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
-不知道怎麼做人生決策?善用理論趨吉避凶
#100天主題式閱讀分享
#個人成長類
012/100
▍Why:這些商學理論如何讓我們樂在工作?
生活中總得做許多決策,而我們做決策的依據是什麼呢?
也許不知不覺把一些商學理論運用在生活中了,例如機會成本...等。
商學理論其實是種生活通識,善用各種理論,是可以預判和策劃自己人生各領域,讓自己生活變得更好。
但該怎麼去運用呢?而作者破壞性創新大師克里斯汀生又怎麼去談這些呢?
▍How:好的理論幫助我們預測未來
這裡有個很重要的觀念是-
「理論的價值在於,有實際經驗之前,就可以利用理論得知未來。」
因為有時候,從經驗學習代價太大,例如:
我們不一定要結好幾次婚,才能知道怎麼經營婚姻;
我們不一定要在職場浮沉很多年,才能知道怎麼經營職涯。
我們都可以透過前人驗證留下的理論,預判未來情形。
這個感覺挺像之前念書時,參加學校舉辦的團體諮商活動,
有個國文系男孩說可以叫他「奈魚」,原因是
他想當奈何橋下的一條魚,看盡其他人的生命經驗
不必親身經歷所有,也能明白以及做為借鏡。
而這邊跟大家分享,在接受一項新工作前,我們可以怎麼做決策呢?
有三個步驟我們要去執行:
一、以終為始思考目標:
首先「以終為始」的思考是一定要的,這萬法不離宗,
要先知道我們未來的目標是什麼?
二、該如何完成:
確定目標之後,我們要開始思考,如果要達到期望,
別人必須做什麼?或跟我配合什麼?把能想出來的都列出來。
三、驗證假設:
最後問問自己,如果要達到目的,那些假設必須成真?
而這些是我能夠控制的範圍嗎?
▍What:在接受新的工作前,先列下所有假設
例如我今天有好幾個offer,那我到底要選哪一個?
其實要看我們自己的人生規劃。
假設我的目標是三十歲前成為老闆幕僚,接著,我就要思考,
要去的公司必定符合以下假設:
1、組織規模小,氛圍彈性平等
2、重視專業過於年紀及資歷
3、他們重視HR的功能(因為我就是HR阿...)
所以,不管是要考慮轉職還是手上有好幾個offer,
或者同時有不少曖昧對象(?)
想想自己的目標是什麼,再思考要達成自己的目標,
有哪些假設必須成真?
層層刪去後,會得出最合適答案的。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XXY_Animal of Visio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梗你報新聞】2020-SEP WEEK 4 蹤報導:阿湯哥明年上太空 / 黑亞當鷹俠 彼得潘小叮噹 演員確定 / 竹內結子驟逝 . ▶ 收看YouTube(單篇)影片: https://youtu.be/t4jqtNRs51I ▶ 收聽完整 PODCAST內容(長版)收聽: https://o...
團體諮商活動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梗你報新聞】2020-SEP WEEK 4
蹤報導:阿湯哥明年上太空 / 黑亞當鷹俠 彼得潘小叮噹 演員確定 / 竹內結子驟逝
.
▶ 收看YouTube(單篇)影片:
https://youtu.be/t4jqtNRs51I
▶ 收聽完整 PODCAST內容(長版)收聽: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fpdocbppqib0800zsvobvko
.
追蹤報導 / 快訊
01. 湯姆克魯斯預計2021年上太空
現年58歲的湯姆克魯斯,年初才傳出準備和SpaceX、NASA合作,打算前往國際太空站拍電影;年中才確定導演為曾合作過《明日邊界》《美國製造》等電影的道格李曼,上週Space Shuttle Almanac在推特上公布了2021年前往國際太空站資訊,名單上居然出現了湯姆克魯斯和導演 道格李曼的名字。這意味著2021年這部電影即將成行,完全沒在開玩笑!
.
02. 奧迪斯霍吉出演《黑亞當》鷹俠
前陣子才傳出由巨石強森所主演的DC超級英雄電影《黑亞當》,當中的鷹俠一角可能看中曾演出《泰山傳奇》的亞歷山大史柯斯嘉,上週才又確定鷹俠一角將由今年初演出《隱形人》的非裔演員 奧迪斯霍吉所擔綱演出。而鷹俠也是DC漫畫世界中的「美國正義協會」(JSA , Justice Society of America) 重要成員,或許《黑亞當》這部電影也將帶出正義聯盟後,另一個知名超級英雄團體。
新聞連結:https://pros.is/w4wvv
.
03. 亞拉莎希蒂出演《彼得潘》小叮噹
迪士尼真人版電影《彼得潘與溫蒂》近期陸陸續續確認卡司,上個月確定由裘德洛出演虎克船長,澳洲新生代演員 亞歷山大莫隆尼主演彼得潘、蜜拉喬娃維琪的女兒 艾薇安德森則飾演溫蒂一角,上週則又進一步確定由非裔女星 亞拉莎希蒂 出演精靈小叮噹。這是迪士尼繼《小美人魚》真人版,第二個啟用非裔演員飾演原本是白人角色。
新聞連結:https://pros.is/tgeum
.
