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謾罵的方式溝通,只是一個自己無法好好說話的藉口而已。」
「你又來了!」
「你每次都這樣,總是不在乎我!」
「你根本是故意針對我的吧?」
沒錯,這些一定是”always”發生在我們的日常
有學過頻率副詞就一定知道” always”發生的機率多大 XD
今天我們要來學習的目標就是:開始認識自己,學習跟他人說話
我們首要明白一件事:
溝通≠告知他人≠有目的性的
溝通=人與人之間連結的鑰匙
溝通是讓我們更了解彼此、更完整的表達感受的橋樑
言語你用的好,可以讓人感到幸福溫暖;反之,可摧毀一個人。
常見的”暴力溝通”無非就是:批評、責罵、情緒勒索、威脅等等
當父母常常跟你說:「我打你,是因為愛你。」
你可以想像孩子長大後,會用什麼方式對待年老的父母、甚至是自己的孩子。
在我們學會溝通前,要跟雙方有一個共識:「允許對方的意見和自己不同。」
溝通並不是用來”指責”對方,而是透過「好好說話」來了解對方
接下來要來介紹這本書的核心重點— 非暴力溝通的方法。
1. 觀察Observation 👁️
-放下成見,只講事實
2. 感受 Feelings💞
-適當地說出你的感受 ex:我感到難過…
3. 需要Needs🙋
—了解自己為何有這樣的情緒,是內心渴望什麼?
ex:需要被在乎的感覺
4. 請求Requests🙇
-正向、具體、平靜地說出自己的需求
直接舉個書中的例子給你聽:
:「你早上都不理我」
:「我只是很累沒注意到!妳想太多了吧!」
:「你就是不在乎我!工作重要還是我重要?」
:「妳可以不要無理取鬧嗎?」
換成
:「我發現我們早上都沒講到話。」
:「我只是最近工作太累了,沒注意到。」
:「因為我們早上沒交集,讓我感到很孤單、沮喪,我想要跟你好好吃個早餐,希望你以後出門可以抱抱我。」
感受到了嗎? 語言的力量。🥰
請特別注意一點:說出自己的感受,不是對他人的行為或言語 做批評(貼標籤)!
不批評、不評斷、不侵犯他人心靈領域、不修正他人的感受
「你可以說我做了什麼、什麼沒做,也可以解釋我的言語或行為,但請別把他們混為一談。」—盧森堡博士
「我看到你很累,所以沒講到話,我很難過。」 ⭕
「你對我不理不睬!」❌
「我觀察到你已經兩天超過時間才進公司。」⭕
「你怎麼又遲到!」❌
「你幹嘛大驚小怪?」❌
不多話、不冷戰、不擺臭臉 → 達到合作性溝通
沒有”主觀”的指責,就沒有加害者及受害者!
EX:「我傷心」 → 自己的感受
「我覺得你在生氣」 → 評斷他人
描述自己的感受時,句子中有別人,就不是感受了!而是評斷!
你不需要急著讓別人了解你的全世界,
你需要先了解自己的世界。
好好的說出感受,會比你劈哩啪啦的謾罵好。
書中最後還有淺談到”情緒勒索” (暴力溝通的一部份)
:
當你心靈的需求總是需要別人給你的,Ex:安全感
你就會成為一個被情緒勒索的對象
對方給你了,你快樂;不給你了,你歇斯底里。
因為你的解藥永遠在他人手中。
這部分我想留到以後再說
今天主要重點還是”非暴力溝通”的重要性!
最後把書中的一句話送給你們:「真正令人滿足的元素大多在於,與身邊的人保持良好距離、緊密的關係。」🫂🫂🫂
既然你們都願意學習及了解非暴力溝通
接下來就是實際演練的部分了!
這本書的內容遠遠超過我說的
如果有興趣,真的強力推薦你們去買來看!
我看完書後的感想 —
我們不是聖人,我們不一定要變的”完美”
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讓自己變得「完整」
讓自己有所成長,即便是情緒這種看不到的成長
也可以慢慢使我們變得完整
題外話,溝通其實跟原生家庭相處模式很有關
這是關於「自我察覺」,這個部分我下一次會介紹到
我認為這本書,是對於初次接觸,想了解情緒、溝通的人,非常好用的工具書,書中的舉例大多都貼近我們的生活周遭,能讓大家快速的帶入情境,並且好好了解要如何”溝通”,不像大多心理學書籍,都是非常抽象的概念,EX:《情緒陰影》,有興趣可以去看看,但我不建議XD
盧森堡博士:「每個人天生都是友善的、溫暖的,我們都有愛,讓我們學著釋放本能。」你看完這本書的心得後,你想當隻有遠見的長頸鹿,還是整天想弄死別人的豺狼呢?
