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ebRQXZfOLrKALxwUh84Sg
並開啟 🔔
1)印度數據(來源: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截至5月15日中午,印度確診2404萬6809人,死亡26萬2317人。
2)莫迪民調:
根據美國數據公司 Morning Consult 統計,隨著印度第二波疫情失控,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的支持率從今年三月的74%跌至63%,是該機構自2019年8月開始追蹤莫迪的支持率以來最低紀錄;同時,莫迪的反對率也從20%上升至31%。
新加坡南亞研究學會(Institute of South Asian Studies) 資深研究員 Ronojoy Sen 指出,莫迪一向擅長形象管理,這是他首次出現公關上的失誤。為了佈局2024年的大選,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Bharatiya Janata Party)在近期的地方選舉,仍舉辦大型選舉造勢,而執政黨不顧疫情的舉動,也招來許多批評。但莫迪政府卻意圖將疫情失控怪罪給地方政府,批評是地方政府管理失敗造成民眾不遵守防疫規定等;印度衛生部長哈什•瓦爾丹(Harsh Vardhan)更企圖以數據表示印度新冠肺炎(COVID-19)的死亡率不如其他國家高。
{內文}
恆河是印度的聖河之一,西起喜馬拉雅山脈,東至孟加拉灣,蜿蜒超過2500公里,沿岸有數以百萬計居民,她被視為是印度人的母親河,他們喝恆河水,也在恆河沐浴。但是恆河,也是印度污染最嚴重的河流。
今年5月,印度東北部比哈爾邦(Bihar)的人們,突然在焦薩(Chausa)河段看到死屍,要麼漂浮在水上,要麼攔淺在河岸。數量從一具,兩具,增加到數十具,慢慢,慢慢地,變成了數百具。
比哈爾邦印度教祭司 Buxar:
在疫情前,我們偶爾會在恆河邊看到1-2具屍體,但現在這太多了,我都守在這叫大家不要燒屍體。
他一直阻止人們將屍體棄置在河中,但是人們拒絶聽從。因為火化太貴了,而且「一位難求」。
新聞旁白:
太陽尚未升起,火化已經開始。工人們還在清理著,前一晚送走的「人」。在恆河河岸的瓦拉納西,是印度濕婆神創造的聖城。但是聖城也沒能倖免,在可怕的第二波新冠疫情之外。天剛亮,Choudhary Matru等著「早高峰」到來。Matru一家世世代代,在這裡做著火葬的生意,但他說連他都沒見過這樣子的場景。
火葬業者 Matru Chowdary:
一天大概會送來140-150具遺體,每5分鐘10分鐘,救護車就又送來一具新屍體。
新聞旁白:
不過當地官方說法,這裡一天只有8-10個人,死於新冠病毒。但是我們確信,死的人肯定比這個數字多很多。
聲音來源:ABC News(Australia)記者 Yogita Lamaye:
在不到一小時的時間裡,我們目睹了13場「葬禮」,但是當地政府說,今天一天只有7場葬禮。
新聞旁白:
究竟印度有多少人死於新冠病毒,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能火化的都算是家境好些的,英國BBC報導稱,如果請救護車運遺體來火化,要收2000盧比(近28美元)。木頭也貴。
新聞旁白:
這裡的新冠疫情糟糕到,連火化用的木材,都快斷貨了。他是木材商人Deepak Choudary,他說木材的需求量爆增了4倍。
這是當然的啊。5月14日,印度確診人數突破2400萬,也就是短短14天內,印度就增加480萬名確診病例。死亡人數已累計至26萬人,並且以每天三四千人的速度增加。此時,一個新的危機襲來。印度部分新冠患者身上出現真菌感染,這種真菌可以造成毀容甚至死亡。這種俗稱黑木耳感染的「毛黴菌病」,好發於ICU病房久治不癒的患者。
新聞片段:這種真菌感染致死率高,且眾多患者失去了眼睛,切除鼻子或切除上顎。這是印度新冠患者的最新併發症。
醫院氧氣不足的問題,也一樣沒有解決。
新聞片段:
在星期一(5月10日)晚上,安德拉邦這家醫院氧氣罐車運送不及,斷供了5分鐘氧氣,導致11人死亡。
這樣的畫面天天上演,其實印度並不缺氧氣。
新聞片段:
印度日產至少7000噸氧氣,足夠其13億人口所需。只是液態氧必須以極低溫儲存,必須透過槽車保持其低溫,但是印度的槽車並不足夠,只好向別國調派槽車,例如向新加坡借調。同時出於安全考量,氧氣只能用車或火車運送,是不可以空運的,這也是為什麼各城鎮還等不到氧氣。
Indirapuram Gurdwara主席 Gurpreet Singh Rummy:
我認為沒有人應該因為缺氧而死,氧氣是那麼基本的東西,但現在人們把氧氣當神一樣供著。
新聞片段:
一名男子告訴我們,說他花了4萬5000盧比買了一瓶氧氣,大約是600美金,這是原來價格的9倍。
印度WION主播 Palki Sharma:
讓我跟各位分享幾個數據,印度在私人和公共在內的醫療支出,在過去6年約占印度GDP的3.6%左右,是在已開發及開發中國家最低的。美國的醫療支出占GDP的16.9%,德國醫療支出占11.2%,金磚五國的巴西9.2%,也是金磚五國的南非醫療支出占8.1%,(金磚五國的)俄羅斯醫療支出占5.3%,就連泰國也比我們高,其醫療支出占GDP的3.79%。
印度政府不僅氧氣分配上嚴重失職,連救命的呼吸器也是。
India Today新聞片段(2021.5.12):
事實是,一些能救很多很多人性命的儀器,居然在印度各個角落放著沒人用。你沒有聽錯,本台在印度多處發現令人震驚的案例,用莫迪「PM-Care」基金買的呼吸器,放在印度多個醫院生灰塵。想要眼見為憑嗎?我們就讓你看看。這是印度Firozabad的國立醫療大學,這裡是印度第二波新冠疫情,最慘重的地方之一,但是在這間醫院裡,有67個呼吸器,就這樣堆在角落放了一整年!這就是用莫迪「PM Care」基金買的,院方說他們用不到這些呼吸器。
而政府做不好,還不許人說。
新聞片段:
這些醫護人員不僅要為救人奮鬥,還要為了說出真相而奮鬥。每一位送進來的新冠患者,都為了一口氧氣而掙扎著,然而說氧氣告急的醫護人員,面臨被政府依國家安全法控他們造謠,隨時都有可能被警察帶走。
政府有沒有失職,數據會說話。
印度WION主播 Palki Sharma:
4月在Haridwar舉行的大壺節,有480萬,超過480萬人參加,沒有人戴口罩,也沒人保持社交距離。結果是自4月10日至14日,有近2000人確診新冠病毒。在大壺節舉行前,該邦的日新增確診為500人左右,到了4月17日,每日新璔確診暴增超過2700人。另外在中央邦(Madhya Pradesh),大家仔細聲好了,從大壺節回來的人有99%都確診,99%的人!
印度總理莫迪的另一個錯誤,就是堅持舉行大選。雖然他多次撇清,疫情擴散與選舉有關,但是老話一句,數字會說話。
印度WION主播 Palki Sharma:
以泰米爾納德邦(Tamil Nadu)為例,單日確診從選前474人,這是3月1日的數字。到了4月16日的8500人。再來是喀拉拉邦(Kerala),單日確診從4月2日的2500人,激增至4月16日的單日確診一萬人。
若以比例算,3月各邦大致的確診比例相差無幾。
印度WION主播 Palki Sharma:
到了4月15日,大家看看圖表的變化,沒有舉行大選的地區,日確診率還下降到3.01%。辦了選舉的地區,就是舉辦了大型造勢的那些地方,確診率增至7.99%,各位看出差異在哪裡了嗎?
更可惡的是,正是莫迪的一意孤行,已經害死了至少700名老師。
新聞片段:
這是Sarita Singh在北方邦(Uttar Pradesh)大選日,當選委人員時拍的自拍照片,她是全印度數百名被政府徵召,去當選委人員的老師之一,要是敢拒絕,他們被威脅會丟掉工作。這些照片是老師提供給我們的,可以看到選舉當天人潮有多麼擁擠,其實在那個時候,印度的疫情已經在全球名列前茅了。在選舉過後一個星期,Sarita病倒了,而且不能呼吸。我們專程到她所在的村子,她的家人正在為她的死而傷痛著。當我們終於到她家的時刻,她們家是封鎖著的。Sarita的兒子刻意與我們保持距離,告訴我們他的父親和弟弟,都已經感染新冠病毒了。家裡頭其他成員,也都開始出現新冠症狀了。村子裡頭瀰漫著恐懼。離村子最近的醫院有兩小時路程,這還是以開車來算,但這裡多數村民沒有車。Sarita的家人當初有叫她別去,但是Sarita說政府警告老師,誰敢不去就會被警察逮捕。
Sarita女兒 Divya Singh:
我希望她還活著,今天我們就不用給她辦喪事了。今天是媽媽的生日,還是母親節,本來我們人今天可以給她好好慶祝的,可是...現在我們只能不斷問自己,為什麼媽媽會離開我們。今天是她的生日...哥...
