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疫情的受害者、避難者,還是幫助者?】疫情相關的精神健康問題,你需要看這一篇!
——
你因為這陣子的疫情消息擔心受怕、吃不下、睡不著,精神緊繃、暴躁易怒,這樣算不算是疫情的受害者呢?
廣義地來說,你是疫情的受害者。
那該怎麼辦?
【趕快去找醫生!】失眠科、專看焦慮憂鬱、自律神經、家醫科、身心科、精神科都可以,趕快去看吧!
不然怎麼辦?未來一年都躲在家中被窩嗎?
若這樣躲有用,那麼就這麼做。
若這樣躲沒用,就趕快找醫生吧!
人們在長期高壓力的狀況下,會有各種身體症狀與不適,各方面的能量都會降低,甚至免疫力下降。
原本可以好好休息恢復腦力,因為睡眠品質變差,所以早上起床看似睡了好久,精神卻反而疲憊。
原本可以應付的工作,因為腦力能量下降,效率降低,無法集中精神。
原本可以輕鬆結算的報表,因為擔心記憶力變差,要反覆確認好幾次。
怪的是,每次確認,都發現「自己第一遍就記住了」,既然如此,為什麼還不放心,要多檢查好多次呢?
小孩子已經送到安親班上學,是熟悉的校園環境、老師也答應會隨時回報狀況、孩子們也精神活潑。
但怎麼看到新聞,又開始擔心孩子安全,內心不安呢?
要接回家嗎?要自動停課嗎?孩子沒人照顧,我要請假嗎?
找誰來帶呢?保母有空嗎?保母安全嗎?
明明應該是安全的環境、安全的計畫、安全的措施,
怎麼越做越緊張,越做越不安?
明明資訊越多應該越可以未雨綢繆,怎麼新聞越看越害怕?手機越滑越快,病毒好像越來越靠近身邊?
今天喉嚨癢癢的,不像是感冒。怎麼身體有點疲倦?感覺怪怪的?
突然回想起昨天搭捷運時,旁邊的男子口罩沒戴好,咳了兩聲。
想起前天經過建築工地時,烈日下戶外陰涼處群聚的工人好幾個沒戴口罩。
越想越不對勁,身體的不舒服又更明顯了!
篩檢站大排長龍,想去又不敢去,徒增感染風險。
想知道自己怎麼了,上網查詢資料,越查卻越害怕。
鼓起勇氣問問身邊的家人朋友,得到的只有謾罵或嘲笑:
「我不是早叫你去打疫苗了嗎?誰叫你不聽?」
「你想太多了吧?緊張兮兮的,這樣很笨耶!」
好挫折,又好生氣。對別人生氣,也對自己生氣。
坐在辦公室椅子上,偷偷吞了一顆普拿疼,好像有好一點,打起精神做自己的事。
旁邊同事口罩沒戴好,露出鼻孔,鼻孔還有毛。
終於忍不住大罵:「你把口罩給我戴好!」氣到不行,氣到下班還在氣。
【趕快去找醫生!】儘管醫生不能解決你所有的問題,無法讓你隔壁的同事乖乖戴好口罩,但醫生可以盡量給你一些建議、一些安慰、一些支持的力量。
小小的改善、小小的祝福,可以補充小小的能量,一點一滴,讓難過的日子,繼續走下去、再撐一段路。
就醫小提醒:
【1.我到底需不需要吃藥,吃藥會不會有副作用?】
答:醫生開藥,補充腦部能量、讓身體舒壓放鬆,你就放心吃吧!
若長期失眠焦慮、緊繃易怒,不但身體免疫力下降、還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破壞心情跟人際關係。
【2.吃保健食品有沒有用?】
答:如果一個「物品」的效度那麼好,那麼科學家就會將這個物品的成份純化,做成「藥丸」。
反之,若這個物品的效果差,可有可無,純化了也沒用。於是等級無法升高到「藥品等級」,於是只能落在別項歸類裡。
若有效,就吃。
若保健食品沒效,還是聽聽國家認證的專科醫師建議,接受健保制度的合理治療!
