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最容易與人連結的時代,也是最容易感到孤獨的時代。
孤獨,是21世紀快速蔓延的新流行病,
第一線的警務人員表示,大家多以為貧窮、沒有小孩的老人才會孤獨死。
實際上有經濟能力的中壯年人士,孤獨死比例正在逐年升高。
其實孤獨感跟口渴、肚子餓一樣,是個生理訊號,通知我們必須向外連結。
不要低估善良的影響力,加強彼此的陪伴與連結,就能讓我們克服孤獨。
天下網路書店獨家套組《當我們一起》+《天下雜誌:最後一程,誰來相伴》https://bit.ly/3zLpfvH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看到我們的孩子還有老人家能夠快樂出門平安回家,就是最大的欣慰。」-這是春日鄉鄉長柯自強提到推動幸福巴士最令人感動的一件事。公路總局在2016年試辦DRTS計畫,可以透過事前預約來搭乘,也可以彈性調整路線,因地制宜提升公共運具的營運效率,落實偏鄉「行」的正義,更讓就醫、就學、購物等民生需求,獲得真正...
「天下雜誌 老人」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天下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天下讀者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天下雜誌 老人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問卦] 台灣55~64歲的人超過一半已經退休了?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天下雜誌- 【高齡社會,老人如何活出尊嚴?】...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康健雜誌】新照顧時代- 百大優質老人照顧機構宜蘭瑪利亞 的評價
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媽媽說紅茶是鹹的】— 研究指出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
「民啊!這紅茶怎麼是鹹的?」88歲林吳金枝罹患失智症,剛開始忘東忘西,行為變得異常,把醬油當成紅茶喝,重複買鍋子,還幻想媳婦是老公的小三;她的兒子林進民用手機紀錄陪伴母親的艱辛血淚史,並將10年累計1000個小時濃縮成1小時紀錄片。
■紀錄失智10年血淚
紀錄片主角林吳金枝的兒子林進民分享他紀錄、陪伴失智母親10年甘苦。林進民說,當初紀錄媽媽生活點滴只是想留做紀念,沒想到拍了10年,早在10年前媽媽就出現失智症狀,例如媽媽常重複買東西,鍋子、刷子買一堆,忘了煮過很多飯,四處藏東西、找東西,找不到就說別人偷走。
林進民表示,有一次在家裡聽到媽媽喊說「民啊!這紅茶怎麼是鹹的?」他楞了一下跑去看,媽媽竟站在冰箱旁喝醬油。還有一次他載媽媽去菜市場,先讓媽媽在雜貨店前下車,他停好車返回,竟聽到媽媽向別人說:「哪個司機很好,載我來,還給我1000元。」哪時候他才驚覺媽媽可能失智了。
紀錄片導演陳姜瑾也說,拍片前並不清楚失智症,看了林進民哪麼多紀錄影片,內容包括阿嬤生病初期,到她後來臥病,而當她開始拍攝時,阿嬤已空白的一張紙,拍了紀錄片後,她發現失智症還是很難懂,人生也很難懂,看起來很平淡的生活,卻很珍貴[1]。
■從Fiction(小說)到Non-Fiction(記實文學)
59歲的松浦晉也一位作家,擅長報導太空科技新聞。始料未及的是,松浦人生的轉折不是尖端科學,而是在照護失智的母親後因「男性照護先鋒」之名,引發日本社會熱烈討論。
在日本,由兒子照護年長父母,松浦晉也並非先例。但他以身為兒子的男性視角,記錄與母親的失智症搏鬥2年零6個月的經緯並公開出書《媽媽,對不起。獨身中年大叔的照護奮鬥記》(母さん、ごめん!50代独身男の介護奮闘記)於2017年出版,迄今在照護福祉學、高齡化社會等類型中仍榜上有名。
松浦透露寫書的契機是,2015年2月確認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後,為了延後在刊物寫專欄的日期,他坦白地告知編輯部。「那就寫你照護母親的事吧。會受歡迎的唷,」編輯建議。
母親失智,攪亂了天色常藍的生活。「對我來說,照護生活就是與壓力抗戰,」松浦低聲坦承。59歲的松浦未婚,是長男。2004年父親罹癌去世後,家裡只有他與母親同住。弟弟離家自立,妹妹遠嫁德國。
松浦向來以工作為重心,對母親的健康狀況感覺遲鈍,也不關心照護的議題。直到發現母親的行為舉止違反常理,例如講話語無倫次、時空感錯亂、胡亂購買電視購物頻道上的商品、帳戶存款顯著減少、家裡雜亂無章⋯⋯,才知道母親失智的程度已達「需照護1級」(日本分需支援1.2和需照護1.2.3.4.5級),也就是排泄和入浴都需借助他人之手。
失智是條不歸路,患者的情況每況愈下。松浦從此墜入沒有盡頭的暗黑世界。
與母親的衝突隨症狀升高。有一天,身心俱疲的他從外返家,迎面所見的是廚房裡撒滿一地的冷凍食品,以及母親永不歇止的怨懟。怒火中燒,他情不自禁地舉起手來,重重地打了母親一巴掌。「居然打你媽,你這個不肖子!」母親緊握雙拳朝他衝去,全力反擊。
那晚,松浦徹底崩潰了,懊悔與無力感如浪濤般幾乎將他吞噬。母親照護床腳下那深深的壓痕和地毯上的尿漬,交替著出現在朦朧的夢境裡。一帆風順的人生早不見蹤影,置身在看不到岸邊的現實,讓他覺醒到初嚐敗仗的根源是對失智症無知,他禁不住淚流滿頰[2]。
■台灣步入高齡化國家,失智長照成為重要課題
台灣目前已正式步入高齡化國家,隨著老年人口比例的迅速成長,有關失智症的議題也逐漸受到大家的重視。目前全球失智症人口近5千萬人,平均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而在台灣80歲以上的老人,每5人即有1人是失智者。
