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dcast / #美食關鍵詞 /
大家覺得台灣菜是什麼?如果你要向外國朋友介紹台灣菜,你會怎麼說?是不是覺得,好像有點一言難盡?
不像壽司之於日本、泡菜之於韓國、披薩之於義大利,提到台灣的食物,好像可以拉拉雜雜講一大串,從珍珠奶茶、鳳梨酥講到小籠包、牛肉麵,都還沒辦法決定一個形象鮮明的代表。這集我們就要來聊聊「台灣菜是什麼」這個大哉問。
Liz 請到一位非常適合聊這個題目的陳玉箴老師,她做台灣菜的研究做了很多年,最近將過去的研究論文出版成一本書《台灣菜的文化史:食物消費中的國家體現》,馬上成為飲食圈的必讀書籍。陳玉箴老師目前任教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台灣菜的文化史》其實是從玉箴老師在荷蘭萊頓大學的畢業論文改寫而成的,是學術研究,文字很嚴謹,脈絡清楚、論述完整。依照時間順序,從日治時期、二次大戰後一直講到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後,每個時期台灣菜各有什麼不同面貌。
如果喜歡我們美食關鍵詞,歡迎訂閱、追蹤並分享給親朋好友,也歡迎按讚並留言給我們喔!
歡迎收聽完整版
Apple Podcast收聽連結 👉https://0rz.tw/jLmG4
Google Podcast收聽連結 👉https://0rz.tw/IGCEV
Spotify 收聽連結 👉https://0rz.tw/KiFWQ
特別感謝剪接師:黃品維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廣告與「圖文不符上課囉」合作播出 💭想利用線上課程開創被動收入嗎? 💭該如何將自己的知識 Knowhow 轉化成線上課程體裁呢? 打造十多堂熱銷課程、狂銷六萬多人 #圖文不符上課囉 暢銷線上課程的煉成心法,大・公・開!✨ 志祺將在本場講座中,分享圖文不符上課囉的開課秘訣。 從市場、內容、講...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的推薦目錄: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在 曾偉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華語的草傷茂!
少年人袂曉講臺語,毋是新聞!
#師大臺文系主任#許慧如 講
中年以上的序大人,猶有一大陣會曉講,只是攏「臺灣國語」,咱歡迎長輩共臺語講轉來,按呢少年人自然就有語言的環境!
臺語、客語、原住民族語言,咱共母語講轉來!
https://www.rti.org.tw/radio/programMessageView/programId/1623/id/120772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在 催生台語公共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感謝陳曼麗 立法委員(環保 生態 再生能源)支持,召開這場公聽會!
在50、60年代以前,台語都是台灣最普遍使用的語言,佔人口的八成以上;然而時至今日,在政治力的介入與華文教育的強勢襲奪下,台語的使用環境快速劣化,台語的傳承竟呈現「瀕危」狀態,不但未能「長出新的字」,甚至在刻意污名營造下,淪為一種代表低俗、粗鄙、搞笑的次文化。
如今我們非常難得聽到年輕家長以母語與孩子對話,更難得聽到小朋友們彼此以台語交談,這些都是台語使用岌岌可危的證明,就算是學校的母語教育資源也是相當不足,對於母語的推廣也不夠友善,今天我也在會中裁示,希望未來的母語選項,可以從「任選其一」改為「至少一種」,並將不同課程時間錯開,讓有興趣的學生可以選擇一種以上的母語來學習。
針對社區大學的終身教育,我也責陳教育部終身學習司,應增列友善補助社區大學辦理台語課程的相關計畫,以利台語教育的推廣。
今天也有學者提到,目前無論是公視的台語新聞,或許多台語的戲劇,其實在台語的使用上有相當多的錯誤,更罔論要有從台語視角出發的節目;但是卻缺乏對於台語語言的訓練資源,甚至整個電視產業都缺乏相關人才,應該要儘速發展出整體的媒體產業鏈,以供應未來台語節目製播的需求。
相較於客家電視台一年有4億的預算、原住民電視台也有近一億的預算,最多人使用的母語--台語節目的相關預算卻付之闕如;文化部明年編列六千萬預算製播台語節目,是豐富未來台語電視台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要求,應該對復正台語編列更多預算及提供更多資源、教育部「推動本土語言專案小組」應該擴大公民參與及資訊透明公開、台語師資應考量均衡發展計劃、推動羅馬字教學等,更關鍵的公視法修法,包含設台與突破預算上限,文化部皆應及早提出規劃與草案。
