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同盟大力挺台灣
#中共戰狼外交變孤狼
昨日,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以絕對多數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暨合作」報告,內容不但呼籲各國應多關注中共對台灣軍事侵略的意圖,還建議將「歐洲經貿辦事處」更名為「歐盟駐台辦事處」,這也是暨立陶宛宣示將以台灣為名設立駐台代表處後,台灣與歐盟的友好合作關係再邁向新里程碑。
然而,果不其然的以戰狼外交自傲的中共又崩潰了!
並且「再次」毫無創意的宣稱,歐盟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等恐嚇詞彙,讓我們不禁覺得,中共戰狼的「狼嚎」就好似破壞美好夜晚的噪音般,無用但也嘈雜。
就在前幾天 #美國國務卿 #布林肯 親自致電給立陶宛的外交部長,表達美國力挺立陶宛與台灣互設代表處的態度,同時還譴責中共的蠻橫施壓;這顯示出了,民主同盟對於中共惡霸似的無的放矢感到警覺,並且逐漸形成了戰略防線,避免中共破壞區域和平,中共引以為傲的「戰狼外交」似乎讓自己陷入了窘境,變成了孤狼。
我想,民主同盟對於台灣的聲援與支持漸漸成為了國際趨勢,可是,台灣內部卻依然有少數的中共信仰者不斷的唱衰自己。
昨天是立法院預算會期的報到日,我們看到有部分政治人物大聲的嚷嚷「國防部的預算編列太高」⁉️⁉️
然而事實就是,中共大舉的對台進行軍事恫嚇,在今年八月,在全台忙於防疫的時候,共軍軍機總計侵犯了我們領空整整14天,而就在昨天,中共亦有偵查機闖入台灣的西南空域。
中共以及少數在台的中共追隨者應該要搞清楚,面對文攻武嚇,台灣人的信念絕對不會動搖,我們會持續與民主同盟堅定守護民主、抵抗外侮。
提供給中共以及其追隨者的版本:
中共以及少数在台的中共追随者应该要搞清楚,面对文攻武吓,台湾人的信念绝对不会动摇,我们会持续与民主同盟坚定守护民主、抵抗外侮。
#中共戰狼 #外交孤狼 #民主自由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理想混蛋-雞丁,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遠距離的愛情,發生在每個城市之間; 我們都以為已經習慣了那些不習慣, 但原來只是沒說出口。 「你知道嗎?我很想你。」 理想混蛋 雞丁 The 1st Solo EP 《底片裡的夏卡爾》 :: 心碎抒情主打〈習慣不習慣〉 :: 〈習慣不習慣〉是《底片裡的夏卡爾》整張EP中最早於網路上釋出的單曲,晚...
「夜晚的詞彙」的推薦目錄:
夜晚的詞彙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外表看似甜美溫柔的凱西秘密進行一場危險的社會實驗,時常獨自一人在酒吧佯裝醉得不醒人事,守株待兔般等待著意圖不軌的男性落入陷阱,每次都會有「好男人」上前關切,每次也都會有「好男人」將她帶回自己的住處,而當她於關鍵時刻決定恢復清醒時,失去主導權的「好男人」們總會惱羞成怒,瞬間翻臉不認人,屢試不爽且無一例外,但是接下來沒有傷害,也不會有償命,只見她掛著勝利姿態的快意笑容離開這些陌生的房間,《#花漾女子》故事大致於此展開。
⠀⠀⠀⠀⠀
