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教學,台灣準備好了嗎?
很幸運地,我在疫情爆發前幾個月畢業,在美國一直上的是實體課,唯一被影響到的是去年五月的畢業典禮,本來好期待穿著畢業袍在美美的校園領畢業證書,結果完全換成線上ZOOM參與。之前寫過,我在紐約的研究所教授非常好,超為學生著想,她在我們系上個別的畢業慶祝會,又是帶帽子唱歌,又是講感性的話,最後她說:「現在所有的實體活動都取消了,但是校友們的連結沒有斷,歡迎你們隨時參加系上所有的線上活動。」
我心裡納悶,線上活動還會好玩嗎?結果她疫情的一年內,卯起來辦,本來因為工作繁忙的大人物們,時間無法配合舟車勞頓到教室講課,但如果用視訊的話,提高了不少意願,她請來好多媒體界的資深從業人員參加系上的線上分享,我聽了廣告業界、新聞業界、電視節目製作、行銷業界好多人的職場見解,每一場都很過癮。
線上教學呢?我相信我教授熱忱的心,一定把線上授課做的生動有趣,上個月她我問五月的某天有沒有空,要把整天空下來的那種,她需要好多人手幫忙當大學部學生期末考的主考官,雖然我不想跟公司請假,但我的教授從來沒拒絕過幫我寫推薦信,我怎好意思拒絕,而且我也真的很想看看,線上授課的期末考怎麼進行?
線上授課要預防學生偷查資料真的太難,所以教授的Business Communication這堂課的期末考直接進行分組口試,口試方法也不是你問我答,而是要學生分組對自己選擇的公司進行深度研究,考試的時候,就模擬他們是公司代表,我,則一人分飾多角,一下要演揚言漲價的廠商、一下演問刁鑽問題的記者(我專長),也要留時間讓他們寫公司遇到危機的時候怎麼擬定communication plan,最後更要主持讓他們組員之間互相評分,就像職場的打考績一樣。
一天下來,我一共擔任四組學生的考官,一組會花90分鐘,時間一到助教會把每一組學生分到每個主考官的「線上房間」,我在簡單自我介紹後,就會開始角色扮演,不誇張,我一問問題,這組學生有沒有對自己公司深入研究,馬上就看得出來,來自不同主修的學生,表現的特質也不一樣,例如修金融的學生會很自然地用數字支撐自己在協商時的論點,而念行銷的學生則可以很自然地針對公司的「好」大講特講。
昨天不少讀者留言希望我分享遠距教學的感想,我覺得認真的老師,無論是線上還是實體都能把教學做得精采,會偷懶的學生,就算人坐在教室也是在等中午去福利社搶午餐而已,線上教學雖然把老師跟學生的物理距離拉遠了,可是因為科技的進步,老師分享資訊可以更有系統、更快,但學生真的需要更多的自制力,才不會神遊四方,就我當主考官的感想,我覺得這些20歲的年輕人看起來好有前途,我在給他們回饋意見的時候,有人抄筆記有人問問題,很顯然地,遠距教學沒有阻斷他們想學習的心。
「多媒體研究所推薦」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翁琬柔 Joy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心得] 多媒體動畫相關科系研究所考試心得-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想請問遊戲設計相關的研究所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大仁科技大學多媒體設計系文創碩士在職專班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多媒體設計系大學排名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多媒體設計系大學排名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 ... 的評價
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如果之後的人生只能拍下一張照片
#你會拍下什麼樣的照片呢
#我們和艷寶的第一張全家福
#我想也是很多人第一張全家福的場景
產後四年半,終於第四次踏入電影院,《淺田家!》讓我又笑又哭,完全紓壓,這就是電影的魅力啊!
