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和南海路口的南門市場拆除前後;上圖攝於2020年6月17日,下圖攝於2020年10月20日。(張哲生 攝)
2019年11月30日,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工程開工,配合原地改建,舊南門市場大樓先拆裝潢再拆建築,原訂今(2020)年上半年整棟建築會拆除完畢,因疫情導致工程進度延宕數月,終於在9月底完成拆除工程。新工處表示,新南門大樓預計將在2023年1月完工。
南門市場在日治時期的臺北是南門城外千歲町的露天市場,歷經數次改建,成為臺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販售貨品以北方糕點、南北雜貨、生鮮及特色熟食聞名。近年來,臺北市政府考量到南門市場大樓舊有結構不符耐震需求等因素,而決定改建。
新工處處長黃立遠表示,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統包工程於2019年5月31日決標,由根基營造公司得標,設計單位為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總工程費約為新臺幣26億8千5百萬元,工程預計於2023年1月初完工,新大樓將會是一處明亮穿透的市場空間。
新的南門大樓占地3,937平方公尺,是一棟地下5層、地上12層的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總樓地板面積大約有4萬6,800平方公尺,南門市場位於地下2層到地上2層,地上3層以上的樓層由臺北市政府相關單位進駐,而地下1層會有捷運萬大線之共構出入口。
新工處工務科長郭俊昇表示,新南門市場以逆打工法,即地上與地下層同步施工,這樣的作法比傳統掘完地基才由下往上蓋的工期來得短,如此一來,能讓攤商盡早搬回,而且所產生的噪音、粉塵等公害也比較少。
《南門市場的沿革》
南門市場是臺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成立於日治時期1907年,同期臺北新興的市場還包括了同是1908年落成的大稻埕市場(今永樂市場)與新起街市場(亦稱西門市場,所在地即今西門紅樓),以及位於慈諴宮對面,1915年落成營運的士林市場。
南門市場最早稱做南門外集市(即聚集於南門外的攤販),是台北南區重要的物產集散地,販賣各類生鮮蔬果及山產,直至日治時期,才開始施以市場管理;1906年,原本在南門外的市集攤販被集中在今羅斯福路與南海路口一帶的磚造平房裡營業,因位處千歲町,而名為「千歲市場」。
當時日人選定東門跟南門作為新興發展的區域,又以南門為優先,許多當時重要官員的住家均座落於此;繼原本漢人建的晉江街外,另外闢建了南昌路。同是日本人興建的西門市場,因為專賣國外舶來品或日本商品,且禁止漢人進入,因此千歲市場便成為集合臺灣本地物資,提供千歲町一帶大官生活所需的市場,並成為少數供漢人與日人共處的公共場所。1940年代,因室內空間不敷使用,便在室外增設了魚、肉、蔬菜等攤位,堪稱是那時候臺北市最具規模、貨色最齊全的市場,
1945年戰後,國民政府的外省籍官員接收了此處的日本官舍,並將千歲市場改名為南門市場,開始販賣來自大陸其他省份的物資,由於該地的居住者大多來自江浙一帶,因此當時南門市場常被稱為江浙人的市場。
1979年6月,為配合臺北市各區籌建行政大樓計畫,位於羅斯福路與南海路口的南門市場進行改建工程,將原本市場所在的平房全數拆除,重建為地下二層、地上十層的古亭區行政中心(1990年,因古亭區與城中區合併為中正區,改名為中正區行政中心);新大樓興建期間,原南門市場攤商暫遷至南海路營業。歷時兩年,地下一樓與地上一、二樓的市場所在樓層終於竣工,於是在1981年6月20日,全體攤商遷入新大樓內營業,而整棟大樓直到1982年12月才全部完工。
1981年6月啟用的南門市場共有三層樓,地下一樓販賣生鮮食材、一樓經營南北雜貨與熟食菜餚、二樓則販售服飾精品等。市場內以北方糕點、南北雜貨、各式醬料與特色熟食聞名,為民眾採購生鮮食材與各式菜餚的集散地。
2008年,為了強調節源的重要,大樓架設了太陽能板以提供部分電力,且於建物外表建置了植栽牆,落實政府的節能減碳與綠化環境之政策,不僅美化環境也能濾淨空氣,對於地處交通樞紐的南門市場,達到降低空氣污染之成效,並能大幅度降低建築物因陽光直射而上升的溫度,因此讓南門市場蛻變成為符合世界潮流的環保綠建築。