Emerald Fennell 自編自導的生涯首部長片,原文名稱是《Promising Young Woman》,意及「前程似錦的女孩」,此名稱據說與真實發生於史丹佛大學校園的社會事件有關,2015 年,19 歲的 Brock Turner 是有望代表美國參加奧運的游泳選手,趁著當年 22 歲的 Chanel Miller 酒醉毫無意識時,對她施以性侵,事後,她卻在法律上被賦予一個新的名字 Emily Doe,也就是無名艾蜜莉。然而,Brock Turner 於被捕當日便獲准釋放,以十五萬美金交保,歷經了一年半的時間,在 2016 年以五項罪名起訴,包括強暴與重大性侵害等,最終只輕判六個月的徒刑,因為法官認為他是「前程似錦的男孩 promising young man」。
⠀⠀⠀⠀⠀
沒想到,判決出爐後數日,網路媒體 BuzzFeed 將 Emily Doe 的法庭陳述書公諸於世,因此引發了軒然大波,一面倒的輿論迫使加州不得不針對性侵罪修法,該法官遭到處分,Brock Turner 亦成為過街老鼠。2019 年,Chanel Miller 以本名出版了回憶錄《Know My Name:A Memoir》,將不堪回首的痛苦、掙扎與記憶寫成文字,空降美國各大暢銷榜,就在今年八月初,臺灣也翻譯成了繁體中文版:《#這是我的名字》,由 野人文化 推出。
⠀⠀⠀⠀⠀
「你說,我想讓大家知道,一個喝酒的夜晚就足以毀掉一生。一生,一個人的,你的,你忘了我的。讓我幫你重講一次,我想讓大家知道,一個喝酒的夜晚就足以毀掉兩個人的一生,你跟我。你是原因,而我是結果。你把我一起拖進這個地獄……」
⠀⠀⠀⠀⠀
縱使導演 Emerald Fennell 並未承認此事件與自己作品之間的直接關連,畢竟是一個時常被使用的詞彙,但她耐人尋味地表示,通常前程似錦(Promising)是用在男性做出天理難容的行為,當拿來形容女性時,她往往已不幸香消玉殞。
⠀⠀⠀⠀⠀
而這部電影最初是從一個畫面往四面八方延伸:一名女子倒在床上,陌生男性正在脫下她的褲子,她先語帶醉意問了一句「你在做什麼?」接著,再重述一次這句話,只是換成一個全然清醒的語氣。此為《花漾女子》的創作概念,僅僅花了 23 天便完成拍攝,更出色的一點,整個故事自始至終圍繞著強暴與性侵,劇中人物卻隻字不提強暴與性侵,好似成為令觀眾如坐針氈的心理不適感,帶來的效果更是導演始料未及的。
⠀⠀⠀⠀⠀
Carey Mulligan 立體堆砌出的凱西充其量只是再平凡不過的性格,行事有原則也有底線,手段既不心狠手辣,亦不因此感到大快人心,就像是一個被悲傷吞噬的復仇天使,為自己的理想與信念憤而犧牲生命。如此一部女性復仇的精彩作品,除去血腥暴力的幾度翻轉讓人冷汗直流,因為種種憤怒、反抗都無濟於事,真正帶領觀眾從被孤立、被漠視的女性內在銳利刺穿至今依舊文風不動的父權社會。
⠀⠀⠀⠀⠀
⠀⠀⠀⠀⠀
「受到那種指控是每個男人最可怕的噩夢。」
⠀⠀⠀⠀⠀
「那你猜得到每個女人最可怕的噩夢嗎?」
⠀⠀⠀⠀⠀
⠀⠀⠀⠀⠀
⠀⠀⠀⠀⠀
▍《花漾女子》已於 CATCHPLAY+ 上架:https://bit.ly/3znpvRl
夜晚的詞彙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在腐爛的夜晚遇見你 ◎ 鄭琬融
⠀
一隻死老鼠的靈魂在街上嗅
影子腐爛
爛醉的夜晚,一片藍色
角落裡有人跳舞
空氣裡滿是酒味,令人暈眩的音樂
為什麼一首歌會如一把箭
在思考裡射穿我?
