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浪人私評論 _2020金點新秀設計獎得獎名單 #經濟部工業局廣告
2020金點新秀設計獎公布獎項,看到今年評審陣容的時候蠻期待得獎作品,記得有上次這種興奮感應該是2015年,新一代設計獎第一次改制成金點新秀設計獎的時候了吧。
.
攤開這次獲得金點新秀設計獎的同學作品,發現一個有趣現象,視覺傳達設計類的 #楊順志 與時尚設計類的 #張博昇 分別各自獨得兩個獎。張博昇的《赫赫—#巴圖魯精神》與《#火神信仰》聚焦中國文化與神話,從中萃取象徵性的圖案作為織品設計概念。楊順志以台藝大畢展《深夜博物館 Midnight Museum -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視傳系109級畢業展 》主視覺設計與《#水造佛經-普門品》得獎,後者更是勇奪年度最佳設計獎!這表示評審並未有分豬肉般的給獎標準,作品真的好就給獎,可見金點新秀設計獎主辦單位本身並未干涉評審給獎意志,頗有國際獎項風範。
.
此外,視覺傳達類別中我非常喜歡 #陳昱志、#楊和唐 設計的《#大丈夫》,從男性視角切入長期以來華人文化中具有權威象徵的父權體制,用「偵辦」的方來呈現面向,將新聞中很多潛藏在這種抑制底下的發言與畫面剪輯拼貼,畫面感都要讓人發病密集恐懼症。印刷上也看得出來企圖心,riso、報紙、噴漆,我都很喜歡。其實獎項就是這樣,有運氣問題,說真的要不是今年遇上《水造佛經》這個原創性超標的作品,《大丈夫》毫無疑問會是最佳年度設計。
.
評審團更沒在怕網友說話。包含年度最佳設計獎在內,包裝設計類別中6個獎共有4個獎被嶺東科大視傳包下,我曾收過嶺東科大寄給我的那份得獎的《 #造島世代 》邀請函,的確讓我印象非常深刻,邀請卡上寫「誕生於碰撞、成長於摩擦」,讓我想起唐鳳說過的,台灣400年來在陸地板塊碰撞中就是一直向上、仰望星空。邀請函裡附的黏土要使用者自行造出一座島嶼放在海線板塊中,把 2D 邀請函的想像一口氣提升到外太空,年度設計獎當之無愧。其他包裝設計獎中,我個人蠻喜歡《小桔企画所》的風格設定,略帶 riso 感的印刷與單色背景線條風格的插畫我很喜歡,這種不以色塊堆疊立體感的插畫方式更依賴繪師的線條掌握能力,Less is More。
.
數位多媒體設計類中,驚喜得發現即便是學生作品也都具有頗高的完成度,品質看起來已經不輸專業設計公司或劇組,不過我也發現前幾週《#人生畫廊》團隊在新一代設計展直播時提到的「多媒體設計分類不足」的問題,動畫類、電影類、甚至是VR類等通通被放到同一個類別裡評比時,就會出現一些遺珠。我自己蠻喜歡《#顛倒鏡界》,影片開頭的故事就很吸引人,畫面美術風格設定我也很喜歡,角色動作流暢,而且是設計師 #張喬 一人獨力完成的作品,非常值得給獎鼓勵。
.
產品設計類別得獎作品中我對《充氣小包 #INAIR 》最敬佩,他們期許畢業即創業,一開始就鎖定要上募資實際量產,這份雄心壯志屌打其他學生設計作品,一年內已完成概念發想、產品設計、量產製造、市場測試、廣告影片、募資行銷。充氣小包藉由氣囊,防摔緩震,取代傳統泡綿或硬殼,能以氣壓調整保護模式,還能洩氣縮小收納。我個人覺得這超適合旅行使用,帶出去時扁扁的不佔空間,要用時拿出來充氣就完成,好看之外也能防撞。當電動車都有充氣版本的時候,或許充氣類產品會是未來開發產品一個有趣的方向。
.
工藝設計類別的《#巡履》雖未拿下年度最佳,但我個人很喜歡。從家將文化出發結合,以視傳與產品設計為載體呈現,鞋子的複合媒材設計與顏色搭配讓我想到 kolor 這個有趣的日本牌子,家將文化圖騰隱晦地成為鞋子裝飾性設計,十分好看,這其實能夠發展成一個系列,做得好也是有大賣的可能。
.
