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和元年初日,是否應該要有什麼新意境新氣象呢?
我在這裏向各位宣佈本專頁在令和初日的今日起、與 Rei:日本語・留学・次文化スタジオ共同以『東京都文京區的アジア学生文化協会日本语コース 平成年代香港畢業生』身份合寫留學專欄,分享平成年代中期兩位香港年輕男女在東京學習日本語的故事。
故事大綱:Kiri & Rei是同一間日文學校的學姐學弟,為了加深對對方留學生活的認識所以展開『男女同學交換日記』、而且會用連載的模式出現!
當未有廉航飛日本、未有日本工作假期、大家還在信和買CD寫真集的年代,走去東京生活是一種怎樣的情況呢?
如果各位也喜歡平成年代漫畫經常出現的青春校園交換日記,記着讚好專頁並留意我們的更新。
🌷🌷🌷🌷🌷
BTW如果 香港留日學友會 Japan Universities Alumni Society Hong Kong(JUAS) 原Post有超過200個讚好,我就貼這兩個主角最近的合照讓大家看看什麼叫做歲月催人。
#青春真可愛青春
#平成男女交換日記
#校園青春劇永遠是神話
#平成渡過的青蔥歲月令和逝水流年
#有人問為什麼幅圖似日本明星宣布結婚
🐤🐤🐤🐤🐤
追縱おしゃれキリ教室IG
㊙️記錄日常生活 @kirita
㊙️玩盡腦魔BB @lomore_kiri
👉🏻《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2017)、《日本一人旅》(2019)博客來及香港各大書局均有代售
【留學交換日記】vol.0 「開端」
一個女,一個男;一個中文大學畢業,另一個中五會考後IVE中途退學;一個喜歡歷史文化,另一個則鐘情於日本次文化…背景完全不同、「大艦都扯唔埋」的兩個人,卻報讀了同一家日本語學校,成為了學姐學弟。這個專欄由日本歷史文化深度遊blogger兼作家 Kiri、以及深度遊戲宅兼日本留學專家 Rei,以兩個截然不同的角度去回望日本留學生活時的點滴。
第一篇就先從出發去留學前的目的、選擇城市和學校開始,由兩位過來人一同說出自己當時的經驗,希望可以給正在煩惱要不要前往日本留學的網友們一個參考。
****************************************
『為何要去日本?』
Rei:キリ先輩~你當初為甚麼會跑到日本留學了?
Kiri:好多朋友以為我喜歡原宿的Lolita Fashion所以去日本,其實兩者並沒有關係。話說我在中文大學讀的科目是歷史系,當年畢業的時候香港經濟環境很差,文科生很多只有$7000的薪酬而且還要「爭崩頭」。有師兄因為懂得日語入日資公司成為大家仰慕的對象,於是我開始考慮以日語為找工作的籌碼,開始了讀香港某日本語學校的同步課程。最初讀得很辛苦考四級(現在的N5)都不合格,現在回想起來為了找工作而開始的學習真的很痛苦。
Rei:原來如此~而我呢,從小就看著日本的動、漫畫長大,小孩就愛蹲在電視前面嘛,看著小智帶著比卡超向「成為精靈獎門人」的夢想進發,結果連自己也成為了精靈訓練員,浸迷於Pokemon的對戰遊戲中。日本的遊戲有一種令人著迷的魅力,種類又五花八門,會令人著魔似的一直玩下去,玩到想擁有屬於自己的遊戲。當年香港的大專又沒有「遊戲設計」的科目可以選擇,結果隨便讀了兩年的動畫設計,始終覺得不適合自己,就膽粗粗地去日本了。
『為何選擇東京?』
Kiri:當年沒有太多人去過日本留學或者工作,就算去過旅行的人佔的比例都很少,要知道日本的事情其實並不像今日這樣容易。但是話說回來正因為去日本的人少,日語才能成為一個好像專門技術的東西在香港輕易找到工作。老實說除了東京大阪京都神戶這些地方我其他聽都沒有聽過,況且如果學語言的話去首都是理所當然的吧。過了這麼多年之後發現自己竟然去齊47都道府縣,當年的我一定意想不到未來的我竟然成為了本文化以及日本自由行書籍的作者。
Rei:我也是一樣,日本的首都是東京,最發達、生活最方便的也理應是東京。我完全沒有考慮過其他城市就選擇了。我是以電子遊戲開發為目標留學的,學費非常高昂,而東京的兼職人工高,名校選擇亦很多,選擇東京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為何會選那家學校?』
Kiri:我記得當時讀同步課程的時候可以選擇的學校只有三間還是四間?這間學校是全日制,班裡大部分同學都是有大學學位的,感覺上這裡讀書的人都是以在日本讀碩士為目標,一定會有比較認真的學習心態吧。而全日制可以強迫自己更加專心讀書、把最多時間花在學業上。
Rei:一開始對自己的日文能力沒很大自信的我也是選擇了最大路的日本語學校。當時我是經中介找日本語學校的,而當時的選擇當中就只有2間是全日制,於是我就選了地理位置比較好,位於山手線內的學校,也就成了キリ先輩的師弟了~
************************************
的確,以前網絡上的資訊沒有現在這麼豐富和發達,兩位以前去留學所準備的工夫一定會比現在多得很呢。下篇開始,兩個筆者會以「非常特別」的方式,繼續說出他們留學時的所見所聞!同時如果大家有疑問,亦歡迎在下面留言交流哦!