我們說話時有時像雲
將雨,有時
如雷
過曝彼此的靈魂。
發酸的風,攀升著
你的耳語像谷裡的低迴
無法忽視。
我從那自己爬上來
來到這個夜晚
在一片灰與閃電之間
遇見你。
舞步漸融、語言鬼魅
哪怕我找到了一丁點這場會面的意義
你就成為了未來
我們所能、所不及與所有
都將匯聚成河
流進森林裡
那所有星光降落的地方
願望茁長的地方
影子腐爛的地方
⠀
⠀
-
⠀
◎作者簡介
鄭琬融。像風一樣的活著,四季就是血肉。1996年生,東華華文系畢。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x19詩獎、林榮三文學獎、第七屆楊牧詩獎、國藝會創作補助、台北詩歌節「15秒影像詩」入選等。獨立出版詩冊《一些流浪的魚》。詩作收錄於《貳零貳零 台灣詩選》。
(簡介取自《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
- ⠀
◎小編淵智賞析
這首詩出自於鄭琬融獲得第七屆楊牧詩獎的詩集《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
詩集名字其實就正正昭顯了整本詩集的主題:圍繞在生命的諸般幽靈。這些幽靈並不如我們想像中的以驚嚇、凌厲的形象存在,反而更像是那些隱藏在生命之下的種種腐爛、扭曲,這些意志的暗裂伏在每個人看似平靜無事的日子裡。而只有當人身處在這些生命的暗面時,才得以看見那些祟動的幽靈。
以這首〈在腐爛的夜晚遇見你〉談起,開句:
「一隻死老鼠的靈魂在街上嗅
影子腐爛」
這兩句作為開句定調了整首詩的氛圍。當一隻死老鼠的靈魂能被看見時,其實便代表了詩人與死亡的距離之近,而「嗅」這樣一個動詞也形構了一個悖論——已經死亡的事物還有什麼要嗅,或說是尋找的呢?如果死亡代表的是終結,那顯然這樣的尋找行動並不符合我們對於死亡的想像。因此,死亡並非詩人所指向的終結。既然如此,那死亡又是什麼呢?先讓我們往下看,慢慢尋找線索。
「爛醉的夜晚,一片藍色/角落裡有人跳舞/空氣裡滿是酒味,令人暈眩的音樂」,原先夜店的場景,酒、舞蹈、音樂,本看似是狂歡之一切,卻在前兩句的「死亡」、「腐爛」之下,成了一種被傾斜之後的糜爛。或許你會問,夜店狂歡的場景不是本來就會被形容為糜爛的嗎?我同意這點,但夜店此類的場景的糜爛,其實更指涉的是因為放棄生活,任由自己淪陷,萬劫不復之後的結果。但琬融寫的糜爛姿態,卻反而更像是因為被生活放棄,僅僅只能讓自己沉陷於死亡之中,變成一隻如同死老鼠靈魂的存在——這也開始觸碰到了這本詩集的主題:幽靈,還能喝醉、跳舞、聽音樂,甚至是寫詩,敘事者當然未死,但未死並不代表日子就能過得好,不代表就能不帶一切負向的情緒活著,因此那些負向的情緒便成了幽靈。這些幽靈並不想害你(或許最想害死你的人是你自己),但他們的存在,卻往往使得人提醒自己:或許他人並非地獄,而是尚且苟活著的你自己才是地獄。
接下來,「為什麼一首歌會如一把箭/在思考裡射穿我?」在這首詩中,琬融所遇見的幽靈姿態第一次具體地被描述出來:一把箭在思考裡射穿自己,我特別注意到了琬融所使用的量詞「把」,歌作為聲音固然是抽象的,但聽過一次之後的感覺卻理當是連續的,每一個音節和符拍都能刺激到思考一次,因此「把」這樣一個量詞,便正好呈現出了這樣子的多點式刺激——然而,我們必須思考的事情是,這樣的「射穿」是否是指使人恍然大悟的音樂,還是某些提醒著敘事者一切傷心的歌?在這裡我們不得而知,但或許究竟是什麼姿態的歌其實也並沒那麼重要,那些歌只是在詩中夜晚的配樂,為了見證一個人走向死亡所演奏。
接著,琬融突然開始描述起了一個會面的場景:
「我們說話時有時像雲
將雨,有時
如雷過曝彼此的靈魂。
發酸的風,攀升著
你的耳語像谷裡的低迴
無法忽視。
我從那自己爬上來
來到這個夜晚
在一片灰與閃電之間