拜線上展覽的方便所賜,這也是我第一次比較有機會詳細看空間設計類得獎作品的內涵,過往在現場光是看產品、工藝、包裝、視傳、多媒體,即便四天都去時間也就被佔滿了。當中我發現一個蠻有趣的狀況,今年得獎作品在我看來都頗為詩意,蠻多作品聚焦在未來世界的想像,當污染或地上環境變得越來越不宜人,或許我們真的要往地層裡發展居住空間。這裡面我蠻喜歡《#夜行與港之間 NMAK》,在基隆港腹地裡選擇五個空間進行改造,讓我聯想到紐約的雀兒喜市場,混合傳統與新潮的文化撞擊總是迷人,設計案中聚焦夜晚行事,能看夜景也有飲食空間,當然不能少掉基隆夜市,若能藉此計畫重新打造出基隆夜生活,或許晚上來去基隆鬧一下也會是雙北市民一個浪漫的小旅行。
.
社會設計類原本是金點新秀設計獎當中跨越傳統設計類別的獎項,現在又拉出一個循環設計特別獎,呼應現在永續設計當道的潮流。社會設計類中我很喜歡《#放假計畫》,不管年紀大小,每個人都在形塑自己的人格當中獲得自我定位,像是一種實境遊戲的沈浸式體驗,要跳出舒適圈時總會感到遲疑害怕,但這個遊戲給自己一個理由,嘗試過一個自己早就想體驗但遲遲未能跨出一步的生活,增加了解自己的機會,也能知道自己想過怎樣的人生。而循環設計類我個人超愛《#RHITA 永續循環易裝拆行李箱設計》,行李箱可以說是家中最「鎮地(tìn-tè)」的產品,需要他時嫌不夠大,不需要他時又嫌他太大。這個設計不用時可以收納,想用時再拿出來組裝,未來似乎也能發展出隨意增加行李箱空間的設計,真的很期待可以優化到量產上市!
.
今年得獎作品整體說來可以發現一個趨勢:「#跨界」。設計種類隨題目定義,分別已經越來越模糊,像工藝類得獎作品中有視傳系學生作品,很多工設作品也都是社會設計的一環,《放假計畫》雖然被放到社會設計裡,但我覺得這作品更接近思辨設計的一種,對自我的論證。
而楊順志為台藝大今年畢展《深夜博物館》設計的主視覺帶有法國設計況味,很有意思。這幾年來許多設計師成為媒體寵兒,享有高知名度的狀態下,他們的設計風格成為現下學生追尋的目標,很多學生作品都能看出一些名人設計師影子。也不是說不好,設計風格原本就從模仿中追尋,只是看你模仿標的是誰而已,我發現有一群學生試圖在跳脫國內設計師既有設計風格,只想找到自己作品「#獨特」的姿態,這是很好的趨勢。
.
跨界與獨特,就是未來新一代設計師最令人期待的模樣。
🏅你也想獲得後浪賞嗎?快來報名!
>>> 第七屆後浪賞 7th Designsurfing Awardt
台灣設計研究院 TDRI
#2020新一代設計展
#2020yodex
新一代設計展_yodex
#不只是設計
#EnjoyEveryStep
#畢業製作
「多媒體動畫科台藝大」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台藝大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台藝大 在 草原星球Grassland Plane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台藝大 在 [心得] 多媒體動畫相關科系研究所考試心得- 看板graduate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台藝大 在 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台藝大 在 NTUA Animation臺藝多媒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台藝大 在 台藝多媒vs北藝動畫- 大學新生季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多媒體動畫科台藝大 在 多媒體動畫系Facebook>台南應用科大多媒體動畫系 - Womohi 的評價
多媒體動畫科台藝大 在 草原星球Grassland Planet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和大家分享一部非常棒的作品,來自台藝大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的死神訓練班,當時在今年的新一代看到深得我心,馬上以行動支持買了他們的設定集和DVD;即便台灣的大環境對於這類相關科系苛刻,但這些學生的能力真是無可限量!
