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認為,國會存在四大問題
🤜政務官沒有民意基礎、民意代表沒有執政經驗
一般來說,會談到總統制與內閣制,源於憲法採行雙首長制的設計。但是經過修憲後,現今的總統有權無責、行政院長有責無權。但我更在意的是另一個情況,我們的政務官都是有治國的技術、但是不接地氣。而我們的民意代表,無論是立委或議員,有民意基礎、可是沒有經過行政體系的訓練,不懂得怎麼治國。
我看到現在台灣的政治人物出現了這個二元的對立,其實解決這件事情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政務官要下去參選,來得到民主社會中最重要的民意基礎。而要走民代這條路線的人,應該要有好的學經歷、在社會上有一定成就,再出來參選。這樣我們才能讓未來的政務官與民代、要治國的這群人,素質提升又同時具有民意的基礎。那這個就只能用內閣制去改革,所以我比較贊成的是內閣制。
🤜立委選區比議員更小,里長型立委層出不窮
我們國家的法令,時常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沒有完整配套。國會席次的組成,是由『選區』乘以『每個選區的席次』得出來的。現在113席選區就分兩種,不分區立委與區域立委。不分區34席拉出來,區域有79席。79席裡面又再拉出6席平地原住民和山地原住民,我們剩下73席。但是這造成什麼結果?
73區算下來,等於約每30萬人出1席立委。這代表我們每一席立委,民意基礎相對較低。以我所在的新北市或台北市為例,立委的選區比市議員還小。大家都在嘲笑「里長型立委」,立委跑得比議員還勤、注意的事情比議員還小。立法委員是選出來做國政、審國家的預算,不是審市政府的預算,更遑論大家希望立委或是國會的素質要提升。現在就這個選區結構,怎麼能讓立法委員的素質提升呢?
🤜國會席次不足
現在立法院有8個常設委員會加4個特別委員會,平均一個委員會10-11個委員。扣掉每個委員會有1個召委、再扣掉委員要跑行程或是出國考察,有幾個立法委員可以在國會裡面開會?若是要改成內閣制,立委還要兼部長,如果沒有合理地增加立委席次,行政、立法體系可能因缺人而難以運作正常化。
🤜大黨把持國會,多元聲音不見
但是如果要增加國會席次,「每個選區當選席次」沒有變,每一個選區所代表的人口基數會更低,更會選出里長型的立委。解決的方式應該是增加不分區席次,再配合政黨門檻比例的降低,才是推動國會改革的正確方向。
現在的政黨不分區立委,政黨得票要超過5%才有資格分席次。如果降到3%、甚至2%,小黨就很有機會在不分區拿到席次。5%的政黨門檻讓大黨有恃無恐,不分區容易淪於政治分贓。下修門檻除了有利於小黨的生存之外,小黨能分走席次才是真正讓大黨願意對不分區名單負責的外在壓力,「這樣大黨就會開始有危機意識,慎選不分區名單。
在內閣制的精神下,本來就是希望政黨在國會裡面有多元聲音。大的黨派和小的黨派合縱連橫,大黨受到小黨的威脅,也必須要推出更好、更優秀的不分區名單,而不是像現在,只要在中常會喬一喬、派系利益講一講,進安全名單就可以繼續做立委。
👉提出「大選區三席制」👈
先前提到,如果區域立委30萬人選一席,有可能選出里長型立委。但如果大選區多名額,也會鼓勵候選人走向偏激路線。可是如果100萬人的選區、選3名立委,就必須有一定的專業和知名度,而且要打國家層級的議題,才會得到大家的青睞。在這種情況下,既能保證不會被兩大黨把持,還能確保走中間務實的道路,又給第三勢力或是小黨一個空間。
舉例來說,黃國昌委員可能在單一選區兩票制下比較辛苦,可是在100萬人選3席的情況下,他有非常高的機率當選,還是可以做全國性的立委,不用做里長型的立委。大家當然希望國會的立法委員都像黃國昌委員一樣認真,那我們的國會素質是不是有所提升?