遇見你。」
初讀時我曾有些許疑惑:那個在先前的詩句中從未出現過的「你」是誰?若說是在夜晚裡遇見的某個路人或物或許能找到敘事上的合理性,但若僅僅只是追求敘事的合理,那便不符合詩歌的精神了。因此,我開始檢視起這次會面裡的一切細節,如雲將雨、如雷過曝靈魂,這兩者譬喻不可否認所指涉的喻依並不精準,詞彙也欠缺錘鍊。只有到下一句「發酸的風,攀升著/你的耳語像谷裡的低迴」時,才更明確地指出了「你」之於詩人的存在,耳語的「低迴」其使用並不新鮮,重點卻更應該是裡面的「谷」,以及「發酸的風」,這兩個詞暗示了「你」在未與詩人見面時所存在之處——幽深、陰暗、因腐爛而帶動了所有發酸氣息的山谷。我們得以以此找到了「你」與詩人的共通點:來自一切都已爛去的地方,這樣的腐爛使得詩中的「你」與詩人會面產生了其必要性——我們都需要另一對羽毛受損的翅膀,來提醒自己並不是唯一孤單的渡鳥。而下面的詩句也應證了我的想法。
接下來,琬融寫下了這次會面之於他的意義:
「舞步漸融、語言鬼魅
哪怕我找到了一丁點這場會面的意義
你就成為了未來
我們所能、所不及與所有
都將匯聚成河
流進森林裡
那所有星光降落的地方
願望茁長的地方
影子腐爛的地方」
兩個境地相似的人,在舞步與語言的消融裡,漸漸合為一體,在某些視野上,我們便可將此兩個人稱視為是同一個人的兩面,這種兩面並非只是存於性格,更存於時間——畢竟人過了七年,所有的身體細胞都將換新,下一秒的自己便更可能已不再是自己。因此,「你」在時間軸的拓遠時,便成了一種宿命。題目中所謂的「遇見」此一行動,便反而失去了於時於空的距離,而是一種纏繞式的存在。
或許你會發現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這種纏繞式的存在,不正正就是在描述幽靈作祟的姿態嗎?正如琬融的詩集名《我與我的幽靈共處一室》,在這首詩最後所描寫的情境「我們所能、所不及與所有/都將匯聚成河/流進森林裡/那所有星光降落的地方/願望茁長的地方/影子腐爛的地方」便傳達出了琬融與這些幽靈共處的決心,也開始明瞭到所謂的幽靈,並非假手外界,而是生於自心。因此,只有當學會與那些幽靈一同走進內心的森林裡,去檢視萬物,不管是願望的發芽,還是影子的腐爛,都是人活著之餘,不可或缺的。
--
⠀
美術編輯:林宇軒
--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8/20210810.html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情詩 #鄭琬融 #在腐爛的夜晚遇見你
夜晚的詞彙 在 理想混蛋-雞丁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遠距離的愛情,發生在每個城市之間;
我們都以為已經習慣了那些不習慣,
但原來只是沒說出口。
「你知道嗎?我很想你。」
理想混蛋 雞丁 The 1st Solo EP 《底片裡的夏卡爾》
:: 心碎抒情主打〈習慣不習慣〉 ::
〈習慣不習慣〉是《底片裡的夏卡爾》整張EP中最早於網路上釋出的單曲,晚安版 Demo 於 StreetVoice 街聲熱門排行榜獲得點播冠軍,陪伴許多人度過心碎夜晚。正式收錄版的編曲以鋼琴聲引領聽眾,一步步深入遠距離戀人的內心。溫厚的木吉他與弦樂重奏,將心裡的故作堅強緩緩抽絲剝繭、顯露出最敏感的情緒,帶聽者一窺說不出口的「我想你」。
:: 理想混蛋 雞丁【底片裡的夏卡爾】演唱會 ::
▶ 台北場:05.14 (五) 20:00 @ Legacy Taipei
▶ 高雄場:05.22 (六) 19:30 @ LIVE WAREHOUSE
▶ 售票連結:https://reurl.cc/GdvXEx
:: 期間限定 Podcast【耳朵裡的夏卡爾】 ::