多媒體動畫科台藝大 在 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 新北市。 1664 個讚· 4 人正在談論這個。本系成立於民國八十九年(當時名稱為「多媒體動畫藝術研究所」),更自. ... <看更多>
多媒體動畫科台藝大 在 NTUA Animation臺藝多媒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of Arts Department of Multimedia and Animation Arts 98 級畢業製作「A」 我是A,我們是ALL。 ... <看更多>
多媒體動畫科台藝大 在 [心得] 多媒體動畫相關科系研究所考試心得- 看板graduate 的推薦與評價
希望可以提供非本科系的同學一些幫助,請多多指教囉^^。
一、基本資料
(1)背景
1.非本科生(國立某化工系畢)
2.有就業經驗(完全無相關正職)
3.高中時愛畫畫開始畫同人誌到現在
4.從頭到尾都是一邊工作一邊念書的半職考生
(2)報考的學校(無參加推甄)
台藝大多媒體動畫研究所 備4
南藝大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 正取
雲林科技大學數位媒體設計系暨設計運算研究所 正一
南台科技大學數位內容與動畫設計研究所(海外研習組)正一
台藝大:
英文:74
數位創意設計:90
電腦繪圖動畫概論:82
動畫創作作品:80
其他有利審查之作品:77.667
加權總分:81.167 初試錄取最低分:69.9
複試加權總成績:77.451 備4 (正取最低:81.475)
南藝大:
動畫概論:67
英文:64
加權總分:66 初試錄取最低分:36左右(初試成績單不見了所以有點模糊)
作品審查:96
面試:97
複試加權總成績:89.15 正取 (正取最低:79.85)
雲科大:
英文:52
數位內容概論:47
數位媒體設計實務:77
加權總分:62.75 初試錄取最低分:27.30
口試:87.67
複試加權總成績:77.70 正取一
南台科大:
動畫概論:81
動畫角色設計:86
英文檢定(不算在成績加權內):64
加權總分:83.50 正取一(4取3的正1..... XD)
二、準備方法:
(1)補習
(2)備審資料準備
(3)考古題練習
(4)常識&時事補充
(5)面試前準備
(1)補習
雖然補習(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令人不屑的方式,
但它的確很適合某些困在奇怪位置的人。
非本科系的我,因為補習班認識了很多本科系的同學,
也從他們的身上學習到了我平常所不知道的事情,
這部分對我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除此之外,補習班的重點亦在於他有強大的資料可以提供給考生,
或是提供你一些觀念,而非技術上的指導。
能力(技術)老師會提供你意見,但修行還是在個人,
設計科系很重特色和想法的,跟別人一樣你就輸了!
話題轉回來,
補習班除了專業科目外,通常會提供英文或國文等某些學校會考的科目,
因此建議考生在此時就先決定好自己想要考哪間學校。
如果不知道想考哪間,建議先看一下考古題抓方向,差異非常大,
並且可藉由考古題和學校的課程介紹,就可以知道學校的教學方向。
決定好了心目中要考的學校之後,
就乖乖的認真上課吧!
不過因為我2月份就開始準備資料及考試,
之後就再也沒去過補習班了orz
(2)備審資料準備
這是最難熬的一個部分。
非本科系的同學最弱的地方通常就是在這裡...因為根本不知道要怎麼開頭<囧>
首先,我們先把每一個學校幾乎都會要的資料列出來:
.研究計畫
.自傳
.動畫作品(demo)
.作品集(動畫說明用)
.研究計畫
最天殺難寫的就是研究計畫了!老實說我寫這個寫了快三個月orz
雖然補習班老師會教格式,但是駑鈍如我根本就聽沒有,
所以這部份我的心得很弱,請各位強者偷笑就好不要笑太大聲~
首先,大家可以先上「碩博士加值」網站,
https://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rid=7wkv4G
找出你想考的學校學生的論文,或是你有興趣的論文,
參考它們的格式及內容,
想出一個你未來研究所想研究的題目,並以此來寫你的研究計畫。
關鍵在於研究動機與目的。
看你想寫理論研究計畫還是創作研究計畫都可以,
我自己是寫創作型,因此還附上了角色設計和故事分鏡圖。
研究計畫說重要也還好(因為你以後也不見得要作這個研究),
說不重要也不是(面試老師一定會問你內容和你的想法),
所以還是乖乖認真寫比較保險囉。
.自傳
簡單的以幾頁A4描述你的生平、修讀動機、學習目標等等即可,
和研究計畫放一起就是學習計畫書。
.動畫作品(demo)
這個部份我想見人見智,不過是最重要的部分。
事實上動畫有很多種,不一定要像日本動畫一樣非得用手繪不可,
真人逐格動畫、2D動畫、3D動畫、偶動畫、剪紙動畫...等等
隨便去youtube還是vimeo找都有很多的例子可以參考。
選一種你喜歡的&你作的到的動畫類型,
開始想故事、製作分鏡、動態腳本、背景角色製作...etc.
