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be田馥甄單飛10年封后,教我們學到一件事]
(職場易經筆記-18)
恭喜🎈!田馥甄Hebe昨晚奪下第32屆金曲獎最佳女歌手。一直被認為是金曲遺珠的她,兩次叩關,都與獎座擦身而過。這次憑著第五張專輯《無人知曉》(Time Will Tell),終於封后。
近年田馥甄迷上登山,目標是爬百岳。當她拾梯上台領獎時,她打趣說剛剛那一段才真的讓她腿軟,暗喻得獎是多麼不容易。這是她單飛10年後,在金曲獎首度封后,而她致詞時,特別強調這不是一個人做得到的,因此感謝了很多人,包括:
去年加入的何樂音樂
之前的老東家華研唱片
當年的S.H.E.女團的姊妹Selina﹑Ella
在娛樂圈,每隔一陣子就出現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男團或女團,但是正如三國演義說的「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當觀眾看他們還在日正當中時,卻聽到天團要拆了﹑散了,無不感到惋惜。其中不免傳出成員不合的消息,唯獨S.H.E.沒有,還打出「單飛不解散」的口號,至今三人感情甚篤,誠屬不易。
後來田馥甄再出走培育她近20年的華研唱片,好聚好散,後來卻被寄存證信函求償,還好平和落幕,這裡面顯示的是高超的人際智慧。我得說一句,難得呀﹗面對分分合合,不要說競爭激烈的娛樂圈無法完美處理,即使我們普通上班族的職場,都未必能夠輕舟已過萬重山。所以處理分與合,是職場重要的一課。
這次我想用易經緊臨的五個卦,來談如何面對分與合,幫助你在三個不同階段,都能掌握到關鍵要領:
💚合時:人皆有情,恆久不移。
💚從合到分時:相時而退。
💚分時:步步為營,邁向光明。
易經分為上下兩部分,第1至第30卦是上經,第31至第64卦是下經。上經是乾坤兩卦開始,講天道與地道;下經是咸卦與恆卦開始,講人道,指的是各種人際關係,像是夫妻關係﹑親子關係﹑老闆與員工關係﹑主管與屬下關係等。所以像Hebe田馥甄的分分與合合,要看下經,而我要從下經的前五卦來說明。
💚第一階段看咸卦(第31卦)
咸卦,指的是「感」沒有「心」,包括感覺﹑感應﹑感情等。我們一般人會以為沒有心的感情,是把別人的心偷走,騙人感情;但在易經裡,解釋恰好相反,無心的感情反而純真,不存在心機與算計,喜歡你就是喜歡你,不去看你家裡是富或窮﹑不去看你未來是有出息或沒前途。
這種感情會出現在什麼時候?少男少女情竇初開時 ,還未轉大人,心思單純,只看現在,不看未來。把時空移到職場,這種感覺會出現在兩人初見面,志趣相投,攜手合作。雙方都是從零開始,誰也別計較誰,因為都沒得計較呀﹗剩下的念頭只有一個,先把事情做起來再說。
人一生最難忘的是什麼時刻?若是戀愛,當屬初戀;若是創業,當屬創業維艱的那段日子,為什麼?因為單純無雜念,最能見到人間真情,也最能培養出革命情感。不論Hebe田馥甄未來有多麼飛黃騰達,若問她最懷念哪段日子,八成應該會回答S.H.E.這段,因為當時一無所有,彼此只有對方,處於「人皆有情」階段。
💚第二階段看恆卦(第32卦)
隨著咸卦不分彼此﹑有志一同的齊心努力,發展會越來越穩定,如果是男女便會走入婚姻裡,如果是S.H.E.便會走向一體,如果是職場便會走往安穩,這時便來到下一卦:恆卦,求的是你我關係的恆久不移,自然出現各種規矩。可是人會動﹑會變,規矩就成了束縛,有人適應,有人不適應,所以聖經說婚姻是—
恆久忍耐。
在婚姻關係中,西方人講「恆」;在職場發展上,又講「有恆為成功之本」,足見恆卦之重要,可是真情大考驗也在這個階段。易經的智慧在此再度顯現,恆指的不是固守一隅,竟然是變動不居,意思是唯有適時求變才能有恆有守。換句話說,攻擊是最有力的防守。恆卦上面是震雷,下面是巽風,這是什麼畫面?
