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思源基金會董監改選 施振榮、劉揚偉加入
交大思源基金會日前完成董監改選,為配合陽明交大合校後邁向成為「偉大大學」的新願景,包括宏碁(2353)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緯創(3231)董事長林憲銘、華邦電(2344)董事長焦佑鈞等多位產業界重要人物都加入董監陣容,全力協助推動「喜馬拉雅計畫」。
交大思源基金會7月22日召開第十屆董監事會,會中選出由零壹科技(3029)董事長林嘉勳續任董事長,並由光寶科技(2301)集團前總裁林行憲擔任副董事長,他也是喜馬拉雅計畫執行召集人。
此外,交大思源基金會第十屆董事名單也引起外界的關注,除了原本就已是董事的研華(2395)董事長劉克振、大同公司(2371)董事長盧明光、宏齊科技(6168)董事長汪秉龍等人外,本屆新加入的董事包括施振榮、劉揚偉、林憲銘、焦佑鈞、中美矽晶(5483)董事長徐秀蘭、穩懋半導體(3105)董事長陳進財、致茂電子(2360)董事長黃欽明、廣達(2382)技術長及副總經理張嘉淵、聯電(2303)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等科技業界重量級代表。
會中並通過交大思源基金會重要的轉型計畫,為支持陽明交大首任校長林奇宏校長提出的「一樹百穫計畫」,掌握合校後的關鍵契機,將結合交大校友總會、陽明校友總會、思源基金會、致遠基金會等校友單位的力量,並由思源基金會擔任「喜馬拉雅計畫」的主要推動單位。
「喜馬拉雅計畫」是由施振榮與前校長張懋中及現任校長林奇宏擔任共同召集人,並由林行憲擔任執行召集人,以促成陽明交大成為〝偉大大學〞為願景,希望能夠在陽明交大建立幾個峰峰相連、世界第一的學院/研究中心,故稱為「喜馬拉雅計畫」。
施振榮表示,目前優先聚焦在半導體、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智慧醫療三大領域,未來推動喜馬拉雅計畫除了借重校友企業的大力支持外,也會積極爭取非校友企業來共同參與,積極透過產學共創以及教育部通過的產業創新條例,藉由產學共創來帶動台灣新一波的產業升級。
「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係於1994年由交大校友總會成立,當時由施振榮擔任校友總會的總幹事,因有感於要協助推動母校的發展,需要藉由成立基金會,在預算應用上較有彈性來協助推動校務,因此發起成立基金會。
基金會成立至今已27年,首任董事長是由胡定華擔任,之後接任的歷任董事長包括邱再興(第二屆)、黃河明(第三、四屆)、黃少華(第五、六屆)、吳廣義(第七、八屆)、林嘉勳(第九、十屆)等校友。
交大思源基金會第十屆董監事名單如下:
*董事:
林嘉勲(董事長)、林行憲(副董事長)、施振榮(常董)、劉克振(常董)、盧明光(常董)、張鴻仁(常董)、林奇宏(常董)、魏寶生、汪秉龍、徐秀蘭、陳進財、郭守仁、林憲銘、張嘉淵、張懋中、郭旭崧、劉揚偉、宣明智、焦佑鈞、黃欽明、李大嵩 、李鎮宜、陳永富
*監察人:吳惠蘭(常務監察人)、溫瓌岸、陳冠能、曹孝櫟
訊息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7240/5636128?from=udn-ch1_breaknews-1-cate6-news
大同歷任總經理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交大思源基金會董監改選 施振榮、劉揚偉加入
2021-07-29 14:14 經濟日報 / 記者謝艾莉/即時報導
交大思源基金會日前完成董監改選,為配合陽明交大合校後邁向成為「偉大大學」的新願景,包括宏碁(2353)集團創辦人施振榮、鴻海(2317)董事長劉揚偉、緯創(3231)董事長林憲銘、華邦電(2344)董事長焦佑鈞等多位產業界重要人物都加入董監陣容,全力協助推動「喜馬拉雅計畫」。
交大思源基金會7月22日召開第十屆董監事會,會中選出由零壹科技(3029)董事長林嘉勳續任董事長,並由光寶科技(2301)集團前總裁林行憲擔任副董事長,他也是喜馬拉雅計畫執行召集人。
此外,交大思源基金會第十屆董事名單也引起外界的關注,除了原本就已是董事的研華(2395)董事長劉克振、大同公司(2371)董事長盧明光、宏齊科技(6168)董事長汪秉龍等人外,本屆新加入的董事包括施振榮、劉揚偉、林憲銘、焦佑鈞、中美矽晶(5483)董事長徐秀蘭、穩懋半導體(3105)董事長陳進財、致茂電子(2360)董事長黃欽明、廣達(2382)技術長及副總經理張嘉淵、聯電(2303)榮譽副董事長宣明智等科技業界重量級代表。
會中並通過交大思源基金會重要的轉型計畫,為支持陽明交大首任校長林奇宏校長提出的「一樹百穫計畫」,掌握合校後的關鍵契機,將結合交大校友總會、陽明校友總會、思源基金會、致遠基金會等校友單位的力量,並由思源基金會擔任「喜馬拉雅計畫」的主要推動單位。
