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地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
視訊網址 (Google Meet)
https://ncuegeo2021.weebly.com/322181997835222353383689932080.html
新.地理2021:城鄉關係、環境治理、世代傳承與技術創新
在全球環境變遷的樣貌與因素越趨複雜的狀況下,人類正面對越來越多與環境共存的挑戰。地理學作為一門環境與空間學科,具備跨領域特性,是解決當前全球共同面對環境課題的重要知識基礎。
藉由2021 年中國地理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期望能擴大吸引年輕學子積極投入地理學研究,促進其與成熟學者及產業界進行跨世代、跨實踐的對話,共同激盪前沿且具有實踐力的地理學知識,以對應於當前的全球環境議題,並達到鼓勵與培育新一代年輕學子投入地理學相關研究與產業的機會。
#2021中國地理學會學術研討會
將以線上會議的形式如期舉行
研討會屬公開線上發表,
非常歡迎大家連線上網觀看,不限是否報名。
會議日期:2021年5月29日(六)
會議網站:https://ncuegeo2021.weebly.com
視訊會議:https://reurl.cc/Nra48x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介紹 訪問:張瑞芳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一座城市,總少不了公園 都市叢林中的唯一綠地,誕生於台灣不過120多年 ●1932年一張市區計畫圖,揭開臺北邁向現代化之路 ●從圓山公園開始,追索17...
地理學研究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昨天逛到一則客家新聞,村民的口音讓人忍不住重播了好幾次。
崙背「包粽話家常」 傳承詔安客家美食
https://youtu.be/gI8OyquL_BQ?t=41
......!!????
這、這個是!?
這是客語還是臺語???
據新聞所述,這是雲林縣崙背鄉崙前社區的居民。在YouTube上以崙背為關鍵字搜尋,又找到一支有代表性的影片。
https://youtu.be/s2A9YlELvXg?t=36
這真是太有趣了!但是這是什麼腔調呢?腔調的問題,問洪教授就對了!
把洪惟仁教授的《臺灣社會語言地理學研究》搬出來查,崙前村原來這裡被劃分為雲林縣詔安語區的「雙崙詔安客語漳山腔閩南語雙語島」,而其北村落更有詔安客語與臺語混雜的「南陽復興漳山腔閩南語詔安客語混雜小片」。
看看崙背鄉、二崙鄉這個方圓十公里左右的區域,居然用了六種色塊細分其腔調,真的是非常奇妙。不知道有沒有住在這附近的朋友可以分享一下那裡的語言使用經驗?
地理學研究 在 巫師地理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想了一個讓高一學生判斷跟畫圖的練習。
連連看:地理議題適合的統計圖表。
#統計圖表 #地理學研究 #地理資訊
折線圖、柱狀圖、圓餅圖、
三角圖、雷達圖、風花圖
1. 2020總統大選桃園市投票率
2. 2015年~2019年桃園市人口變化
3. 桃園市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
4. 全國各縣市土石流潛勢溪流數量
5. 氣象局新屋測站1月風向與速度
6. 在臺灣的東南亞移工來源國比例
7. 東南亞國家的人口結構比例
8. 2000年~2020年的汽油價格走勢
9. 臺鐵(桃園段)各站旅客運量
10. 巫師技能配點(攻,防,血,敏,法)
繪圖實作1:
2015年~2019年桃園市人口變化
2015年人口數:2105780
2016年人口數:2147763
2017年人口數:2188017
2018年人口數:2220872
2019年人口數:2249037
繪圖實作2:
班級同學居住地來源
中壢:13
桃園:10
平鎮:7
八德:4
楊梅:4
繪圖實作3:
2020年總統大選桃園市得票率
蔡英文、賴清德:54.7813%
韓國瑜、張善政:40.4037%
宋楚瑜、余湘:4.815%
繪圖實作4:
桃園市三級產業就業人口比例
第一級產業:5.48%
第二級產業:31.05%
第三級產業:63.47%
繪圖實作5:
電玩角色配點
攻:10
防:10
血:15
敏:10
法:5
繪圖實作6:
某地1月的風向與速度
方位角30度,各速度皆10%
方位角60度,各速度皆10%
方位角90度,各速度皆10%
無風10%
地理學研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公園地景百年流轉:都市計畫下的臺北,邁向現代文明的常民生活史」介紹
訪問:張瑞芳 副總編輯
內容簡介:
一座城市,總少不了公園
都市叢林中的唯一綠地,誕生於台灣不過120多年
●1932年一張市區計畫圖,揭開臺北邁向現代化之路
●從圓山公園開始,追索17座公園的百年歷史變遷
●溜狗、運動、漫步、沉思之餘,那些你需要知道的公園知識
◇為什麼臺灣會有公園?