風起雲湧,雷鳴大作。
這告訴我們一件事,想要在職場恆久,就必須奮進,而不是安逸。婚姻也是,它不是愛情的墳墓,而是一座花園,春夏秋冬都得換著不同的花來種。
💚第三階段看遯卦(第33卦)
遯是遁走,來到分手﹑拆夥﹑或離職的時刻,因為有人受不了恆卦裡的規矩,覺得人生被綁架﹑情緒被勒索﹑前途被束縛。這個遁不是退逃,而是以退為進,是一個轉進的策略,求的是退一步海闊天空。S.H.E.的各自單飛就是好例子,彼此鬆綁,放其自由,各做擅長的事,Hebe做歌手,Ella演戲,而Selina主持。
易經很看重天時,時機對了,鼓勵人放手一搏;時機不對,則勸暫時退避,以期東山再起。用這種態度來面對職場的起伏,最是安適自在。遯卦上面是天,下面是山,教我們抬頭看看天色,必要時進山洞歇息一會,想想再從哪裡轉進。
💚第四階段看大壯卦(第34卦)
Hebe田馥甄單飛後10年,都在做什麼?她用大壯卦的精神,步步為營。大壯卦的上面是震雷卦,下面是乾天卦,天上閃電成光,遠遠就看得到;雷鳴成聲,遠遠就聽到,這代表田馥甄的聲名遠播﹑聲勢壯大。不過易經妙就在這裡,看似好卦卻也隱藏著凶險,所以田馥甄仍然必須步步為營,是不是像極了職場之道?
💚第五階段看晉卦(第35卦)
走到晉卦,來到邁向光明的階段,便能夠全面奮進﹑火力全開。一樣的,仍然無法掉以輕心,需要不斷自我反省,修身修德。而第二件重要的事,照顧更多人。一個人之所以成功,誠如田馥甄在領獎致詞說的,是一路上很多人成就的,因此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才能夠永保光明。所以當我們升上主管,要做的也是照顧屬下。
結論來了,今天職場易經筆記給你劃兩個重點:
💚1.職場的分分合合是常態,並學會處理分與合,合時有情有義,分時相時而退。
💚2.分開時,沒得倚靠,唯有自己,就要全力以赴、步步為營,從無人知曉做到家喻戶曉,Time Will Tell,時間會給你答案。
本文讀了受益,請留言+1。
圖:台視
天道無親意思 在 法鼓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超度的意思及功能
現在,我要根據佛法,把超度眾生的意思、超度眾生的功能以及眾生的類別,向諸位介紹。
超度的意思就是用清淨的佛法,化解眾生的苦難,使眾生出離煩惱的苦海,生到佛國的淨土。我們修學佛法的目的,就是為了要從苦難的此岸超度到解脫的彼岸。許多人誤認為佛法僅是超度死人、超度亡靈。其實佛法雖有度亡的功能,但其最大的作用是超度修行佛法的活人。修行佛法就能從愚癡、無明、煩惱中得到解脫。用修行戒定慧的力量,就能使我們由生死凡夫達到不生不死的菩薩及佛的境界,那才是真正的超度。
超度的功德有淺有深。在修行佛法的路上,走一步就是超度一步,走兩步就能超度兩步。我們每念一句佛號,就是在苦海裡往岸邊回游了一步。所以凡夫位中的佛教徒是正在超度,聖者位中的佛菩薩是已經超度。我們每念一句佛號,都在超度我們自己。我們自己的祖先或冤親債主,以及跟我們有緣的無祀孤魂,由於我們念佛而得利益,便是得到超度,這就是我們在報恩、在結緣、在還願、在做慰問關懷,也就是在行著自利利他的菩薩道。用佛法來幫助亡靈,使他們聽到佛法,念誦佛號,也能心開意解,啟發智慧,求生佛國淨土。這樣的話,叫作超度眾生。
從佛法的觀點來理解,眾生都會在五趣六道從生到死,死了又生,叫作生死流轉,不會永遠做鬼,不會永遠做人,也不會永遠做畜生和做天神。因為人會死,五趣眾生都會死,他們死了以後做什麼呢?就去轉生了。轉生到那兒去?是依他們自己在無始以來的業因,而生到應該生的地方去。善因緣就生到善道,惡因緣就生到惡道。如果已經修了無漏的菩提因緣,仗佛願力,那就生到佛國淨土。照這樣講來,我們的祖先、歷劫的冤親債主,那就不一定都在鬼趣中了。因為無始以來,我們和多少的眾生發生了恩恩怨怨的關係。所以我們還是不知道有多少跟我們有關係的眾生是在鬼道、神道或是天道;而我們也不知道有多少的冤親債主是在地獄道和畜生道裡。因此我們為了報他們的恩,一定要用佛法,以修學佛法、弘揚佛法、護持佛法的功德,來迴向他們,使他們得到利益,能離苦得樂。
--本文摘自《念佛生淨土》
延伸閱讀 👉超度有何意義
https://youtu.be/_mR5kKCQkZc
#聖嚴法師開示精選
#超度的意思及功能
#念佛生淨土
