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一間娛樂公司,昨天下午未經申請,到陽明山竹子湖黑森林拍戲,疑似因為製造煙霧效果,虎頭蜂因為煙燻蜂擁而出,有11個人遭螫傷送醫。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鐵太魯閣號發生重大出軌意外,造成嚴重傷亡。衛福部立即啟動大量傷患應變機制,通知花蓮市的第一線4家急救責任醫院,盤點人力與病床可使用情形,也請離現場最近的慈濟醫院,在隧道口北端設置救護站,協助檢傷、初步處理,並分配送醫。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
大量 傷 患 檢傷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266例本土,校正回歸89例、10例死亡;專責病房採兩人一室、病床數須達急性一般病床十分之一;收治確診人數無法達標,則撤銷醫學中心資格:萬華確診人數逐步下降,北市府兩點呼籲:一週採買兩次、一人確診全家篩檢】
台灣今(30)日新增266例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本土確診個案,校正回歸89例(新增與回歸數共355案例)。另外,今天公布新增10人死亡,沒有境外移入個案。
今日指揮中心也提出新政策,包含要求各醫院專責病房採兩人一室、病床數也須達到急性一般病床總床數的十分之一;若輕度、中度的病人住院10天,經判斷傳染力下降,則可回到家中進行7天居家隔離。
原本指揮中心公布新增死亡人數為11人,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在記者會中表示,今日一名50多歲女性(案4582),5月初有萬華活動史,15日採檢同日入住集中檢疫所,但僅有死亡通報,還未取得診斷書。不過指揮中心在會後發稿澄清,因疫調誤植,該案移除,今日死亡人數下修至10人。
台北市政府今天也提出呼籲,希望民眾一週至多出門採買兩次、減少市場人流;且這次疫情多是家戶內相互傳染,因此未來一人確診,將會針對全家都做採檢。
另外,41萬劑AZ疫苗還有26萬劑未接種,陳時中今天表示,將於明天開始配發給各縣市,提供全國所有第一類醫事人員、雙北第二、三類人員接種。
■整體病例趨勢,待下週研判較清楚
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長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的266例本土個案,包含123例男性、143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90多歲,發病日介在5月14日~29日。校正回歸個案的89例中,則包含42例男性、47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8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27日。
綜上總共355例,新北市193例最多,台北市85例、桃園市24例、苗栗縣、台中市及彰化縣各9例、基隆市8例、花蓮縣6例、南投縣4例、嘉義縣3例、連江縣、台東縣、宜蘭縣、新竹市及高雄市各1例。其中具有萬華活動史者20例、台北茶藝館相關1例,其他已知感染源118例、關聯不明47例、疫調中169例。(見最新疫情概況圖)
今日死亡人數10人,包含9男1女,年齡都在60歲以上,其中7例具有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臟病等慢性病史,發病日介於5月6日~25日,死亡日期介於5月24~29日。
今日校正回歸的人數下降,陳時中表示,不代表5月19日起實施的全國三級警戒奏效,「目前講效果有點言之過早,」他認為下週可以對整體的疫情有初步判斷,也才能知道目前的防疫手段是否正確。此外,雙北、桃園等縣市都在規劃封城演練,陳時中表示,指揮中心目前沒有封城計畫,會以好好實施三級警戒為主。
不過,重症人數的比例依然不容樂觀。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目前有9.3%病人嚴重肺炎,接近或已經呼吸衰竭的病患有258人、佔3.3%,其中180人使用呼吸器、葉克膜2人。
