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化妝勺】💄
化妝勺(cosmetic spoon or toilet spoon)是古埃及用來盛裝化妝品和香水的精美工具,尤其流行於西元前16至12世紀左右的新王國18和19王朝,有時候可能也是祭祀儀式的道具之一。
古埃及人雖然愛美出了名,但某些時候卻是出自於實用目的,例如以鉛基化合物為原料的醒目眼妝是為了預防病菌和陽光的侵害,好維持眼睛和皮膚健康。只是那時候的埃及人還不知道含鉛化妝品對人體所造成的危害。而香味所隱含的政治、社會與宗教涵義,無時無刻存在於古埃及人生活周遭,藉以傳遞各種訊息。
因此化妝勺作為古埃及生活必需品:細緻的礦物顏料和香油、香膏等容器,也成為埃及人生活中的另一種講究,發展出多樣設計,通常是以女性形象、尼羅河動物和植物,或者其他美麗的事物為主。讓使用者精心妝點時,光看桌上這些精巧的小玩意既可賞心又悅目。
------------
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典藏的《游泳女子化妝勺》(Cosmetic Spoon in the Shape of Swimming Woman Holding a Dish,ca. 1390–1352 B.C.),外型是一位僅著寸縷的女孩雙手捧著類似羚羊的容器。若將羚羊背部的蓋子移開,內裡有所區隔,便可存放化妝品,可能是各種顏色的眼影,或是同系列香味的油膏。
游泳女子形象時常被使用於化妝勺設計中,以女性軀體之美呼應化妝的裝飾性美感,另外也反映埃及盛行的游泳運動,還有,人家游泳時依舊堅持戴著假髮。😁✌️😆
埃及文化仰賴尼羅河而孕育,游泳幾乎是項全民運動,人們不只在河裡游泳,王公貴族也會在宮殿裡建造游泳池讓孩子們練習泳技,就連法老的眾多子嗣從小也會上游泳課,這些孩子之中,有一位將來可能也會成為法老。可見法老本人通常也會游泳,而且說不定還很厲害。
------------
大英博物館典藏的這件化妝勺則是鴨子造型。
這應該是位盡責的鴨媽媽,一邊滑水一邊轉頭餵食肥美的鯉魚給背上的兩隻鴨寶寶,雖然其中一隻寶寶已經不幸損壞。另外鴨媽媽的眼睛原來是鑲嵌打造而成,可惜也佚失了。化妝勺通常都附有可以向左或向右移開的蓋子,鴨子的頭尾各有一顆旋鈕,就是用來綁上繩子在蓋子闔起時妥善固定。
------------
想像一下梳妝台上滿是各種造型化妝勺的盛況,愉快打扮自己的同時還能享受工藝雕琢生活的精緻感,多開心。
嘴裡吃著各種口味的麵包和蛋糕,大口喝葡萄酒和啤酒,就連女生都能爽快大方喝得醉醺醺🍻,不像古希臘只有男人可以參加宴會喝酒;然後腳上也會穿著時髦夾腳拖,化妝打扮時還有這麼可愛的小道具,古埃及人的小日子果真非常豐盛啊~🥰
#凱羅爾的化妝勺
#古埃及的爽爽過小日子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強運少女RU,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每次上公司的片,同事都會很認真看留言 這次拍了之前大家很好奇的上班穿搭,希望大家看的開心!! 品牌台灣IG帳號:randeboo_tw 目前商品海外寄送使用轉運服務,詳細說明可以看官網分類OVERSEAS 詳細說明: https://bit.ly/3qMyBDX 品牌總監-Seika IG帳號:...
埃及人 生活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1985年古埃及文物展】#木乃伊 #歷史博物館
36年前曾經舉辦過古埃及文物展,當時從美國請來了三千年前曾經是祭師身份的木乃伊「奈班特魯」。在歷史博物館展出時,參觀人潮洶湧,想要一睹神秘文物的人群聽說一路排到了重慶南路上。你有參觀過這場展覽嗎?或者曾經參觀什麼歷史文物展而印象深刻的呢?
日期:1985/9/7
圖說:首次來華的「古埃及文物展」於七日始在台北市歷史博物館揭幕。
來源:聯合報
攝影:陳曙光
歷史新聞
【1985-08-21/聯合報/03版】
三千年不朽肉體 近千個視覺焦點
古埃及木乃伊 運抵開箱 神秘奈班特魯 下月現身
【本報記者陳長華】近千隻眼睛的焦點,集中在約八尺長、五尺高的特製白漆大木箱。汗流浹背的工作人員鬆開了箱腹的二十把鎖,觀者屏息等待箱門開啟,探知三千年前古埃及木乃伊的神祕!