天道無親意思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世道人生:數典忘祖(李怡)
冬至,是華人「冬大過年」的家人團聚日子,明天的平安夜是西方人的家人團聚日子。從古到今,東方西方,都重視家庭,儘管破碎家庭、不幸家庭常令人嘆息,但嘆息中正含有對家庭價值的珍視。家庭是社會的組成單位。
家,不是房屋,而是父母子女所形成的聯結。抗戰後期我從淪陷區逃難到後方,難民群儘管都流離「失所」,但家人還扶老攜幼、拖家帶小地維繫在一起。那時候沿途有住家願意收留難民暫住。有一副對聯:「年年難過年年過;處處無家處處家。」國是破了,但家仍然在,而且處處有家。
《孟子.離婁》曰:「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民為本、家為本,有家才有國。當然,有「身」才有家,因此《大學》提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成長順序與邏輯。
中國專制主義長達二千多年。專制帝王雖然世襲和享有絕對權力,但有兩樣傳統一直維持着對帝王的制約,一是敬天,一是敬祖。
從公元前1100多年的周朝以來,就有冬至祭天、夏至祭地的儀式。秦建立專制王朝的壽命很短,秦以後的西漢,由董仲舒提出「尊君」以鞏固王朝統治,他雖主張「抑民而尊君」,卻也提出「抑君而尊天」,也就是說,在君主的絕對權力之上,還有「天」在監察着「君」。所以皇帝稱「天子」,要定期祭天,若遇天災要視為「天譴」,皇帝往往要下「罪己詔」以改善施政。
帝王時代的尊天,一直延續到清末,北京仍然保有祭天的天壇舊址。
尊天,實際上也是基於要善待人民。唐代醫神孫思邈說:「善言天者,必驗於人;善言人者,必本於天。」意思是:善於講天道的,必須應驗於人,善於講人的,必須本着天道。
中國的另一傳統是敬祖。祭天是帝王的事,但祭祖就是平常百姓的事。自周朝宗法制以來,「孝」就是宗法制的重要部份,「以孝治天下」是古代帝王治國的基本思想。
在忠孝難兩全的情況下,是孝大於忠。戰國郭店楚墓的竹簡《六德》上說:「為父絕君,不為君絕父。」為了父親,可以拒絕君主,但是不能夠為了君主去拒絕父親。孔子認為父親兒子觸犯國法 ,必須子為父隱,父為子隱。不能舉報。
楚國的伍子胥因父親和兄長遭讒害,被楚平王所殺,他逃往吳國,被重用,其後率吳國軍隊攻入楚國都城,為報父兄之仇,他掘開楚平王的墳墓,鞭屍三百。這樁復仇故事,先秦史籍如《左傳》、《國語》等都加以讚美,《史記》的司馬遷稱他做「烈丈夫」。 有這種孝大於忠的民眾精神氣質,在司法不公的社會,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制約惡政。
在無神論的專權政治橫掃中華大地後,敬天、敬祖的傳統已不復存在。在人定勝天和國家主義的思想治下,中國不斷戰天鬥地,為實現「高峽出平湖」而破壞水土,包括建三峽工程。近十多年不斷出現地震,不知是否與改變地貌的「與天鬥」有關。
由家庭觀念而延伸的敬親敬祖傳統,也被「沒有國,哪有家」,和「不愛爸爸,不愛媽媽,只愛國家」的統治思想消滅了。只要看每年春運的人次有十幾二十億,就知道「有了國,沒有家」已經是普遍現象。
敬天、敬祖這兩個傳統的消失意味着甚麼?意味着絕對權力沒有了最起碼的制衡。沒有對天的畏懼就無法無天;沒有對父母對祖先的敬重,社會就只有赤裸裸的權力崇拜,即使父母過去被鬥死,即使為了權力要舉報父母,在黨大於國、國大於家的觀念指導下,就甚麼都做得出來。敬天、敬祖是中國的典與祖,拋棄了就是數典忘祖。
天道無親意思 在 【老子】《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在高維世界中,一切都以很高 ... 的推薦與評價
2020年11月22日【老子】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傳導:盧影老子大師說:“我說過'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這看起來又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話——既然天道無親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