給予你的處方及藥品,都是國家認證的藥廠出品、通過健保審核的配方。真有問題,健保署跟國家替你背書。
【3.我這樣會不會浪費健保資源?】
答:不會。因為全國全年健保預算是固定的。
你多去看,預算也不會多出。
反之,你不去看,不但要長期忍受痛苦,還影響工作及生活。社會少了一個做事謹慎、工作認真的國民,對整體來說也是損失。更何況:拖延下去,病情並不會自動改善。
【4.我去看醫生,結果得了憂鬱症、焦慮症、恐慌症怎麼辦?】
答:你不是因為去看醫生才得了這個病,也不是因為吃了這個藥才會得這個病。
是因為苦於症狀、受不了了、瀕臨崩潰才去尋求協助。
若你的家人朋友面臨一樣的困境,愛莫能助之外,你也會鼓勵他們去看醫生的,不是嗎?
相反地,無論是醫師的建議也好、透過支持自己想開了也好、藥物治療改善症狀也好,只要有小小的改變、一日一日的改善。症狀減輕或消失不見了,那麼原本在意的問題不再是問題,苦惱的不再纏饒於心。憂鬱焦慮這些名詞,對你來說就不再重要了!
當你變得健康,先前的苦痛感消失不見了,你根本就遺忘有這件事。
「失眠改善之外,你之前說經常頭痛、腸燥,這些有改善嗎?」我看診的時候問病人。
「頭痛?腸燥?對齁,我以前經常這樣。但已經好久沒這樣了。」
「是嗎?太好了,有改善了對吧?」
「是啊!要不是醫師你問我,我都忘記我之前每天頭痛了呢!」病人笑著說。
治療就是這麼一回事。病人因為十種症狀而來,回診的時候只記得自己剩下的一兩種症狀,跟醫師報告還沒治療好的部分。
往往忘記已經改善的七八種症狀,因為消失了,也就無需在意啦!
【5.短短聊幾句,醫師就能了解我,知道我的狀況嗎?】
答:醫師再怎麼了解你,「不會比你更瞭解你自己」。
醫師了解你多少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你有沒有透過醫師的分析,更了解你自己」!
當你改善了之後,「你將清楚知道自己改善的感覺,而這種感覺只有你自己知道,不需要透過別人來告訴你」。
【6.我吃這些藥,會不會上癮?】
答:藥物本身合理使用,相當安全。讓人上癮的不是藥物,讓人上癮的是「改善的感覺」。
痛苦很久,痛苦減少的感覺,相當舒適。
壓力很久,壓力釋放的感覺,相當舒適。
孤單無助很久,被了解支持的感覺,相當舒適。
當你用盡辦法徒勞無功,終於有一條繩索能拉住你,相當舒適。
飢餓很久的人,飽餐一頓後,將來不再希望忍受飢餓。
痛苦很久的人,發現原來有改善的方法,希望將來不再痛苦。
醫師、治療、藥物不是完美的解方,但是一種「改善的選項」。
當你沒有其他改善的選項時,只好選擇這種。
但若你已經耗盡能量,怎麼有力氣去尋找其他改善的選項呢?
當你要跨過一條河,出現一座橋,你也只能先走這座橋過河,這是不得已的辦法。
若藉由這座橋到達彼岸,可以逐步改善。那麼等到力氣充足了之後,再慢慢搭別座橋吧!
在你完成很多橋之前,你只有這條橋可以過河。你總不會說:「我對這條橋上癮」吧?