■居家隔離標準:住院10天後評估傳染力下降,則返家進行7天居家隔離
張上淳表示,目前專家小組已經訂出一套基本標準,針對住在醫院的輕度、中度個案,在發病10天後,若醫師評估傳染力下降,就可以回到家中,繼續居家隔離7天,一共完成17天的隔離治療,他強調,「這是全國統一的標準。」
台北市政府昨日也提出,針對輕症、無症狀患者開立居家隔離書17天,羅一鈞解釋,居家隔離17天是預開的動作,假設病患疫情沒有大變化,可以17天都待在家中觀察。17天居家隔離通知書會由篩檢單位代替衛生局開立,但若期間病患疫情有變化,改安置到集中檢疫所,也會再開立集中檢疫通知書,需要住院也會改開住院通知書。
羅一鈞說,因為發病後10天具有傳染力,因此居家隔離者、無症狀感染者,在家10天解除隔離後,須繼續在家中完成7天居家隔離;若轉住院,也須住院10天解除隔離才能回家,居家隔離期間有電子圍籬和每日關懷機制。
而為了加強對居家隔離者的監測與照顧,石崇良表示,指揮中心已經緊急採購1萬5,000個指尖血氧儀,預計6月2日送到各縣市衛生局,提供居家隔離病人使用。
安置量能部分,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表示,目前中央集中檢疫所可以收治的房間為2,000間,現已收治1,979人,包含新北市1,184人、台北市593人,中南部的空房較多,未來3天會持續增加新的房間、加上陸續解隔離完畢的房間,估計還有600間可擴增。他表示,今天上午與雙北聯繫,今日就可以將PCR陽性的確診者,全部確實移到集中檢疫所,避免在家中感染。
■醫療量能整備:專責病房兩人一室、床數須達急性一般病床十分之一
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宣布,為了可以收治更多病人,要求各醫院專責病房必須兩人一室,如果醫院因為硬體設備受限,無法做到,就要加開更多專責病房,每家醫院專責病床的床數,必須要是該院急性一般病床總床數的十分之一。
石崇良說,健保署會介入了解,如果醫院在這部分病房中沒有收治確診病人,健保則不予給付。中央也確定把收治COVID-19的確診病人數,列入醫學評鑑的監測指標,若無法達標,則撤銷醫學中心資格。
他也呼籲,近日有民眾不願意與其他病人同房,目前已經規定必須兩人一室,請民眾配合醫院措施,收容更多需要醫療的病人;若民眾達到出院條件,也請配合出院,交通部會提供防疫計程車的聯絡窗口,讓民眾出院不必擔心無法返家。
由於過去兩週雙北確診大量病患,目前全台已有超過6,000名確診個案,其中3~4成需要到醫院就醫,造成重災區醫院病房爆滿、人力不足。石崇良說,目前協調結果如下:
1.使用氧氣的病患,先轉至急救責任醫院收治,若都滿床,第二階段轉到外縣市的急救責任醫院,第三順位則回到北區的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
2.使用呼吸器的病人,因為需要更複雜的照顧,第一會轉到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加護病房,其次是外縣市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最後則是北區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
近期傳出消防員將病人送到醫院無法收治不斷轉院的問題,石崇良說,醫院得要有時間調整量能,因此無法一次快速且大量的收治病人;而台北與中南部醫學中心已建立綠色通道,互相支援病患的即時轉送,這中間院際轉送的救護車費用會由指揮中心負責。
石崇良也表示,醫院病床量能增加,人力也正盡快補足,各醫院在這一週已協調訓練其他科別的醫護投入,指揮中心已放寬津貼計算基準,投入照顧病人的醫護每人每班10,000元。
■消防前線累癱,民間救護車無法支援,形成「消防累死、民護餓死」
《報導者》自去年3月報導〈【防疫斷線】119救護員運送病患的SOS:高風險名冊看不到、拿N95口罩還得寫「借據」〉(https://bit.ly/3wIOtsB)當時即提到,民間救護車形同「防疫孤兒」,只能負責醫院院際之間的轉送,甚至也沒有被編列體制內,無法拿到防疫物資補給。
而此次雙北疫情短時間內爆發,大量病患需要分流、北病南送,或載往醫院、加強版集中檢疫所與防疫旅館,這些都是用前線救護車的消防救護人力。不僅消防員自己的救護量能受到擠壓,也得面臨長時間、大量的出勤,更有染疫風險,至今也有消防員因此確診。