說話的藝術 — 正創造、掌握著我們的命運
願我們可以一且起學習,好好表達自己的感受,更了解自己,也讓自己心裡充滿溫暖及平靜。
給大家一個練習的方向:
試著紀錄自己當下的情緒,不管好壞
如此不僅可以練習 (1)表達自己的感受 (2)可以探討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網路上有很多形容情緒的詞語
大家可以去查看看怎麼運用,這本書P.126也有~
例如: 我感到很失望、我覺得很焦慮…
關鍵字→「情緒字詞」
.
參考書籍:《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
.
如果有喜歡的書籍,歡迎在下面留言給我 😊
.
.
.
#Demeow小劇場
#插畫 #illustration #drawing #draw #artsy #painter
#圖文 #插圖 #電繪 #漫畫 #原創 #cartoon
#procreatedrawing #procreateart
#台灣插畫#台灣圖文 #painting #stetch
#我想跟你好好說話 #非暴力溝通
#情緒 #勵志文學
#情緒勒索
同時也有1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對談重點: 一、為何會人會戀愛成癮?到底是怎麼上癮的? 二、上癮了,該怎麼辦?分手就能解決問題嗎? 三、要怎麼判斷一段關係,適不適合自己?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Demeow繪畫小劇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韓雨恩/周書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心得] 情緒勒索-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電子書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評價
- 關於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ptt】[心得]情緒勒索 - 健康跟著走 的評價
- 關於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情緒勒索ptt 的評價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韓雨恩/周書靜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今日書籍作家直播,邀請到心理界很有影響力的佩霞老師,非常的開心可以訪問到老師,這工作讓我太有學習了,非常感恩。
第一次碰見老師,她的身體語言就讓我感受到她的喜悅、親切、溫柔,她還和我說:「你的雨恩就是和這本書有關係耶」
我本來還反應不過來,老師接著說:「語言與恩典啊!(雨恩)」
哇~忽然把我的名字變得好美❤️
因為知道要和老師碰面,所以這陣子都在了解她的書籍,她在公眾平台到演講、廣播,一些做品,真的讓我自己「豁然開朗」。
也讓生活中與人的關係更平衡。都是當下就可以學習的,所以這本書買回去看完,保證你有不一樣的思維。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就是「我想和你好好說話」,也許你和我一樣不知道自己語言是有些殺傷力的。
我們說出來的話會取決你想過得生活,言語是最具有醒響力的力量。
而感情是最需要費心經營得人際關係,在富有再有錢得人都會有溝通上的考驗,
所以什麼樣的人需要看這本書?
我覺得每一個人都很需要,不關你是為人母,妻子,或是媳婦,是一位婆婆、主管、員工,兒女,都很需要學習溝通。
而且我看老師的書,驚覺到原來我自己常常言語上常「情緒勒索」,而且是不自覺,所以你現在如果在關係上有需要突破的地方,請你一定要看這本書。
