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林口 美食📍
這間福豆食堂FOODOOR實在是太特別了,在還沒開幕前IG上的裝潢風格就讓我很喜歡❤️
總算是敲到一天時間與朋友相約小聚順道來嚐嚐🍽
外觀風格帶點工業風的感覺,裡面則是走北歐時尚的文青風格,截然不同的感覺~
最特別的是這裡的外帶區與內用區是分開的,讓外帶的客人可以更方便許多👍
餐點則是走複合式風格,有麵食、粥、漢堡、飯、水餃、薯條、炸雞等~
就算是全家一起來用餐也都可以各自點自己喜愛的餐點享用😁
價位落在$35~$180,相當平易近人的價位,多元的菜色,吸引了不少嘗鮮的客人呢!!
https://www111060.pixnet.net/blog/post/405163537
#style #mylife #ootd #teatime #相機食先 #相機先食 #新北美食 #新北餐廳 #新北麵食 #新北漢堡 #新北複合式餐廳 #林口美食 #林口餐廳 #林口麵食 #林口漢堡 #林口複合式餐廳 #福豆食堂 #Foodoor #buger #noodles #rice #三井outlet美食
🔍更多IG美食🔜 https://bit.ly/2BbaiKu
🔍靜兒Telegram頻道🔜 https://t.me/www111060
🔍台灣好拍親子網美美食景點地圖line社群🔜 https://ppt.cc/fkdQMx
天時福水餃 在 Ant Fam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三久無毒豬-母親節限定獨家團購活動】
#趕快買起來!
#可指定到貨日(5/6~5/23之間)請安心囤貨
#免運!
#老顧客手刀下單區:https://pse.is/Q8X6M
-----------
我家小羽可說是靠三久無毒豬養大的。
因為她從嬰兒副食品時期就一路吃三久豬到現在,遙想三年前,我連煮副食品用的大骨高湯都跟三久買,每天煮給她吃,後來官網上的商品我全都買過,喜歡的品項都不斷持續回購,吃到全家都回不去了,如果偶爾去買外面的肉,我家那個歪嘴雞老白一吃就說這不是三久(哇靠!太強了)
真的,如果不是因為三久那麼好,我們也不會持續用新台幣支持他們,甚至買到跟三久變成好朋友,還曾經去參觀他們的加工廠。
#我為三久寫過一篇文章:https://pse.is/NE3WJ
#牧場簡介:https://pse.is/N3JH4
.
可能很多人並不清楚,肉品抗生素的氾濫與不當使用,會造成細菌抗藥性跟藥物殘留,再加上黑心食物、病死豬事件層出不窮,又,民以食為天,時常覺得我們應該要先了解自己到底吃進些什麼,才是食品安全的根本知道。
.
為什麼我敢拍胸脯請大家安心吃三久無毒豬呢?
因為三久是全國唯一一間從飼料廠、飼養牧場到肉品分切加工廠,全部採一條龍的自有生產模式,此外還建立了完善的生產履歷跟銷售管道,他們不砸大錢走廣告行銷,而是把所有的心力都放在做肉品上,因為層層嚴格把關,才有無比自信提供給大家最頂級而且最美味的肉製品。
.
❤️母親節限定的三大精選組合(免運)❤️
#入門經典款(原價:$2150,Ant粉絲獨享價 $1839 )
腿心肉x1
有筋絞肉x1
骰子梅花x1
五花肉絲x1
五花肉涮片x1
里肌肉涮片x1
細低脂絞肉x1
龍骨x1
吉比腸x1
漢堡排x1
香煎嫩豬排(原味)x1
大骨高湯x1
*跟團現省311
.
.
-
#自煮管理組 (原價:$2890, Ant粉絲獨享價: $2559)
酒香豬腳x1
嫩柳條x1
五花肉薄片x1
梅花肉薄片x1
里肌肉涮片x1
胛心肉涮片x1
五花肉涮片x1
小排x1
低脂絞肉x1
肉燥x1
貢丸x1
台式香腸x1
吉比腸x1
安心水餃x1
*再多送你原價$250元寶寶純肉鬆一罐,可累贈!
*等於現省581還免運
.
.
-
#老饕限定組合(原價:$2940,Ant粉絲獨享價: $2699)
#每人限購一組
酒香豬腳x1
帶皮五花肉條x1
油蔥x1
安心水餃x1
戰斧豬排x1
法蘭克福香腸x1
餛飩x1
菲力豬排x1
霜降肉條x1
梅花肉厚片x1
*再多送你一罐$600元的義大利進口第一道冷壓初榨橄欖油一瓶(也在本次團購品項中)
*等於現省841還免運
------
#跟團有什麼優點?