——————————
這是我對國會的觀察,以及改革國會的目標。未來若能進入立院為大家服務,這將是我最關注的議題之一。
#相信李縉穎台灣一定贏
#改變台灣從土三開始
#讓土城三峽年輕是現在縉行式
#國會正常化
立法委員 黃國昌
專訪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o7fjySzvdw&app=desktop
土城議員當選名單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過夜猜謎大揭密
文/三民惟新 陳柏惟
昨天的好過夜猜謎好像太困難啦,都沒有人要猜猜看,這邊只好直接公佈答案:這座迷你台灣位在湖內區,名字就叫:
#喜樂島
咦?喜樂島不是電視上一堆老頭創辦的活動嗎?跟高雄有什麼關係呢?
沒錯,這「喜樂島」就是那個「喜樂島」,如此取名,和島主的信仰不無關係,三十多年來,他始終不間斷的推動台灣獨立運動。這個人就是:
#郭倍宏
說到郭倍宏,大部份人首先會想到的是他民視董事長的身份,接著,可能還有台灣史上最具創意的抗爭活動,也就是被外媒形容為「忍者」郭倍宏,或「蝙蝠俠」郭倍宏的金蟬脫殼記。
➡️從中國國民黨員到台獨聯盟主席
郭倍宏出生於1955年,他的人生,本一路順遂,高中時就和當時許多學生一樣被中國國民黨入黨,台大土木系畢業後,擔任預官,接著結婚,1980年和太太一起赴美留學。這種「來來來,來台大;去去去,去美國」的人生,卻因他出國前的一件大事而有了改變。
1979年12月10日,高雄發生美麗島事件,接著進行的逮捕與審判,將黨外重要人士幾乎一網打盡,這件事讓郭倍宏對中國國民黨起了懷疑,再加上留學時「中國學生會」的種種小動作和「撕海報事件」,讓郭倍宏極為反感,乃四處串聯台灣同學,逐漸形成全美台灣同學會。並於1983年參與創辦《台灣學生》雜誌,與李應元成立了台灣學生社,郭倍宏當選社長。更在次年當選台獨聯盟美國本部主席。
1989年,郭倍宏拿到土木博士學位,當時台灣已經解嚴,但黑名單仍存,許多海外異議人士紛紛故意闖關回台,挑戰中國國民黨的威權統治。
➡️台灣史上最浪漫的抗爭活動
11月19日,立委候選人盧修一和省議員候選人周慧瑛公開宣布,台獨聯盟主席郭倍宏將出席三天後的造勢晚會,更發表郭倍宏的公開信,向中國國民黨嗆聲「國民黨違法剝奪返鄉基本人權.....謀求自由幸福的生活環境,主張台灣獨立」。
消息一出,懸賞獎金新台幣220萬元通緝郭倍宏的當局大怒,軍警團團圍住中和體育場造勢會場,通往台北市的橋樑都布有軍警臨檢攔查。
時間一到,燈光暗下,郭倍宏依約突然現身在講台上,高呼這次闖關回台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推翻國民黨,建立新國家」,演講一結束,台下警察已準備逮捕郭倍宏,但接著郭倍宏拿出黑底反白寫著「黑名單」的面具,全場上萬觀眾也配合帶上一模一樣的紙面具,郭倍宏於眾目睽睽之下,消失在人海中,警察封鎖道路,對所有出場車輛一一攔檢整晚,竟然也未查到。
而後郭倍宏偷渡出台,還發佈多張在全台各地笑瞇瞇和警察的合照,氣死了中國國民黨情治機關,行政院長李煥甚至對媒體公開宣稱郭倍宏是首謀叛亂犯,如果抓到了最少要判無期徒刑,要在牢獄中度餘生。可說是民主運動中最傳奇的篇章。
郭返美後,到處鼓吹海外黑名單人士一起返台挑戰中國國民黨政權,並再次於1991年8月,直接大搖大擺搭機到桃園機場「邀請」中華民國逮捕。面對「十大通緝要犯」送上門來,當時警方第一個反應不是趕快抓人,而是決定把郭秘密遣送回美國,避免「幫台獨宣傳」。
當郭倍宏早就找來媒體,在機場抗爭,眼看事情曝光,警察只好「勉強」把郭直接送入土城看守所,以叛亂罪起訴。途中幾次開庭,郭倍宏一語不發,主要是他認為自己要抗爭的是整個國家的體制,法官不是抗爭的對象,到後來開庭連檢察官都不來了。
在郭倍宏坐牢期間,民間要求解除黑名單,修改刑法一百條的聲音越演越烈,台大林山田、李鎮源、陳師孟、瞿海源等教授聲援抗議,九個月後郭倍宏獲得釋放,台獨聯盟也如他聲稱順利回台生根。
隨著「郭倍宏旋風」吹起,體制外抗爭獲得初步成果,郭也步入政壇,加入民進黨爭取1993年台南市長提名,然而,在初選中郭因抗議「人頭黨員」等弊端,脫黨以無黨參選,最後在兩藍兩綠的競爭下,中國國民黨施治明當選,他任內涉及多起弊案,最有名的就是海安路弊案,下台後入獄多年,從此中國國民黨永也遠失去台南市。
➡️脫離鎂光燈的二十年
1993年後,到2016年出任民視董事長,約二十年間,郭倍宏在主流媒體政治版上逐漸銷聲匿跡,這段時間他去了哪裡呢?
