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廣(91年-172年)是中國東漢中期的大臣,他老人家歷仕六朝(從劉祜-劉保-劉炳-劉纘-劉志-劉宏,其實中間還有一個劉懿,不過不算是官方承認的皇帝故謹計六個),五落五起,擔任過四公(東漢時以太尉、司徒、司空為三公,再加上皇帝的輔佐官太傅)中的每一個官職,每次下台在家賦閒的時間都不超過一年就被請出來復行視事,因為胡廣擔任過這些重要的官職,因此對法令極為熟稔,對官場風向的拿捏在當地也無人能出其右,是以當時出現這句"萬事不明問胡廣,四平八穩有胡公"的諺語
流傳到後世,在官場討生活的後進都以為跟皇帝有關的事情就要問公公,陰錯陽差之下,最能捉摸皇帝心情的宦官就此與公公有了連結,不然少了蛋蛋的閹人卻被取了這麼陽剛的稱呼豈不諷刺?
完全是負負得正的觀念吧
太尉官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奉承高人楊再思
知史編輯組
拍馬屁可算職場中一個長盛不衰的技能,掌握此技能者不但能前途亨通,還能左右逢源。但拍馬屁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而且這個技術活也是需要天賦的。有人曾說過拍馬屁的最高境界便是:拍得能恰到好處,聽起來好像實話一樣真實,但又能讓受拍者欣然接受,不覺得肉麻,讓聽到這句馬屁的人欣然贊同,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將馬屁拍到如此和諧的地步,的確是需要定功力的。
古往今來,高超的馬屁功夫數不勝數,但要論到馬屁拍得最高超的,要算是武則天的宰相楊再思奉承她的男寵張昌宗的那個大馬屁了。
話說武則天當上女皇帝之後,枕邊寂寞難耐,她的女兒太平公主便為她送上一名男寵,以解孤寂。這名男寵就是張昌宗,此人樣貌奇美,世間罕有,且能迎合武則天心理,深得其歡心。武后其後更把他封為飛旗大將軍。
這個張昌宗自己受寵之後,享受榮華富貴,又對武則天建議說,他在宮外還有一個哥哥叫張易之,不但精通床笫功夫,還善於製造春藥,能令人返老還童,功效奇佳。武則天感到好奇,便讓他將哥哥招入宮中。
張易之果然也是個奇美之人,武則天試用過後,覺得張宗昌的話句句屬實,喜不勝收,從此對這兩兄弟寵倖有加,,為了得到武則天的不衰寵倖,張易之將自己研制的春藥敬獻給武則天,不知道是歪打正著還是藥效果然了得,據說武則天在六十七歲的時候,居然長出了新的眉毛,六十九歲的時候居然又長出了一顆智齒。
由此,這張氏兄弟在朝中的地位更是不可撼動了。這張氏兄弟長得貌如美玉,面如敷粉,唇若塗脂,是不可多得的美男子,此外,他們的嘴上功夫也是了得,拍馬屁拍得出神人化。不然,他們也不能將武則天哄得團團轉,不但為他們加官晉爵,還賜給他們多項特權,讓他們能縱橫朝野,無人敢多言。
對於這兩個人,朝中許多人都是巴結再三,希望能夠借著這兄弟倆的肩膀,在權力的梯子上爬得更高些。其中弟弟張昌宗因為排行老六,又被稱為六郎。他比張易之還要美些,所以,朝中一幫善於鑽營的大臣都紛紛對他進行稱讚,一時之間說什麼的都有。
但他們拍馬屁的功夫實在有限,其中一位說出了「六郎似桃花」這樣的話,其餘人覺得好,便紛紛效仿。但再好的奉承話,說多了也會讓人感到索然無味,就在眾人急於想要突破的時候,楊再思大人出場了。
眾目睽睽之下,楊大人張口就來:「都說六郎似桃花,依我看這說法不對,應該是桃花似六郎,六郎比桃花還要美些。」話一說完,便引起了一片叫好聲,達到了渾然天成的境界。
楊再思的官運亨通與他會說奉承話是分不開的,《新唐書•列傳》第三十四載:「楊再思,鄭州陽武人,為人佞而智。」楊再思直接從玄武尉升到鸞台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相當於宰相)兼左肅政御史大夫,從他的官路直線上升就可以看出,這個人是個聰明人。
可惜聰明沒有用到正確的地方,全部用來取媚女皇帝武則天了。只要是武則天喜歡的,他就奉承;只要是武則天討厭的,他就抨擊。張氏兄弟作為武則天的男寵,楊再思沒少奉承。有一次,張昌宗犯了法,司刑少卿桓彥範要求武則天免去他的官職。武則天有意袒護,就問楊再思張昌宗有沒有功勞。明白武則天心意的楊再思說:「張昌宗熬制丹藥,令陛下龍體康復,自然有功勞。」就這樣,功過相抵,張宗昌的官職得以保留。