Sarita兒子:
別哭別哭,我們明年來再慶祝媽咪的生日吧。好嗎。
最痛心的,莫過於白髮人送黑髮人的老媽媽。
Sarita的母親 Kamla Singh:
我一直跟她說叫她別去,我跟她說好多次了...別去啊有病毒啊寶貝。但是她告訴我,政府會叫警察來捉我,說我沒盡我應盡的義務。
英國Sky News特派記者:
這個是Sarita新冠測檢的報告,檢測結果為陽性,但此前她已經被病情折磨痛苦了7天,而這個陽性的結果,在她死後一天才送來。所以她永遠不會,列入新冠死亡名單。
世界就是如此荒謬,就為了一場選舉,把新冠病毒,帶進了原本沒有疫情的農村。
面對疫情的失控,印度35個地方政府宣布封城,首都新德里延長封鎖至5月17日,這已經是第三次延長。怎奈為時已晚。印度平均每1萬人當中,醫生不到10個,在一些貧困地方,這個數字甚至低於五個(BBC)。《柳葉刀》在最新刊發的一篇社論中,援引華盛頓大學的最新推算,指到了今年8月1日,印度新冠死亡人數,可能達到驚人的100萬人。
新聞片段:
印度13億人口有七成都不在大城市裡,新冠病毒已開始在這些地方擴散。醫院不堪負荷,民眾只好在戶外就地治療。但是在印度首都,政府似乎更在意的是新國會大樓翻新,以及修建新總理官邸計畫。就在印度的大小醫院,連最基本的醫療物資都沒有的此刻,莫迪這項18億美金的改建國會和官邸計畫,引發批評。
新聞片段:數世紀來尋求解脫往生的人們,都會來到瓦拉納西,人們來這裡等待死亡。印度教經文說在這裡死去,並在神聖的恆河岸邊火化,能讓他們的靈魂達到解脫(Moksha),意即打破輪迴的循環獲得救贖。但是這激增的數量讓所有人都震驚了。
父親死於新冠 Deepika:
我們現在的情況非常糟糕,每家每戶都...我不覺得有哪個家庭能倖免於難。
當太陽西沉,誦經聲又在煙霧繚繞中響起。
下一批要火化的人已經送來了,靈魂從肉身解脫的輪迴重新開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8F9Z55mEo8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地方 創 生 借調」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澳洲人妻日誌 Una+Paul=Love in o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新聞] 陳建仁接任閣揆「特聘研究員49萬月薪」沒 的評價
- 關於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臺灣地方創生資訊交流中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LIVE] SBS 法錢/權貴復仇EP8 - PTT 娛樂區 的評價
- 關於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地方創生從社區扎根】 台灣地方創生基金會,追求永續的發展 的評價
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之前才說台農發不是國家隊,結果出口一櫃到日本就開了記者會,台農發又變成國家隊了。
陳主委何苦這樣打擊蘇院長,至少人家也很辛苦幫你在立院唸了吉中立志傳,看到蘇院長說被父債子還壓的喘不過去的他,我真的覺得真是太猛了,陳主委的奮鬥史可以當專案施政報告,說明了台灣人的韌性只要努力也可以出頭天,也有機會跟陳主委一樣的奮鬥史被當成施政專案來報告。
結果蘇院長對你那麼好,說要再成立國家隊來推動農產,如今農委會底下的農傳媒馬上就說:
見證農產品國家隊台農發公司6噸一櫃的鳳梨封櫃啟航。
馬上就啪啪啪。
講到台農發,我真的覺得在野黨的立委就跟廢物一樣,有立委跟農委會要台農發的營運資料,農委會就雙手一攤說台農發是民營公司,他們沒有辦法供應相關資料,然後就沒有然後後續了。
結果這個百分百民營公司,竟然可以讓在外面都說自己是陳吉仲學生的前農委會屏科園區主任的洪忠修去當董事長,洪不是借調喔,公務人員是不能借調到民營公司,洪是留職停薪過去當董事長,原來洪去當董事長是推展國家重大政策。
(公務人員留職停薪辦法第四條第六款
經核准配合國家重點科技、推展重要政策或重大建設借調至公民營事業機構、政府捐助經費達設立登記之財產總額百分之五十以上之財團法人服務。)
據我所知能這樣用這條也只有目前的農委會有辦法這樣做。
但問題是台農發最大的股東是台肥,台肥是農委會掌握的公開上市的公司,所以台肥的子公司台農發的虧損台肥當然要認列,從這裏就可以知道台農發的經營狀況了。
端傳媒的記者也彙整的很清楚,從當年聯合報踢爆兩年虧了七千多萬之後,又過了兩年虧損已經到1.3億。
這就是台農發的經營實況,這麼簡單的事情在野黨的立委對農委會不給資料就完全沒皮條。
我相信以前國民黨執政的時候也會這樣對付民進黨,但民進黨就是有辦法找到這些官員有瑕疵、有問題的地方,讓大家知道國民黨執政在胡搞。
但現在換民進黨執政了,這幾個在野黨卻完全沒有監督的能力,這才是更悲哀的事,那些大內宣簡而易破,但卻沒有能力查證那些有問題的內宣,只能跟著人家講,甚至把圖拿來加上自己的記號,就當成自己的東西講。
單純以一個貿易公司的形式經營,又沒有做資本、設備建置、技術研發的部分,但台農發過去卻可以創造營業額兩千多萬,營業支出七千多萬虧損四千多萬的不可思議的成績。
也難怪一直為人詬病認為都是做虧錢的政治單為政治服務,虧再多也不在意,有讓農委會過來開記者會就好,試問哪一個貿易商會這麼頻繁的跟農委會開記者會呢?
