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粟海濱】
每逢暮春至初夏,罌粟花就以濃豔妍麗的姿態從容綻放輕盈搖曳,為原野染上點點顏彩。尤其是臨著岸邊,浪潮輕拍海風徐來,稠紅纖粉隨之輕舞斑斕,最是賞心悅目。
《淺灘島的罌粟花》(Poppies, Isles of Shoals,1891)捕捉的就是初夏時節,罌粟盛開嬌美時。
---------------
從構圖看來,《淺灘島的罌粟花》畫面可分為三部分,藉由長短不同、方向各異的筆觸堆疊:
前景罌粟花叢主要由紅色和綠色醞釀對比效果,中景白色、灰色、藍色和紫色構成海水與岩石,遠景則有迷濛似霧的淡藍色撐出一片晴空。飽滿濃密映襯淺淡灰褐,使得罌粟花叢與崎嶇岩岸之間,也自有映照。
於是乎無論色彩或質感,都有了輕重剛柔的相較。
望向遠處,背景是一望無際的海洋連結遼闊的天空。幾座礁岩錯落岸邊,偶有帆船駛過,說明此處並非荒島,而是休閒度假之處。沿著岸邊散步,可以享受海洋氣息吻過臉頰,欣賞水面波瀾瑩澤,還有迎風飛颺翩翩花影。要是興起,再駕船出海徜徉穹天碧海,正如陽春煙景,大塊文章那般暢意自得。
坐困家中焦慮戒慎的當下,光是看這畫面都舒心許多,你說是不是?
---------------
就主題、色調和手法而言,《淺灘島的罌粟花》可說是典型印象派風格,而且看起來似乎跟莫內(Claude Monet,1840-1926)的諾曼地系列場景頗為類似?然而這件作品卻是出自美國畫家柴爾德・哈薩姆(Childe Hassam,1859-1935)之手。
哈薩姆是美國印象派先驅,職業生涯漫長、多產且成功。他的創作種類多元,包含油畫、水彩、粉彩與插畫共2000多幅,自1912年開始,又陸續創作400多組銅版畫。創作量這麼大,並不是畫心酸給自己看,人家哈薩姆不僅擁有良好聲譽,作品銷售成績也很傲人。
事實上也是因為哈薩姆和另一位美國印象派女畫家瑪莉・卡莎特(Mary Cassatt,1844-1926)推波助瀾影響之下,美國收藏家後來購入更多印象派作品,大大開闢海外市場,迎來事業高峰。由此可見他在美國畫壇的地位。
---------------
就像當時許多有志於藝術創作的年輕人那樣,都得到巴黎打滾實際體驗過一番,才會找到人生方向,即使23歲時便已在波士頓享有名聲,哈薩姆毅然決定在26歲那年前往巴黎取經學習。算起來,他跟梵谷一樣,1886年來到巴黎時,印象派已經是最後一次舉辦畫展,接下來當年共同對抗古典學院傳統的眾人要各奔前程各尋出路。
而人在巴黎的哈薩姆,張開雙臂熱情擁抱印象派以及法國文化,在那如魚得水過了3年,才回到美國,定居紐約。
哈薩姆的創作以描繪新興繁榮的城市景觀聞名,紐約、巴黎和波士頓這幾座大城最常出現在他筆下。
然而早在遠赴巴黎之前,哈薩姆就曾經說過:「能夠流傳後代者,就是描繪自己的時代和日常生活場景的人。」
〝the man who will go down to posterity is the man who paints his own time and the scenes of every-day life around him.〞-- Childe Hassam, 1892
說起來就是因為取材自當代生活,創造獨特〝時代感〞,後世如我們才能見到那些年的那些人和事。若只是糾結於傳統神話、歷史和宗教題材,除了技法革新或者人物服裝著墨有所差異,其實很難讀出時代訊息對吧?哈薩姆對當代生活題材的堅持便如同印象派。
---------------
但是在擁擠都會待久了,總是需要僻靜之處舒緩歇息,因此哈薩姆也常在鄉村歇憩,藉以取得靈感。對他而言,描繪當代生活始終是創作中心,無論是喧囂城市或者是靜謐郊野。
《淺灘島的罌粟花》便是哈薩姆在美國東北緬因州淺灘島(Isles of Shoals)放暑假時的作品。
---------------
哈薩姆在島上的避暑生活肯定很愜意,因為這兒有當時新英格蘭地區最早的度假飯店之一-阿普多爾飯店(Appledore House)。飯店經營者中包含哈薩姆的好朋友-女詩人西莉亞・薩克斯特(Celia Thaxter,1835-1894)。
薩克斯特自小在淺灘島長大,阿普多爾飯店即是由她的父親所創立。或許是家境富裕,也是父親觀念開明,加上自身才華,飯店千金薩克斯特得以生活無虞專心創作,名列19世紀末美國最受歡迎的作家。
