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市值衝破 2 千億美元
Tesla 市值已經超過日本豐田,可以說是稱霸全球車廠。
與其它車廠相比, Tesla 商業模式有三個特點:
1. 垂直整合策略
Tesla 什麼都自己來,包含自建汽車工廠、自建電池工廠、自己開發軟體及晶片、直營銷售、直營維修、自建能源網絡(充電站)。
這樣雖然很燒錢,但垂直整合的優勢是一旦成形,產品的體驗更好、更有效率。例如,因 Tesla 有自己的製造工廠,生產汽車的速度能達成每週 3,000 輛。
而什麼都做的最大好處就是:什麼都能賣。除了本業車子之外,Tesla 還打算賣電池、充電系統、自動駕駛模組、自駕計程車、家用電池、太陽能屋頂板等。因此,垂直整合能為 Tesla 帶來長期持續的獲利。
2. 直營策略
直營讓 Tesla 得以知道顧客的姓名、地址、喜好、更換頻率等,而不是間接的透過通路。因此 Tesla 可以真正根據顧客的反饋,不斷調整產品。甚至可以逐步擴張到其他產品。直營最大的好處是高度整合,從銷售到售後服務一手包辦。這可以提高客單價,也能更快地從顧客反饋中提升體驗。賣車變得更像服務,不像傳統車廠「售後不理」,只能賺到一次性的交易的錢。
3. 軟體思維
Tesla 認為軟體是產品的核心,先整體性地設計車子的「作業系統」,再向外尋求合適的零件。軟體更新與直營策略是互為表裡。當 Tesla 可以靠更新軟體收費,車主就是 Tesla 的終身顧客。Tesla 就有誘因長期服務車主。例如:Tesla 軟體至今已增加了許多功能,包括行車記錄器的擴大視野、哨兵模式(環境監控)、召喚、Netflix、縮短煞車距離、降低加速時間,以及自動駕駛系統等多次更新。
顧客還沒換車,車子就不斷地「小改款」了。顧客滿意度因而上升,對於一些小瑕疵也更願意忍受。
更多島讀關於 Tesla 討論:
*Tesla 獲利,福斯集團投入電動車 — 新創對抗巨人的四種策略(會員限定) https://bit.ly/2CXMI4i
*Tesla 逆勢擴大投資 (會員限定)https://bit.ly/2OQnYh3
*Tesla 勝利的一年(會員限定)https://bit.ly/2ZSWdus
🤳🏻最深度的科技策略分析,歡迎訂閱 https://daodu.tech/member-plan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天下雜誌video,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有句老話說得好,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今日放眼所見,商業上無論是策略聯盟、跨界合作,甚至是共享經濟,都是相當普遍的現象,而1994年,正好象徵了這股浪潮的起始點。 這一年,商場上原本敵我分明的競爭對手們紛紛開始攜手合作,衍變成既競爭又合作的全球新趨勢。例如在美國,蘋果電腦、IBM...
垂直整合策略 在 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廠商動態—福懋業務發展重點將以環保、海洋廢棄物回收製衣】
為與NIKE、Adidas等全球品牌服飾廠供應鏈垂直整合策略聯盟,福懋(1434)已將海洋廢棄物回收做為布料、製衣原料為未來業務發展重點策略之一
#海洋回收寶特瓶紗 #防水透濕布料
https://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20181203001396-260410
垂直整合策略 在 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微軟今年底也要殺入 VR 虛擬實境市場啦!不過不是全套自己搞的垂直整合策略,而是如同 Wintel PC 的規格主導 + 協力硬體商製造販售策略,首波公布的就是台灣宏碁設計製造的頭戴裝置!包含控制器在內的全套價格為 399 美元,可以說是相當有競爭力
雖然目前只宣布支援 Windows 10 PC,不過未來應該也有機會支援下一代 Xbox One「天蠍計畫」,預料 E3 應該就會見真章!
https://gnn.gamer.com.tw/7/146937.html
垂直整合策略 在 天下雜誌video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有句老話說得好,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今日放眼所見,商業上無論是策略聯盟、跨界合作,甚至是共享經濟,都是相當普遍的現象,而1994年,正好象徵了這股浪潮的起始點。
這一年,商場上原本敵我分明的競爭對手們紛紛開始攜手合作,衍變成既競爭又合作的全球新趨勢。例如在美國,蘋果電腦、IBM與Motorola聯合起來製造比Pentium CPU晶片更便宜、速度更快、耗電更低、發熱更少的Power PC。而在台灣,神通集團的聯強國際則開始為競爭對手在通路鋪貨,新的競爭形式,提高了產業競爭力,也帶來更多新的挑戰。
站在競合浪潮最前端的聯強國際集團總裁杜書伍回想當時的佈局,他說:「因為全球化的關係,大家都會面臨到一個全球化的時間壓力,因為任何一個企業要佈局全球不是那麼容易的事,那又要上中下游整合,所以在這個情況下,整個產業供應鏈的調整就會變成集團與集團之間雖然有水平競爭,但是垂直的部份就有可能合作了。」
競合的策略如何訂定?競合的年代,如何考驗企業經營者的智慧?競合策略和現在我們常常講的跨界合作,又有什麼異曲同工之處?這集節目,我們邀請聯強國際集團杜書伍總裁,與大家分享1994年全球企業的大趨勢。
主持人:涂豐恩
與談人:聯強國際集團總裁 杜書伍
#杜書伍 #競合 #企業 #市場
►按小鈴鐺通知 搶先看,精采獨家全面掌握!