2014年蔡總統在競選總統時提出了農產國家隊的概念,到了當選之後,陳吉仲副主委兼任台肥的董事長,之後派任他的親信去重組台肥一家子公司,重組成台農發,要來做這個農產國家隊。
台農發成立的時候,林全、曹啟鴻、徐國勇、陳美玲、蔡培慧、陳明文等政治人物等皆到場,他們大概也沒預料到一個找來國際行銷大師來當董事長充滿未來希望的國家隊,最後在陳吉仲的介入下,變成一個為政治服務的貿易公司,成為票房毒藥。
即使是一個這麼有狀況的公司,在野黨也無能監督,或許也是讓這種慘況不斷擴大的原因。
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澳洲人妻日誌 Una+Paul=Love in oz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澳洲防疫政策快報🇦🇺6月30日
▶聯邦政府政策
→澳州聯邦政府未來十年將投資2,700澳幣用於國防,澳洲鑑於關於印度太平洋地區,警告澳洲需要為貧窮,更加危險和無秩序的疫情結束後世界做準備。
▶地方政策
⬛昆州
→新增0例,共1,067例,死亡6例。
→2個活躍病例,其中1例在醫院治療。
→昆州總理請昆州人留在昆士蘭,不要去維州旅行,不要破壞昆州人努力的成果,使昆州的經濟復甦計畫處於危險之中。
→昆士蘭從這個星期五的7月3日中午開始,除非人們自費完成14天的酒店檢疫,否則從維州旅行過來的任何人(包括昆州人)都將被禁止進入昆士蘭。
→昆士蘭從7月10日起,邊界將開放給未曾在維州旅行的州際旅客,來自所有其他州和地區的人必須填寫表格才能被允許進入昆士蘭。該表格在確定在過去14天內曾去過維州的人,卻在表格上說謊者將被罰款4,000澳幣。
→7月3日中午開始昆州進入放寬限制的第三階段。
⬛新州
→新增5例,共3,184例,死亡51例。
→新病例全是海外返回,住在隔離飯店。
→新州24小時內共進行12,950次測試。
→新州衛生局不建議新州人在墨爾本和新州之間進行不必要的旅行。對過去14天從墨爾本過來的工作者和訪客實施高風險限制,隨著維州疫情發展,有可能實施進一步限制。
→新州從7月1日開始放寬限制,已製定了COVID-19安全計劃的紋身和按摩店已獲准重新開放,並且每4平方公尺空間最多容納一個人。並允許以下活動: 1.18歲及以下兒童的體育比賽和社區體育比賽;2. 成人社區運動;3. 室內場地允許開放的人數 由每4平方公尺規定來決定人數,人數無上限;4. 在戶外場所的文化和體育活動最多可容納40,000人,最多可允許其正常人數的25%,並遵守嚴格的規則。
⬛維州
→新增64例,共2,159例,死亡20例。
→在總病例中,墨爾本市區有1830例,維州其他地區有250例,一些病例仍在調查中。有9例在醫院治療,包括1位住在重症加護病房的患者。
→新病例中,與已爆發病例相關共13例,一般檢測發現20例,其他31例正在調查中。
→維州緊急狀態延長到7月19日晚上11:59。
→從2020年7月1日晚上11:59開始,住在以下十個郵遞區號(3012,3021,3032,3038,3042,3046,3047,3055,3060,3064)的居民必須遵循留在家中計畫,重返封鎖時期,這些居民可以離開家的原因只有四個:1.購物食品或其他必需品; 2.工作或學習,如果他們不能在家工作或學習;3. 出於同情的原因提供看護或尋求治療;4.出去運動(僅限戶外運動,只能與另一個人或家庭成員一起運動)。
→維州總理已要求澳洲總理將所有國際航班從墨爾本轉移到其他州兩週。他表示透過基因檢測,在墨爾本北部有相當多病例爆發,甚至可能更多,是由於飯店檢疫工作人員違反眾所周知和容易理解的感染方式而引起的,這對我來說是無法接受的。
→維州警方將在10個郵遞區號覆蓋的郊區巡邏,來實施封鎖計畫。
⬛北領地
→新增0例,共30例,死亡0例。
→59天沒有新病例。
⬛首都領地
→新增0例,共108例,死亡3例。
→23天沒有新病例。
⬛西澳
→新增2例,共611例,死亡9例。