隔壁座位的女孩兒哭得唏哩嘩啦,抽抽噎噎地跟我借衛生紙,我立刻打開應有盡有媽媽百寶袋,拿一整包給她。
鐵石心腸的狼爸居然也跟我說,他被感動到眼睛流汗,我真的超級驚訝。
---
這部電影結合太多我喜歡的元素:日本風景、日式幽默、日本美食、家庭情感連結、人性的光明面。
#還有帥到爆炸的妻夫木聰
#以及留鬍子完全認不出的二宮和也
最、最、最重要的是,電影用「攝影」與「全家福」貫穿一切。
勾起我對於攝影的初衷,因為我跟主角一樣,都擁有一台爸爸送的底片機。
我喜歡攝影是從高中開始,拿著底片機四處亂拍,期待著沖洗出來的成果,一直到上大學都還捨不得放下底片機換成數位相機。
但是當時洗照片真的太貴了,時代的潮流下才開始換成數位相機,研究所畢業後在藝術組織裡工作時,才重拾底片機的拍照樂趣。
#當時爸爸就把壓箱寶送給我
#他年輕時的風騷FM2
看完電影回家,我立刻翻找和艷寶的第一張全家福,真有種時光飛逝的感覺,也感覺老公好像換了一個人!(大笑)
推薦闔家觀賞,最好是帶著隊友一起去,說不定能修補點夫妻關係,找回當初想組成一個家的初衷。(認真)
#難得偶包狼爸同意放他的正臉照
#他說反正是四年半前的照片
#現在已經沒有人可以靠這張照片認出他
#因為我也認不出他了
---
采昌國際多媒體
#淺田家
#0305暖心上映
#幸福定格
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財團法人鴻梅文化藝術基金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鴻梅推藝文 ► 新竹【城市轉藝器Urban Interpreter Online】
新竹「241藝術空間」現正展出由新媒體藝術家蔡奇宏策畫探討我們生活的城市虛╱實環境與高╱弱科技之間關係的多媒體影像裝置聯展《城市轉藝器Urban Interpreter Online》。總共十二組參展作品中,四件個人創作,另有八件作品乃由藝術團體和研究機構來集體創作發表,如工業技術研究院、夢想一號魔術方塊工作室、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程市(林俊遑、楊子慕)、純禾作(陳依純、羅禾淋)、沃手工作(蔡奇宏、蔡宜婷)和清華大學藝術學院師生團隊等……。展覽明顯呈現了平常少為當地民眾所知的新竹在地產官學(內裏)與多媒體藝術的合作發表;部分作品亦展現出對於新竹(如東門市場、新竹街景等表象)的在地關懷。可以說,這是一強調運用科技轉譯╱藝、再現新竹在地表裏的當代多媒體藝術展覽,值得民眾親身前往體驗感受它們。
✍推薦者
楊浤淵|第八屆鴻梅新人獎藝評組得獎者、2021鴻梅年度特約藝評人
【城市轉藝器Urban Interpreter Online】
展覽日期|2020/11/20(五) - 2021/03/07(日)
展覽地點|241藝術空間
展覽地址|新竹市東區中央路241號6樓
展覽時間|週二 - 週日 10:00 – 18:00
展覽網址|https://pse.is/3cptsp
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想請問遊戲設計相關的研究所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交大有查到多媒體工程研究所,課程規劃看起來偏向程式碼的各種技術運用南臺科大的多媒體與電腦娛樂科學系網路上好評很多,也記得幾次新一代設計展上他們的 ... ... <看更多>
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研究所 -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 的推薦與評價
博碩士論文下載網,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碩士班ptt,台大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ptt,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出路,台大網媒所榜單,台大網媒所資工所差別,台大網媒所修 ... ... <看更多>
多媒體研究所推薦 在 [心得] 多媒體動畫相關科系研究所考試心得- 看板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希望可以提供非本科系的同學一些幫助,請多多指教囉^^。