三千年前,名叫「奈班特魯」的祭師有過何等輝煌的經歷?死於天災抑是不可抗拒的疾病?已經無從查考。但他英年早逝,經科學鑑別,棄世時不過四十餘歲。
「奈班特魯,他的名字叫奈班特魯」,博物館人員的解說,強化了「奈班特魯」木乃伊出現前的會場氣氛。木箱最後一把鎖開了,兩道箱門先後拆下,陰暗裡,只見到一具包紮的人身。
會場傳來輕輕的嘆息,觀眾腳步踩向前,眼睜睜的看見奈班特魯躺在木板上,經由十多位壯丁抬移到臨時設置的桌面。流水歲月,這不朽的肉體,從埃及運到美洲大陸,如令又來到台灣,歷史博物館點起一對紅燭,點香膜拜。
木乃伊是古埃及文明的特色。埃及人相信藉此可以確保靈魂寄託,從五千年前埃及第一王朝時代的遺跡中已發現木乃伊;不過像奈班特魯這般製作技術完美的木乃伊,一直到第十八到二十王朝才出現。
有關木乃伊製造的詳細過程,史籍上並沒有紀錄。根據曾經訪問埃及第二十七王朝的希腊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載,製作木乃伊有幾種不同價碼。
運來台灣展出的奈班特魯,應屬於高級價碼的成品,也正因為價高才能保存到今天。這一件木乃伊是先從死者的鼻孔抽出腦漿,切開腹部,取出內臟後,再填入香料,然後泡在天然碳酸鈉中,再以亞麻繃帶保住全身。
敏感的觀眾反應說,奈班特魯的亮相,帶出一種異樣氣味;護送奈班特魯的美方博物館女工作員,帶著白手套,解開奈班特魯最外層的防護白布,猶如出診的大夫。
這位身材嬌小的文物展覽專家,表示不能進一步掀開奈班特魯神祕的內一層包裹布;理由是現場的溫度、溼度、安全措施等都未經過處理。開箱的木乃伊,終究還是驚鴻一瞥。沉睡在永恆之城的奈班特魯,再度被抬回到他暫時棲身的木箱。直到九月初安全條件百無一失的完工後展覽櫃,神祕的內一層包裹布掀開,他才能現身!
【1985-09-06/聯合報/12版】
古埃及文物明起展出
【台北訊】由美國空運來華的埃及木乃伊,昨天裝進特製的透明棺內,在通風和溫度調節設備維護下,定明天和一百八十多件埃及文物,一同在歷史博物館公開展出。
這一具木乃伊是一位古埃及祭師,身體包紮著亞麻布;史博館館長何浩天表示,木乃伊是否現身,要等提供展品的美國費城大學博物館埃及部主管來華後決定。
「古埃及文物展」的展覽場地設在史博館三、四兩樓;木乃伊安置在三樓後段的單獨陳列室。該陳列室四周裝飾埃及壁畫仿圖,入門堆砌的石頭由保利龍仿製成,幾可亂真。
「古埃及文物展」包括埃及古代文化、宗教、生活、藝術及墓葬五大主題。
埃及人 生活 在 Mark語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古埃及人剃掉眉毛悼念貓 😲😲
埃及人 生活 在 強運少女R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每次上公司的片,同事都會很認真看留言
這次拍了之前大家很好奇的上班穿搭,希望大家看的開心!!
品牌台灣IG帳號:randeboo_tw
目前商品海外寄送使用轉運服務,詳細說明可以看官網分類OVERSEAS
詳細說明: https://bit.ly/3qMyBDX
品牌總監-Seika IG帳號:seika_boo
Web director-Coti IG帳號:cotico__
公關-Mirumi IG帳號:mrm_0607
店鋪經理-Masami IG帳號:masami_macho
視覺設計-Ria IG帳號:riafallsasleep
----------------------------------------------------------------------------------------------------------
►攝影機
・Panasonic Lumix G8 https://amzn.to/2xgyp8n
・SONY HDR-CX680 https://amzn.to/2o20w6S
・DJI OSMO POCKET https://amzn.to/2niMIEA
----------------------------------------------------------------------------------------------------------
◆聯絡我或到其他地方找我玩◆
副頻道: https://pros.is/UL4CX
FB fanpage:https://www.facebook.com/ruinjapan/...
.RU的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kaoru_0409/
.文當的Instagram: www.instagram.com/fumi__fumi__fumi/
►合作邀約 runoshigoto@gmail.com
----------------------------------------------------------------------------------------------------------
◆我的自我介紹◆
Hello!我是RU。我是台灣人,居住在東京,寵夫魔人。
有位叫做文當的日本老公,溫柔可愛善良天真純潔。
我喜歡的東西:日本、台灣、家人朋友壽司(太多)
透過這個頻道,將我在日本的生活分享給你們。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4LmMIAxkDHQ/hqdefault.jpg)
埃及人 生活 在 大膽科學 - What If Chinese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古埃及是持續了三千年的成功而智慧的文明。如果你是這個時代中的一名埃及人,你覺得自己的生活會怎樣?
請多多支持和訂閱〜!
加入頻道會員: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G_f_x7GlHsLy18rkDUNrg/join
我們的的Facebook也在這:
https://www.facebook.com/whatiftaiwan
我們的英文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hTF9wHwhCt-BzIq-s4V-g?sub_confirmation=1
我們的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whatif.show/
#大膽科學
#whatif
#scifi
#古埃及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d04HMvQXYU/hqdefault.jpg)
埃及人 生活 在 風傳媒 The Storm Media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夏天動輒超過38度,站在室外不用說,就連待在室內都會汗流浹背。這時,按下開關,打開冷氣,享受沁涼的冷風,終於不用再害怕熱浪的侵擾。但在冷氣發明前,古人是如何避熱消暑的呢,中東地區的人們會讓蘆薈沾水,掛在窗戶上就形成了最早的水冷扇,而東方則有涼殿的建築,讓古時候皇民貴族得以涼快一夏。常分享知識的CHEAP本次就將介紹,前人如何運用智慧降溫消暑。
影片授權:cheap (https://youtu.be/FhFGT1Jg2bA)
✓ 點我加入《風傳媒》Line 好友(ID:@dyp8323m) http://bit.ly/2hETgWE
✓ 點我訂閱《風傳媒》YouTube 頻道 http://bit.ly/2grkAJ6
✓ 點我追蹤《下班經濟學》IG頻道(ID:@worked_money) https://bit.ly/2WZ1Dnb
✓ 點我加入《下班經濟學》telegram頻道 https://t.me/storm_money
【Facebook粉絲團】
風傳媒►► https://www.facebook.com/stormmedia
風生活►► https://www.facebook.com/SMediaLife
下班經濟學►►https://www.facebook.com/workedmone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EDAxEYbV8bc/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