▶ 每週五各大Podcast平台連載中
https://open.firstory.me/user/chagallintheears/platforms
:: 【底片裡的夏卡爾】全EP數位發行 ::
▶ 各大數位平台已正式上架
https://kidding.lnk.to/chagallinthememory
理想混蛋 Facebook|https://reurl.cc/r8ZZ6Z
理想混蛋 Instagram|https://reurl.cc/zzrrY0
理想混蛋 YouTube|https://reurl.cc/GrXXAv
理想混蛋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Bestards
理想混蛋 雞丁 Instagram|https://reurl.cc/pm48Qr
理想混蛋 雞丁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c546666
【習慣不習慣 I Miss You】
日落的台北並不十分寧靜
燈火通明的巷弄裡 獨坐咖啡廳
想像著你 是否也曾在此寫下詩句
用什麼詞彙描述我和你
等待月光為你鋪設路徑
讓我看看你那一雙 最愛笑的眼睛
城市風景 又在你身上鑿刻什麼痕跡
是我未能參與
你說我們已習慣這樣的距離
習慣了用問候包裝求救
習慣想念用一句晚安帶過
習慣獨自入夢
卻不習慣你不在我左右
習慣了用微笑代替揮手
在每個又要分開的時候
習慣了遠距離
卻不習慣告訴你 我多需要你
為何看著你卻又沉默不語
忘記所有該表的情 該聊的甜蜜
好不容易 見上了一面卻又怯了情
討厭這樣的自己
是否我們已習慣之間的距離
習慣了用問候包裝求救
習慣想念用一句晚安帶過
習慣獨自入夢
卻不習慣你不在我左右
習慣了用微笑代替揮手
在每個又要分開的時候
習慣了遠距離
卻不習慣告訴你 我多需要你
為何總學不會 誠實地告訴你
總在一些太黑的夜裡 盼著你的關心
倔強說我可以 距離不是問題
卻在獨處時忍不住哭泣
習慣了用問候包裝求救
習慣想念用一句晚安帶過
習慣獨自入夢
卻不習慣夢見你你不在我左右
習慣了用微笑代替揮手
在每個又要分開的時候
習慣了遠距離
卻不習慣告訴你 我多需要你
習慣了遠距離
卻不習慣告訴你 我多需要你
作詞 Lyricist:邱建豪 Kidding Chiu
作曲 Composer:邱建豪 Kidding Chiu
製作人 Producer:吳奕宏 Wu Yi Hung
編曲 Arrangement:吳奕宏 Wu Yi Hung
鋼琴編曲 Piano Arrangement:李詠恩 Joshua Lee
鋼琴錄音 Piano Recording:盧思蒨 Szu-Chien Lu
弦樂編曲 Strings Arrangement:盧思蒨 Szu-Chien Lu
小提琴 Violin:盧思蒨 Szu-Chien Lu
中提琴 Viola:盧思蒨 Szu-Chien Lu
大提琴 Cello:張心維 Hsin-Wei Chang
木吉他:吳奕宏 Wu Yi Hung
人聲編輯 Vocal Editing:吳奕宏 Wu Yi Hung
錄音師 Record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錄音室 Recording Studio:Playroom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母帶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吳奕宏 Wu Yi Hung
OP:好混蛋音樂有限公司 Bestards Music Co., Ltd.