像這本書當中提到非暴力,非暴力溝通是美國心理學家盧森堡博士在推廣的,用愛的語言和世界對話。
那這本工具書提到的四個步驟就是,觀察、感受、需要、請求,當你操練這一塊,就會有很大的改變。
也許我們認為自己說話沒有暴力,但其實有些時候不自覺,
例如:我們常聽到妻子對丈夫說,「你又那麼晚回來,你根本不在乎這個家。」
但是如果換成,「你這禮拜出門三次11點回家,讓我有點擔心。」
就會變得不一樣,老師教我們不要用情緒去說話,不帶情緒的去陳述看到的事情。
所以好好說話這就變得很重要。一句話可以挽回關係也可以讓關係破裂。
我們也常把別人得關心給了臉色,如果對方沒有惡意,不該給對方冷酷的語氣或是臉色,
尤其家人不是來找碴,他們是想關心我們也想參與我們的世界,與我們連結,但我們常一個冷水就過去,或是不耐煩,這都會造成關係上的影響。
所以老師也分享在創作時,老公時不時關心問你餓沒,什麼時候要睡,好幾次打斷靈感,但看著先生關心好奇得神情,依然給先生微笑,耐心回他幾句,
看著先生帶著滿意的笑容回他的寶座,繼續看他的影集,先生得到了「需要」老師自己也很滿足,兩個人都滿足了自己的需要,就會很溫暖。
當心裡願意騰出空間給幸福,無論手邊在做什麼,自然而然可給出善意。
或是還有一個例子,
老師先生清理狗狗的尿,他說:「今天我又清理狗狗兩泡尿。」
這可以有兩種解讀,一是認為他在抱怨,二是單純描述這事情。
如果您選擇第一種就會是:「又在抱怨我每天 在清也沒有拿出來說。」
但如果用非暴力溝通來看這件事,就會先假設,「需要」,那就會知道先生需要的是「被肯定」,
所以換成:「老公好厲害。你好棒,清理的真好,如果以後都可以幫我輕就太棒了。」
重點是,不要總是把對方想的是在抱怨,把對方看低了。
最後再舉例,歐巴馬,他曾是地表上最有權力的總統,但有段時間和妻子有些關係的問題,
因為無法等到歐巴馬吃飯,而影響了她的安排,於是他找了心理諮商,得到了力量,兩人溝通不管如何晚餐準時開飯,這樣妻子更能自主不用被先生工作所牽制,先生已不用因為沒回來吃飯愧疚,或是爭吵,如果沒有妻子這樣得安排與成全,也許不會有後來的歐巴馬。
為了成全對方必須找到內心得平衡。
美國盧森堡博士,推廣的非暴力溝通,讓我們明白,狼性語言是常年教育灌輸我們的模式,而長頸鹿語言是我們非常不熟悉需要細心鍛鍊的方式。
非常推薦你帶這本回去,非常精彩。
用長頸鹿語言和世界對話吧~
幫大家附上連結🔗 https://momo.dm/VnRYAU
#賴佩霞心靈作家
#我想好好和你說話 #回家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個世界上的許多憤怒或攻擊行為,尤其是親密關係中的憤怒或攻擊行為,是一種假象,是用來防禦恐懼得不到愛而製造出來的。
本來真相是渴求愛而又擔心得不到的虛弱感。也就是說,我擔心不配愛,卻立即轉化成了「你……」句型中的憤怒,表面意思是我才不在乎你,並向對方傳遞一個訊號你不配得到愛。
透過自我理解和理解對方,我們的心就會變得寧靜下來,就不會盲目地去攀緣或被攀緣,而且心中還會產生慈悲與寬容。這時,對方不僅無法投射憤怒,還可能會被感化。
取自《身體知道答案》
************************************
各位朋友,晚安:
「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你首先要保持和自己內在的連結。具體而言就是,你首先要把注意力抽回一部分放到你自己身上,去感受自己的身體,並保持一種身體和內在的平衡。」
剛好我今天就這個概念,跟一些朋友討論自我理解與理解對方的動作。有些朋友聽得模模糊糊,但有些朋友似乎感覺受用。
時時回到高我,那是一種對自己的關懷。關懷日深,內在的動盪就能趨緩,那會感覺充滿著愛。
身心的需要被看見,即便需要沒有被全然填滿,問題依然無解,但我們的躁動能稍稍平息。
祝願您,能好好覺知自己的身心狀態,那是內在平衡安穩的開始!
