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國民法官」新制預計2023年上路,士林地方法院本周舉行為期3天的模擬法庭,抽選出6位民眾擔任國民法官,模擬審理改編自2016年家暴男施信誠槍殺妻子的案件,施信誠因為曾嗆聲法官:「反正不敢判我死刑!」最後判無期徒刑,引發批評;而備受期待能夠符合人民期望的國民法官,今天對此案卻僅判20年有期徒刑,出人意料。
關鍵:判得比職業法官來得輕
嗯現在試行的情況是
案子是以前發生的案子,
被告是找人演的,資料是卷內資料,
但6個國民法官是真的找一般民眾來,
開庭則是幾天內密集開庭,把案子處理掉。
從模擬的結果來看,
一堆鄉民雖然在網路上很衝,很會嘴,
但真正碰到案子,真正碰到那個被告本人,
自己有機會可以扣下那個板機的時候,
反而就冷靜下來了!
在沒有一堆媒體影響的情況下,
在直接接觸證據的情況下,
他們比較可以冷靜思考,作出判斷,
這至少是一件好事⋯⋯
#那麼喜歡判死刑你來判判看
國民法官 批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孩騎車文出來,
批評的人很多會講一句話:「幫加害人檢討被害人」。
這句話本身就已經預先判斷了
誰是被害人誰是加害人,
問題是,
現實生活不是戲劇,
戲劇裡面,好人、壞人界線分明,
現實生活裡面卻不是如此,
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的,
過失也不是0跟100,
如果法院調查案件都要花上半年,
送車禍鑑定,才能判斷過失責任誰大,
你怎麼覺得自己可以看一下就知道
誰是加害人誰是被害人?
我處理的很多案子,
都沒有什麼好人壞人(以為在演戲喔?)
以那個案子來看,
車主跟媽媽應該都沒犯罪過,
都是良民,以後可以當國民法官的,
如果和解不成上法院,
法院要作的只是責任分配而已,
不會說誰是好人誰是壞人,
誰是加害人誰是被害人,
那個界線其實沒那麼明顯的,
現在看戲嘴砲沒關係,
如果你以後當了國民法官,
還用這種看戲的方式辦案,
做出錯誤判斷的機會是很高的。
最後我引劉鶚老殘遊記一句話作結:
「贓官可恨,人人知之。
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
貪官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手腳不乾淨,
所以不敢大張旗鼓地為非作歹,
清官卻自以為不要錢,所以無所不為。
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
看得懂就看得懂,看不懂就算了。
#良民不會幹壞事他們只是把事情幹壞
國民法官 批評 在 李姓中壢選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司法院的司改只是花錢宣傳跟擴編?當年多少改革派法官努力爭取的司法預算獨立,不是要讓司法院這樣濫用的。過去這幾年司法院的表現,從用人到對內、對外溝通失靈,難道不也是造成司法公信力低落的關鍵原因?>
曾經被蔡政府視為重要改革之一的司法,最新的民調卻顯示,台灣民眾對法官的信任度,不但遠遠落後於檢察官與警察,更跌到只剩2成6,可說是蔡政府最令支持者失望的改革;民調公布的同一天,司法院公布早在基層引起非議的司法院組織法修正草案,在第一線法官工作士氣低落之際,司法院則忙著擴編,在現有九個廳處外,還想增設新聞及法治宣導處。
司法行政高層或許認為,大撒人民納稅錢宣傳,就可挽救司法信譽,但此舉正恰好證明司法院與人民、與基層法官的距離有多遠。
光是看司法院過去兩年處理最高法院分案霸凌事件、前公懲會委員長石木欽被控違反司法官倫理事件,從收到法官陳情或檢方移送後的處理手法及態度,就看不出司法院改革的決心與能力,兩案調查結果都是搞得基層不滿、外界質疑聲浪更大,難道要說都是過去的錯?
至於司法院砸大錢宣傳的國民法官,從政策決定到立法過程,更展露司法行政高層不擅對外溝通的特質,不但得勞動蔡總統及執政黨立委出馬為法案辯護,通過後才說需要砸大錢教育民眾;但與主張陪審團團體的裂痕已深,更不用說國民法官法本不是解決司法問題的萬靈丹,可預計的未來,只要有爭議判決出現,不同主張者都將指著司法院批評改革方向錯誤。
【即時短評】法官公信力低落 司法院沒責任嗎?
https://udn.com/news/story/11091/5282870
國民法官 批評 在 掌生死壓力大國民法官模擬趨「輕判」殺人案?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也引發討論。2016年一起開槍殺妻案,真實原判為無期徒刑, 國民法官 模擬 ... 證、影響判決;過去輿論 批評 恐龍法官輕判,但當你我都能成為掌握被告生死 ... ... <看更多>
國民法官 批評 在 邱顯智- 經過三天兩夜的表決,從禮拜一下午到今天早上,飽受 ... 的推薦與評價
經過三天兩夜的表決,從禮拜一下午到今天早上,飽受各界批評的《國民法官法》草率通過了。 有很多人在問,為什麼時代力量要每一條都上台,每一條都發言? ... <看更多>