SP:Universal Ms Publ Ltd Taiwan
ISRC:TWHE52100003
導演 Director:黃翊軒 Huang Yi Xuan , 陳科宏 Chen Ko Hung
攝影 D.O.P.:黃翊軒 Huang Yi Xuan
剪接 Editor:陳科宏 Chen Ko Hung
標準字設計 Logo Type Design:陳科宏 Chen Ko Hung
#理想混蛋 #雞丁 #底片裡的夏卡爾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6Q7-JZu3lU/hqdefault.jpg)
夜晚的詞彙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11/6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4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 8/12(日)14:00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人際維基】桌遊工作坊~帶給你更多新鮮的玩法與樂趣~09.29(六)
活動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487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我們從小到大,可能都從父母長輩那邊聽過一些傳說。這些傳說可能都沒有經過證實,然而卻成為我們內心當中,一個很深的相信。
比如說 「月亮」好了,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有些長輩會告訴你,手不要指月亮?因為你指了月亮之後,會被割耳朵!
我不知道你相不相信這樣的說法,可是我身旁卻有人真的深信不疑,那對於我這個從小到大都沒有這個禁忌,我愛怎麼指、我何時指、我指多久、我指多少…耳朵都從來沒有問題的人來說,我真的覺得很荒謬。
想不到這樣的荒謬,我還真的在書上,讀到了一些相關的名詞。這一本書是《為什麼我們總相信自己是對的》。它裡面呢,就提出一個詞彙叫做「滿月效應」。
什麼叫「滿月效應」呢?滿月效應就是我們會把特定的事件,跟「滿月」進行連結。比如說相信滿月的夜晚,會有一些交通事故,或者是意外事故頻發的人,在滿月當天,就只會去注意發生的這些事故。
他會無視於其他一樣在滿月的時候,發生的事故,或者是就算沒有滿月,它還是發生了很多事故。因為這樣的信念,他會更鞏固、堅信所有跟滿月相關的故事跟說法。
這樣的現象,就是用穩固的相信,來產生穩固的事實。等於說你已經先相信滿月會發生事情,所以你自然而然會留意到,滿月會發生什麼事,而一旦發生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你就會更堅信自己的相信。
可是如果我們回到,一個基本的科學精神的話,那麼同樣是滿月,每個月都會來一次的滿月,請問是每一次滿月時候,都會發生事故嗎?那你為什麼不去關注在一樣是滿月,卻沒有發生事故,這樣的一個狀況呢?
再來反過來說,一個月裡面大多數的時間,是沒有滿月的,而沒有滿月的時候,是不是事故照樣發生?甚至於更慘、更糟糕的事故,還是在發生啊!
可是人是一個很奇妙動物喔,當你心中已經先這麼相信的時候,你只會不斷的去搜尋、去強化,能夠支持你相信的事實,而去忽略可能還更多的反例跟反證。
這樣的「認知偏誤」,其實在我們過去的分享當中常常提到,但是不管我花再多的時間、再多的力氣,跟大家提醒跟分享這些,我相信仍然會有很多人,不斷的犯這樣的錯誤。
甚至於包含我自己啊!就像你今天聽到我的聲音,可能有一點奇怪,或者是這一個禮拜以來的「一天聽一點」,你都覺得凱宇怎麼有一點大舌頭。
那我的歸因是什麼?我的歸因是「因為我火氣大」,所以嘴巴破,因為我嘴巴破,所以大舌頭。那你看喔,因為嘴巴破,所以大舌頭,這個相關性是很高的,可是我嘴巴破,一定是因為火氣大嗎?
然而當我的自我歸因,是歸因到「火氣大」的時候,於是我所有的處置方式,就會去吃很多、或喝很多關於降火氣的東西,可是我是不是有必要再靜下心來,去觀察、去研究、去蒐集更多的資料。
因為很有可能,我很多時候一樣是火氣大,可是嘴巴仍然沒有破,所以一定是火氣大,所以嘴巴破嗎?這個邏輯鏈條一定成立嗎?雖然我現在還沒有辦法明確的,幫我自己回答這個問題。
但是我透過這個「滿月效應」,想要跟你分享的就是哦,當我們都用穩固的相信,產生穩固的事實的時候,這時候你根本不可能解決任何問題,你只會繼續的相信你原本相信的。
然而這一份相信,如果讓你辛苦的話,你只會繼續辛苦下去,那麼我們應該怎麼辦?其實我們應該要先從確認「穩固的事實」,從而建立「穩固的相信」。
這個順序是很重要的,再比如說,當你認為一個人對你態度不好,是因為討厭你的時候;是不是你可能就會忽略,他對你態度不好,有可能是因為你某件事情做的不ok,更有可能是因為,他對誰都是這個態度,他不是對你態度不好而已呀。
可是當你認為他對你態度不好,是因為討厭你的時候,你可能有的行為選擇,不是去逃避他、就是去對抗他,那你想想看一旦你逃避了他,你就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什麼事,讓他對你態度不好。
也就是說,你可能同樣事情也會對待別人這麼做,那是不是別人對你態度又不好了;那這個時候,你又覺得這世界上又多一個討厭你的人,可是歸根結底,真正的關鍵在哪裡?