************************************
撫平你內心的鉤子
【文/ 武志紅】
一個朋友總是和她先生吵架,稍微瞭解一下他們吵架的細節就會發現,他們總是以「你……」的句型講話,這樣說不了幾句,吵架就開始了。
所以,我勸她,以後多用「我……」的句型講話。並且,我請她當場就她談到的一起事件做練習,試著用「我……」的句型,對想像中的丈夫講話。
她嘗試了一下說,做不到,她沒有辦法用這個句型講話。
「為什麼呢?」我說:「試著去覺察一下,看看有什麼東西阻礙著自己,讓自己無法用這個句型講話。或者說,如果用這個句型講話,自己會有什麼感受。」
過了一下後,她說:「每當用『我……』的句型講話時,就會感覺到很虛弱,相反,如果用『你……』的句型講話,會覺得自己力量強了很多。」
這種強,顯然是一種假象,是為了掩飾真實的虛弱感而製造出來的假象。
這個小故事,反映了我們為什麼愛用「你……」的句型。因為,當用這個句型時,就意味著,不是我,而是你,要為發生的一切負責。
***
多數憤怒的真相是恐懼
佛學稱,心的本質是攀緣。
這句話的意思是,我們的內心無時無刻不在忙著與其他事物建立關係。說這句話的哲人的本意是,因為心是如此繁忙,所以很難有純淨的時候。
在我看來,攀緣沒有什麼,關鍵問題是,我們會按照固有邏輯去攀緣,結果就陷入了心早就有的幻象,而不能如實地看待事物。攀緣的方式,用心理學的術語來講,就是投射與認同。我和你攀緣時,會將我心中的某些事物投射出去,如果你認同了,這個攀緣就成功了,我就和你建立了一個我的心所習慣的關係。
例如我這個朋友,她的真相是,她覺得自己虛弱,當面對她的家庭時,她會覺得沒有把握、沒有力量,而她不喜歡這種虛弱,於是使用「你……」的句型,理直氣壯地指責先生,假若她的先生中招了,便會產生一種虛弱感,覺得自己好像真的不行。
看起來,她的先生似乎沒有中招,相反也會用「你……」的句型說她,和她講道理,希望說服她聽自己的,或會找其他親人或朋友,向他們訴苦,你們看,這個女人多麼不講道理,希望你們能看在孩子的分上勸勸她。
使用「你……」的句型時,她會很憤怒,很喜歡指責他,而他則貌似非常堅定、非常講禮貌,總是在講道理,只是,他一樣使用的是「你……」的句型。這樣一來,他講得越漂亮、越像回事,她就越憤怒,因為他這樣講的意思無非你怎麼就這麼不通人性,不講道理,不考慮別人……聽上去,他講的似乎是有道理的,但他一樣絲毫不談自己,這也是將事情的全部責任推到了她身上,而她自然不能接受,於是會爆發出更大的脾氣。
如此一來,他和她的互動方式就是一個惡性循環,他們對彼此的火氣會越來越大,說的話也越來越難聽。
從火氣越來越大這一點來看,他們的投射都成功了。她試圖用「你……」的句型將自己的虛弱感投射出去,她成功了,他會產生這種虛弱感。但他和她一樣不喜歡這種感覺,於是也用「你……」的方式將這種虛弱感反投回去。他也成功了,她也會產生新的虛弱感,嚴重的時候,會覺得活著真沒意思,會想死,於是轉而用更劇烈的「你……」的句型攻擊他。
這個故事中的道理,其實也是大多數憤怒之所以會產生的道理。太多太多時候,我們的憤怒是一個假象,是為了防禦真相而製造出來的假象。
朋友惠是很容易憤怒的人。一天,在吃午飯的時候,她突然對婆婆產生了很大的憤怒,強忍著才沒發洩出來。她和我談到這一事件時,我問她:「這種憤怒產生之前,還有別的感受或情緒產生嗎?」
這是我在談話中常用到的技巧,很多時候,我們會認為,自己產生了某種情緒、感受或看法,認為事情就是這麼一回事,但假若試著去覺察的話,便會發現在這一情緒、感受或看法產生前,還有其他的感受產生。那個在第一時間產生的感受可以稱為原初感受,找到它,就可以發現問題的根本所在,而其他的感受、情緒或想法,多是我們自己製造出來防禦這個原初感受的。
聽我這麼問,朋友惠靜了下來,細細體會自己的感受,並發現,在對婆婆產生憤怒前,她有一種恐懼產生——她擔心婆婆不愛自己。
這真是很有意思的事情,本來是擔心婆婆不愛自己,卻迅速將這種擔心轉化成了憤怒,本來是渴望關係的親近,卻立即轉化成了疏遠。以問問你自己,當你過去產生某些憤怒的時候,是不是有同樣的心理轉變過程?