一、基本資料
(1)背景
1.非本科生(國立某化工系畢)
2.有就業經驗(完全無相關正職)
3.高中時愛畫畫開始畫同人誌到現在
4.從頭到尾都是一邊工作一邊念書的半職考生
(2)報考的學校(無參加推甄)
台藝大多媒體動畫研究所 備4
南藝大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正取
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暨設計運算研究所 正一
南台科技大學數位內容與動畫設計研究所(海外研習組)正一
台藝大:
英文:74
數位創意設計:90
電腦繪圖動畫概論:82
動畫創作作品:80
其他有利審查之作品:77.667
加權總分:81.167 初試錄取最低分:69.9
複試加權總成績:77.451 備4 (正取最低:81.475)
南藝大:
動畫概論:67
英文:64
加權總分:66 初試錄取最低分:36左右(初試成績單不見了所以有點模糊)
作品審查:96
面試:97
複試加權總成績:89.15 正取 (正取最低:79.85)
雲科大:
英文:52
數位內容概論:47
數位媒體設計實務:77
加權總分:62.75 初試錄取最低分:27.30
口試:87.67
複試加權總成績:77.70 正取一
南台科大:
動畫概論:81
動畫角色設計:86
英文檢定(不算在成績加權內):64
加權總分:83.50 正取一(4取3的正1..... XD)
二、準備方法:
(1)補習
(2)備審資料準備
(3)考古題練習
(4)常識&時事補充
(5)面試前準備
(1)補習
雖然補習(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令人不屑的方式,
但它的確很適合某些困在奇怪位置的人。
非本科系的我,因為補習班認識了很多本科系的同學,
也從他們的身上學習到了我平常所不知道的事情,
這部分對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除此之外,補習班的重點亦在於他有強大的資料可以提供給考生,
或是提供你一些觀念,而非技術上的指導。
能力(技術)老師會提供你意見,但修行還是在個人,
設計科系很重特色和想法的,跟別人一樣你就輸了!
話題轉回來,
補習班除了專業科目外,通常會提供英文或國文等某些學校會考的科目,
因此建議考生在此時就先決定好自己想要考哪間學校。
如果不知道想考哪間,建議先看一下考古題抓方向,差異非常大,
並且可藉由考古題和學校的課程介紹,就可以知道學校的教學方向。
決定好了心目中要考的學校之後,
就乖乖的認真上課吧!
不過因為我2月份就開始準備資料及考試,
之後就再也沒去過補習班了orz
(2)備審資料準備
這是最難熬的一個部分。
非本科系的同學最弱的地方通常就是在這裡...因為根本不知道要怎麼開頭<囧>
首先,我們先把每一個學校幾乎都會要的資料列出來:
.研究計畫
.自傳
.動畫作品(demo)
.作品集(動畫說明用)
.研究計畫
最天殺難寫的就是研究計畫了!老實說我寫這個寫了快三個月orz
雖然補習班老師會教格式,但是駑鈍如我根本就聽沒有,
所以這部份我的心得很弱,請各位強者偷笑就好不要笑太大聲~
首先,大家可以先上「碩博士加值」網站,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rid=7wkv4G
找出你想考的學校學生的論文,或是你有興趣的論文,
參考它們的格式及內容,
想出一個你未來研究所想研究的題目,並以此來寫你的研究計畫。
關鍵在於研究動機與目的。
看你想寫理論研究計畫還是創作研究計畫都可以,
我自己是寫創作型,因此還附上了角色設計和故事分鏡圖。
研究計畫說重要也還好(因為你以後也不見得要作這個研究),
說不重要也不是(面試老師一定會問你內容和你的想法),
所以還是乖乖認真寫比較保險囉。
.自傳
簡單的以幾頁A4描述你的生平、修讀動機、學習目標等等即可,
和研究計畫放一起就是學習計畫書。
.動畫作品(demo)
這個部份我想見人見智,不過是最重要的部分。
事實上動畫有很多種,不一定要像日本動畫一樣非得用手繪不可,
真人逐格動畫、2D動畫、3D動畫、偶動畫、剪紙動畫...等等
隨便去youtube還是vimeo找都有很多的例子可以參考。
選一種你喜歡的&你作的到的動畫類型,
開始想故事、製作分鏡、動態腳本、背景角色製作...etc.
