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教育 #讀書策略 🇹🇼
不是鼓吹追求醫科,而是他堅持夢想的毅力
(從應屆畢業唸完大學後又服役,從47級分進步到75級分)
📌國文
基本的三十篇古文要有一定能力的理解和熟悉,然後針對今年來的閱讀題型可以去找有做題型分類的歷屆寫寫看,然後寫過幾篇後你會發現基本上答案都能由題目提供的文章重點選出來。
📌英文
基本是單字量要足夠,不要只背單字而是要知道如何使用,然後文法和句型的理解不能只是死背就好!閱讀測驗的話,入門可以寫寫看six ways 和 target reading 這兩個系列。
📌數學
不要去研讀什麼複雜又艱深的模擬考題,好好了解基本的觀念如何使用,然後題型不一定要多,但是練習的題目要夠解題用到的觀念要夠清晰!觀念不清晰的同學可以看看課本,以前我總覺得課本是廢話,但是重考後我卻常常翻看本釐清觀念!講義的話對話式我覺得不錯啦,不過這就見仁見智了
📌自然(物理、化學、生物、地科)
物理其實觀念這件事本身很重要,有時候會覺得題目怎麼這麼難,但是其實只是有些用到的觀念我們不夠清晰。覺得物理程度不好的同學可以回去翻翻課本,基本上思路清晰後會發現物理超簡單超基本
很多人認為化學和生物有背就有分,不過其實在要背的東西背完後,如何理解和整合這些觀念才是拿高分的關鍵!這三科一開始我以為追求難題都會就能拿高分,不過後來才明白只有大考中心的題目才像大考中心的題目,而他們的題目觀念最重要,也是為何去年指考我能輕鬆九十幾的原因,物理我寫大滿貫和三十年歷屆試題,化學我是刷引航和九陰,生物我寫歷屆試題。
至於地科,基本上我蠻推薦地球科學嘿皮書和新關鍵的,這兩本都蠻能讓學生理解而不是死背的!
📌社會(歷史、地理、公民)
其實這類的我沒有很強不過還是說一下,公民的話ptt有無償講義,你可以當作快速複習或是和我一樣把一些觀念寫在上面之後就看!歷史的話還是問問版上其他神人,我的歷史除了背沒有其他特別的心得。地理的話,其實一些基本的觀念懂的話我覺得這是社會科裡面最接近理科的一科!
大 滿 貫 數學複習講義 在 年輕闖王 尚明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分享】(正確學習數學有助於鍛鍊靈活的思維)
認識我的朋友,往往會很訝異我對很多事情的看法,訝異我對於這些事情有很突出、頂尖的想法!往往剛認識我的朋友,就會問我是讀什麼科系的、什麼學校的,當我說我大學讀物理、研究所讀數學,他們就更訝異了!因為我所涉及的領域,往往和數學、物理不直接相關,卻常常比該領域本科出身的資深人員,還更有洞見。我只能告訴他們:「如果一個人的思維夠靈活,事實上做什麼都沒關係。」這是我的肺腑之言!本段視頻,就要分享關於「數學學習的觀點」,讓學生和家長能夠有所獲益。大致內容如下:
常常很多家長會認為「學好數學就是要做大量的題目」,事實上,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但是,我認為,任何領域要有優秀的表現,不能脫離「適當的練習」。這不是玩弄文字遊戲,而是確實的。但是所謂「適量的題目」,卻是因人而異、因單元、因難度而異的,無法一概而論。
首先,我來談「做大量的題目」不僅對於思維的訓練無益,反而有害兩種理由:
1. 你我都當過學生,當作業被要求的量太多的時候,我不只數學,還有各科的作業需要做,那我只能應付了事。所以,如果我認為作業多到無法好好做完,索性就乾脆不做了,或是「技巧性」的虛應故事,比如:隨便在講義上面弄一些計算過程,應付老師檢查;或是,和同學商量,100提的作業裡,每人分配做10題,剩下的到學校在互相抄寫。這樣子大量的作業,沒有真正讓學生有意義的完成。
2. 即使學生真的非常認真地把每一題作業都做完,也不值得高興。你思考一下,每個段落的題目,能有多少獨立題型?100題裡面,了不起15~20個獨立題型,而其他的都是「重複的題型」,頂多換個敘述模式、改個數字...就變成新的題目了。可是大量的題目壓力,頂多鍛鍊學生成為考試機器,看到相同、類是題型,就直接套用公式,或是之前的解法。頂多訓練學生「在類似題型之下的記憶熟練度,以及快速答題技巧」這有何用?不真懂,沒有透過作業的練習當中,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變通力。那麼這樣的"作業"是失去價值和意義的。