沒想到在2012年的鑑定報告中發現,這棟使用了30餘年的臺北市中正區行政中心大樓(地下一樓與地上一、二樓為南門市場)竟有超過四分之三部分的氯離子含量超標,被判定為「海砂屋」,面臨遭到拆除改建的命運,後於2016年被規劃配合捷運萬大線施工進行拆除。
於是,臺北市政府決定在臺北市杭州南路與愛國東路口的華光社區特二區設立臨時中繼市場,並於2018年8月9日動土開工,待2019年8月完工後,便讓南門市場的攤商遷入營業。
南門臨時中繼市場的樓地板面積為6518平方公尺,營業項目延續南門市場的特色,包含生鮮、南北雜貨、熟食點心、服飾與美食廣場等,並設置汽車停車位66格、裝卸停車位8格及機車停車位84格。
已有38年的南門市場,為了提供更好的購物環境以及配合捷運萬大線興建,從2019年10月7日起停業10天以進行搬遷,並於同年10月17日起於南門中繼市場(臺北市杭州南路二段55號)恢復營運。
南門市場大樓於2019年12月開始進行拆除重建工程,預定3年後(2023年1月)再讓攤商搬回原地重建的新南門市場營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吃喝玩樂yuyu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大稻埕2023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年10月20日,臺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和南海路口,南門市場拆除後的景象。(張哲生 攝)
2019年11月30日,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工程開工,配合原地改建,舊南門市場大樓先拆裝潢再拆建築,原訂今(2020)年上半年整棟建築會拆除完畢,因疫情導致工程進度延宕數月,終於在9月底完成拆除工程。新工處表示,新南門大樓預計將在2023年1月完工。
南門市場在日治時期的臺北是南門城外千歲町的露天市場,歷經數次改建,成為臺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販售貨品以北方糕點、南北雜貨、生鮮及特色熟食聞名。近年來,臺北市政府考量到南門市場大樓舊有結構不符耐震需求等因素,而決定改建。
新工處處長黃立遠表示,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統包工程於2019年5月31日決標,由根基營造公司得標,設計單位為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總工程費約為新臺幣26億8千5百萬元,工程預計於2023年1月初完工,新大樓將會是一處明亮穿透的市場空間。
新的南門大樓占地3,937平方公尺,是一棟地下5層、地上12層的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總樓地板面積大約有4萬6,800平方公尺,南門市場位於地下2層到地上2層,地上3層以上的樓層由臺北市政府相關單位進駐,而地下1層會有捷運萬大線之共構出入口。
新工處工務科長郭俊昇表示,新南門市場以逆打工法,即地上與地下層同步施工,這樣的作法比傳統掘完地基才由下往上蓋的工期來得短,如此一來,能讓攤商盡早搬回,而且所產生的噪音、粉塵等公害也比較少。
《南門市場的沿革》
南門市場是臺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成立於日治時期1907年,同期臺北新興的市場還包括了同是1908年落成的大稻埕市場(今永樂市場)與新起街市場(亦稱西門市場,所在地即今西門紅樓),以及位於慈諴宮對面,1915年落成營運的士林市場。
南門市場最早稱做南門外集市(即聚集於南門外的攤販),是台北南區重要的物產集散地,販賣各類生鮮蔬果及山產,直至日治時期,才開始施以市場管理;1906年,原本在南門外的市集攤販被集中在今羅斯福路與南海路口一帶的磚造平房裡營業,因位處千歲町,而名為「千歲市場」。
當時日人選定東門跟南門作為新興發展的區域,又以南門為優先,許多當時重要官員的住家均座落於此;繼原本漢人建的晉江街外,另外闢建了南昌路。同是日本人興建的西門市場,因為專賣國外舶來品或日本商品,且禁止漢人進入,因此千歲市場便成為集合臺灣本地物資,提供千歲町一帶大官生活所需的市場,並成為少數供漢人與日人共處的公共場所。1940年代,因室內空間不敷使用,便在室外增設了魚、肉、蔬菜等攤位,堪稱是那時候臺北市最具規模、貨色最齊全的市場,
