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啊,每次看到工程師的年終、對照新聞業不美麗的收入,都會感嘆做新聞實在吃力不討好,但從沒後悔、甚至很自豪是新聞系出身。
在填鴨式國高中教育下,新聞系重新教我多方思考、不輕易判斷是非的能力,因為「肉眼看到的『事實』不見得是『真相』」。
.
我想這句話,也很適合套用在輔大新聞系教授習老身上。
他初登場時,不苟言笑,渾身散發難以靠近的冷峻,都還沒自我介紹,就先訂下難以理解的規矩:
「在我的課,不准穿露腳趾的鞋子,被我看到一律當掉。」
「考卷答案沒寫滿兩張的我不會看。」
「考卷上寫錯字就劃掉接著寫,用立可白的就當掉。」
上課前就耳聞習老「大魔王」的名號,大家都知道他沒有開玩笑,他真的會當人!
雖然心裡滿滿花惹發,但淫威在前,為了學分也不得不低頭,甚至有同學因為穿露趾涼鞋,乾脆鋌而走險翹課、賭一次習老今天不會點名,也不敢穿著去上課。
.
習老的課真的很痛苦,他基本上不照本宣科,課程綱要只是參考,課堂上沒有「這題會考」,他很多時候都在講歷史故事、他的人生故事,還有他的論點,穿插一些「歐吉桑式」的耳提面命,例如「出社會後,所有人都希望你跌倒,只有父母和老師希望你好」、「沒有輪到你,不要講道理」。
.
考題小部分簡答,多數考申論,範圍不只有「新聞」,而是廣闊到整個媒體產業,例如好萊塢三大電影公司,好像還考了體育的題目,之類的。
每堂課的期中都要做報告,不是心得報告那種,而是破萬字小論文的程度,從選題、立綱、到完成,他說:「不准複製貼上,我會隨機檢查,被我發現的話直接60分。」
為了他的課,所有人都窩宿舍或圖書館,甚至自主成立讀書會、互助會,過了就抱著痛哭狂歡,被當的...就被大家恥笑,然後有些會收到考題整理、筆記、或分數高的報告參考。
當時已經習慣被填鴨的我,心想習老真的太囉嗦了,到底還要不要上課!
殊不知,那就是上課,他教的不只是新聞的技巧,而是人生百態。他把自己當教材,那些「習語錄」句句都是他人生的濃縮,不是用來考試拿學分,而是給學生在往後各階段中參透受用,句句都是他的「習式關心」。
.
他也不打算洗刷大魔王惡名,甚至趁勢獨自攬下被大家討厭的早8,還有悶苦無聊到不行的必修課。
他從不說「我是為了你們好」,默默透過教學方式鍛鍊學生獨立思辨、判斷是非、多方吸收資訊。
他說再也不參加學生的謝師宴,我當時是班代,硬著頭皮敲了習老辦公室的門,幾度軟磨硬泡終於盧到他來參加。
他說不喜歡和學生有交集,但畢業典禮時,面對學生前仆後繼地擁抱和合照,他仍笑的溫暖,看著身披畢業袍的我們宛如慈父。
.
我很幸運,大學時期有這麼一位「囉嗦」的教授。
即便我不夠優秀、最終也沒走上採訪記者這條路,但希望習老知道,你的風骨、你的溫柔,都被你的學生們以不同的方式記住了。
R.I.P.
「填鴨式教育論文」的推薦目錄:
- 關於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喪女(朱姐)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去倫敦上插畫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Ally Blah Bla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填鴨式教育起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填鴨式教育起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同構代筆【業界文案、專題論文、備審報告、翻譯、美工設計 的評價
- 關於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的評價
- 關於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填鴨式教育好處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的評價
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去倫敦上插畫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英國藝術大學降低語言要求是件好事嗎?
首先,這篇可能比較主觀,非常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討論。
據我所知,申請英國藝術大學本科或碩士學位,如果語言能力證明沒有達標,同時作品集及其他申請文件足夠優秀,是可以先修語言班來補足分數的。什麼是「補足」?我們以英國最常看的雅思成績來說(滿分9分),如果大學部錄取標準是6.0,申請者的成績為5.0~5.5(並且聽、說、讀、寫單項不低於5.0),在差一點點的情況下,提前到英國學校提供的語言班,特訓幾個月,若通過語言班設置的考試,等於雅思達標,成功入學。
大學部的雅思6.0是一個怎麼樣的英文水平?根據IDP台灣雅思官方考試中心,提供IELTS雅思評分標準說明,成績6.0為:大致上能有效運用英文,雖然會有一些錯誤產生。若是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下,一些較複雜的英文也可被理解及運用。白話一點,在自己有興趣,長期投入的藝術與設計領域,相關詞彙及專有名詞的使用上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而持續在相同領域中,學習起來是有效率且越來越能有效溝通的。
5.0的申請者也可以拿到offer後補足分數是相當合理的,同樣根據評分標準說明,多數的情況下申請者還可以全盤應付,雖然可能犯下許多錯誤,但在自己了解的領域內尚可掌握基本的溝通。
然而,令我不解的是,今天在查學校資料的時候,看到有一家名氣很高的英國藝術大學,將標準下降到了4.0,這是什麼樣的概念?根據雅思官網,4.0 為「有限使用者」,在理解與表達上常發生問題,只有在非常熟悉的情境中才有基本的理解能力,無法使用複雜英文。如果把4.0比較國人更為熟悉的語言能力測試為:多益 450~500,不足國立的台灣大學之英文畢業門檻。我真的不相信,多讀幾個月的語言班,英文能夠進步多少,語言能力是要靠時間、經驗慢慢去累積的啊!