有薩克斯特坐鎮的阿普多爾飯店,不僅招來哈薩姆1890至1894年間到此度過夏天,暫時解脫擾嚷塵煙,也吸引眾多紐約仕紳名流和藝文界人士前來度假。薩克斯特以她女性特有的細膩品味管理飯店花園,在岸邊種滿罌粟花,為她自己提供寫作材料,也成為哈薩姆的創作養分。
若是以阿普多爾飯店受歡迎的程度,實際上不可能像《淺灘島的罌粟花》畫面裡那般杳無人煙,僅有帆船和孤鳥掠過遠處;然而繪畫本來就不同於攝影,畫家會在構圖時有所考量添加或刪減,以求最佳效果。因此哈薩姆捨去人群,僅以遠帆暗示稀罕人跡與恬適氣氛。
《淺灘島的罌粟花》是哈薩姆的〝阿普多爾飯店放暑假〞系列中最傑出的作品之一,反映了他成功處理光線和色彩的出色技巧,也體現19世紀晚期對於新英格蘭早期殖民地區景色的欣賞。
---------------
可惜女詩人薩克斯特1894年去世之後,飯店失去往日光彩,景況不再,更於1914年毀於一場大火,那些風流往事僅存斷垣殘壁焦土槁木,總是讓人唏噓。
幸虧後來花園獲得重建,也成為當地重要觀光景點,好讓人遙想鍍金時代時,飯店千金與藝文人士的飛揚與風雅。
1919年,早已事業有成的哈薩姆和妻子在紐約長島東漢普頓(East Hampton)買下一座殖民時期古宅,作為夏季避暑之處。如今此地早已是紐約名流重要置產之處,冠蓋雲集,動輒天價。能在東漢普頓夠擁有一座度假莊園,更是富豪彰顯身價必備要件。
由此看來,哈薩姆不僅畫畫很厲害,就連投資房地產都很有眼光哩~(最好是
---------------
#國家藝廊影片導覽《淺灘島的罌粟花》
https://www.facebook.com/nationalgalleryofart/videos/224150322506845/
#跟著哈薩姆去度假
#美國印象派代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大飽礁水世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飽礁達人 #大飽礁海鮮 #大飽礁捕捉 ★更多的精彩內容請看: ↓↓ 這邊這邊~別忘了按訂閱及喜歡支持一下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tS4icxFl5lAvEVkLApCcA ★熱門影片貼心推薦 ▎喜歡釣魚的你: https://www.y...
「大飽礁捕捉」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飽礁捕捉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大飽礁捕捉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飽礁捕捉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飽礁捕捉 在 大飽礁水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飽礁捕捉 在 大飽礁水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飽礁捕捉 在 大飽礁水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飽礁捕捉 在 大飽礁水世界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大飽礁捕捉 在 大飽礁捕捉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大飽礁捕捉 在 大飽礁打獵捕捉的推薦與評價,YOUTUBE ... - 資源回收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大飽礁捕捉 在 有熊老師陪你教數學- 台灣河川裡的外來入侵魚種第一多的 的評價
- 關於大飽礁捕捉 在 2022筍殼魚料理-電腦組裝筆電開箱經驗分享,精選在Youtube ... 的評價
大飽礁捕捉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懷鄉文集《靠岸》第六章 舞浪鼓
農曆五月仲夏,吹東南風,當血紅的夕陽像觸礁的輪船,慢慢沉沒在海平線下,豔麗的紅霞渲染了海天,喧騰的色彩,隨著湧浪,在海面跳躍著,直到落日完全沒頂,一切才回歸平靜。此時,一輪明月像被一波波海浪推起似的,悄悄升上夜空,皎潔的月光灑在墨藍的海面上,像海中之湖,又像某處仙境的入口,吸引著航海的人,航向一段古老又美麗的傳說。