全方位救護車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姜尚佑接受《報導者》採訪表示,希望政府可以盤點載送資源,編列預算納入民間救護車,加入目前載送確診病患的行列,並非只是少數的院際轉送。「各縣市的民間救護車約佔整體救護車輛數20~30%,在前線消防員繃緊時期,民間救護車可以加入一起支援,讓消防員有餘裕去處理原本的緊急救護。」
姜尚佑表示,目前民間救護車反而因為一般民眾住院人數下降、門診停診、非必要醫療行為暫緩,載送轉院的件數下降,明明可作為補充人力卻始終無法加入戰力,形成「消防累死、民護餓死」的奇怪狀態。
對此,石崇良回應,指揮中心已自昨日起試辦「遠距檢傷分類」,讓居家隔離、檢疫民眾可透過此平台,讓專科醫師問診,這也會降低非必要的送醫人數,減輕一線消防人員的負擔。此外,若是醫院轉送,目前也有公費補助,民間救護車也可加入。台北市長柯文哲則回應,會授權消防局去評估,如果有需要會考慮,若目前可以解決,就會以目前的系統來處理。
■北市提出兩大政策:一週採買兩次、一人中鏢全家篩檢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日下午召開記者會時表示,目前萬華的確診人數已逐步下降,目前評估沒有升四級的打算,同時各醫院的整備也開始慢慢完備,昨天開始就沒有出現救護車載病人到急診被擋下的問題,但會進一步精進,想辦法讓救護車載送的速度更快更準確。
柯文哲說,這兩週下來,只要政府的命令清楚,8成的民眾都會遵守,是高素質國民的展現,因此有幾項要點也呼籲民眾遵守:
第一,一週最多出門採買兩次。柯文哲說,目前傳統市場的人潮還是太多,希望民眾減少去市場的次數,少去、多買。北市府會協調市場自治會,希望每天暫停四分之一的攤位,大家輪流擺攤,設法讓市場人流下降。
第二,一人中鏢全家篩檢。柯文哲說,這次疫情很明顯家戶傳染占多數。目前確診者資料由各行政區的健康服務中心做疫調追蹤,未來當出現一個確診者,健康服務中心人員去給居家隔離書時,會提供如何聯絡、如何做全家人採檢的方式,並會以公費處理,由北市府負擔。相關細節今天晚上北市府會做細部討論。
■馬偕醫院傳出院內感染,指揮中心及台北市皆否認
今日國民黨台北市議員鍾小平出面爆料,表示接獲馬偕董事會和醫護陳情,醫院傳出院內群聚感染,不僅封鎖消息、也封鎖兩層樓,匡列100多名醫護人員。
對此,石崇良在記者會中表示,他今日上午才前往馬偕醫院,因為該院目前無法達到專責病房的房間數,所以暫時封鎖兩層樓,來擴充病房數,不是因為院內感染而封,嚴正否認院內感染一事。柯文哲也在北市記者會上表示,馬偕醫院封兩層樓改建整修成防疫專責病房,讓人以為是感染,「這是假新聞。」
■陳時中:國產疫苗有效性數據須說服專家;中央已與兩家國產疫苗公司簽約
針對國產疫苗二期試驗結束是否可以上市,陳時中說,知名疫苗如莫德納、輝瑞、AZ,都是二期做完、三期還沒完成就取得緊急授權EUA;而國產疫苗目前二期做了3,000多人,安全性得到認可,「但有效性受到的質疑比較多,三期是透過有接種疫苗、沒有接種疫苗的兩組人,染疫人數的比例,來證明有效性。未來國產疫苗的有效性,會跟自然感染病人的中和抗體、或有打過疫苗者的中和抗體相比來判斷,但當然要經過專家認同。」(本土疫苗進度如何?只做二期臨床試驗問題在哪?請看〈疫苗進行式〉https://bit.ly/3yQZTfE)
而目前政府已公開表示7月可以接種國產疫苗,也已簽了預採購合約。但陳時中也坦承,目前二期還未解盲,任何實驗都可能成功或失敗,都還需要科學證據。
至於近日民間欲申請疫苗來台,陳時中表示,民間組織或企業幫忙疫苗供應,若有意願或管道,可以先跟中央確認貨源。但他強調,進來的疫苗,政府必須審查是否有授權,若有就會協助後續行政流程、統一安排配送接種。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天晚間則證實,疾管署28日已與高端、聯亞兩家國產疫苗公司完成簽約,兩家合約相同,都是採購500萬劑,再加上擴充上限500萬劑的開口合約,也就是中央採購國產疫苗數量最多可能達到2,000萬劑。
■6月1日起公開物資配給資料,同時補助全國社區篩檢站設置