語言無疑是文化的根,我們要將過去被剪斷的舌頭接回,讓每個台灣人都能盡情、自由地使用母語,感謝今天所有的參與者,催生台語公共電視台只是第一步,往後我們還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努力。
【台灣的根 從台語紮起】
今天我們辦公室跟催生台語公共電視台聯盟合辦《催生台語公共電視台》公聽會。現場有來自台灣各領域關心台灣語文發展的學者與各界先進,提供了非常多元的觀點與寶貴的意見。
在50、60年代以前,台語都是台灣最普遍使用的語言,佔人口的八成以上。然而時至今日,在政治力的介入與華文教育的強勢襲奪下,台語的使用環境快速劣化,台語的傳承竟呈現「瀕危」狀態,不但未能「長出新的字」,甚至在刻意污名營造下,淪為一種代表低俗、粗鄙、搞笑的次文化。
如今我們非常難得聽到年輕家長以母語與孩子對話,更難得聽到小朋友們彼此以台語交談,這些都是台語使用岌岌可危的證明,就算是學校的母語教育資源也是相當不足,對於母語的推廣也不夠友善。今天我也在會中裁示,希望未來的母語選項,可以從「任選其一」改為「至少一種」,並將不同語言課程時間錯開,讓有興趣的學生可以選擇一種以上的母語來學習。
針對社區大學的終身教育,我也要求教育部終身學習司,應增列友善補助社區大學辦理台語課程的相關計畫,以利台語教育的推廣。
今天也有學者提到,目前無論是公視的台語新聞,或許多台語的戲劇,其實在台語的使用上有相當多的錯誤,更罔論要有從台語視角出發的節目。公共電視台缺乏對於台語語言的訓練資源,甚至整個電視產業都缺乏相關人才,應該要儘速發展出整體的媒體產業鏈,以供應未來台語節目製播的需求。
相較於客家電視台一年有4億的預算、原住民電視台也有近3.5億的預算,最多人使用的母語--台語節目的相關預算卻付之闕如。文化部明年編列六千萬預算製播台語節目,是豐富未來台語電視台的第一步。
接下來我們要進一步要求,應該對復正台語編列更多預算及提供更多資源、教育部「推動本土語言專案小組」應該擴大公民參與及資訊透明公開、台語師資應考量均衡發展計劃、推動羅馬字教學等,更關鍵的公視法修法,包含設台與突破預算上限,文化部皆應及早提出規劃與草案。
語言,無疑是文化的根。我們要將過去被剪斷的舌頭接回,讓每個台灣人都能盡情、自由地使用母語。感謝今天所有的參與者,催生台語公共電視台只是第一步,往後我們還有非常多的工作要努力!
#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發展司
#文化部人文及出版司
#教育部終身教育司
#教育部國教署
公共電視台
社團法人台灣北社
財團法人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基進黨(基進側翼)
台灣母語聯盟
公視台語新聞
台灣教授協會
台灣公民參與協會 TCPA
#文化公益信託葉俊麟台灣歌謠推展基金
台灣羅馬字協會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
人本教育基金會電子報
#三重社大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廣告與「圖文不符上課囉」合作播出
💭想利用線上課程開創被動收入嗎?
💭該如何將自己的知識 Knowhow 轉化成線上課程體裁呢?
打造十多堂熱銷課程、狂銷六萬多人
#圖文不符上課囉 暢銷線上課程的煉成心法,大・公・開!✨
志祺將在本場講座中,分享圖文不符上課囉的開課秘訣。
從市場、內容、講者三面向切入,帶大家了解一堂攻心線上課程該如何規劃設計,成為學員相互推薦的超人氣產品。
💡 本次講座在 OnlyTalk 獨家販售,只要 499 元就能無限次觀看,並獲得講座完整簡報!
👉🏻 開啟線上課程第一步,先從這裡開始!點擊連結了解更多內容:
https://socialdon.group/onlytalk2-7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圖文不符上課囉」立場。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陰廟 #拜拜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0:55【 線上課程】廣告段落
01:52 陰廟是什麼?
03:14 台灣有哪些常見的陰廟?
04:25 陰廟的禁忌?
05:26 為什麼有人要拜陰廟?