此時大陳島的近海,正值一年一度的小黃魚(又名黃花魚)季節,曾祖父羅洪亮領著水手們,揚起風帆,分乘二艘單帆帆船,趁著明亮的月光,在島的近海巡航,只要將一張張漁網投入海中,由二艘帆船拖曳著,就能捕撈一網又一網金黃斑斕的小黃魚,肉豐質細,入口滑嫩的小黃魚,對漁民而言,那可是一尾又一尾的活黃金。
羅家約莫是在清光緒年間,曾祖父羅洪亮那一代才遷移到大陳島的。原本在大陸浙江就有田產的曾祖父,為什麼不留在大陸守著祖產,卻要冒險遷移到大陳島拓荒?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看中了當時大陳島還是一處人湮稀少的荒島,遍島無主的土地,誰先開墾就歸誰的;再則就是大陳島是浙江第二大漁場,周遭海域漁產豐富,終年不絕。
當時在大陸,地籍制度已具規模,土地均繪有清丈圖冊,記載業主姓名、土地坐落、地積甲數等,因此大陸溫嶺的土地多半都已各有所屬,對於已擁有祖產的曾祖父,守成有餘,但已無圈地拓荒的空間。曾祖父算是最早來到大陳島拓荒的一批人,他率先圈了許多荒地,再逐步將之開墾為可耕種的農地,至於在大陸的田產則出租給佃農,然後每年從大陳島渡海回溫嶺老家去收田租。
但在大陳島擁有土地也不是「先到先佔」那麼簡單,口說無憑,而當時在大陳島也沒有「地契」這種東西,那要怎麼認定土地屬張家、李家還是羅家呢?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實際進行土地開墾。
「是你開墾的,就算是你的土地;你沒開墾的部分,就不能算你的土地!」父親說,這也算是曾祖父那批人初來大陳島時,大家彼此雖不成文,但一致遵守的潛規則。
為了擁有更多的土地,曾祖父十倍於其他鄉親的勤奮,日以繼夜地拓地墾荒。
「早不見太陽、晚不見太陽。」父親說,這就是曾祖父初到大陳島的生活的寫照,意思是曾祖父每天總是天還沒亮,就到圈下的土地耕種,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睡覺,十年如一日,無日歇息。
曾祖父把一大片無主荒地劃成自己的地界,然後在地界內,親手把土裡大小不一的岩石,一塊一塊地挖除;再把密密叢叢的雜草,一把一把地拔乾淨;繼而將又乾又硬的土壤一鋤一鋤地翻開;最後撒下農作的種籽,辛勤耕耘,等待秋穫冬藏。
就這樣,憑藉著異於常人的毅力與勤奮,曾祖父把一畝畝的荒地變成良田,開拓出羅家在大陳島的大片田產。
「勤勞,才是羅家真正的地!」所謂身教更重於言教,父親認為,曾祖父是用一生的汗水,替羅家的後代子孫,樹立了代代相傳的治家家訓。
除了對墾地的執著,大陳島周遭海域的豐富漁場,更是被曾祖父視為快速累積財富的重要資源。在曾祖父的算計中,田地一旦開墾好了,可以出租給佃農收田租,也可以雇請長工耕作,不必再親力親為,騰出的時間,可以專於漁獲捕撈。環繞大陳島礁的海域,棲息著眾多享譽海內外的魚種,七星鰻、虎頭魚、黑鯛、石斑等,幾乎四季皆有漁產可供捕撈,曾祖父精準地掌握了大陳島陸地、海上的天然資源,加以過人的勤奮刻苦,羅家在他的經營下,自然愈加興旺了。
對許多大陳島漁民而言,大海是賴以維生的母親,從滔滔白浪的海裡,捕撈起來的漁獲,是大海對於辛勤漁夫的賞賜,也是一家溫飽的依靠。每一個曬得黝黑的漁民,臉上大大小小的曬斑,更是上天透過熾熱的陽光,所頒贈的驕傲勳章,為每一個甘冒海上風險,為家計生存而奮鬥不歇的漁民們,烙印出讓後代子孫永誌難忘的徽記。
如前所言,在大陳島的海域,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漁汛,每年農曆三月左右是烏賊季,漁民們會開始為捕烏賊做前置工作的準備。
「我們家每年農歷三月,都會到一座叫屏風山的小島附近,搭起草棚,待上一個多月捕捉烏賊。」父親說,只要算好潮流,在附近海域放下一個個用竹子編造的特製竹籠,就表示這是你的海區,其他人就不會越界到你所屬的標示區域捕捉烏賊,換言之,這個海區,也成為一種大家各自默守,互不侵犯的私有領域。
烏賊汛期裡,曾祖父與祖父這對父子,總是划著竹筏到屏風山小島旁,將竹籠布置在自屬區域的近海,他們會在竹籠子裡,放入一隻母烏賊,等漲潮時,會吸引公烏賊進來,這個特製竹籠在兩頭開了外大內小的束口,公烏賊一旦鑽進來就出不去,等到退潮時,就划著竹筏出去收拾一個個竹籠,滿載著烏賊返回島岸。