1945年戰後,國民政府的外省籍官員接收了此處的日本官舍,並將千歲市場改名為南門市場,開始販賣來自大陸其他省份的物資,由於該地的居住者大多來自江浙一帶,因此當時南門市場常被稱為江浙人的市場。
1979年6月,為配合臺北市各區籌建行政大樓計畫,位於羅斯福路與南海路口的南門市場進行改建工程,將原本市場所在的平房全數拆除,重建為地下二層、地上十層的古亭區行政中心(1990年,因古亭區與城中區合併為中正區,改名為中正區行政中心);新大樓興建期間,原南門市場攤商暫遷至南海路營業。歷時兩年,地下一樓與地上一、二樓的市場所在樓層終於竣工,於是在1981年6月20日,全體攤商遷入新大樓內營業,而整棟大樓直到1982年12月才全部完工。
1981年6月啟用的南門市場共有三層樓,地下一樓販賣生鮮食材、一樓經營南北雜貨與熟食菜餚、二樓則販售服飾精品等。市場內以北方糕點、南北雜貨、各式醬料與特色熟食聞名,為民眾採購生鮮食材與各式菜餚的集散地。
2008年,為了強調節源的重要,大樓架設了太陽能板以提供部分電力,且於建物外表建置了植栽牆,落實政府的節能減碳與綠化環境之政策,不僅美化環境也能濾淨空氣,對於地處交通樞紐的南門市場,達到降低空氣污染之成效,並能大幅度降低建築物因陽光直射而上升的溫度,因此讓南門市場蛻變成為符合世界潮流的環保綠建築。
沒想到在2012年的鑑定報告中發現,這棟使用了30餘年的臺北市中正區行政中心大樓(地下一樓與地上一、二樓為南門市場)竟有超過四分之三部分的氯離子含量超標,被判定為「海砂屋」,面臨遭到拆除改建的命運,後於2016年被規劃配合捷運萬大線施工進行拆除。
於是,臺北市政府決定在臺北市杭州南路與愛國東路口的華光社區特二區設立臨時中繼市場,並於2018年8月9日動土開工,待2019年8月完工後,便讓南門市場的攤商遷入營業。
南門臨時中繼市場的樓地板面積為6518平方公尺,營業項目延續南門市場的特色,包含生鮮、南北雜貨、熟食點心、服飾與美食廣場等,並設置汽車停車位66格、裝卸停車位8格及機車停車位84格。
已有38年的南門市場,為了提供更好的購物環境以及配合捷運萬大線興建,從2019年10月7日起停業10天以進行搬遷,並於同年10月17日起於南門中繼市場(臺北市杭州南路二段55號)恢復營運。
南門市場大樓於2019年12月開始進行拆除重建工程,預定3年後(2023年1月)再讓攤商搬回原地重建的新南門市場營業。
大稻埕2023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謝謝網友許哲文分享他於2020年9月26日在臺北市南海路和羅斯福路口拍攝的南門市場東北角拆除影片。
2019年11月30日,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工程開工,配合原地改建,舊南門市場大樓先拆裝潢再拆建築,原訂今(2020)年上半年整棟建築會拆除完畢,因疫情導致工程進度延宕數月。新工處表示,新南門大樓預計將在2023年1月完工。
南門市場在日治時期的臺北是南門城外千歲町的露天市場,歷經數次改建,成為臺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販售貨品以北方糕點、南北雜貨、生鮮及特色熟食聞名。近年來,臺北市政府考量到南門市場大樓舊有結構不符耐震需求等因素,而決定改建。
新工處處長黃立遠表示,南門大樓暨市場改建統包工程於2019年5月31日決標,由根基營造公司得標,設計單位為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總工程費約為新臺幣26億8千5百萬元,工程預計於2023年1月初完工,新大樓將會是一處明亮穿透的市場空間。
新的南門大樓占地3,937平方公尺,是一棟地下5層、地上12層的鋼骨鋼筋混凝土建築,總樓地板面積大約有4萬6,800平方公尺,南門市場位於地下2層到地上2層,地上3層以上的樓層由臺北市政府相關單位進駐,而地下1層會有捷運萬大線之共構出入口。
新工處工務科長郭俊昇表示,新南門市場以逆打工法,即地上與地下層同步施工,這樣的作法比傳統掘完地基才由下往上蓋的工期來得短,如此一來,能讓攤商盡早搬回,而且所產生的噪音、粉塵等公害也比較少。
《南門市場的沿革》
南門市場是臺北歷史最悠久的公有傳統市場,成立於日治時期1907年,同期臺北新興的市場還包括了同是1908年落成的大稻埕市場(今永樂市場)與新起街市場(亦稱西門市場,所在地即今西門紅樓),以及位於慈諴宮對面,1915年落成營運的士林市場。