回到大考的命題原則:
每年升學考試的大考,這些命題老師、教授,都會被要求,要避開過往的類似題型,尤其要避開坊間的參考書、補習班試題。
所以,嚴格說來,每一年的大考,所有的數學題,都可以說是『新題型』。如果是用題海戰略訓練出來的學生,基本上很難應付他"沒看過"的題目、題型。因為他不會獨立思考。
但是,在現階段的教育環境之下,無論是學校、補習班,事實上都非常用力地落實「填鴨式」教育,無法讓學生真正融會貫通。即便是名校+名補習班+名師,結果也一樣。
我有一個朋友,一個長輩,他的孩子,是台北市相當前段的公立知名學校畢業的學生,在校期間也在台北非常有名的補習班補習,在校的數學成績都保持中上。應屆畢業那年,他大學"指考"(相當以前的大學聯考),數學滿分100分,你猜看看他考多少分?2分!是的,100分的成績裡面,他只拿到兩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數學經年累月的時間發展、累積下來,各個章節都有為數不少的"題庫",平常學校、參考書、補習班、小考、段考,大多數題目都是從題庫當中選出來的,沒有多少的改變。所以,依據平常重複大量的練習,可以在校內甚至模擬考有效得分。(因為都是看過的、類似的題目)
但他面對不重複的大考題型時,由於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就無法繼續有效得分。
我認為,『教學生思考、推理、觀察、發現,才是學習數學真正的價值!』
正確的學習數學,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提升思考的深度、廣度、靈活度。也不會把書讀死了,讀成「生活的白痴」!
我在台大數學研究所的時候,有一個大學部的學弟,在數學的專業上,近乎天才(或許,就是天才)。
怎麼說呢?
能進到台大數學系的大學部學生,很多都是怪咖級的高手。說實在的,他們在高中時大概都是班上甚至校內的頂尖人物。而這個學弟,竟然能在期中考、期末考之前,幫幫上同學做「總複習」,把考試範圍的重點,整理教給同學之外,還能解決在這段時間同學所遭遇到課程當中不會做的習題,無論是微積分、代數、微分幾何、高等分析...全都難不倒他。所有問題能夠有條不紊的解析給同學聽。能讓一群怪咖折服,並不容易。所以,我說他是天才也不為過。
但是,一次我在系辦公室前面的空間和指導教授meeting時,意外看見了一幕:
這個學弟來到了系辦公室外面探頭,助理小姐看到了,就問他要做什麼?他吱吱嗚嗚的不知道要說什麼。助理小姐見狀,就走到門口,和他對話。過程中,這個天才學弟,一直「阿...我...阿阿...我要....恩...我....」這樣,不斷重複,至少5~10分鐘。
過了老半天,才知道,他因為成績優秀,想要申請獎學金,要問助理小姐該如何做而已。
這樣簡單的表達,正常人30秒一定說清楚了,厲害的人恐怕3秒鐘也就夠了。
而這位學弟,專業上的天才,竟然呈現出這種溝通能力。近乎生活的白痴,這樣說,大概也不為過吧?!
你,希望讀書讀成什麼樣子的人呢?死讀書,不知變通?這是你要的結果嗎?你希望你的孩子也變成這樣的高手嗎?
唯有正確的讀書,才能造就優秀的腦袋;唯有真正優秀的腦袋,能夠在人生當中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
贏家教練 尚明祝福你也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有效鍛鍊思維,成為社會的棟梁!
大 滿 貫 數學複習講義 在 年輕闖王 尚明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讀書是否會讓人讀到呆掉呢?
如果態度不對,方法用錯!
高成績、高學歷,很可能是低能力的人喔!
