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不太冷,才零下負十度!」我跟當地人打趨說~
在北歐近一個月,已開始習慣了長期處於零下的溫度,亦漸漸掌握到自保的方法。尤其最近在 Svalbard “忙於訓練”,每天都是一個 Lesson Learnt。
是夜為零下十八度,獨自去追極光。
以此為例,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零下裝備:
📍 帽:務必雙層,並能遮蓋耳朵 ( * 【一舊雲 旅行者雜貨店】 美女店長吳蚊蚊提供 )
📍 圍頸:單雙層皆可,主要作用是防風 (*花園街款,平靚正!)
📍 手套:一雙薄的方便活動,另加一雙有羊毛內膽的手掌款(*後者是北歐人教我的,一試難忘!)
上身:
📍 內膽:普通長袖衣服或快干T-Shirt。不建議穿發熱內衣,室內有暖氣,會熱死。
📍 抓毛衣(*除非很冷,一般我會與羽絨交替穿,很少兩者一起穿)
📍 羽絨:最重要的環節,務必選擇透氣保溫度高的,不能貪平。(* Go Wild - YETI 品牌 )
📍 防風外套(* Columbia Sportswear Omni-Heat 系列 )
下身:
📍 內膽:Columbia Omni-Heat 貼身 legging
📍 中層:抓毛褲 (*花園街款,平靚正!)
📍 雪褲:男友外借溫暖牌,大到就黎甩,但很暖(*只會晚上追光時穿)
📍 襪子:純羊毛,超暖(*Tasmania 購入)
📍 鞋墊:純羊毛,超暖(*Stockholm 跳蚤市場購入)
📍 鞋子:內膽有毛毛,有保暖作用 (* Merrell - AURORA 6 ICE )
===
我不喜歡穿得太多,會盡量先穿少一點,寧願不夠才加添;也很久沒有用暖包,總覺得應學會自我調節去適應天氣。
不過,題外話,我相對比較不怕冷(當然和北歐人沒法比),建議大家可以以此為基礎參考,再加添所需的足夠衣物。外出活動時,我會把額外的裝備放在背包,以備更換或添加。而一壺熱騰騰的薑茶/朱古力就更是寒夜裡的極品!! ☺️😍
#大家又有甚麼禦寒心德可以分享交流嗎
#columbiahk #columbiasportswear #gowildhongkong #merrellhongkong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