我認為,這個世界上的許多憤怒或攻擊行為,尤其是親密關係中的憤怒或攻擊行為,是一種假象,是用來防禦恐懼得不到愛而製造出來的。可以說,本來真相是渴求愛而又擔心得不到的虛弱感。也就是說,我擔心不配愛,卻立即轉化成了「你……」句型中的憤怒,表面意思是我才不在乎你,並向對方傳遞一個訊號你不配得到愛。
這樣一來,我們就將自己的虛弱感投射了出去,令對方產生了虛弱感。
***
他們這樣對你,是因為可以這樣對你
朋友嚴經常會因為所在的外商公司複雜的人際關係而焦頭爛額。
很有意思的是,他的人際衝突都源自和下屬的關係。並且,這些故事無一例外都有類似的邏輯:他很有耐心,沒有主管架子,充分考慮對方的需要,很講禮貌,但下屬對他越來越不尊重。
他幾次找我訴苦,聽多了,我也有些不耐煩,忍不住點了他一次:「他們之所以這樣對你,是因為可以這樣對你。」
「你這樣說是什麼意思?」他不解。
「我解釋說,每個人都喜歡做有用的事,而不喜歡做無效的事,如果你的屬下發現,他們可以不尊重你,那他們就會越來越不尊重你。也就是說,假若你只會使用耐心、沒架子、充分考慮對方的需要等方式對待屬下,而沒有一點厲害手段,那麼就是在教你的屬下對你不尊重。」
聽到這裡,他說明白了,但他覺得自己就是無法用厲害手段對待任何一個人,而他也認為,他正是因為一直使用這些讓別人感覺很好的方式才贏得了現在的職位,所以如果讓他放棄以前的做法,他會覺得很難。
「哦」,我趕緊說:「我沒有說要你放棄以前的做法,你的『讓別人感覺很好的方式』會在很多地方、很多時候很有效果,只是你只會使用這一種策略,未免太單調了一些,所以你可以在繼續使用這一方式的同時,再增加一種新的方式而已。如此一來,你就會靈活很多,而不是非要在同一棵樹上吊死。」
我這個朋友認識我很久了,但他不喜歡心理學,不喜歡聽很細緻的分析與解釋,所以我使用了以上語言。假若做更精細的分析,可以說,他心中先是有一個內在的、固定的對話模式:「我為你們考慮很多,你們能不能為我多考慮一點,你們這些自私的壞蛋,你們肯定不會考慮我的需要的。」
這個對話模式可以分成三個部分,即投射性認同的ABC:
A 即我為你們考慮很多。
B 即你們能不能為我多考慮一點。
C即你們這些自私的壞蛋,你們肯定不會考慮我的需要的。
可以說,嚴的好人形象是一個生存策略,是他希望透過這樣做而獲得更多的愛與認可,但是,他沒有信心,而且還有怨氣,就好像他早就知道,無論他怎麼付出、怎麼善良,都註定得不到更多的愛與認可。
當他的心攀緣時,就會將這個內在的對話投射到一種關係中,而對方也會不自覺地認同他的投射。
這就是說,他的屬下之所以不考慮他的需要,對他不尊重,其根本原因是他在教他們這樣做,而他隨之產生的怨氣,也是早就準備好了的。
和我們絕大多數人一樣,嚴的這種內在對話模式,首先是在他自己家中形成的,他在家中是老大,下面有弟弟和妹妹,父母一直疼愛弟弟和妹妹,並要求做一個盡責的大哥,但無論他做得多麼好,父母仍然是疼愛弟弟和妹妹遠勝於他,而且弟弟和妹妹好像也總是不領他的情,這讓他心中總是憋著一肚子怨氣。
每個成年人的人生,都是自己營造的,嚴的故事也不例外。假若我們懂得這一點,我們自然會更用心地去覺察,而覺察的句型自然會是「我……」,這個句式的意思就是我要為我的一切負責或我要發現我內心的祕密等。
***
如果沒有認同的鉤子
我們不僅要明白自己在玩投射的遊戲,而且要明白,別人也在玩這樣的遊戲,明白這一點,會幫助我們脫離一些可怕的攀緣。
用形象的說法來說,投射就好比一個人要去你家裡掛衣服,但你家裡必須有鉤子才能掛得上,而假若你根本沒有鉤子,他發現沒地方掛衣服,那他就會放棄。
山岡莊八的歷史小說《德川家康》中有一個傳奇的和尚,他年輕的時候自稱隨風,遊遍全日本,拜見了諸多大名,每到一個地方都會引起紛爭。四十來歲的時候,他明白這些紛爭是自己的心勾起的,深以為恥,決心改變這一點,並起了新名字叫天海。從那以後,無論他走到哪裡,用什麼語言說話,都不會再引起紛爭。
最危險的一次是他去勸說一方諸侯北條家。當時,北條家想對抗已基本統一日本的豐臣秀吉,天海想勸說北條家順應天下大勢,不要發起無謂的戰爭。他說的話很直接,幾次令北條家領主北條氏政不爽。如果換作別人,北條氏政早就喝令屬下殺死對方,但北條氏政發現,他就是對天海起不了殺心。