並且把製作過程紀錄或保存下來,就可以當成作品集的內容之一。
以上製作過程請愛用google大神搜尋,
這個網站可以參考一下:
https://www.aicasia.com/introanime/index.html
如果想作2D動畫,
推薦你先去買or借 《動畫基礎技法》回來當參考書。
製作部分我是用AE(After Effects)和PS(Photoshop),
這看個人習慣,高興就好。
至於demo怎麼呈現?
應該要作一整部動畫?還是放動畫製作過程?還是放model展示?
這個我覺得沒有答案耶,
就好好作你想要表現的東西,我想就可以了。
長度建議維持在3min以下,不然老師可能會看到睡著或播不完,那就糟了。
不管想要作什麼作品,想法是最重要的,
作品如果可以表達出你的想法,你未來想要努力的方向,那是再好也不過了。
像是紀伯舟的光之塔,沒有華麗的3D技巧,
卻可以點出每個人心中共同有過的經驗與記憶,就非常的棒!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QzldrC870s
.作品集(動畫說明用)
因為多媒體動畫科系還是以demo動畫作品為主,
作品集相對來說就變成輔助工具。
但它還是很重要!
你可以拿它來對你的動畫作品說明、
放一些你的製作資料像是分鏡、人物設定等,
如果不知道要放什麼,建議去參考一下書店賣的動畫設定集,
它會給你靈感的~
除了動畫作品相關資料之外,同學也可以多放一些自己的其它作品展現自己的實力,
資料不要太雜,能夠集中在一個主題是最好的。
作品集的部分就依照個人喜好,也有人是手工作的,質感很棒。
大致上除了有些學校會規定要在A4規格以內之外,
應該是沒有太多的限制,只要好翻就好。
我的本科系同學有推薦這一本書,大家可以參考看看。
https://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19132
最後總結一下,如果要趕得上推甄的話,
以上這些東西大約10月初就要作完喔!
不然就只能和我一樣拼考試了,很累的!
(3)考古題練習
專業科目部分:
因為台灣的多媒體動畫學系不算太多家(至少沒有視傳那麼多),
再加上動畫史不算太長,
所以考古題其實重覆率滿高的,
只要好好的練習,培養自己的想法,對考試絕對有幫助的。
題目的答案大部分都在google上找的到,除非是一些專有名詞,
就只能從中國、美國或是日本的網頁來看。
除了練習考題之外,學校網站也會推薦一些書籍要你看,
個人覺得能的話還是盡量多看看,也不失為增加動畫相關知識的一種好方法。
以下就各校作說明:
南藝大:
考科:英文、動畫概論(解釋名詞、申論題)、術科
建議讀物:《動畫電影探索》、近代設計史相關書籍(例如《設計小史》)
《動畫電影探索》最重要,可以作為動畫世界概念的入門書。
搭配youtube找影片看會比較生動,可以拓寬你的動畫視野。
南藝大除了動畫創作者外,
也喜歡考電影或文學相關的創作者,甚至是設計史,
因為考出來的題目很少重複(愛倫坡、托爾斯泰、電影美學....etc.)
加上97年以前的考古題完全找不到,
所以每年會考什麼題目很難說,只能靠自己平日累積的文藝氣息實力(?)。
當然多少還是會考一些重複的考古題,還是要多練習,
然後燒香拜拜希望它考的你都會寫。
術科會考手繪動畫分鏡,而且非常慘烈的是,動畫概論和術科是一起考的。
只有一個半小時要寫完五題申論題、十題名詞解釋和一則分鏡,
幾乎不可能作的到(煙)
建議把得分重的,像是分鏡先搞定,再去寫其他的,
沒寫完的就讓她隨風而去吧~
台藝大:
考科:英文(含作文)、數位創意設計(含術科)、電腦繪圖動畫概論
建議讀物:《數位藝術概論》、《3D電腦動畫概論》
、近代設計史相關書籍(例如《設計小史》)
台藝大的考古題一定要寫啊啊啊啊!!