還有一次在宴會上,張易之的兄長張同休嘲笑楊再思的臉長。但楊再思絲毫不惱火,反而起身跳起了舞蹈來助興。說奉承話是楊再思的人生哲學和追求,他靠著說奉承話安享榮華富貴,將禮義廉恥乃至良心都拋到了腦後。
古往今來,能像楊再思這樣靠說奉承話而有此境界和成績的,只怕為數不多。
太尉官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漢文帝的政治智慧:一封書信免兵戈
歷史春秋網
作者:陳忠海
漢朝初年,原本向朝廷稱臣的南越王趙佗稱帝,使國家面臨南北分裂的危險,此時漢朝國力尚不雄厚,恢復和發展經濟是當時的首要問題,但國家統一又是不容動搖的原則,面對這樣的矛盾,漢文帝充分運用政治智慧,制定和實施了正確的決策,最終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國家統一面臨挑戰
秦朝建立後在嶺南地區設立了桂林、南海、象郡等3個郡進行管轄,但秦朝很快陷入戰亂,中央政權對嶺南地區鞭長莫及。當年遠徵嶺南的秦軍中有一個叫趙佗的人,祖籍河北,後來留在了嶺南,任南海郡龍川縣令,他趁亂掌握了南海郡的實權。
趙佗下令斷絕與中原的交通,「絕道聚兵自守」,同時清除郡內仍忠於秦朝的官員,在重要崗位上全部安插心腹,實力增強後又向附近其它地區發起進攻,大約在公元前204年前後吞併了桂林郡和象郡,控制了整個嶺南地區。此時中原地區仍在混戰,趙佗於是公開稱王,自封為「南越武王」,歷史上稱這個地方割據政權為南越國,其控制範圍南至今越南中部,史書稱其疆域「東西萬餘里」。
漢朝建立後南越國繼續存在,雙方形成了對峙,劉邦很想將其征服,但漢初民生凋敝,無力再興兵南徵,於是派名士陸賈赴嶺南,封趙佗為南越王。陸賈向趙佗陳述利害,趙佗接受了漢朝的分封,向漢朝稱臣,劉邦命令趙佗「和集百越,毋為南邊患害」,雙方還開通關市發展貿易,這之後,南越在經濟上對中原地區的依賴程度很高。
劉邦駕崩後漢惠帝即位,隨後呂后稱制,掌握了朝廷大權。呂后大約覺得南越國不太服管,雙方關係變差,呂后一生氣,下令「毋予蠻夷外粵金鐵田器」,「金鐵田器」指的是鐵製、銅製的各種農具,當時嶺南地區還無法製造這些先進生產工具,全部從中原地區貿易中取得,這條禁令無疑掐住了南越的脖子。
呂后也許是想拿這些來施壓以使趙佗低頭就範,但已經當了十多年南越王的趙佗已不再是原先那個小縣令,也不是陸賈幾句話就能讓其乖乖就範的了。趙佗乾脆自稱「南越武帝」,與漢朝徹底決裂,並發兵攻打與南越相接的長沙郡,佔領數縣。呂后大怒,派將軍周灶討伐南越,由於地理環境不熟、北方將士不適應嶺南氣候等原因進展緩慢,而此時呂后駕崩了,劉邦的兒子劉恆即位,周灶率軍回師。趙佗既不取消帝號,也不向漢朝朝貢,擺出一副與漢朝「平起平坐」的姿態。
漢文帝的政治智慧
劉恆繼位時漢朝國力仍然較為有限,還在休息生養的階段,同時內部也面臨許多挑戰,發生過濟北王劉興居叛亂事件,南越成為當時漢文帝手上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如果繼續對南越用兵,一來面臨軍事上的風險,弄不好就會重蹈呂后遠徵無功的覆轍;二來即使軍事上取勝,也會付出巨大代價,對於仍處在百廢待興的漢朝來說也是不划算的事。鑑於此,漢文帝決定改變解決南越問題的策略。
漢文帝瞭解到,趙佗之所以稱帝並攻打長沙郡,是因為他認為呂后聽信了長沙王吳芮的讒言,劉邦當年封吳芮為長沙王,將長沙、豫章、象郡、桂林、南海等5個郡作為其封地,其中有3個郡在趙佗手中,趙佗認為吳芮想拿回封地才挑撥南越與朝廷的關係,趙佗曾分別派內史、中尉、御史等3次赴長安進行申辯,但都被呂后扣壓。這些表明,趙佗本意沒有蓄意分裂漢朝的打算,讓他取消帝號重回漢朝仍有可能。
呂后當初下令毀了趙佗父母的墳墓,漢文帝命人將其重修,每年奉祀,並派人守護,又召見了趙佗留在中原的親屬,任命其官職並厚賜。做完這些,漢文帝又給趙佗寫了封信,仍命陸賈送去。
漢文帝讓陸賈帶去的這封《賜南越王趙佗書》寫得很用心也很精彩,歷來評價很高。信的一開頭寫道:「皇帝謹問,南越王甚苦心勞意。」這句話既擺明雙方的地位,奠定原則和基礎,同時又親切、低姿態。緊接著是一句「朕高皇帝側室之子」,漢文帝知道趙佗對他的父親劉邦很有好感,所以強調了自己是劉邦的兒子,同時他又是劉邦與薄姬所生,意在強調自己是「側室之子」,一方面繼續低資態;另一方面與呂后劃清界限,不讓趙佗產生誤會。漢文帝在信中還告訴趙佗,他家祖墳已被修護,進一步增進好感。