陳時中表示,疫情緊張時期防護衣的消耗很快,當中央機關、地方政府到一線醫療院所有物資需求時,指揮中心都會及時供應。自5月3日~27日,指揮中心已撥配一般醫用/外科口罩4,508萬片、N95口罩240萬個、隔離衣161萬件、防護衣約27萬件。6月1日起,物資撥配資料會公布在疾病管制署網站「COVID-19防疫專區」供各界查閱。
此外,陳時中說,社區篩檢是現階段非常重要的工具,可以即時把病人找出來。指揮中心已訂定各地方政府社區篩檢站補助要點,鼓勵各縣市可以在個案數多、確診者足跡熱區設置,並且給具有相關接觸史、活動史的無症狀民眾篩檢。同時,為了保全醫療量能,篩檢站地點要設置在社區健康中心,或非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接下來會提供社區篩檢站設置指引做為參考。
相關補助則為每一篩檢站提供20萬元、每一案費用補助500元,採檢醫師一班6,000元、護理師等醫事人員一班3,500元、行政、清潔人員每日2,000元。
(文/陳潔;設計與資料整理/林珍娜、柯皓翔;攝影/王騰毅、鄭宇辰、蔡耀徵)
#延伸閱讀
【「這是我們集體的失敗」──疫苗生產大國卻被疫情重創,來自印度沉痛的告白】https://bit.ly/3bXnguw
【真的假的?確診數「校正回歸」很正常,但一次回補太多天恐使疫情判斷失準?】https://bit.ly/3fJSUfW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校正回歸 #快篩 #疫苗 #輝瑞 #AZ疫苗 #莫德納疫苗 #國產疫苗 #社區篩檢站
大量 傷 患 檢傷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淚挺醫護】作家張曼娟:「讓這些孩子平安回家」
疫情拉警報,醫護人員辛苦堅守第一線,作家張曼娟:「在我眼中看來,他們不過是孩子,卻扛負著巨大的身心壓力,站在最前線,為保護我們而戰。他們也是別人的兒女、兄弟姊妹、配偶和父母。戴好口罩、減少外出,不要囤貨、不要恐慌,做好該做的事,讓這些孩子可以平安回家。」感人字句讓無數網友含淚贊同[1]。
■醫師曝院內急救實況
新型冠狀病毒病(COVID-19)本土疫情持續攀升,醫療量能面臨嚴峻挑戰,「振興醫院急診醫學部」田知學醫師在臉書透露院內病床出現爆滿的狀況,更有垂死的老人不得不面臨戶外插管的情形。
田知學醫師在臉書發文指出,院內急救區滿床、待住負壓隔離病房區滿床,而樓上專責病房更早已滿床,外面前來擴篩的病患更人山人海;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非武肺病患得前來急診。
田知學醫師指出,一名air hunger(dyspnoea,呼吸困難)又high fever(高燒)的bedridden(長期臥床)的老人被送往急診室,由於發燒狀況,因此需要急診的這名老人無法進入急診室,若嚴重更可能得直入感控區採檢和處置,她當下反射性大喊「推進急救室」,急救室、感控區卻都已經沒有床位。
面對護理師詢問「如果要on endo(插管急救),妳要在哪裡?」,田知學感到兩難,因為若在現場插管,空氣都會瀰漫著他的飛沫,萬一老人為陽性,大家全部都會染污,因此「只有外面可以插管急救」。
田知學隨後通知病患家屬「只能在太陽底下替病患插管」,電話另一頭傳來哽咽聲「急救對他來說太痛苦,可是我可以至少趕過去見他最後一面嗎?我還有很多話要跟他說!」,看著護理師將所有可能可以就地戶外使用的急救器材推到她眼前,田知學的眼淚不禁滑落,接著馬上請同仁尋找區域,並立即向醫院高層請求支援。
田知學強調面對這一切狀況,讓她無奈表示「太不真實!如噩夢般!」
田知學表示,過去在急診住院醫師訓練的時候,當遇到緊急災難,現場有一個人大喊「我是指揮官!現在開始,大家聽我指令!」,緊急應變系統就正式啟動,而如今這個緊急事件越演越烈,「北北區好多醫院、好多急診,水深火熱!」
田知學呼籲,此時真的非常需要大家一同團結,更懇切地需要大家一起守護第一線醫護[2]。
■護理人員:「我好累但是我很堅強」
歷經SARS、從事護理工作已經22年的新光醫院護理長余偉華,帶領同仁跟病毒奮戰。但其實、第一線護理人員,面對這場世紀之疫、心中的恐懼與壓力,外界難以想像。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全球延燒,台灣的醫護人員,也扛起重任,在第一線撐起國人的健康。
穿上防護衣,再套上第二層隔離服,臉上戴著N95、加上醫療口罩,護目鏡、面罩、樣樣都不能少。這是29歲的新光醫院護理師許琇雯,自疫情爆發上百個日子以來,執行任務前、每天都必須做的重要防護。
