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台灣保肝戰士 許金川(1948〜)
文/陳永興
#許金川,1948年1月13日出生於屏東縣東港鎮,台南一中畢業後考入台大醫學院醫學系,1973年畢業後進入台大醫院內科,從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到台大內科教授,他專攻肝病的防治,除了在台大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得到本土的醫學博士學位,他又前往美國羅徹斯特大學研究中心擔任研究員,也在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的癌症中心擔任研究員。他從1978年起利用超音波早期發現肝癌的研究,發表的論文廣受重視和引用,將超音波對肝膽疾病的診斷運用於早期肝癌的發現,挽救了無數病患寶貴的生命,後來他又積極利用分子生物醫學的方法,研究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致病機轉及治療方法,有關肝病的研究論文超過百篇,1994年獲得「宋瑞樓教授優秀論文獎」,1990年獲頒「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及「振興醫學獎」,1998年獲中華民國癌症學會頒發「癌症研究傑出獎」,可以說是國內肝癌研究及防治的傑出醫師。
#台灣保肝戰士 #好心肝 #肝癌研究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台灣自我殖民的困境:從被出賣到凌虐,台灣被殖民與自我殖民的困境」介紹 訪問作者: 黃光國 內容簡介: 長期受日本殖民與知識份子將西方文化崇尚化, 被殖民的台灣人, 是否錯亂了民族情結與自我認同? 你無法想像: ‧為何有5千個台灣知識菁英要跑去日本扶植...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研院三位副院長續任
廖院長:借重長才,推展院務
📣📣📣📣📣📣
總統府今(2021)年3月15日發布人事令,廖俊智院長續任本院院長,任期自今年6月21日起至2026年6月20日止。廖院長並敦請周美吟院士、劉扶東院士、黃進興院士續任副院長,分別輔佐數理科學組、生命科學組與人文社會科學組之院務發展。
⭐廖院長表示,感謝副院長們過去五年的辛勞,協助推展院務工作。正值臺灣對抗疫情之際,本院力求在相關研究領域對防疫有所貢獻,更需要借重他們的能力,深化基礎研究以開創實際應用。
中研院表示,本院涵蓋數理科學組、生命科學組、人文及社會科學組等三大領域,依慣例由院長分別從3組院士中,遴選兼顧學術成就與行政經歷的副院長人選,並提請總統任命。
🔴數理組副院長周美吟院士
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物理系博士,專長領域為凝聚態物理理論。曾獲世界科學院院士、臺灣傑出女科學獎、美國物理學會期刊傑出審稿者、美國物理學會會士等殊榮,2014年獲選本院院士。2011年接任本院原分所所長後,也多次擔任教育部、科技部(前身為國科會)、各大學、基金會的各項審查委員,在學術界擁有卓越的領導能力。
🔵生命組副院長劉扶東院士
擁有美國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及邁阿密大學醫學博士學位,曾獲美國國家發明家學院院士、斐陶斐榮譽學會傑出成就獎、伊朗花剌子模國際科學獎、臺灣皮膚科醫學會呂耀卿紀念獎、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Joan Oettinger紀念獎等榮譽。2012年獲選為本院院士。
🟡人文組副院長黃進興院士
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專長為宗教文化史與史學理論,是臺灣研究孔廟的第一把交椅,透過孔廟來了解中國傳統社會中政治與文化互動,多次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2008年獲選為本院院士。1983年進入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來,一路從副研究員、研究員、特聘研究員,至接任所長,學術成果與行政經歷俱優。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物】生化學家 高雄醫學院院長 楊振忠(1927〜2005)
文/陳永興
#楊振忠,1927年7月15日出生於日治時代台北市,自幼成績優異,台北二中畢業後考上台北帝國大學醫學專門部,在校期間對生化學特別有興趣。楊振忠對蛇毒蛋白的酵素活性作用非常著迷,在杜聰明博士南下創辦高雄醫學院時,邀請他從台大南下高雄開創新局,他在1955年接受高醫生化學講師的職務並於半年後獲得日本慈惠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升任高醫生化學科副教授,三年後即升教授,並於1961年前往美國威斯康辛大學深造一年,提煉出「cobrotoxin」的不含酵素活性結晶,並將眼鏡蛇神經毒蛋白的氨基酸排序研究出來,後來在1969年他發表的研究成果廣受重視,成為毒蛇研究的免疫化學基礎,在國立清華大學的生化研究所和美國康乃狄格大學藥理學教室都有長期合作的展開,甚至也獲得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贊助。
在高雄醫學院,楊振忠除了擔任生化學科教授及主任,他也兼任過教務主任及訓導主任,行政資歷完整,又因其學術研究的表現傑出,1964年榮獲國科會講座教授,1965年獲選「#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楊振忠也接任第三任 #高雄醫學院院長。1973年高醫院長任期滿後堅決請辭,也拒絕出任當時國民黨政府提供的官職,而前往清華大學接手新成立的分子生物研究所,因為他對生物化學的研究興趣仍然一本初衷,不想放棄學術領域的追求。
楊振忠任職清華期間,當選中央研究院生物組院士(1990),也曾獲頒國科會傑出研究獎和行政院傑出科技人才獎,他同時也是教育部學術審議委員、國際毒素學會評議委員,1994年清華大學退休後仍擔任榮譽講座,一生學術成就斐然,2005年1月20日逝世於新竹。
https://www.peoplenews.tw/news/0faadbcf-ad6f-4a6b-a0b1-ece51f3f294e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台灣自我殖民的困境:從被出賣到凌虐,台灣被殖民與自我殖民的困境」介紹
訪問作者: 黃光國
內容簡介:
長期受日本殖民與知識份子將西方文化崇尚化,
被殖民的台灣人,
是否錯亂了民族情結與自我認同?