在我看來,這是因為天海既不投射憤怒,也不認同憤怒,所以他不會在北條氏政心中掛憤怒的衣服,北條氏政也無法在天海心中掛憤怒的衣服,憤怒也就無從生起了。
這是小說中的情節,似乎聽起來不可靠,但這種故事在生活中也是屢見不鮮的。
我的一個來訪者小蘇遇到一個瘋狂的追求者,他先是迷戀她,等發現怎麼做都無法得到她的垂青時,他向她發出了暴力威脅甚至死亡威脅,這令小蘇陷入了嚴重的恐慌中。這樣的威脅是很實在的,所以假若有人遇到類似的威脅,我總是建議必須給予足夠的重視。
但同時,我也會講前面給嚴講過的那個道理——他們之所以這樣對你,是因為可以這樣對你。
首先,小蘇應當明白這個瘋狂追求者的內在邏輯,他表現得很憤怒很強大,但這其實是一種假象,他的這種憤怒,是為了防禦他得不到所愛的虛弱感才製造出來的。本來,他自己產生了虛弱感,他不想要這種感覺,所以潛意識中想把這種感覺投射到小蘇身上。
假若小蘇產生恐懼,那就意味著他的這個投射成功了。因為每個人都想做有用的事情,所以這會促使他繼續進行投射。相反,假若她不認同這種投射,那麼他的投射也會自然停下來。
需要強調的是,不認同投射,絕不意味著還擊。通常,我們會認為,對付別人的憤怒與攻擊的方式,是給予更有力的還擊。事實並不是這樣的,因為還擊其實是意味著,他的投射還是發揮了作用,畢竟,我們通常是有了憤怒才會還擊,而憤怒之所以會產生,也經常是有恐懼感在先。
那麼該怎樣做呢?首先,小蘇可以去感受那種恐懼,既不要因為恐懼產生了而去還擊,也不必逃避這種恐懼,她可以很純粹地去體會這種恐懼。透過這個辦法,我們會發現,假若你只是很純粹地去體會某種感受時,這種感受最後會被化解掉,而這種感受背後所藏著的種種情結,一旦被發現也會消失。
其次,小蘇可以想像自己就是他,去體會他的心境。我深信,我們每個人的靈性都是相通的,當我們很投入地去想像自己是某個人時,我們真的會體會到這個人的感受。
譬如,我的另一個來訪者,她的父親非常暴躁,這經常給她造成很大的困擾。
一次,父親再次對家人發脾氣時,她放鬆自己的身體,並在放鬆狀態中去感受父親的感受,結果進入了自我催眠狀態,並發現本來很高大也似乎很強大的父親,在她面前變得越來越小,最後只有一滴淚水那麼大。
這次經歷讓她深深地明白,父親之所以透過暴躁的方式顯得那麼高大,是因為他那時感到非常無助、非常弱小。
透過自我理解和理解對方,我們的心就會變得寧靜下來,就不會盲目地去攀緣或被攀緣,而且心中還會產生慈悲與寬容。這時,對方不僅無法投射憤怒,還可能會被感化。
譬如,小蘇發現,當他再次對她發出暴力威脅或死亡威脅時,她基本上不再有恐懼產生了。結果,他的威脅越來越少,最後不再發出了。
***
隨時保持與身體的連結
史蒂芬.吉利根曾在他的課堂上講了一個可以應急的辦法。這個辦法是,無論身處何種情景,你首先要找到自己的中正點。
他的意思是,無論遇到什麼事情,你首先要保持和自己內在的連結。具體而言就是,你首先要把注意力抽回一部分放到你自己身上,去感受自己的身體,並保持一種身體和內在的平衡。
吉利根一直在修習日本的合氣道,而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自己的中正是合氣道練習中的一個基本原則。
譬如,合氣道的黑帶級別中會有這樣的練習:你進入一個房間,房間內同時有幾個人襲擊你,而且房間內還有一些紙貼在牆上,紙上有字,你不僅要成功應對幾個人的襲擊,同時還要把這些字記住。
要做到這一點,你就必須保持自己的中正,無論處於什麼狀態,你都對自己的身體和內在有很好的覺知。
通常,我們一遇到襲擊這種劇烈的投射,心會一下子縮緊,而我們的注意力很容易會被對方投射過來的巨大情緒力量所吸走,於是就成了一個自動反應機器,被對方的強烈投射所控制了。
要避免這種情況,極為重要的一點是,你不是去更努力地注意對方,而是先把相當一部分注意力放到自己身上,感受你的身體和內在的感受,和你的身體與內在保持一種連結。這時,你就像太極拳高手一樣,對方怎麼用力你都不會失去平衡。
據我所知,頂級太極拳高手對自己的身體有可怕的覺察力,哪怕僅僅是蒼蠅落在身上這麼大的力道,他們也會對其性質、方向等種種力的特性在第一時間有很準確的感受,而這種感受是透過他們自己的身體實現的。這意味著,他們比對方還清楚其力道,於是就可以很好地將其化解掉。
這種境界也許太高了,但你真的可以把這個當作原則去試試,無論遇到什麼情形,首先將注意力抽回到自己身上。
.