真正的關鍵在於你的行為啊!你到底做了什麼,讓別人會對你態度不好?再不然如果你跟他對抗的話,他會反擊是一個自然,而且可以理解行為。然而他只要一反擊,是不是你又更自我強化、更自我印證了他真的對你態度不好,是因為「討厭」你。
可能你在對抗他,他在反擊過程當中,你就不會有機會去理解到,他其實不是對你態度不好,是他對所有人都這樣,於是這樣的結果,是不是「天下本無事,而庸人自擾之」?
因為歸根究底,根本不是你這個人的問題,是他對誰都是這樣啊!所以我常常會說喔:「問對問題,有時候會比找到答案,來得更為重要。」
當你已經先有「一個相信」,然後去找事實的時候,這時候你根本不可能重新的去問,到底我那個問題對不對?然而當你是先從「事實」做為出發,現在到底發生什麼事?雖然我感受不好,但是我先釐清現在的「真實」是什麼?它中間發生了什麼事?
從這些事實的過程當中,再去慢慢的去建構你的相信,而且在事實建構、相信的過程當中,它還可以有反覆印證的過程,比如說當這些事實都共同指向「他討厭我」。
那麼你可以反過來說,如果他討厭我,除了這些事實之外,還會不會有衍生的行為;或者是如果他討厭我,這就意味著,只有他對我會這樣,對別人可能不會這樣。
這些東西是不是都叫做,可以幫助你檢核的關鍵,所以我常常說,人生要幸福、要圓滿、要快樂,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務實」的思考,它既不是正向思考,也不是負向思考。
因為當「正向思考」成為你的相信的時候,你可能就會忽略了一些,它「本質上」就是有問題的事,它本質上就是不舒服,然而你就是要去「面對」的事。
可是當「負面思考」成為你的相信的時候,這時候你就會把很多東西妖魔化,你就會把很多事情,都解釋歸因成「對你不利」的點,而你就不會去看見,它背後可能有些禮物要帶給你。
所以「務實的思考」,什麼是「務實的思考」?就是先確認真實,先確認事實,再慢慢的建立「相信」。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跟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近期開的課程,是在11月6號的『高難度對話』。這一門課會用更具體的方法,讓你學會怎樣真正的建構自己跟他人之間的事實。
進而從這樣的事實做為「出發點」,如何有效的跟別人達成共識,我很期待在11月6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OqqchmEpZc/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DzWILLcAItur4lgwXPMb7gOqcgzg)
夜晚的詞彙 在 周杰倫Jay Chou【最偉大的作品Greatest Works of Art】Official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 音樂翻閱晚風的燈下旅人的花茶我換成了咖啡之後他就愛上了苦澀這個複雜 詞彙 因為這才是揮手向雲彩道別的滋味小船靜靜往返馬諦斯的海岸星空下的 夜晚 ... ... <看更多>
夜晚的詞彙 在 夜是黑暗的,但它照亮了夜。」我並不想用決心、支配、分手 的推薦與評價
我只不過用一種夜晚去替代另一種夜晚。 ... 的出口,倦怠、反覆的瑣事和付出以文字的形式傾巢而出,相近的詞彙不斷的重複盤旋,「父親」、「貓」、「死」、「孩子」。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