→4個活躍病例。
→新病例全是海外返回,住在隔離飯店。
→西澳政府表示,西澳前首席衛生官已被借調至維州的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為期四週,來幫助管理對最近病例激增的維州疫情。
⬛南澳
→新增0例,共443例,死亡4例。
→活躍病例3個。
→南澳總理要求取消在7月20日開放邊界給維州的計畫,對於是否開放邊境給新州和首都領地仍在考慮中。他表示我們向必須做出改變,對許多人表示歉意,但我們第一要務是以所有南澳人的健康、安全和福祉為主。
→南澳警方將加強邊境的警務工作,將有260名警察駐紮在檢查站,檢查進入該州的人員,正在加強對小路的監視。
⬛塔斯
→新增0例,共226例,死亡13例。
→塔斯46天沒有新病例。
▶企業政策
→澳航從阿德雷德飛往伯斯、布里斯本、坎培拉和愛麗斯泉的直航將於7月3日重啟。
★聯邦政策和各州政策詳細內容,請自行到政府官網查詢。
★如果你在澳洲發現自己有可能感染病毒,請勿自行到診所或醫院,請打電話給你的家醫或打電話到政府的24小時防疫專線1800 020 080,如需翻譯請打131 450。
★如果遇到緊急醫療情況,請致電000。
★如果你也是在海外防疫面臨到homeschooling的爸媽,感到焦慮、不知所措、想得到一些創意想法,歡迎申請加入Una最近創立的"海外防疫爸媽home school社團"。此社團僅限海外的爸媽入社,不接受以粉絲專頁名義加入,需回答問題和同意遵守社團規則,才能加入。目前已經有澳、紐、歐、亞、美、加的爸媽加入此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406749232970528/
今天澳洲新增104例,共7,834例,死亡104例,世界病毒感染第72名。維州今天新增病例比昨天少,維州政府也決定要封鎖墨爾本病毒熱點區,應該讓不少人比較稍微鬆口氣。目前南澳和昆州都決定到時開放邊境後,繼續對維州保持封閉邊境。明天新州開始要放寬限制,這週五昆州也要進入放寬限制的第三階段,看來都是好事!只希望維州政策奏效,墨爾本熱點區的居民能夠遵守封鎖規定,讓疫情能在一個月內控制住。真的只有平安健康才是福!!
住澳洲的朋友防疫還是要注意,不要去熱點區。最近澳洲氣溫下降,請大家小心保暖以免生病,小心保暖以免生病,有需要也可以預約打流感疫苗。
如果你喜歡Una的澳洲防疫政策整理,歡迎給個支持點讚和留言🤗,祝福大家都能健康平安度過這次疫情,記得吃好、睡好、運動,然後少抱怨,看一下澳洲政府的努力,讓我們繼續為澳洲和世界禱告。🙏
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臺灣地方創生資訊交流中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 這是一個集中並提供國內外所有對「地方創生」興趣者或工作者,可以一起參與貼文、分享經驗、討論、活動消息、徵才、資源支援、工作坊、議題研究、關心政策等的 ... ... <看更多>
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LIVE] SBS 法錢/權貴復仇EP8 - PTT 娛樂區 的推薦與評價
被當時的紅人前輩黃基碩借調,在參與特搜部的搜查時發現檢察組織的生態 ... 徹底的模範生俊晶懷抱著極強的復仇心態、賭上性命向著他而來,而地方雜牌 ... ... <看更多>
地方 創 生 借調 在 [新聞] 陳建仁接任閣揆「特聘研究員49萬月薪」沒 的推薦與評價
對此,中研院今(28)日回應,總統府在27日發函借調,中研院將依照規定完成 ... 8 F →ltytw: 結果民進黨還是不會把人用在對的地方= = 125.224.71.173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