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時代“吹台青”的代表人物邱創煥先生辭世,
他與林洋港一樣是那個年代懷抱“大中國”認同的本省籍菁英,
卻在李登輝奪權的過程中,
被打成了“非主流派”。
李登輝這個帶有濃重“皇民”思維的本省人,
壟斷了所謂“台灣人”、“本土派”的話語權。
他用盡心機壓制有民族情懷的本省人,
把“本土派”等同純粹利益的地方派系,
“台灣人”就一定得是去中國化的“台獨”思想。
林洋港、邱創煥這樣的本省人被迫從政壇消失。
如陳癸淼、李勝峰這樣的本省籍新黨創黨領袖,
更成為李登輝大罵“台灣囝仔怎麼跑去跟外省人混”的眼中釘!
早在台灣光復初期,
如李友邦、林正亨、吳思漢、鍾浩東(前陣子被獨派炒作白色恐怖故事“返校”的主角原型)……這些抗日的台灣本省人,
他們懷抱民族大義和祖國認同,
卻捲入國共內戰的左右之爭,
慘死於50年代白色恐怖。
後來蔣經國拔擢林洋港、邱創煥這批本省人,
又被李登輝打壓鬥垮,
本省人之中的“祖國派”從此斷了香火。
李登輝更創造了似是而非的“新台灣人”理論,
表面上是鼓吹“四大族群”融合相處,
實則在製造台灣社會族群分化,
更以“多元文化”之名行“去中國化”教育!
偏偏心懷“外省原罪”的不少外省政治菁英,
如宋楚瑜、馬英九都臣服於李登輝給他們安上的緊箍咒、五指山,
個個以“新台灣人”自居,
無時無刻提醒他們是有“原罪”的“外來者”。
今天我們本省統派青年已經長成,
新時代的我們不僅沒有省籍情結,
也已跳脫建立在反共的“漢賊”思維,
更唾棄假反共之名掩飾自己向民進黨投降的“華獨”派!
還有一大票在戒嚴時代向國民黨靠攏的“媒體人”、“文化人”(周玉蔻、張雅琴、吳念真……),
如今又混綠朝混得風生水起,
我們就是要挑戰你們這些長年把持“台灣”話語的老賊!
“主流派”、“非主流派”的時代已經過去,
隨著當年“非主流派”要角郝柏村、邱創煥的辭世,
“主流派”領袖李登輝的大去之期也不遠矣!
不久的將來,就是我們繼起本省“祖國派”的命脈,
重新喚回台灣自1895“乙未割台”以來的愛國主義傳統,
那才是真正對抗帝國主義、救台灣先救祖國的“台灣意識”,
也才是帶領台灣人走出“殖民”與“反共”迷障的回歸之路!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王炳忠,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鏡週刊報導:https://goo.gl/fq7cDo ↘ 環球網報導:https://goo.gl/XFJExj 出身傳統本省家庭的我,自剖中學時代曾經有過的思想迷茫,「#台灣認同」與「#大中國認同」是否對立?許多圖騰被拿來利用做二分法操作,「台灣小吃」vs.「外省菜系」,「台灣人」vs. 「...
大中國認同 在 小劉醫師-劉宗瑀Lisa Liu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問你喔,我是一個讓你驕傲的兒子嗎?」
「當然啊。」
「你知道我很愛你對不對?」
「對啊。你怎麼了?」
「所以不管我變得怎麼樣,你都是相信我是你心目中那個兒子對不對?」
「沒錯啊。」
#很羨慕
https://www.marieclaire.com.tw/…/503…/huangbrotherss-jia-you
—
我的父親
在知道我被韓粉惡意羞辱後(母豬欠幹、妓女裝什麼醫生)
在知道我深深受傷而砸下重金把韓粉一個個告上法庭後(法院通知書會寄到老家)
他要求我閉嘴
要求我噤聲
說我讓他丟臉
要求我「乖乖聽他發表大中國認同而安靜」
就像其他叔伯長輩們的溫順晚輩們一樣
這種「你晚輩就乖一點聽訓就好」的事
在我母親還健在時我曾經努力過
但後來證實
這種事情會內傷
而傷
很深
—
電影「將軍的女兒」
https://felix0621.pixnet.net/blog/post/104623930…
功勳卓著的將軍
其耀眼的女兒
被同袍嫉妒有靠山而輪姦昏迷
救醒時將軍父親的第一句、唯一一句話
「不要再講了、沒有事」
#你讓我丟臉了
讓滿腹委屈的女兒顫抖著雙唇就要吐露出犯案者當下
被安靜
被噤聲
然後後面發生更無法挽回的悲劇
—
用盡生命去怒吼吶喊的子女之聲
其實就是求援
父母或許不能理解
但能釋出支持、孩子需要的就只是這樣一句話
—
政治就是生活
而
韓某操弄的這一切
讓我們在666終結所有
大中國認同 在 吳崢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吳斯懷今天在立院批評政府防疫工作不務實、恐淪一場空。立委Debug政府是理所當然,但當台灣的防疫目前在世界上絕對是頂尖的表現時,這樣的批評本身反而顯得不務實了。
這是台灣政治長期的縮影,像防疫這樣的關鍵時刻,因為政府背後代表的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所以大家都會盡力予以支持,共抗國難。
但像吳斯懷這樣傳統的國民黨人,這個國家並不是他們的歸屬,自然無法支持,時時都要為反而反對抗到底;對吳斯懷來說,要他肯定蔡英文大概跟要我們肯定習近平一樣痛苦,猶如叛國。
這是台灣長期隱而不宣的社會現實,彷彿一個身體裡裝了兩個靈魂:大陸靈魂與海島靈魂,一個國家、兩個分裂的認同。
這在世界其他國家常演變成以內戰來處理內部衝突,但台灣早已渡過這個歷史時間點,或者説每次的選舉其實都像是以民主進行的內戰。
要改變這樣的現狀剩一種可能,就是時間自然的淘洗,其實已經在發生,國民黨徹底失去中間選民支持是最明顯的體現。
在台灣,對中國懷抱嚮往的人不會完全消失,但會隨時間慢慢下降到穩定少數。因此對國民黨來說剩眼前剩兩條路,一是抱著大中國認同隨時間,或許十年或許更久,成為台灣的邊緣小黨。二是大破大立,除此之外現階段國民黨談論的改革其實都是假議題。
大中國認同 在 王炳忠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鏡週刊報導:https://goo.gl/fq7cDo
↘ 環球網報導:https://goo.gl/XFJExj
出身傳統本省家庭的我,自剖中學時代曾經有過的思想迷茫,「#台灣認同」與「#大中國認同」是否對立?許多圖騰被拿來利用做二分法操作,「台灣小吃」vs.「外省菜系」,「台灣人」vs. 「外省人」,最後就上升為「台灣」與「中國」的二元對立。
記者對我能從這種對立中解脫出來,認清台灣命運繫於中華民族的復興之路,顯得十分訝異並相當反對。他不斷拋出問題,問我是否讀過台灣的歷史課本,應該「#認同台灣」,並指我對台灣命運的詮釋是單一的取徑,應該要有多元史觀,然後又扯到我是否「認識中國」。我則直接告訴他,台灣教科書看似多元,但就是不能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所有取徑都必須服務於「#去中國化」的「政治正確」......
(透過此次專訪,與該記者近乎「辯論」的對話,更能完整理解我的成長經歷及思想。敬請期待後續片段即將推出。)
王炳忠認證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bingzhong.wang/
王炳忠微博:http://weibo.com/161186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