04. 日本笑顏女王 竹內結子猝逝,享年40歲
曾演出《午餐女王》《冰上悍將》《現在很想見你》奠定日本演藝圈地位的日本女星 竹內結子,因為笑口常開的正面形象,有笑顏女王的美稱;上週驚傳在家中自殺,享年40歲;據了解,竹內結子於9月27日與現任丈夫 中林大樹用完晚餐後獨自上樓休息,後被中林大樹發現在衣帽間上吊自殺,後送醫不治。目前竹內結子的自殺原因仍有待釐清,此消息一出也讓不少演藝圈好友,國內外新聞圈,以及粉絲們震驚不已。
【珍惜生命,自殺不能解決問題,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若須諮商或相關協助,可撥衛福部專線「1925」、生命線專線「1995」或張老師服務專線「1980」。】
.
05. 萊恩葛斯林閒不下來,與大衛雷奇合作出演動作特技演員
今年萊恩葛斯林從年初開始,便傳出不少即將開工的電影計畫;不論是與環球合作推出的新版《狼人》電影、與羅素兄弟合作的Netflix諜報驚悚電影《The Gray Man》,以及《絕地救援》作者安迪威爾為出版的新書《Project Hail Mary》電影改編,現在又傳出他將與《捍衛任務》導演之一的大衛雷奇合作,主演一部有關動作特技演員的電影。但值得一提的是,大衛雷奇近期在結束《死侍2》《極凍之城》《玩命關頭:特別行動》等電影後,即將展開電玩改編電影《全境封鎖》以及布萊德彼特主演的日本小說改編電影《子彈列車》拍攝工作,這項和萊恩葛斯林合作的電影,似乎還需要等上一段時間才能問世。
.
.
.
大家看到這五則追蹤新聞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分享與我們討論唷!
.
.
新聞編輯:Jericho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f2HdIoWMM0Ip4VtXd35gRQ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
https://www.facebook.com/FILMemesTW
**************
歡迎加入【 有梗電影俱樂部 】臉書社團,不錯過任何電影實體聚會與活動喔!(需回答問題審核)
.
也別忘了按讚追蹤更多不同平台內容唷!
📣 PODCAST:https://open.firstory.me/user/xxymovie
📣 YouTube:http://pcse.pw/9ZNYT
📣 IG:xxy_djfishmb
📣 XXY @方格子 https://vocus.cc/user/@XXY2018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萊恩葛斯林 #大衛雷奇 #竹內結子 #湯姆克魯斯 #彼得潘 #黑亞當 #鷹俠 #DavidLeitch #RyanGosling #TomCruise #PeterPan #hawkman #BlackAdam
團體諮商活動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團體諮商活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與孩子,談心:26堂與孩子的溝通課」介紹
訪問作者:邱淳孝
內容簡介:
沒有人生來就會當父母,
想要了解孩子,
就必須重新認識自己
讓我們一起重回孩提時代,
找回愛的能力,
身為父母不再只是一種責任,
更是一種享受
享受與孩子攜手共度的每一步旅程……
這是一本獻給新世代父母的教養書,
最符合人性且最實用的親子溝通方式,
送給每一個孩子,也送給曾是孩子的每一位大人。
親子教養這門功課上,父母要做的事情
不只在「覺察」孩子的思考行為是否得當,
更不在「如何整治」孩子,
而是身為父母,怎麼「站穩自己的腳步」。
理解孩子表面行為背後的困境與目的,
才能「對症下藥」,找到對孩子及家庭最好的溝通法。
作者介紹:邱淳孝
為《情緒勒索》所屬心曦團隊諮商心理師,中崙諮商中心、楊孟達身心科診所兼任兼任心理師,曾經擔任成德國中、陽明高中專輔教師,及台大心輔中心、開平餐飲學校、喬治商職、天使心……等輔導員,現為失戀花園作者。
曾接受家族治療(若水學堂)、完形治療、心理劇、阿德勒、李侖存在主義無結構團體治療等訓練,專長家庭治療、親子教養、存在主義無結構團體、性別議題、同志議題及自我成長、情緒困擾。並應邀以「家族治療及阿德勒取向——應用於親子教養(情緒困擾、提升自主等)」為題,舉辦演講活動。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七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天亮就出發」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sgo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團體諮商活動 在 【活動】心靈成長活動:心理測驗+小團體介紹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製作單位:國立中央大學學生事務處 諮商 輔導中心策畫編輯:閔肖蔓專任 諮商 心理師伍翊圻實習 諮商 心理師潘昱程實習 諮商 心理師陳婉容實習 諮商 心理師 心靈 ... ... <看更多>
團體諮商活動 在 團體諮商26個重點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4.既然是團諮就不是個諮,團諮不是在團體內進行個諮; 綜合活動課也不等同團諮,藝術治療、排卡、美勞、心理劇、團康雖然都可能出現在團諮部分內容裡,各個專業有其基本論述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