臺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失智症個案管理師呂念諭說,失智非單純老化或記憶減退,也不是一種疾病的名稱,而是一種腦部功能受損所造成的「疾病症候群」,其症狀不單純只有記憶力的減退,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包括有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各方面的功能退化,同時也可能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症狀,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人際關係、工作能力、基本自我照顧及獨立生活能力。
呂念諭指出,較常見的失智症大致分為兩類,「退化性」及「血管性」,但患者有時會存在兩種或以上的病因,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與「血管性失智症」並存(又稱為混合型),該病症是一個進行性退化的疾病,病程上從輕度時期的輕微症狀,逐漸進入中度、重度、末期症狀,退化的時間也不一定,有個別差異[3]。
■《刺胳針》[6]除了天生基因遺傳,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
隨著年齡的增長罹患失智症的比率也會越來越高;然而將高收入國家(high income countries)與中低收入國家(middle-incom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相比較後可以發現,高收入國家的高齡人口失智的情況低於中低收入的國家,也就是說,年齡這項危險因子確實可以透過適當的方式來降低罹患失智症的可能。
目前已經較為普遍認可的失智症危險因子有九項,包括:教育層度低、高血壓、聽力障礙、抽菸、肥胖、憂鬱、缺乏運動、糖尿病與低社交生活。今年的建議中特別增加了三個危險因子:過度的飲酒、腦部的受傷與空汙。
■預防失智症可以從兩個層面著手
▪第一個部分是減少神經病理學的受損(neuropathological damage)
執行的方針包括:控制血糖、治療血壓、避免頭部受傷、停止抽菸、減少空汙與減少中年肥胖。
▪第二個部分則是增加認知功能的儲備(cognitive reserve)
透過治療聽力受損、維持社交生活與受教育則是建議的方式。此外,規律的運動、減少憂鬱的發生與避免過度飲酒被建議為同時減少神經病理學的受損和增加認知功能的儲備。
如果將這些「人的生命旅程(早年、中年與晚年)」與「危險因子」配合比較的話,可以得到以下的對照:
▪早年(<45歲):教育層度低。
▪中年(45-65歲):聽力受損、腦部受傷、高血壓、過量飲酒、肥胖。
▪晚年(>65歲):抽菸、憂鬱、社交缺乏、缺乏運動、糖尿病與空汙。
除了個人可以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減少罹患失智症的機率,政府的功能也不可忽略。正確的政策可以帶給國民更健康與較高的生活品質,落實全民教育與義務教育的延長可以減少早年低教育層度的問題;透過政策減少頭部外傷的活動與可能性,例如:美式足球因為需要利用頭部撞擊作為進攻手段的方式也經常造成球員罹患認知功能退化的問題。
減少國人飲用酒精的程度以及減少空汙的排放都是需要政策面的支持;另外,落實全民的心血管健康與糖尿病的預防等等措施,都是建議政府可以採取的相對應措施[4]。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而東亞地區的失智症盛行率為6.99%。國際失智症協會(簡稱ADI)將每年9月訂為國際失智症月,在2016年主題是「記得我」(Remember Me),就是要提醒民眾,即使罹患失智症的家人,現在可能已經不記得我們,但曾經共度過的美好時光,一直都在彼此心中[5]。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自由時報)「媽媽說紅茶是鹹的」紀錄失智10年血淚 紀錄片首映: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436389
[2](天下雜誌)「媽媽,對不起!一個獨身中年大叔照顧失智母親的故事」:https://csr.cw.com.tw/article/42019
[3](桃園電子報)「台灣步入高齡化國家 失智長照成為重要課題」:https://tyenews.com/2021/04/120783/
[4](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刺胳針》發表失智症論文精華篇:除了天生基因遺傳,高達40%的失智症是可以避免的」: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4063
[5](國民健康署)「記得我…關懷失智家人 注意早期7徵兆 預防失智症,從健康生活做起」:https://www.hpa.gov.tw/Pages/Detail.aspx?nodeid=1136&pid=3158
[6]
Livingston G, Huntley J, Sommerlad A, Ames D, Ballard C, Banerjee S et al. Dementia prevention, intervention, and care: 2020 report of the Lancet Commission. The Lancet. 2020 Aug 8;396(10248):413-446.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367-6
➤➤照片
(康健雜誌)「失智症的原因是什麼?10大症狀、治療預防一次了解」: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84085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免費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edu.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衛生福利部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國民健康署