【7.除了看醫生接受治療外,有沒有其他改善的辦法?】
答:有,任何有幫助的方法,都可以嘗試看看。
運動紓壓曬太陽呼吸新鮮空氣求神問卜通通可以。
只要這些辦法有效,都可以去嘗試。
「都沒效怎麼辦?」病人這麼問我。「醫師你講的我通通都做過了呀!」
「我當然知道這些辦法對你沒效,若有效,你怎麼會踏進門掛號呢?正因為我理解這件事,所以不會給你這些無效的建議呀!」
「醫生你是說:瑜伽騎腳踏車有氧運動都沒用嗎?」
「我是說,你已經很努力,這些都有做。但若有效你就不會來看我門診,對吧?但這些說不定對其他人有效呀!因為其他人有效,所以他們獲得改善,所以沒來看門診。但那是別人呀!不是你。對別人有效對你卻無效的建議,這種建議不切實際,對吧!」
【8.我要治療多久,才可以不吃藥?】
答:你吃藥的第一目標不是「改善症狀」,第一目標是「盡可能恢復正常生活」。有些人治療效果只有一點點,症狀只有些微改善。但逐漸能累積能量,工作效率及日常生活逐漸回到常軌,那麼我們會說這是個有效的治療。
很多病人只糾結於「吃藥、不吃藥」。勉強自己停藥,結果生活再度失衡,這是本末倒置。
治療失眠,第一步我們關心睡眠有沒有改善。
睡眠改善了我們繼續關注:隔天有沒有精神改善。
精神改善了之後,我們問:工作效率有沒有改善、生活有沒有回到平衡。
這些都改善了之後,我問:心情有沒有改善、能不能感受到快樂與平靜?
一步步疊加,就是整個人有沒有活力動力、對未來是否有希望與充實幸福的感覺。
藥物,在這種巨大的改善之下,只是一個小小的註腳罷了。
【9.標題所說疫情的受害者、避難者、幫助者是什麼意思?】
答:當你受到疫情影響,身心遭受痛苦,可以說是受害者。
若影響不大,但疫情依舊影響個人,長時間待在家裡,歲月靜好,享受自己的小確幸,那麼算是「躲避亂世」的避難者。好好待著,就是替全體防疫盡一分力。
若能量充足,自保有餘,那麼我們可以慢慢去試著幫助他人,散發正能量、接納負能量。
當網路上都在謾罵一切時,我們願意心平氣和地進行討論。
當網路資訊都集中在疫情時,我們願意專注在生活中的其他美好。
當身旁的路人不戴口罩時,我們不指責不謾罵、也不是非得上前干涉規勸。
「爸爸,為什麼那個人不用戴口罩?」孩子問。
於是我們花時間成本慢慢跟孩子說。「防疫是需要成本的。那個人可能忘了,可能不在意,也可能他沒有成本去因應防疫成本。他可能很熱、真的很熱,要在烈日下工作。我們整天吹冷氣,所以口罩戴得住。他到便利商店吹冷氣,是因為他整天都很熱。我們東西買買就好,回家吹冷氣。他口罩可能不好買,沒時間去買,可能口罩放在車上,好幾天用一個。我們家裡口罩有一整箱,每台車跟公司、家裡、你的書包都有一盒乾淨口罩,有點臭臭就換掉。他可能沒辦法這樣。」
我們將珍貴的情緒成本用在「我們所珍惜關心的家人身上」。總有些人觀念不同、自由不同、採取的措施也不同。
不需要攻擊或干涉不同作為的人。包容也好、發怒也好,這都需要能量、也需要消耗大腦跟情緒成本的。在這關鍵時刻,能量省著點用,多關愛自己的親友吧!
【10.我在戶外空曠處,空氣流通,我需不需要戴口罩?】
答:我相信沒有人故意傳染疫情給別人。戴口罩不但為了自己,也為了別人。研究顯示,若受感染的人沒戴口罩,那麼即使其他人全部都戴口罩,室內的口罩防禦率也會降低。
邏輯盲點是:受感染的人不是故意沒戴口罩的。
或著說:沒戴口罩的人,通常覺得自己沒有受感染。
或著說:你以為你沒問題,也不會故意害別人,但你沒戴口罩,就是暴露風險給自己跟他人。
白話一句:外國經驗:無症狀感染的人很多。不知不覺散佈病毒,受感染者自己自始至終沒發病。若是年輕人,即使發病也挺得過去。受害的是老人,以及無法注射疫苗的小孩。