醫護人員每天都得面對、被感染的高風險,還得忍受長時間配戴護目鏡、和N95口罩的痛苦,臉上一道道的傷痕,讓人敬佩與十分不捨。
■發燒篩檢站,是醫院的關鍵防線
基隆長庚醫院、30歲的急診室護理師吳怡樺,全副武裝,跟著醫師、站到最前線採檢。醫護跟病毒的拉鋸戰,在完成任務後,小心脫下裝備,在一層層防護衣下,汗水早已浸溼肌膚跟頭髮。
■鎮守急診室入口,做好檢傷、分艙分流
急診室護理師吳怡樺的先生黃鉦富,同樣是基隆長庚醫院急診科護理師。這一天,整個下午、他幾乎滴水未進。黃鉦富說:「水會喝比較少一點,就是因為不想上廁所,會上廁所要把整套脫掉,然後這個時候又會,剛好沒有人在這個位子上,因為我是下半場的,所以我上半場就把下半場的水喝完,一次把一天的量補足」。
守住前線、對抗疫情,全民都看到這群防疫先鋒、辛苦的身影,全台灣、超過15萬名護理人員投入疫戰,一張張臉龐,因爲配戴護目鏡和N95口罩,出現一道道刮傷和壓痕,手套下、每天消毒數十次、甚至上百次的雙手,也產生脫皮跟龜裂,令人不捨。
護理師吳怡樺說:「學校所賦予我們,然後我們所念的誓詞,告訴我們就是要繼續在第一線,持續地照顧病人,我們不會退縮,我相信會有雨過天晴的那一天」。
每道傷痕、都是他們奉獻的光榮印記,是人性最美的光輝,也是他們、隱藏在防護衣下的堅強與勇敢[3]!
■讓我們向醫護人員致敬
我們必須惜福。在台灣以外的世界,大量醫療人員因照顧 COVlD-19病人染病,甚至身亡。他們知道這個風險,他們也有妻子和兒女,他們不想找死,但他們沒有逃避。這不是什麼自負的英雄主義,也不是想做無私的烈士,他們只是直覺,這樣的時刻,他們必需在那裡。
醫護人員正在為我們守住最後一道防線,使 COVlD-19 不致變成災難。為了病人,他們無愧於「希波克拉提斯」誓言,選擇和病毒正面對決。
面對不確定的未來,我們不知道這次疫情何時結束。COVlD-19 把我們凝聚在一起。我們需要「團結」,心連著心攜手向前[4]。
「你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人替你負重前行」,感謝所有為防疫付出的人員,在做好自身健康管理的同時,也別忘記給予辛勞的他們關懷,做他們最堅強的後盾,且讓我們向醫護人員致敬。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上報)【淚挺醫護】作家張曼娟轉發萬芳醫院防疫照 「讓這些孩子平安回家」:https://bit.ly/2RxDjrH
∎[2] (自由時報)「有如惡夢! 醫師曝院內爆滿實況 垂死老人只能到戶外插管」:https://bit.ly/2QxnzEM
∎[3] (華視新聞)「防護衣下的堅強與奉獻 |向台灣醫護致敬|華視新聞雜誌」:https://bit.ly/3orPAtQ
∎[4] (長庚醫訊-42卷2期)「向醫護人員致敬」:https://bit.ly/3fzsg9I
➤➤照片
∎[1]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急診室醫護人員以合照呼籲民眾做好防疫,被作家張曼娟在臉書轉發,獲得許多網友鼓勵打氣。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醫護 #醫護人力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 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台灣護理學會
護理人護理魂-hi,I'm CC
護理正義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大量 傷 患 檢傷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鐵太魯閣號發生重大出軌意外,造成嚴重傷亡。衛福部立即啟動大量傷患應變機制,通知花蓮市的第一線4家急救責任醫院,盤點人力與病床可使用情形,也請離現場最近的慈濟醫院,在隧道口北端設置救護站,協助檢傷、初步處理,並分配送醫。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0025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