南門市場最早稱做南門外集市(即聚集於南門外的攤販),是台北南區重要的物產集散地,販賣各類生鮮蔬果及山產,直至日治時期,才開始施以市場管理;1906年,原本在南門外的市集攤販被集中在今羅斯福路與南海路口一帶的磚造平房裡營業,因位處千歲町,而名為「千歲市場」。
當時日人選定東門跟南門作為新興發展的區域,又以南門為優先,許多當時重要官員的住家均座落於此;繼原本漢人建的晉江街外,另外闢建了南昌路。同是日本人興建的西門市場,因為專賣國外舶來品或日本商品,且禁止漢人進入,因此千歲市場便成為集合臺灣本地物資,提供千歲町一帶大官生活所需的市場,並成為少數供漢人與日人共處的公共場所。1940年代,因室內空間不敷使用,便在室外增設了魚、肉、蔬菜等攤位,堪稱是那時候臺北市最具規模、貨色最齊全的市場,
1945年戰後,國民政府的外省籍官員接收了此處的日本官舍,並將千歲市場改名為南門市場,開始販賣來自大陸其他省份的物資,由於該地的居住者大多來自江浙一帶,因此當時南門市場常被稱為江浙人的市場。
1979年6月,為配合臺北市各區籌建行政大樓計畫,位於羅斯福路與南海路口的南門市場進行改建工程,將原本市場所在的平房全數拆除,重建為地下二層、地上十層的古亭區行政中心(1990年,因古亭區與城中區合併為中正區,改名為中正區行政中心);新大樓興建期間,原南門市場攤商暫遷至南海路營業。歷時兩年,地下一樓與地上一、二樓的市場所在樓層終於竣工,於是在1981年6月20日,全體攤商遷入新大樓內營業,而整棟大樓直到1982年12月才全部完工。
1981年6月啟用的南門市場共有三層樓,地下一樓販賣生鮮食材、一樓經營南北雜貨與熟食菜餚、二樓則販售服飾精品等。市場內以北方糕點、南北雜貨、各式醬料與特色熟食聞名,為民眾採購生鮮食材與各式菜餚的集散地。
2008年,為了強調節源的重要,大樓架設了太陽能板以提供部分電力,且於建物外表建置了植栽牆,落實政府的節能減碳與綠化環境之政策,不僅美化環境也能濾淨空氣,對於地處交通樞紐的南門市場,達到降低空氣污染之成效,並能大幅度降低建築物因陽光直射而上升的溫度,因此讓南門市場蛻變成為符合世界潮流的環保綠建築。
沒想到在2012年的鑑定報告中發現,這棟使用了30餘年的臺北市中正區行政中心大樓(地下一樓與地上一、二樓為南門市場)竟有超過四分之三部分的氯離子含量超標,被判定為「海砂屋」,面臨遭到拆除改建的命運,後於2016年被規劃配合捷運萬大線施工進行拆除。
於是,臺北市政府決定在臺北市杭州南路與愛國東路口的華光社區特二區設立臨時中繼市場,並於2018年8月9日動土開工,待2019年8月完工後,便讓南門市場的攤商遷入營業。
南門臨時中繼市場的樓地板面積為6518平方公尺,營業項目延續南門市場的特色,包含生鮮、南北雜貨、熟食點心、服飾與美食廣場等,並設置汽車停車位66格、裝卸停車位8格及機車停車位84格。
已有38年的南門市場,為了提供更好的購物環境以及配合捷運萬大線興建,從2019年10月7日起停業10天以進行搬遷,並於同年10月17日起於南門中繼市場(臺北市杭州南路二段55號)恢復營運。
南門市場大樓於2019年12月開始進行拆除重建工程,預定3年後(2023年1月)再讓攤商搬回原地重建的新南門市場營業。
大稻埕2023 在 吃喝玩樂yuyuch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大稻埕2023 在 大稻埕碼頭4K 即時影像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大稻埕 煙火】 2023 大稻埕 夏日節360 秒煙火登場08/16 | 大稻埕 碼頭4K 即時影像. 7.4K views · 1 month ago # 大稻埕 煙火 #貨櫃市集 ...more ... ... <看更多>
大稻埕2023 在 台北旅遊網- 2023大稻埕夏日節7月1日登場 的推薦與評價
2023大稻埕 夏日節7月1日登場,從7月1日起至8月20日,每周一至周五,每天都有精彩活動,還有藍色水路船票半價優惠喔,來看看如何取得船票優惠! ... <看更多>
大稻埕2023 在 2023 大稻埕煙火秀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Comments · TAIPEI Dadaocheng Summer Festival Firework Shows 2023 -07-05 · 【完整公開】LIVE 大稻埕 煙火秀加倍奉上「增至360秒」 · 祭の段取りは楽しいの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