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衣請重質,避免合成衣物纖維污染海洋〉
http://www.heavenraven.com/fahsion-talk/4306.html
關於對海洋和食物鏈的污染,從洗臉的柔珠(美國已立法禁用)、塑膠垃圾,再來就是我們所穿的衣服。別覺得難以置信,洗衣時隨廢水所排出的超細纖維(microfiber)已到無所不污的地步,自2011年這議題被搬上檯面後,它幾乎污染了任何有水地方的生態環境。
何謂超細纖維?引用自維基百科,超細纖維(Microfiber),又稱微纖維,是主要由塑膠(polyester), 尼龍(polyemide)兩種成份構成的人造纖維絲,粗細只有頭髮直徑的五分之一,具有柔軟,高度強,彈性好等特性。
而根據英國衛報(the guardian)的報導,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USCB)分校研究人員於6月20日發表研究指出,平均每件“合成羊毛”的夾克,每次洗滌都會釋出1.7克的微纖維,老舊夾克釋出的量更是新夾克的兩倍。「這些微纖維本主要是流入污水處理廠的,但有40%的水是流入河中、湖泊和海洋。」研究者在網站上表示。
報導中指出,「微纖維是特別危險的,如同塑料的纖維一樣,潛在的污染了食物鏈。」即便有許多公司在實施環保回收計劃,但近期的研究指出,這些塑膠最終還是會回到海洋裡,除非你“減量”,不然污染問題依舊存在。
除了在海洋發現微纖維外,甚至在乾淨的水流中也有,在全球塑膠微粒計畫(Global Microplastics Initiative)研究員Abigail Barrows的報告指出,2000個水體樣本中,有90%的人為垃圾是微纖維,淡水和海水樣本皆是,此外,紐約州立大學弗里多尼亞校區Sherri Mason教授的研究,微纖維是密西根湖第二多的垃圾型態。她發現微纖維是五大湖支流最常見的垃圾,比重高達71%,比塑膠碎片和顆粒還多。
而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研究發現,螃蟹吃下微纖維污染的食物後總食量下降,長期下來進而影響螃蟹的成長。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和多倫多大學保育生物學博士後研究員Chelsea Rochman去年研究加州和印尼魚市場的魚類和貝類發現,印尼魚市場魚體中的所有人為垃圾都是塑膠,而美國主要是纖維,面對這樣的狀況,“為保育而冒險的科學家”創辦人兼執行董事Gregg Treinish甚至揚言:「我50年之內都不敢吃任何魚。」
對此,多倫多大學研究室的地球科學教授Miriam Diamond將矛頭指向快時尚,面對這樣的問題,除了Zara母公司表示此議題在其Global Water Strategy計劃上已在處理外,其他公司都並無正面回應。在2011年帶起微纖維議題的新南威爾斯大學資深研究人員Mark Browne表示:「現在已嚴重到要詢問企業和政府該如何解決的時候。」
而身為消費者的我們所能做的,根據塑膠濃湯基金會(Plastic Soup Foundation)建議,「買衣時選擇品質(天然)較好和防脫毛的衣服、洗衣時使用奈米洗衣球、在洗衣機上增裝濾網」或許多少能幫助微纖維的污染問題,依舊,凡請記住購衣大原則「重質不重量」。
#其實這問題蠻嚴重的
#拯救環境人人有責
#洗衣時使用奈米洗衣球
#在洗衣機上增裝濾網
圖片來源:outsideonline
塑膠微粒 維基百科 在 海洋"白色汙染"漂全台塑膠微粒恐入腹|華視新聞20211020 的推薦與評價
CTS is funded in whole or in part by the Taiwanese government. Wikipedia ... ... <看更多>
塑膠微粒 維基百科 在 Micro PC 點點塑, profile pictur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柔珠是經由工業生產製成的、直徑小於1毫米的固體塑膠微粒。這些微粒通常由聚 ... 參考資料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1%91%E6%96%99%E5%BE%AE%E7%8F%A0.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