你若是「避難者」,又不想戴口罩,那麼請好好待在家裡獨處。
你若是「幫助者」,請戴好口罩,為了自己跟別人。
——
歡迎轉載
大排長龍相反詞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聽說有家店很受歡迎,門前大排長龍耶,要不要去試試看?」這是一句不能用來邀請京都人的話。
或許提到京都人,大部分人聯想到的是優雅、悠閑等形容詞,但實情還真的恰恰相反,他們與全日本公認走路最急的大阪人一樣,都是急驚風的性子(不過京都人很討厭被拿來與大阪人比較就是了……)。
大排長龍相反詞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好個性幫你創造好運氣]
本文摘自:《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
我的個性內向害羞,不善言詞,也不喜社交。一般作者出書,會有一段時間要出來打書,我的規矩多,不上電視、不去讀書會、不公開演講、不辦讀者見面會,最多是上電台接受專訪,好像我很大牌,其實不是,而是這些場合會讓我緊張。2018年新書上市,出版社小心翼翼詢問我:
「我知道你不想去,不過北中南各辦一場演講是最低限度,你看呢?」
我在電台與報社做了十二年行銷主管,舉辦過無數膾炙人口的活動,我懂得自己的角色與責任,於是點頭說好,不過特別交代別再增加場次。他們終於鬆了一口氣,因為幫我出第一本書時,我只答應了一場。哪裡知道當時這個應允改變我後來的生涯!台北場演講之後,讀者大排長龍購書簽名,就在我不斷坐下簽名、起身拍照的當下,有位身高一七○公分的女生遞上名片問我:
「可以請您教課嗎?」
我楞了一下,在好奇心趨使之下,反問對方:
「你覺得我可以嗎?」
對方說當然可以,這更讓我好奇心大發!我不會說話也不愛說話,連出書辦演講都如此勉強,自然從未想過要教課。不過我有個地方跟別人不一樣,生活上是個膽小鬼,工作上卻是個什麼都想試,什麼都敢試的洪大膽。加上我後來領悟出一個道理,當別人找我做事時,就算我從未做過也不必怕,因為──
「怕的應該是對方,他都不怕,我怕什麼呢?」
後來見面討論,對方在聽我對於就業市場的分析之後,問我台灣的問題在哪裡,我說三個,青年低薪、中年失業、老來求職。她再問我該怎麼解,我說政府難解,主要只能靠上班族自己解,而唯一解是做斜槓。下一秒我們就決定開斜槓課程,祭出一套有系統的方法論,教上班族做斜槓,然後她說:
「你就是台灣上班族的救星──斜槓教練。」
救星聽起來令人害羞,但是我喜歡「斜槓教練」這個名稱,也願意為每位學生花一年時間陪同與督導。第一年,來上進階班的學生是預期目標的三倍,市場反應熱烈,從此在職場作家之外,我有另一個新的身分,跨度到成人教育領域。教了十八個月後的今天,回想起來,真心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好運祕訣:
「到人多的地方,貴人就在那裡。」
你想想看,如果我堅持不辦演講會,就不會遇見開課公司的主管;如果我一點都不好奇教課是怎麼一回事,就不會見面討論;再來,如果我認為天生不善言詞,一輩子就不善言詞,執著於固定心態,不是成長心態,就不會接下教課的邀約;如果我不肯冒險,害怕失敗與丟臉,在前期遇到困難時,很容易就會放棄……足見好運不是單一事件,而是一串連鎖反應累積出來的成果。
要知道,越是有實力、有績效的人,越是要運氣好一點,令人慶幸的是好運是可以培養的。假使你現在有被失業的危機意識,尤其要「強運」,扭轉乾坤,改造命運。不論最後是否留下來,你的未來職涯都會更好運!
