,月老牽起情侶的紅線,蔡淑女則是牽起思念親情的關鍵人物。她告訴我,不希望協尋者、被找的人,都成為「魔神仔(是在台灣與福建廣泛流傳的民間傳說中,一種誘導人類到山野間迷失的鬼或者精怪。)」
蔡淑女說,她在去年(109年)警政署的失蹤人口查尋網絡會報中再度反映,各地已匯集350餘份安置人口名單,希望在退休前將比對技巧、資料庫的運用關鍵,都傳授各地種子教官。
吃力不討好的工作是在做功德,蔡淑女說,「生要見人、死要見屍」是求助民眾的心願,依經驗,許多都是當事人幸運,或冥冥中安排才尋獲親人。她說,堅守崗位以同理心面對求助的民眾,讓這些人得以找到回家的路。2021/01/28 ( 黃旭昇)
失智症鑑定醫院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是人,卻要做神的決定」:司法精神醫學的鑑定與治療
社會大眾常將精神障礙者的犯罪事件汙名化,認為只要患有精神病,犯案都能脫罪,但其實司法精神鑑定具有非常嚴謹的過程。
每一次社會發生精神障礙者的犯罪事件,大眾對於司法審判都有自己的期待。然而,瘋狂與理智的分界線到底在哪裡?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李俊宏主任」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假設今天火車站發生一起事故,某甲將某乙推下月台。依據直覺,我們會直接認為某甲就是罪犯。然而,今天如果:
1.某甲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在他心目中,某乙是加害他的人。
2.某甲是失智症者,他認定某乙與自己的太太私通,所以動手推人。
3.某甲和某乙都是幼童,在月台玩耍時,一個小孩將另一個推下去。
假如你是法官或未來的國民法官,會怎麼判呢?
■精神疾患案件中的醫學鑑定
在類似案件的審判中,司法精神醫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司法精神醫學是以醫學角度判斷個案在案發當時的精神狀態,並提供法院相關證據做為參考,就是一般俗稱的司法精神鑑定。此外,司法精神醫學醫師也會提供精障犯罪者的各式醫療服務,特別是針對法院要求的強制治療,甚至是出院之後的社區居家治療,希望能夠改善病患的病況,減少因為病情復發,而導致再犯的可能性。
近年來不少人討論的「思覺失調症」,在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與失智症一樣,許多醫學影像研究都證實這是一種腦損傷疾病。而在醫學發達、一切可憑科學證據說話的今日,醫師能透過各式檢測與評估,去查驗嫌犯是否裝病。
李俊宏主任提出台灣過去曾做的調查,對犯罪者使用測謊器結果與法庭裁判的一致性,地方法院大約75%,高等法院則約71%;精神科醫師針對重症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法庭的一致性高於測謊器,均可達90%以上。
當然,司法精神鑑定絕不是一位醫師說了就算。從1950年代台大醫院開始導入司法精神鑑定以來,每一次的司法精神鑑定團隊,包括醫師、社工師、心理師,會經過三方專業判斷之後,找出科學性的解釋。如果在過程中發現有必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觀察,就會啟動「留置鑑定」,將個案留在醫院觀察一週左右,讓鑑定程序更為完善。
■不是只要有患病,殺人就不用負責
▸只要患有精神病,犯案就都能脫罪嗎?
這是大眾最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根據台灣過去的調查,真正能夠達到法律免刑要件的個案,大約只有4%左右,也就是約有96%的個案必須要負一部分刑責。法律不是不處罰精神病患,就算嫌犯本身有精神問題,也必須要確認他在案發當下的辨識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明顯缺乏,才符合免刑要件。
■犯案後的治療與支持
▸另外也有不少人會問,如果判決之後個案又回到社會,會造成社會安全問題嗎?
