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旅遊10-《原始察終,見盛觀衰──撒馬爾汗歷史文化的探索》
從前的日子很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新冠疫情肆虐至今,不少人感覺現在的日子更慢!不但親朋不便相聚,而且哪裡都不能去!知史特推出「抗疫旅遊」專題,帶您在線遊覽世界名勝,更飽覽歷史新知!
撤馬爾汗是中亞地區的歷史名城,也是伊斯蘭學術中心,現在是烏茲別克斯坦的舊都兼第二大城市、撒馬爾罕州的首府。在這次絲路明珠·中亞烏茲別克之旅中,歡迎大家跟隨葉深銘博士一起領略撒馬爾汗歷史文化!
「撤馬爾汗原文為Samarkand,Samar意為「肥沃」,kand意為「土地」,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之地。2000年前,漢代(前202-220)張騫(前164-前113)曾奉漢武帝(劉徹,前157-1前87,前141-前87在位)之命,出使西域,跋涉萬里,曾到過此地,當時稱為康居。其後唐代(618-907)高僧玄奘(602-664)西行求法,也路經此地,稱為「颯秝建」。據玄奘的《大唐西域記》所載,撤馬爾汗「土地沃壤,稼穡備植,林樹蓊鬱,花果滋茂,多出善馬……」。事實上,撤馬爾汗位處今澤拉夫尚河(Zerafshan River)的大型綠洲之中,農業發達,商貿繁興,帝國盛世,歷史悠久,更融合了印度、波斯、突厥、大食等國的古文明元素,令這座世界文化古城的文化色彩,絢爛無比。本文嘗試尋繹其中點滴。
原始察終:文化盛衰的嬗遞
自公元前2500年,撒馬爾汗一直是粟特人(Sogdians)的國都,由於毗鄰波斯帝國,因此,我們可以在撒馬爾汗看見許多波斯文明的影響,其中最重要的要算是拜火教的傳播。
……
在旅程中,我們參觀了位於撒馬爾汗東北面,於1965年發現的Afrosiab廢墟之上的歷史博物館(Afrosiab History Museum),這裏一直被懷疑是古代康國舊皇宮的所在地。“Afrosiab”在粟特語中的意思是「在黑海之上」。當地之所以變成廢墟是由於成吉思汗(鐵木真,1162-1227)西征時,Afrosiab舊城被毀,其後被完全棄置,變成廢墟。今天的撒馬爾汗是帖木兒帝國時期,在舊城南面興建起來的新城。博物館陳列了許多地下發掘出來的文物,有陶製的器皿,不同造型的泥塑、錢幣、碑石,還原址保留了一個相當完整的祆教祭壇,讓後人能窺見粟特人的祖先如何祭祀祆教神靈,保存了一份相當珍貴的宗教文化遺產……
請移步知史官網「知史學園」-「遊歷學習」閱讀全文,謝謝!
https://mychistory.com/index.php/e001/e0011/s0052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