【分享】(正確學習數學有助於鍛鍊靈活的思維)
常常很多家長會認為「學好數學就是要做大量的題目」,事實上,我不同意這樣的觀點。但是,我認為,任何領域要有優秀的表現,不能脫離「適當的練習」。這不是玩弄文字遊戲,而是確實的。但是所謂「適量的題目」,卻是因人而異、因單元、因難度而異的,無法一概而論。
首先,我來談「做大量的題目」不僅對於思維的訓練無益,反而有害兩種理由:
1. 你我都當過學生,當作業被要求的量太多的時候,我不只數學,還有各科的作業需要做,那我只能應付了事。所以,如果我認為作業多到無法好好做完,索性就乾脆不做了,或是「技巧性」的虛應故事,比如:隨便在講義上面弄一些計算過程,應付老師檢查;或是,和同學商量,100題的作業裡,每人分配做10題,剩下的到學校在互相抄寫。這樣子大量的作業,沒有真正讓學生有意義的完成。
2. 即使學生真的非常認真地把每一題作業都做完,也不值得高興。你思考一下,每個段落的題目,能有多少獨立題型?100題裡面,了不起15~20個獨立題型,而其他的都是「重複的題型」,頂多換個敘述模式、改個數字...就變成新的題目了。可是大量的題目壓力,頂多鍛鍊學生成為考試機器,看到相同、類是題型,就直接套用公式,或是之前的解法。頂多訓練學生「在類似題型之下的記憶熟練度,以及快速答題技巧」這有何用?不真懂,沒有透過作業的練習當中,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變通力。那麼這樣的"作業"是失去價值和意義的。
回到大考的命題原則:
每年升學考試的大考,這些命題老師、教授,都會被要求,要避開過往的類似題型,尤其要避開坊間的參考書、補習班試題。
所以,嚴格說來,每一年的大考,所有的數學題,都可以說是『新題型』。如果是用題海戰略訓練出來的學生,基本上很難應付他"沒看過"的題目、題型。因為他不會獨立思考。
但是,在現階段的教育環境之下,無論是學校、補習班,事實上都非常用力地落實「填鴨式」教育,無法讓學生真正融會貫通。即便是名校+名補習班+名師,結果也一樣。
我有一個朋友,一個長輩,他的孩子,是台北市相當前段的公立知名學校畢業的學生,在校期間也在台北非常有名的補習班補習,在校的數學成績都保持中上。應屆畢業那年,他大學"指考"(相當以前的大學聯考),數學滿分100分,你猜看看他考多少分?2分!是的,100分的成績裡面,他只拿到兩分!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數學經年累月的時間發展、累積下來,各個章節都有為數不少的"題庫",平常學校、參考書、補習班、小考、段考,大多數題目都是從題庫當中選出來的,沒有多少的改變。所以,依據平常重複大量的練習,可以在校內甚至模擬考有效得分。(因為都是看過的、類似的題目)
但他面對不重複的大考題型時,由於欠缺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就無法繼續有效得分。
我認為,『教學生思考、推理、觀察、發現,才是學習數學真正的價值!』
正確的學習數學,可以訓練學生的思維,提升思考的深度、廣度、靈活度。也不會把書讀死了,讀成「生活的白痴」!
我在台大數學研究所的時候,有一個大學部的學弟,在數學的專業上,近乎天才(或許,就是天才)。
怎麼說呢?
能進到台大數學系的大學部學生,很多都是怪咖級的高手。說實在的,他們在高中時大概都是班上甚至校內的頂尖人物。而這個學弟,竟然能在期中考、期末考之前,幫幫上同學做「總複習」,把考試範圍的重點,整理教給同學之外,還能解決在這段時間同學所遭遇到課程當中不會做的習題,無論是微積分、代數、微分幾何、高等分析...全都難不倒他。所有問題能夠有條不紊的解析給同學聽。能讓一群怪咖折服,並不容易。所以,我說他是天才也不為過。
但是,一次我在系辦公室前面的空間和指導教授meeting時,意外看見了一幕:
這個學弟來到了系辦公室外面探頭,助理小姐看到了,就問他要做什麼?他吱吱嗚嗚的不知道要說什麼。助理小姐見狀,就走到門口,和他對話。過程中,這個天才學弟,一直「阿...我...阿阿...我要....恩...我....」這樣,不斷重複,至少5~10分鐘。
過了老半天,才知道,他因為成績優秀,想要申請獎學金,要問助理小姐該如何做而已。
這樣簡單的表達,正常人30秒一定說清楚了,厲害的人恐怕3秒鐘也就夠了。
而這位學弟,專業上的天才,竟然呈現出這種溝通能力。近乎生活的白痴,這樣說,大概也不為過吧?!
你,希望讀書讀成什麼樣子的人呢?死讀書,不知變通?這是你要的結果嗎?你希望你的孩子也變成這樣的高手嗎?
唯有正確的讀書,才能造就優秀的腦袋;唯有真正優秀的腦袋,能夠在人生當中創造屬於自己的成功。
贏家教練 尚明祝福你也能夠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有效鍛鍊思維,成為社會的棟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