也有漁民用會漁網捕撈烏賊,這另一種捕法,漁網的上層繫著浮筒,下層綁著重物,讓漁網上邊浮在海面,下邊沉進海裡,算準了烏賊群聚的海域,駕駛著竹筏網捕烏賊。
「為了捉烏賊,我小時候有一次還差點淹死!」父親回憶起一段年少時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的往事。
那時的父親大約十三、四歲,祖父因農、漁兩頭忙著,祖母也下田協助祖父幫忙農事,於是祖父交待父親負責炊煮全家人的午飯。由於大陳島風很大,生火不易,結果父親煮了半天,依然無法將米飯炊熟,害得一家人中午沒飯吃,祖父就把父親痛罵了一番,認為父親身為長子,卻連飯都不會煮。
挨了罵的父親,心情特糟,索性溜出家門,去到一家賣甜餅的店家,店家老闆娘對他說,現在是烏賊季,海面上有很多烏賊因為被魚咬傷,游不動,只能漂浮在海面上,只要去撿一隻烏賊回來,就可以和她換一個甜餅。年少的父親聽了大喜,心想就撿幾隻烏賊跟老闆娘換些甜餅帶回家,家人至少還有甜餅可吃。於是找了一位朋友,二個少年就划了竹筏出海去撿烏賊。
但他們這一對不自量力的小孩,根本不會操控竹筏,加上那一天的海象不好,海流又特別強勁,竹筏竟被海流愈帶愈遠,父親一急,使盡全身力氣划著竹筏,卻因為用力過度,竟把槳都划斷了,沒了槳的竹筏往外海漂離,離岸愈遠了。
所幸此時有一艘帆船駛過,二個孩子立刻大聲呼救,帆船上的漁夫發現父親的竹筏,快速靠了過來,父親趕忙向帆船拋繩,但因為過於緊張,繩子拋出的同時,一個重心不穩,就跌進了湍急的海流裡,還好繩頭已經拋上了帆船,而父親跌進海中時,腳適巧被繩索纏住,帆船上的漁夫趕忙拉繩,把父親拖到船上,此時父親早已精疲力盡,掉進海流裡的同時又喝了好幾口的海水,但總算保住了小命。
父親為了逞強,連一隻烏賊都沒抓到,還差點賠上性命,當時內心的沮喪和懊悔,實非筆墨可以形容了。飽受驚嚇的父親,深怕回家會被祖父責罵,於是一個人躲在家附近海邊的大岩縫裡,不敢回去,一直躲到晚上,滿天璀燦的星光,更增添父親內心的失落與寂寥,此時,祖父早已四處遍尋父親不著,好不容易,終於在岩縫裡找到孤身蹲坐岩石上的父親,祖父不發一語地牽起父親的手,就著星光,默默走回家去。
農曆五月,烏賊季結束,黃魚季開始登場,曾祖父、祖父和幾位水手,會分駕二條單帆帆船拉著漁網去捕黃魚。
其中一條是母船,包含船長在內共有水手四個人,另外有一船則是子船,配有二個水手,一正手一副手。他們都是選風平浪靜的夜晚,在吃完晚飯後出發,白天回航,天候不佳則不出航。在當時,曾祖父是船長,負責操帆及指揮二船,後來曾祖父過世後,就由祖父操帆和指揮。曾祖父和祖父這對父子操帆的技術,在當時的大陳島是遠近馳名的,必須熟悉海象,精算風向和風力,才能將帆船駕馭自如。於是卓越的駕船技術,加上對漁汛海域瞭若指掌,曾祖父、祖父每次返航,幾乎都是滿載而歸。
到了冬天,則是帶魚與鰻魚季,此時船必須開到更遠的地方。因為捕小黃魚的近海帆船,和釣帶魚與鰻魚的帆船,船型與設備都不相同。釣帶魚與鰻魚的帆船,大陳話叫「舞浪鼓」,漁船頭是尖長的,船型也比捕小黃魚船的體積大得許多。雖然一艘船一般也是配置四個人,但船身還有內艙,晚上可以睡在裡面。「舞浪鼓」一出海,通常要三、四天才回得來。
羅家雖擁有自請師傅專造的捕黃魚帆船隊,但「舞浪鼓」這種船,則是每年冬天去下大陳島,向人租來的。
漁民駕著「舞浪鼓」,船上配置一條很長的漁繩,一邊航行,一邊放繩,繩上有鈎、有浮筒,鈎上的餌則是用帶魚切片做成,用來誘使鰻魚上鈎。
「相較起來,冬天出海比夏天出海危險多了。」父親說。一來夏天作業的地方是在近海,天候若有變化,可以立即返航,就算遇到颱風來襲,但漁民們皆通曉觀看天象來判斷氣候,若有颱風接近,漁民從雲的形狀與海流湧浪,就可大致研判出來。但冬天的東北季風,卻是非常難掌握,有時突然颳起強大陣風,僅靠風力航行的帆船根本回不了頭,一不小心,整條船被風吹翻,也時有所聞,因此海難頻頻發生,亦不足為奇了。
羅家討海為生的家族事業,在大陳島大撤退後,便走入歷史,為了不讓島上的物資,在撤退後,被中共解放軍運用,包括家裡的帆船在內,島上所有帶不走的農耕工具、伙房炊具、漁用捕具,悉數遭到國軍銷毁,彷彿是替羅家先祖畢生的努力,劃下一個滄桑句點。