有人說,語言標準降低是為了不錯失任何作品集優秀的學生,但是,英式的設計與藝術教育充滿了研究、師生討論、溝通、合作與反思還有每學期好幾千字的報告以及長篇畢業論文,因此語言能力非常重要。
「敢講、敢發言」一直是在國外學習必要的能力,但也要言之有物啊!國外好多課程是需要給即時回饋的,這對我來說很難,第一,在亞洲填鴨式教育下,我沒有受過這樣的訓練;第二,我英文可以,但它畢竟不是我的母語,中文發表意見都怕了,更別提英文。我用了兩年的時間在學習怎麼給有效回饋,怎麼像個母語人士參與師生討論,大三的我做到了,雖然還是有很多進步空間,不管怎麼樣,都不應該看輕語言能力證明的意義。
再來,我剛剛沒有提到聽力的重要性,這裡每個課題的開始都像任務般的以簡報的方式來發布,然後馬上進入第一個工作坊課程。工作坊一整天下來,不停的有新的指示,如果一個指示沒聽懂就會直接miss掉一部分,後來再自己補齊的作品,是沒辦法達到在工作坊時不間斷與師生交流與腦力激盪的創意與效果的。更別提一場又一場的講座了。
大一的時候,我記得老師特別喜歡叫不講話的同學發表意見,被叫起來了硬擠出一兩句話那還好,很多時候有同學就站著安靜了數十秒,(只怕空氣突然安靜)空氣中充滿尷尬,大部分都發生在國際生身上。聽平面設計系的室友說,他們有教授常常抱怨國際生不積極參與課程討論,演變成統一對國際生的不友善,還說出了,英文不好幹麻來讀書,浪費學校資源,這種充滿歧視性的言論。班上也有不少本地生跟國際生合作製作課題就擺爛搞消失的狀況。我自己也遇到幾個因為對方語言能力不好,合作效率差的例子。
以上是雅思標準5.0~6.0遇到的種種,降低到4.0,我真的不敢去想情況會有多糟。最有名的藝術學院帶頭降低語言分數標準,同時讓國際生對英國藝術學院有諸多美好的想像。他們眼裡只有利益,不顧學生學習品質、成果,老師教學效果以及課堂品質,讓眾人有「國際生有錢就能出國」的想法,不就等於帶頭污名化國際生了嗎?然後再繼續宣揚自己辦學有多優秀、學生作品質量有多高,普遍錄取更多國際生,變本加厲,惡性循環。
想要申請英國藝術大學或碩士學位的朋友,請顧好語言,如果分數差太多,不要被英國學校騙去上語言班,申請作品集優秀的被認可,很好,然而,往後的學習過程才是留學的重點不是嗎?
圖片為我看到差點吐血的語言班課程資訊,大學名稱已碼掉。
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Ally Blah Blah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荷蘭生活知多啲
IG: ally_blahblah
讀書篇 (中)
上回講到喺荷蘭讀書要注意嘅地方,包括語言、當地普遍教育程度、學費同埋學校VS學科,今次就講一下呢邊讀書辛辛唔苦、學生生活,仲有交通及住宿。
5. 讀書辛唔辛苦?