大安森林公園、二二八和平公園、植物園,這些熟悉的城市綠地,都是起自於二十世紀初臺北都市計畫的成果。當時日本政府意圖將臺灣帶向現代化的道路。隨「星期制度」出現,大眾交通系統發展,時間與空間的雙重變革,開啟臺灣人的休閒風氣。公園成了大眾的休憩場所,並兼負保健、防災等重要功能。1932年都市計畫中規劃了17座公園。
日治時期,政府還拆除了臺北城牆,鋪設有美麗行道樹和安全島的三線道路,現今愛國東路、中山南路、忠孝西路、中華路等三線道,是臺北車水馬龍的街道,但是當年卻因人煙稀少成為情侶約會好所在,臺語老歌〈月夜愁〉說的就是這道路上發生的故事;而現在時興的路跑,在當時的三線道就舉行過了呢!
◇公園深入日常,休閒中有濃濃的「政治」味
公園和許多現代化設施一樣,都是日本政府「二手移植」的成果。將歐美公園的音樂亭、噴泉造景與西方的博物館、博覽會、動物園等空間「再現」於公園內,民眾可以在精心塑造的空間中,接受文明洗禮,體驗前所未有的新鮮事,例如棒球比賽、相撲比賽、音樂表演等,當時《臺灣日日新報》還會刊登音樂會曲目。
此外,圓山公園中的臺灣神社與植物園內建功神社的祭典儀式,還有公園內的收音機體操,都是讓民眾在享受休憩活動之餘,強化愛國意識、健身保國的思維,也是「教化」國民的有效方式。
◇隨歷史變遷的公園命運交響曲
17座公園百年來的命運各不相同,有些因戰爭工程停擺,有的存續至今,如二二八和平公園。戰後有些被當成居民聚落、眷村用地、國防軍事基地等,有些甚至直接改變用途放棄建設公園。
不久前因圓山文化遺址產生爭議的圓山自然景觀公園,戰時將運動場改建為軍醫院,戰後曾供美軍顧問團使用,後改建為中山足球場,在2010年又成為花博用地,其中經歷的土地轉移過程宛如臺灣現代史的縮影。
◇體檢台北公園,我們還可以這麼做
本書透過實地田野考察與資料蒐集,一一重現17座公園的歷史與現況。作者為地理與歷史雙學科背景,引領讀者翻閱百年來的地圖、都市計畫圖、報刊、文獻、明信片、照片,讓我們能對臺北公園的地景風貌與歷史脈絡有更多認識。更深入全面檢視臺北公園建設的問題,如圓山公園的考古遺址問題,防災公園可以怎麼做?本書特闢專欄以日本公園與紐約案例提出建議,期待臺北的公園可以乘載更多文化歷史外,還能發揮其實用價值。
作者簡介:林芬郁
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
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僑生先修部兼任助理教授。
潛心研究臺灣文史、關懷文化資產保存,文章散見於《地理研究》、《臺灣文獻》、《臺北文獻》、《臺灣民俗藝術彙刊》等學術期刊,與《原住民族文獻》、《鐵道情報》、《自由時報》的〈自由廣場〉等。
著有《臺灣文化藏寶圖》一書,並與他人合著《沒有電視的年代—阿公阿嬤的生活娛樂史》、《看見師大校園》、《城市前世到今生:臺北考現學》、《臺灣地名辭書 卷二十二臺北市》、《北投區志》等書。