但也不是來到台灣就與漁業絕緣,當我們家被政府安置在花蓮的大陳一村後,政府曾讓大陳鄉親依自己的專長選擇職業,並給予輔導與補助,當時祖父選了「漁民」,政府便配撥一艘小噸位的漁船給祖父,祖父就靠著政府送的漁船,在花蓮近海捕了將近十年的魚,父親並曾陪著祖父出海捕過兩、三次魚。但因為不熟悉花蓮的漁場、魚種與魚性,所捕的漁獲連維持生計都有困難,直到船損壞了,索性不去維修,完全放棄捕漁的念頭了。
父親後來因考上碼頭工人而定居在基隆,雖然他在基隆港當了一輩子碼頭工人,過得仍是傍海營生的日子,卻是在一艘一艘精鋼鍛造的現代貨輪上,靠著扛負重物的苦力,養家活口,相較於曾祖父、祖父在驚濤駭浪中打漁搏命的日子,終究成為家族的歷史記憶了。
「舞浪鼓」,在海之子民的人生中漸去漸遠,成了夢境中的幽靈之船。
大飽礁捕捉 在 羅智強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懷鄉文集《靠岸》第六章 舞浪鼓
農曆五月仲夏,吹東南風,當血紅的夕陽像觸礁的輪船,慢慢沉沒在海平線下,豔麗的紅霞渲染了海天,喧騰的色彩,隨著湧浪,在海面跳躍著,直到落日完全沒頂,一切才回歸平靜。此時,一輪明月像被一波波海浪推起似的,悄悄升上夜空,皎潔的月光灑在墨藍的海面上,像海中之湖,又像某處仙境的入口,吸引著航海的人,航向一段古老又美麗的傳說。
此時大陳島的近海,正值一年一度的小黃魚(又名黃花魚)季節,曾祖父羅洪亮領著水手們,揚起風帆,分乘二艘單帆帆船,趁著明亮的月光,在島的近海巡航,只要將一張張漁網投入海中,由二艘帆船拖曳著,就能捕撈一網又一網金黃斑斕的小黃魚,肉豐質細,入口滑嫩的小黃魚,對漁民而言,那可是一尾又一尾的活黃金。
羅家約莫是在清光緒年間,曾祖父羅洪亮那一代才遷移到大陳島的。原本在大陸浙江就有田產的曾祖父,為什麼不留在大陸守著祖產,卻要冒險遷移到大陳島拓荒?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看中了當時大陳島還是一處人湮稀少的荒島,遍島無主的土地,誰先開墾就歸誰的;再則就是大陳島是浙江第二大漁場,周遭海域漁產豐富,終年不絕。
當時在大陸,地籍制度已具規模,土地均繪有清丈圖冊,記載業主姓名、土地坐落、地積甲數等,因此大陸溫嶺的土地多半都已各有所屬,對於已擁有祖產的曾祖父,守成有餘,但已無圈地拓荒的空間。曾祖父算是最早來到大陳島拓荒的一批人,他率先圈了許多荒地,再逐步將之開墾為可耕種的農地,至於在大陸的田產則出租給佃農,然後每年從大陳島渡海回溫嶺老家去收田租。
但在大陳島擁有土地也不是「先到先佔」那麼簡單,口說無憑,而當時在大陳島也沒有「地契」這種東西,那要怎麼認定土地屬張家、李家還是羅家呢?關鍵在於你有沒有實際進行土地開墾。
「是你開墾的,就算是你的土地;你沒開墾的部分,就不能算你的土地!」父親說,這也算是曾祖父那批人初來大陳島時,大家彼此雖不成文,但一致遵守的潛規則。
為了擁有更多的土地,曾祖父十倍於其他鄉親的勤奮,日以繼夜地拓地墾荒。
「早不見太陽、晚不見太陽。」父親說,這就是曾祖父初到大陳島的生活的寫照,意思是曾祖父每天總是天還沒亮,就到圈下的土地耕種,一直忙到天黑才回家睡覺,十年如一日,無日歇息。
曾祖父把一大片無主荒地劃成自己的地界,然後在地界內,親手把土裡大小不一的岩石,一塊一塊地挖除;再把密密叢叢的雜草,一把一把地拔乾淨;繼而將又乾又硬的土壤一鋤一鋤地翻開;最後撒下農作的種籽,辛勤耕耘,等待秋穫冬藏。
就這樣,憑藉著異於常人的毅力與勤奮,曾祖父把一畝畝的荒地變成良田,開拓出羅家在大陳島的大片田產。
「勤勞,才是羅家真正的地!」所謂身教更重於言教,父親認為,曾祖父是用一生的汗水,替羅家的後代子孫,樹立了代代相傳的治家家訓。
除了對墾地的執著,大陳島周遭海域的豐富漁場,更是被曾祖父視為快速累積財富的重要資源。在曾祖父的算計中,田地一旦開墾好了,可以出租給佃農收田租,也可以雇請長工耕作,不必再親力親為,騰出的時間,可以專於漁獲捕撈。環繞大陳島礁的海域,棲息著眾多享譽海內外的魚種,七星鰻、虎頭魚、黑鯛、石斑等,幾乎四季皆有漁產可供捕撈,曾祖父精準地掌握了大陳島陸地、海上的天然資源,加以過人的勤奮刻苦,羅家在他的經營下,自然愈加興旺了。
對許多大陳島漁民而言,大海是賴以維生的母親,從滔滔白浪的海裡,捕撈起來的漁獲,是大海對於辛勤漁夫的賞賜,也是一家溫飽的依靠。每一個曬得黝黑的漁民,臉上大大小小的曬斑,更是上天透過熾熱的陽光,所頒贈的驕傲勳章,為每一個甘冒海上風險,為家計生存而奮鬥不歇的漁民們,烙印出讓後代子孫永誌難忘的徽記。