原來,郭倍宏在重獲自由後,多次助選抬轎都成功,自己競選卻失敗,他認真思考,曾考慮入神學院當傳道人,但最後還是決定重回土木專業,找來幾個美國留學的博士朋友共同創業,從大地工程師做起。
創業前幾年,事業並不順利,當時台灣歷經東南亞金融風暴,第一次房市泡沫破裂,郭倍宏多次面對跑三點半調頭寸的日子。但他經營的「宏舜開發」和「宏昇營造」,從港口、廠房、學校、醫院...逐漸累積口碑,獲得多次「國家建築金質獎」全國首獎,事業日益壯大。
他蓋的建築裡面,住宅比例相當少,唯一一棟住宅大樓,就位於高雄美術館附近,禮聘現已過世的1985年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Hans Hollein設計規劃。特別的是,完工之後一樓開放空間還立有台灣形狀雕塑,並命名為南榕廣場,開放公眾參觀休憩。對比言必稱「92共識」,期盼中資來台炒房的大部份建商,真是有非常大的差異。
說了這麼多,終於要回到我們的謎題了。
➡️用青春築一座喜樂島
「喜樂島」,正是郭倍宏打造的秘密基地,提供建築事業體的員工休憩之用,據某位曾經秘密潛入喜樂島的長輩表示,有間房間放滿了郭倍宏收集而來的獎盃:國家建築金質獎、玉山獎、美國綠建築LEED金牌奬....還有不知道什麼的一整排。
在郭倍宏衝撞黨國體制的傳奇過後近三十年,再組 喜樂島聯盟,堅持台獨的理念延續不變。4月7日,喜樂島聯盟特別挑在高雄舉辦成立大會,如果你知道「喜樂島」就在高雄,這樣的選擇應該就更顯合理了。我想在他潛沈商界二十年間,當他看著湖內魚塭裡的白鷺鷥飛起,心中還是不忘著當年的夢想吧。
#高雄 #台灣獨立
工商時間:4/7(六)早上九點至十二點,郭董將在鹽埕區的國際會議中心,會同李登輝、彭明敏、張俊雄、游錫堃、陳奕齊、(*阿扁與昌神未定),由人民出聲,由高雄出發向國際宣稱台灣是台灣人的台灣,筆者也邀請大家來參加,就像爸媽輩的去參加街頭運動或宣講,可能是台灣史上一場最大規模的政治藝術行動,誠摯邀請。
土城議員當選名單 在 彭文正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Yating Mila Chang 臉書提醒了我「政經看民視」歷史上的今天,要介紹一個曾經是國際媒體焦點的事件。我把這篇文章摘要如下:
這件事要從1986年9月底民進黨建黨說起,同年11月就發生了桃園機場事件,此後「海外黑名單」陸陸續續闖關回台灣,在1988年到1992年間甚至形成一股浪潮,許多人不顧性命、不計後果,前仆後繼要回來台灣。
其中有一位郭倍宏,就是現在民視的董事長,他是海外台獨運動領袖、蔣經國時代的「黑名單」異議份子,也是郝柏村認證的「叛亂份子」,國民黨政權總共對他發出過12份通緝令,就跟古代皇帝發出十二道金牌召你面聖,其實就是要殺你一樣。
台大土木系畢業到美國唸博士的郭倍宏,31歲時當選「台獨聯盟」美國本部主席。當時在海外的台灣人只要稍微關心台灣,就有很大可能被列為黑名單,更何況直接出任台獨組織的負責人。
1989年10月,郭倍宏成功從美國闖關入境台灣,國民黨立刻懸賞220萬通緝他,還出動上千名軍警荷槍實彈進行全台大追捕,每個警察均人手一張郭倍宏的照片,不過整整一個多月舖天蓋地,還是抓不到人。