#高齡長照 #失智症 #失智症危險因子#教育層度低 #高血壓 #聽力障礙 #抽菸 #肥胖 #憂鬱 #缺乏運動 #糖尿病 #低社交生活 #過度的飲酒 #腦部的受傷 #空汙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天下讀者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最容易與人連結的時代,也是最容易感到孤獨的時代。
#孤獨,是21世紀快速蔓延的新流行病
第一線的警務人員表示,大家多以為貧窮、沒有小孩的老人才會孤獨死
🚨實際上有經濟能力的中壯年人士,孤獨死比例正在逐年升高
「孤獨感」就跟口渴、肚子餓一樣,是個生理訊號,通知我們必須向外連結
❤️不要低估善良的影響力,加強彼此的陪伴與連結,就能讓我們克服孤獨
#天下網路書店 獨家套組
紐約時報暢銷書《當我們一起》+《天下雜誌:最後一程,誰來相伴?》
👉🏻https://bit.ly/3BO7Fba
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看到我們的孩子還有老人家能夠快樂出門平安回家,就是最大的欣慰。」-這是春日鄉鄉長柯自強提到推動幸福巴士最令人感動的一件事。公路總局在2016年試辦DRTS計畫,可以透過事前預約來搭乘,也可以彈性調整路線,因地制宜提升公共運具的營運效率,落實偏鄉「行」的正義,更讓就醫、就學、購物等民生需求,獲得真正滿足!
《牧路》內容搶先收藏: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98303
▶️MOMO購物網 https://reurl.cc/kZWq5G
►內文搶先看 https://smiletaiwan.cw.com.tw/article/4624
#公路總局#幸福巴士#偏鄉運輸#DRTS#幸福小黃
► @公路總局:公路人 粉絲團,為你停靠或前行!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cZGXGPOwaPc/hqdefault.jpg)
天下雜誌 老人 在 豐富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今天邀請到 理財生活通節目主持人 夏韻芬小姐來談新書《找個理由來退休:夏韻芬富樂中年學》
主張一定要想辦法無債進入退休生活,以及為人父母的,養老金流要與孩子的留學金流分流規劃,
免得孩子及孩子的配偶日後萬一替人作保、創業造成損失,連帶拖累上一代變成下流老人。
理財要趁早規劃,三、四十歲時就可以規劃了。
夏韻芬認為這就是要能享有富樂中年所必須及早規劃與力行的中年心(新)生活運動。
《找個理由來退休:夏韻芬富樂中年學》 https://reurl.cc/e9D1kQ
作者: 夏韻芬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2020/12/25
#富樂中年學 #退休 #財務自由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g7rVEVCN0g/hqdefault.jpg)
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今天貝克街1981邀請到,台北大學犯罪系助理教授 沈伯洋,來帶大家偵破不流血、無煙硝的「資訊戰」。
中國師法俄羅斯對台灣發動資訊戰,經過3年演化模式不斷改變,從「跨海直營」變成找人在地協力,手法愈趨細緻難辨。
而國內各政黨競逐網路聲量、政府宣傳政策帶風向,也靠資訊戰「維穩」。
到底國外勢力與國內當權,如何利用網路科技打一場無聲的戰爭?你又會是這場戰爭的受害者嗎?
本集精彩「聽」點:
✔ 疑點一:哪些人是資訊戰的「高風險受災戶」?
✔ 疑點二:全球掀資訊戰,中國對台手法如何演進?
✔ 疑點三:從個人到政府,如何應對無煙硝的戰爭?
----收聽完整節目----
📌 Apple Podcast https://apple.co/3nFOuJZ
📌 SoundOn https://bit.ly/2KPUlNW
📌 Spotify https://spoti.fi/3nT8CbH
📌 下載《天下雜誌APP》 分類清楚更好聽 http://bit.ly/3rjkDsP
主持人:天下影視中心總監 李洛梅
來賓:台北大學犯罪系助理教授 沈伯洋、天下雜誌副總編輯 林倖妃
企劃:姚立強
#聽天下 #貝克街1981 #podcast #假新聞 #misinformation #fakeNews #informationwarfare #假新聞 #沈伯洋 #資訊戰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cI1S4Ug4ug/hqdefault.jpg)
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天下雜誌- 【高齡社會,老人如何活出尊嚴?】...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高齡社會,老人如何活出尊嚴?】 台灣是全世界老化速度最快的國家。2018年,台灣每7人就有1位老年人。預估2026年會超過20%,進入「超高齡社會」。 ... <看更多>
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康健雜誌】新照顧時代- 百大優質老人照顧機構宜蘭瑪利亞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以「細緻照顧」備受推崇的宜蘭瑪利亞長期照顧中心,依聖經上說「凡您們對我這些最小兄弟中一個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為出發,由第一線帶領服務的修女 ... ... <看更多>
天下雜誌 老人 在 [問卦] 台灣55~64歲的人超過一半已經退休了?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