如前所言,在大陳島的海域,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漁汛,每年農曆三月左右是烏賊季,漁民們會開始為捕烏賊做前置工作的準備。
「我們家每年農歷三月,都會到一座叫屏風山的小島附近,搭起草棚,待上一個多月捕捉烏賊。」父親說,只要算好潮流,在附近海域放下一個個用竹子編造的特製竹籠,就表示這是你的海區,其他人就不會越界到你所屬的標示區域捕捉烏賊,換言之,這個海區,也成為一種大家各自默守,互不侵犯的私有領域。
烏賊汛期裡,曾祖父與祖父這對父子,總是划著竹筏到屏風山小島旁,將竹籠布置在自屬區域的近海,他們會在竹籠子裡,放入一隻母烏賊,等漲潮時,會吸引公烏賊進來,這個特製竹籠在兩頭開了外大內小的束口,公烏賊一旦鑽進來就出不去,等到退潮時,就划著竹筏出去收拾一個個竹籠,滿載著烏賊返回島岸。
也有漁民用會漁網捕撈烏賊,這另一種捕法,漁網的上層繫著浮筒,下層綁著重物,讓漁網上邊浮在海面,下邊沉進海裡,算準了烏賊群聚的海域,駕駛著竹筏網捕烏賊。
「為了捉烏賊,我小時候有一次還差點淹死!」父親回憶起一段年少時在鬼門關前走了一趟的往事。
那時的父親大約十三、四歲,祖父因農、漁兩頭忙著,祖母也下田協助祖父幫忙農事,於是祖父交待父親負責炊煮全家人的午飯。由於大陳島風很大,生火不易,結果父親煮了半天,依然無法將米飯炊熟,害得一家人中午沒飯吃,祖父就把父親痛罵了一番,認為父親身為長子,卻連飯都不會煮。
挨了罵的父親,心情特糟,索性溜出家門,去到一家賣甜餅的店家,店家老闆娘對他說,現在是烏賊季,海面上有很多烏賊因為被魚咬傷,游不動,只能漂浮在海面上,只要去撿一隻烏賊回來,就可以和她換一個甜餅。年少的父親聽了大喜,心想就撿幾隻烏賊跟老闆娘換些甜餅帶回家,家人至少還有甜餅可吃。於是找了一位朋友,二個少年就划了竹筏出海去撿烏賊。
但他們這一對不自量力的小孩,根本不會操控竹筏,加上那一天的海象不好,海流又特別強勁,竹筏竟被海流愈帶愈遠,父親一急,使盡全身力氣划著竹筏,卻因為用力過度,竟把槳都划斷了,沒了槳的竹筏往外海漂離,離岸愈遠了。
所幸此時有一艘帆船駛過,二個孩子立刻大聲呼救,帆船上的漁夫發現父親的竹筏,快速靠了過來,父親趕忙向帆船拋繩,但因為過於緊張,繩子拋出的同時,一個重心不穩,就跌進了湍急的海流裡,還好繩頭已經拋上了帆船,而父親跌進海中時,腳適巧被繩索纏住,帆船上的漁夫趕忙拉繩,把父親拖到船上,此時父親早已精疲力盡,掉進海流裡的同時又喝了好幾口的海水,但總算保住了小命。
父親為了逞強,連一隻烏賊都沒抓到,還差點賠上性命,當時內心的沮喪和懊悔,實非筆墨可以形容了。飽受驚嚇的父親,深怕回家會被祖父責罵,於是一個人躲在家附近海邊的大岩縫裡,不敢回去,一直躲到晚上,滿天璀燦的星光,更增添父親內心的失落與寂寥,此時,祖父早已四處遍尋父親不著,好不容易,終於在岩縫裡找到孤身蹲坐岩石上的父親,祖父不發一語地牽起父親的手,就著星光,默默走回家去。
農曆五月,烏賊季結束,黃魚季開始登場,曾祖父、祖父和幾位水手,會分駕二條單帆帆船拉著漁網去捕黃魚。
其中一條是母船,包含船長在內共有水手四個人,另外有一船則是子船,配有二個水手,一正手一副手。他們都是選風平浪靜的夜晚,在吃完晚飯後出發,白天回航,天候不佳則不出航。在當時,曾祖父是船長,負責操帆及指揮二船,後來曾祖父過世後,就由祖父操帆和指揮。曾祖父和祖父這對父子操帆的技術,在當時的大陳島是遠近馳名的,必須熟悉海象,精算風向和風力,才能將帆船駕馭自如。於是卓越的駕船技術,加上對漁汛海域瞭若指掌,曾祖父、祖父每次返航,幾乎都是滿載而歸。
到了冬天,則是帶魚與鰻魚季,此時船必須開到更遠的地方。因為捕小黃魚的近海帆船,和釣帶魚與鰻魚的帆船,船型與設備都不相同。釣帶魚與鰻魚的帆船,大陳話叫「舞浪鼓」,漁船頭是尖長的,船型也比捕小黃魚船的體積大得許多。雖然一艘船一般也是配置四個人,但船身還有內艙,晚上可以睡在裡面。「舞浪鼓」一出海,通常要三、四天才回得來。
羅家雖擁有自請師傅專造的捕黃魚帆船隊,但「舞浪鼓」這種船,則是每年冬天去下大陳島,向人租來的。
漁民駕著「舞浪鼓」,船上配置一條很長的漁繩,一邊航行,一邊放繩,繩上有鈎、有浮筒,鈎上的餌則是用帶魚切片做成,用來誘使鰻魚上鈎。
「相較起來,冬天出海比夏天出海危險多了。」父親說。一來夏天作業的地方是在近海,天候若有變化,可以立即返航,就算遇到颱風來襲,但漁民們皆通曉觀看天象來判斷氣候,若有颱風接近,漁民從雲的形狀與海流湧浪,就可大致研判出來。但冬天的東北季風,卻是非常難掌握,有時突然颳起強大陣風,僅靠風力航行的帆船根本回不了頭,一不小心,整條船被風吹翻,也時有所聞,因此海難頻頻發生,亦不足為奇了。