因為它每年題目的重覆率超高的!
雖然因為台藝大動畫所歷史悠久超多,寫它的題目可能就會花掉你一大半時間...
可是絕對是值得的!
尤其是電腦繪圖動畫概論的部分,今年其實幾乎都是考古題...
所以我想台藝大應該是沒有很想以考試篩選太多人吧,
以免有遺珠之憾。
術科部分近幾年都考數位藝術裝置創作,也是手繪。
今年考的題目是「新人類」,
不知道是不是和石昌杰老師的作品有關呢。
雲科大:
考科:英文、數位內容產業、數位媒體設計實務(含術科)
建議讀物:《數位藝術概論》、政府文創相關資料、《動畫技巧百科》
雲科大的考古題我覺得寫了幫助老實說不.是.很.大......
數位內容產業題目多以時事題為主,
當然還是可以寫考古題抓一下大致的方向,然後去看延伸的資料。
數位內容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幾乎是必考題,
行有餘力的話(因為我覺得光是考古題就會被搞死了...)
,可以多了解一下亞洲其他國家在文創及數位產業的發展。
數位媒體實務則都是實作題,
寫企劃書、文案、手繪分鏡、甚至還有動畫製作(你沒看錯),
通通在一個下午的五小時內要搞定。
考這科的感想只有,累。
動畫的部分題目通常是一個動作,可能是走路跌倒或是小跑步等,
這部分老師有建議搞個劇情讓它更有趣,或許可以拿較高的分數!
另外,建議不熟企劃書怎麼寫的同學去找一下書來看。
南台科大:
考科:動畫概論、動畫角色設計、英文檢定(海外研習組加考)
建議讀物:《動畫電影探索》、《3D電腦動畫概論》
南台的考題方向和台藝大有些類似,但3D的部分題目比較少,
大致上只要有考過(或寫過)以上三家的題目的話,這間基本上應該不算太難。
角色設計的部份比較趕,因為要畫動作及分鏡還要寫故事,
所以平常訓練畫圖速度是比較關鍵的部分。
題外話,
這次去青春設計展看了南台的作品,發現他們2D的作品其實滿多的,水準也滿好的。
因此未來如果想朝2D走的話,我想南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學費滿貴的)。
英文部分:
英文這種東西基本上熟能生巧,但只能靠平常的累積。
我自己是把補習班的文法重點以及所有學校的考古題盡量都寫過並檢討過後,
就很歡樂的去考試了,
考出來的結果也差強人意(尤其台藝英文我是在考前才知道要考作文= =),
但能過就好,真的,因為真的不是重點。
建議還是把心力放在作品集和動畫比較好。
(4)常識&時事補充
其實這是一個也很見人見智的部分。
多一點動畫的常識,可以讓你更容易融入這個圈子,
而且還可以在面試時講出一番道理,讓老師覺得妳不只是半瓶水響叮噹。
除了市面上常看到的日系美系動畫外,多看一些其他國家的動畫,
也是增加想法的好方法!
但是有時候別的國家的動畫不是這麼好找,
我建議利用FB來搜尋一些動畫相關的社團、或是利用google來訂閱關鍵字,
便可以隨時隨地得到最新的消息了。
當然,除了在家裡看別人的作品外,多去設計相關的展覽走走也是很有益的,
---未完待續---
--
棒球和創作永遠是最愛...
https://blog.yam.com/wagasa
希望大家不吝指教喔 謝謝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27.17.97
※ 編輯: wagasa 來自: 59.127.17.97 (05/19 01:50)
※ 編輯: wagasa 來自: 59.127.17.97 (05/19 01:55)
※ 編輯: wagasa 來自: 59.127.17.97 (05/22 21:24)
※ 編輯: wagasa 來自: 59.127.17.97 (05/25 22:56)
※ 編輯: wagasa 來自: 59.127.17.97 (05/25 22: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