以上文字取自
身體知道答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50295
.
5/2 台中免費公益講座_如何陪伴與傾聽孩子的情緒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853315441996/
5/15 台北免費公益講座_談家庭衝突調適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266384843569683/
5/30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89917322447609/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對談重點:
一、為何會人會戀愛成癮?到底是怎麼上癮的?
二、上癮了,該怎麼辦?分手就能解決問題嗎?
三、要怎麼判斷一段關係,適不適合自己?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提升你的心理免疫力》~駕馭壓力的五大策略
課程連結:https://pse.is/wj5xx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_YT1fDZYmTc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wugyq
【關係探索工作坊】用隱喻鬆動卡住的關係,讓愛流動~2021/05/15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666
【2021/05/23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5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啟動接觸、開啟話題,你需要有一顆願意欣賞的心
課程連結:https://pros.is/SPQZ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3hUVtIhDZE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QWLR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MyMusic收聽:https://reurl.cc/Grb5X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CIwWDVe80Y/hqdefault.jpg)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對談重點:
一、當人遇到網路霸凌,常有爆瘦、掉髮、情緒低落等等反應,為何人受到批評,就會有壓力?
二、在螢幕後面批評的人,他們背後可能有的心理動力會是什麼?
三、被人「批評」怎麼思考或應對,會比較健康?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僅剩五位名額)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 8/2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第六期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s://pse.is/NE3QN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5ytZWOgUY-k/hqdefault.jpg)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2020/4/3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2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對談重點:
1、為何男生想提醒女生,但女生聽起來都像指責?女性對男生的害怕。
2、女人生了孩子,想重返職場為何那麼難?
3、成家生子聽起來好可怕,好多壓力,難道就不選擇了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jHCxynjw-kA/hqdefault.jpg)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電子書 ::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 的推薦與評價
讀書心得分享網站,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pdf,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ptt,自我中心心理學,在乎別人的感受,在乎自己,在乎別人的眼光,在意別人的眼光心理學, ... ... <看更多>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ptt】[心得]情緒勒索 - 健康跟著走 的推薦與評價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ptt:[心得]情緒勒索-看板book-批...,第二是「勇敢」,情緒勒索一詞中提到情緒這兩個字,代表對方在勒索你的情緒,勇敢反抗勒索、勇敢 ... ... <看更多>
在乎別人是對自己的情緒暴力心得 在 [心得] 情緒勒索-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圖文網誌版:https://reurl.cc/V6vM35
網誌中有許多商管、心理、哲學書籍推薦,歡迎來逛逛多多支持^^
==============================本文開始=================================
書名:情緒勒索 - 那些在伴侶、親子、職場間,最讓人窒息的相處
作者:周慕姿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17/02/02
每個人都說你”應該”怎麼做,如果照著每個人說的去做,我會變成怎樣的人?
先大力推薦一下這本書,本書內容筆者是邊看邊點頭,有心中的結一個個被解開的感覺
,心裡感到十分暢快。
這本書對現代很多人都非常實用,我們在生活上會遇到很多壓力,這些壓力除了來自事情
外更多是來自於人際關係,如何控管好自己的情緒是一個大課題。
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情緒勒索者也可能成為被勒索者,不論是哪一方都不好受,看完本
書對情緒勒索會有不同的看法,心態調整過來心理會舒服很多,過去我們沒辦法時就會透
過情緒紓壓,但本書教我們調整心態理性紓壓,當我們更會處理情緒勒索的狀況,心情愉
快很多。
在工作上筆者也很常碰到這樣的問題,因為想要維持辦公室工作氣氛,對於別人的要求或
爭執都是和諧處理,哪怕這件事情跟我無關,筆者也會扮演居中協調的角色協助同事找到
解決方法,當然能者多勞,做事方法受到不少肯定,但漸漸地大家有事情都找你協助,即
便手上已經一堆事情要處理,旁邊還是隨時會有人插進來問問題或尋求協助,不幫忙還不
行,不幫忙同事會帶情緒的哀求甚至憤怒,這個便是職場情緒勒索的一個範例。
在生活上我們時常聽到很多人給我們建議,不過這些建議真的是為我們好嗎? 還是說這些
建議是站在別人的角度出發認為我們應該要”配合”?