出版社粉絲頁: 貓頭鷹書房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地理學研究 在 K_P0K1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PØK1-Last 4 Years
Composer/PØK1
Lyrics/PØK1
Mixed/Delta T
Beat/Neil Liu
Mv/Mavis Nok
Cover/Keni
Follow Neil
https://instagram.com/neil_liu_?igshid=j76lzin5hnmp
Follow PØK1
https://instagram.com/K_P0K1
Follow Delta T
https://www.instagram.com/delta.t.hk
Follow MAVIS
https://www.instagram.com/mav1999_
Follow KENI
https://www.instagram.com/ke2n1
踏入2020年,世界幾乎停擺,在疫情讓大家要停下來的時候,生命的優先順序亦因此而改變。
保錡 從2020年頭開始決定要花更多時間去做自己的音樂,在藝人身份以外,追隨自己熱愛音樂的初衷,希望在主流音樂市場之外,開拓屬於自己音樂的一個樹林。近月幾乎每個月推出一首由自己包辦曲詞的歌曲,五月份推出的作品《Last 4 Years》靈感來自Michael Jackson《Earth Song》。
Michael Jackson在他最後的演唱會綵排中曾經語重心長的跟他的演唱會團隊分享,地球一直在彌補人類所犯的過錯,人類不能覺得會有政府、有什麼機構會肩負起拯救地球的責任,我們應該知道我們才是改變的關鍵。他當時說,由現在起的四年如果我們不作出改變,這個美麗的星球將會完結。由2009年《This Is It》算起來,雖然我們僥倖存活多了11年,但誰敢想像未來?
為了配合這首歌,特別邀請了極地專家Wilson Cheung提供他在北極拍攝的片段。香港出生的Wilson目前正在俄羅斯攻讀他的極地海洋科學研究碩士學位,曾多次踏足南極和北極,亦參與極地的科研工作。Wilson每次出征南北極,都會帶同攝影器材,拍下極地的珍貴面貌,同時希望讓更多人看見地球兩端的變化。我們活在地球另一端,只能透過新聞片段,去理解氣候變化對所有物種的影響。而Wilson就曾經親眼目睹北極熊因為太過飢餓,要強闖民居的垃圾站找食物。我們怎能夠覺得關上電視機,就能置身事外?MV片段中看到孤獨的北極熊,還有冰山在眼前溶化、冰島火山噴出大量火山灰的片段,全部都是Wilson本人親自拍攝,看過地球的壯闊,才會學懂珍惜這個美麗的星球。
這首《Last 4 Years》以Michael Jackson這段分享作靈感,歌詞中有一句”what about my soul”跟”Earth Song”的歌詞作呼應。我們從前無法對地球另一端的事情身同感受,現在一場疫症,讓大家看通了生命無常、人人平等,地球的每一部份都是珍貴的,所有生命都需要被尊重,樹木給予我們氧氣,我們想要自由呼吸。你今天醒覺了嗎?
