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dcast:我們常暱稱家中的毛小孩為 #汪星人、 #喵星人,代表我們明白跨物種相處並不容易,但還是甘願為自己貼上奴才標籤,自稱 #貓奴、#狗奴。我們總是不斷猜想:「牠喜歡這次鮮食的口味嗎?」、「今天散步有點沒精神,是不是哪裡不舒服?」這樣的關心與愛護是純粹的,我們沒有期望牠出人頭地,只希望牠快樂與健康。
🐈我們花費時間觀察、甚至找課程進修,都是為了想更了解牠們,因為我們體認到毛小孩對我們無條件的愛。牠們與我們之間建立起純粹關係,守在門前等家人回來、或貪吃時對我們投射的小狗眼神、總是要跟前跟後的腳步聲,彷彿心態上永遠停留在「小孩」的階段,依賴著我們的同時,也漸漸走向老去的過程。
🐾本集為《 #大家來談拚教養》特別集,主持人 #藍佩嘉 與台大社會系的 #簡妤儒 老師,特別來談照顧「毛小孩」與「人小孩」,有什麼極為相似之處?為什麼有些人會想嘗試寵物溝通?
🎧️ 抱著毛小孩一起聽!《大家來談拚教養》【特別篇】EP12|「牠永遠只有你可以依賴」寵物親職經驗 ft.簡妤儒 ► https://bit.ly/397gOPs
#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9的網紅鏡好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家庭狀況題】當媽媽為你好, 她有在說,你都沒在聽...... 關係始於生活,好聽沒有距離。 你需要的家庭解方就在 #鏡好聽! ► https://pse.is/3bjtx8 🎧️ 現在就來收聽:#大家來談拚教養 EP00 愛並不容易,有時也會傷人 ► h...
「大家來談拚教養」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鏡好聽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鏡週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鏡好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鏡好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心得]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Podcast分享】 《大家來談拚教養》... - 高雄師範大學性別 ... 的評價
- 關於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真心希望生細路之前一定要睇下呢兩本書(長文,但有懶人包) 的評價
- 關於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台灣與在美移民的比較」藍佩嘉教授--科技部人文沙龍系列講座 的評價
- 關於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繪本]《你為什麼不開花?》凱特琳娜.瑪庫洛娃- child_books 的評價
- 關於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Re: [求助] 沒有共識的花費怎麼解決?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鏡週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愛給我們力量,不過,愛並不容易,有時候也會傷人。
我們會想像教養像木匠,父母只要把藍圖打造起來,孩子就可以長成那樣。可是很多時候都不是這樣的,教養常會有一些非預期的後果。
#我們在知識中爆炸 《大家來談拚教養》Podcast
👉 追蹤鏡好聽IG ➜ https://reurl.cc/9Zzqpa
👉 更多鏡好聽獨家內容 ➜ https://reurl.cc/WE4g1Z
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鏡好聽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我們在知識中爆炸 ═─◄█▓
第一位引爆你求知慾的人物登場!
作為一個研究者,#藍佩嘉 直言,在思考的過程中常常會有「腦袋著火」的感覺,彷彿時時刻刻都在燃燒生命。為了提醒自己的初衷,她有屬於陪伴自己的辦公小物,比如擺放家人的照片,讓自己能在思考烈焰中得以歇息。──「你現在卡住了,但其實生活裡面有很多跟研究無關的事。這也會提醒我,研究最終其實也是為了要理解人、為了是要跟人連結。」
而她也思考,若不走上社會研究這條路,她會朝什麼樣的目標發展?
✎ 專訪全文【#好聽人物:藍佩嘉】〈社會學研究最終是為了理解人,也希望幫助別人來理解他們〉:https://bit.ly/3AaaDpU
▰ 藍佩嘉 X 鏡好聽 系列作品:
🎧️ Podcast《#大家來談拚教養》 ► https://bit.ly/3k9grKJ
🎧️ 延伸收聽 有聲書《#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平等童年》 ► https://bit.ly/3nhmFdi
攝影/Kelaer photography
#鏡好聽 #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鏡好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家庭狀況題】當媽媽為你好,
她有在說,你都沒在聽......