不論在工作、友情或親情上我們都會面臨很多人與人的互動,當個好好先生的你體貼大家
的情緒,幫大家做很多不是你該負責的事,為的只是安撫對方的情緒或證明自己的價值。
書中提到兩點
1.自己的價值該由自己定義,首先從重視自己開始
2.你不該為別人的情緒負責,你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會被情緒勒索代表我們重視別人的情緒大於自己的,別人的話語讓我們覺得我們”應該”
這個做以符合別人的期待,但那並不一定是我們的想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重視自己
的想法,好好的思考該如何下決策,決策權其實一直都握在自己手上,如果習慣於別人怎
麼說就怎麼做,長期忽略自己心中的想法,當有不同想法時沒辦法勇於表達,自然而然會
被情緒勒索,喪失自己的價值感,因為一直是盲從,別人叫你往東就往東,往西就往西,
不論別人或自己都不會尊敬你。
想擺脫被情緒勒索的狀況,首先要先有自己的「想法」。有時對方會用很緊急的態度要你
協助,好像這件事你也要負責一樣,在急促的詢問過程中我們通常會快速答應,久而久之
對方認為此法奏效便不斷用這種方式交代你做事情,這時候我們要做的事就是讓狀況緩和
下來,也就是”拖延”,拖延並不是指不處理事情,而是讓我們腦袋有時間充分思考判斷
狀況並做出決策。為什麼我要在都還搞不清狀況的情況下做事? 我該為我做的事情負責,
所以我當然要搞清楚整件事情的狀況。
第二是「勇敢」,情緒勒索一詞中提到情緒這兩個字,代表對方在勒索你的情緒,勇敢反
抗勒索、勇敢拒絕別人、勇敢提出不同意見、勇敢面對自己的情緒為自己發聲,唯有讓對
方知道你自己的想法才有可能擺脫情緒勒索,如果連自己都不重視自己的想法跟情緒,那
麼誰會在乎?
在反抗過程中難免遇到對方憤怒的情緒,書中提到「情緒界線」,你該為自己的情緒負責
,但不該為別人的情緒負責,別人憤怒那是他的事情,你不該為了讓他消火而去討好、取
悅他人。
情緒界線是可以調整的,某些事情確實是因為自己做不好導致別人的情緒,這種跟自己有
直接關係的當然要負責任,某些事情是間接導致,並非是自己造成,情緒界線範圍大小就
看事情的重要性及自己扮演的角色決定。
【書中結錄】
在貶低我們之後,他們可能還會使用一些話語,與貶低我們的話語交錯進行。
我是為你好。
我這麼照顧你,你居然不聽我的話。
我這麼賞識你,你讓我失望了。
你不按照我想要的做,難道你不愛我嗎?
P.59
當你被貶低時,你會感覺自己糟糕、覺得自己不好…..而為了讓自己好一點,情緒勒索者
放出的餌,就是:
「只要你按照我的要求/方式去做,我就會肯定你。」P.58
情緒勒索者總是在提醒我們:我們的人生有「責任與義務」去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樣才顯
得我們「夠好」。P.60
唯有自我價值感提升,才是讓你能夠不再深陷「情緒勒索」的護身符。P.97
《脆弱的力量》中提到在「永遠不夠的文化」中,人類的「匱乏感」會特別的強,為了減
輕因匱乏感產生的焦慮,我們感到自卑,所以我們學會比較,甚至抽離自己的情緒……我
們學會不要太過認真投入一件事,或是表現得太過在意一件事,因為「認真就輸了」,因
為那不夠酷。P.125
我們「抽離」,避免讓人覺得我們在意什麼。如此,就算沒有到那些目標,至少,我們還
保有「面子」。P.126
你不該犯錯,你需要完美
「必須變得更好,甚至追求完美」的壓力下,犯錯也就顯得更加罪無可恕。P.127
那個「可能犯錯的自己」,其實是最真實而勇敢的,那個「完美的自己」,是一個符合社
會期待,戴著面具與盔甲的「假我」。P.130
「追求完美,不允許犯錯與失敗的文化」,也使得我們失去創新的勇氣與能力。
我總是擔心自己對不起別人,但是,我對得起自己嗎? P.137
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感? 你只要練習「重視自己的感受」就好。P.138
當我們不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時,別人可能並不曉得我們需要什麼,而「忽略」就成為
理所當然的事。
我人生的目的,不是為了滿足別人的需求,而是為了滿足我自己的需要。
我的人生,應該由我自己選擇。P.265
別忘了,你是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人。P.26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73.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592925441.A.19A.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