投資策略專家麥克.莫布新(Michael Mauboussin)說,科技不斷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差異逐漸縮小,不能再單獨以能力勝出,運氣反而是贏的關鍵。像是奧運馬拉松的第一名與第二十名,一九三二年相差二十分鐘,二○○八年縮小到只差八分鐘。職場上,也經常出現兩人能力不相上下的情況,比的是誰的運氣好。他說:
「因此,我們要學會將『運氣因素』轉換成『能力因素』。」
這話指的是成功要靠運氣,而運氣有方法培養成能力。因此有一陣子我在研究「科學化的運氣」,書架上有一排這類書,多半是心理學家著述,有各種實驗與理論支撐。內容大同小異,運氣好的人大概不脫幾種鮮明的人格特質,比如:
1.主動者比被動者運氣好。
2.外向者比內向者運氣好。
3.輕鬆者比嚴肅者運氣好。
4.樂觀者比悲觀者運氣好。
5.好奇寶寶比不好奇者運氣好。
6.冒險者比不冒險者運氣好。
7.直覺型比思考型運氣好。
心理學家做過實驗,在咖啡店門口地上放了一張紙鈔,反應大約有兩種,第一種人撿起來進到咖啡店,買了兩杯咖啡,其中一杯請鄰座喝,兩人聊了起來,輕鬆且開心;第二種人則是視若無睹,繼續往前走。事後心理學家問他們:
「今天過得怎樣?」
第一種人說今天過得很棒,第二種人說今天普通。你注意到了嗎?第一種人吻合上面七種特質中的多項,比如主動、外向、輕鬆、冒險、直覺;第二種人則是嚴肅、不好奇、不冒險。重要的是,你屬於哪一種?如果是第二種人,想要運氣好,就要提醒自己做出個性上的改變,像是內向變成外向,被動變成主動等。
再來你注意到嗎?運氣好的人喜歡人際互動,包括跟旁邊的陌生人攀談。德雷莎修女將其後半生奉獻給印度,照顧愛滋、麻風與結核病患,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受世人景仰。唯一爭議的是,她來回印度與英國都是搭乘頭等艙。為什麼?因為她很多捐款來自搭機時的頭等艙乘客。這是製造好運氣的開始!
關於這點,我也很厲害。不論在哪裡,都能夠自然地跟旁邊的陌生人聊起來,我有個閨密是念高中時搭公車聊出來的,後來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她爸爸給了我一個兼職機會,讓我免於畢業即失業。好運藏在人群裡,人生很多機會,都來自這些不可思議的弱連結。
當山雨欲來風滿樓,公司下一步可能購併、縮編或裁員,我們要表現出來的不是愁容滿面,相反的,要輕鬆一點,幽默一點,讓別人喜歡我們;而且不要自掃門前雪,而是主動擔起「企業內公民」角色,看看哪裡有需要幫忙,盡一份綿薄之力。這份熱心,大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等到要列黑名單,自然有人會站出來幫你說兩句好話。這時候,比的不僅是能力與績效,還比運氣,你就勝出了。
為了生存下來,要你這麼做,好像要你違反本性,也顯得虛偽,或許你不屑一試。但是往好處想,這是一個試煉的機會,推動我們改掉一些以前不合時宜的個性,變得外向、合群、風趣、熱心,提高能見度與好感度,讓自己變得更好。長久來說,有助於運氣變好、生涯順遂,不就應驗了這句話:「危機就是轉機」?
個性可以改變、好運可以創造。誰都不可能什麼都不改變,卻要獲得不一樣的結果。做沒做過的事叫成長,做不願意做的事叫改變,做不敢做的事叫突破。感謝上蒼,給我們一個風雨飄搖的時刻,看見自己的不足,勇敢做出改變,讓我們更喜歡這個自己。英國小說家喬治.吉辛(George Robert Gissing)說:
「要成長就必須改變,而改變也意味著我們必須冒些風險,從已知領域跨入未知的境地。」
--------------------------------
以上內容摘自洪雪珍最新著作《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各大書店有售,歡迎馬上網路訂購:
博客來:https://pse.is/38r6sl
城邦讀書花園https://pse.is/38a3h5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pse.is/39u6gp
誠品網路書店:https://eslite.me/395zmf
Pchome:https://pse.is/38h6nl
--------------------------------
「失業危機下,上班族如何超前部署?」(收費講座)
台北場
時間:2020年11月28日(六) 19:30-21:30
地點:城邦書房(台北市民生東路二段141號1樓)
報名請上:https://pse.is/3a2dle
新竹場
時間:2020年12月8日(二) 19:00-21:30
地點:新竹國賓飯店11F竹萱廳(新竹市中華路二段188號)
報名請上:https://pse.is/39zhk9
台中場
時間:2020年12月18日(五) 18:45-21:00
地點:文創工房(台中市南區復興路三段362號2樓)
報名請上:https://reurl.cc/ldAkKv
高雄場
時間:2020年12月26日(六) 14:00-16:00
地點:威易聯合辦公室博愛店(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366號14樓)
報名請上:https://pse.is/39t4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