之後漢文帝筆鋒一轉,說南越掀起戰火以來,雙方損失都很大,「長沙苦之,南郡尤甚」,南郡是趙佗的地盤,這句話表面看來是慨嘆,也有慰問之意,但其實軟中帶硬,意思是「殺我八百,你自損一千」。就趙佗關心的長沙王封地問題信裡也專門進行瞭解釋,認為那是高祖皇帝很久之前做出的決定,並不刻意針對趙佗,漢文帝向趙佗承諾,只要他接受朝廷的封王,取消帝制,「服領以南,王自治之」。漢文帝還讓陸賈帶去一些禮物,包括「上褚五十衣,中褚三十衣」,以示慰問。
趙佗看到這封信,感動之餘也陷入沈思,他是個能洞悉大勢的人,與漢朝長期僵持下去不是辦法,於是取消了帝號,重新接受漢朝所封的南越王。還準備了一批貢禮,包括「白璧一雙,翠羽千尾,犀十座,紫貝五百,桂壺一器,生翠四十雙,孔雀二雙」,派特使赴長安朝貢。
付出小代價達成大目標
趙佗於漢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去世,按照史書上的說法,他大約活了100多歲,歷經漢朝數位皇帝,稱帝這場風波過去後趙佗果然信守了他的諾言,至死都為漢朝的藩屬,形同諸侯王,使廣大嶺南地區留在了漢朝的版圖之內,維護了國家統一。
這場危機得以化解與陸賈「二使南越」有關,陸賈因此被稱為漢朝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外交家」,但重要的還是漢文帝的正確決策。南越問題很複雜,一味用強或一味示弱都不行,對分寸的拿捏、原則性和靈活性的把握都要求很高。漢文帝劉恆雖然沒有他的孫子漢武帝劉徹那樣的雄才大略,但他很務實,也很細心,沒有他的高瞻遠矚和周全的安排,南越問題就無法順利解決。
解決難題離不開對機遇的把握。把握機遇有不同的層次:一是認識機遇,機遇到來時能看到,從而不讓它擦肩而過;二是利用機遇,因勢利導、趨利避害,讓機遇為我所用;三是製造機遇,需要機遇時沒有怎麼辦?那就創造機遇來為我服務。漢文帝從大局著眼定下南越問題的基本策略後,為打破僵持的局面,他耐心細緻地進行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整修趙佗祖墳、任命其親屬為官、精心撰寫書信、挑選最合適的人出使等,在沒有機遇的情況下創造出了機遇。
漢文帝解決南越問題的啟示還有,解決重大的原則問題、棘手問題,不一定必須付出重大代價,在挑戰面前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既要不失原則,又不能縱一時之忿,要從國家和民族的最大利益出發,充分運用策略技巧、發動政治智慧,只要能審時度勢、順勢而為、精心謀劃,一樣可以用小代價達成大目標。
當然這是有前提的,任何談判或者外交活動都要有政治、經濟和軍事力量作持盾,否則「不戰而屈人之兵」只能成為一句空談。漢朝初期國力尚未達到漢武帝時的鼎盛,但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尤其實行了休養生息的政策,經濟恢復得很快,朝廷實行低稅率,百姓生活大為改善,漢朝的軟、硬實力都在迅速增長,這才是漢文帝真正的底氣,也是讓趙佗甘心稱臣的前提。漢文帝繼位之初就以較小代價順利解決了南越問題,為和平發展贏得了時間,文景之時漢朝的發展速度很快。想想看,如果漢文帝像呂后那樣因一時之怒就大起刀兵,那「文景之治」也許就不可能出現了。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歷史 #中國歷史 #漢文帝 #漢朝
太尉官職 在 太尉官職、太尉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太尉官職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punksion也提到目前是在某間國營公司~ 不過並沒有很喜歡現在的工作~ 而今年1月初到龍山寺抽的詩籤只問今年的整體運勢及 ... ... <看更多>
太尉官職 在 太尉官職、太尉意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投資資訊集合站 的推薦與評價
在太尉官職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punksion也提到目前是在某間國營公司~ 不過並沒有很喜歡現在的工作~ 而今年1月初到龍山寺抽的詩籤只問今年的整體運勢及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