羅家討海為生的家族事業,在大陳島大撤退後,便走入歷史,為了不讓島上的物資,在撤退後,被中共解放軍運用,包括家裡的帆船在內,島上所有帶不走的農耕工具、伙房炊具、漁用捕具,悉數遭到國軍銷毁,彷彿是替羅家先祖畢生的努力,劃下一個滄桑句點。
但也不是來到台灣就與漁業絕緣,當我們家被政府安置在花蓮的大陳一村後,政府曾讓大陳鄉親依自己的專長選擇職業,並給予輔導與補助,當時祖父選了「漁民」,政府便配撥一艘小噸位的漁船給祖父,祖父就靠著政府送的漁船,在花蓮近海捕了將近十年的魚,父親並曾陪著祖父出海捕過兩、三次魚。但因為不熟悉花蓮的漁場、魚種與魚性,所捕的漁獲連維持生計都有困難,直到船損壞了,索性不去維修,完全放棄捕漁的念頭了。
父親後來因考上碼頭工人而定居在基隆,雖然他在基隆港當了一輩子碼頭工人,過得仍是傍海營生的日子,卻是在一艘一艘精鋼鍛造的現代貨輪上,靠著扛負重物的苦力,養家活口,相較於曾祖父、祖父在驚濤駭浪中打漁搏命的日子,終究成為家族的歷史記憶了。
「舞浪鼓」,在海之子民的人生中漸去漸遠,成了夢境中的幽靈之船。
大飽礁捕捉 在 大飽礁水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飽礁達人 #大飽礁海鮮 #大飽礁捕捉
★更多的精彩內容請看:
↓↓ 這邊這邊~別忘了按訂閱及喜歡支持一下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tS4icxFl5lAvEVkLApCcA
★熱門影片貼心推薦
▎喜歡釣魚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Tm5KK-QIHIjROfR5EZM10
▎喜歡山林野外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igTEOrQ2VrL8WB1hRUJ3E
▎喜歡探索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sy9sGe1BtK18B0OHTqkSz
▎愛養寵物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Hw1CEEh480Ld4ldBwc0uk
▎愛吃美食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9BHUiVZEgMCILkPOiN4DF
▎各種海鮮的捕捉和烹飪: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9opUpqZsk-nB8xWeiOQIi
▎小資族的聰明旅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wFWBJnjbrb6WrR1cpSjaMF
▎職人賺錢奧秘大搜查: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zSagLs76uYecYJsKr6Rb7j
大飽礁捕捉 在 大飽礁水世界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大飽礁達人 #大飽礁海鮮 #大飽礁捕捉
★更多的精彩內容請看:
↓↓ 這邊這邊~別忘了按訂閱及喜歡支持一下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tS4icxFl5lAvEVkLApCcA
★熱門影片貼心推薦
▎喜歡釣魚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Tm5KK-QIHIjROfR5EZM10
▎喜歡山林野外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igTEOrQ2VrL8WB1hRUJ3E
▎喜歡探索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sy9sGe1BtK18B0OHTqkSz