圖:兩位筆者當年留學時拍的照片(好青春呀…orz)
筆者簡介: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學士、日本語言及教育碩士。喜愛歷史、文學、電影、蘿莉塔服裝、和服。曾居東京熱愛獨遊,多次受邀日本各地採訪。著有日本文化書籍《Kiri的東瀛文化觀察手帳》及獨遊旅行指南《日本一人旅》。
Rei:日本語・留学・次文化スタジオ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HKU SPACE等多家大專院校任教日文,同時於港澳協助推廣日本留學相關資訊。曾於日本留學多年進修電腦遊戲設計,持有十多張日本IT、CG、多媒體相關資格。除日語外,同時涉獵ACG文化、IT、遊戲開發、網路營銷、演講及電競多個領域。
#留學交換日記 #日本 #東京 #留學 #經驗談
#次回は5月15日
「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 在 おしゃれキリ教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 在 新北創力坊 InnoSquar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 在 Re: [問題] 關於動畫科系- 看板Digital_Ar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 在 五育高中多媒體動畫科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 在 多媒體設計疑問 - 課程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 在 多媒體設計科出路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 在 多媒體設計科出路的推薦與評價,DCARD、PTT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 在 [討論] 台灣數位媒體科系的出路? - 看板C_Chat | PTT動漫區 的評價
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 在 新北創力坊 InnoSquar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11/23(三) 10:00 Demo Day 觀團指南(小編向駐點新創觀察家ct採訪稿)
09 : 30~10:00 邦邦熱咖啡+小早點
1. 聲評坊
這團隊本來是不x參加的,新創脾氣,唉!但我知道他們的進度已經有某種跨躍級的突破了,建議他們是時候公開曝光發揮巨浪級的影響力了,我建議你好好聽 (小編點頭如搗蒜ing)
2. 芮宜健康學堂
他們都是半夜才進創力坊工作,白天能見到他們的,就是從各國寄來的包裹,裝著各式的銀髮健康設備,我是他們的TA,常給我試用,現路上推著輪椅、護理之家、長照中心一堆,你稍微靠近一步就可以感受那幽幽長長的痛,你說這團隊多敢挑戰這樣的社會大痛?!
3. Addweup
這團隊在新創圈很紅火,那我說一點不為人知的,通常我一到創力坊都會看空調盤,然後就發現他們房間的空調是亮燈的,正要暴怒不關冷氣讓辦公室墊錢墊到家庭革命時,赫然發現他們已經在裡面了,屢試不爽。
4. 鐘點大師 Hour Masters
Founder姚老師在學校是教創業計畫的,還有多個專利,這等檔次的咖來,錯過就是你自己的問題了!
5. 久欣科技
這個團隊很特殊,常來辦公室跟我分享他的大陸經驗,對大陸發展有興趣的,可以多聽聽。
6. 翎宣多媒體
是個人工作室轉型新創,放著安穩的日子不過,硬要勇闖新創路,這半年來辛苦她了,女漢子來的!