我國目前針對精障犯罪者的治療叫做「監護處分」,屬於強制性治療。以嘉南療養院為例,個案會先被安排到急性病房,給予急性精神症狀的治療,如果有自傷傷人等比較強烈衝動的個案,會轉到精神科的加護病房,待其穩定下來之後,再轉到復健病房。
復健期間,醫師會與個案培養長期的醫病關係,除了重建他的病識感之外,也希望能協助他在這個不幸事件中振作起來。因為精神科醫師可能是個案生命中,少數幾個願意坐下來好好聽他說話的人。
■不再汙名化,讓需要治療的人都得到治療
▸根據美國統計,所有的暴力事件當中,約4%與精神疾病相關。這代表有高達96%的暴力事件,是由一般健康人所犯。
▸又根據國外的醫學期刊《柳葉刀》報導,9,125位思覺失調症患者當中,542人有犯罪行為,若持續使用精神科藥物治療,再犯的比例只有未治療者的65%。
▸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思覺失調症患者都會傷人,而對於有暴力行為的患者,只要能夠接受穩定的治療,是可以預防因為疾病症狀所造成的犯罪行為的。【註1】
■精神病患犯罪率,未高於一般人
針對多起隨機傷人事件,外界推測與異常有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楊添圍院長指出,根據國內外研究統計,接受規則治療的精神病患者,出現暴力及犯罪行為的機率並未高於一般人,而缺乏病識感,又沒有規則就醫或中斷治療的病患,確實有較高的危險性。
■精神疾病治療需多管齊下
楊添圍院長強調,精神障礙者須接受規則、長期治療,減少急性精神病症狀,如幻聽、妄想、混亂行為及個人能力缺損,尤其在社會壓力遽增,又缺乏家庭與社會支持的環境時,患者病情容易惡化,更需要及時、有效的精神醫療及社區介入,透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社會心理支持多管齊下,是維持病情穩定的唯一方法。
■精神科居家治療,助穩定病情
楊添圍院長呼籲,若有藥物順從性不佳、無法規則治療的精神疾病病患,親朋好友應立即尋求精神醫療專業協助,除了常規門診追蹤外,還有居家治療、精神科緊急醫療等可在社區中進行的精神醫療模式,以增加治療強度。【註2】
■根據統計,有高達7成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沒有病識感,該如何鼓勵他們接受治療?
「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李俊宏主任」建議,除了親友的關懷與體諒,或者以健康檢查為由,協助病患就醫,最重要的是社會大眾要對病友保持平常心。
唯有在重視精神健康的環境下,才能讓病友在疾病發作初期,甚至是開始有壓力時,就能尋求專業協助,避免精神疾病發生。精神健康就是國家的安全基礎,希望我們能早日停止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讓我們的社會多一點同理心與平常心,再也不要發生令人遺憾的社會悲劇【註1】。
【Reference】
大愛電視 DaAi TV《人文講堂》節目:
〈司法與精神醫學:瘋狂和理智的分界線〉- 李俊宏主任
李俊宏,現任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從事司法精神醫療相關業務多年,除了司法精神鑑定(民事、刑事)之外,亦從事司法強制治療(藥癮、酒癮、家暴、性侵害、監護處分等)十餘年,目前每週均有司法精神鑑定與門診、住院強制治療業務。他呼籲大眾,要對身邊的精障朋友保持平常心,只要他們能夠持續就醫,病情就可以維持穩定,這才是從最根本解決社會悲劇的方法。
https://youtu.be/polMLyqeWHg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精神病人社區照顧需求探討及評估」
▸落實以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醫療照護:精神病人社區化照護是世界趨勢,也是近年來重大的精神醫療政策。國家衛生研究院曾為此開過三次論壇研討會(胡海國, 2002, 2003, 2004)。這十多年來在精神病人社區照護上增設了許多住宿型精神復健機構、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精神護理之家,開辦許多職業訓練、就業輔導、支持性與庇護性就業,也增聘了社區關懷訪視員,期望在離開醫院後能有後續社區的追蹤關懷服務。
▸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8-5/
1. 來源
➤➤資料
∎【註1】
獨立評論在天下「我們是人,卻要做神的決定」- 司法精神醫學的鑑定與治療:https://bit.ly/2JoBDfZ
主講:「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李俊宏主任
https://www.cnpc.mohw.gov.tw/index.php?func=team&pid=90
∎【註2】
健康醫療網-「精神異常惹禍? 隨機傷人恐是模仿效應」:https://bit.ly/33t6lvD
➤➤照片
∎【註1】
∎(3Q 陳柏惟)「完整司法精神狀態評估過程」:https://bit.ly/2HTvcku
刑事訴訟法》第 294 條:「被告心神喪失者,應於其回復以前停止審判。被告因疾病不能到庭者,應於其能到庭以前停止審判。」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司法精神醫學 #司法精神鑑定 #精神疾病汙名化 #李俊宏 #思覺失調症 #精神分裂症 #楊添圍
署立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失智症鑑定醫院 在 失智鑑定表、失智證明申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熱門文章標籤: 看漫畫學照顧、 照顧資訊、 失智症、 營養保健、 醫藥新知... 步驟三:本人攜帶鑑定表至身心障礙鑑定醫院進行鑑定(各縣市身心障礙鑑定... ... <看更多>
失智症鑑定醫院 在 陳乃菁醫師與高雄失智共同照護團隊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認識團隊成員: 胡雅娟(Ya Hu) 個管師(高雄市失智症共照中心/高雄長庚醫院身障 ... 提供身心障礙手冊鑑定相關問題( 新申請或是到期重新鑑定)諮詢或安排輔具評估等。 ... <看更多>
失智症鑑定醫院 在 失智鑑定表、失智證明申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熱門文章標籤: 看漫畫學照顧、 照顧資訊、 失智症、 營養保健、 醫藥新知... 步驟三:本人攜帶鑑定表至身心障礙鑑定醫院進行鑑定(各縣市身心障礙鑑定...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