▎愛養寵物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Hw1CEEh480Ld4ldBwc0uk
▎愛吃美食的你: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9BHUiVZEgMCILkPOiN4DF
▎各種海鮮的捕捉和烹飪: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9opUpqZsk-nB8xWeiOQIi
▎小資族的聰明旅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wFWBJnjbrb6WrR1cpSjaMF
▎職人賺錢奧秘大搜查: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zSagLs76uYecYJsKr6Rb7j
大飽礁捕捉 在 大飽礁水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想不到水族箱裡的垃圾魚,已經成為侵襲台灣各地的淡水溪流的最大外來種之一,相信各位釣友們都曾經釣上過牠,這次就來介紹琵琶鼠魚的料理方式,你敢嘗試嗎?一起來看看
Teach you how to cook a scavenger fish
#琵琶鼠魚料理 #水族 #大飽礁捕捉
--------------------------------------------------------------------------------------------
★更多的精彩內容請看:
↓↓ 這邊這邊~別忘了按訂閱及喜歡支持一下喔↓↓★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2tS4icxFl5lAvEVkLApCcA
★熱門影片貼心推薦
▎喜歡釣魚的你:加入釣魚同學Seafood吧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Tm5KK-QIHIjROfR5EZM10
▎喜歡山林野外的你:跟著山野Seafood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igTEOrQ2VrL8WB1hRUJ3E
▎喜歡探索的你:一塊同遊百匯Seafood吧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sy9sGe1BtK18B0OHTqkSz
▎愛吃美食的你: 尋找美味Seafood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y9BHUiVZEgMCILkPOiN4DF
▎各種海鮮的捕捉和烹飪:抓海鮮Seafood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x9opUpqZsk-nB8xWeiOQIi
▎小資族的聰明旅遊: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wFWBJnjbrb6WrR1cpSjaMF
▎職人賺錢奧秘大搜查:行行出Seafood
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8Abz3XKJ8pzSagLs76uYecYJsKr6Rb7j
大飽礁捕捉 在 大飽礁捕捉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Including results for: 大飽礁捕捉 Search only for #大飽礁捕捉 ... 大飽礁達人#山野達人#大飽礁打獵捕捉☆更多的精彩內容請看: ↓↓ 這邊這邊~別忘了按訂閱及喜歡 ... ... <看更多>
大飽礁捕捉 在 有熊老師陪你教數學- 台灣河川裡的外來入侵魚種第一多的 的推薦與評價
另外,「大摳呆,炒韭菜,燒燒一碗來」 並不是說有一個在炒菜的胖子,歌詞裡的「摳 ... 水雉13:34 琵琶鼠肉活逮霸王19:30 路亞戰隊登場#大飽礁釣魚#大飽礁達人#大飽礁 ... ... <看更多>
大飽礁捕捉 在 大飽礁水世界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