►需要字幕的朋友,請記得開啟CC字幕 !
=================================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
◎天下雜誌:http://www.cw.com.tw
◎天下雜誌video:http://www.cw.com.tw/video
◎天下雜誌video FB粉絲專頁:https://ppt.cc/flhPQx
◎天下雜誌IG http://bit.ly/2R6jfL6
◎天下雜誌網路書店:https://www.cwbook.com.tw/
垂直整合策略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如何落實分級醫療、減少大醫院門診量?區域聯盟是關鍵
⭐台灣在2018年4月正式邁入高齡社會,每7個人中就有1個是老人。由於老年人口多有多重共病,醫療需求高,加上無法自行判斷正確就醫科別,可能衍生出就醫安全與無效醫療等問題,且大型醫院就診人數過多,長時間候診亦會造成老人就醫的困境,也相對排擠其他重症病患的就醫權益,故健保署提出分級醫療等相關策略,使區域級以上醫院自107年起每年門診量減量2%、5年減量10%,希望可以透過醫療體系院所間的分工與合作,維護全民健康。
⭐ 107年90家區域級以上醫院,符合減量範圍件數計2197萬件,雖然較去年同期減少51.5萬件,整體下降約2.3%,略高於原設定目標,但門診減量措施大多是透過整合門診和延長開藥日數的方式,#減少的只是本來就會來大醫院就診的那批人來的次數,並沒有達成大病到大醫院、小病到小醫院就醫的初衷。
⭐107年第3季未達標的醫學中心有6家,區域醫院有14家,共計20家,第4季未達標的醫學中心有8家,區域醫院有27家,共計35家,相比上一季多出了15家,新法規才剛上路,執行效果馬上變差,到底健保署的區域級以上大醫院門診減量措施,是玩真的還是玩假的?健保署真的有信心可以在5年減少10%門診量嗎?
⭐此外,在雙向轉診下轉上的部份,民眾端雖然有部分的負擔優惠,經轉診至醫學中心或區域醫院就醫者,醫學中心的門診費由210元降至170元,區域醫院的門診費則由140元降至100元,#但診所端卻沒有相關的鼓勵措施。在誘因不足的情況下,健保署要如何結合不同層級的醫療院所,提供病患連續性、整合性的照護?
⭐在醫療體系的垂直整合計畫中,#區域聯盟無非為最重要的策略,只有落實雙向轉診及慢性病共同照護,才能有效減少門診量,讓民眾就近就醫。
⭐以台南為例,台南的垂直整合醫療體系,由上往下分別為醫學中心國立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區域醫院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地區醫院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以及社區基層的診所與長照機構。無論是由上轉下,或者是由下轉上,成大附醫花錢花人力,甚至還有免費救護車接送和跨院雙主治醫師服務。即使如此,成大醫院卻還是未能達成健保署減少2%門診量的目標。
⭐其實不只成大附醫未達標,台大醫院在去年實施的星月計畫,也僅提供2個轉診名額,與健保署提出的5年減少10%門診量目標相差甚遠。難道公立醫療體系在分級醫療上沒有更好的做法了嗎?