沒抓到就算了,郭倍宏還非常高調地跑去參加民進黨第四屆全代會,還很過分地站在七位台南縣警察的旁邊,拍了一張認證照,許多候選人立即把這張照片製作成選戰文宣,因此當時的人都說他「耍得警方滿面全豆花」。
國民黨重賞之下竟無勇夫,郭倍宏和所有幫助他的人,把國民黨八大情治系統耍得人仰馬翻。
27年前的今天,1989年11月22日三合一大選開始的第一天,在台北縣中和體育場,尤清參選台北縣長、盧修一參選台北縣立法委員、周慧瑛參選台灣省議員的聯合造勢演講會,郭倍宏三天前透過媒體預告將會出現在現場。
現場當然人山人海,郭倍宏的家人也到現場,等待他的出現。
當今高雄市長陳菊在現場高唱著令海外遊子心痛的「黃昏的故鄉」,曲子一結束,郭倍宏如約現身對著上萬名熱情群眾演講。
他說,他不惜一切闖關回台灣的目的,就是為了十個字:「推翻國民黨、建立新國家」。
國民黨動用軍警在會場四周埋伏包圍,準備在晚會結束後立即逮捕郭倍宏,當時行政院長李煥宣稱郭倍宏是叛亂首謀要犯,逮捕後將以無期徒刑或死刑的法條起訴。
正當晩會宣布散會的時候,燈光突然滅了,現場數以千計的民眾都戴起寫著「黑名單」的黑色面具。等於幾千人都自稱是黑名單!哪個才是郭倍宏?!群眾們喧嘩著,掩護他的行蹤,因此郭倍宏順利「金蟬脫殼」,輕鬆「走」出重圍。
國民黨雖將懸賞金額加倍,但依然沒用,郭倍宏幾天後竟在風聲鶴唳的搜捕行動中再度突圍闖關返美,並於洛杉磯國際人權日活動現身,使國民黨承認完全的失敗!由於晚會現場同時舉行國際記者會,加上這個事件的傳奇性,自然引起國際媒體的爭相報導,日本NHK電視台直接稱郭倍宏為「忍者」,美聯社、路透社用「蝙蝠俠」來形容,台灣媒體則以「大衞魔術」來描述整個事件。
兩年後,隨著台獨聯盟遷回台灣運動,郭倍宏率先返台,於機場第一個被捕入土城看守所;1992年5月,因為刑法第一百條叛亂罪的修改,得到釋放。
土城議員當選名單 在 新北市第4屆市議員選舉第8選舉區候選人公辦政見發表會(1-9號)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新北市第4屆市 議員 第8選區公辦電視政見發表會(1-9號)#新北市# 土城 #樹林#三峽#鶯歌#市 議員 #政見. ... <看更多>
土城議員當選名單 在 美眾院外委會主席麥考爾:如果中國犯台美國可能派兵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Michael McCaul)接受福斯新聞頻道(Fox News)訪問時指出,如果中國侵略台灣,美國可能派兵保台。 ... <看更多>
土城議員當選名單 在 我是土城人- 新北當選名單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新北市議員當選名單年輕世代崛起- 政治- 自由時報電子報. 新北市選舉委員會今天凌晨1點多完成開票作業,新北市議員應選66席,國民黨當選33席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