並且把製作過程紀錄或保存下來,就可以當成作品集的內容之一。
以上製作過程請愛用google大神搜尋,
這個網站可以參考一下:
https://www.aicasia.com/introanime/index.html
如果想作2D動畫,
推薦你先去買or借 《動畫基礎技法》回來當參考書。
製作部分我是用AE(After Effects)和PS(Photoshop),
這看個人習慣,高興就好。
至於demo怎麼呈現?
應該要作一整部動畫?還是放動畫製作過程?還是放model展示?
這個我覺得沒有答案耶,
就好好作你想要表現的東西,我想就可以了。
長度建議維持在3min以下,不然老師可能會看到睡著或播不完,那就糟了。
不管想要作什麼作品,想法是最重要的,
作品如果可以表達出你的想法,你未來想要努力的方向,那是再好也不過了。
像是紀伯舟的光之塔,沒有華麗的3D技巧,
卻可以點出每個人心中共同有過的經驗與記憶,就非常的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zldrC870s
.作品集(動畫說明用)
因為多媒體動畫科系還是以demo動畫作品為主,
作品集相對來說就變成輔助工具。
但它還是很重要!
你可以拿它來對你的動畫作品說明、
放一些你的製作資料像是分鏡、人物設定等,
如果不知道要放什麼,建議去參考一下書店賣的動畫設定集,
它會給你靈感的~
除了動畫作品相關資料之外,同學也可以多放一些自己的其它作品展現自己的實力,
資料不要太雜,能夠集中在一個主題是最好的。
作品集的部分就依照個人喜好,也有人是手工作的,質感很棒。
大致上除了有些學校會規定要在A4規格以內之外,
應該是沒有太多的限制,只要好翻就好。
我的本科系同學有推薦這一本書,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https://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9132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要趕得上推甄的話,
以上這些東西大約10月初就要作完喔!
不然就只能和我一樣拼考試了,很累的!
(3)考古題練習
專業科目部分:
因為台灣的多媒體動畫學系不算太多家(至少沒有視傳那麼多),
再加上動畫史不算太長,
所以考古題其實重覆率滿高的,
只要好好的練習,培養自己的想法,對考試絕對有幫助的。
題目的答案大部分都在google上找的到,除非是一些專有名詞,
就只能從中國、美國或是日本的網頁來看。
除了練習考題之外,學校網站也會推薦一些書籍要你看,
個人覺得能的話還是盡量多看看,也不失為增加動畫相關知識的一種好方法。
以下就各校作說明:
南藝大:
考科:英文、動畫概論(解釋名詞、申論題)、術科
建議讀物:《動畫電影探索》、近代設計史相關書籍(例如《設計小史》)
《動畫電影探索》最重要,可以作為動畫世界概念的入門書。
搭配youtube找影片看會比較生動,可以拓寬你的動畫視野。
南藝大除了動畫創作者外,
也喜歡考電影或文學相關的創作者,甚至是設計史,
因為考出來的題目很少重複(愛倫坡、托爾斯泰、電影美學....etc.)
加上97年以前的考古題完全找不到,
所以每年會考什麼題目很難說,只能靠自己平日累積的文藝氣息實力(?)。
當然多少還是會考一些重複的考古題,還是要多練習,
然後燒香拜拜希望它考的你都會寫。
術科會考手繪動畫分鏡,而且非常慘烈的是,動畫概論和術科是一起考的。
只有一個半小時要寫完五題申論題、十題名詞解釋和一則分鏡,
幾乎不可能作的到(煙)
建議把得分重的,像是分鏡先搞定,再去寫其他的,
沒寫完的就讓她隨風而去吧~
台藝大:
考科:英文(含作文)、數位創意設計(含術科)、電腦繪圖動畫概論
建議讀物:《數位藝術概論》、《3D電腦動畫概論》
、近代設計史相關書籍(例如《設計小史》)
台藝大的考古題一定要寫啊啊啊啊!!