荷蘭教育質素高,其中一個重要原因係當地良好嘅學習同閱讀風氣。無知大家有冇留意過,喺香港搭車見到好多低頭族。喺荷蘭一樣會有低頭族,但更多嘅係睇(電子)書嘅乘客。喺荷蘭,好多學生都會好自覺讀書;平日玩還玩,但認真讀書上黎一啲都唔輕鬆。臨近考試季節嘅時候不時會見到自修室外大排長龍。當年讀國際關係嘅時候,每星期有大量嘅readings要慢慢煲,連牛津畢業嘅同學都忍唔住話喺牛津讀書都冇咁辛苦!不過,唔一定個個科目都咁大閱讀量嘅。
另外,荷蘭嘅老師對於學生嘅批判性思考要求好高。喺當地上堂有唔少討論,需要學生積極發言,同一般華人教育有一定嘅分別,需要時間適應。雖然筆者辯論隊出身,但呢邊嘅教授依然會「想你再批判一啲」,不斷從旁加高要求。另外,華人習慣「畫公仔唔使畫出腸」,好多事情會點到即止,喺荷蘭就未必啱用。所以無論係閱讀量,學習模式,思維模式,都同香港唔同。如果從小到大適應左填鴨式教育,咁出到黎呢邊就肯定會比較吃力。
不過,荷蘭人非常樂於助人,互相幫助嘅風氣好強。喺呢邊讀書,身邊嘅學霸好多都好樂意指導。筆者寫論文嘅時候非常狼狽,幸好有幾個超強嘅學霸一次又一次咁幫我review再俾comment,否則篇論文真係凍過水⋯⋯
6. 學生生活
喺荷蘭讀書,同香港最大分別就係學會同社堂文化。荷蘭嘅大學一樣會有學會(societies)同社堂/兄弟會(fraternity),前者以認識志同道合嘅人為目標,不是都會搞活動,但上下莊文化冇香港大專院校咁強;就算有E會(evaluation),都係以改善為目標,冇香港咁chur。不過,呢邊嘅大學學會,每年開學都會以飲啤酒聯誼,一大班唔同學校嘅學生飲到阿媽都唔認得,喺香港實屬少見。至於呢邊嘅社堂/兄弟會,尤其係全男班的話,一定會比香港嘅癲。同香港唔同嘅係,呢邊嘅社堂唔限制一間大學,一般會係一個城市入面有幾個社堂,只要你係嗰個城市讀書就可以加入。不過一般都係當地學生先會加入,甚少國際學生。荷蘭亦有一般嘅宿舍,真係得個住字。咁當然,住宿舍嘅人好多都會自發搞活動,自由度大。
咁一般學生平時除左讀書仲會做咩?荷蘭運動文化比香港強,課餘時間唔少學生都會做gym,踢波,rowing,或者打hockey。亦有學生會返兼職幫補生活費/存錢去旅遊。由於荷蘭通往歐洲其他國家嘅交通非常發達(由阿姆斯特丹到比利時、法國、德國喺兩三個鐘就可以),好多學生平日搵到外快就會搵機會去其他國家/城市,真係非常方便。
娛樂方面,荷蘭嘅生活就冇香港或者其他亞洲城市咁多姿多彩。呢邊好少行街shopping、唱K、食飯放題。由於平均工資高同要收VAT【註二】,一般學生以好難負擔得起經常外出用膳。不過,荷蘭全國有幾百個博物館,其中梵高博物館(Van Gogh Museum)同安妮之家(Anne Frank Huis)比較為人熟悉。唔少學生會買一張 Museum Card 喺週末嘅時候約三五知己一齊去博物館。
7. 交通及住宿
如果係國際學生,學校一般會係第一年幫助搵宿舍。要注意荷蘭嘅宿舍同社堂一樣,並非由個別大學管理。事實上,荷蘭嘅宿舍一般會由幾個大型「宿舍管理公司」主理。所以宿舍唔一定近學校,而且入面嘅學生可以來自唔同學校。過去幾年,尤其係阿姆斯特丹,吸引左大量國際生,但宿舍供不應求,所以唔少人要自己租地方。
另外,荷蘭容許學生「同時間就讀唔通課程」,有人可以幾日嘅學校A上堂,幾日嘅學校B,變相有時候唔一定喺學校一個城市居住。每日穿州過省嘅學生比比皆是。
交通方面,荷蘭當地學生係免費【註一】,而其他國籍學生都有唔同程度嘅優惠。不過呢,呢邊大部分學生都係用單車代步,既健康又平阿嘛(要穿州過省另計)。
下篇再講下呢邊嘅兼職及實習、就業情況同埋簽證。
【註一】所謂免費,其實只可以揀係一至四,或五六日,並唔係一星期七日都免費。
【註二】長居香港嘅朋友可能會對VAT比較陌生。Value-added tax (VAT) 即係增值稅喺歐美國家非常常見。荷蘭VAT (又作BTW)係21%。簡單黎講,如果一件商品原本價值係100元,加上21%VAT,買家就要付款121元。
以上內容只屬個人分享,如有疑問,以官方資料為準。
讀書篇 (上)
https://www.facebook.com/allyblahblah/photos/a.276193166080761/1216324908734244
讀書篇 (下)
https://www.facebook.com/allyblahblah/photos/a.276125036087574/1223448181355250/
#移民 #移民歐洲 #移民荷蘭 #荷蘭 #西歐 #出國 #留學 #歐洲讀書 #歐洲工作 #歐洲生活
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填鴨式教育起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填鴨式教育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填鴨式教育論文、填鴨式教育起源、填鴨式教育影響就來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填鴨式教育台灣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同構代筆【業界文案、專題論文、備審報告、翻譯、美工設計 的推薦與評價
台灣的教學體制從過去的填鴨式教學,到現在推廣的翻轉教學,但學生買單了嗎? 教育模式若真的想改變,不妨借鏡一下蓬勃發展且受到孩子喜愛的電玩遊戲 ... ... <看更多>
填鴨式教育論文 在 填鴨式教育起源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填鴨式教育台灣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填鴨式教育論文、填鴨式教育起源、填鴨式教育影響就來台鐵車站資訊懶人包,有最完整填鴨式教育台灣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