關係始於生活,好聽沒有距離。
你需要的家庭解方就在 #鏡好聽!
► https://pse.is/3bjtx8
🎧️ 現在就來收聽:#大家來談拚教養 EP00 愛並不容易,有時也會傷人
► https://pse.is/3bbqxx
🎧️ 現在就來收聽:#情感勒索 有聲書
► https://pse.is/38wbw8
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Podcast分享】 《大家來談拚教養》... - 高雄師範大學性別 ... 的推薦與評價
【Podcast分享】 《大家來談拚教養》 大家聽過我們上次分享藍佩嘉在《馬力歐陪你喝一杯》 擔任來賓的那一集Podcast了嗎? 那一集談到了《拚教養:全球化、親職焦慮與不 ... ... <看更多>
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真心希望生細路之前一定要睇下呢兩本書(長文,但有懶人包) 的推薦與評價
如果冇乜興趣睇書,可以聽下藍佩嘉老師嘅podcast 【大家來談拚教養】, 或者【馬力歐陪你喝一杯S4EP03】 台大社會系教授|藍佩嘉:教育是見招拆招, ... ... <看更多>
大家來談拚教養 在 [心得]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是否因發佈心得而有優惠: no
《金錢如何影響愛與教養?》
若說<拼教養>可以讓我們了解自身在台灣的教養風格定位,那比起拼教養,本書用更宏觀
的全球角度去討論教養風格。
本書提到教養方式是依照父母所認識的社會而產生的傾向。例如,研究顯示,所得不均程
度越低的國家,家長越看重「想像力」、「獨立」,家長越不看重「勤奮」。所得高度不
均,接受教育會有高投資報酬率的社會,越容易有「唯有讀書高」的觀念。低度所得不均
,教育投資報酬率低的社會,父母會較為放任。例如,中國人之所以強調狼性,是因為父
母們相信把孩子孩子教成這樣,才能在他們所認識的社會得到良好發展。
除了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教養風氣外,同一個國家的的不同父母,教養方式的選擇跟經濟狀
況及教育程度有關。低收入家庭較為專斷,另外,教育程度高的父母較願意花時間跟小孩
相處,類似的現象《拼教養》也有討論,這種現象所產生的差異《父母的語言》有非常詳
細的探討。
書中將父母的教養風格分成威信型、放任型、專斷型以及忽略型,又再把教養的干涉程度
分為密集教養及非密集教養,書中有詳細的定義,例如密集教養指得是每週一次與孩子對
話、每週一次與孩子吃飯、每週一次與孩子討論學校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程度高的女性教養時間的較長,並不是因為他們比較可能當家庭主婦
,而是職業婦女犧牲自己的娛樂時間換來的(拍拍各位職業媽媽的肩膀)。
書中不判斷哪一種教養才是正確的,只是提出來的研究結果有幾點讓我覺得很有意思,顛
覆了我原本的想像(看書就是喜歡這種感受XD)
例如,大家也許可以料到「威信型」父母的孩子教育成就較好,但意外的是「放任型」父
母的孩子教育成就會高於「專斷型」父母,所以說對小孩嚴格,是為難自己也沒有多大效
益策略啊!