1. 三久官網滿三千才能免運,這團皆可享免運。現省冷凍運費290元,不用努力湊免運(而且通常為了湊免運最後都會破表啊!)
2. 外面買不到這種優惠,獨厚給Ant的粉絲(真的很感謝三久)
3. 三久的肉品採真空包裝後急速冷凍,凍結過程短,能有效保留肉品的營養與品質,保存期限長達半年
4. 每一款肉品都能讓大家吃的健康安心又衛生
5. 節省大家選購市售肉品的時間跟疑慮
--
怕冰箱塞不下的人免驚
我有特別請三久人員給了出貨日期範圍(5/6~5/23)
有將近一個月的時間,夠久了吧,如未備註到貨日,核對匯款金額無誤即安排出貨(客服會以簡訊告知到貨日)
.
大家可以卯起來安心訂了
反正還有充裕的時間清冰箱~YA
已經講到嘴角全泡(台語)
別猶豫,快手刀搶購吧
#老顧客手刀下單區:https://pse.is/Q8X6M
#團購日期:即日起~5/10(日)
天時福水餃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把焦點放在「好不好」是過去威權教育的影響,我們總是心心念念要完成外在目標、滿足父母老師老闆的期望。當陪伴孩子,頭腦卻充滿「目標」時,我們容易心神不寧、動輒得咎,缺乏彈性,而孩子最愛的想像力,更被我們視為洪水猛獸。
我們一定有不好的時候,但,親愛的,你是否害怕面對真實的、不好的自己?
逃避面對,換來的是拚命要找到更好的方法,把孩子「教好」,卻傷害了關係;破碎的關係,產生自責,繼續努力「變好」、加強控制……要打破這個循環,從停止懲罰自己開始。
取自《教養不必糾結於最理想方式》
************************************
各位朋友,早安:
這段摘文本身,便是自我成長的練習。「認識自己」這件事,常要跟過去連結,寫自傳是一種方式。
(如果在家沒地方去,不知道要做什麼,誠摯推薦「寫自傳」這個活動,能練心。)
很多時候,以我們目前的高度,再回首過往,可以理解我們之前看不懂的疑惑。很多過去發生的事已不可考,其實只剩不知道是否精確的記憶,但我們一直會受到我們內在記憶的影響,這些記憶會引發身心反應。
跟自己和解,是照顧好自己的關鍵之一。
然後,我們常常可以去探索,我們到底從父母身上傳承了什麼。不管我們喜不喜歡我們傳承到的東西,這些能保持覺知,我們便有機會進行自我對話,並且因時因地制宜地調整。
醜爸的想法我相當認同,我會在3/14(六)晚上八點跟醜爸直播,當面請教學習。歡迎大家一起參與,也祝願您,在這個恐慌蔓延的時刻,能照顧好自己!
************************************
都要把自己照顧好
【文/ 陳其正(醜爸)】
「醜爸,你老是說要自我照顧,但你那些薩提爾啊、正念啊、阿哩不答啊,實在不是我的菜。而且沒時間、沒錢的人,怎麼辦?」
老實說,一直薩提爾啊、正念啊、阿哩不答啊,的確不容易。我認識很多父母,他們追蹤許多心理師、心靈成長教室的臉書專頁,就是為了盼到時間、地點可以的課程來照顧自己,但不是天時地利無情,就是速速秒殺無緣。而且,這樣的課程也不是一回生二回熟,三四五六加上私下練習是基本蹲馬步,練成套拳都是用年算的。
雖然我相信上述的投入與堅持是值得的,但所謂自我照顧的核心,不在於做了什麼,而是相信什麼。
「好啊,那你倒是說說,父母該相信什麼?」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三歲失去父親,十九歲進入婚姻的媽媽
我的母親來自客家與閩南結合的家庭,對於與我無緣相見的客家背景外公,媽媽印象最深刻的回憶是和他手牽手,在大街上撿未熄的菸蒂,好飲鴆止渴無法抑制的鴉片癮。
媽媽三歲時,她的爸爸離世,她的媽媽,也就是我的新莊阿嬤(從小,我就被教導有「台北阿嬤」跟「新莊阿嬤」,沒有外婆這回事,畢竟沒有人希望被加上「外」吧),就這樣帶著包含我媽媽在內的五個孩子(還有最小的舅舅已送養),過著「看人臉色」的生活。
就像上一代許多出身貧困家庭的孩子一樣,雖然媽媽小學畢業拿了市長獎,但家中無力讓她繼續升學。那是民國五十六年,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施行的前一年。