06:32 怎麼分辨陰廟或陽廟?看拜的是誰
07:07 怎麼分辨陰廟或陽廟?看廟的環境
08:18 我們的觀點
09:32 問題
09:48 結尾
【 製作團隊 】
|企劃:Althea
|腳本:Althea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Pookie
|剪輯助理:歆雅/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維基百科:陰廟:https://bit.ly/3iqoPEZ
→維基百科:孤魂信仰:https://bit.ly/3fq3t8E
→新化地區陰廟鬼神崇拜研究>國立台南大學 台灣文化研究所 碩士論文 王朝賜:https://bit.ly/3imO9vv
→陰廟的神格演變—以基隆開基老大公廟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碩士學位在職進修專班碩士論文 紀春綢:https://bit.ly/2WONWc6
→基隆市陰廟神格化現象之研究-以八斗子地區為例>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文化資產維護系碩士班 辜秋萍:https://bit.ly/3iiRkUF
→從陰廟到陽廟—以永康六甲頂姑婆廟為討論核心>國立成功大學 歷史學系碩博士班 余元智:https://bit.ly/3fsNerg
→由鬼而神:以臺北市松山大眾爺廟為例>國立清華大學 人類學研究所 雷峰:https://bit.ly/3rPPqy1
→路邊小廟別亂拜 ▶ 陰廟陽廟怎麼區分 台北陰廟巡禮:https://youtu.be/YNZFnN1bP20
→內政部>宗教知識+>宗教神衹>有應公:https://bit.ly/3ykYzBa
→台灣宗教百景>鷄籠中元祭:https://bit.ly/2Vu37qw
→你家附近有陰廟?背後隱藏先民血淚史:https://bit.ly/3CkVV0S
【 延伸閱讀 】
→圖文不符粉絲專頁貼文:https://bit.ly/2WQmLxB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灰澀集」新詩介紹
訪問作者: 趙文豪
內容簡介:
憂鬱或是悲傷,或者說一種與孤獨的相處方式,有時是抒發,也是詩最原始的初衷與力量,就像歷久不衰的經典情歌。面對書寫,我們也同時在面對各種問題,人生的答案,林林總總。不論喜怒哀樂,所面對的,終究是對於自己的認識與認同。
我們終究一個人來,一個人離開,哭著來到世上,期盼最後微笑離開。如何面對自己,一直是一門不斷在學習的人生課業。或許終生要與這樣的自己對抗、相處。更期盼用溫暖堅強的能量,讓路,都能夠持續走下去。
「現實中,我們都有一口難以訴出的苦
像不容易被找到的根鬚」
面對生活,或許我們低頭,
「那些需要挺直的背脊」更顯得可貴。
致 我們的理想,我們的真實,以及遠方
作者簡介:趙文豪
艋舺人,在1986的盛夏出生。喜歡詩。目前就讀於臺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創碩、銘傳大學應中系。曾獲全國優秀青年詩人獎,作品入選2013年台灣詩選與台港文學選刊新生代詩人之一。
著有《寫作門診室》、《遷居啟事》詩集(斑馬線出版)、《都ㄕˋ有鬼》靈異詩集、論文集《典律的錨準:2005-2013年三大報新詩獎研究》、《這世界需要傻瓜》傳記、《美力台灣AR》魔法書。期許有幸,能夠分享更多關於詩的故事。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商務越南語:管理篇」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阮氏美香
內容簡介:
台灣第一套商務越南語工具書
本套書共兩冊:
第一冊「管理篇」 當地日常生活、職場、工廠用語等
第二冊「社交篇」 電話書信、貿易合約、洽商用語等
阮氏美香老師有多年教授越南語、設計企業數位課程的經驗,並熟稔中文
快速讓你在越南與當地人士溝通,生活與工作都無障礙。
現學現用,絕不錯失商機
落實新南向政策的語言管理策略
本書特色:
●從基礎發音、日常對話切入,適合零起點、初、中、高級越南語學習者。
完全針對商務需求設計,實用、有效率。
●現學現用,聽說讀寫一本精通。
●版面整齊、條列清楚、詞彙豐富。
●情境對話 重要句型,讓你溝通無障礙。
●MP3完整收錄北部音、南部音,可針對需求選擇越南各地的地方語。
作者介紹:阮氏美香(Nguyễn Thị MỹHương)
學歷:
越南順化師範大學華語系學士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博士
現任:
高雄大學東亞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高雄市政府「新移民事務會報」委員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國教育署「東南亞語文教材編制計畫」委員
教育部中小學師資課程教學與評量協助中心「新住民語文課程實施配套措施」委員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公共價值評量委員會」委員
臺灣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越南語特約通譯法庭傳譯品質個案評量」委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