因為它每年題目的重覆率超高的!
雖然因為台藝大動畫所歷史悠久超多,寫它的題目可能就會花掉你一大半時間...
可是絕對是值得的!
尤其是電腦繪圖動畫概論的部分,今年其實幾乎都是考古題...
所以我想台藝大應該是沒有很想以考試篩選太多人吧,
以免有遺珠之憾。
術科部分近幾年都考數位藝術裝置創作,也是手繪。
今年考的題目是「新人類」,
不知道是不是和石昌杰老師的作品有關呢。
雲科大:
考科:英文、數位內容產業、數位媒體設計實務(含術科)
建議讀物:《數位藝術概論》、政府文創相關資料、《動畫技巧百科》
雲科大的考古題我覺得寫了幫助老實說不.是.很.大......
數位內容產業題目多以時事題為主,
當然還是可以寫考古題抓一下大致的方向,然後去看延伸的資料。
數位內容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幾乎是必考題,
行有餘力的話(因為我覺得光是考古題就會被搞死了...)
,可以多了解一下亞洲其他國家在文創及數位產業的發展。
數位媒體實務則都是實作題,
寫企劃書、文案、手繪分鏡、甚至還有動畫製作(你沒看錯),
通通在一個下午的五小時內要搞定。
考這科的感想只有,累。
動畫的部分題目通常是一個動作,可能是走路跌倒或是小跑步等,
這部分老師有建議搞個劇情讓它更有趣,或許可以拿較高的分數!
另外,建議不熟企劃書怎麼寫的同學去找一下書來看。
南台科大:
考科:動畫概論、動畫角色設計、英文檢定(海外研習組加考)
建議讀物:《動畫電影探索》、《3D電腦動畫概論》
南台的考題方向和台藝大有些類似,但3D的部分題目比較少,
大致上只要有考過(或寫過)以上三家的題目的話,這間基本上應該不算太難。
角色設計的部份比較趕,因為要畫動作及分鏡還要寫故事,
所以平常訓練畫圖速度是比較關鍵的部分。
題外話,
這次去青春設計展看了南台的作品,發現他們2D的作品其實滿多的,水準也滿好的。
因此未來如果想朝2D走的話,我想南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學費滿貴的)。
英文部分:
英文這種東西基本上熟能生巧,但只能靠平常的累積。
我自己是把補習班的文法重點以及所有學校的考古題盡量都寫過並檢討過後,
就很歡樂的去考試了,
考出來的結果也差強人意(尤其台藝英文我是在考前才知道要考作文= =),
但能過就好,真的,因為真的不是重點。
建議還是把心力放在作品集和動畫比較好。
(4)常識&時事補充
其實這是一個也很見人見智的部分。
多一點動畫的常識,可以讓你更容易融入這個圈子,
而且還可以在面試時講出一番道理,讓老師覺得妳不只是半瓶水響叮噹。
除了市面上常看到的日系美系動畫外,多看一些其他國家的動畫,
也是增加想法的好方法!
但是有時候別的國家的動畫不是這麼好找,
我建議利用FB來搜尋一些動畫相關的社團、或是利用google來訂閱關鍵字,
便可以隨時隨地得到最新的消息了。
當然,除了在家裡看別人的作品外,多去設計相關的展覽走走也是很有益的,
---未完待續---
--
棒球和創作永遠是最愛...
https://blog.yam.com/wagasa
希望大家不吝指教喔 謝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7.17.97
※ 編輯: wagasa 來自: 59.127.17.97 (05/19 01:50)
※ 編輯: wagasa 來自: 59.127.17.97 (05/19 01:55)
※ 編輯: wagasa 來自: 59.127.17.97 (05/22 21:24)
※ 編輯: wagasa 來自: 59.127.17.97 (05/25 22:56)
※ 編輯: wagasa 來自: 59.127.17.97 (05/25 22: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