「喜馬拉雅計畫」是由施振榮與前校長張懋中及現任校長林奇宏擔任共同召集人,並由林行憲擔任執行召集人,以促成陽明交大成為〝偉大大學〞為願景,希望能夠在陽明交大建立幾個峰峰相連、世界第一的學院/研究中心,故稱為「喜馬拉雅計畫」。
施振榮表示,目前優先聚焦在半導體、人工智慧與物聯網、智慧醫療三大領域,未來推動喜馬拉雅計畫除了借重校友企業的大力支持外,也會積極爭取非校友企業來共同參與,積極透過產學共創以及教育部通過的產業創新條例,藉由產學共創來帶動台灣新一波的產業升級。
「財團法人交大思源基金會」係於1994年由交大校友總會成立,當時由施振榮擔任校友總會的總幹事,因有感於要協助推動母校的發展,需要藉由成立基金會,在預算應用上較有彈性來協助推動校務,因此發起成立基金會。
基金會成立至今已27年,首任董事長是由胡定華擔任,之後接任的歷任董事長包括邱再興(第二屆)、黃河明(第三、四屆)、黃少華(第五、六屆)、吳廣義(第七、八屆)、林嘉勳(第九、十屆)等校友。
交大思源基金會第十屆董監事名單如下:
*董事:
林嘉勲(董事長)、林行憲(副董事長)、施振榮(常董)、劉克振(常董)、盧明光(常董)、張鴻仁(常董)、林奇宏(常董)、魏寶生、汪秉龍、徐秀蘭、陳進財、郭守仁、林憲銘、張嘉淵、張懋中、郭旭崧、劉揚偉、宣明智、焦佑鈞、黃欽明、李大嵩 、李鎮宜、陳永富
*監察人:吳惠蘭(常務監察人)、溫瓌岸、陳冠能、曹孝櫟
大同歷任總經理 在 林欽榮Charles Lin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國際公辦都更經典論壇 為公辦都更及公共住宅推動策略建言】
今(03)日上午出席都更處主辦【國際公辦都更案例經典論壇】聚焦公辦都更及公共住宅,圓滿順利。借鏡韓國首爾及新加坡經驗,台北市府除興建公共住宅外,將以公辦都更做為併行策略,視地區週邊環境協助提供公共住宅存量,並加速民間都市更新誘因,進行都市再生。
台北市在亞洲城市中並非晚近才推動公共住宅,早於1972年成立國宅處著手興建國民住宅,直至2004年結束任務,韓國首爾市雖晚了台北市10年,到1980年代才推動,但首爾市仍持續進行,歷任市長皆列為首要目標,並為國家政策予以支持。現在,台北市的公共住宅推動則是面對未來少子化及老年化的課題,讓年輕人回台北,注入新活力。市府積極推動公宅「631」,即60%公宅量提供給年輕人;30%公宅量來幫助社經弱勢,10%公宅量作為實驗性住宅,提供作為年長者智慧健康宅;另所有公共住宅會建置智慧化【建築資訊管理】(Building Information Modle),以電腦3D建築物模型,記錄建築物的維修狀況,以便於永續管理。
市府以2016年公辦都更元年,於2016年3月31日頒布【台北市公辦都更實施辦法】,優先推動8+2公辦都更旗艦計畫;而且進一步,針對長達16年之久無法推行之永春都更案及內湖合家歡民辦都更案,也在市府協助下,終於突破瓶頸,進行舊建物拆除即將完成,旋即將即啟動更新工程。現行都市更新條例使得民間都市更新推動不易,我建議並期待中央能在完成都更條例修法前,擬訂專案【加速都更推動方案】。
鑒於房屋稅暴增的議題,確實已增加住戶分回更新後房地的負擔,並也影響一般民眾都更的意願。此外,現行規定僅參與權利變換案件才能享有稅賦的減免,對於100%協議合建案件則無能受用的問題,大幅減少住戶都市更新的意願。再者,市府推動公辦都更旗艦計畫,尤以市府擔任實施者自行興建包含大同區蘭州斯文里整宅及協助規劃招商之萬華區南機場整宅公辦都更,期中央能夠運用都市更新基金能給予地方政府及民間實施者低利融資。
感謝韓國首爾「住宅都市公社」卞彰欽社長及新加坡「盛邦裕廊集團」梁文和建築師就「首爾的公共住宅事業模型與台北市住宅政策之涵義」及「新加坡建屋及城鎮的發展經驗」進行專題演講,內政部營建署都更組柯茂榮科長、台北市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陳春銅理事長、台北市建築師公會黃秀莊理事長、昇揚建設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簡伯殷總經理共同與談。
都市更新勢在必行,透過學習新加坡與首爾的經驗,市府將以更靈活的政策與彈性的財務工具,推動都市更新提供公共住宅,更將以智慧化的方式進行後續公宅硬體維護管理。市府期望中央部會能突破現行法令框架,針對都市更新後之房屋稅與地價稅放寬更長的減免時限,增進民間推動的能量。
大同歷任總經理 在 大同董事長王光祥、總經理鍾依文上任!最後上班日 - 加油地圖 的推薦與評價
加油地圖,2021年12月21日— 各位長官好友,. 昨日我偕同大同盧明光董事長,宣布將於2021年12月21日辭去大同公司總經理職務,謝謝許多好友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