本書也討論到公共政策。台灣2020開始的托育補助或育兒津貼,常會被說是大灑幣,以促
進生育率的角度來看,目前似乎還沒有看到效果,但是因為福利政策提升能使得父母比較
放鬆,比較不在意小孩的成功,對小孩的福祉來說也許是正向的,而且也能減緩不同階級
之間的教養落差。
另外,政策的排富條款常為人所垢病,但在本書中提到利用公共政策降低教養落差,能縮
減貧富不均,避免下層跟上層的兒童機會落差越來越大。
最後,魯蛇如我,目光當然放在階級流動的做法上。本書提到相同教育程度的父母,以教
養方式來看,威信型的父母,其子女向上流動的機會是最大的。教育程度高的家長即使放
任,孩子依然可以看著家長背影,在家長身上學到技能、非認知能力(如耐性等),但教育
程度低的父母,不管教養方式是哪一種,父母採取密集教養都是小孩階級向上流動的必要
條件。
如果你不喜歡用「感覺」的來討論教養,這本書提供了嚴謹的分析,告訴大家現況為什麼
會是這樣。本書也能啟發我們找出真實數據,去比對其他國家的數值,而不是流於想像。
本書雖沒有討論台灣,但找出台灣的吉尼係數0.339(出處補在最底下),以及吉尼係數排
行,會發現台灣貧富差距在全球的後三分之一,算是世界上貧富不均狀況較好的國家。但
我以往都有不知從何而來的,台灣人生活比他國痛苦的印象。
我們從本書對其他國家的說明,也許可以從中窺見台式的教養風格大概座落在哪個位置,
以及這個走向可能的原因。這也讓我體認到,台灣孩子之所以不狼性,不是台灣人做不到
,而是台灣社會的狀況沒有差到需要逼父母這樣教。
吉尼係數出處:https://reurl.cc/9rxpaY
對全球排行有興趣可以看這邊,最下面的表:
https://reurl.cc/gWxM9V
--
更多教養書、繪本心得
https://reurl.cc/eEnOj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07.20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26111311.A.569.html
小孩是否能再往上並不是我的主要目標,我是希望他可以發揮自己的潛能,以阿德勒的概
念來看,人們本就有追求卓越的內在動力,不過常常在成長過程中被澆熄(例如被處罰或
獎勵),我希望自己可以注意不要踩地雷,而這樣的做法似乎在放任跟威信之間,看起來
滿符合提升階級向上的機率。也就是說在這樣的做法下提升了往上流動的機率算是一種「
副作用」。
如果要說往上流動的話,依照書中的說法,我自身算是往上了,原生家庭狀況太差。我現
在也很魯啊,所以小孩不比我魯也不難吧XD
我記錯定義了改一下內文,不過那個定義真的很簡單…共讀、說故事、討論政治這些活動
是另一個研究,顯示這樣做可以提高孩子的成績,挑出這些活動只是為了便於研究,其背
後代表的是深入參與孩子的的生活與否。
台灣貧富差距不大,不過以前的升學制度仍像一試訂終身,所以算是投資教育CP值高的國
家。不過目前的升學多元管道已經比較環境比起以前聯考,風險已經降低,但還是很多家
長懷念聯考@@
我們不要講出關鍵字XD
不過我確實覺得很多人覺得政府應該訂出一個對他個人很棒的政策,但不想去考慮這樣訂
是否會失去平衡,這是很糟糕的風氣。
如果說,是因為資訊不足考慮不到其他面向,那可以理解,但常常是「不想」考慮別人,
反正我就小老百姓,我不高興你政府就是要負責處理到讓我高興。
※ 編輯: suction (111.240.107.205 臺灣), 07/13/2021 11:23:41
謝謝推薦!
就像上面版友說的,我們能努力的方向就是給孩子更多的選擇,以我的想法就是不去扼殺
小孩興趣,努力抓住鼓勵但不干涉的平衡,即使他的興趣賺不了大錢也至少是快樂的。
至於階級能不能流動,本書裡面的研究,也只是說這樣做階級向上流動的機率可以提高,
過去的績效也不代表未來的績效,沒有人能保證什麼,所以也不會因為看到這樣的研究就
期待過高吧?
不管有沒有看這本書,知不知道階級向上的機率怎麼做能夠提高,我們也依然按照我們自
己覺得ok的教養策略進行,顧家庭跟拼事業也依然要取得平衡,並不是說看了書說密集教
養如何,就覺得該花更多時間陪小孩而可以不用努力工作,或是花了時間就把小孩的成果
當作自己KPI。
我也有過這段話說的矛盾心態,我想自薦另一篇心得,版上搜 教養方程式 就可以找到了
。
對有錢人或是有能力的人來說,這兩件事情不互斥;對沒有錢的一般人來說,除了要不要
花時間用心教養以外,其他事情沒有什麼選擇。一般人要白手起家賺到讓小孩生活無虞的
生活本就不易。
※ 編輯: suction (111.240.107.205 臺灣), 07/13/2021 21:05: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