你無法想像:
‧為何有5千個台灣知識菁英要跑去日本扶植的滿州國,其中竟有1千個是醫生?
‧為何抗戰勝利後,大後方竟比汪精衛政府統治的地區還落後,成為國民黨在大陸全面潰敗的主因之一?
‧為何蔡英文執政後在琉球樹立的「台灣之碑」,是刻意扭曲歷史,是屈辱台灣的表現?
日本之覬覦台灣,為期甚早。日本軍國主義擴張路線擘劃藍圖,便已經將「北割滿洲之地,南收台灣、呂宋諸島」列為國家目標。日本帝國主義佔據台灣之後,先人奮起反抗,賽德克巴萊不是電影,是歷史。
然而,被殖民的知識菁英,為了追求「現代性」,不惜拋棄自己的文化傳統,而盲目推崇殖民主所提倡的價值觀,逐漸形成所謂「自我殖民」的現象。
更清楚地說,從一九○五年清廷廢止科舉以來,所謂「大學」的一切建制,都是外來的。在中國知識份子對西方文化欠缺相應理解的情況下,他們很容易將西方大學的建制加以神聖化,盲目崇拜,而產生「自我殖民」的心態。
尤其二次大戰之後,來自「大後方」的「勝利者」,雖然大權在握,但他們歧視「淪陷區」的大學,將他們貶抑為「敵偽」大學,卻不敢貶抑其殖民母國的大學,因為後者隱含有較高的「現代性」或「進步性」。
本書從國民政府特工楊鵬與港台新儒家代表人物之一的徐復觀,探討為何國民政府在短短四年失掉大陸,敗走台灣。如何從「文化中國」的史觀,看出儒家文化中的國家興衰之理。
作者簡介:黃光國
臺北市人,1945年11月6日出生。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致力於結合東、西方文化,以科學哲學作為基礎,發展本土社會科學。
著有中英文學術論文近百篇,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三次、優良研究獎十餘次,曾任臺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臺大講座、傑出人才講座、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總統府國策顧問、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會長、亞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學會會長。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國科會傑出研究獎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中西文明的夾縫:改變台灣命運的起手式」介紹
訪問作者: 黃光國
內容簡介:
從世界史的宏觀角度,說明「文化中國」在世界史的地位,
以及西方殖民帝國主義興起,中國為何衰敗。
夾縫中的台灣,如何從「中西文明對抗」中,
找到一條可行的出路?
十五世紀歐洲進入大航海時代,台灣在中、西文化初步交會的「夾縫」中,開始走上歷史的舞台。
西方殖民帝國主義的崛起,列強爭霸與殖民霸權,以及陽明學對日本明治維新的影響,世界列強們虎視眈眈,將台灣列為囊中之物,勢在必得。
另一方面,本書從「心理史學」的觀點,分析林則徐、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等晚清明臣,如何輔佐清廷應付內憂外患。從他們四人身上,可以看到當時中國社會「沒有兵的文化」和「官無封建、吏有封建」所造成的困境。
尤其從「抬棺抗俄的左宗棠」和「長袖善舞的李鴻章」兩人一生行誼的對比,更可以了解:同樣的儒家文化傳統,在不同的人身上,可以有完全不同的展現,其差別在於儒者所謂的「存乎一心」!
袁世凱小站練兵,說明清廷試圖改變中國社會「沒有兵的文化」。但在科舉制度的羈靡之下,大多數士大夫想盼的是效法李鴻章的「滿門富貴」,「宰相合肥天下瘦」,結果「戊戌變法」宣告以失敗告終。
「文化中國史觀」的建構,必須要以歷史事實作為基礎;而獨派人士主張的「同心圓史觀」,將台灣歷史在時間上限縮為五百年,在空間上與大陸切割,這樣的史觀是為了政治目的,刻意扭曲歷史事實,誤導下一代。
看本書如何從「心理史學」的宏觀角度,剖析從秦漢以來沒有兵的文化,到清末中國進入百年羞辱世紀,探討為何台灣處在中西文明對抗的夾縫中,會陷入今天「內耗」的兩難困境!
作者簡介:黃光國
臺北市人,1945年11月6日出生。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特聘教授,致力於結合東、西方文化,以科學哲學作為基礎,發展本土社會科學。
著有中英文學術論文近百篇,曾獲得國科會傑出研究獎三次、優良研究獎十餘次,曾任臺灣大學終身特聘教授,臺大講座、傑出人才講座、教育部國家講座教授、總統府國策顧問、海峽交流基金會顧問、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會長、亞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學會會長。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