7. AmazingTalker
拳擊手轉行創業,平台八月才上線,九月就擊出漂亮的上勾拳,MVP立馬衝到PMF,看到他這等成就,我都要去報名學拳擊了。
8. 呼叫小黃
我那年代動畫叫卡通,超人系列都是五個人,四男一女,他們就是這種組合,在大家一片共享經濟讚、UBER 鋪天蓋地的棒棒的風潮下,我也好奇他們這樣的逆風飛翔,到底是新創的獨到洞察、或只是年輕人不服輸的堅持?但,在偶然得知他們的佈局後(誰叫他們就愛待在吧台區),我恍然大悟的按下了讚!
9. DACI
女鳳凰?!女神?!都行,跑造街、跑建築師、跑貿協、跑紡研,從遮陽棚、從帳棚、從雨衣,就是要為帆布產業拉開一條新創轉型,在新創裡,最看重的就是這股創業家精神,你以為投資人都是看懂商模才投資的嗎?!很多看的就是,有沒有這股「氣」。
10. 17FIT
創力坊少見的A輪級新創,這樣懂了吧!
11. 慢樂手作
遠遠走過來,你先感受到的不是她這個人,而是時尚跟環保的那股氣,幾個月前,已經從個體戶成立公司,產品的 prototype 也出來了,我們拭目以待!
12. Golface
這也不用我多說了,去問打高爾夫球的人,就知道有多猛。
13. MR.HELP 隨身即救,即拔即求救
從我認識他們到現在,他們就是往前推進,就算我把他們趕出會議室、拿走吧台區的椅子,都不影響他們的前進,坦克車級的團隊,還有,近期動作頻頻,應該是又有突破性的變化了。
14. 十方神器
很厲害的個體戶,就一個人,可以一隻一隻APP這樣的開發,難怪自稱神器。
15. PAIX
這也是很知名的團隊,近期海外拓展很成功,上次pizza會有帶到一點。
16. Uidea
中文叫優點子,團如其名嘍!
17. 穿戴式科技
宅宅出狀元,新創圈好像很常這樣,fb不就是看妹開始,ㄏㄏ!
18. RUNNii Taiwan - 跑步互相激勵
你想想,一堆人跑完步,然後上傳fb路徑公里數圖,這樣的背後代表了什麼?這團隊看到了。
19. 友宏整合行銷+ Yantouch
從新竹來參加的團隊,依照不是猛龍不過江的邏輯,我們一起瞧瞧嘍!
20. 閱讀
最後辦公室還是有邀請到他們來參加,萬幸!他們真的是太忙,辦公室也已經請他們來當下一期的業師了,so...懂吧!
21. KaJin Health
上海加速器來的團隊,剛接受TSS邀請發表,創力坊在他們的協助下,打造了類wework的社群力,這樣講好像我應該頒獎給他們喔!
22. MIZU
第三期團隊 翔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這個資本額冠全創力坊的團隊,酒足飯飽後的新新創,連續創業家,都自成一套成功方程式,我一直問他,他都不肯講,這次機會來嘍!
還有,這兩天好幾個學生打來說想了解創力坊的加速系統,你在報名那加開幾張學生觀摹票!
http://www.accupass.com/go/1051123
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 在 五育高中多媒體動畫科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五育高中多媒體動畫科, Nantou City. 557 likes · 1 talking about this. 集2、3D動畫、電競、影視、設計多合一專材培育的科系。 ... <看更多>
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 在 多媒體設計疑問 - 課程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多媒體 在這個領域會學習到些什麼呢? ... 你們覺得讀這科出路好嗎? ... 多媒體設計涵蓋領域包含動畫、遊戲、影音、數位加值、互動是什麼自己google都 ... ... <看更多>
多媒體動畫科在學什麼 在 Re: [問題] 關於動畫科系- 看板Digital_Ar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2013年時Animapp有整理出一些動畫相關科系(大學部)
你可以參考一下:
https://animapp.tw/blog/insight/61-topic/1374-2013-12-31-04-03-27.html
現在年輕人資訊更容易獲得、自學能力相對較好,
學弟妹一屆一屆進來,一屆比一屆強,
各校的畢業製作水準也越來越提升,
校與校之間的程度已經越來越近,
但每個學校仍有不同課程規劃、學習風氣、老師態度,
與其挑所謂"強的"、"曾有優秀作品的",不如挑適合自己的。
有人進了臺藝,覺得老師太放縱,什麼都不管,沒人灌自己東西,
有人進了實踐,覺得老師很空靈,太ㄎㄧㄤ不知道在幹嘛,
有人進了北藝,覺得老師不喜歡自己畫某些風格,被限制,
有人進了某些學校,覺得同學太混,自己也無法認真,
族繁不及備載,不管去哪間學校都會有人抱怨XD