⭐其實台北榮民總醫院在接辦宜蘭醫院後,門診量就有達到減少2%的目標,署立新竹醫院、竹東醫院還有署立雲林醫院改制後,門診量也都減少了2%,若是衛福部願意讓成大附醫承接或委託經營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及其新化分院,讓醫學中心更好下轉輕症病患,不僅可以將資源優先用於急重症患者照護,還能幫助建立民眾對於家庭醫師或經常就診醫師的觀念與習慣。
#質詢
#分級醫療
#門診量
#區域聯盟
垂直整合策略 在 李庭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馬祖風氣區管理處 空拍機性能測試
想最快看到最新影片
請訂閱~
小冰
https://www.facebook.com/Bboy.shaobin/
Once in a lifetime 團隊
https://www.facebook.com/Once-in-a-lifetime-%E4%B8%80%E7%94%9F%E4%B8%80%E6%AC%A1-%E6%B4%BB%E5%8B%95%E5%9C%98%E9%9A%8A-913634415380449/
DJI Mavic Pro 智能飛行篇
外觀部分
Phantom 從第一代就延續了一致的四軸設計風格,也因為只有白色,所以 Phantom 也被暱稱為“小白” 空拍機,Phantom 4 這次當然還是延續了主要 Phantom 系列的設計風格,但明顯因為電池容量加大而相對前幾代肚子變大了,因為肚子變大相對四個軸也變得更加短小,而加高的四個馬達除了對於動力有所提升,也讓槳轉動時對相機的干擾也相對變小,但可惜的是腳架還是延續舊有一貫設計無法收起,所以當然雲台也只能俯仰而無法左右旋轉,畢竟上面還有老大哥 DJI Inspire 系列需要尊重一下。
另外原本霧面的白色在 Phantom 4 看來也改成亮面Glossy,這對拍攝者會產生反光效果,還有亮面應該比較容易刮傷,看來飛機的包膜生意會很好。
而重量部分 Phantom 3 是 1280g, 這次的Phantom 4 微幅增加100g到 1380g,當然電池應該貢獻不少重量。
動力系統
Phantom 3 的動力系統是水平 16m/s,垂直上升與下降5m/s & 3m/s,Phantom 4 也增加了一個運動模式提升動力到 72Km/h, (20m/s),垂直上升與下降也提升到各為 6m/s & 4m/s,是一個把空拍機拿來當 FPV 競速機來操的概念,但如果空拍還是建議回到一般模式,免得飛太快避障系統來不及反應喔,另外槳的部分也改用快拆槳的設計更加快速與安全。
電力部分
Phantom 3 使用的是 4S 15.2V 容量為 4480mAh的智能電池,可以飛行時間是23mins,這次 Phantom 4 一舉將電池放大為 15.2V 5350mAh的智能電池,在新的視覺定位與避障系統 (共五個相機)應該更費電的狀況下,飛行時間小幅增加五分鐘延長到 28 mins,這讓原先猜測 Phantom 4 可以飛行到 35mins 的人應該會有點小失望。
相機部分
Phantom 3 的採用的相機是 Sony Exmore BSI 1/2.3" CMOS傳感器,鏡頭為F2.8定光圈,最高可以錄製 4K影像 30f/s,Phantom 4 看來沒有很大升級還是維持 1/2.3" CMOS傳感器,鏡頭為F2.8定光圈,最高可以錄製 4K影像 30f/s,而主要的改變是支援 1080P 120f/s 拍攝,當需要拍攝一些慢動作運動或風景畫面很好用,向 GoPro 致敬。
雲台部份
Phantom 4 雲台系統最大改進是採用雙臂設計,主要考量應該是比較強固也更穩定,畢竟已購買 Phantom 3 的消費者撞壞雲台而破費維修的不在少數,看來售後維修部門的 Big Data 有用在產品設計部門改良。另外新的雲台外觀也看不到類似舊的四個防震球的機構防震,到底是取消還是藏在內部還要再觀察,不過整體防震效果應該是要更優的。
視覺定位系統
Phantom 3 的視覺定位系統外觀有點不太協調,像是一個硬是外加的模組,這次 Phantom 4 把視覺定位系統重新設計,整合性更佳,也把本來兩個超音波定高與一個相機定 XY 軸設計變成兩個相機的“雙目”視覺定位,當然辨識效果也更好了讓室內戶外也更安全,原本辨識高度為30~300cm, 速度最高8m/s 提升到辨識高度為10m, 速度最高10m/s。
圖傳部分
Phantom 3 使用的是大疆獨步全球的 LightBridge 技術,可以最遠到 5000m外傳輸 720p 30f/s 影像,這次 Phantom 4 的圖傳看來沒有提升,畢竟後面的追兵對此項規格還很遙遠。
遙控器部分
Phantom 4 此次遙控器採用與 Phantom 3 相同的設計,畢竟前一代遙控器質感不錯,也沒有必要改變,但能不能與 Phantom 3 共用而只買飛機?以大疆的策略上應該不會這樣做幫消費者想?(根據原廠說明把 P3 P-A-F 模式在 P4 改成 P-S-A S:Sport)
避障功能
避障系統應該是此次 Phantom 4 最重要的功能,也是今年無人機的發展重點,包含對手零度 XPlorer 2 與 Yuneec Typhoon H 都提供類似或不同技術的避障功能,Phantom 4 主要提供的是前方雙鏡頭60度避障礙物偵測,有效距離為 10m,當然障礙物必須是很明顯的大面積物體,一般對於電線,繩子等可能就無法偵測了,另外當然側飛或倒著飛也無法避障,360度避障礙物可能要等到更高階或下一代的產品了。
其他功能
智能飛行這次新增了視覺追蹤 (ActiveTrack) 功能,過去是用手機或遙控器GPS來做 Follow Me 跟隨功能,這次 Phantom 4 可以直接利用相機鎖定人物來跟蹤,所以被跟蹤對象就不一定要拿遙控器,大幅增加拍攝移動人物的方便性,不過最先導入這項技術可是零度喔,實際測試過程中人物移動太快當然也會跟丟喔。
另外這次有把指南針與慣性單元 IMU雙重設計,避免一組損害時另一組還可正常運作,只是如果兩組都受干擾時呢?
指點飛行 (TapFly) 功能是可以利用手指在螢幕滑動直接控制飛機飛行方向,最神的是遇到障礙物可以懸停或自動拉高避過障礙物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