極地專家張偉賢 Wilson Cheung
(IG:polarwilson)是極地科研與探險諮詢公司 PRECon 的創辦人,PTGA 資深極地探險嚮導,也是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和美國探索者協會成員。目前在聖彼德堡大學就讀極地與海洋研究碩士課程。他生於繁華忙碌的香港,自 2011 年起成為首個華裔極地探險專家,多年來在極地和荒野探險行業工作累計超過 1000 個工作日。他也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旅行家、飛行員和高山遠征領袖,曾通過商業贊助到訪80多個國家並在五大洲攀登多個高峰。2019 年他擔任橘子基金會「前進南極點」冒險計畫的顧問和嚮導,帶領台灣首支隊伍以越野滑雪方式抵達南極點。

地理學研究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蕎麥麵、鰻魚、天婦羅、壽司:江戶四大美食的誕生」介紹
訪問編輯:王育涵
內容簡介:
其他地方比不上的江戶美食,美味歷史的真心款待。
蒲燒鰻魚的十種香穿過鼻子,
讓閻羅王在六道的叉路口徘徊。
天婦羅的滋味讓苦行僧無法斷食。
吉野的櫻花再美也比不上肚子空空時的一串菖蒲糰子。
楊貴妃和小野小町等絕世美女,
遠遠不如飢腸轆轆時的夜鷹蕎麥麵。
正所謂「賞花不如吃糰子,俊男美女輸美食」……
江戶,我要開動囉!
「江戶美食四大天王」:蕎麥麵、鰻魚、天婦羅、壽司,從江戶時代培育至今的美味故事──
蕎麥麵以瀟灑的形象與清爽的滋味,奪下最符合江戶人口味的王座;
鰻魚以類似情人節與巧克力的成功行銷,創下了鰻魚日的風潮;
天婦羅藉由免費白蘿蔔泥的助攻,化開油膩的藩籬直攻味蕾;
壽司則以店家數最多的優勢,維持聲勢不墜;
本書以四大美食的商業活動為中心,回溯其發展,探討四大美食出現的時間與成為江戶美食的歷程。
【以下關於江戶四大美食的說明,您知道哪幾項是錯的嗎?】
.蕎麥麵、蒲燒鰻魚、天婦羅與壽司都源自攤販。
.早期的蕎麥麵醬汁是味噌口味。
.江戶前特產在江戶時代是以鰻魚為代表。
.蒲燒鰻魚店原本沒賣鰻魚雜湯。
.蒲燒鰻魚一開始就是以鰻魚蓋飯聲名大噪。
.天婦羅攤提供白蘿蔔泥是因為江戶人不喜歡太油膩的食物。
.特別的天婦羅叫做「金婦羅」。
.握壽司原本不佐薑片。
.散壽司比握壽司高級。
.四大美食中以壽司的歷史最悠久。
正確答案就留待閱讀本書時尋找吧!
江戶是東京的古稱,經過德川幕府大力整建之後,在十八世紀,人口已經超過一百萬人,是當時世界最大的都市之一,可與同時代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匹敵。
江戶時代因外食需求激增,誕生了獨特的江戶屋台(路邊攤)文化。江戶街頭林立各類小吃攤,每個攤子都生意興隆,而其中又以蕎麥麵、鰻魚、天婦羅、壽司這四種料理特別受到歡迎。因此本書所要探索的四大美食:蕎麥麵、鰻魚、天婦羅、壽司,共同點便是「都由路邊攤起家」。我們將追蹤這四大美食在兩百年前的江戶是如何崛起並持續一路發光發熱,以及為何直到今日都仍是日本國內外美食排行榜的前段班。
這四種料理雖然更早之前就有人食用,但至今仍受歡迎的料理方式卻是定型於江戶時代,所以有人說:「想要了解日本的飲食文化起源,必得從江戶時代看起。」
我們將跟著本書一起穿越時空,回到江戶時代,從歷史、文化著眼,搭配大量圖畫與詩歌,在視覺與聽覺的饗宴中,見證江戶人熱愛美食、追求美食的極致,深刻感受江戶美食四大天王的魅力。
作者簡介:飯野亮一
早稻田大學第二文學部畢業、明治大學文學部史學地理學科畢業,飲食文化史研究專家,著有《壽司、天婦羅、蕎麥麵、鰻魚飯:江戶四大美食的誕生》。
出版社粉絲頁: 臺灣商務印書館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地理學研究 在 國科會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國科會「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負責規劃與推動學門之重點研究領域,包含人文地理、交通運輸、地政、休閒遊憩、建築與都市設計、都市及區域、景觀學,以及環境與資源管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