從我有記憶以來,新莊阿嬤即與暴爺爺住一起。暴爺爺(真的姓「暴」,不是我亂取綽號)來自中國山東,自製水餃跟麵條好吃得不得了!每次回新莊,老人家也總會為我們兩隻小孫子準備冰涼養樂多。母親是家中唯一的女兒,跟新莊阿嬤有非常緊密的關係與牽絆,每次回去,母女都會先到房間聊個老久,欣賞阿嬤最新的「戰利品」。阿嬤過世後,我才發現媽媽跟她是如此相像,努力照顧自己,永遠要美美的樣子。
媽媽十九歲,和父親結縭,在二十歲、二十四歲時,分別生下至今還在折磨她的兩個兒子(謎之音:還敢講)。因為天生麗質,加上穿著年輕新潮,我們兩兄弟高中大學時期的朋友,都以為我媽媽是「姊姊」。她書唸得少,不容易參與我們的學校課業,卻也不曾拿著「讀書至上」的大旗苛求我們(當然分數太離譜而抓狂也是有的)。媽媽費盡心力照顧我們,該有的一樣不少,可以不要有的盡可能滿足,尤其喜歡買新衣服,希望我們看起來帥氣體面(謎之音:是誰叫自己醜爸的)。
雖然走過婚姻低潮,我從未見她停止照顧自己。直到現在,媽媽每天都有慣常的保養程序;日常生活節省,遇見看對眼的新潮「請衩」(河洛話「穿著」的發音)卻從不手軟。為自己的美好付出,每一個行動都是無價。
■ 只要承載對自己的支持,物質不一定帶來空虛
我的母親從未走上所謂的心靈成長之路,甚至看似在物質世界尋求慰藉,但她卻把自己照顧得非常好。她不曾有財務問題,兩個兒子也都在自求多福階段,從她身上,我看見追求物質不該被直觀地視為一種「空虛無意義」的行為,也毋須刻意反對。
「齁齁醜爸,我看你是孝順過了頭,不能因為陳媽媽的例子,就幫追求物欲的人平反吧?」
這是個好問題,「追求物欲」和我提到的「透過物質照顧自己」有什麼不同?透過重視人的內在狀態,而非強調表面行為的薩提爾模式,也許我們可以這樣看:
.「追求物欲」的人,帶著低自我價值,相信物質的魔力無遠弗屆,能滿足許多的期待,獲得他人肯定與青睞的眼神。得不到時,便出現指責、不理智等應對姿態,認為別人是忌妒、害怕。但在無法獲得認同、與人連結的情況下,自我沒有力量,行為難有轉化的可能。
.「透過物質照顧自己」的人,有較高的自我價值,相信物質的功能但也保持彈性,會視情境與自己的能力做調整。渴望他人的認同,但不強求,不以過度追求物質取代對等的關係,因此在關係中受挫時,也能運用其他資源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一個人比較想在行為層次較勁,還是享受在追求物質條件提升的同時,感受到自己能力的成長?在追求的路上,只顧慮到自己的需求,還是可以在自我、他人與情境中多方考量?如果得不到,有辦法欣賞自己的付出,還是急著揪出戰犯,甚至東山再起?
■ 都要把自己照顧好
這一年,我隨著世界展望會在全台各地舉辦講座,無論題目是如何與孩子溝通、3C使用問題、親子陪伴課題,我找到機會,就邀請在場日日奮力在教養第一線求生存的父母,找找看照顧自己的方法。
我知道運用在都市小康家庭、中產階級的「那一套」,太不貼近他們的日常,但我相信他們擁有自己的資源。我邀請他們相信自己是夠好的父母,就在此時此刻。當人與自己的內在接觸了,行為層次如何照顧自己,物質也好,心靈也罷,都是有力量的。
從母親身上,我看見照顧自己的重要;從來自不同地區、社會經濟狀況的家庭,我明瞭自我照顧並非一味強調心靈成長的唱高調。怎麼照顧自己,並非取決於形式,而是能不能在支持自己的過程中,感受到美好。請用你的方式,即使再忙再累再煩再XX,都要把自己照顧好。
‧父母厭世語錄:自我照顧、自我成長那種心靈雞湯的玩意兒,我沒錢沒空,也對我沒用啦!
‧醜爸勸世良言:在生活中找到一些方法,可以不需要別人的肯定,單純地覺得自己很好,即使只是無愧疚感地買一瓶想喝的紅酒都行。
.
以上文字取自
教養不必糾結於最理想方式:放過自己,也放心讓孩子飛的解放之書
圓神書活網 http://bit.ly/03900162
博客來 http://bit.ly/036900162-B
誠 品 http://bit.ly/03900162-E
金石堂 http://bit.ly/03900162-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