如果真的很怕走錯路進錯校,
建議直接問該校系畢業的學長姐相關問題,
瞭解自己適不適合該科系,
現在很多學生會上傳自己的作品並留聯絡方式,
你寫信說自己是應考學生,想瞭解系上相關的事情,
我想應該會有很多人願意回答你XD
剛好我自己唸了研究所,
以及去新一代時認識了一些你提的校系的學生,
在這邊以我稍微和他們聊過的資訊分享一下,
若有該校系同學看到這篇覺得有任何錯誤,
歡迎留言糾錯,畢竟我只是憑聊天內容印象打的XD
世新多媒:
2D和3D的基礎課程都有,但2D相對學得比較仔細,
由於屬於傳播學院下,會修一些傳播學院的課,
是好是壞還是要看人,有同學覺得沒差,
也有人覺得寧可上設計和藝術相關的課程。
畢業製作大部分以2D為多,還是有一些3D,
具同學說法是大部分學生對做2D比較有興趣也比較有自信。
銘傳數媒:
我去新一代的印象是3D作品較多,
系上人數滿多的所以展出組別也很多,
大部分3D作品都有一定水準以上。
輔仁應美:
如前面推文所說,動畫課程滿少的,
同學和我說幾乎都是自學,
而且因為選做動畫的人不多,所以做的過程會有點孤單XD
但還是有一些不錯的作品。
實踐媒傳:
去年去看展覽幾乎是3D作品的樣子,
整個系的設計感很重,作品集排版都很專業、漂亮,
當時去看了大概一半的動畫,動畫作品較多是走實驗性質。
另外也可考慮臺藝多媒和北藝動畫、
臺科商設(還是創意學士有點忘了)
雲科數媒
師大設計(他們系好像也有學動畫)
學測指考制度的話臺藝和北藝都能上,只是要考術科考試,
目前除了北藝和實踐外的學校今年應該都會去新一代展,
建議你可以跑一趟新一代,看作品,然後問問學長姊問題,
像是你喜歡畫日系,教授接受度怎麼樣之類的,
實踐和北藝都會另外辦畢業展,大概也都是四五月,
可能就得隨時注意他們網站的消息了。
畢業後好不好找工作應屆畢業生可能不知道,
但就我所知是很好找工作,
只是25K~45K的差別與要加班和不用加班的差別,
但這差別不是建立在學校不同,是建立在個人能力上,
學校只是一個環境,它不一定能幫助你成長,
但你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幫助自己成長。
不管唸哪間學校,都有可能變成神人,
就算唸了名校,也不一定會變神人XD
如果你年紀還小(?)高一高二之類的,
也可以看看這些校系有沒有開給高中職生的體驗營隊,
可以來參加看看體驗一下,
我自己知道是北藝、臺藝、實踐有開營隊。
另外國立跟私立的差別還有學費喔^__^
一個學期差兩到三萬,四年就差16~24萬,
可以去日本玩好多次、買好多手辦了呢(欸)
現在網路上學東西太方便,
其實有些人靠網路自學就也做得很不錯(像YAN-K 18 19歲就成神人)
讀大學學動畫並不一定是必要的路,
畢竟這行業看作品不看學歷,
但當然自制和自學能力不夠好的話,
念大學還是會比較保險。
最後再附上幾部近幾年我比較有印象的作品
可以參考一下,若有其他大大有其他推薦作品也歡迎補充>///<
臺藝多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OaJFAinNt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r1UrNcomWk
北藝動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naXVkmoi_A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y0wr-ywdXI
南臺科大: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YqimfiIGMQ
世新數媒:
https://youtu.be/VMM9P04DcbA
實踐媒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HmdghWZoYw&t=5s
https://www.youtube.com/user/scsccd/videos
※ 引述《dragon803 (wet)》之銘言:
: 雖然在這裡問有點尷尬
: 但是如果以後對動畫製作有興趣
: 世新多媒體
: 銘傳數位媒體設計
: 輔仁應用美術
: 實踐大學 媒體傳達設計學系
: 有人可以稍微講一下這些學校的差別嗎....
: ?
: 因為看課程上感覺似乎差距沒有很多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7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Digital_Art/M.1487370038.A.ACE.html
※ 編輯: reanver (111.240.178.6), 02/18/2017 06:26:54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